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No归路[未完结]》-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指了指还在窗前探头探脑的李浩,她便答:“别管他,李溶会招待。”

      于是我只能扔下李浩,跟着她绕出门去,上了小船,沿河出了村子。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负责摇船,晃晃悠悠地摇进一个荷塘。

      Ì«Ñô»¹Ã»³öÀ´£¬ÌÁÉÏÁý×ÅÅ£Ä̰ã³íºñµÄË®Îí£¬Äܼû¶È²»³¬¹ýÊ®Ã×£¬Ö»¿´µÃ¼ûÃÜÃÜÔÑÔѵغÉÒ¶²Á×Å´¬Éí£¬ÉõÖÁɨ¹ýÎÒÃǵĸ첲¡¢¼ç°òºÍÁ³¡£ÔÚÌÁÀïÓò»ÁËéÖ£¬Ö»ÄÜÓÃÖñ¸Í³Å×Ŷ¯¡£

      李淑随手摘取莲蓬,剥出莲子来玩。她手嫩,摘不了几个就痛了累了,只见那撑船的少女倒是折了好大一把。李淑边玩水,边轻吟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那少女“噗哧”笑道:“大……二小姐,原来那个呆鱼就是在打圈子呢!”

      我也笑道:“也可能是形容一群呆鱼围攻某张吃了能成精的倒霉莲叶。”

      李淑“哼”了一声,却被一朵还隐在雾后,将开未开的荷花吸引了注意力,催促着把船靠过去。摘了一朵还不够,足足挑了七八枝。鸟早起是为了觅虫果腹,她却是胁迫(嗯,或许该说诱骗)了我,一起做采花大盗来了!

      在房里换下沾了水和湿泥的袍子,换上她们给我准备的琵琶襟大袖衫和绣海棠百褶裙。李淑很有兴趣地试了我的旗装,我说:“这两件我还没穿过,你要喜欢就拿去罢。”

      她不舍地换下来,对我道:“爷爷不爱看家里穿旗装。”

      这时,丁香拿着个信封进来,回道:“大小姐,有人送信来给你。”

      我接过一看,又是十四的,微蹙了蹙眉,扔到梳妆台上匣子里。这已经是第二封了,我不想拆,随它去吧。

      李淑好奇地问:“谁写来的?你不看吗?”

      我随口答道:“京里的表弟。先放着,晚上再说。”

      ÀîÊçµÄѾ÷ßϧ¹ðЦ×ÅÅܽøÀ´µÀ£º¡°Ð¡½ã£¬´óÉÙÒ¯»ØÀ´ÁË£¡¡±

      “哦,现在在哪了?”她挑眉问。

      “在太爷书斋那。”

      李淑就对我道:“我们也去看看?”不由分说拉着我往外走,一边还吩咐惜桂道:“把插好瓶的荷花捧上。”

      啊?敢情那花还轮不到我享用哪!

      第二章 岁月河山

      老爷子的书斋,在整个宅子的东北角。去时仍旧经过那个方方正正,矮墙环绕的的鱼池。踩过池子正中的架设的平直石径,看着偶尔浮出清澈碧绿池水的红鲤,不禁想,这个地方还真适合改成泳池,石径中段有一个朴素雅致的竹亭,正好用来休息喝茶。而且,池里养的鱼好看是好看,肉质就欠佳……

      “涵姐姐。”李淑上来挽住我的手臂,我才不得不停止。她问道:“你许了人没有?”

      一时想起了达兰,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顿了顿答道:“算许过了吧。”

      她没觉出这种回答有什么异样,笑问道:“他……那家公子,什么样?你见过吗?”

      我点了点头,微笑道:“很是温文有趣的人。”

      “旗人?”她问。

      “嗯。”

      “姐姐看得入眼的,一定不会有错。”她吐了吐舌道,“就是别跟爷爷提。”

      我点头表示了解,三叔也再三叮嘱在家别提李浩跟容惠的事,我猜大概是老爷子不怎么喜欢满洲。

      李淑又说:“我还没定呢。不过我不想嫁,招赘才好。”

      对,养在家里比较适合她。

      她意外地盯着我问:“你不反对?”

      我看着她笑道:“我为什么要反对?”

      她用力拥抱了我一下,现出最天真的笑:“太好了!除了爷爷以外,你是第一个不反对的!”

