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No炸年糕》-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出来四处张望,大晚上的街上的店铺都关门了,行人就两三个,看哪个也不像是把花轿放在他家门口的啊?

        “这谁家的花轿啊?怎么搁我家门口了?”唐宣站在路当中,皱眉大声喊道。这可不吉利!他的花轿还没到,这是从哪里来的?

        “你家的!!”二十多个营里的兵呼啦啦一下子都冒出来了!空荡荡的街上一下子让这群膀大腰圆虎气生生的兵们给挤满了,街边有家小孩子偷偷看了门看,被家里爹妈从后头一把抓进去,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这群兵赶紧你看我,我看你的缩头闭嘴了,嘿嘿嘿的还笑。

        “真是你们啊!都进来都进来!快快快!”唐宣又推又赶的让他们都进去,花轿也抬到院子里去。

        “兄弟们想着给你送点东西,可手里头没钱腰杆子也不硬,正好,关大哥这是家传的手艺!就从别的地方杠来了木头,我们凑凑钱买了点红布,打了顶花轿!”一堆人说着便推了那关大哥出来,这就是上次那个说娶个寡妇也行的人。五十多岁了,看着像六十的,整个人黑得跟炭一样,佝偻着腰,左 仗的时候受过伤,看着别别扭扭的。

        唐宣赶紧称谢,也不敢嫌弃,手艺倒确实不错,活也细的很,唯一不好的就是这关大哥的家传手艺是做棺材的。

        “唢呐也不用你花钱!小石头吹得好着呢!”再一推,一个十五、六的男孩也跳出来了。他没爹娘,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小石头只是混叫的。他是军队在经过的时候硬混进来的,就是因为这些人吃饭的时候瞧见他了,随手给他盛了一碗,这孩子就不肯走了。他进来的时候还不到十岁,军队里有个以前会摸骨算命的这么说,这孩子连自己多大也说不清楚。

        小石头跳出来对着唐宣嘿嘿一笑:“唐大哥,回头你记着让唐大嫂也给我说个媳妇啊!”

        一堆人轰笑,拍着他的脑袋说才多大点儿就想娶媳妇了?

        唐宣笑道:“自然忘不了兄弟!”

        进了院子先是一面照壁,刷得粉白。一个汉子说:“这东西搁这里真碍事!推了算了!”再有人说:“你懂什么啊?你以为是你老家那边土墙一垒,里面搭几个草棚子就行了?这边房子都这么盖的!”

        再往里面走,正面一排屋子是正屋,西边的是厢房,新娘的家具就是摆在这屋,另一头就是墙壁。唐宣盘算着等娘接来了,东边的大屋自然是娘住,他们小两口就住西边的屋子,家里人口少,这么住已经够了,等回头生了儿子,儿子大了要娶媳妇了再换大房子,再说,说不定那会儿他们都回老家了。

        墙边摞着一百张桌子几百条长凳,再加上花轿,再加上二十多个人,本来不小的院子一下子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新房不能让他们进,唐宣一咬牙让他们都到上房去了,就是给他娘预备下的屋子,里面还是空的,只砌了个大炕,别的什么都没摆。几个人抬了桌子和凳子进去,唐宣又去厨房把熟肉、凉菜提进来,再把酒抱过来两坛子,一堆人吃喝起来。

        呼啦啦先把几个小的放倒了,关大哥年纪大了点,撑不住也先去睡了,反正这些兵以前打仗的时候泥地死人堆都睡过,一排人挤在炕上鼾声雷动。

        唐宣只在屋外陪着另外几个人继续喝。

        这个道:“唐宣你去睡会儿,明天还要去接新娘呢。”

        唐宣道:“以前十天半月躺不了一会儿,一晚上不睡怎么了?我陪着几个老哥哥。”

        那个便说:“明天你是新郎,精神不好可不行。又不是外人,你去睡你的,哥哥们不拿自己当外人。”

        说着就上来两个人架着他让他去睡了。剩下几个看着就是睡也睡不了几个时辰,索性继续坐着喝,反正明天一天他们都要帮着迎亲,怕是没机会再坐下来了。

        等到鸡叫头遍,一屋子人都翻身坐起来了。一个人去外头买了几碗汤和三十多个烧饼,回来几个人胡乱吃了。

        唐宣约好的修面师傅也到了,打理干净之后换上衣服,一堆人分做两边,一半跟唐宣去接新娘,一半留下来摆桌子凳子,还要去叫街坊邻居过来吃杯喜酒。日后唐宣在这里安家,邻居不熟悉可不行。他在军营里,一去就是半个多月不回来,家里只剩下刚过门的小媳妇?还是要靠邻居照看才行。

