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BG银鞍白马度春风》-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刚把零用钱赔了个精光的崔吕二人觉得心口一痛。

        被扣光了一整年食邑的某位公主也觉得膝盖有点儿痛。

        “你那些故事话本,本本都是同一个套路。”崔朝远艰难开口:“先是小娘子死心塌地爱着个不爱她的郎君,百般讨好,千般付出,可那郎君却不为所动。然后突然有一日,那小娘子大彻大悟,潇洒放手,然后那郎君又是幡然醒悟自己真爱的是谁,百般痛心,千般悔恨,之后回过头来祈求小娘子如从前那般爱他……”

        说的这么流利,看来当真是没少被王绣鸢荼毒,萧璃一手撑着头,想。

        “若有小娘子那般对我好,我定不会叫她伤心。”崔朝远说。可惜没人这么对他。

        “若对我那般好我还是不喜欢,那我大约就真的不会喜欢这小娘子了,故而只会欣喜于她大彻大悟,才不会悔恨。”吕修逸想了想,跟着说。

        崔吕:“所以说,这样的故事根本不合常理,到底为何会卖得好?”

        王绣鸢:“……”

        “因为这话本子本来就是给小娘子读的,且重点不在前面的付出,重点在后面的悔恨痛心和祈求。”谢娴霏说:“看故事走向,可破镜重圆皆大欢喜,亦可让郎君心如刀绞如同被挫骨扬灰。”

        “挫骨扬灰……”崔朝远打了个哆嗦,说:“你们小娘子心好狠。”

        “彼此彼此,我们也无法理解你们爱看的话本子,怎么就有大家闺秀对个穷小子芳心暗许,还私下幽会。”王绣鸢翻了个白眼,说:“大家闺秀图个什么,图嫁过去连个丫鬟都没有,亲自洗手做羹汤吗?”

        “哎……嫁人……”听见王绣鸢提起嫁人,谢娴霏立刻又蔫儿了。

        “阿霏还在伤脑筋啊。”吕修逸好笑道。

        “说起来,你们两个也未曾定亲吧。”仿佛想到了什么,谢娴霏的目光投向了崔吕二人。

        崔朝远和吕修逸立刻坐直,僵住不敢动。

        “算了。”谢娴霏收回目光,懒洋洋道:“都是自家兄弟,自己人不坑自己人。”

        崔吕:怎么说呢,谢谢阿霏你不杀之恩?

        “对了,殿试已过,你们可押中了登科的举子?”萧璃话音未落,就见到两人如同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满脸的丧气。

      ¡¡¡¡¡°²»»á¶¼Åâ½øÈ¥Á˰ɣ¿¡±ÍõÐåð°ÐÒÔÖÀÖ»ö¡£

        “还不是那个章临。”崔朝远低声嘀咕。

        听到章临的名字,萧璃缓缓坐直了身子。

      ¡¡¡¡¡°ÄĸöÕÂÁÙ£¿¡±ÍõÐåð°ÎÊ¡£

        “就是我们那日在清音阁见到的那个狂生。”崔朝远说:“大放厥词的那个。”

      ¡¡¡¡ÍõÐåð°»ÐÈ»¡£

        吕修逸还记得当时嫣娘对其评价为“风姿卓越,才华横溢”。吕修逸喜爱诗文音律,素来引嫣娘为知己,对于她的评判也看重认可。

        故而,尽管那日那个名为章临的举子肆意评判圣上治国之策,看起来有些狂妄自大,事后吕修逸还是去寻来他的诗文投卷,仔细研读。

        一看之下,发现此人确实有狂妄自大的资本,与消息灵通的崔朝远交换了下信息,两人一致觉得以此人才华,殿试进士及第该是不难。合计一下,崔吕两人便重金投注在了章临身上。

        结果,不提也罢,一把辛酸泪。

        “所以……”萧璃沉吟。

        “赌狗不得好……”王绣鸢话没说完,想到面前这两个赌狗还算自己的朋友,遂变了变语气,说:“没有好下场。”

        “哎……谁说不是呢。”崔吕二人共同叹气。

        “所以你是说,这章临甚至不在三甲?”萧璃问完刚才未说完的话。

        “正是。”

        闻言,萧璃与谢娴霏对视一眼。

        “可是有何缘由?”萧璃看向崔朝远,问道。

        同为好友,她信得过嫣娘和吕修逸的判断。那人看着也不似心理素质不佳,会殿前失仪的,怎会连前三甲都无?

