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No江月沐春阳》-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管家听着他们商量得差不多了也觉得合适,便对他们说:“既然商量妥了,那就开工吧,别误了农时,也枉费姑娘的一片心。”

        听得张管家这样说,冯家人连忙表态:“下午老头子就去拉土,我现在就回去找墩子、夹板子,等那两个小子回来,就可以上工了。”

        “这个田得多久屯得起来?”江月问这话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有些估计,只是不太确定,又怕误了农时。

        

        “明天晌午应该出得来,只是还得放些浸一浸才行。”冯五说着就抓起地里的一把土,在手里攥了一会儿摊开,只见并未完全散开便说:“我估摸着有五车黄泥就够了,连同这地里一起,也都够了。”

        五车黄泥!江月望了一眼那个黄泥地,估计摸了一下路程,五车黄泥,两个人弄,应该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拉够。这样算来,围水坝明天上午筑成也差不多。

        这事儿商议定了,可江月的脑子里又出了新的问题:“那,这个工钱怎么算?”

        听着江月这话冯五婶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江月让冯王婶得不好意思,怔怔地望着张管家傻乎乎地问:“我说错话了?”

        见江月这样问冯王婶笑得更厉害了,张管家的嘴角也有些抽抽,江月更懵了,还好小梅跟着来了,扯了扯江月的衣角,悄声地跟她说:“他们一家子都是我们府里的家生子,是府里人,每月发例钱就好,别的都不用管。”

        “哦,原来是这样!”江月明白了,可她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看把冯五婶笑得上气都不接下气了!

        

        张管家轻咳了一声,转头对冯五两口子说:“老爷说了,你们虽分到姑娘这里,也不会让你吃亏。先不说姑娘这里粮食种不种得出来,单说那每月的例钱先涨两成,待姑娘这里粮食种出来了,有收成,单跟你们分两成粮食。”说着提高了声音又说:“老爷和夫人发话了,姑娘以后就是咱们家的小姐,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得听!知道吗?”

        “张管家您就放心吧,我们两口子是什么人您还不知道吗?何时欺过人哪,何况还是小姐!”冯五婶将自己的胸脯拍得嘣嘣作响,说出来的话也是极响快。

        

      7

      7、第 7 章:闲不住的江月 ...

        事情谈到这个地步张管家觉得也差不多了,便领着冯五他们去领农具,然后又跟他们交待了几句,大意是让他们要让着江月。

        俗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从地里回来,江月到底还是去了主屋一趟。所索的是她去的时候那个沐春阳并不在家,听沐夫人说好像上镇上跟朋友们玩去了。江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话说她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翻车没死翻到了古代,昏迷在荒郊野外被一对好心的乡绅救得,得罪了沐春阳,老天还偏偏不让与他相见!好运气啊好运气!

        因惦记着地里的事情,也没有跟沐夫人聊多久就回来了,先拿了一代稻种,让小梅找来一个簸箕将稻种倒在簸箕里,放到太阳底下晒着。

        

        吃了晌饭,估计着冯家人下了地,便说要下地去。小梅不放心她一个人走,便也跟着一起去了。

        到了地里远远便看见冯家人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江月让小梅提着水壶跟上,自己先跑了过去。见得他们已经拉了两车黄泥,不由得点了点头:“这些人干活儿可真实在!”

        “姑娘怎么来了?”看见江月来了,冯五婶冲着她直笑。

        “我就过来看看。”江月说着就下了地里,指着两个平地的小伙子问:“这两个就是您儿子?”

        “是啊!”冯五婶应了一声,转头对自己的儿子喊道:“小大,小二,过来见过姑娘!”

        两个小伙子应声跑了过来对着江月躬身一礼,喊了一声:“姑娘!”

        江月笑笑,说:“忙你们的吧。”说着也不理二人,让小梅将水壶放下,自己也将竹篮子放到一边,朝着那个高坎走去。

        

        上了高坎江月抓起地上的土看了看,叹了一口气:“这地也太瘦了些!”说着站起身来,瞧见冯五婶身边放着一把镰刀,以及一把宽片儿草锄,二话不说就跑去拿了过来。

        看见江月拿这两东西,冯五婶就叫了起来:“哎哟喂,姑娘,这哪里是你能干的!快些放下。”

        “不妨事,我好像会干这些。您忙您的,没瞧见吗?我特意换了一身短的!”江月说着推开冯五婶,麻利地跳上高坎,将高坎边上荒地的草皮用草锄划了一层起来,看着被自己掀了一层的草皮,笑着说:“您瞧,我还是会干的!”