        唐宣骑上马,不自觉的就摆出架势来,端得是威风凛凛。那马也是战马,火里来水里去入过多少战场,打声响鼻,隔老远一辆拉菜的驴就跪那里了。

        一群人后头给他抬着花轿,小石头使足了劲把唢呐吹出了花,路旁的人都纷纷看过来,这下不用人说,也知道这里办喜事呢。

        唐宣骑在马背上,朗声道:“小弟今日办喜事,请诸位亲朋好友赏面过来吃杯水酒!!”

        他走一路说一路,脸上带笑,见着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说请去吃杯喜酒,请去随个喜,一传十,十传百,大姑娘小媳妇,抱孩子的老妈妈都勾着头看,七嘴八舌的问。

        “哪家办喜事?娶的谁家闺女?”

        “这后生好俊俏!”

        “听说是有个瘸脚丫头的宋家!”

        留在唐家院子里的人急了,这来的客太多了,不够坐啊!

        关大哥是这里头年纪最大的一个,拍了板:“赶紧去找邻居借桌子!再去多买些肉、菜,赶紧支上锅做,来不及就去酒楼买现成的!”

        一排桌子沿着唐家院子的墙摆了一圈,嘻嘻哈哈坐满了来闲磕牙的人,有婆婆老妈妈见厨房忙不过来,便进去帮忙,切肉洗菜好不热闹。还有小孩子跑来跑去的。

        一个人擦着汗对关大哥说:“唐宣这亲成得是真热闹!”

        关大哥笑得脸上开了花,招待着客人,心里倒想着到了他成亲的时候,也要这么热闹才行!

        第六章

        花轿到了!

        宋佳期坐得都快长草了,一听到外头热热闹闹的喊‘花轿来接新娘子了!’,立刻就想起来动动。

        旁边的孙婆婆赶紧一把拉住她:“赶快老实坐着!不然等你娘捶你!”

        宋佳期一听,就跟孙大圣听了紧箍咒,立刻老实了。

        孙婆婆就笑话她道:“大姑娘急着出门呢。”

        宋佳期扯扯她小声求道:“婆婆,我哪是那个意思啊。”她是坐累了,全身骨头都坐硬了。

        孙婆婆拍拍她的手:“好,好,婆婆不说了,”接着叹道,“从小婆婆就跟着你,从你一点点大,连饭都不会吃的时候就是婆婆顾着你,这一转眼就要出门了。”她只觉得手里这个小姑娘还是小时候那样。

        “瞧瞧你这手,嫩得跟豆腐似的。在家里什么都没干过,出去了可怎么好?”孙婆婆念着就要掉泪,之前王氏问过她能不能跟着过去,她是一百个愿意的,只是后来听说宋大海不让,才算了的。

        前头打仗的时候,她的儿子媳妇孙子都死光了,这才进了宋家帮着带宋佳期和宋天保两个。宋天保是男孩,从小就在宋家老太太屋里长,她就只带着佳期,从她还是一点点的时候就喂她喝米汤,到她学爬学走路学说话,哪一样不是在她眼皮底下长起来的?怕她小姑娘家磕着碰着日后不好找婆家,她是眼睛不错珠子的盯着她,生怕哪一点没看到出了事。

        这佳期要出门了,她是既欢喜又发愁。喜的是佳期大了,姑娘大了就要嫁人的,日后生养子女,这辈子才算有了着落。愁的是在她心里的佳期还是她怀里的大姑娘,想到日后她也要天不亮就到灶上去做饭,还要侍候婆婆吃喝拉撒,她怎么干得了?孙婆婆可真是舍不得她吃这份苦。

        宋佳期听出来孙婆婆要哭,抓着她的手摇了摇:“婆婆,我出去了也想着婆婆,住得这么近,日后婆婆常来看我?”

