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BT水浒之---武松回忆录》-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12.要学会逆来顺受,不要举报我的经济问题。

        

        13.好的大哥常常带领我们走向胜利,很不幸,我们摊着一个差的。

        

        14.别看我的学历,看我的能力。

        

        15.得了病找安道全,最重要的是,不要买他给你推荐的药。

        

        16.成功都是二哥的,失败都是大哥的,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17.没事的时候可以散散步,但没有必要学戴宗;要选用大品牌染发水,否则头发就会象刘唐那样。

        

        18.要想人不知,除非他死了。下手一定要狠。

        

        19.喜欢看《金瓶梅》的男人是靠不住的。

        

        20.大哥面前人人平等——大哥背后就不好说了。

        

        21.做人要低调,唱歌要高调,说话要着调。

        

        22.以上21条你可能不理解,但必须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兄弟们都知道这22条帮规完全不靠谱,是他的心血来潮,不仅侮辱我们的人格,还侮辱我们的智商,但没人敢说什么。其实吴用一直想坐到大哥的位置上,这一点连李逵这种傻子都能看得出来,除了大哥。帮会绝大多数馊主意都是他出的,号称治多心,谁要疑神疑鬼他就收拾谁,内行管内行,管的最在行,兄弟们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不敢跟陌生人说话。

        

         我知道,越是道貌岸然的人就越要提防。他表面对我们说,梁山的命运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大哥”,私下里却总说:这年头谁比谁强?一个不想当大哥的二哥,不是好二哥,顶多是个南城二哥。大哥老了,思路不行了,一天到晚磨磨叽叽,叽叽歪歪,象一只苍蝇,不,象一群苍蝇,整天在你耳边嗡嗡嗡,搞得你头都大了,大哥太累了也该歇歇了,梁山的命运最终将会掌握在我的手里。

        

         他给我们一开会就研究两个问题:如何当好大哥和如何搞垮大哥。在第一个问题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他往往直接切入第二个问题。他的馊主意一个接一个的,就是要大哥按他的说法去做然后出丑。他外表很谦卑,连名字都改成吴用了,还腆着脸跟自己的老妈说:“你可知吴用,不是我真姓,我想当大哥太久了,母亲……”

        

         他不遗余力地捧杀大哥,叫兄弟们去和一些帮派火拼,消耗帮会的资源,比如说祝氏兄弟内讧,和方腊团伙火拼。他的目的就是让大哥犯错误,让兄弟们看扁他,反对他,最不可容忍的是他还让大哥归顺朝庭。

        

         背地里他找弟兄们挨个谈话,做思想工作,拉帮结派,他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做起事来是没有底线的。弟兄们都敢怒不敢言,因为大哥很相信他,谁要当他的面说吴用一个不字,大哥就说谁是在挑拨,还说梁山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每当这个时候弟兄们就在私下里说,又咬吕洞宾了。

        

         我看不惯帮会内部的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我知道社团早晚要被他们弄垮。想到梁山的未来我就很郁闷。郁闷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出去暴走,走得很远很远,他们都叫我行者。除此之外我标新立异装酷,胸前学鲁智深挂了一大串骨头项链,脑袋扎了个金箍,象个头陀。这在帮会内很拉风,弟兄们羡慕不已,纷纷效仿。

        

         有一次军师意味深长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创建和谐家园】,假如大哥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不要愤慨,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有朝一日换个大哥,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包子会有的,烤羊腿也会有的!我连忙诚慌诚恐地点点头说:用哥说的对!

        

         吴用为了达到当大哥的目的经常给我们【创建和谐家园】,让我们背糖诗:一不许哭,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还教我们对联:云对雾,雪对霜,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听得我们一头雾水,无比钦佩,开始我们认为军师还真有两把刷子,后来我发现他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句,再后来我又发现,这些不过是一本古代少儿启蒙读物上的玩意,梁山以外的三岁儿童必会的东西。

        

         他在梁山只做过一件让弟兄们刮目相看的事,那就是亲自制定了《梁山街头群殴之操作实务》,那可算得上真正的武学经典,内容非常贴近实战。

        

         我现在还能清晰地记着部分章节内容:群殴时要让对方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完成,不留尾巴。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将所有力量全部用上。整个过程要做到心态平稳,意无杂念,不可慌乱,不要考虑自己是否是对方的对手,会不会把对方扎伤了……此时应达到忘我的状态。

        

         手册里还说,你们代表了梁山暴力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

        手册里还说,你们代表了梁山暴力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是一群人在战斗!大哥在那一刻灵魂附体……操作性太强了!如果现在我还在阳谷县当城管队长,一定把这本《操作实务》当作工具书下发,让我的城管队员们人手一册。

        

         兄弟们有时候也会就《操作实务》中的有关问题请教军师:如果对方人多势众,我们人少处于劣势怎么办?军师不慌不忙,拿出了两根筷子在空中乱比划,嘴里念念有词,象含了个核桃,含混不清: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打架之人切记下手要快!