        “我听说,只是听说噢,”崔朝远舔舔嘴唇,压低了声音说:“本来章临是要被点为状元郎的,可不知怎的,那日我们在清音阁听见的那番妄言被捅到了陛下跟前。且我听说,那番言论他可不仅仅只在清音阁说过。”

        “陛下如今本就为江南道儿那边的事情头痛,听到他这番话自然大怒,要夺其功名,被裴太傅拦了下来。”吕修逸也压低声音,说着他听来的小道消息,“裴太傅怜他科举不易,陛下那边却还没消气,听说还僵持着,不曾有个定论。”

        “你们可知,”谢娴霏看了一眼萧璃,问:“此事是怎么叫陛下知道的。”

        “这种宫闱内幕,我上哪去打听?”崔朝远瞪大眼睛,说:“阿霏,你未免太看得起我。”

        还能是谁,左右不过是与江南道有牵扯的天子近臣。且那日章临所言,真正会激怒荣景帝的,无非是一句‘不如先皇’罢了。

        *

        绣玉楼。

        霍毕几人正由店小二引着走上三楼的雅阁,刚踏上三楼,正巧一个雅间的隔门拉开,霍毕闻声望去,正与一人四目相对。

        霍毕沉默片刻,刚要说话,却听见那人先开口了:

        “相请不如偶遇,霍大人。”那人本临窗而坐,此时却站起了身,与霍毕见礼,道:“有请。”

        “多谢。”霍毕未再犹豫,率先迈步进入隔间,并且回礼:

        “裴大人。”

        *

        “阿璃,你究竟要思过到何时?”崔朝远问道:“没有你,喝酒都少了些滋味。”

        “是极,嫣娘也曾向我问起你。”吕修逸也说。

        “明日,明日我便能出去了。”萧璃回答。

        “当真?”

        “自然。明日便是皇伯伯设宴为镇北侯霍毕接风的日子。”萧璃说:“我这个公主,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再被关着了。”

        “若没记错,霍毕进京已有一段日子了,现在才接风,是不是晚了些?”崔朝远问。

        “不仅接风。”萧璃笑笑说:“八成还要跟着加封,我们大周,估计要有一个新的国公了。”

        礼部和织造要赶制朝服宝印,能现在完成已经算是快的。

        “且除了霍毕,其余将领皆是近日才进京。明日大宴,皇伯伯大约会一同大加封赏,以示恩宠。”

        “逆境之中绝地反击的边疆将军,不知道是何等的风姿。”王绣鸢托着下巴,面带憧憬。

        崔朝远一见王绣鸢的神情便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受不了得开口道:“绣鸢,阿鸢,王大小姐,算我求求你。霍将军可是镇守边疆的大英雄,答应我,别把他编排在你的话本子里,好吗?”说到最后,声音甚至有些颤抖。

        吕修逸随着崔朝远的话把霍毕代入到王绣鸢给他们念过的故事里,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而他们口中的镇北侯霍毕,此刻跪坐在裴晏对面,看着裴晏如玉般修长的手拿起桌上酒壶,为两人斟满了酒,然后他执杯对霍毕说——

        “好久不见了,月离。”

        作者有话说:

        崔朝远:我崔朝远就是饿死,死外面,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看你王绣鸢写的狗比故事!

      ¡¡¡¡ÍõÐå𰣺½èÄãµã¶ù¸å·Ñ¶É¹ýÄѹأ¿

        崔朝远:王大小姐,下一更呢?【苍蝇搓手.jpg】

        **

      ¡¡¡¡¸Ðл¼ÓºÍºÍÎÂíµÍ¬Ñ§µÄ°ÔÍõƱ~

        也谢谢大家的留言!

