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魏伯:“您知道徐明碧的行踪?”
“我不仅知道,我还认识!”崔副官满面红光地说:“几年前徐明碧被江南一大员冤枉他和后宅妇人私通,差点斩首,还是将军救了他,并为他洗清冤屈。因此即便他发下不为达官贵人看病的毒誓,仍破例为身中蛊毒的将军医治,万年血珀这味药也是他说的。”
魏伯神色一喜:“太好了,您写个信,或者请小郡王留点印信之类的东西,让我快马加鞭赶去江南请他出山!”
崔副官撸起袖子刚要拿笔,忽地表情僵凝,神色委顿:“不好。”
魏伯:“怎么?”
崔副官:“徐明碧三年前受情伤,心灰意懒,回到江南便避世不见人,要不是欠着将军一条命,恐怕他连医理都不愿意再碰。”
魏伯:“人命关天,上万条灾民性命,难道他也不管?”
崔副官蹙紧眉头:“徐明碧脾性古怪,倒不至于冷血无情至此,只是相思难医,医者不自医,他两样都犯了!上万灾民的命或能说动他出山,我就怕他相思病重,心和脑子都不清醒,想不出救命的法子!”
他急得团团转:“徐明碧啊徐明碧,豁达潇洒前半生竟然栽进一个情字出不来!这些年我们寻万年血珀的下落,屡次扑空,而将军的蛊毒越发严重,便想着请徐明碧再想个奇诡的方子祛蛊毒,他把自己关屋里三天三夜愣是一个法子也想不出,说是相思病带走他的天赋——咱们这些单身大老粗不懂,不理解,完全想不通,可我们也没法子逼他强行断情戒爱,医术天赋也不是命令你回来就能回来的。”
“唉,自古情字最恼人。”
单身二十几年的崔副官发出诚挚的感慨。
魏伯:“令徐明碧受情伤的女子是谁?能不能找到她?”
“我要是知道就去膜拜这位奇女子了。”崔副官忽地想起什么,说道:“不过将军似乎知道徐明碧恋慕的女子是谁,好像和一首诗有关。”
“什么诗?”
“我想想……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秾芳依翠萼,如意意如如。”
很明显是拼凑起来的诗,前两句指的是大景开国禁前朝珠翠华冠的奢靡之风,时人佩戴琉璃簪,而原本很昂贵的琉璃簪因大量生产,降低价格,成为普通人也用得起的廉价品。
琉璃虽廉价,却做工精巧,别出心裁,风靡天下。
第三句摘取其他诗的首句,本是形容景色奇绝,放在这里则是形容琉璃簪奇绝艳美。最后一句摘自另一首诗但改动前两个字,毫无诗的押韵和对仗,很容易就满头雾水。
魏伯不懂诗:“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崔副官挠着后脑勺说:“我不懂,将军就点评一句情真但诗狗屁不通。你等等,我找个读过书的来说说。”
推开门,崔副官叫守在外头的萧问策进来,把诗背一遍,问他最后一句怎么解释。
萧问策好歹天子门生,学识称不得一句大儒,解诗还是不在话下的。
虽然听完钦差的诗,他内心真实想法是狗屁不通,有辱圣人,但想到这诗出自抚谕使便迅速扬起笑脸说:“前两句描述时下尽佩琉璃的盛况,第三句夸琉璃玲珑剔透,紧接着话锋陡转,夸赞如意簪才是其中至绝,优雅清丽,莹莹可爱。且用了佛家偈言‘如如’,意为永恒,可见爱极如意。这应该是借物喻情。”
萧问策一脸思索的表情:“琉璃如意簪是妇人佩戴之物,可能是借琉璃喻思慕女子。作者思慕的女子或许极爱琉璃如意簪,或许如琉璃般清丽优雅,在他心里,思慕的女子永远胜于天底下任何一个秾芳依翠的姑娘。”
他昧着良心夸:“用情之深,可谓真情至性,感人落泪。”
¡¡¡¡´Þ¸±¹ÙºÍκ²®»¥Ïà¶ÔÍû£¬Ï²»¶Åå´÷ÁðÁ§ô¢µÄÅ®×Ó£¿
京都府里一抓一大把!
