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别的不说,贵客都是读书人,这样好名字的菜绝对能讨得人人都欢心。
一切都商议好,已经快正午了,众人告辞,就欢欢喜喜的回了家。
吴三婶帮着表姐解决了燃眉之急,得了一块细布,足够做一身袄裙了,高兴的走路都脚下带风,直说剩下的布头要给陶红英做双鞋面子,权当谢她了。
李家的午饭桌上,众人听说有二两工钱,也是惊喜。
李老太抱着佳音眉开眼笑,亲了又亲,“哎呦,我们福妞儿好福气,总能给家里带来好事儿!你娘如今也是能赚大钱的人了。”
众人都是笑,家欢性格腼腆,抱着碗想说话,又说不出口,急的脸都红了。
第三十四章 抱大腿的好处
李老太见了,就赶紧说道,“家欢,明晚跟着你四婶过去帮忙。还有玉茹啊,你也跟着去。人家出了这么多工钱,咱们多干点儿活是应该的。”
家欢连连点头,赵玉茹也是应声,“行,娘放心,我们一定不偷懒儿。”
“娘!我也想去,我也能帮着红英做菜!”吴翠花儿三两口扒完碗里饭,也赶紧凑到李老太面前,嚷着要一起去。
那可是娶亲酒席啊,还要宴请贵客,好吃的肯定多,到时候在灶间坐着,岂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再说了,家里统共三个儿媳妇,两个都去孙家了,剩她自己在家干活,她可不愿意。
李老太怎么会看不透她的小心思,当时冷着脸就拒绝了,“不行,平日家里灶间的活计你都不动手呢,跟去做什么,白吃饭吗?老实家里呆着,让我知道你偷偷跟去丢人,打折你的腿!”
吴翠花儿被骂的脸色像霜打的茄子,还想闹,李老二已经瞪了眼睛,“娘说得对,你就老老实实在家干活。”
“是呀,二嫂,昨天家里晾的酱块子还没翻个儿呢,你后天正好在家看着翻一翻。”赵玉茹心软,不愿吴翠花闹的家里不安静,赶紧给她安排一个最轻松的活计。
可惜吴翠花儿不领情啊,还以为人人都在欺负她。她气得满脸通红,从炕上的筐里抓了个大白梨,扭头就跑没了影子。
佳音躺在筐子旁边,差点儿被筐子砸到,气得小拳头乱挥,这个二大娘真是人憎狗厌!
李老太赶紧抱起孙女,仔细检查过,这才放心。
李老二也觉得自己的糟心婆娘太丢人,肚里压着火也不好让老娘再跟着心烦,只能低头吃饭。
当晚,洗漱完,他就黑着脸回了南屋。
吴翠花儿早早进了被窝,听到李老二的动静,这才转过身看向他。
“老二,你看看老四两口子,又是打猎又是做酒席的,见天儿在咱娘面前卖好儿,把咱们和三房压得死死的,你倒是想个办法啊!不是说想去城里找差事吗,赶紧去啊?”
吴翠花儿见李老二不说话,还以为他听进去了,继续撺掇,“你要是能在城里挣钱,咱们在家里才能挺直腰板儿,省得看他们的脸色…”
“行了,睡觉吧,以后把你那个臭嘴闭上,再惹娘生气,我可不管你了。”
李老二不耐烦,呵斥一句,扭身睡了。
吴翠花儿气得直哼哼,但也真不敢惹他,没一会居然睡的打呼噜。
暗夜里,李老二的眼睛却很亮,他确实想进城寻个差事,但是为了供儿子读书,为了孝敬老娘,可不是因为吴翠花儿说的那些。
他们三兄弟,荣辱一体,根本不存在什么看不起。
以后还是要找机会试试,万一有个好差事,家里也能沾光儿,老娘更能省点儿心。
第二日吃过午饭,陶红英和赵玉茹把家里的活儿都干得差不多,就张罗出发了。
李老太想着晚上要在孙家留宿,就想把孙女留家里,毕竟在外边干什么都不方便。
但佳音不想啊,她可是第一次见到娶亲,这热闹怎么能错过。
于是她扯了娘亲的衣襟,死活不肯松开,李老太疼她像心肝一样,当然舍不得,最后只能让她再跟着,然后又搭上一个李老四,跟过去继续看闺女…
佳音冲着李老太咧嘴,努力挥动小手告别,兴奋的咯咯笑出声。然后趴在老爹背上,乖乖巧巧,又是一副老实孩子模样,惹得李老太哭笑不得。
有时候,她真是觉得这个小孙女聪明的厉害,完全不像一个孩子。但这话她只自己偷偷想过,不可能跟任何人说。
别管孙女如何,就是傻子,也是李家孩子,更何况还是聪明的过分,这是好事!对,大好事!
