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声音不自主地带着颤抖,是苦尽甘来的期许。
“回来了。”上前,抱起小洛,重逢的喜悦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盛怒,以及难过,怀里的小洛身子单薄,他手掌厚实都能感受到小洛身上的骨头膈应他的手,可想而知,小洛多瘦弱,从未想过,他宁肯回到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也不乐意回来面对他们母子,过得不如意。
沈芸诺朝外看了两眼,雨势不算小,他身上衣衫颜色重,不细看,看不出被雨淋湿了,“快放下小洛,我给你找衣衫换了再抱也不迟。”沈芸诺转身打开衣柜,在最下层翻了起来,刹那,手臂被一双粗糙的手握住,隔着衣衫,也能感受掌心的老茧,沈芸诺抬眸,清浅地挑眉笑道,“别挡着光了。”
可能村子里都传裴征如何疼媳妇,她竟然羞赧得无法面对,此时抬头,认真打量着裴征,肌肤黑,浓眉大眼,周身透着阴冷的气质,和她想得相去甚远,眼前的裴征,怎么看都不是个会疼媳妇的。
说他好赌成瘾,【创建和谐家园】成痴还差不多,别过脸,心里发怵,三人成虎,裴征真不像好人。
裴征被她看得不好意思,松开手,弯下腰去,“我自己来。”衣衫位子变了,不影响裴征找着他夏日的衣衫,久了没见面,裴征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锐利的目光细细打量着沈芸诺。
衣衫是刚成年那年买的,下巴尖了,白皙的手黑了,手背上是深浅不一的小口子,搁从前,从未有过的事,郑重地看着沈芸诺,孤寂的眼神闪过别样的光芒,“以后,一切会好的。”
他回来了,宋氏不敢再欺负她们母子。
窗外雨势渐渐大了,两人不说话,静谧的屋内,一滴一滴的雨声格外响,裴征紧紧拧着眉,望向漏雨的屋子,脸色黑沉,“娘,不该如此。”她是他光明正大娶回来的媳妇,是他孩子的娘,宋氏不该欺负她性子软,好说话。
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沈芸诺若有所思,猜不准裴征心里的想法,站起身,朝外走道,“我拿水盆木桶接雨,你换了衣衫,和小洛说说话。”动作利落,步伐矫健,裴征胸口一滞,扔了手里的衣衫,阔步上前,声音冷冽得如窗外呼啸的风,欲吞噬人一般,“你坐着,我去。”
声音低沉,醇厚,好似山间缓缓流淌的小溪与两边山石相撞而出的声响,沈芸诺停下脚步,感觉衣角被人拽着,低头一看,小洛目光紧紧盯着门口的方向,眼神像黑夜里的繁星,闪闪发亮,沈芸诺心口酸涩,“小洛,爹爹回来了,你记得他吗?”
小洛扬起头,脸上尽是欣喜,渐渐,又隐了下去,失落道,“爹爹,不一样。”
沈芸诺的手轻轻落在他头上,鼻子酸得厉害,裴征走的时候小洛还不记事,他记忆里的爹,该是和村子里形容的那般吧,相貌堂堂,温润儒雅,说话客气有礼,而眼前的这个人,是村里人说的裴征么?