        “姑娘你可得放下,别说是让老爷、夫人知道了,就是张管家知道了,我们也得吃不了兜走!”冯五婶这时跑了过来,夺过江月手中的草锄一再地说:“当家的早就说了要窝些草木火灰才能肥,姑娘,你就歇着吧,我们干就成。那一块儿我都弄得差不多了,马上就来!”

        

        实在是磨过冯五婶,江月只得把锄头让给她,长叹一声说道:“闲着真发慌啊!”

        听着江月这话冯五婶直笑,一边弯腰做自己的事,一边说:“姑娘,你既然让老爷和夫人认作了府里的小姐,那就是你的命,该是闲着才对。要跟我们似的,还不命苦?”

        “我倒不觉得!”江月说到这里暗自笑了笑,说:“闲着有闲着的富贵,劳作也有劳作的自在。”

        “姑娘的道理就是多!”冯五婶说笑间便铲了一大堆的草皮,撑起了腰,对两个儿子喊道:“小二啊,你把那些草啊、根啊的都抖出来,不要埋到地里了!”

        “知道了!”冯小二答应了一声,手上动作十分麻利,不一会儿被放倒在地里的荒草杆就被他拢在了一块儿。

        

        江月是一个闲不住的,对这种大伙儿都忙她却只能干站着的情况很不舒服,站了一会儿觉得大没意思,便对冯五婶说:“那片,靠最北边的那块,我准备用来栽红薯和种土豆,你把火灰窝好了,先填那一片,得空了再背些猪牛粪翻在地里!”听得冯五婶应又问:“那块地明后天能翻好吗?”

        冯五婶抬着头看了看,说:“差不多吧。”

        听着冯五婶说得有些勉强江月心里咯噔一下,心道,自己是不是催得及了?想了想便又说:“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们看着办,那个屯田可以稍缓一些,先弄一分田出来就行,就种田。就是种田也不很急,因为得还先发种芽呢。发种芽少说也得五六天,你们慢慢弄!”

        “我们老头子说他见过南方种水稻,说是这水田得泡,越泡越才锁得住水。知道还要一些时候,但也要先把田屯起来,放上水泡着。”许是觉得自己说得有些多了,冯五婶忙又改口说:“姑娘是怕误了那个什么豆的农时吧?姑娘放心,我们当家的已经招呼他的几个兄弟了,说好了各家先支给我们两个人!反正他们现在也都荒着地不忙呢,先给我们换几天工,等他们忙的时候咱再去还工就好。”

        

        江月一听她这样说心里才放开了些,见自己在这里实在是搭不上手这也就回了沐府。

        接下来的几天江月都闷在家里,虽说已经报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想法,可到底还是碰见沐春阳,于是只得在自己院里闷着。也不知道为什么,凡是沐春阳在家沐夫人也不叫自己过去,这倒是让江月多了不少时间去翻那些跟她一起从二十一世纪翻到这里的书籍。在书本里找里面稻子种子发芽、播种的方法。一边看一边不熟练地用毛笔记,连着几天真的有些像当初应付中考时的感觉。

        

        终于一天清晨,江月打开房门时小梅替冯五家传说话,说:“姑娘,冯五婶昨晚上过来,说是你要种的那个什么豆的地已经弄好了,肥施了,地也细翻了,问你在哪里领种,怎么种呢!”

        “真好了?”江月一听就跳了起来,忙将放在储藏室的土豆和红薯拖了出来,一边解麻袋一边对小梅说:“你去叫冯五婶过来!”小梅应了一声就跑,江月又将她叫住:“算了,你去找一下府沐安,让他给我套个车!”

        沐安是沐老爷指给江月做车夫的人,二十来岁,不太爱说话,不过倒还听话。

        

        一听沐安这两个字小梅脸红了,像是怕江月看见扭身就跑。

        “这丫头,怎么了?”看着小梅跑出去的样子,江月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一会儿沐安套着车来了,跟小梅一样都是红脸巴赤的,江月实在好奇,可看见二人红得都快滴出血来的脸又把冒到嗓子眼的话咽了下去。朝沐安招招手,指着自己分出来的土豆种和红薯种说:“抱上车!”

