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BG穿越之村里村外》-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沈芸诺篮子里的木耳绝不止两斤半,想着卖对方一个好,爽快地点头,“行,不瞒你说,我家里新鲜的蔬菜还多着,您若想买点什么,可以和我说声,我摘了新鲜的送到门口来。”

        东市那边菜多,看得人眼花缭乱,一上午没生意的也有,占了位子就要交一文钱摊位费,卖出去了好说,卖不出去,白白损了一文钱,得不偿失。

        听了这话,女子重新看向沈芸诺,语气和缓不少,“不知小嫂子家里还有什么?”

        “夏季的菜都有,不过我看贵宅富贵,一般的也看不上,前两日在山里寻着不少蘑菇,香菇,您可喜欢?”镇上有蘑菇卖,价格贵,一般的人家买不起,庄户人家去山里,寻的蘑菇也少,一朵两朵,卖不起价。

        女子眼神一亮,“我叫玉翠,唤我名字就成,不知小嫂子怎么称呼?”

        “夫家姓裴,叫我裴娘子便是了。”沈芸诺心里不喜这个称呼,却也明白是规矩,听着她的话就知道,真的被自己撞到发财的路子了,脸上笑意不减,看在人眼里不会觉得谄媚,也不会叫人心生厌恶。

        玉翠点了点头,“不知裴娘子有多少蘑菇香菇?宅子里主子多,裴娘子有多少,我都是能买下的。”

        沈芸诺暗暗算了算,昨日没摘的蘑菇菌子怕是不新鲜了,自然不能卖给她,得重新去山里找,“多少我也没个准,不若这样好了,今日我回家天儿也不早了,明日我一早上山,摘了就送过来,如何?”

        玉翠颔首,“行,若还有其他新鲜的蔬菜肉也成。”刚搬来清水镇,什么都要买,夫人抱怨过好几次饭桌上的菜不好了,她也没法子,逢五的集市,买多了搁着坏了,去铺子买又不新鲜,沈芸诺若是能每日送些蔬菜肉,价格高点不打紧,新鲜就好。

        既然将来还要打交道,玉翠给钱的时候就多给了两文,又问了沈芸诺家住何处,沈芸诺明白她的忌惮,木耳吃出了毛病要找她,大大方方给了地址,又提醒道,“刚摘的木耳不能吃,晒干了泡水才成,木耳新鲜,我也是担忧您忘了。”

        “我心里有数。”玉翠买并非为了马上吃,而是向府里主子知会一声,做出来主子也有个好印象。

        见玉翠明白,沈芸诺笑着告辞,兜着十文钱,步伐也轻快了许多。

        想着小洛在家吃不好,沈芸诺给他买了一个包子,照她来看,卖包子不如自己做,可宋氏闹的那一出,已经将她对裴家的人情浇灭了,她照顾好小洛就够了。

        路上,遇着和她一起进镇的人,拐着弯询问木耳是不是卖出去了,沈芸诺神情淡淡的,对方见她不肯多说,又问她木耳怎么来的,这点,沈芸诺直言不讳,“去山里找的。”

        对方神情一噎,淡了下来,“哦。”

        山里有木耳他们是清楚的,自己也摘着过,不过不如沈芸诺摘得多,想着她怕是去深山了,不再多问。

        进村子,远远的就听着裴家院子传来哭闹,沈芸诺提着篮子,走得飞快。

      ¡î¡¢µÚ013Õ ÒÔ±©ÖƱ©

        阳光透过树影,在沈芸诺脸上投下点点斑驳,衬得小脸触目惊心,她细细辨认,哭声不是小洛的,稳妥起见,她小跑起来。

        院子里,小栓哭声震天,小洛被刘花儿压制着,裤子褪到膝盖处,红色的肌肤红通通一片,他双手环在胸前,咬着牙一声不吭,眼看刘花儿巴掌又要落下,沈芸诺跑上前,顺手将手里的篮子砸到刘花儿头上,清澈的眸子闪过一丝狠绝,“二嫂,别欺人太甚。”拉过小洛,心疼地替他拉上裤子,见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小栓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正愣愣地望着她,沈芸诺不由自主地拉起小栓,学着刘花儿,脱了小栓裤子就是一巴掌。