¡î¡¢µÚ018ÕÂ ´ðÓ¦·Ö¼Ò
裴征回来得快,搁下水桶,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我去让娘给个说法,你和小洛跟来。”他皮肤黑,沈芸诺探究不到他说这句话的神色,看他穿着淋过雨的衣衫走了,思量半晌才回过神,他已出房门不见了踪影,看着同样和她迷茫的小洛,沈芸诺笑了笑,牵起小洛的手,“走吧。”
堂屋里,沈聪做事狂放不羁没个忌讳,屋里其他人苦不堪言,一会儿的功夫,桌上的馍被他吃得还剩下三个,裴老头与宋氏多次欲言又止,最终随了他去。
裴征步伐沉重地进了屋,沈聪再抓起一个馍扔过去,“你尝尝,细面做的味道就是好,亏着婶子大方……”话说到一半打了个饱嗝,响彻整间屋子,宋氏的眼神随着馍落到裴征身上,沈聪她不敢拿他怎样,裴征是她的儿子,她用不着害怕,三步并两步上前夺了裴征手里的馍,声音尖锐,“老三,里正和你大伯还在呢,哪有长辈没动筷自己先吃的道理,咱家可没有那种规矩。”
本是教训自己儿子的话,一侧的沈聪却笑了起来,“婶子指桑骂槐的本事一如从前呢,我家规矩不好,却也不会有婆婆拿儿媳嫁妆银子的……”嘴角噙着笑,眼神却一片冰凉,宋氏双手发抖,手里的馍掉落在地,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嘴巴哆嗦良久,却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捡起地上脏了的馍,像拿烫手山芋似的握在手里。
裴征半垂着眸子,神色不明道,“娘想将我分出去,我应了。”
风牛马不相及的话,让屋子里的人都望了过来,裴征抬手,掀起衣袖,露出一截长长的刀疤,肌肤本就黑,八公分的刀疤从手肘到手腕,被映衬得愈发触目惊心,宋氏胸口微震,不过瞬间被裴征答应分家的喜悦盖过,扬着嘴角,不确认地问裴征,“你真答应了?”
“是,我答应了,里正和大伯在,正好帮忙做个见证。”裴征神情冷淡,差不多了,捋下自己衣袖,挨着沈聪坐下,锋利的目光紧紧锁在裴老头身上。
“我不同意。”刹那,从那道疤痕回过神的裴老头,讷讷道。
裴征自小性子随和好说话,可从十五岁那年性子大变,成亲后更是说得上孤僻了,裴征答应分家,肯定还有其他缘由,宋氏不清楚,裴老头心里门清,这种时候说分家的事,对裴家,只有坏处。
然而,他说了不算。
宋氏走到裴老头身上,重重掐他后背,面容扭曲,朝裴征解释,“你爹刚喝了点酒,醉了,老三,你既然提出分家,我可是先说好,咱家田地只有那么多,又十几口人等着吃饭,一亩都没有你的。”
“不是娘提出分家的?里正和大伯在呢,娘若是弄错了意思,那就算了。”语气轻飘飘的,像在说别人家的事,宋氏着急了,“别,我提的分家成了吧,但是我后边说的是实话。”
裴征不说话,看向上首坐着的里正,里正会意,冷嘲道,“裴老弟,我丑话说在前边,让老三净身出户的话,这个见证我是不会做的,去镇上办户籍也别找我。”
一家人一本户籍,分家,户籍会分开,村子里户籍的事都是里正去镇上办的,他若不答应,宋氏和裴老头去了镇上,官府也不会办。
宋氏咬着唇,说起家里的困难,里正不吃那一套,“阿征从小就是个懂事的,谁家不困难,就你家要孩子净身出户?不说别的,光是阿征替家里的兄弟服徭役就是被人戳梁骨的事,裴老弟,可别因着一时糊涂而坏了名声,家里几个孩子还要说亲呢。”
里正不搭理宋氏,严肃地看着裴老头,宋氏泼辣,说话比说戏文的还顺畅,他说不过她,索性直接略过。
裴老头低垂着脑袋,背上传来一阵一阵痛,他端起桌上盛酒的碗,喝了一大口,闷闷道,“里正说怎么分吧?”
“裴老弟这话说得不对,做了几年里正,我是插手别人家事的人?你乃一家之主,怎么做,你自己说吧。”若非裴家困难,精心准备了一桌饭菜,不想裴家因此再破费,他早就起身走人了。
裴老头犹豫了很长时间,碗里的酒已经见了底,他才呼出一口气,鼓足勇气道,“家里田地不多,其中两亩田还是租赁的,四亩田,照理说四个儿子一人一亩,然而我和他娘还没死,不能没点田地傍身,给老三半亩田,至于地,家里吃点亏,分他一亩吧。”
裴家六亩田,五亩山地,两亩坡地,三分菜地,分一亩山地给裴征,算是多的了。
里正听得皱眉,抬手打断裴老头,“我记得不错的话,西边那两亩坡地还是阿征一个人开荒得来的吧,裴老弟,虽说你将来跟着大房,可这心也偏得太厉害了,两亩坡地是阿征自己的。”家里孩子多,一碗水端平很难,可裴老头心偏到骨子里的倒是少见,要他说,裴征两口子比裴万裴俊两口子靠谱,裴勇性子好,耐不住韩梅娘家兄弟多,两相比较,裴征媳妇,可不是个会闹事的。
后背又是一阵疼,裴老头面部抽动了两下,沉思道,“那会儿家里没分家,算不得他的,何况,他大哥有三个儿子,不能不为三个侄子着想吧。”意思是大房孩子多,田地理应多得。
里正一噎,“哪怕两亩不全部给,至少该有一亩吧。”里正为人公正,村子里分家都乐意请他,里正出了名帮理不帮亲的性子,得了尊敬,少不得有人背后指指点点,嫌他管得宽,此时,宋氏就是这种感受,脸上明显写着不愉,“不成。里正,我和老头子生养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亩坡地,留给我们养老都不够,一亩半我们留着,给他半亩。”
里正不悦的皱起眉,不给宋氏面子,“老爷们说话,妇人插什么话,家里是你当家还是裴老弟?”