崔副官同魏伯悄声说:“算了,将军来解决就行,我们何苦在这儿抓耳挠腮地猜徐明碧的心上人?”
魏伯:“但愿徐明碧思慕的姑娘还没嫁作他人妇,否则知道人也没用。”
崔副官心沉了下去,感觉还真不好说。
能让心高气傲的徐明碧牵肠挂肚,为情所伤,必然是位不普通的女子。即使身份高贵,只要没嫁人就能请她出面说情,因是为救人,倒不会损坏声誉,旁人只会夸她高义。如果已为人妇,即便是为救人,难免会有二人私情的流言传出,不利于女子在夫家的生活。
徐明碧追求不到心上人,该不会是真的爱上人妇吧?
那也太禽兽了!
胡思乱想中的崔副官猛然听到萧问策继续分析:“……如果是寄情于诗,很可能在诗里藏名,一语双关。下官以为,最有可能是‘如意’或‘意如’二字。”
“你说什么?!”
崔副官骤然惊叫,吓得萧问策战战兢兢以为说错话:“下、下官说很可能在诗句里面藏名,当然都是下官拙见,下官才疏学浅,也有说错的可能,说不定这是借男女之情喻……喻其他失意之情,还当结合作者本人生平方可确认。敢问大人,这首诗的作者是何人?”
¡¡¡¡´Þ¸±¹ÙÖ±¹´¹´¶¢×ÅÏôÎʲߣ¬¿´µÃºóÕßÄÚÐÄìþìý²»ÒÑ£¬ºöȻЦÁËÉù£¬ÉñÇé»ÐÈ»´óÎò£¬ºö¶ø¾ªÆæ¡¢ºö¶ø¾ªÏ²£¬¹Å¹Ö²»ÒÑ¡£
萧问策:“大人?”
“没你的事了,退下吧。”
萧问策满心疑虑地离开。
屋里的崔副官拊掌大笑:“如意?意如?三年前……我可算想起来了,徐明碧三年前到京都府为将军医治,偶然去金环巷替那儿的女子们看病,没多久便害相思,再之后才失魂落魄远走京都,彼时花魁李娘子正好声名鹊起!”
魏伯震惊:“你说徐明碧思慕的姑娘是李姑娘?!”
“错不了!”崔副官语速飞快:“我就奇怪将军当时何必亲自到花茶坊调查郑有,还起过将人都买下来的心思,还说如果小赵大人敢享齐人之福,便叫我把姑娘们都抢走。我当时就疑心将军被什么东西附身,如今看来,一切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妙!巧!该是灾民命不该绝!有李娘子亲自出面,便是卧病在床,鬼手徐明碧爬也得爬到江阳县时疫区来!”
魏伯神思恍惚,不太敢相信,实在巧合过头。
“李娘子一句话就能让徐明碧消失的医术天赋再还回来?”
“你不懂。这些男男女女一旦沾了情爱,跟疯了似的,不能用常理揣度他们。我瞧着实在是巧,跟话本演出来似的,小赵大人真是——”崔副官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换上苦闷和一丝丝崩溃。
邪了门了!