        力道大,红色指印清晰可见,小栓哭得更大声了,全身挣扎起来。

        刘花儿眼睁睁看自己儿子挨了一巴掌,尖叫一声坐在地上,双手拍地嚷了起来,“好啊,你敢打我家小栓,我不要活了……”

        沈芸诺嘴角噙着嘲讽的笑,红唇微启,不带一丝人情味,“二嫂知道心疼了?我看你打小洛的时候可没留情,那边有颗树,当日我没死成,二嫂可要力气大些。”

        循着沈芸诺视线望过去,枝叶繁茂的黄果兰枝干晃了晃,刘花儿脸色一白,一时忘记了反应,呆呆地坐着,失了神。

        “老三媳妇,干什么呢,刚回家就闹得不安生。”见时机差不多了,宋氏望了过来,两个儿媳妇都不得她心,因此刘花儿打小洛她没拦着,看刘花儿落了下乘,帮腔道“还不赶紧搓玉米,一早上不见人影,瞧瞧别家,谁像你这样子的?”

        打了小栓一巴掌,情绪宣泄出来,沈芸诺面色已恢复了正常,松开小栓,蹲下身,细细替小洛检查着身子,没理会宋氏。

        “娘,不疼。”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颗鸡蛋,密密麻麻的裂纹裹着,沈芸诺鼻子发酸,“谁给你的?”

        “爷让奶煮的,我们一人一个。”小栓哥偷偷去灶房找鸡蛋,幸好他反应快,先将鸡蛋藏了起来。

        塞进沈芸诺手里,殷切道,“娘,您吃。”

        沈芸诺喉咙滚动了两下,眼眶发热,缓缓摇了摇头,“娘吃过了,你自己留着。”抬眸,平静无澜的眸子一一扫过院子里的人,冷笑道,“爹娘就看着二嫂打小洛?”

        宋氏张了张嘴,不自在地别开了脸,狐假虎威道,“你说什么?他二嫂是长辈,打他还有错了,一早上去哪儿了?不干活,回来就胡乱指责人,信不信老三回来我叫他休了你。”自认为揪着沈芸诺错处,宋氏可不会低头,刘花儿早上有句话说对了,裴家她是长辈,还怕一个晚辈不成?沈聪回来她也有话说,大不了让里正出面,休了这个儿媳妇。

        小洛紧张地抓着沈芸诺衣角,有的话听多了,他隐隐明白什么意思了,“娘,小洛不疼。”

        沈芸诺嗯了声,看宋氏像只斗胜的公鸡,高昂着头等人称赞,她淡漠笑道,“娘最好一直这么想。”

        宋氏笑意一僵,欲还嘴两句,被裴老头呵斥住了,“天儿好,还不抓紧将玉米搓出来?”也不知话对宋氏说的还是沈芸诺说的,前者摸了摸鼻子,继续搓手里的玉米,后者则事不关己地牵着小洛出了门。

        小栓没吃着鸡蛋,还平白无故挨了打,一【创建和谐家园】躺在地上打起滚来,刘花儿心烦意乱,抓过他又打了两下,边打边哭,“哭哭哭,就知道哭,不吃鸡蛋会死人啊,谁让你娘没本事,没存点私房钱给你买鸡蛋……”

        走出去老远了,还能听着刘花儿撕心裂肺的假哭,小洛仰头,“娘,我们去哪儿?”

