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银花看着手里的钱,再看着小两口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少华哥,以后你不许再问你妈要钱了,听见没。”去乡镇的路上,刘晓惠开始叮嘱张少华。
张少华刚才的表现,令她很反感,她最烦啃老族了,父母辛苦把孩子们抚养长大,给孩子们成家立业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还能压榨父母呢?
而且,这个年代的父母多不容易?
张少华心想谁不想发财呢?
可他这个人好像比较背,吃饭能干三大碗,干啥都失败。
中考,差三分上高中。
准备去当兵,结果人家说他脚板是直的,身上疤痕太多,淘汰了。
刘晓惠南下后,他带几个兄弟去找她,刚到那边水土不服,身上的钱也被小偷偷了,他差点死那里了。
在南方虽然只呆半个月,却也了解那边的形式,改革开放热火朝天的,找到了些赚钱的门路,便和死堂商量着做生意,然则是做什么亏什么,尤其是开歌舞厅,鬼没上门的,半年血本无归。
刘晓惠鼓励张少华说:“少华哥,只要用心,我们一定可以找到赚钱的门路的。”
她前世混得风生水起,这世肯定也差不了。
*
几分钟之后,张少华驮着刘晓惠来到了枫岭乡大街上,张少华的意思是先去派出所登记,可刘晓惠想先在街上逛逛。
第10章 、小人书多少钱一本?
虽然只有一条街,可街上人来人往的好热闹,有供销社,还有照相馆、理发店,粉馆面馆的,门店前的行人道上还有修鞋的,卖小人书的,甚至还有卖担担馄饨的,有剃头的,这条乡村街道弥漫着90年代特有气息,她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刘晓惠走到小人书的地摊前,西游记,还有水浒传,铁道游击队,王二小,东郭先生……真是应有尽有,而这些,都是她小时候最爱看的画本,满满的都是回忆。
“大叔,小人书多少钱一本?”刘晓惠拿起一本西游记。
“两毛钱一本。”大叔回答。
两毛?
刘晓惠摸摸自己的口袋,最终把西游记放回原处,反正这些小人书,她小时候都看过,且都熟记于心,口袋里的五十元还是婆婆给她的,她可不能随便花了。
刘晓惠转身朝供销社走去,张少华却偷偷给她买了十本,上学的时候,他还悄悄给刘晓惠的书包里塞过糖果呢。今天这么好的日子,他送晓惠几本小人书根本不算什么。
百货商店货品齐全,胶鞋,凉鞋,盐,火柴,前来买百货的人也挺多的。
改革开放后就是市场经济了,基本没有人用粮票了,都是拿钱在买自己需要的货品。
刘晓惠心想,要是能在乡镇上开个批发部肯定赚得更多,只是开批发部得从厂家进货,需要大量资金垫底,她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等她手头有钱的时候再说吧。
所以,当务之急,她应该想个办法赚点钱,给自己办点嫁妆才行,绝不能让全村人看了笑话。
孙菊芳把张家给的彩礼薅在自己手上不肯拿出来,到时候她结婚什么陪嫁都没有,那她以后在婆家是要抬不起头来的,毕竟是一万块钱彩礼,这在1990年,家家户户还在住土坯房的年代,真的是非常大一笔钱了。
不由得,刘晓惠心里忍不住埋怨一句,孙菊芳这心,可真够黑的。
“大姐,麻烦你把这双凉鞋拿出来给我们看看。”身后传来张少华的声音。
刘晓惠回头,张少华正弯腰指着柜台里一双女式凉鞋,很兴奋的样子。
“晓惠,你过来过来,这双凉鞋好不好看?”张少华朝刘晓惠招招手,他见晓惠脚上穿着白球鞋,心想天这么热,穿凉鞋舒服些。
刘晓惠也弯下腰,透过玻璃定睛看去,亮晶晶的,塑胶的,很有年代感,她确实挺喜欢的。
“好看。”刘晓惠肯定地回答。
柜台服务员把鞋子拿出来后,张少华递给刘晓惠:“你试试,看码子合适不合适。”
“你要给我买?”刘晓惠瞪大双眼,看着张少华。
“嗯。”
“你身上有钱吗?”
