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BL求生倒计时》-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白鱼拍拍滚烫的脸颊,努力平复澎湃的心潮,嘴角止不住上扬,望着不知哪儿摘来的缠花藤,不自觉念出霍惊堂写来的诗,轰一声,好不容易降下的热气再度涌上脸颊。

        大事当前,霍惊堂怎么能只念情情爱爱?人好不容易训出来的万鹰之王海东青,就是他用来送一株不知名小黄花和情诗的吗?

        暴殄天物!老不正经!

        “五郎——”砚冰撩开帘子,一抬头就看到他家清风明月似的小郎君笑得一脸痴傻,时不时看看手里的信,怜惜地碰一碰不知打哪采来的路边野花,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哪来的妖怪敢附身我家郎君!!”

      ¡¡¡¡ÕÔ°×ÓãØ¿ÁËÑÛÑâ±ù£º¡°ÉÙºú˵£¡¡±

      ¡¡¡¡Ñâ±ù²»ÑÚµ£ÓÇ£º¡°ÄúÊDz»ÊÇÒ¹ÒÔ¼ÌÈÕ£¬¼±ºýÍ¿ÁË£¿¡±

        赵白鱼把信和攀藤花都放进信封里,想找个地方妥帖放好,发现时疫区没隐秘性,便珍重地藏进心口处。

        砚冰见状,不解道:“不过一株路边野花,值得您这般珍重?”

        “这攀藤花远道而来,可怜可爱,情深意重,哪里不值得珍重?”

        砚冰:“……”可它还是不值钱的路边野花啊,原来五郎喜欢野草野花的吗?

        “找我何事?”

        “外头新调来一拨营兵,增派五车药材和四五名太医官,还有十车粮食,都是实打实的好米,灾民们总算能吃饱了。”

        “他们还算顾忌天威。”赵白鱼丝毫不意外。

        “眼下亮身份吗?”

        “不到时候,再看看。”赵白鱼挽起袖子说:“准备纸墨笔砚,我想起以前在古书籍看过的千金方,虽然零零碎碎但记下来叫大夫们琢磨,大家戮力齐心,勉力而为。”

      ¡¡¡¡Ñâ±ùµ±¼´ÌýÁî¡£

        ***

        此时江阳县各方人马心思各异,暂且不提已经被摘下官帽的吕良仕,扬州知府萧问策和淮南提刑司宋灵都在客栈的大堂处坐着,前后里外都是营兵,火把将黑夜照如白天。

        萧问策不时擦拭满头的冷汗,心里恼怒、畏惧皆有,不时暗骂吕良仕蠢材,天底下再没见过这样的蠢材!

        时疫居然也能瞒?!

        态度暧昧,上奏折子不明不实,还叫人守在灾民区杜绝真实的疫情情况外传,导致他以为疫情不严重,没能及时调能应对,连累他此刻在抚谕使面前没底气说话。

        紧接着,萧问策后悔当初不该掺和进邓汶安的案子,要是秉公处理,哪至于现在被吕良仕连累?

        要不是那起冤案,一早就能把所有罪推到吕良仕身上,自己干干净净地脱身。

        宋提刑和安帅使斗法,他跟着瞎掺和什么?

        萧问策悔不及当初。

        另一端的宋灵则老神在在,行得端做得正,不管是冤案还是时疫都怪不到他身上来,可谓无事一身轻,想必抚谕使越过安怀德将调遣营兵的权力交给他,亦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他也没想到一个小小县令竟然敢隐瞒如此严重的时疫,但愿能尽早解决,淮南可禁不起又一次大动荡。

        只是听闻抚谕使到了江阳县便住在客栈,虽从县衙里借了几个人,但只是调查邓汶安的案子,没去过城外的灾民区,怎么好像对时疫了若指掌的样子?

        而且那年轻的抚谕使瞧着不像个文官,还有点眼熟,似是在哪见过?

        宋灵没怀疑里头的人不是抚谕使,想是以前回京述职偶然见过,从恩师来信可知抚谕使的身份和经历颇为传奇,能从不受待见的身份、一介七品小官,一跃成为陛下心腹,可见能力不俗。

        房间里头的崔副官则刚收到江南的来信,展开看完,长舒一口气:“徐明碧出山,两日后抵达江阳县!”