惊喜冲昏头脑,倒叫他忽略这巧合来源于赵白鱼。
若换作旁人,他会说阴差阳错,弄拙成巧,好事一件,可到了赵白鱼身上就觉得怎么别扭怎么来。
将军好歹知道李娘子是徐明碧的思慕之人,赵白鱼可不知道,他也料不到还能有时疫这一出。
一切当真是巧合,可也巧得太邪门了。
魏伯不懂崔副官的纠结,只说道:“如果真是我们猜的这样,那说明好人有好报。五郎多行善事,黄天厚爱,才有天作巧合。”
此话一出,崔副官醍醐灌顶,心里的别扭和崩溃霎时雾散云开。
善因善果,便是如此。
***
海东青刺破夜色,穿过重重云雾,如离弦利箭一头扎向下面的山崖,数十匹战马身披重甲,疾驰过山崖小道,所经之处,地面轰隆作响,石子颤动。
最前头玄铁甲胄齐身的骑兵忽地勒紧缰绳,战马嘶鸣,前蹄高高仰起,猛地落地,马上骑兵头戴玄铁盔甲,只露出双眼,被夜色遮掩,抬起手臂,空中猛禽唳鸣一声,扑在他的手臂,锋利如刀的爪子甚至没能在乌黑沉重的甲胄上留下刮痕。
后头的骑兵几乎同时勒紧缰绳停下,安静地等待下一步命令。
看完海东青带回来的书信,霍惊堂冷哼一声,没有言语,只抬手臂做出令他们前进的手势,而后调转马头抄小路快速回京都府。
在京都府驿站处换下身上的重甲,连夜入京,将书信包在石子里破窗扔进李意如的房间里。
¡¡¡¡ÀîÒâÈçÂÊÏÈ¿ª´°²é¿´£¬Ã»¼ûµ½´õÈË£¬²Å´ò¿ªÖ½Ìõ¿´Í꣬µ±¼´ÅûÒ³öÃÅ£¬ÕÒµ½ÐãæÖæÖ½«À´ÁúÈ¥Âö˵Ã÷°×¡£
¡¡¡¡ÐãæÖæÖÒ»¾ª£º¡°ÕâÊǾÈÍòÈ˵Ĵ󹦵£¬»¹ÍûÄï×ÓÎñ±ØÏàÖú¡£¡±
“我要是不想帮忙,就不会来找您了。”李意如掺起福身的秀嬷嬷,温声细语地说:“我幼时也曾是官宦世家,因犯了事而被抄家,女眷充为官妓,本是在江南卖笑为生,遇到大赦而被恩客赎还,他与我也算恩重,礼遇有加。他买了个小官,入京述职,带我一块儿来,不料他家中突生变故,急火攻心,一下子病倒,连官职也被剥回,银两很快花光。我为救他,只能再入青楼,用【创建和谐家园】钱送他最后一程。”
¡¡¡¡ÐãæÖæÖ¶¯Èݲ»ÒÑ£¬½ôÎÕÀîÒâÈçµÄÊÖ²»Ê±Ä¦²Á£¬Í¨¹ýÕ⶯×÷ÊÔͼÎÂů¿àÃüµÄÅ®×Ó¡£
李意如笑容浅淡:“三年前偶遇徐明碧,发现他竟是幼时与我有过婚约之人。他比我大十岁,他家出事,我家帮不上忙,却也没解除婚约。后来我家出了事,他不知道,就算知道,一介白丁能帮什么?总归是有缘无分。”
“我们虽有婚约在身,却二十几年未见面。他身边无红袖添香,我却历尽千帆。”
“切莫妄自菲薄,人间世道欠你,不是你的过错。”
李意如摇摇头:“我从不自鄙,亦不觉得低人一等。徐明碧想为我赎身,娶我过门,我拒绝了。”
“为什么?”
饶是秀嬷嬷也觉不解,徐明碧八抬大轿,履行婚约,实属诚心,从扬州来的书信也可看出徐明碧对李意如情深意重,为何拒绝?难道嫁一个有情人还比身在青楼更难过?
“为了还恩。”
“什么?”
“待我恩重的人是江南首富长子黄有善。黄老爷曾与我父有过交情,不仅没有因我官妓的身份而看不起,反而在大赦之时多方走动才帮我成功脱去贱籍。虽是将我安置在外,秘密赎身,不叫人知,对我而言,仍是大善之举。”
秀嬷嬷稍加思索:“我有印象,前几年江南首富灭门惨案,震惊大江南北,至今找不到凶手,列为悬案一宗。莫不是……?”
