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趁着今日也给空间小院儿减减负担…
陶红英扭头时候见树下多了两只血淋淋的兔子,吓了一跳,忙不迭喊道,“老四,老四,你快来呀!”。
听到呼唤的李老四以为出了什么事,大步跑回来。
看到那只肥硕的大灰兔子,李老四也惊讶,“这,许是天热,兔子跑懵了?”
佳音咯咯偷笑,老爹真是找了个好借口!
这么大的兔子够一大家子吃两三顿肉了,李老四高高兴兴毫把兔子装进背篓。
夫妻俩也不累了,继续在附近转悠,结果又被他们捡到七八只“撞晕”的兔子,甚至还有两窝鸡蛋,足有三十多个 。
最后下山的时候,李老四的背篓,满满当当,手里还拎着一只尾翎花花绿绿的野鸡。
不仅如此,陶红英还在一片草丛里发现了一大片红菇,这蘑菇不管是炖汤还是煎炒都鲜嫩得很,可把她乐坏了。
一家三口满载而归,把东西卸在院子里,连李老太都惊住了。
“这是你们在后山弄到的?”李老太看着蘑菇和野鸡野兔,一脸的不敢置信。
李老四点头,见家里人都没从来,就偷偷在李老太耳边嘀咕,“娘,昨天追都追不上的兔子,今儿个自己往树上撞,这些都是撞死,我们捡到的。”
李老太一听,下意识看向佳音。
第二十一章 别拿地瓜不当好粮食!
佳音正拿着一根漂亮的野鸡羽毛玩耍呢,羽毛扫在她脸上有点儿痒,她笑得摇头晃脑。
李老太心里一哆嗦,赶紧抱了孙女在怀,用力亲了一口,然后吩咐儿子,“一定不要同外人乱说,这都是咱们福妞儿带来的好运道!你去把兔子都拾掇了,晚上炖一只,其余都熏好,留着冬天吃。
鸡蛋给红英留着吃,谁也不能动,一定不能饿到福妞儿。”
李老四应声就要走,李老太却突然问道,“吴二狗去哪儿了,这两日都没见到。记得找个由头把他撵走!”
“娘,二嫂没跟您说吗?吴二找了个赌场伙计的活计,今儿一早就去县城了。”陶红英边晾蘑菇边说。
李老太皱了眉头,赌场可不是好地方,但她很快也松了口气,“走了最好,他不是咱家人,没必要多费心。”
说罢,她竖着抱起佳音,轻轻拍着,万分疼爱,“有这功夫,还不如陪陪俺家小福妞儿呢。”
佳音咯咯笑,想好好看看自家院子,无奈脖子太软,只能趴在奶奶肩头,继续画口水地图…
第二日,李老四要出门的时候,佳音照旧重复昨日的一套。
李老四一把闺女放下她就哭,抱起来她就笑,顺道糊了老爹一脸晶莹剔透的口水。
李老四无奈又欢喜,“娘,你看,我闺女亲我啦!”
“大惊小怪,我孙女天天都亲我呢。”李老太十分看不惯儿子这得瑟的模样,白了他一眼,语气酸溜溜。
“娘,我今儿还是带着福妞儿跟老四上山,看看还能不能采点蘑菇啥的。”陶红英快手快脚的帮着赵玉茹收拾了饭桌,说道。
陶红英昨日编了个新的柳条筐,把毛毛刺刺的地方都磨的光滑,又在里面铺了一层软软的小被子,这样佳音可以躺在里面,她也能空出两只手干活儿。
“奶,我也想去!”