        沈芸诺弯腰抱起他,昨日走的路多,小洛脚底起了泡,若非晚上给他洗澡见着了,他怕不会吭声,“娘带你去上水村看大夫。”她琢磨着去山里摘蘑菇,手里没有篮子,堂而皇之摘了蘑菇进村太打眼,想了想,还是明天再说。

        “我不去,药苦。”四婶上次生病了,远远的闻着他都害怕。

        沈芸诺微微一笑,“不怕,不吃药。”小洛脚上的水泡擦药了才好得快,再者,【创建和谐家园】上的红印子也要让大夫看看。

        上水村比兴水村富裕,一路走来遇着好几户青砖大瓦房,大夫姓韩,是韩梅的一位堂叔,说了缘由,韩大夫给了盒涂抹的药膏,给钱的时候,沈芸诺心思一转,“我没带钱,可以赊账不?”

        她也是见旁边账册上写着谁家欠多少银子留意到可以赊账的,大多是几个铜板,第一次做这种事,一脸赧然。

        韩大夫看了她两眼,“哪家的?”

        “兴水村裴家,裴元平家。”裴老头在,家里都他说了算,抱他的名字该是没错的。

        韩大夫脸上有了笑意,“是梅姐儿弟妹吧,家里怎么样?”

        沈芸诺礼貌回道,“一切都好着,这两日忙着搓玉米粒子呢。”心里明白,赊账成功了,又问韩大夫要了一副治风寒的草药,兴水村来这边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真遇着生病,一来一回总要花些时辰。

        算下来,共花了十一文,沈芸诺微微吃惊,难怪韩家有钱,草药是自己去山里寻的,没有成本,一个月看几个病人,一个病人吃几副药,收入都不少了,告辞后,抱着小洛若有所思,山里田野上有草药,看韩家院子晒着的那些就明白,像裴勇他们在镇上干活,一天八文,不管饭,还是农忙的时候,农闲,一天六文,没有门路,活儿还不好找,村子里汉子多是在周围村子帮忙,去镇上帮工的少,离得远,工钱也就管饱的样子,若是遇着村子里大方点的地主,比在镇上干活挣得还要多。

        追根究底,太穷了,农家有个温饱就谢天谢地了。

        经过一片林子,沈芸诺想着兜里的包子,放下背上的小洛,“小洛,吃点包子我们再回去。”依着宋氏性子,中午不会给他们留饭,好在她买了包子。

        坐在石头上,小洛慢慢地将包子分成两半,将多的一半递给沈芸。

        “你吃吧,娘吃鸡蛋。”鸡蛋被揉得不成样子,剥开蛋壳,一些蛋清都碎了,想起今日的事情,她教小洛,“以后谁打你,转身就跑,跑不过就拳打脚踢,不能像今日乖乖的一动不动明白么?”

        小洛人老实,刘花儿打他不哭不闹,不是助长了刘花儿【创建和谐家园】的性子是什么?今日她打了小栓,以后刘花儿再【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就得想想后果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环境不会同情弱者,除了自己护着自己不被人欺负,没有其他途径。

        小洛眼神一黯,不说话,二婶让奶奶休了娘,休了娘,他就没有娘了,他不怕疼,只要娘在。

        沈芸诺又道,“别人欺负你也是看你好欺负,你看二婶她不敢打你大堂兄,为什么?知道她打不过,小洛要变厉害,厉害了,将来不仅没人敢欺负你,也没人敢欺负娘。”

        “像三舅舅那样吗?”小洛眼神忽地亮了起来,喃喃道,“没人敢欺负三舅舅。”

        沈聪和裴征去年春离开的村子,那会,小洛也不到一岁,他从哪儿听来沈聪的厉害的?不过,在他希冀的目光中,沈芸诺笑着点了点头,“对,像三舅舅那般厉害。”

        小洛重重地咬了一口左边手里的包子,“三舅舅厉害,奶和二婶都怕他,我也要厉害。”

        噗嗤一声,沈芸诺笑了,“好,小洛也会那般厉害的。”