张少华把嘴凑过去,悄眯眯地道:“有,我身上还有三百块。”
“这么多?”刘晓惠惊愕出声,眼睛里露出邪恶的笑意。
随后,刘晓惠把凉鞋扔到柜台上,非常果断地对售货员道:“对不起,我不买。”
“啊?”张少华不知道刘晓惠是什么意思,明明喜欢这双鞋,为什么不买呢?
刘晓惠捉住张少华的胳膊,拉到旁边的角落说:“少华哥,把你身上三百块借我吧?”
“为什么?”
“总之,你借不借吧?”
张少华趁机捉住刘晓惠的手,紧紧地握在手心中,邪恶出声:“我们马上就要登记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的钱就是你的钱,说借多见外是不是?”
刘晓惠脸颊一热,嗔怪道:“少华哥,你老实点,这里这么多人呢。”
她可不是随便的人。
一天不登记结婚,一天都不能胡来,这年头,要是闹个未婚先孕的话,她就死定了。
张少华把钱掏出来时,寻思片刻后,从中抽出一张十块的,把剩下的全部放到刘晓惠手里。
“晓惠,这是我全部家底,都交给你了。”张少华语重心长地道。
刘晓惠心里一热,活三十七年,她是第一次花男人的钱呢,又一次被感动了。
张少华转身回到百货柜台,让售货员拿了一顶纯白夏季太阳帽,就是那种七八十年代流行款式,帽边缘里安装了一根弹簧金属线,可自由收折的那种。
张少华给她亲自戴上后,俩人手牵着手走出百货商店。
半个小时之后。
刘晓惠和张少华顺利地完成婚姻登记,并手牵着手,走出了派出所的大门,俩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
刘晓惠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要知道,她昨天还在公司里忙得昏头转向的,整个上午都在骂人,因为有一批货到客户手中,竟然货不对版,害公司损失了两百多万。下午约客户谈生意,谈得天昏地暗,晚上又陪客户喝酒,差点醉死在酒桌上。
这会儿,她居然结婚了,她一个三十七岁的老女人,嫁了个十九岁的小鲜肉,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晓惠,反正天色还早,我带你去县城里玩,好不好?”张少华很激动地对刘晓惠说。
第11章 、去县城多少钱?
刘晓惠想了想,就答应了,她初来乍到此地,对什么都很感兴趣的,去县城里转转当然好啦,万一转出个什么商机呢。
张少华将他的二八大杠放在他三姑妈店门口,俩人便开始 在路边等去县城的中巴车。
天有些热,张少华便牵着她去旁边的树荫下等。
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路边的稻子也熟了,金灿灿的一大片,即便中午的天气很热,也有人正在田间收割和插秧,这片劳动景象令她心中感觉很踏实。
等了足足十分钟,也没有等来一辆中巴车,却时不时有长途大巴车经过,基本都是往返源县到G省各市的。
沿海四个城市G省就有两个,而深市是G省的经济特区,源县与H省接壤,所以去G省深市打工的农民工近几年是越来越多了。
他们等中巴的位置,就有两个中年大叔,拎着两个蛇皮袋子,在路边等车,听他们聊天的口气听得出来,俩人这是要去G省深市建筑工地打工的。还有三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她们是去G省惠市某镇一家名为宝元的鞋厂打工,这些人都在这里等中巴去县里的运输公司,然后在运输公司坐长途大巴去G省。
刘晓惠等了一会儿,心里便生出了一个赚钱的主意,因为她不做的话,两年之内,马上就会有人做的,她会让她婆婆赵银花接点生意做,趁机赚点小钱,报答一下赵银花。
这时,从身后的稻田里爬起来一位个头矮小穿着破旧浑身是泥点的中年大叔,他手上提着个铝桶,在她身边站好后,开始翘首企盼,看样子也是在等中巴车。
“哇,大叔,你捉这么多黄鳝啊?”张少华惊愕地问道。
“嗯。”大叔看一眼张少华后,很勉强地笑了笑,然后继续盯着路口,神情间流露着焦急与担心。
“你这是要去县城里卖吗?”张少华接着问。
“嗯。”
“这都中午了,能卖得掉吗?而且黄鳝现在也不值钱。”张少华因为高兴,所以多问了几句。
大叔愁眉苦脸地道:“那怎么办?老婆孩子都病了,买药的钱都没有,我才想着捉点黄鳝去县城里卖卖看的。”
张少华听后摇摇头,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这年头谁家不缺钱啊,她们家要不是老妈有点生意头脑,还不是一样的穷?