“正是。”李意如说道:“我拒绝徐明碧除了不愿再将终身托付给一个男人,还有另一层原因,便是当时有人监视我。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但通过一些渠道知道黄家还有一个孤女流落在外,我担心黄氏孤女来找我,更害怕那群人通过我抓到黄氏孤女,怕他们斩草除根,便轻易不敢离开烟花之地。直到近一年,那群人才没有再出现,碰巧闹出人命案,有了小赵大人救我们出苦海这档事。”
¡¡¡¡¡°ÊÇÔµ·Ö¡£¡±ÐãæÖæÖÐÀÉ͵ØËµ£º¡°¹ÃÄïÏÀ¹ÇÈáÇ飬ÊÇæÖæÖÎÒÆ½Éú×î¾´ÅåµÄÈË¡£¡±
“过誉了,知恩图报,人之常情。”李意如轻飘飘地揭过自己,转而说起江阳时疫的事:“我来此便是想找之前赠予小赵大人的如意琉璃簪,那是我和徐明碧的订婚信物。我书信一封,附上如意琉璃簪,请徐明碧出山解时疫之困。”
¡¡¡¡ÐãæÖæÖµ±¼´ÆðÉí£º¡°ÎÒÕâ±ãÈ¥Äã¡¡±
¡¡¡¡ÎÝéÜÉÏ£¬¹ãÐ䳤Å۵Ļô¾ªÌñ³×ÅÊÖ£¬î¢íþÍ¥ÔºÀïÐÐÉ«´Ò´ÒµÄÁ½ÈË¡£Ï°ÎäÖ®ÈË£¬¶úÄ¿¹ýÈË£¬¸Õ²ÅÐãæÖæÖºÍÀîÒâÈçµÄ¶Ô»°¶¼±»»ô¾ªÌÃÌý½øÈ¥£¬²»ÓÉÈôÓÐËù˼¡£
如此一来,倒是解释得通价值连城的万年血珀为何在李意如手里。
当年查到万年血珀在江南首富府库,康王府和临安郡王府联手派人去寻,偏巧晚了一步,满门被灭,万年血珀下落不明,而处理黄氏满门的手段干净利落,不像普通盗匪,之后查到的线索全部中断。
未成想,他们竟还留意到远在京都府青楼楚馆里的李意如,监视两年就为了等黄氏孤女自投罗网。
连孤女也不放过,除非仇深似海,或利益惊人,否则不会有这等毅力。
当年黄氏府库钱银全被搬空,剩余值钱产业被官府接手,当年也彻查过没有旁余财产,不该是为利所驱。
¡¡¡¡»ÆÊÏÐÐÉÌ£¬ÄÑÃâÓëÈË·¢Éúö´ö¹£¬Ö»ÊdzðºÞ²»ÖÁÓÚÃðÈËÂúÃÅ¡£
不为财、不为仇,为何灭人满门还穷追不舍?
这时李意如走出,将木盒和书信一并放在庭院中间的石桌,朝虚空福身一拜便离开。
过了一会儿,霍惊堂拿走木盒和书信回京都驿站,再出来时便是一身重甲骑装,骏马踏着月色奔走于险峻小道,骤然勒马停住,夜空一点黑色俯冲而下。
将木盒和书信绑在海东青的脚下,振臂送走它,牵着缰绳调转马头时,霍惊堂忽然停下,垂眸望着地面一株生长于野外的攀藤花。
半晌后,一声嘹亮的哨声自他嘴里发出,另一个黑点俯冲而下,赫然是第二只雄俊的海东青。
***
海东青比徐明碧更快抵达江阳县,将信物交到赵白鱼手里。
喂了海东青一点吃的,赵白鱼才打开书信,里头滑落一株还有点鲜嫩的小黄花,花萼处被嫩绿的藤蔓紧紧缠绕。
“?”
什么意思?
赵白鱼展信看内容,是霍惊堂的笔迹。
前一段简单交代徐明碧在启程的路上,后一段是有点隐晦地指出赵白鱼不该孤身入疫区,处理不当,反累己身,纵是为民【创建和谐家园】也不该以身犯险,令人忧心难安。
翻开看第二张,则是一首诗:“郎为缠花藤,我为攀藤花。君心与青天,远道共追随。”
什、什么啊!怎么突然搞这种花样!
赵白鱼拍拍滚烫的脸颊,努力平复澎湃的心潮,嘴角止不住上扬,望着不知哪儿摘来的缠花藤,不自觉念出霍惊堂写来的诗,轰一声,好不容易降下的热气再度涌上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