不提李老太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只说陶红英等四大一小又到了孙家。
孙夫人眼见这般,很是高兴,二两银子的工钱,四个人来干活儿,简直太合算了。
陶红英清点了食材和调料,就立刻投入到洗菜备菜中。另外还要开始热锅了,因为孙家今晚就要招待提前赶来的亲朋,怎么也要先预备两桌。
孙夫人把家里的三个婆子两个丫鬟派来帮忙,五人也不算懒,一起做活儿倒也没什么口角。
这般忙了一下午,黄昏时候,孙家的亲朋就提前尝到了陶红英的手艺,而陶红英把需要慢火煮一晚的猪头肘子一类放进锅里,压好柴火,就草草吃了一口饭,然后歇息去了。
孙家给李家人准备的是一间厢房,火炕很大,足够睡下一家人。就是这嫂子小叔子侄儿的,有些尴尬,后来还是佳音帮忙解决了问题。
小小的胖丫头睡中间,左边是陶红英和李玉茹,右边是李老四和家欢,界限分明又分外和谐。
夜里,李老四起来去灶间添了两次柴。
天不亮,陶红英等人也爬了起来,佳音还在睡,李老四就一边守着闺女一边补觉。
孙家人起来的时候,陶红英等人已经在灶间忙碌半晌了,包了猪肉大葱馅儿的馄饨,猪骨头熬的汤,很是鲜美,吃的孙家人更满意。
佳音被尿憋的醒来,不见娘亲就赖几两声,李老四赶紧给闺女把尿,然后抱去找媳妇儿喂奶。
碰巧孙夫人在灶间说话,眼见佳音白白胖胖,大眼睛滴溜溜的跟着众人的身影转,不哭不闹,一身红衣很是喜气。
她想着儿子成亲,头胎生个这样的孙女也不错,于是就越发喜欢佳音了。
不但主动抱了一会儿,还给了一个荷包,荷包里装了两个小小的银花生。
佳音这个小财迷,当然高兴了,欢喜的手舞足蹈,努力在孙夫人脸上亲了很多口水。
孙夫人笑的不成,又吩咐婆子把家里女儿小时候的衣衫被褥找了不少出来,还有一个新缝的布老虎。
陶红英推辞不过,又见闺女眼睛发光,只能收下,越发精心给孙家料理酒席。
孙家大方,油盐酱醋都备的齐全,也不会吝啬的限制用量,陶红英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大显身手。
煎炒烹炸,该卤的卤,该油炸的油炸,香味迅速盈满整个灶间,又飘出门外多远,惹得来赴宴的客人都是暗暗吞口水。
第三十五章 满堂彩
好不容易迎了新媳妇儿进门,开了酒席,众人奔着自己喜欢的菜色下了筷子,这夸赞就更挡也挡不住了。
“孙夫人,你家这做酒席的上灶师傅从哪儿请来的?这做菜也太好吃了!”
孙夫人心里得意,嘴上却谦虚,“说起来也是巧呢,先前请的厨子有事来不了,临时找不到人,家里急的不成,结果我表妹介绍了一个李嫂子,就住在清水村,说祖上是御厨。
我原本也没当回事,想着不丢脸就成了,哪里想到这李嫂子手艺当真这么好。”
问话的客人也是惊讶,“哎呀,御厨的后人,这可是不容易寻到。工钱花了不少吧,请人是不是特别不容易?”
“没有,没有,”孙夫人赶紧摆手,忙不迭夸赞李家,“这李嫂子手艺好,人也踏实,昨晚就带了四五个人手过来开始忙活儿了,加今日早饭和酒席,总共才要了二两银子的工钱!”
“二两?”客人瞪大了眼睛,“这可真是不多,前些天赵秀才家里老娘办寿宴,听说他家请那厨子,两桌菜就要五两银子,还不如你家这菜色新奇好吃呢!”
孙夫人听得是眉开眼笑,脸上倍觉光彩。
前院孙老爷同友人的那桌儿,也是吃的尽兴,甚至那道鲤鱼跃龙门额外又做了一条送上去,实在寓意太好了。
一场酒席,宾主尽欢。
待酒席结束,客人都走得差不多的时候,忙活了大半日的陶红英几人才就着一盆炒白菜,还有酒席剩下的骨头汤,一人啃了一个两合面的馒头。
孙夫人送完最后一个宾客,刚到灶间就见到李家人这般,更是满意。
“哎呦,你们太客气了,怎么没炒盘肉?忙活一上午,只喝汤能吃饱吗?”