        他不知晓沈聪经历了多少事才会成为人人心中忌惮的人,她一辈子也不想小洛成为那样的人,于她,无非是沉重的伤痛罢了。

        左右回去不干活,沈芸诺走得慢,路上遇着野果子会摘来给小洛尝尝,母子两走走停停,到裴家晌午都过了。

        如她所料,宋氏果然没留饭,灶房里锅碗瓢盆干干净净,沈芸诺收拾了昨晚的衣衫,端着木盆去了小河边,宋氏搓了一上午玉米手又疼又麻,望着沈芸诺背影,和裴老头嘀咕,“老头子,你说老三媳妇是不是带着小洛吃好吃的去了?这么久了才回来也不喊肚子饿,说不过去啊。”

        晒过的玉米,一搓一排玉米粒就掉了,裴老头心不在焉地应了声,头也不抬道,“你问我我问谁,没事别去惹她,估摸着秀秀该回来了,你寻媒人四处问问可有合适的人家。”

        说起自己小女儿,宋氏脸上有了笑,“不着急,娟儿说不定替秀秀在刘山村找了一门亲事呢?”裴娟嫁得远,宋氏起初是看上刘家给的聘礼多,等裴娟嫁过去了才知道聘礼是借的钱,刘家欠了一大笔债,裴娟没少埋怨她,好在这几年,女婿争气,欠的债还了不说,还起了新屋子,日子过得比裴家好多了,她想让裴娟在刘山村给裴秀找门亲事,姐妹两离得近遇着事情有个商量,再者,聘礼丰厚,家里儿子都成亲了,聘礼可不就是她的?

        理清楚了,她对裴秀的亲事倒是不急了。

      ¡î¡¢µÚ014Õ ðÓê½øÉ½

        河边洗衣服的妇人闲不住嘴,拉着她扯了不少事儿,无意间说起裴家大房起青砖大瓦房的事,欲言又止,沈芸诺一问,才知晓宋氏和两个妯娌关系不好,除了红白喜事,甚少来往,从妇人口中得知,宋氏泼辣脸皮厚,得罪了大房二房,三家的情分也淡了,裴家老太太跟着大房住,说起宋氏直摇头。

        大半个时辰,村里人情世故了解了大概,东家长西家短,村里没有秘密。

        日头渐渐往西,乌云飘了过来,大风起,夹着阵阵热气,瞬间,整个山头被乌云笼罩,视野暗了下来,慢条斯理捶衣服的妇人们慌张起来,“怕要下雨了,玉米棒子还在院子里晒着,得赶紧回了。”语毕,随意将衣衫扔进水里,抓着两只袖子,上下晃动,激起一层层浪花,紧接着拧干扔进木桶,速度快得令人砸舌,沈芸诺愣神间,河边的妇人已收拾好盆子准备回了。

        沈芸诺早就洗完了,不过想多打听点事才蹲着没动,见大家都回了,她端着木盆,牵着小洛往村里走,未到村子,天边一阵滚雷,从东到西,震得人耳膜发馈,小洛缩着前脖子跟在沈芸诺一侧,妇人们朝地里还在干活的人喊了起来,“快回家收玉米棒子,下雨了……”

        头顶,一声高过一声的雷鸣,黑云渐渐逼近,像要吞噬整个村子,耳边尽是妇人喊收玉米衣服的声音,一时之间,村子热闹起来,沈芸诺抱起小洛,大步往裴家走,到门口,豆大的雨啪啪落下,玉米粒子堆在石阶的一角,凉席上的玉米棒子被赶到中间,裴老头,宋氏,韩梅,周菊四人抓着凉席的四角往上房抬。

        玉米棒子重,四角起了,中间岿然不动,刘花儿左右收拾凳子,裴老头神色着急,语气不善道,“还不快过来搭把手?”玉米棒子干得差不多了,淋了雨,搓起来费事,若连续几日雷雨天气,玉米发霉,之后不能吃,也卖不了好价钱,一年到头的辛苦就白费了。

