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BG窃国_霜色十字》-第9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时候曹操之前帮助平原郡的好处倒是显现出来了,曹操在名望上并不比孔融差,甚至因为孔融不是一个特别喜欢争强好胜的人,而平原郡也非常支持曹操,因而倒是让曹操显得更加突出一点。

        不过曹操确实比孔融适合当领导,或者说,如果是和平年代的话,孔融其实算是个很不错的人,但如果是面对战乱的话,孔融死抱着的儒家学问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

        儒家思想本来就不是啥很适合做战争指导思想的东西呀,否则何必要等到罢黜百家之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家就拿儒家思想来建设军队了→_→

        然而事实是,当年打仗比较叼的好像并没有儒家什么事儿。

        不管怎么说吧,总之曹操是当了回领导,但这领导当着压力其实也挺大,境内的黄巾都得他操心,打赢了还好,万一打输了,曹操大概是第一个狗带的。

        好在还有陈宫。

        黄巾的最大特点是人数多,但智商低,甚至如果被人套路一下,还有可能成为互相扯后腿的猪队友。

        陈宫专克这种类型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老刘家亲戚的刘焉上书皇帝表示,之所以如黄巾之类的叛乱不断,总是不能平息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是各地的力量太弱,刺史名为地方长官,实际上只有监察之权,这是做不出一番大事的,尤其是在面对叛乱的时候,刺史的权力不足就造成了地方力量更加软弱分散,没有强有力的镇压,就会不断的出现各种叛乱。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刘焉给出的方案也挺简单的。

        既然刺史的权力太小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给刺史增加权力,让刺史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不就好了?

        他建议将刺史改为州牧。

        州牧是原本就有的官职,比起仅仅是监察一地职权的刺史,州牧的权力要大得多,可以说是将一州的军事行政两大权力全部收入。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能算得上是割据一地的诸侯王了,只是比之过去,这样的诸侯并没有得到天子的分封而已,但实际的性质却是差不多的,他们都对一地有着极大的权力。

        当年之所以削弱州牧的权力改为刺史,这原因几乎是不用说的,哪个皇帝也不愿意看着自己要办事了,还得看着一群州牧的脸色,再加上州牧的权力太大皇帝的位置就不稳了,因此州牧是必定要被削弱的。

        大家都觉得刘焉这提议挺坑的,倒是有人反对,但又不好反对的太过激烈,谁知道会不会不小心就得罪人了?

        而且得罪的还是一方大员。

        人家要是想着,要不是某个人嘴欠,我现在就是手握一方实权的州牧了,谁乐意做刺史呀!

        然后就可劲的找麻烦吧。

        这种人都不用很多,有那么一两个可就够受了。

        因此除了特别耿直的那一类人,多数人是不愿意开口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创建和谐家园】提议。

        再说了,现在各地确实叛乱不断,而各地的镇压也挺不容易的。

        刘焉的提议虽然【创建和谐家园】,但至少有一点没说错,当地方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的时候,就更加有利于他们镇压叛乱,防止有新的叛乱发生。

        考虑到现在全国各地闹叛乱的情况,大家也不好直接反对了,万一反对之后皇帝说,你要觉得刘焉不行那你给拿个注意?

        那不就彻底把自己套进去了?

        因此大部分人都是不会轻易开口的,而小部分人的反对显然不能动摇皇帝。

        他年轻时倒是有一些皇帝的样子,如今年纪渐渐大了起来,比之皇帝的权力,他更想要安心的享乐。

        于是刘焉的提议通过了。

        只不过皇帝到底还是没有傻到家,他不可能一下子把大汉十三州的刺史全改成州牧,那不是傻么。

        皇帝选择了州牧与刺史并存的方式,然后把老刘家的亲戚给封为州牧。

        至少自家亲戚做州牧可比让别人手握大权要放心一些不是。

        好在这次大规模的黄巾叛乱更像是垂死挣扎一般,实际上远比不上前一次的规模和强度,再加【创建和谐家园】给地方放权,让地方拥有了更大的力量,于是黄巾叛乱很快就平定了。

        而这种时候则有一个更大的诱惑放在曹操的面前,即他是否愿意更进一步。

        此时的青州没有刺史,没有最高长官,而曹操在之前的平定黄巾之中表现不俗,他原本就有上次平黄巾的经验,这次再加上陈宫的帮助,还有曹旭和典韦这种人形武器存在,打起来是真的很顺手的。