“还有我,还有我!”家安家喜凑热闹一般,跳脚喊着一起上山。
“行,想去就去吧,别到处疯跑,多照顾福妞儿。”李老太看着两个欢实的孙子,笑着应了。
佳音躺在柳条筐里,上面还搭了个小凉棚,一点儿也晒不到,晃晃悠悠被陶红英背着往山上爬。
她正琢磨着怎么把空间里的地瓜弄出来,就到了山上,陶红英忙碌,把柳条筐给了家安家喜。
家安家喜趴在筐子边逗弄妹妹,两张笑嘻嘻的淘气脸,惹得佳音忍不住也笑起来。
家安把柳条筐小心抱起,两根布带子挂在肩膀上,像双肩包一样抱在胸前,一低头就能看到妹妹的小脸儿。
家安背着佳音到处乱逛,倒是给佳音创造了好机会,她算准地方,把空间后院儿种的半亩地瓜挪了出来,选了一处草丛隐藏。
果然没一会儿,陶红英闷头捡着蘑菇就不知不觉走过去了,待得扒开草丛,见到密密实实的半黄地瓜秧,她也惊了一跳。
四处看看,这附近除了他们一家走过的脚印,再没有旁人出没的痕迹。这显见不是谁家偷偷种下的…
她赶紧蹲下身,开始挖地瓜。
泥土松软,没几下就挖出两个比手掌还大的地瓜!
陶红英再也忍耐不住激动,赶忙把李老四喊了过来。李老四也是欢喜坏了,两口子蹲在地上吭哧吭哧开挖。
不一会儿,他们背着的篓子就装不下了。
李老四想回家,又怕妻儿在林子里不安全,就喊了家安家喜。
“你们赶紧回家去,路上别贪玩。告诉你奶奶把家里的袋子都翻出来,然后让家里人悄悄过来搬地瓜,记住别告诉任何人!等冬天时候,给你们烤地瓜吃,又甜又淌油儿。”
家安和家喜馋的厉害,赶紧应了下来,“我们一定不说!”
两个小子撒丫子就往家跑,到家就把地瓜的事儿跟李老太说了。
李老太想起跟着上山的孙女,心里明镜一样,赶紧喊着赵玉茹把所有袋子和筐篓都拿出来,然后喊了李老二和李老三,家仁家义,全都一起上山。
她也没忘了留个心眼儿,早早让赵玉茹寻了个理由把吴翠花儿支出去了。
马上要做午饭了,吴翠花儿不愿干活儿,倒是欢喜走了。
一家人避过人眼,偷偷上了山,看到那一大片地瓜秧,还有李老四和陶红英挖出来的一堆大地瓜,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怕是能挖出七八百斤地瓜,家里半冬的口粮就有了。
“娘,哥,嫂子,快往袋子里装啊,小心来人碰到!”李老四飞快扯了袋子开始装,催着众人。
众人回过神,来不及感慨欢喜,赶紧撑袋子的撑袋子,捡地瓜的捡地瓜,忙活得热火朝天。
最后所有地瓜都挖出来,装了二十多袋子和筐篓。
一大家子人来来【创建和谐家园】搬了两趟,才算都搬回家去。
李老太看着库房里堆成小山的地瓜,嘴角几乎咧到了耳根儿。
有这些地瓜,他们一家子冬天就不怕挨饿了,随便切两个扔粥锅里,味道好还顶饿!
有了这样的好运气,不用佳音再讨好哭闹,李老四和田红英就每日都带着闺女往山上跑了,而且越走越深。
之前发现不少红松树,还有一棵核桃树,两口子都想着采一些,给家里孩子们弄点儿零嘴儿吃。
李老四爬树打松塔,陶红英有些担心,守在下边,就见闺女指着前边的树洞啊啊叫,她好奇看了看。
结果树洞里塞了满满的栗子,她试探着掏了一把,栗子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淌了下来,而且没完没了。
她装满一筐都不够,最后又装了一布袋子。也不知道这并不大的树洞是怎么藏下这么多栗子的。
佳音趴在柳条筐里,乖巧的吐着口水,继续搜寻合适的位置,又放了两窝鸡蛋。空间小院儿养了十四五只母鸡,每日都能捡上十个蛋,攒个三五日就不少了。
果然,没一会儿陶红英就在树后发现了蛋窝,简直欢喜疯了。
这还不是最惊喜的,直到李老四远远喊着。
“媳妇儿,你快来,看我找着什么好东西了!”
陶红英赶紧赶过去,就见李老四脚下放了一堆红艳艳的苹果和大枣,还有拳头那么大的黄梨。
即便没能咬一口,但嗅着隐约的香甜味道,就能猜得出,这果子一定好吃的不得了。
“你这是从哪儿找到的?卖相简直太好了!”