宋氏气得脸色通红,一旁的裴征见差不多了,朝里正道,“一亩半的坡地,娘想留着养老,就给她吧。”
宋氏喜上眉梢,许久不曾有过的感觉又回来了-----裴征,还是好说话的。
他自己都应了,里正还能说什么,正欲问房屋粮食的分法,却听裴征话锋一转,“分家的事我没多少看法,不过在此之前,想弄明白一些事,娘,我屋里漏雨是怎么回事?”
去年走之前,他担心房屋漏雨,去镇上没日没夜做工,请人将屋顶修葺过,茅草也换了新的,匠人向他保证屋子三年不会漏雨,然而才过去一年多,屋里漏雨的地方已如此多,他细细检查过屋顶的茅草,茅草发霉了不说,用点力就断成两截,分明有些年头了,有人,趁着他不在,竟将屋顶的草都换了。
宋氏揣着明白装糊涂,“什么怎么回事,夏天谁家里不漏雨?”目光闪烁,心虚的望向门口,转移了话题,“人到齐了吃饭吧,饭菜都凉了。”
沈芸诺喝小洛站在角落里,格格不入地看着屋子里的人,沈聪转过身子,看到沈芸诺的穿着,心生怒气,啪的下,粗厚的手掌拍向桌子,桌上的碗筷震动,碗里的酒溢出来许多,他浑然不觉,阴冷地看向宋氏,“婶子,看看我妹子,我沈聪再穷,从来舍不得亏待她,嫁进裴家不到四年,您瞧瞧她现在过得成什么样子了?”
沈聪眼力好,一眼就认出沈芸诺穿的衣衫是三年前的了,补丁缝得没了原本的颜色,如何叫他不生气?踢开桌子,抬手指着宋氏,狠厉道,“婶子不给个说法,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我沈聪天不怕地不怕,大不了鱼死网破。”
沈芸诺听得眼眶通红,见着沈聪了,他和她想象中的差不多,身形高大,虎目圆睁,全身笼罩在浓浓的戾气下,仿佛森林里凶猛的老虎,四周游晃寻找猎物,随时准备进攻。
宋氏再次吓得脸色发白,沈芸诺衣柜里有衣衫,穿这身定然是为了在沈聪跟前装可怜受了委屈,让沈聪替她出头,宋氏身子哆嗦,全身上下颤动起来,还是裴老头解释,“这几日下雨,老三媳妇喜欢出门,怕是没衣衫换了才找了这件。”
沈聪一副你当我是傻子的神情让裴老头即将出口的话尽数吞了回去,问沈芸诺,“老三媳妇,我记得去年不是做了身新衣衫的吗?你三哥来了,怎么【创建和谐家园】好一点?”