        MUA~

        下一更应该是星期五

      第16章

        裴晏自少年时期起,就是冠绝长安的才子,加之本身出自裴氏主脉,是朝中重臣裴太师之子,所以一直是被人争相讨好的对象。一经科考,直接被荣景帝破格点为中书舍人,他在天子心中地位自然也不言而喻。那之后,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就更成了高不可攀之人。

        裴晏不骄不躁,自持有礼,与之交往,从来不会让人觉得他倨傲失礼,却也无人能更近一步。他就如同他的父亲一样,无党朋,却清贵不可越,遵循着裴氏的家训,只做最令荣景帝放心的纯臣。

        若问裴晏与谁交好,数遍这满朝的勋贵清流也想不出来什么人。即便是出身王氏,与裴晏并称为长安双璧的大理寺少卿王放,也只算得上与裴晏熟识,更深的,却也没有了。

        所以这满长安城的人,也不会有人想到,清贵无双的裴晏,与这位刚进京不久的镇北侯,是相识,且有些交情的。

        就算是跟着霍毕进来地袁孟和林选征也没想到,自家将军与这一位竟然有旧。

        面对裴晏,霍毕无声地举起酒杯,未说什么,只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世事变幻,时至今日,已没有几人还记得战死在北境地霍老将军也曾经是长安勋贵,天子近臣。他曾经也是禁卫军统领,可佩剑出入宫闱,护卫先帝安全,是先帝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他霍毕也是生于长安城,儿时也曾跑遍长安东西坊市。

        裴晏先开口,“一别十年,你可还好?”

        “你身在中枢,我的境况,你会不知?”霍毕放下酒杯,回答。

        这回轮到裴晏沉默。

        “我可否,”半晌,裴晏又道:“我可否去祭拜霍老将军?”

        听他提起父亲,霍毕抬眼,看向裴晏。

        裴晏抿抿嘴,“霍老将军于我有教导之恩。”

        “若这么说,那裴太傅于我也有教导之恩了。”霍毕一哂,道。

        霍毕儿时是个人憎狗厌的性子,按当时的霍统领的话说,便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跟他年岁相当的裴晏却正相反,早慧安静,身子单薄,全不似同龄孩童那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

        恰巧那时先皇得了爱女,兴致高昂的想把她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公主,头脑一热,便命大周第一高手和大周第一文豪来给他的小公主开蒙。

        彼时的裴太傅和霍统领也正为自家孩子头疼,就搭了个‘陪公主读书’的顺风车,把孩子扔给对方教导一番。霍毕被裴太傅压着念了几句之乎者也,而裴晏则被霍统领带着练了些基本功夫,强身健体。

        霍毕对裴晏最后的印象,是他父亲生辰时,裴晏随裴太傅来祝贺。霍统领年轻时曾混迹于江湖,身上带着一股子说不上是匪气还是侠气的东西,在朝中不算合群儿,偶尔甚至有些讨厌,故而霍毕对裴太傅会来给他父亲贺生辰的事情,印象颇深。

        父亲生辰之后不久,先皇驾崩,还未出国丧,他们便举家前往北境,戍守边关,一去十年。

        霍毕到底还记得儿时自己与裴晏那微薄的同窗之情,开口道:“待大宴过后,我会在大护国寺供奉先父牌位,你若想去,便去那儿吧。”

        裴晏点头。

        接着,又是一片沉默。

        “裴晏,我有一惑,想要请教一番。”长久的沉默过后,霍毕开口。

        “愿闻其详。”

        霍毕端坐于裴晏面前,直视着裴晏,目光锐利,“四年前,边关告急,我父帅早早求援,为何援军迟迟不至?”以至于酿成了那般惨烈的后果,几万北境军,一城百姓,皆成枯骨。

        霍毕盯着裴晏的眼睛,一字一句问道。

        霍毕身后的袁孟和林选征闻言一惊,互相对视。

        他们知道老将军的死一直是将军心中过不去的节,可北境军常年驻守边关,霍家根基浅,在京中并无什么势力人脉,也是直到去岁,北境初初安定,将军才有余力打探当年的事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4: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