        是谁让你满脸是血!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挨揍之时一定要双手护脸!

        …………

        

        我呸,这个神经病!

      宋朝那些事儿

         东京汴梁的集市贸易那是相当发达,张择端的《清明上坟图》中详细描绘了当时繁荣的景象,人们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嘻嘻嚷嚷皆为利往。买空卖空,一边偷鸡倒把,一边坑蒙拐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爱玩斗鸡,大家围成一圈子看两只公鸡掐来掐去,感觉特别【创建和谐家园】,十分过瘾。赌坊开出高【创建和谐家园】,大家都想乘鸡捞一把。里面的斗输了的鸡相互搀扶,唉声叹气,眼巴巴地看着鸡栏外面的世界,不知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来,也不知回家的路在何方。当时有句诗叫做“鸡鸡扶鸡鸡,木栏当户支”,写的就是养鸡场里悲壮而苍凉的场面。

        

         为了保证有充足的鸡源,人们开始大量养公鸡,目的就是挑选一只特别能战斗的鸡,最厉害的鸡称作“公鸡中的战斗鸡”。在鸡舍里人们不停的抓鸡,打鸡血,有的鸡十分淘气,喜欢从鸡舍上飞下来对养鸡人进行攻击,逼得养鸡人不得不在大白天在鸡窝里打飞鸡,弄得鸡舍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当时有句成语形容里面的混乱叫“鸡全不宁”,后人误传成“鸡犬不宁”,想想真是可笑,这跟狗有什么关系,狗正忙着捉拿耗子,简直是牵强附会。

        

         由于鸡的养殖数量激增,造成了鸡价格的急骤下滑,同时由于公鸡数量远远多于母鸡,又造成了性别比例失衡,许多公鸡找不到心爱的伴侣,打了一辈子光棍,从来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快乐,大家管这种鸡叫童子鸡,据说番帮翻译成“没有性生活的鸡”,这个还真贴切。

        

         玩斗鸡必须要有好眼力,要有一双炯炯有神的斗鸡眼,你必须从鸡的毛色、外形上就能分辨出哪只鸡有冠军相。押上一只好的鸡一夜就能赢好几万贯,童贯就是玩这个发财的。如果押得不好,赶上一只稍次点的的鸡,你就会很快输光所有的钱,还会背上一身债务,永远别想咸鱼翻身,当时我们管这叫做“次鸡债”。由于赌博盛行,大家又总输,因此了很多人都背上了沉重的“次鸡债”,史称“次债为鸡”,这确实给人们上了一课,这些都是以玩斗鸡为导火索所引发的一系列麻烦。

        

         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在山寨没事的时候也玩起了斗鸡,只不过我们玩的是孙二娘自己家养的山寨鸡,筹码下的也不大,大家就是图一个乐呵儿。

        

         为了避免斗鸡赌博在更大范围的扩散,官府开始出面干预,号召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大家不要搞得一天到晚鸡飞狗急跳墙,免得鸡飞蛋打肿脸充胖子。我还记得朝庭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好男不跟鸡斗,好男只跟女逗!并且对那些带头玩鸡的人,也就是被称作“鸡头”的人开始严肃处理,在鸡蛋里放一根骨头说你这产品质量有问题,然后重罚。打那以后,斗鸡赌博收敛了不少,公鸡和母鸡的数量也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

        

         通过这个事情我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干什么事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能靠投机取巧。不知道后人能不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惊悸危鸡。

      都是肾宝惹的祸

         帮会这几天乱作一团,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大事:大哥的肾宝丢了。那可是大哥的宝贝,每天必喝的私房补品,每次喝了它,大哥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说话也就越发的娘娘腔儿了。那天早上发现肾宝丢失后,就听见大哥用他那特有的腔调在院子中央地歇斯底里扯着嗓子喊:“你们谁是贼啊?站出来给俺看看,谁是贼啊?”

        

        “我一定不会放过他,除非他交出所有的肾宝!给我人肉他!”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时迁。

        

         看到时迁在众人面前结结巴巴有口难辩的样子,我真觉得好笑。我知道是谁干的。前一天晚上我睡不着觉,就在桥上做“俯卧撑”,正好看见燕青蹑手蹑脚地从大哥屋里出来。燕青是梁山上少数让我佩服的几个古惑仔之一,一个眉清目秀的二流子。他有两个爱好:一个是赌钱,另一个是上青楼。当你在赌场找不见他,那他一定就是在去往赌场的路上。赢了钱就去喝花酒,一分钟也不耽搁,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往返于赌场和青楼之间,不惜花掉身上上所有的银子,因此人们都管他叫浪子。他上楼的时候,总爱回头瞅一瞅,看看有没有人跟踪,时间久了,老鸨都知道他的这个招牌动作,他们管这叫“浪子回头”。

        

