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洪涝虽是天灾,却也有【创建和谐家园】之因,章从潞发现真相便不能不告诉元狩帝,因此一落脚驿站便叫书信一封,想叫人快马加鞭送回京都。
“来人。”
章从潞唤人,半天不见有人回应,心生疑惑,出门打算探个究竟,结果一走出廊道便发现仆从被害。
心惊不已,章从潞想都不想就调头逃跑,然而杀手已候他多时,将其一刀割喉,抽出告密信烧成灰。
顷刻间,驿站沦丧于火海,里面的尸体和秘密一并销毁。
***
监察御史章从潞于淮南徐州驿站命丧火海的折子呈至元狩帝案前已是五日之后,元狩帝看完,将折子重重压在案上,颇为唏嘘地感叹:“命丧火海,好个毁尸灭迹,好个安怀德!”
大太监上前添茶,小心翼翼地说:“陛下,康王求见。”
元狩帝:“赶紧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康王进殿行礼,观察元狩帝脸色:“陛下脸色不好,是近些时日被黄河水患所困?”
元狩帝:“黄河水患是一回事,人心难测是另一回事。”
康王:“怎么了?”
元狩帝把折子递给他:“你看看。”
康王拿过折子一目十行看完,表情严肃,眉头紧皱:“安怀德干的?”
元狩帝:“朕令章从潞秘密监察安怀德,他就死在路上,还是驿站失火,有这么巧的事?”
康王:“杀人灭口,看来章从潞是查出点什么来了。要不找个借口召回安怀德?”
元狩帝:“淮南受灾严重,贸然召回安怀德容易动摇人心。先留着吧。派个人过去盯着,我记得淮南转运使是司马骄?”
康王:“是,皇后司马家的人。臣弟听闻五皇子和安怀德私交甚密,安怀德早已是【创建和谐家园】,加上转运使姓司马,整个淮南可以说都在太子掌控之下。”
秦王门生专门向江南发展,而淮南繁华富足程度可与江南媲美,便被太子划为囊中之物,费心经营为抗衡秦王在江南势力分布的工具。
“朕的这些儿子,论治国大才没有,论蝇营狗苟、拉帮结派倒是一个比一个聪明。国家还没交到他们手里,就忙着拉大臣站队,铲除异己,不顾百姓死活,朕看不用等朕百年,大景基业迟早被他们祸害没!”
这话说得严重了,康王不敢接话也不敢劝,权当没听见。
“太子如此行事,皇后和司马家功不可没。清贵世家……哼!皇后连宫中禁军都敢插手,担得起清贵世家女的名头吗?”
康王拱手说道:“眼下责怪太子无济于事,得先解决淮南洪患,再想办法瓦解太子和司马家在淮南牢不可破的势力。臣弟记得淮南提点刑狱使会试时是臣弟亲点,也是臣弟门生,或可令他多加留意,想法查一查章从潞的死。”
“也可。”元狩帝说:“朕还要再命郑楚之临时调任淮南转运副使、扬州知府萧问策临时兼任淮南提举常平使!”
康王一惊:“郑楚之,萧问策?臣弟没记错的话,萧问策是元狩十一年中进士,那场恰好是卢知院主笔,卢知院又是太子妃的父亲……这不是还往淮南送他们自己人?”
元狩帝:“塞一个他们自己人,让他们相信朕并未怀疑他们,朕仍然委以信任。塞一个郑楚之,是安抚,也是警告,反正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何况一个临时调任的转运副使能在淮南,他们的大本营里翻出什么风浪?只要让他们相信翻不起风浪就行了。”
康王:“可郑楚之也不是蠢货,他明知道是龙潭虎穴,难道不会明哲保身?”
元狩帝这会儿心情算不错,背着手摇摇头说:“相反,郑楚之绝对不会明哲保身,他就像条毒蛇,一逮着机会就会死死咬住淮南的喉咙。秦王虽不是他们最满意的储君人选,却也是费心经营起来的牌子,连同他们在江南的经营被连根拔起,郑楚之咽不下这口气。”
康王若有所思,隐隐有些明白,由衷佩服元狩帝的心计手段。
“让他们斗吧。斗得你死我活。”
***
五皇子府。
收到淮南来信,五皇子看完后,一声不响地烧了。
太子脸色不太好看:“你做事留尾巴,幸好这次发现及时,尽早解决章从潞,否则你我在淮南、京东两省的苦心经营就会白费!”
五皇子有些羞愧:“我写信骂一骂安怀德,还不是他平时铺张浪费不知收敛,被人参了才会引起父皇注意。”
“你还没意识到问题?你看看这次水淹淮南,多少河堤被冲垮?北方漕运四渠在你掌控之下,还不够你敛钱,你非要去碰修河堤的银子!”