        沐安将种子抱上了车,江月也爬上了车,正要叫小梅,见着她一副跃跃欲试又满脸羞涩的样子便说:“你就看家吧。”说着转让沐安赶紧走人,她实在是受不得小梅那副样子了。

        轮子就是要比腿要快,原先靠两条腿从沐家到地里至少要走小半个时辰,如今有了车,江月只闭了一会儿眼就到了。

        

      8

      8、第 8 章:扫盲教育 ...

        跳下马车,江月指挥着沐安将种子抱到地里,然后自己操刀上阵,开始教冯五的老婆及大媳妇切土豆种:“看着了?这是芽口,切的要注意不能切到芽口,每一块种就留一个芽就行!”江月说着就是咔咔两刀,将一土豆转眼间就分成了三大块!拨弄开来,让冯五婶和冯小大媳妇看!

        婆媳两个看了看又拿着比划了一阵,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切了两块,喊江月看:“姑娘是这样吗?”

        江月将他们切成的拿来看了看,芽口不仅留了而且那位置还留得很好,心道这两个女人,看上去笨笨的没有想到还有些领悟能力。点了点头笑着说:“就是这样,我前两个的芽口就留得有些偏了,你们就照你们刚切的那样留就好!”看着二人有些茫然的样子,江月又给她们讲:“这一个芽口就相当于咱们种麦子的一颗种,可别小看了这一相芽口,要知道以后这下面得结好多好多的土豆呢!”

        “姑娘,这土豆是用来做什么的?”冯五婶终于问出她的心里话了。

        

        这下江月才明白,婆媳两个茫然的什么了,笑了笑说:“冯五婶可吃过山芋头?”

        冯五婶笑着答:“那咋没吃过呢!”

        听冯五婶这样说江月脸上就笑了:“这土豆就有些山芋头的味道,不过没有它的那种涩味,不嘬嘴!人吃,喂生牲畜都是都行。”

        “那山芋头可是好东西,听姑娘说的倒像是比山芋头还好吃,要真这样就好了!”冯大小的媳妇笑着插嘴。

        “我觉得味道还不错,切成丝、片儿炒,还是拿来炖肉,煮粥吃都不错!里面的淀粉跟黄豆淀粉一样,可做粉条呢!取了粉的渣就来喂牲口!”江月说着说着就觉得有些穷词,因为她确实对土豆的吃法和用法知道的也不多。

        

        说着江月就瞧见冯五婶拿起了一个红薯下刀了,江月立马叫住,尴尬地说:“这个忘记跟你说了,它不是土豆,叫红薯!两个种法不一样,是不需要切芽口的!”

        接下来江月又把红薯如何育种跟冯五婶说了,冯五婶听说要先用粪水湿土,连忙就去喊冯小大去拉粪。等粪拉来又急急地问江月接下来怎么办,看着莫明兴奋的冯五婶江月有些莫明其妙,实在是不知她这么兴奋为哪般!虽是如此江月到底还是把详累的作法跟冯五婶说了:“把水跟粪兑一下,以四比一的比例兑吧,浓了我怕烧坏了红薯!”

        

        兴趣满满的冯五婶这下子又有些傻眼了,怔怔地问江月:“什么叫四比一的比例?”

        江月一怔,随即呵呵一笑,笑罢了才跟她解释:“通俗一些讲,就是一瓢粪汤四瓢清水!”

        “哦!”冯五婶恍然大悟,转头就去跟儿子讲。

        按照江月事先说的,冯五婶先拿起扁锄将平出来的地每隔一尺宽窄处翻五寸左右的沟,然后叫儿子在翻出来的沟上浇上一瓢粪水,江月就在后面比他们比划怎么放种:“放的时候注意一下,芽冲下!这样长出来的苗才壮实!”