        两人这般说着,孙婆婆把叮嘱的话车轱辘一样说了好几遍,宋佳期只是点头应着。

        约是过了小一刻,孙婆婆向外头张望了下,起来道:“怕是差不多了,姑娘,我去前头看看。你老实坐在这里,可不能乱动!新媳妇要让人说稳重才好,让人看能坐得住,不浮躁。不然要让人笑的。”

        宋佳期答应了,这个王氏早就交待过她,做媳妇不比姑娘。当姑娘时爱说爱笑叫活泼,可没听说谁家的媳妇也活泼,这可不是好听话。她也早打定主意今天一天只当自己是庙里的木头佛爷,可谁料想木头佛爷也是不好做的。孙婆婆一出去,她赶紧动动坐僵了的腿和【创建和谐家园】,孙婆婆在门口眼角瞄见了也只当没看见。

        屋里没了人,宋佳期渐渐觉得怕了。按说姑娘出门都不会一点心事没有,可这段时候王氏白天黑夜的给她派活,让她沾上枕头就睡着,没有多少时间想自己的心事。这就要上花轿了,她开始害怕了。心里像塞了一团乱线,找不着头绪又堵得发慌。

        等她的心在油锅里来回煎了几遍,外头终于有人来了。不等她反应过来,人已经到了面前。

        “姑娘,要走了。”

        孙婆婆挽着这边,张大娘搀着那边,两人一起使劲把她给扶起来。

        宋佳期一下子吓缩了,事到临头还是怕啊。在盖头底下眼泪哗啦啦就掉下来了。

        “婆婆……大娘……”她往后坠着不肯走,幸好孙婆婆和张大娘都是干惯了活的,力气大,两人也早知道这姑娘出门没几个是情愿的,前头说的再好,到这一步也要哭闹的,除了那跟爹娘一点都不亲的,哪个姑娘肯离了家到别人家去?

        孙婆婆抓着她的手哄道:“大姑娘,不哭,你娘在前头等着你呢!”

        听到王氏在等她,宋佳期这脚才肯动。出了屋外头的声音一下子大起来了,都是嘻嘻哈哈的,这个说‘瞧,新娘子!’,那个道‘新娘子来了!’,一时挤挤搡搡的就要往前来看她。见着新娘子让两个婆子扶进了正屋。

        宋佳期的泪刚不掉了,孙婆婆压着她的头往下拜,在她耳边小声说:“大姑娘,老太爷和老太太在上头呢,你磕个头吧。”

        这一说,她这泪算是收不住了,哭得整个人都一耸一耸的,孙婆婆连忙压着她的盖头别掉了,又有人说‘新娘子哭嫁呢!’,‘日子越哭越红火!’。

        给宋老太爷和宋老太太磕了头,又给宋大海和王氏磕头,自然有人在旁边说吉祥话,还要训嫁,这都是前人写好的词,只管照着说就是,上头宋大海捏着腔调学那老秀才样说话,可笑极了。但宋佳期是头一回听,开头还说相夫教子,孝顺公婆一类的话,后头就有嫁鸡随鸡的意思了,虽说听不大懂,但大概就是你出了宋家门,从今后就是唐家的人了,要好好当唐家的媳妇,如果你在婆家做了丑事,宋家也要蒙羞,爹娘生养你十几年,要记得父母的恩情,不要让他们失望,若是被婆家休弃,宋家也不再认你,你自尽去吧。

        一席话听完,宋佳期都傻了。

        上头的王氏见宋大海啰嗦了这么长一串,一句都听不懂,终于等他说完了,赶紧使眼色让孙婆婆把宋佳期扶起来,她心疼女儿刚才跪得太久了。

        孙婆婆和张大娘把宋佳期扶起来就到外头坐上花轿,屋里宋大海要去外头陪着客人,王氏拽着他抱怨道:“那个秀才到底给你写了什么?怎么这么长?没见闺女跪在那里?”

        宋大海也觉得舌头有点不利索,为了训嫁词,他特地找了个老秀才写了这么一大篇,要夸夸他宋家的闺女家教好,背了十天才算背下来,那老秀才写的太拗口,他只是把字都认下来都费劲。

        “得了,就这我还省了一大段呢。”宋大海把老秀才写的那张纸掏出来,指着说:“看,我就背到这,后面还有一半呢。”

        “这都什么啊!”王氏看了起火要夺过来撕了,宋大海赶紧塞到怀里:“这值两个大钱呢!留着,回头说不定还有用!”

        王氏追着他道:“有什么用?你还有个闺女?”