“二哥,我、我也没想到会决口,往年发洪水淹一淹田地,不至于到平地为泽的地步,谁知道这次突然发生黄河改道的事儿!”五皇子心挺慌的,抱怨道:“这事儿邪门,百年没改道的黄河突然改了道,淹了以前从没被淹过的淮南,要不然怎么会被发现贪墨治河银子的事儿!”
“你少说两句!”太子恨铁不成钢,无奈地说:“还好淮南是我们的地盘,有安怀德镇着,出不了大事。”
五皇子问:“可是父皇派遣郑楚之,是不是有意整顿淮南?”
太子:“是警告,但不是真想收拾。父皇还派了萧问策,他是卢知院的门生,算是我们的人,到时叫司马骄、安怀德请他吃顿酒拉拢拉拢就行。父皇派他来,是安我们的心,告诉我们还信任我们,但是又派一个郑楚之,既有安抚,也有警告的意思。毕竟临时调任,没什么根基,翻不了大风浪,要是真想收拾淮南,会这么明晃晃地告诉我们派一个敌人过来吗?派郑楚之过来也有警告的意思,他肯定会借机寻衅,但是闹不起来。郑楚之还不敢拼全力只为搞死一个淮南,他不敢。”
五皇子:“父皇就派了两个人,有这么多意思?”
“这就是帝王的制衡!”太子说:“别忘了,参安怀德在前,章从潞发现河道【创建和谐家园】在前,黄河改道在后,要不是有黄河改道、淮南洪患,章从潞被烧死没那么好解决,父皇肯定会召安怀德进京。”
五皇子:“我还得感谢黄河改道?”
太子:“可以这么说。”
五皇子一想还真是,哈哈笑起来:“改得好!淹得好!这回邪门邪对路了!”
¡¡¡¡»ÆºÓ¸ÄµÀ£¬¶áãôÈë»´£¬ËÀÉËÎÞÊý£¬µ½ÑÛǰÁ½Î»Ììäê¹óëÐ×ìÀï¾Í±ä³ÉÌì´óµÄºÃÊ£¬Ò²ÊÇÁîÈËÐĺ®¡£
***
八月中旬,黄河水患虽暂时得到控制,但很快迎来秋汛,怕是又要祸及千里。
不过这些事有京官和地方官在忙,轮不到赵白鱼忧心。
纪知府外放的调令下来,如赵白鱼所料,被外放到江西省担任转运使,上任前需和新任知府尽快交接。
赵白鱼因此忙得脚不沾地,天没亮就到衙门办差,每每直到子时才能郡王府。
霍惊堂见他辛苦,每日接他下班,偶尔出手帮忙或提点几句,能解决不少困扰赵白鱼的难题。
这天深夜,霍惊堂照例来接赵白鱼,敲响他办公的房间,径直进去,就近找个位置坐下:“还忙?”
赵白鱼抬头看一眼霍惊堂就继续整理交接的档案:“没办法,纪大人外放江西,必须尽快整理出衙门的陈年卷宗、陈年账本,还有欠民的、欠工部户部的各种借条,以及账面亏空都得抹平,得趁纪大人还在京时赶紧解决,否则债留到下一任,该头疼的还是我。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把朝底下人烧,我是知府左右手,还不是首当其冲?”
沉重叹气,赵白鱼说:“不整理还好,一整理发现欠了很多债,账面亏空。衙门没多少银子,纪知府也不是个贪官,每年拨下来的银子不知道用哪里去了,反而欠下不少钱,我真想辞官不干了。”
霍惊堂:“衙门没算账先生?”
“还是老话,新来的知府头一天就冲我问话,摆明拿我立威。”
“新上任的知府叫冯春山?”
“你认识?”
“前杭州知府,大本事没有,但他是已故贞妃的哥哥,五皇子的舅舅。”
“外戚啊。又是五皇子,总算知道为什么针对我了。”赵白鱼了然:“京都府知府关系京畿治安,陛下怎么会同意让一个没本事的人担任?”
“当不了多久。”
赵白鱼挑眉,霍惊堂多少知道点内幕啊,但看他无意多说,便也不多问。
霍惊堂:“衙门亏空是常有的事儿,烧不到你头上,你也解决不了。”
赵白鱼担任京都府判官,到少尹,满打满算也才三年,头一次知道衙门亏空很常见,连忙问霍惊堂:“怎么说?”
霍惊堂低头拨弄手腕上的旧手帕:“小郎最近没戴我送的佛珠,是因为不喜欢?”
“没有,特别喜欢!”赵白鱼赶紧坐到霍惊堂身边,抓起霍惊堂的手哄道:“我不是得审犯人?怕见血失了佛性,毕竟是你送的,我得珍惜。”
霍惊堂抬眼,定定看他,然后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条同样包浆了的佛珠说道:“我磨了一盒子。”
赵白鱼:“……”你到底有多喜欢佛学?
接过送来的佛珠往手腕上缠,赵白鱼嘀咕:“喜欢佛学不该清心寡欲吗?”