        刘花儿扔了手里的凳子,上前拽着凉席边使力,雨势密集,沈芸诺将小洛放在就近的台阶上,上前帮忙,庄户人家靠着这点粮食过日子,要她冷眼旁观,她于心不忍,站在裴老头身侧,冲宋氏喊道,“娘,你和四弟妹拽着走过来,叠在一起,咱六个人一起用力。”

        宋氏反应过来,忙和周菊走上前,四只角叠在一起,盖住里面的玉米棒子,六人一起,用尽全力将凉席往台阶上拖,终于拖到了屋檐下,沈芸诺手指被竹篾上的须扎了好几下,松开手,隐隐犯疼,一看才知刺入肉里了。

        裴老头不敢休息,冒着雨,捡起院子角落的杆子,赶鸡进笼。

        宋氏坐在地上喘气,一脸怒气的瞪着刘花儿,“杵着做什么,收凳子簸箕啊。”簸箕里晒着点粗糠,鸡吃的,下雨玉米棒子要紧,哪顾得着簸箕,眼下玉米棒子收回来了,宋氏才想起院子里的簸箕,训斥完刘花儿,又数落沈芸诺,“没见着下雨是不是?在外边做什么不能跑快点?玉米棒子发霉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个个好吃懒做的。”

        宋氏骂人最爱好吃懒做四个字,沈芸诺懒得理会,拔了手里的刺,去东边屋外的石阶上端木盆,牵着小洛回屋。

        宋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口气不上不下,看刘花儿动作慢吞吞的,扯开了嗓门骂。

        农家小院都是泥土,一通忙下来,裴老头鞋底黏了不少泥,发髻衣衫也湿了,接过宋氏递来的巾子,问起沈芸诺,“老三媳妇人呢?”

        宋氏撇撇嘴,指着西边,“回自己屋去了,我看她是越来越不把这个家当回事了……”

        裴老头冷她一眼,不是老三媳妇,几人还有得忙,想着三个孙子不在家,朝东大屋叫韩梅出门寻人。

        宋氏的抱怨无疾而终,进屋拿蓑衣去了,家里四件蓑衣,为四个儿子准备的,宋氏找了一件新的给韩梅,转而掀开凉席,玉米棒子还是淋湿了,宋氏焦急不安,“好好的天儿怎么又下起雨来,可要我们怎么过。”

        大风呼啸,家里的窗户咯呀咯呀作响,裴老头回屋换了衣衫,裤脚撩到膝盖,光着脚,披了件蓑衣欲出门,“我去看田里看稻谷,雨大,别积了水才好。”稻谷结穗了,田里若积了水,根部烂掉,穗不饱满,收成就差了,想着这个,裴老头一刻不敢耽搁。

        路上遇着几个去田里的,裴老头一声叹息,抱怨天公不作美地往田地去。

        沈芸诺把衣衫挂在竹竿上,竹竿一头搁在床上,一头搁在桌子上,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发现屋子里漏雨了,东一块西一块湿哒哒的看得人心烦意乱,共五处漏水,沈芸诺只寻着两个木盆,其余三处她去院子找了打水的水桶,暂时是稳妥了。疲惫的躺在床上,听着雨一滴一滴打在木盆里,神思飘远。

        猛地又一阵雷鸣电闪,照亮了屋子,沈芸诺侧着身子,问小洛,“小洛,你喜欢这样的日子吗?”

        漏雨的屋子,不管饱的饭,日复一日,看不到出路和希望,小洛才两岁,怎么能让他活在这种环境中。

        小洛躺下身子,紧紧抱着沈芸诺,诺诺的喊着娘。

        沈芸诺缓缓抚上他的后背,“你睡一会儿,娘换了衣衫来挨着你。”身子缓过劲儿,才觉得衣衫黏黏的贴在身上难受,衣柜里有几身衣衫,料子皆是粗布,不是灰色就是深蓝,庄户人家的衣衫大多如此,大人穿得差不多了,改小了给家里的孩子,小洛身上的衣衫是裴征的衣衫改小了的,针线细腻,该是原主缝制的。

        拉回思绪,沈芸诺走在柜子角落里,换了衣衫,雨倾盆而下,电闪雷鸣,夹杂着急啸的风,沈芸诺抱着小洛,“小洛,饿不?”