刘晓惠却对大叔说:“这位大叔,这里一共有多少斤,你卖给我吧?”
大叔看一眼刘晓惠,然后对她说:“小姑娘 ,你跟大叔开玩笑吧?”
刘晓惠面带微笑地说:“大叔,我没有开玩笑,我是认真的。”
大叔却摇头说:“对不起,小姑娘,虽然大叔确实需要钱,但是大叔不能这么做。”
张少华拉拉刘晓惠的手,压低声音说:“晓惠,这里至少有三十多斤黄鳝,你全部买了要干什么?”
“如果你想吃黄鳝的话,我明天就可以给你捕啊,稻田里多的是呢,何必花这钱?”张少华补充一句。
刘晓惠只是朝张少华笑笑,然后继续跟大叔商量这个事情。
“大叔,你别管我买来做什么,你就告诉我,这里多少斤,你打算卖多少钱一斤吧。”刘晓惠同情地看着这位大叔,心里满满的都是难过。
大叔个头又小又矮,灰色的外套上全是补丁,脸色也不好,面黄肌瘦的感觉,看得人心疼,这让她想起了她癌症过世的二叔,也是跟这位大叔一样可怜。
“小姑娘,你是真的要买吗?”大叔也认真起来。
“嗯,要买。”
大叔想了想后道:“这里一共三十斤,五毛钱一斤卖给你吧。”
五毛?
张少华一听就不爽了,要知道县里的黄鳝才四毛钱一斤呢,这位大叔有点不厚道哦。
张少华刚要张嘴,却被刘晓惠拦住了,她觉得这个价格很合理,虽然1990年的时候,她才六七岁,可她已经开始记事了,她清楚这个价格其实并不贵。
“成交。”刘晓惠果断全部买下,跟大叔说等她把黄鳝处理掉,桶子放在乡街张姐理发店里,让他有空去拿便是。
大叔拿着刘晓惠给的十五块钱,开心地走了,张少华看着刘晓惠,十分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终于,等来了一辆中巴车,由于天气炎热,去城里的人并不多,车子里也空空荡荡的,门口的售票员好像还在打瞌睡,直到中巴车停下来,她才睁开眼睛,看到一口气上了七八个人,还有好多东西,她看起来还有点不耐烦了。
“喂,这位大叔,你带这么多东西,能不能坐后面去,你这样把路挡死,后面的人怎么上来?”售票员指着一个拿着蛇皮袋的中年大叔吼一句,戾气还很重。
天气闷热,确实容易让人心情不爽,何况是在中巴车里,这年头的中巴是没有空调的,只能是硬扛。
被吼的大叔不敢怠慢,拎着蛇皮袋朝后面走去。
张少华提着一桶黄鳝,担心桶子放走道上碍事,便主动坐到副驾驶位上,刘晓惠便在张少华后面的位置坐下来。
“买票,买票啦。”售票员开始喊买票,声音又尖又厉,听着有点刺耳。
“去县城多少钱?”刘晓惠问。
“一块钱。”售票员边回答边盯着刘晓惠看。其实,从刘晓惠一上车,车子里的男女老少都盯着她看,盯得刘晓惠怪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