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千两呀!
加上在侯府的所得,足够在附城买一座跟夏府差不多大的院子了。
夏哲翰混了十几年,才混了那么大的院子,她到京城才一个月,就能赚到了。
她最喜欢出手大方的人了。
夏静月立即对韩潇转怒为喜,脸冷态度差算什么,有钱才是人见人喜的大老板!
有了这一千两,加上安西侯府的诊金,不用动用嫁妆,她就有足够的钱把庄子重新改造了。
夏静月喜笑连连地谢过费长史,正准备上车时,想到一事,又回过头,问费长史:“费大人,不知贵府在琼州有可靠的人来往吗?”
“琼州?”费长史拈须一算,笑道:“琼州是姑娘的老家吧?姑娘是想捎东西回去,还是想怎么着?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来。”
大靖朝的国土分为十二州。
睿王府与十二州都有书信联络,各地都有他们培养的心腹,自有一套独特的联络方法,来往非常方便。
第55章不许再这样了
而且琼州之地素来出悍将强兵,睿王自然对那片地方着重关注。
夏静月惊讶问:“大人怎么知道我要托你们送东西?”
费长史哈哈笑道:“当年鄙人从乡下出来,就爱问谁回老家,然后帮忙捎寄一堆的东西,故而有此一问。”
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睿王殿下最得力的手下之一,察言观色是他最基本的本领,抽丝剥茧地推理真相是他的专长,因此一看夏静月脸上淡淡的思念之色,他就猜到了七八分。
夏静月笑道:“不瞒大人说,我的两位舅舅正在琼州老家,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容易,之前我娘病的两年,两位舅舅更是倾尽家财相助。回到京城后,父亲给了一笔钱要拿去还给舅舅们。因两位表兄今年正好要考府试,我担心舅舅家里的银钱不够用的,所以想尽快托人送回去应急。”
“此事不难。”费长史心知肚明,夏府内的事他早已调查得一清二楚,连老太太养了多少只鸡,多少只鸭都一清二楚。夏哲翰给夏静月的钱?分明就是夏静月的嫁妆嘛!
为报舅舅相助之恩,用嫁妆来资助回去,费长史对夏静月这份情谊极为欣赏。
“姑娘尽管把东西送来,不管是钱还是物,费某可以保证一分不少,一物不损地送到令舅手上。”
夏静月再次谢过费长史后,便上车回夏府。
从竹院回夏府,费了一个多时辰,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睿王府的人安排得极为妥当,连细节都做得天衣无缝。马车先停在一位从五品武散官的府邸后门,这位武散官是从五品的武毅将军,然后武毅将军的夫人亲自陪着夏静月回夏府。
如此这般,她昨晚在外面的说法再无人会有质疑。
老太太担心了一个晚上,得知夏静月果真是在武毅将军的府弟过夜,还由武散官的夫人亲自送回来,这才放下担心了一夜的心。
送走了那位武毅将军的夫人,老太太拉着夏静月的手,很不赞同地说:“月儿,家里又不缺你钱花,以后不许再行医了。女儿家在外留宿,传出去像什么话?往后你怎么找夫家哪?”
“我也是昨儿去侯府复诊后,在路上无意中遇到的病人,病人情况很严重,不得不留宿救治。奶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那以后不许这样了。”
“行,以后我会事先跟奶奶讲清楚,也不在外头过夜。”
“你记得你的话才好,别到时又让奶奶提心吊胆的。”老太太佯恼地说。
夏静月依靠在老太太身边,眼珠子转了转,“奶奶,还记得我跟你说过,要把庄子改造的事情吗?我想过两天就去庄子上一趟,在那边盖一个大院子,以后夏天炎热时,就带奶奶过去避暑。”
老太太很受用孙女的这份孝心,搂着夏静月笑道:“你有心意就行了。”
“嘿嘿,奶奶,我可是说得出做得到的。庄子怎么建,我也想好了,到时建成时,奶奶可要去点评的!”
“你真打算去建?”老太太一愣,“这得多少钱?”
第56章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侯府又给了我一大笔诊金,昨儿治的那位病人也给了不少的钱,只建个院子的话,那是足够的了。”
老太太吃了一惊:“侯府不是才给过一百两了吗?昨天又给了?丫头,什么时候做大夫这么好赚了?”
