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BL求生倒计时》-第5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靖王瞳孔撑大,大惊失色:“你……”

        “害死我娘,在陛下跟前做出疼我入骨的作态,转手就把我当人质送进宫,是想看陛下和我自相残杀?”

        霍惊堂的声音压到最低:“可是父亲,娘没嫁给你之前,陛下就知道我的存在了。”

        哐当一声重响,靖王晴天霹雳般摔倒在地,神色癫狂,不住摇头:“不可能,绝不可能……他怎么又赢了?茹娘,茹娘,你怎么能这么对我?怎么能偏心至此、负我至此?”

        霍惊堂垂眸望着失态的靖王,反手将刀甩到身后,深深插1进墙壁里,又将掉落脚边的环首刀踢开,面无表情地拿出一条旧巾帕……又塞回去,摸出另一条新的巾帕摁住肩膀的伤口:“好好看着,吃的喝的都供着,别断了。”

        言罢走出大厅。

        散指挥挥手示意部下赶紧关起靖王,同时追问:“将军,您还要赶路?”

        霍惊堂乜了眼散指挥:“你们不用跟着,看好靖王,谁来说情都别管。”

      ¡¡¡¡É¢Ö¸»ÓµÝ¸øËûÁÆÐ§ºÜºÃµÄÒ©£º¡°Ö¹Ñªìî°Ì£¬Ð§¹ûºÜºÃ¡£¡±

        霍惊堂用余光乜着散指挥:“我记得过了年,你二十六了?”

        散指挥不明所以但很惊喜:“将军还记得啊。”

        霍惊堂:“你加把劲,努努力,我在你这岁数已经娶上媳妇了。”

        散指挥:“……?”

        霍惊堂:“你怎么不关心我一个人去哪?”

        散指挥结结巴巴:“您一个人连夜赶路,这是要去哪?”

        霍惊堂看向肩膀的伤口,有些惆怅:“和小郎分别三个月,一见面就让他看见我的伤口,指不定担心坏。”说着看了眼散指挥,有那么一点点炫耀:“你可能不知道,小郎他心软得很,老是为底下的百姓忧虑难过。不相干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是本王?”

        “哦。”散指挥冷漠。

        “他可能会急哭。”霍惊堂补充。

      ¡¡¡¡É¢Ö¸»ÓµÍÍ·¿ÙÖ¸¼×¡£

        霍惊堂不在意散指挥的态度,就要戴上头盔,忽地想起件事:“你这药的疗效很好?”

        “止血效果一流。”

        “祛疤呢?”见散指挥走神,霍惊堂直接拿过药:“算了,能用就行。”

        说完就走了。

        同僚推了把散指挥:“怎么愣这里半天不动?”

        散指挥深深地看着同僚:“我承认你之前说的话贼他娘有道理。”世间的情侣都是狗。

        同僚疑惑,他说过那么多真理,谁知道是哪句。

        ***

        一人一骑踏着晨曦微光消失在街道尽头,赵三郎带着赵钰铮逃也似地跑回谢宅,不住拍胸口大喘气:“不愧是唐河铁骑,四郎,你有没有发现刚才那个人离开时,朝我们藏身的地方看了眼?他知道我们藏在那里,他肯定知道!”

        赵钰铮目光呆滞,沉浸在方才瞧见男人没戴头盔走出大厅的脸带来的震撼里,原本模糊得只剩下身影的记忆忽然变鲜明。

        在他十二三岁便惊艳了他的人,鲜活明艳,比美化过的记忆更出尘。

      ¡¡¡¡ÕÔîÚÄÖ¸¼â´¥ÅöÐĿڣ¬ÄǶùÕýÉúÁú»î»¢µØÌø¶¯×Å¡£

        “四郎……四郎?”

        赵钰铮回神,看向满脸担忧的赵三郎:“三哥,你知道刚才那个人是什么身份吗?”

        赵三郎:“我要是知道就好了。不过能肯定他是唐河铁骑的首领,此行是办差,需回京述职,到时可寻人留意。只要他在朝中走动,迟早能找到。”

      ¡¡¡¡ÕÔîÚï£ÎÅÑÔһЦ£¬ÐÄÀïÓ¿ÆðÇ¿ÁÒµÄÆÚ´ý¡£

        ***

        安怀德、司马骄和两百万两赈灾银都在扬州府衙门里,郑楚之令扬州行营兵围起来,本想写折子奏禀圣上,又担心圣上转手把案子给了钦差,他岂不两头捞空?