        --------------------

        作者有话要说:

        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宋史》

      ¡¡¡¡¶Œ·¼ÒÀ´äÝà¡£¡ª¡ª¡¶¶Œ·¼Ê«Ìû¡·

        如意意如如改自《夜坐看月》的“我方意如如”,如如的意思就是永恒的真如,真如的意思则是永恒存在的实体,万物宇宙实体。佛家用语来着。

        远道共追随,原句是远道相追随——文天祥。

        我毕竟不会写诗,只能瞎几把凑了。

      第31章

        徐日月碧马不停蹄地赶路, 以最短的时间抵达江阳县,很快便被送进时疫区。

        赵白鱼见他面容清隽, 虽满面风尘但眼神清亮, 年纪大概在三十四五之间,举手抬足不拘泥于礼教,想必被称为‘鬼医’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徐明碧抵达时疫区,没有休息, 先看大夫们总结出来的时疫症状, 再去看病人, 问死了多少人、每天新增多少病人等等, 忙到黄昏时分才有空停下来喝口水。

        赵白鱼忙于调度,偶尔过来观察, 发现徐明碧时不时提出的一些观点或问题都能准确切中时疫要害, 确实医术高明。

        如此忙碌两三天,有一众太医和徐明碧镇场,虽然死伤、感染人数的上升幅度有所下降,仍没能研究出有用的扼制时疫传染的药方。

        时疫区不断扩张,感染人数扩增到七千五百人,已是极为可怕的数字。

        焦灼紧张的气氛笼罩着灾民区,悲伤无望和死亡的阴影围绕着每个人的心头。徐明碧确定此次时疫前所未见, 以前应对疾疫的药方多不可用,得总结出新药方才行。

        时间紧迫, 即使广思集益,仍无较大成效。

        这天晚上,徐明碧翻着古籍医术和写着一众大夫想法的药方冥思苦想, 忽然眼尖瞥见一张纸写着“连花清瘟汤剂”,闻所未闻, 见所未见,引起他的注意。

        “麻黄、杏仁、甘草、生石膏……”

        此为《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清肺除热,是抗瘟疫常用的药方。

        下面还有两则药方,皆是古籍未有过记载,其中一些用药也是散热、发汗排毒之用,还有改善咳嗽和喉咙疼等药物之用,其中一味红景天便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的效果。

        “大黄、金银花、银翘、贯众、板蓝根……”

        瞧着都是抗瘟疫的药方,只见每一则药方下都标注名字《达原散》和《银翘散》,医书古籍没有这两则千金方,这是何人研创出来的?

        徐明碧发现下面还有一张纸,只是看却是另一则药方,但涂改痕迹比较明显,还有许多墨点,似乎药方本人也不确定究竟什么用药。

        再定睛一看,徐明碧发现这则药方结合了前面的麻杏石甘汤、达原散和银翘散三则千金方,莫不是这才是连花清瘟汤剂?

        仔细研究前三则药方和第四则融合的药方,徐明碧心头越来越热,废寝忘食,一边查医书一边涂涂改改,通宵达旦还精神抖擞地唤来所有大夫,公开询问三则药方的作者是谁。

        一众大夫和太医连连摇头,传到本地一个老大夫手里,看了好一会儿忽然说:“这像是小赵的笔迹。”

        徐明碧:“谁是小赵?”

        旁边的太医说:“赵大为,徐州逃难来的,多亏有他在时疫区里头管着调度才没崩溃。”顿了顿,后知后觉地嘶了声:“药方都是小赵写的?他是大夫?怎么之前没说,也没把这几张药方拿出来看?”

        徐明碧:“快请他过来。”

        太医赶紧令药童去请赵白鱼。

        这厢,赵白鱼忙完日常调度便回来回忆千金方,好半天没找着之前默写下来的药方,一问砚冰才知他误以为药方默写出来给送到太医们临时办公的帐篷里了。

      ¡¡¡¡Ñâ±ùãÂÁË£¬¡°Ò©·½²»ÍêÕûÂ𣿡±

        “我记不大完整。”赵白鱼按了按太阳穴说:“算了,送过去叫大夫们看看也行,三个诸葛亮顶我一个臭皮匠,都比我一个外行人有能耐,说不准能完善千金方。”

        三张药方分别来自前世的东汉《伤寒论》、明《温疫论》和清《温病条辨》,都是抗疫名方,综合融汇前世两千年抗疫史和三朝千金方创造出来的新千金方《连花清瘟汤剂》,具有非常显著的抗疫效果。

        但时隔久远,赵白鱼实在想不起具体的药方和用药量,近些时日一直在回想,药方写得很零碎。

        此时有药童请赵白鱼到前一叙,想必是为抗疫千金方而来。

        赵白鱼一入内,立即吸引众人注意。

        徐明碧来到他跟前,打量一番便很肯定地说道:“你不是大夫。”

        赵白鱼:“何以见得?”