霍惊堂敲了下赵白鱼的手背:“要诚心,少胡说。”
迷信。
赵白鱼摸着佛珠的穗子问:“我以后都戴,你现在能说了吗?”
霍惊堂:“衙门亏空很常见,京都府衙门还算好,毕竟天子脚下,能到户部哭穷,能从内库借钱,时不时还能从下面的县衙里收点孝敬,多少能补贴难看的账面。下面的县衙或者更偏远点的,比如西北的县衙,穷得外面的鼓烂了三年没钱修。”
“为什么?”
“存留太少。”霍惊堂说:“大景开国时太穷了,哪哪都要钱,本来鼓励商业是为了振兴经济,但盘活了一群富商,百姓和朝廷还是穷。没钱从哪来?税收。税也不能定太高,否则就是苛税杂税。一般来说,地方收税,得上交八成、九成,这叫‘起运’,留一两成做地方经费使用,叫存留。”
赵白鱼意识到问题所在:“一两成也太少了。”
地方经费用处很多,比如修缮衙门,发放给官吏、衙门公员的俸禄,假如遇到什么天灾【创建和谐家园】比如山匪起义、洪患地震蝗灾等等,都需要支出,一两成存留税根本不够用。
“所以只能挪用上交的税,就会出现亏空。你看看亏空项目记录,明确用于公事,可以呈交三司,让他们给你报销。不过户部是老五在管,可能会驳回你的报销折子。”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赵白鱼:“亏了七万两,有上回五皇子亲口答应拨下来的五万两,勉强能补一下空缺。但底下二十一个县的账还没算。”
顿了顿,赵白鱼问:“不对,你说亏空是正常……难道外省的官都私吞公钱?否则为什么不报销?”
“私吞是有,多数用于公事,但户部会驳回他们的报销折子,历来报销走账就是一大难题,连赵伯雍他们想报销走账都会头疼。一是三司报销要收好处费、通融费,这叫部费,二是国库亏空严重。”
霍惊堂懒散地倚靠在椅子上,掰碎了官场隐而不宣的一套同赵白鱼细细说:“国家财政一直紧张,从开国至今,内有天灾【创建和谐家园】,外有强敌,突厥、大夏和南疆都是打不死的强敌,几乎年年征战,军资吃紧。国家财政大部分钱花在军资上,导致国库亏空,历任天子只能从自己的私库里贴补。由于税收上缴八成九成,底下也亏空,朝廷各个部门都在亏空,为了解决这部分亏空,历任天子只能从自己的私库里掏钱,不说给,只说是‘借’。”
“谁借?三司两府宰相都借,他们借去用于公事,用于赈灾、基础修建,用于军务,各个部门都来借,最终导致衙门亏空、部门亏空,国库和私库也没钱。”
“不能改?”
“体制臃肿累赘,一改革必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总有人利用这些漏洞大肆敛财,以各种名目贪墨国家用于百姓的公钱,就有人出来阻挠。光裁掉部费这点,就拦了一群人的财路。陛下推行夜市开放,也是寄希望于商品经济发达能改善缺钱的问题。”
霍惊堂忽而问:“你说还缺两万两?”
赵白鱼:“不止。县的亏空还没算。”
霍惊堂勾勾手指:“我教你怎么讨钱。”
赵白鱼附耳过去,听着霍惊堂耳语几句,眼睛亮起:“你还挺奸诈啊。”推了把霍惊堂胳膊,打趣道:“满京都都把你当只会打仗,脾气暴戾的莽夫来看,谁知道你这么会演?”
“每年打仗要钱粮要军资就得跟三司打交道,不会演早死在大西北了。”
其实霍惊堂也有钱,但他大半的钱都耗在西北军里,只留存一些维持郡王府的日常开销,一些当聘礼,赵白鱼的小金库因此饱满许多,但他在外开销也挺大。
霍惊堂还养了个收容退伍老兵的村子,赵白鱼则修建育儿堂、妇女再就业的孤女村,只能说都是吞金兽,府库里的银子轻易不能动。
何况衙门亏空用私人金库填补的口子不能由赵白鱼来开,一旦开了,他就得罪京内京外所有官,没法在官场混了。
霍惊堂:“为夫帮你解决一个大难题,小郎是不是也该帮我解决一下困扰?”
赵白鱼白他一眼:“你能不能学学菩萨修身养性,别整天想些见不得人的事儿。”
霍惊堂定定地看他,琉璃色的眼眸因为太漂亮反而显出很假的质感。
赵白鱼有点紧张:“生气了?”
霍惊堂慢条斯理:“我饿了,想让你快点陪我回家吃饭。说实话,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都没纾解,小郎想要了?想要的话,开口便是,这是做人丈夫义不容辞的职责。”
“……”赵白鱼随手抓起卷宗扔过去:“求您闭嘴!”
沉默几秒,赵白鱼说:“整理完最后一个卷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