        他声望既高功劳又大,之前又直接领导过大家,这就意味着,如果曹操愿意,他将会成为下一任青州刺史的最好人选。

        那可是一州长官呢!

        曹操目前不过三十多岁,一个三十多岁的刺史,这样的晋升速度,说起来都是一件非常吓人的事情。

        不过这跟曹旭没关系,她向来清楚自己的定位不在这种事情上,对于曹旭来说,她现在最开心的是时隔大半年,终于又见到纪衡了。

        曹旭伸手抱抱纪衡:“伯瑾我好想你啊。”

        她在外带兵,纪衡在后方跟着曹操,这是怎么都不可能见得着面的,说起来还真是大半年都没见了。

        纪衡也回抱一下曹旭:“我也很想你。”

        他是真的很想念曹旭的,再加上,比之他在后方的安稳,曹旭在前线更加危险,战场刀剑无眼,哪怕曹旭一身好武艺,但谁知道会不会出点意外呢?

        曹旭听到纪衡的话倒是很高兴,她甚至对纪衡说道:“你都不知道我有多想你,我第一次觉得在外打仗也没那么好,我以前从来没这么想过,果然温柔乡是英雄冢,是这么说的吧?”

        纪衡:“……所以,我是温柔乡?”

        曹旭点头:“是我最喜欢的温柔乡啦。”

        ……所以说,曹大爷你咋就不能含蓄一点呢!

        话是这么说,纪衡还是说道:“那就是温柔乡吧,不过这可不是什么英雄冢,你是英雄,我也不愿意做你的英雄冢啊。”

        曹旭笑出来:“对,你才不会消磨我的志气和斗志呢。”

        甚至纪衡比任何人都鼓励她却做一切想要做的事情,包括沙场征战建功立业。

        “伯瑾你最好啦!”

        纪衡:“……”

        ……好就好,你往床上抱干什么?

      ¡¡¡¡ËãÁË£¬¹ûÈ»²»¹ÜÊÇʱ¸ô°ëÌ컹ÊÇʱ¸ô°ëÄ꣬Ëû²Ü´óÒ¯ÓÀÔ¶ÊDzܴóÒ¯£¬²»¿ÉÄܱä³É½¿ÈáµÄ²ÜÈíÃõÄ_(:3©f¡Ï)_

        第59章

        曹旭在跟纪衡甜蜜蜜的时候,曹操其实面对着一个很大的难题。

        他需要作出选择,是否更进一步。

        原本曹操并没有这样的苦恼,但当她表露出这样的意愿的时候,陈宫找到了他然后给他分析利弊。

        曹操想当刺史,行呀,这没问题,但曹嵩怎么办?

        曹嵩官至太尉,这并非是说太尉的儿子不能当刺史,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曹家父子两一个做了太尉,一个做了刺史是否太过显眼了一点?

        或者说,这已经不仅仅是显眼的问题了,这简直是闪瞎人眼的等级。

        所以如果曹操想要更进一步,曹嵩就得稍退一步。

        毕竟如果曹操现在是四十岁又或者五十岁都没问题,可现在曹操不过三十来岁,三十来岁的刺史这就很让人关注了。

        曹操当然是有这种苦恼的,他一直努力奋斗,没道理临到了这种时候,有着大好的机会可以当刺史,却又放弃了吧?

        可难道要曹嵩放弃太尉?