      说笑着,眼见就到了一进院落。不高的粉白围墙外,是青翠欲滴的山坡,漫山竹海,风吹叶响如涛。墙下还挖了一条沟,引山水而入,潺潺有声,看这方向,应该是注入刚才的那个鲤鱼池,鱼池水满,再流往宅前的小河。老爷子也真是会享受的人,一个宅子占了这么大的地儿,都能当公园用了。除了没有泳池的遗憾外,我还担心山洪爆发,也该是梅天了。

      李淑领着我进了该是老爷子办公室的屋子,里面并没有人,她也不奇怪,指挥惜桂把插了两支荷花的白瓷壶摆到黄花梨香几上。摆弄完了以后,她空坐不住,拉着我往前面的院子寻去,渐渐隐闻人声。我们穿入正厅的后堂,听得到六扇的格门之外,男人们交谈的声音。

      “刘家老二在外吃花酒,回去让老婆知道了,两夫妇居然打起来,闹得邻里皆知。”一中年男声道。

      李淑附到我耳边道:“这是罗保长。整天有针眼大的事来烦人。”

      “人家夫妻干架,你做保长的也管?”老爷子奇道。

      “太爷您不知,这女人娘家也是厉害,说是把他家女儿打伤了,要他赔出一头牛,否则见官。”罗保长见老爷子没反应,继续道,“两方都拉着我做评……”

      “得了!”老爷子打断他,“乡约摆着是干什么的?让约正评断,如果他们要闹到县衙请便,不过以后他们的事跟村里再无干系。还有没有要紧的事说,没有就散吧。”

      “是。”罗保长也再没话说。

      又有一人道:“太爷,社仓的事县里催了几回了,这地方也找好了,就是捐输如何开……”

      “哼,我倒是可以认下一分子,但是余下的,他们自己认,或者由我指派,须订个时间一道交齐了。”老爷子冷哼道。

      那人似乎有难言之隐,被老爷子一堵就说不出话来。

      在沉默的当口,就听一个清朗的声音道:“朝廷也说了,社仓存粮留本村备赈,永停协解外郡。这建仓也是为本乡谋福,我家自然会尽力而为。”

      我探询地看向李淑,她轻道:“这是大哥。”

      老爷子道:“我累了,漠儿代我送送各位。”

      李漠应了一声,然后就是各人起声告辞的声音。

      还没等人走尽了,李淑便拉着我进了前厅。李淑奔向老爷子,我瞥了一眼李漠的背影,只觉得瘦削挺拔,耳朵刮到一句:“齐世伯也别太忧心,社仓的事还须好好筹划。正副社长不妨先选起来……”

      “爷爷,我跟涵姐姐去摘了荷花叶子来插瓶,您看看好不好。”李淑撒娇道。

      “若是不好,那该如何?”老爷子玩笑地问道。

      “若是不好,便扣我月钱。只是涵姐姐还没有月钱,您可罚不着她。”

      老爷子本是一脸倦色,被她这么一逗,顿时笑逐颜开:“好好。涵丫头,你也过来。”

      我磨蹭到老爷子跟前,唤了一声:“爷爷。”

      他看了看我,皱眉道:“你那【创建和谐家园】爹真格小气!一点行头都没有。”

      我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为老爹辩护道:“是我不爱戴那些个,怪累赘的。”

      李淑抿嘴笑道:“涵姐姐不爱戴,却会挑。她从京里带给我和妹妹们的首饰,真是漂亮呢。”

      老爷子对我挑眉道:“别尽给你老子说好话!过两天让淑儿陪你去挑,这些个省下来,也是你的嫁妆。”

      “谢谢爷爷。”我低头答应。有的拿的时候,我一向没多大客气,反正老爷子说了,我的嫁妆。

      晚上回去,见到李浩,问起他一天去哪了,他回答说,跟李溶进城去了。不过听说也没游湖之类,光跟李溶的那些狐朋【创建和谐家园】到虎跑喝茶去了。回来的时候,没忘给老爷子扛一桶清冽的虎跑泉,泡今年的明前狮峰龙井。

      李浩说,李溶对入仕兴趣浓厚,只是老爷子那关肯定过不了,他也不敢去触祖父霉头。说起这个,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向李浩问道:“你今秋是要参加乡试的吧?”

      他答道:“嗯,今年是大比之年。”

      我叹气道:“其实不参加也可以。”国子监出来,过了吏部考职,便可直接授官,不必跟么多人去挤独木桥。虽说汉军乡试也有取定名额,比不在旗的几率大多了,但毕竟是几十选一的命中率。李浩这小子也真是心太高,等于就是放弃保送,硬是要去撞这个进士头衔,也许这就是一代读书人的科举梦想吧。

      他道:“姐,过了夏天跟我一起回京吧。”

      我兀自出神,没有回答。

      “姐,你很冷吗?”他说着搂了搂我。

      我僵了一下,立刻挣了开来。

      他奇怪地问:“姐,你怎么了?”