确实如裴老头所说,屋子里淋雨的衣衫没洗,之前洗的晒干了她舍不得穿,左右下雨,穿破旧些无所谓,可沈聪的话让她胸口一暖,低着头,不发一言。
沈聪撩起桌上的碗随手扔了出去,摔在墙上,应声落地,碎成好几块,轻笑道,“叔,您可别诓我,衣衫上的补丁还新着呢,当我是瞎子不成?我不管你们分不分家,我妹子受了委屈,我得为她做主,谁欺负她,我便加倍报复回去……”
他的话带着丝丝笑意,听在众人耳朵里却好似来自地狱的颤音,所有人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î¡¢µÚ019ÕÂ ·Ö¼Ò¶ïÕ©
宋氏缩着身子,低垂的眼睑掩去了她心底恐惧,良久,害怕地抬起头,硬着头皮道,“她的衣衫自己收着,我们拿她衣衫作甚。”宋氏心里发虚,一年以来,沈芸诺身子骨日渐消瘦,她针线活不错,衣衫改得刚合身,加之她身形偏高,家里没人穿得下,老四媳妇倒是勉强可以试试,宋氏脑子不笨,哪会为周菊抢沈芸诺的衣衫,她动过心思,最终无疾而终。
沈聪挑眉,讥讽道,“听起来,婶子倒是个坦荡荡的人。”
宋氏脸色忽白忽暗,没有应这句话,低着头走到沈芸诺跟前,脸上带着讨好,“阿诺来了,吃饭前让你二嫂叫你,估计忙她给忘记了,快坐下吧,菜都凉了。”语气低婉,听得沈芸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然而,更多的是胸口堵得难受,牵着小洛,走到沈聪跟前,拉了拉小洛,小洛双眼泛着光亮,声音极为响亮,“舅舅……”
沈聪爽朗地笑了声,弯腰抱起他,蹙了蹙眉,又瞬间掩饰了去,盯着沈芸诺,七尺男儿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妹子,以后我护着你,谁要欺负你了,看我怎么收拾她。”
意有所指,屋子里的人再次沉默,寂静无声。
沈芸诺眼角酸涩地发疼,缓缓点了点头。
人到齐了,大家边吃边讨论分家的事宜,裴娟嫁人后,第一次在娘家不敢出声,静静听着饭桌上的动静,刘文山也安静得很,倒是刘花儿,嘴角带着些许得意,宋氏见了,紧紧锁着眉头,欲言又止,人多,大方桌坐不下,宋氏找了两根凳子搁在边上,不动声色地坐在刘花儿一侧,伸手拧她腰间的肉,刘花儿吃疼,却不敢嚷出声,面色扭曲狰狞,无声的求饶,宋氏这才收回手,别以为她不知晓刘花儿心里的小九九,她手里拿着沈芸诺的银子,刘花儿是想威胁她呢。
饭桌上的肉,大多被沈聪夹给了沈芸诺和小洛,谁都不敢说什么,而且,默契的不动那份肉。
裴征话少,三言两语说出屋子漏雨的缘由,里正惊讶的同时愤怒不止,就是裴元户,看裴老头和宋氏神情也变了,老大住的屋子多年未翻新,换了老三屋顶的茅草,搁谁家都是让人贻笑大方的,里正正色道,“屋丁是阿征自己挣的钱翻新的,你们怎么好意思?传出去,我都不好意思承认兴水村还有这样为人父母的。”
宋氏缩着头,裴老头脸色通红,去年,雪大,老大嫌弃屋顶漏风,要去镇上做工翻新屋顶,宋氏闹着不肯,冬日,雪大,封山后回不来,宋氏又舍不得拿银子,这才将主意打到了老三住的屋子上,沈芸诺得知后,反驳了两句,被宋氏训斥回去了,没想着,老三的屋子会漏雨,如今被里正斥责,裴老头面红耳赤,脸色烫得厉害。
“换成银钱给阿征。”里正一脸凝重地望着裴老头,叫裴老头更是无地自容,声若蚊吟的嗯了声,宋氏满脸不情愿,却也不敢反对,沈聪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呢。
“给多少?”宋氏性子泼辣,不具体给个数,里正一走,宋氏能立即翻脸不认人,裴征多少了解宋氏的性子,因此,顺势而为道。
宋氏张了张嘴,声音暗哑,“听你爹的。”
裴老头脸上的潮红未褪,紧接着又是一红,裴征此话明显不信他和宋氏,沉思道,“当初你请人吃的是家里的饭,三十文吧。”
裴征冷冷一笑,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小洛碗里,不冷不热道,“那我还是要之前的茅草,大哥能换我的,我也能换回来,不花时间。”修屋子得花不少钱,去年,他日夜忙活,还向大生哥借了七十文才够用,裴老头给的,零头都不够。
事关自身利益,韩梅心里快速算计着,这屋子已经有一年多了,估摸着得要一百多文,裴征把茅草换回去,她们想要翻新屋顶,最早也得秋收过后了,夏季雨水多,这段日子可怎么过?