“没事的,夫人,我们也是累了,不想再动手,有什么就简单吃一口。”陶红英应了,咽下最后一口饼子,低头见闺女馋的口水横流,就用筷子给她沾了一点儿骨头汤。
佳音的小舌头舔的飞快,还想要更多,可惜陶红英怕她坏肚子,却不肯给了。
李老四接过闺女,陶红英几个收拾灶台,很快就拾掇利索了。
孙夫人回去拿了二两银子,居然还添了一盒子精细点心,又用油纸包了一个卤肘子,一包肉丸子。
“这些都拿回家吃吧,今日真是辛苦你们了。以后我们家里有酒席还要劳烦你们上门!”
陶红英客套两句,也就收了,再次道谢,李家人才踏上回家的路。
李老太眼看着日头西斜,儿子儿媳们还没回来,就有些惦记,倚在院门口儿张望。
吴翠花儿看的心里泛酸,就嚷道,“娘,您着什么急呀?他们该回来的时候肯定就回来了,再说回来早可不是好事,兴许是菜炒砸了,被撵回来了呢。”
墙头上放了一些栗子壳,李老太抬手抓一把就砸了过去,吴翠花儿抱头直接钻进了屋子。
就在这时,村口终于见了陶红英他们的身影,李老太赶忙跑过去接孙女。
“哎呦,奶的福妞儿啊,累了吧,快让奶奶抱抱!”
众人都是笑的无奈,明明是他们在干活儿,但老太太就只顾心疼孙女了。
很快进了院子,李老二和李老三,家义家喜家安听到动静都跑出来。
眼见李老四手里的点心盒子,还有隐约透着香气的肘子和肉丸子,全家都高兴,家喜和家安更是拍着手满地乱蹦。
“有肉吃了,有肉吃了!”李老太也是眉开眼笑,拿了三个丸子,给三个孙子一人嘴里塞了一个。
然后,她就把东西拿到灶间,准备亲自做晚饭。
两个儿媳累了两天了,她不想让她们再干活儿,若是交给吴翠花儿,怕是不等端上桌儿,肉就被偷吃光了。
就是这般也没拦住吴翠花儿,李老太进屋的时候,吴翠花儿打开锅盖,狠狠塞了几大块肘子肉在嘴里,烫的舌头都起泡了,她也没吐出来。
家安家喜发现了,就高声嚷起来,李老太想骂人,但看看二儿子和家义羞臊通红的脸,就把话咽了回去…
晚饭时候,吴翠花儿的碗里只有白菜,她吸溜着冷风,想要舌头好过一些,也无力【创建和谐家园】了。
佳音躲在奶奶怀里看热闹,真是觉得太解气了,得意的搬起脚丫子啃了好几口…
吃过饭,陶红英就把工钱拿了出来,“娘,这是两日的工钱。”
然后,还有一个很精致的小荷包,她有些犹豫,“这是孙家夫人喜爱福妞儿,特意赏的,装了两颗银花生。”
佳音一看她的小金库要被上交,立刻急了,啊啊叫着,努力伸手去抓。
李老太笑的不成,赶紧接过去塞到佳音手里,“小财迷,奶奶还能【创建和谐家园】你这点儿钱啊。玩吧,玩够了,奶奶就给你收起来,留着长大了置办嫁妆。”
就是那二两银子的工钱,李老太也推给了陶红英,“这是你们辛苦赚回来的,不算公中的,你们自己分了吧。”
吴翠花儿当时就红了眼睛,还想说话,却被李老二狠狠掐了胳膊。
陶红英好似没有看见吴翠花儿这般模样,又把银子塞给了婆婆,“娘,咱们没分家,我们赚多少都是家里的。再说家仁进城读书了,开销大,这银子留着给他置办衣衫和笔墨吧。”
李老二越发愧疚,“弟妹,谢谢你们的心意,我过几日就进城去寻差事,不能要你们的银子。”
“说什么呢,二哥!咱们都是一家人,家仁虽然是我侄儿,但我和三哥可都把他当亲儿子看呢!”李老四看不得哥哥客气。
李老三也是赶紧点头,一脸憨厚笑着,“是啊,家仁以后考了功名,我们当叔叔的也脸上有光啊。”
李老太见此,就收了银子,“好,那我就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