        徐明碧:“你身上没有药材的味道。”

        这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还有其他原因,没人比医师更清楚对方是不是浸淫此道。

        赵白鱼一笑:“徐大夫聪明无双。”

        “夸人的话就免了。”徐明碧直奔主题:“这几个千金方都是你写的?”

        “我在一本医书古籍中看到的千金方,那本古籍是小时候从市集中淘来的,年深日久找不到了,我当时处于认字时期,看见什么便都背下来。时日过久,已经忘得差不多,这些天再怎么努力回想,也只能想起零星记忆。”

        “可惜!”徐明碧不怀疑赵白鱼的话,民间医书毁于战火何其多,侥幸流传下来又会焚毁于不识货的人手里,连他不少流传于世的千金方也是从民间淘到的医书古籍里脱胎。“我连夜尝试补足你的药方,皆用药材熬,且都尝了一遍,又请诸位大夫集思广益,最终编纂出你所写的《连花清瘟汤剂》。你过来看看,是否能唤起一二分记忆?”

        赵白鱼心惊,仅一夜便能补足后世抗疫名方?

        接过药方来看,一共十三味中草药,其中有些草药药性颇为霸道,比如贯众有毒,大黄吃了拉肚子,所以用药必须小心,精确到多少克。

        每一份药材后头写着用药量,除了某几味中草药不能确定之外,药材用药量才是他真正记不起,也不敢草率的原因。

        看着这张完善过的药方,赵白鱼前世随外公背千金方的记忆被唤醒,心里涌起一股温热的情感。

        “赵先生?”

        愣怔后的赵白鱼回神,笑说:“叫我小赵就行。徐大夫不愧当世神医,补足千金方,确与我记忆中的药方一模一样!只是实验过了吗?可有病人服过?药效如何?”

        徐明碧:“没你的确认,某不敢擅自用药。不过现在可以叫人照这方子抓药熬药,先给几个病人服用,观察,有显著效果再推广。”

        “行。”

        古代不像现代有实验体做研究用,只能在病人身上试验,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说行动就行动,很快时疫区煎药的炉火燃起袅袅炊烟,至中午时分将熬好的药分发下去,每一位大夫亲自动身观察、记录病人发病情况。

        守了一天一夜,至第二天早晨,太阳出山头的时候,时疫区传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新千金方对治疗时疫有显著效果!

        砚冰手舞足蹈地说:“轻症病患退热,吃得进米汤也能下地。重症病患虽还卧床不起,但已经不再呕吐,情况也有所好转,坚持服药的话或许能克服瘟疫!”

        赵白鱼披上外衣,一边穿鞋一边朝外走:“当真?没驴我?”

      ¡¡¡¡Ñâ±ùɵЦ£º¡°ÎÒÄÃÕâʶù¿Äú²»ÊÇÓв¡Â𣿡±

        走出帐篷果然气象一新,病患和照顾病患的差役,以及外头的灾民都肉眼可见地挂着喜气,逢人说话先露笑眼,和昨天灰心丧气的模样截然相反。

        “赵先生。”几个来疫区照顾病人的妇人福身,往他手里塞四个大白馒头:“听大夫们说是赵先生想出的药方救了咱们,大家心里都特别感激您!”

        “要不是赵先生主动站出来维护疫区治安,当了主心骨,恐怕大家伙儿早就失去理智,冲出灾民区,叫外头的官兵杀了。赵先生这些时日为着灾民们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我们都看在眼里,都记着您的恩情。”

        “您拿着,特意省出来的精面做出来的馒头。”

        赵白鱼推拒:“宵衣旰食,救治万民,挽大厦于将倾之人是太医官,是江阳县的大夫们,也是徐神医以身试药才补全救命药方,应当谢他们、感激他们,而不是我。还有,不用叫我先生,叫我小赵就行。”

        “先生谦虚。大夫那儿也送了馒头,您收下吧先生。大人不吃,小孩总得吃吧。您弟弟也吃了不少苦,瘦得两颊都凹进去了。”

      ¡¡¡¡±»Í»È»µãÃûµÄÑâ±ùãÂÁË£¬¡°°¡£¿ÎÒ£¿¡±

        “俩馒头是给你的,小赵忙前忙后,我们可都看在眼里。”

        砚冰脸颊瞬间涨红,以前都跟着五郎与有荣焉,还是头一次单独被夸、被感激,羞得他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收下好意,送走妇人们,砚冰挠着后脑勺嘿嘿笑:“原来做好人好事得到回报的心情这么好。”

        赵白鱼:“你要是能当官,就能为百姓做更多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0: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