        幕僚建议他可在折子里加上“抚谕使年少有为,足智多谋,无愧东宫对其‘仁爱刚直’的赞誉”,郑楚之犹疑:“可行?”

        幕僚知他是关心则乱,便耐心解释:“事关国母、储君,案件非同小可,东宫曾当众表示他对钦差的欣赏,则有朋党之嫌,查此大案,任何关系都必须避开。除去避嫌的钦差,秦王被废,郑国公府低调行事,与东宫虽素有嫌隙,但也说明由您来办案,没有空子可钻。”

        郑楚之:“有理。我这就写折子……可我怎么记得是五皇子夸的赵白鱼?算了,兄弟齐心,谁夸都一样,五皇子的态度就是东宫的态度。”

        下笔如有神,短短一刻钟便挥毫而就,文采翩然,字字句句都是真情流露。

        郑楚之封好信叮嘱:“快马加鞭,送去京都。”转身又对左右说:“广招府内审讯经验丰富的老狱卒,要叫他们来好好审审安怀德,务必撬开他们的嘴!”

        ***

        扬州府的信件快马加鞭送到文德殿,元狩帝一目十行看完:“居然是郑楚之抢到功劳?”

        不太对。

        按理来说,霍惊堂应是第一个找到赈灾银的人,他不方便出面,可以把功劳给赵白鱼,除非烫手到赵白鱼也不敢接,说明靖王这些年在淮南干的事【创建和谐家园】人怨。

        赈灾银在徐州被劫,安怀德火急火燎赶过去,意图迅速结案,也让元狩帝怀疑他,叫人查安怀德发现他是靖王从西北带回来的养马奴。

        被脱去奴籍,一手栽培至一省帅使,难怪忠心耿耿。

        截至于此,元狩帝都以为靖王干得最出格的事是【创建和谐家园】赈灾银和谋害朝廷命官,有圣祖丹书铁券在手,没法杀他,却能削兵权、圈禁宗正寺。

        解决心腹大患,元狩帝不是不能容忍靖王寿终正寝,但如果连霍惊堂和赵白鱼都觉得烫手,碰都不敢碰靖王的案子,他在淮南得是干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

        元狩帝摩挲着手指,心脏下沉,无数次涌起他对靖王的杀意。

        这时大太监来报:“陛下,赵宰执求见。”

        元狩帝:“宣。”

        赵伯雍进殿:“臣参见陛下——”

        “免了,你看看郑楚之奏上来的折子。”元狩帝把折子扔下去。

        赵伯雍捡起看完,心里一紧,面上不做表情,只是更为谨小慎微。

        元狩帝:“你如何看?”

        赵伯雍:“如所言属实,事关重大,需将安怀德和司马骄押进京,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审查。”

        元狩帝:“你看谁能当这案子主审?”

        赵伯雍脑子转得飞快:“东宫管着刑部,按理应该避嫌,大理寺目前还未有正式任命的大理寺卿,底下的人论能力、论资历,也挑不出能办差的。要处理这案子,能力、资历缺一不可,还不能和东宫有一丝半点的牵扯,必须保证能秉公办理……临安小郡王能力卓绝,对陛下忠心,日月可鉴,和朝中门党亦无往来——”

        说着话的同时,仔细观察元狩帝表情,赵伯雍就知道该换口风了。

        “虽是审理本案的最佳人选,但案子疑点重重,且与抚谕使有夫妻关系,恐怕难以服众。臣以为,审理此案者,还应交给郑楚之。”

        “任命郑楚之,不担心朝官议论他挟私报复?”