夏静月笑而不语,那得看治的是什么病,救的是什么人了。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夏静月既然收了睿王府的巨额诊金,自然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将她二十多年所学施展开来。
回到房间后,夏静月就琢磨起医治之法。
第二天,夏静月早早用过早膳就带着两个丫鬟出门了。
在夏府不远处的一条小巷,睿王府那辆普通不起眼的马车已等候在那里。
上了马车后,夏静月见时间还早,让车夫先驶到商街,买了一大包东西后,这才乘着车往竹院过去。
费长史已守在竹院门口,见到夏静月到来,笑得合不拢嘴,“夏姑娘来了,辛苦了!辛苦了!”
夏静月看到费长史笑眯眯的那样子,好似拣了一堆金子,笑问:“大人今儿有什么喜事呀?”
“可不是喜事嘛。”费长史看夏静月的眼神感激得如同再生父母,“昨儿王爷又睡了一觉,睡了差不多有三个时辰呢。”
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
只睡了六个小时就这么高兴,以前韩潇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夏静月从车上跳下来,问道:“今天王爷的腿有什么感觉没?”
“腿还痛着,但比起之前已经好多了。”起码能在忍受的范围。
“嗯,能缓解说明疗法没错。晚上用了我配的药膏吗?”夏静月问道。
“用了,这么重要的事我哪里敢忘。”看到初晴与初雪从车上搬了一大包的东西,费长史马上上去帮忙,并问道:“夏姑娘,这是您要托往琼州的东西吗?”
“是呀,一时没留意买了很多,会不会太多了不好带?如果不好带,可以拿出来一些。”夏静月不好意思地说,当时一逛就没控制住,买了一大堆的东西。
她又拿了一个小盒子出来,说:“这是请你们帮忙捎给我舅舅的银票。”
费长史接过,豪气地说:“小事小事,就是再大一包也没问题。”
大不了直接派一辆马车送过去,这点事儿对睿王爷来说,是小事儿。
费长史唤了一个侍卫过来,让他把东西与银票带去联络点,趁早运送去琼州,又吩咐说:“东西送到后,请夏姑娘的两位舅舅写封平安信带回来。”
交待清楚后,费长史连忙请夏静月进院子。
“王爷正在堂厅后边的屋子看书,姑娘先去。王爷的药还在药房里熬着,鄙人且去端来给王爷服用。”费长史指了韩潇所在的方向,便亲自去取药了。
为了保证韩潇的药的安全,费长史从拣药到熬药,以及送药,几乎都要一一过目。
去到堂厅后,初晴放下药箱后,初雪马上准备东西给银针消毒。
夏静月指点了初晴、初雪几句,便去后面的屋子请韩潇做好准备。
堂厅后面有一处宽敞的庭院,韩潇正坐在屋里靠窗的位置,阳光暖暖地洒在他身上,如同渡了一层金子。他手中拿着一本书翻看,夏静月走进屋才发现他看的竟然是医书。
第57章有病趁早治
夏静月认得那医书,她之前也是看过,名为《神医内经》,是一位被称为杨神医的人所著。
这本书夏静月当时买它时,足足花了五两的银子,是她买过的最贵的一本医书了。结果一看,里面很多东西都与怪力乱神有关,所谓的偏方更是经不起推敲。
那位杨神医非常膜拜炼丹之道、长生不死之道,书有许多丹方,但夏静月看来,那些东西炼出来绝对重金属超标,吃了不会立即死,但绝对能没病吃出病来。
她翻了一遍后,就随手扔了,也不知道被她扔到哪个角落里了。
夏静月向韩潇行了礼后,见他看得入迷,忍不住提醒说:“王爷,《神医内经》中的内容大都是无稽之谈,若信了必然害人不浅。您若是对医书有兴趣,有一本名叫《医士学说》的医书,是一位姓蓝的太医所著的,里面的内容都是从实践中得来,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一看。”
“哦?本王听闻此书是医书中卖得最好的,比《医士学说》有名多了。”韩潇合上书本,说道。
夏静月气道:“那是因为作者惯会用噱头,什么长生不老丹,什么青春永驻气功,说是医书,胡扯得比神怪小说还离谱呢。”
这样的书,不知害了多少人,却没有人管,反而卖得十分畅销。夏静月打听过原因,原来上一任皇帝最信那杨神医,差点赐其为国师的身份。当今皇帝年轻时还好,如今年老了,竟然也跟着信了起来。
连皇帝都信的东西,民间更加视为神典了。
韩潇难得见到夏静月气呼呼的样子,双腮鼓了起来,皓齿咬着红唇,一双原本就明亮有神的眼睛因怒气更加的熠熠发亮。
这样的她,才像一个未及笄的少女,而不是之前那样,总感觉老成了些。
韩潇眸中闪过一丝趣味,随手扔了那医书,“既然如此,那本王便不看了。”
“王爷怎么会对医书有兴趣?”夏静月好奇地问道。
韩潇看着夏静月沉吟好一会儿,问:“如本王这般病症,有预防之法吗?”