陶红英爱不释手的,挨个摩挲着。
第二十二章 鱼满桶,蛋满筐!
这些苹果和梨,个个饱满圆润,根本不像是山上野生野长的小果子,甚至比他们在京都街边看到那些售卖的,还大还新鲜!
欢喜之余,她心里又忍不住忐忑,“老四,这果子能放心吃吗?”
“先弄回去再说。”李老四也是心里发虚,这附近根本没有果树和枣子树,但他一个转身,这些东西就出现在脚边了。
佳音眼见爹娘谨慎不安的模样,生怕她们丢下她好不容易挪出来的好东西,赶紧咧开嘴咿咿呀呀嚷了起来。
陶红英上前给闺女喂奶,眼见闺女一直望向那堆果子,想起婆婆常念叨的话,就是不信也必须相信了。
“老四,咱们把东西都带回去,许是咱家福妞儿想吃,咱们这是沾了她的福气。”
媳妇儿就是不说,李老四也舍不得啊,他赶紧开始装袋子,顺手咬了一个苹果,甜的他立刻送到媳妇儿嘴边儿。
两口子亲亲热热分吃了一个苹果,佳音也吃饱了奶水和【创建和谐家园】。
一家三口这才赶紧回了家,幸亏李老四力气大,否则两袋果子,一袋子红枣,外加那么多栗子,松塔,根本带不回去…
好不容易回到家,众人见了这些东西,都是惊喜不已,就连吴翠花儿都勤快了不少,忙前忙后的帮着搬东西,顺带偷吃…
佳音躺在炕上,听着大伙儿兴奋的叽叽喳喳,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
但想想空间里的更多的土豆和玉米,又有些沮丧。那才是真正顶饿的,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这两种高产作物,谨慎起见,暂时几年都不能拿出来啊…
这一日,李老太抱着孙女在库房里走动,眼见满登登的地瓜和各种山货,还有挂在房梁上的野鸡野兔,她心里有了过冬的底气,日子也越过越有劲头。
回到屋里,老太太抽两口烟袋锅儿,就叮嘱儿子,“老四啊,这几天别上山了。”
“啊?”李老四不懂他娘为啥忽然冒出这么一句。
李老太逗弄了两下玩手指的小孙女,小声说道,“咱们能找到这么多粮食,全是老天爷眷顾咱们福妞儿,但咱们得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李老四赶紧点头,“娘,我听您的,一会儿我去河边打水,顺道看看能不能捞两条鲫鱼,给红英炖汤喝。”
不等李老太应声,佳音就立刻伸手要李老四抱抱。
李老太笑的无奈,抓回孙女小手,“知道了,奶奶知道福妞儿也想去,但你爹要干活儿,一会儿让你家喜家安哥哥背着你去。”
佳音满意的吐个口水泡泡,空间小院儿就养了五只鸭子五只鹅,下蛋也不如母鸡勤快,但积少成多,将近俩月,也存了百十个蛋了,总要想办法拿出来,哪怕腌成咸蛋也好。
一想到流油的蛋黄,佳音就忍不住口水泛滥。
可惜,她忘了,就是腌成咸蛋,她一个不足百日的小娃娃也不能吃啊。
清水村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村外的一条大河,走出三四里,河边就要成片的芦苇。附近村人都愿意割上一些,修葺房顶,或者编芦苇席子铺炕。
佳音这会儿依旧躺在篓子里,被李老四背着。至于家喜家安几个,已经跑去捞鱼玩儿了。
河水清澈,又宽又深,就是站在河边不远,水深也过了李老四的膝盖。
李老四把装满一桶水放在岸边,又拿着另一个桶继续舀水。
结果就听家喜惊喜嚷着,“四叔!你又捞到大鱼了?好几条啊!”
李老四疑惑,回头看去,家喜已经从木桶里拎起一条大鱼,弄了满身满脸的水。
他赶紧返身回去,就见木桶里困着四条大鲤鱼,扑扑腾腾的,挣扎着就要往外跳。
他简直惊呆了,但也很快反应过来,含糊着应了一声,结果再回头去提另一桶,桶里也发出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