        “谁都可能挟私,唯独郑楚之不会!郑国公府和司马氏素来不和,百官皆知,有恩怨在前,犹如瓜田李下,郑楚之更不敢有丝毫偏私。事关国母和储君,乃天下头等大事,但凡出点差错,夹带一丁半点的私人恩怨,就是郑楚之的杀身之祸。且皇后为命妇表率,德容言工从无差错,东宫德才兼备,礼贤下士,协理朝堂政事,从无大错,自有爱戴他们的命妇、朝臣从旁监察案子主审。朝堂上下的眼睛都盯着,和东宫有私怨的郑楚之就越会做出公正公平的姿态,不敢有丝毫私人恩怨掺杂其中。”

        元狩帝审度赵伯雍的表情,计量他这番话,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如此,朕便将案子主审交给郑楚之,令他带安怀德、司马骄一干人犯进京候审。抚谕使赵白鱼接管二百万两赈灾银,确保一分一毫都花在百姓身上,顺便将江南皇商被灭门一案,相关人证、人犯,全部转交郑楚之。”

        ***

        离开皇宫的路上,赵伯雍长舒一口气,犹记得看完奏折时的心惊胆战,安怀德和司马骄同为太子门党,如果劫掠官银、杀害朝廷命官,就是储君也得废。

        问题是太子和五皇子都不可能蠢到在这敏感时期碰赈灾银子,司马骄和皇后、东宫同气连枝,他不敢碰,那就是安怀德擅作主张。

        他知道安怀德此人,贪财却聪明,如果是忠心为主,应当知道碰赈灾银是加速【创建和谐家园】的灭亡,除非他另有其主。

        他都能看出的问题,元狩帝不会看不出。

        元狩帝知道安怀德背后另有人,这次的案子砍断司马氏这条有力臂膀,削一削东宫气焰还是可能的,再者废储君可大可小,无论出于什么顾虑,必定不会废东宫和皇后。

        处理司马氏等于震慑朝堂里一些世家,打压他们气焰的同时也能借机收拾一二,对元狩帝来说是件好事,可他脸上有没藏住的怒气——

        应该不是冲东宫和皇后,是冲着淮南?是冲着安怀德效忠之人?

        安怀德效忠谁?

        淮南……

        赈灾银于扬州寄畅山庄发现……

        “!”赵伯雍冥思苦想,忽地倒吸口凉气:“是靖王?”

        到了宫门口,赵伯雍忽然驻足,想到在淮南的赵白鱼。

        单凭郑楚之的奏报看不出太多淮南官场局势,只是如果此事和赵白鱼无关,为何在奏报里特意提一句赵白鱼和东宫的关系?

        他是害怕赵白鱼抢功?

        假如赈灾银是他发现的,人是他抓的,案子也是他破的,他当趾高气昂才对,何至于害怕赵白鱼抢功?

        除非真正破案的人,是赵白鱼。

        日光投打在赵伯雍的脸上,看不出太细微的表情变化,内心如何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强压下对赵白鱼的厌恶,和一想到赵白鱼就无法控制地联想到那个女人,赵伯雍让自己冷静下来,以局外人的态度去重新缕清淮南的局势。

        如果当真和靖王有关,恐怕很难善了。

        随元狩帝皇位越坐越稳,靖王被打压得龟缩淮南,十来年不闻其名,再加上华氏名存实亡,少有人知道他们手里还有免死金牌。

        靖王罪行和圣祖遗训相冲突,元狩帝难办,朝廷脸面也难看。

        只有经历过当年皇位之争的老臣才知道元狩帝恨不得将靖王挫骨扬灰,别看元狩帝这些年仿佛忘了靖王的存在,对霍惊堂也颇为恩宠,就以为他能对靖王释怀。

        可能元狩帝也以为他能释怀,圈了靖王就行,等他真和靖王会面,直面靖王在淮南犯下的罪行,却被圣祖遗训逼得必须原谅,就会明白心里那股存了二十几年的恨意得不到纾解,只会越来越疯狂。

        所以……

        “谁当主审谁倒霉。”

        可怜郑楚之还以为是泼天富贵,争着抢着别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估计还做着升官发财的梦吧。

        缓步行于归家的路,赵伯雍毫无怜悯之心,捋了捋袖口,表情蓦地一变,如果他的猜测没出错,那么赵白鱼是被抢功……还是他其实猜出后果,主动避让?!

        --------------------

        作者有话要说:

        老霍(伤口不止血):小郎君哭起来好看。

        老霍(常用祛疤圣药):男人的伤疤是荣耀,但不能太难看。

        问一下,要放暑假了吗?

        读书十几年,发现我不知道放暑假时间,记得以前暑假时间是两个月,现在是不是缩短了?

      第41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