        估摸着时辰该做饭了,天黑,家里没掌灯,整个上房静悄悄的,好似都歇下了似的。

        “不饿。”窝在沈芸诺怀里,小洛嘴角扬着笑,闭上眼,缓缓解释,“天黑了,不准掌灯做饭。”宋氏定下来的规矩,天黑没做饭,一家人都要挨饿,灯油花钱,家里没钱。

        明白了小洛话里的意思,沈芸诺心里百般不是滋味,宋氏一毛不拔,手里的银钱去哪儿了,离裴老四成亲有两年了,家里该是攒了银钱的,然而从未见宋氏说过用钱的事,想不出个所以然,沈芸诺想着明日去镇上的事儿,下过雨,山里的蘑菇多,提着篮子只怕还不够,背个背篓,摘些野菜卖到镇上也好,念及此,因着漏雨的坏心情也烟消云散,“睡吧,明日娘带你去镇上。”

        经过早上一事,沈芸诺不放心将小洛留在家里,细细叮嘱道,“明早起床你在院门口等着娘,娘去山里摘蘑菇然后回来接你,奶和二婶如果问你,什么都别说。”宋氏和裴老头当家,如果一家人能够温饱就算了,可事实明显不是这样,宋氏只顾着自己,哪会管她们死活?她开始后悔了,后悔当初被分出去又自己带着小洛回来,她以为宋氏心思不坏,是她想错了,如今回来了,想要再分出去就难了。

        窗外雷声响动,风驰电掣,屋子里却一片祥和。

        一宿的雨,清晨雨还淅淅沥沥下着,下着雨没法进山,沈芸诺神色着急,宋氏推开上房大门,看沈芸诺在屋檐下愁眉不展,她冷哼了声,朝东边第二间屋子喊道,“老二媳妇,老二媳妇。”

        今日轮到刘花儿做饭,昨晚一家人没吃晚饭,宋氏自己有些承受不住了,故而声音急切,刘花儿慢吞吞应了声,宋氏横着眉,大步走向门口,破口大骂,沈芸诺转身欲回屋,猛地想起什么,望着院子对面的宋氏,神色不明道“娘,你们的屋子不漏雨?”家里的木盆水桶她用来接雨了,宋氏屋里若是漏雨,不会不问家里木盆的去向,除非,宋氏屋子里好好的。

        宋氏转过头,目光一闪,心虚地别开了脸。

        沈芸诺目光微沉,看韩梅从屋里出来,问道,“大嫂,你屋子可漏雨?”

        韩梅动作僵硬了一瞬,沉吟片刻,才道,“三弟妹屋子若是漏雨,等你大哥他们回来,抽个时间补补就好了。”随后绝口不提屋子的事情,等刘花儿和周菊出来,沈芸诺又问了一遍,听了她们的话,突然就笑了,所有屋只她和小洛住的漏雨,没有蹊跷她自己都不信,左右从她们嘴里也问不出什么来,好在雨停了,沈芸诺去屋子和小洛说了两句,背着背篓去了山里。

        如她所料,不过一晚,蘑菇,香菇,鸡枞菌争相冒了出来,她不敢走远,摘了半背篓便回了,先回屋换了身干净的衣衫,这才抱着小洛往屋外走。

        念她昨日帮忙抢了玉米棒子,石阶上搓玉米粒子的裴老头难得叫住她,“灶房还有馍和粥,你和小洛吃点吧。”

        “不用了,我带小洛回沈家一趟。”沈芸诺不想裴家不依不饶,回沈家是故意找的借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5: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