         燕青最近勾搭了一个叫李师师的烟花女子,两人玩角色扮演游戏,李师师当姐姐管燕青叫小乙哥,燕青当弟弟管师师叫【创建和谐家园】妹,后来师师又找来了一个外号叫徽宗的人一起玩起了3P游戏。由于燕青寻花问柳的次数太频繁了,体力渐渐不支,于是就偷了大哥的肾宝。

        由于肾宝没有了,这不啻于一记窝心脚,一下子把大哥踹傻了,大哥重新变成了萎哥,整个人都垮掉了,每天无精打采,哈欠连天,萎靡不振。

        

         我这才知道,对一个中年男人来说肾宝是多么的重要。弟兄们也跟着着急上火,四处求医问药,买来了各种养殖的假人参和长短不一的各种鞭给他泡酒,大哥说,不是这个味!原来的肾宝是宫庭配方,口感好,疗效实在,一瓶能顶别人的五瓶,谁用谁知道!

        

         就在大家急得不行,愁得一筹莫展的时候,梁山收到了常年在外“暴走族”戴宗的线报,说朝庭有一批走私货要途经此地,对外宣称生辰纲,实际是皇家【创建和谐家园】的肾宝。大哥一听就来了精神头,说要不惜一切代价要拿到这批货,他估计这批货数量大,纯度高,一定适合自己。

        

         兄弟们本来不愿意为了这点破玩意儿跟朝庭过不去,但架不住大哥一再央求。我们只好“量梁山之人力,讨大哥之欢心”。用孙二娘自酿的假酒放倒了那些官兵,取了这批货,对外宣称叫智取生辰纲。实际上是青面兽杨志那些官兵职业素质太差劲了,假酒生产厂家明明写着made in 宋朝•梁山•二娘酿造,喝酒前也不仔细瞅一瞅,真是一群酒囊饭袋,还号称职业军人呢,简直连我们这些草寇都不如,难怪杨志沦落到街头卖刀的地步。

        

         大哥收到肾宝后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瓶,喝了一口,然后闭上眼睛回味良久,最后咂摸咂摸嘴兴奋地说:对味,就是这个味!他十分感慨:就知道你们不会让大哥失望的。我呀,还是相信群众!

        

         喝完肾宝后的大哥又神采奕奕起来。他是高兴了,这下我们跟朝庭的梁子算结下来了。

      我拆,我拆,我拆拆拆

         起初朝庭没把我们当回事,叫我们“非主流”,认为我们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但从这件事后,他们发现发现我们真的闹大了,不收拾不行了,贴出告示说我们是恐怖组织。几次集结重兵围剿我们,帮会也被迫从打家劫舍变为公然反政府、反社会,成为一股独立势力。我们也经常用杀人、放火、放冷箭、下绊子等恐怖手法来还击,让他们透心凉,心飞扬。同时还通过墙角、小粘贴等方式发表主题声明,宣扬我们的理念,表达我们的诉求。

        

         较量了许多次,朝庭拿我们也没有办法。为了招安我们,朝庭提出了给每位弟兄在官府安排工作,上三险,提高工资收入等一系列待遇。大哥嘴上说梁山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背地里却跟官府暗送秋波,半推半就,谈自己归顺的条件,希望今后能讨个好位置。

        

         在卞京房地产热的时候,我们参与了一些旧城的折迁改造。最经典的开发案例是祝家庄,一块大家看了都说好的藏风藏水的风水宝地。最开始跟那些钉子户谈了好几次,但【创建和谐家园】价格始终没有谈拢。那些钉子户跟我们讨价还价。拆,还是不拆,这是个问题。周边房价涨的飞快,大哥最终拍板说:“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动走,我们一定要抓住房地产热这个好机会,淘得第一桶金。谁影响梁山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大哥说的铿锵有力,我们听得热血沸腾。

        

         按照大哥的要求我们前后去了三次祝家庄进行强迁,遇到的阻力很大,没想到对方也是【创建和谐家园】背影。祝氏三兄弟团伙都不是善茬,长期盘踞在这里,也看准了这块地的升值潜力,想自己单独搞开发。大哥说,那不行,你的地盘我做主!双方搞了几个回合,互相都伤亡了不少兄弟,有点玉石俱焚的味道。最终梁山用非常规手段把钉子们给拔掉了,兄弟们在拆的过程中边干边唱:钉子户再见,钉子户再见,钉子户再见吧,再见吧,如果你在大街上出现,我会把你埋葬在楼前………

        

         在【创建和谐家园】的过程中梁山拆楼民工矮脚虎王英跟钉子户扈家的三娘子产生了感情,一来二去勾搭到了一起,居然结为了夫妻,这叫兄弟们大跌眼镜。扈三娘长的颇有几分姿色,擅长“沾衣十八嗲”,梁山的太妹本来就屈指可数,况且她还会撒娇,在兄弟们心目中可真是个天生的妙人儿。因此她炙手可热,十分惹眼,兄弟们都争着抢着想跟她有一腿,扈三娘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觉得可以用青春赌明天,于是两口子借机玩起了“仙人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1: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