        “姑娘,那土豆怎么放种?也这样吗?”冯五婶学着扔了几个,见着江月脚上全是泥便想问清楚了让江月回去,毕竟江月是“小姐”怎么能老在地里呆着。

        

        江月自然是不知道冯五婶心里想什么,听见她问,便让冯小大的媳妇拿来了锄头又拿了些种过来,接过锄头在地里抛了几个浅窝说:“以梅花形开,每隔半尺一个窝,窝里扔一个,要是芽口小了就扔两个!为了方便查看坑里没有漏种,最好还是先把这块地都放完了种,再回盖窝,盖窝的时候土不要厚了。”说到这里江月朝放了种的窝里刨了锄土,说:“差不多盖住种,上面有两指厚的土就行了!厚了,不好出苗,薄了又不能给种子足够的温度和湿度,也影响出苗!”

        听着江月说完,冯五婶又学着江月刨了几个坑,扔了种再盖了窝,向江月确定自己做得没收错的时候便说:“行,我们知道怎么做了,姑娘,回吧!”

        

        被人赶了江月才明白冯五婶急急忙忙地问自己为哪般,顿时哭笑不得,笑道:“冯家婶子,你干嘛老捍我啊?”

        冯五婶笑笑说:“不是我捍你,我的小姑娘,你一个金枝玉叶老在地呆着,让老爷和夫人知道了还以为我们偷懒呢!行行好,说完了就回吧。”

        就在这个时候冯小大的媳妇也过来说:“上回姑娘回去晚了,有些着凉,夫人就把张管家骂了一顿,姑娘你就回吧。我们要是有不明白的再跑去问,反正也不远!”

        

        关于冯小大的媳妇说的这个江月是知道的,那是徐妈妈来看自己说的,大意是沐夫人想要让自己少在外面抛头露面,说是怕影响自己的闺名!江月虽然感觉有些晕,但还是不好驳她老人家的一片心意,所以当时也应了,现在冯家的婆媳两个又说得这般,江月也不好再赖在这里。

        “那好,我就先走了,那种要是用不完就先留着,等我问了沐老爷再跟你们交待!”江月又叮嘱了几句这才上了马车。

        回到府里江月一头扎进稻种里,琢磨出沐老爷的意思便让张管家从府里选了几个聪明的人过来,跟自己学着种水稻,从选种,再到泡种,再到催芽一一地跟他们讲。等种选好了,也泡好了,该是下田的时候了,江月这次学乖了,抱着胳膊站在田边,手上捧着暖水袋,指挥着“学徒”们在水田里作业:“撒匀喽!注意稀疏距离!”

        

        一通乱吼,学徒们冻得哆哆嗦嗦地上了田梗,江月猫着腰看了看,觉得稀疏还可以,便指挥着他们:“把桩子打下去。”

        在现代撒种育苗都是有塑料薄膜保温,在古代可没有塑料薄膜,江月想了半天只得硬着头皮往痛苗厢上盖草!按照二十一世纪大棚蔬菜的作法,先打好了桩子,给育苗厢架上搭上骨子,然后把捆成捆的草盖在上面,早晚盖上,太阳一出就掀开!先不说麻烦不麻烦,单单这个效果就让江月有些琢磨不定!虽是如此,可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江月也就硬着头皮上了!

        

        按照江月的要求,大家伙儿齐上劲,不一会儿一分多田的种就撒好了,架子也搭好了,盖上了草,还真有那么一回事!

        接下来的日子江月一边打着鼓地等水稻种发芽,一边让人将玉米种了。这段时间江月一有空就往水田里跑,翻开一角往里瞅,每翻一次江月的心就凉了一截,直到她快冻成冰条的时候,她竟看到了一个冒出壳的芽尖!江月高兴疯了,蹑着手将那芽尖拿了出来,像宝贝似地托在手上,看了又看,完了又跟冯五说:“冯五叔,你瞧瞧,这一厢里像这种稻种有几成?”

        冯五翻开盖在育苗厢的草,围着育苗厢细细地看了一圈,回来跟江月说:“差不多有九成了!”

        

        “九成?”江月一听眼睛就亮了,指着旁边的育苗厢急急地说:“你再瞧瞧这两厢,看出芽得怎么样?”

        听了江月的话冯五又翻开另两厢的草,看了看,抬头对江月说:“这两厢比那一厢出芽还要好一些!”说着就掂起一颗,拿过来给江月看:“您瞧,这上面都长腿儿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1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