      ÎÒÍû×ÅËû£¬ÖÕÓÚ»ØÉñ£¬ÇáµÀ£º¡°Ã»Ê²Ã´¡£¡±ÕâЩÌìÒ»µ½°øÍí¾ÍäÀäÀÁ¤Á¤µØÏÂ×ÅÓ꣬Íí¼äÕæÓÐЩ³±º®¡£

      **************

      二婶还在苏州娘家住着,据说是因为母亲身体欠佳,所以只先遣了堂兄回来。堂兄李漠跟他的亲妹李淑,让人感觉并不大像,大概是气质上的差异太大,一个跳脱明媚,一个斯文内敛,把五官轮廓上的相似给盖过去了。

      一日午后,李漠招待我们品茶吃水果。在种满了竹子的前园凉亭内煮水冲茶,倒不显得那么热了。李浩独爱杨梅,留下一大堆核,惹得李淑笑道:“小心酸了牙。”

      我靠近欲罢不能的李浩,轻道:“爱吃就多吃些,大不了晚上你就喝粥。”

      他眨着眼奇怪地问:“为什么?”

      我捂嘴笑道:“我怕你咬不动豆腐……”

      李浩不敢肯定我是说真的还是吓唬他,不过还是打消了吃到饱的念头。

      李漠见我们杨梅吃尽兴了,就让人端上西瓜盅来。这是种类似水果沙冰的东西,将凤梨、西瓜瓤、蜜桃、菱角、鲜藕等切成薄片,盛在掏空了瓜盅里,跟碎冰拌在一起,淋上糖浆。

      李浩赞道:“这和京师的什锦冰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后,李浩就跟李漠便交换起京师与苏州风物的见闻。正说到苏州富商爱买灯舫聚于虎丘山浜避暑,却见一个小厮穿过院墙的月洞门,往里院而去。李漠叫住他问道:“纪梁,你手上拿的什么?”

      那小厮在亭外站住,回道:“典史老爷差人送了名刺帖子来,正要递到太爷屋里去。”

      “帖子呢?”李漠问。

      小厮把一个信笺交给他,他瞄了一眼就揣到袖子里,道:“爷爷正午睡呢,别扰了他老人家。你去跟来人说,过几日我们再到衙署拜候。”

      小厮可能习惯了李漠代老爷子处理事务,也没意见,应了一声就退下了。

      李漠整了整衣袖,笑道:“这县里新来的典史,是山东青州人,远来不易。”

      李淑“嗤”一声笑道:“要是让爷爷知道了,别管是哪来的……”

      她没说下去,我猜后半句不是一棍子打出去,就是碰一鼻子灰。倒是好奇老爷子如何入的旗,便向李淑兄妹问了,李淑答:“曾爷爷是在旗的。”就这样?摸不着头脑。

      我又向李浩问道:“典史是什么?”

      他轻声回答:“是县令佐弍官,专掌狱囚警逻。”

      李漠听我们交谈,补充道:“典史一职品秩虽未入流,却也是官身,可以升转。县令之下有县丞、主簿、典史,典史排第四,故百姓们也称‘四老典’或‘四爷’。”

      刚喝的一口茶呛进了气管里,李淑拍着我的背道:“涵姐姐,不要紧吧?”

      “咳咳,没事,咳咳。”喉咙里的茶水几乎倒灌进鼻子,憋得我满脸通红。李浩又是担心又是奇怪地看着我,大概从没见我如此失态吧。

      人就是太敏感太容易联想,不过是一个相同的字眼罢了,我却像着了魔似的,一空下来就出神,偏偏空的时间这样多!

      京城六月初六,各家要抖晾衣服,寺院要晾晒经书,女孩在此日洗发,据说可以不腻不垢。红月儿帮我洗完了头,还没等干呢,他就差人来催了。銮仪卫驯象所也于此日浴象,难得他得空,陪着我去看热闹。护城河边人山人海,我们只在马车里撩起帘子往外张望。看着河里喷水的象,他抚着我半湿的发笑道:“你跟它一个日子洗浴呢。”……然后,所有这些都以那句“以后,不要让我再看到你”结束。的确是不会再见了,不见对谁都好吧……

      “丫头!”

      我猛地回神,看见老爷子被老仆刘叔搀着,站在不远处对我说话。

      “你在这干什么呢?”老爷子问。

      干什么?明显我也不知道,于是只好答:“大概是发呆,爷爷。”

      老爷子微微错愕,然后对我招手道:“好好个大姑娘,别跟失了魂似的。过来,跟老头子走走。”

      我点了点头,老爷子也不等我,转身就走,只是被人搀扶着,走得极慢。我也就慢吞吞,磨脚下石子似的跟着。老爷子就问了句:“丫头,是不是没在乡下待过,住不惯?”

      “城里待多了,不新鲜。不如乡下有意思。”我答道。一直住上海,北京……,后来又是盛京,北京,不腻也腻了。

      老爷子转头看了看我道:“家里不是找新鲜的地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18: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