        那可是三公之一的官职呢!

        陈宫自己也知道这话说的其实挺让人为难的,但他又必须得说,至少目前陈宫觉得曹操是个挺不错的官,他们两人交情也不错,私人感情也好,他当然不希望曹操被有心人针对。

        当然,陈宫的一点私心就是,他是希望曹操做刺史的。

        曹操是个好官,他这些年在济南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到,但如果不是曹操的话,谁知道未来朝廷会派个什么样的人来?

        以目前大汉【创建和谐家园】的形势来说,真的可能是谁有钱谁就来做刺史,而花了大把钱财买官的人上任之后怎么可能不搜刮财富?

        花出去的钱总得回本甚至有得赚才行嘛。

        因此陈宫其实是很不愿意让朝廷委派其他人来做刺史的,但他也清楚现在的情况,如果曹嵩继续做太尉,曹操的晋升空间将会非常有限。

        除非曹嵩能够做到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否则仅凭现在的情况,曹操的未来几乎没有太多的路可以走。

        三十岁就做了刺史,那么再过十年呢?

        而且,这种太过突出的表现同样也会招致嫉妒和中伤,有些人看你不顺眼并不一定是你得罪了他,仅仅是出于嫉妒而已。

        陈宫知道的是,如果他不说这一番话,曹操做刺史的可能性其实很小,就算要奖赏曹操这次的功劳,更大的可能也只是让曹操调任,然后给其他的官职,比如调回洛阳。

        虽然大部分时候地方官是比不上京官的,但那也得看是什么官职。

        如果是做到了刺史的程度,那可就不一样了。

        更何况如今天下大乱,皇帝改刺史为州牧的做法已经是告诉所有人,地方官的实力要大大增加了。

        今日可以给姓刘的改为州牧,明日就可以让其他人做州牧,毕竟,这天下还乱的很,不是吗?

        因此不管怎么算,曹操都是先做了刺史更划算一点。

        可曹操面对的问题是,他倒是想当刺史,但他又不能对曹嵩说,你趁早别干太尉了,赶紧该降职的降职该回家的回家吧?

        毕竟,即使曹嵩做着太尉,曹操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当刺史的呀。

        曹操为这事犯愁,当初曹嵩花钱做太尉还是他给出的主意,他当然知道曹嵩是很想当太尉的,这时候劝曹嵩退一步不干了,这不是逗么。

        曹嵩想找个人吐苦水,但想了想发现他并不能跟陈宫说这话,毕竟陈宫就算跟他关系再怎么好也都是外人,有些话是说不得的。

        至于说家里人……

        难道他要去跟曹旭说么?

        最后曹操扯上了纪衡。

        纪衡听着曹操一开口,他就苦了一张脸:“主公啊,这个事儿真不是我能说的。”

        曹嵩可是曹旭的父亲,亲爹!

        曹操又是曹旭的亲哥,人家一家子感情好着呢,纪衡觉得他说谁该退一步,这话都不能说啊。

        曹操看他一眼:“我又没要你出主意,我说你听着就行了。”

        纪衡:“……行吧_(:3ゝ∠)_”

        莫名的感受到了一丝丝伤害。

        可等曹操把一肚子话说的差不多了,却见纪衡愣愣的看着他,曹操心说这不是给弄傻了吧?

        他伸手在纪衡的面前晃了晃:“伯瑾,伯瑾?回神了!”

        纪衡眨眨眼,然后问道:“主公,今年是哪一年来着?”

        曹操:“……你这不是真的傻了吧?”

        怎么连年月都分不出清楚了!

        曹操顿时紧张起来,要是纪衡跟他喝个酒听他吐吐苦水就傻掉了,曹旭还不得生拆了他!

        对于曹操的问题,纪衡摆摆手:“我好的很呢,就是那么一问,之前只是突然没想起来而已。”

        曹操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就问他:“那你知道今年哪一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2: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