“嗯?”夏静月愣了愣后,仔细想了想,说:“王爷的病是受寒之后又劳累过度引起的,若想预防,那便在冬日注意保暖,别受冷受寒,好好休息,便不会生这病了。”
“如果不得不受寒,又不能好好休息呢?”
“那就只能在病未成患时治疗,不让其恶化,越早治越好,也容易治。”
王爷摇了摇头,唇边带着一丝苦笑:“随军的大夫本就稀少,如何能给每一位将士都诊脉治病?”
兵有百万,但军中大夫,最多不过十人,如何能时时盯着?
夏静月这才明白地来,“王爷是想让军中得此寒症的将士都得到治疗?”
韩潇颔首:“当年与北蛮一战,光冻死就有数百将士,而因受寒劳累落下病根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如本王这样的病症,在军中更是常见之病。本王心想,如果能找到一个疗法,令大靖的将士们不再遭受病痛之苦,那该多好。”
第58章情不自禁
他贵为王爷,皇帝之子,以一国之力来医治,尚且要遭受到这许多的苦痛,那么,那些穷苦出身的士兵,他们伤病退役之后,又有多少人是在疼痛挣扎中毫无尊严地死去?
他们是大靖的英雄,却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而是窝囊地死在病榻之中。这对于一个拼杀沙场的将士来说,是何等的羞辱!
以前以为那是无药可治的绝症,直到现在得夏静月的治疗后,病情略有好转,韩潇这才重燃信心,想看看是否有解决之道。
夏静月听后,似乎是重新认识了他一般。
这人,面冷,心倒不冷。
夏静月说道:“若说仅需要缓解的话,我倒有一法子,兴许有效果。这法子,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方便,只要教会将士认得几个穴道,就能自己操作,无须大夫亲自操作。”
韩潇闻言,一双冰山般的寒眸竟然迸出火热的光芒,“什么法子?”
“艾炙,此疗法简单易学好上手。”艾炙的方法在现代中,很多不懂医术的普通人都能学会,完全可以在家里自己给自己炙,效果还很不错。这也是夏静月能想到最有效,也是最方便的办法了。“军中将士在无战事时,用艾绒在特定的穴道中炙烤,便可以达到温经散寒,驱除寒湿的效果。”
“艾炙?”韩潇目露迷惑。
炙法他听过,但艾炙,并不曾听说过。
“是的,这也是炙法中的一种,只要有艾绒和火,就能做的治疗。”
韩潇问道:“火炙之法本王倒是听说过,用火烙之术使身体某部位发热以达到治病的效果。至于艾炙,本王为何从未曾听说过?艾又是何物?”
说到艾的疗法,也是夏静月看遍大靖朝医书后才发现,大靖朝中对于艾炙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或者说,大靖朝的人还没有试验出来用艾来做炙法的好处。
中华医学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因为中医历史非常悠久的缘故,最早的《黄帝内经》离21世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而任何一个学问的形成,是需要极长的时间来探索,然后去试验与印证的。因此,中医的发展绝对不止两千年。
在那么漫长的岁月中,中医已细分为几大类,譬如针炙、药物、【创建和谐家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