“爹,小洛年纪小,漏雨的屋子潮湿,对他身子不好,冲着这个,是该再添点,我拿出十文钱,您再添个四十文,如何?”韩梅娘家比裴家有钱多了,她手里有银子不算什么,宋氏眉毛一竖,朝韩梅怒吼道,“我和你爹还在呢,家里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
换做平时,宋氏一定不敢吼韩梅,也是她被沈聪裴征逼得没法子了,再不说点什么,她怕会气晕过去。
裴老头没理会宋氏,韩梅是裴家长媳,她的面子,裴老头还是要给的,“行,就按你说的吧,老三,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再多,真没法子了,你大哥二哥去镇上干活了,就是为着家里好过些。”
裴征握着筷子的手一顿,半眯着眼,神色不明,“大哥他们都是有出息的,爹福气还长着呢。”
收回视线,沈聪没忘记一个不剩的细面馍,“说完这些,再说说我妹子的事情吧,细面哪儿来的?”既然是分家,沈聪可不会再给宋氏面子了,手一转,呈拿棍子的姿势握着筷子,宋氏猛地一个哆嗦,身子发软。
刘花儿自认为不欠沈芸诺,一股脑的将宋氏霸占沈芸诺银子,强行拿了屋里的细面,鸡蛋以及肉,当然,韩梅逼着沈芸诺撞在黄果兰树上,被分出去的事儿也没落下。
裴老头气得剧烈咳嗽,眼看暴风雨欲来,不知为何,他猛地抬高嗓门道,“银钱,欠老三媳妇的都算成钱。”
明明说的是原主的事儿,沈芸诺却泪流不止,裴老头慌了,“老三媳妇额头上的伤好了,都是一家人,别太斤斤计较了……”最后一个字没落下,沈聪扔了手里的筷子,移到韩梅身侧,一耳光落下,打得韩梅双耳嗡嗡作响。
“既然是一家人,刚才一耳光想必裴家嫂子不会介意的。”说完,拍拍手,像嫌弃什么似的在衣袖上擦了擦,重新坐到位子上,狮子大开口,“四百文,我妹子手里多少钱我是有数的,叔既然说折成钱,那就四百文,一文不能少。”
宋氏啊的声叫了出来,声音尖锐,可对上沈聪冰冷的眸子,又低了下来,甚至,不敢安慰捂着脸低声哭泣的韩梅。
家里银钱都宋氏管着,多少,裴老头心里有数,不得不说,沈聪眼光毒,四百文,家里拿得出来,可给了四百文,再给裴征七十文,家里就捉襟见肘了,若遇着伤风病痛,整个家就又回到前几年一贫如洗的时候了。
“现在给,天色不早了,我还赶着回家,赶紧给钱。”沈聪一脸不耐,抓着桌上的筷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桌面,裴老头求助地望着里正与裴元户,两人皆别过脸,冤有头债有主,裴家当日做得狠,就该想到会有今日。
裴老头颓败的弯下腰,朝宋氏扬手,“拿银子去。”
有韩梅挨打的事情在前,宋氏哪敢犹豫,蹭的起身进了屋,银子是她的命根子,可根子排在命之后,她得先保住命才会有命根子,四百个铜板,数了两刻钟才出来,十个一串,整整四十串,沈聪数都不数,随意解开一串,两个一堆,搁到几个孩子跟前,“叔难得来一次,拿着买糖吃啊。”
宋氏嘴角抽得厉害,沈聪置若罔闻,刘壮得了两个铜板,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小木因着他打了还没,咬着唇,声音低得沈聪都模糊不清,不过该是谢谢二字。
沈聪又拿了两串给小洛,“舅舅给的,留着买衣衫。”
他怀里还有三十七串,胸前鼓鼓的一团,他拍了拍,心满意足道,“事情解决了,我也回了。”看向桌上吃得差不多的饭菜,咧嘴笑道,“婶子做的饭菜好吃,下次我还来。”