        花轿里,孙婆婆过来给宋佳期补补胭脂,省得她哭得跟个花脸猫似的,回头一掀盖头还不把姑爷吓着了?

        宋佳期奇怪的问:“刚才爹念的那是什么?”怎么听也不像宋家爹爹的手笔啊,这种酸文假醋的话他也不会说啊,何况这都什么啊!

        孙婆婆一边给她均脸,一边说:“那是你爹找菜市口给人写家信的老秀才专为你写的!夸你呢!”

        宋佳期一个‘屁!’字堵在喉咙里没敢吐出来,怕孙婆婆再打她。

        轿外头有人一声喊:“起轿喽!”花轿晃晃悠悠的抬起来了,旁边还有人不住的交待:“稳住!慢点儿!”

        唐宣拜别岳父岳母,要带着他的新媳妇回家了。

        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来!一地红纸屑铺在花轿走过的路上,象征着他们日后的生活必定是红火、热闹!

        第七章

        “快!快!快!新娘来了了!!”

        关大哥一看,赶紧道:“放炮!放炮!”

        鞭炮炸响,唐家院前早围满了来吃喜酒的客人,听见鞭炮响就都知道是花轿来了。呼啦啦都站了起来,勾着头向前头张望。

        “来了!来了!”

        “娶的真是宋家的那个瘸腿丫头?”

        “可不是!就是从宋家来的!”

        “好福气啊,好福气!”

        “宋家那个瘸腿丫头竟有这个福气!命真好啊!”

        人群把这条窄道围得水泻不通,花轿近前来几乎是寸步难行。张大娘领着媒婆一个劲的喊:“让让!让花轿进来!”

        “天爷老娘唉!这人咋这么多呢?”一个媒婆抱怨着。

        亏得关大哥瞧见了,赶紧把他们的人叫过来,几个山一样高大的硬汉子过来推着挤着给花轿让开一条道,张大娘赶紧和媒婆一起把宋佳期从花轿里捞出来送进门。

        屋里早摆好了喜堂,只是上头两把椅子都是空的。

        唐宣的老娘在老家,他爹却是早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现在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两个新人只得对着空椅子磕头,拜完了天地父母,唐宣又领着小新娘对着家乡方向磕了个头,全了心意后两人对拜,接着送入洞房。

        邻居家的媳妇婆婆大姑娘都挤到新房去看新媳妇了,关大哥早就说了唐宣在这里没什么亲人,各位邻居就是他的亲人!所以一挥手都放了进去。

        宋佳期顶着盖头木木呆呆的坐在炕上,前后左右都是人,就连炕上也有好几个小孩子在爬上爬下,爬来爬去的。她虽然看不见都有谁,可听着是从门口到屋里,坐满了也站满了人。

        规矩,规矩,可不能让人家笑话宋家的姑娘没规矩。

        她一动不敢动,屋里的人听着都是女的,唐家几时有了这么多亲戚?

        张大娘忙完了外头进来看一眼,吓了一大跳!新房里竟然坐满了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人!把穿着新娘嫁衣顶着盖头的宋佳期围在当中,一堆人磕瓜子吃花生,嘻嘻哈哈的,把新房当外头的街边大院了!

        这唐家人真不会办事!新房也是能让人混进的?热闹也要看怎么热闹!外面随便他们热闹去!新娘子坐在这里,嫁妆也摆在这里,谁知道这些人里头都是些什么人?好的坏的都混成一窝子,回头有个不对的,大喜日子谁还能嚷出来?那不成要吃现成的哑巴亏吗?

        再想宋家大姑娘从小娇着养,几时让人这么吓过?

        张大娘一边心里抱怨,一边心疼她大侄女。她带着笑进去,先找那看热闹的大闺女,‘大闺女也想嫁人了?’,‘可是在家里坐不住了?’,几句话这么一调笑,大姑娘们都羞红着脸快步出去了。

        接着是带着孩子的小媳妇们,张大娘便悄悄对她们道‘外面都开始上桌了,还不快带孩子出去占个好位子?’。带孩子的媳妇走了之后,只剩下那些老婆子们,张大娘挽着这个领着那个,只说厨房里留了好菜好酒,让他们过去吃呢。等都哄出去了,她掩上新房的门回来道:

        “佳佳吓着了吧?别怕,大娘让他们都出去了。”

        宋佳期用力握着张大娘的手小声说:“大娘,我不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