说完,瞥了沈芸诺一眼,转身大步离去,外边下着雨,杏山村又离得远,沈芸诺担心路上不安全,“哥,住一晚,明日再走吧。”
沈聪步伐一顿,转过头,脸上带着明媚的笑,挥挥手,“不怕,走惯了,我去屋后抱一捆柴点火把回去就成,过两日我再来看你。”说着,挺了挺胸口,想起什么似的,朝裴老头道,“叔,我抱捆柴,顺便借我件蓑衣,能遮雨的,下次看我妹子给您带过来。”
分了家,他以后可是光明正大来看沈芸诺,和裴家这边没多大干系了。
宋氏只感觉气血翻涌,浑身抽筋,颤抖的手指着沈聪,眼前一黑,身子直直地软了下去。
不过,她的晕倒并未阻止沈聪从裴家带走蓑衣和柴的事儿,裴老头强撑着身子送里正和裴元户出了门,折身回来,精力不济地晕了过去,堂屋里顿时闹翻了天,韩梅也顾不得脸还疼着,穿上蓑衣叮嘱刘花儿和周菊,“你们守着爹娘,我去上水村叫我堂伯来看看。”
脸上还【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疼,她不敢提回娘家告状的事儿,韩家是正经人家,和沈聪不同,一旦被沈聪盯上,家里就永无安宁之日了,咬咬牙,打着火把匆匆忙走了。
天色黑了,上水村离得不算近,韩仁义不愿意来,问清楚了晕倒起因,开了两副药方给韩梅。
来来【创建和谐家园】忙活一阵,伺候裴老头和宋氏吃了药,已经是后半夜了,这一晚上,于裴家来说,好似一年之长。
¡î¡¢µÚ020Õ ½¨ÐÂÔº×Ó
清晨,天边渐渐露出鱼肚白,远山笼罩在层层白雾中,院子里万籁俱寂,沈芸诺轻手轻脚地推开门,背起背篓,悄悄出了院门,今日答应去镇上,自是不能食言,里正答应下次赶集便将分家的户籍办了,至于院子里的事儿,裴征在,她说不上话,主要还是沈聪回来了,裴老头和宋氏该是不敢得罪她的,背后有靠山,沈芸诺不得不承认,她身心都放松不少。
山里一圈,沈芸诺不仅寻到许多野菜,还有成串紫得发黑的葡萄,她在葡萄边做上记号,转身摘旁边的野菜,倏然,背后传来脚步声,吓得她胸口发紧,村子里的人对山上讳莫如深,野兽该是有的,这两日下雨,野兽的脚印被雨水冲刷掉了,否则,她还能避着点,后背升起一股冷汗,她惊恐万分的转过身,看清来人,身子一软,后背一片湿濡,随即皱眉道,“怎么不多睡会儿,山里凉,小洛身子受不住。”
裴征一身粗布麻衣,小洛趴在他肩头,穿的是刚买的衣衫,沈芸诺眉拧得更紧了,孩子皮肤嫩,买的衣衫得洗了再穿,瞅了裴征一眼,继续摘野菜。
“不碍事,我身子暖和,他靠着我,不会冷的。”昨晚两人一夜无话,早早的,沈芸诺就醒了,出门前不忘打开柜子将馒头搁在桌上,家里什么情形他心里有数,买馒头的银钱只怕是沈芸诺偷偷攒的,在宋氏眼皮子底下能攒下银钱,他不敢想沈芸诺经历过什么,听着她推门而出,他立即起身,将昏昏欲睡的小洛摇醒,随意给他穿件外套,出门寻着沈芸诺踪迹而来。
小洛半梦半醒间说了些事,他才知晓,这一年多,沈芸诺过得是什么日子,他心里蔓延起无边悔意与痛意,他不该离开她的,害她独自一人撑起一片天,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遐思间,人已经到了沈芸诺跟前,轻轻将小洛搁在地上,柔声道,“小洛站着,爹爹帮娘摘野菜。”山里时有野兽出没,平日大多人到山脚就不愿往里了,若非形势所逼,她该也是不会来的吧。
念及此,他弯腰扶起沈芸诺,声音沙哑,“你站着,我来,很快就好了。”野菜集中在这一片,他干惯农活,这点于他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