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BG[清]重生之孝诚仁皇后》-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索额图一直领着珠锦在寺院里左拐右绕的,渐渐到寺院深处去了,好不容易走到一处禅房前,珠锦一眼瞧见花木深深处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当下便带了笑:“玛法!我来了!”

        索尼闻声看过来,见等的人来了,忙迎了过来,上下打量了珠锦一番,见她穿着天青色的旗装,外头罩着深紫色的斗篷,梳着简单的两把头,头上除一根玉钗外别无饰物,端的是清新雅致,倒是脚上穿着吊着流苏的鹿皮小靴子给整个人添了几分可人娇俏,微微蹙眉嘀咕了一句:“锦儿这身打扮素净了些!”

        不过说不准太皇太后就喜欢这个样子的,索尼如此想着,也不等珠锦说话,拔脚就往禅房里头走:“索额图不必跟着进去了,你跟锦儿的丫头就在外头等着,我带她进去。”

        索额图一听便住了脚,只望着爷孙两个的背影出神,大姑娘确实是穿得素净了些,可是头回见太皇太后就打扮的艳丽娇媚,太皇太后能喜欢么?倒不如清新脱俗一些更为自然,本来大姑娘就是十一二岁的年纪,正是亭亭玉立不施粉黛也好看的时候,又何必学那三四十岁的妇人涂脂抹粉呢?

        因此他在府中看见大姑娘如此打扮时,心里也曾掠过如阿玛一般的想法,但是后来如此转念一想,也就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要说珠锦见孝庄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份紧张并非是恐惧不安,而是那样一种得见故人的隐隐期待和兴奋之情。

        上上辈子孝庄待她,可谓是当作亲生孙女一般疼爱,孝庄自选她进宫为皇后,就极为信任她,将后宫一切事务交由她处置,并且在一旁悉心指点,栽培她鼓励她,希望她能好好的打理玄烨的后宫。

        可也是天公不作美,她自己不争气,生了承祜夭折,之后拼死生下胤礽,她又因难产而死,独留下胤礽和玄烨,老人家当时该有多伤心呀……

        她和太皇太后还有玄烨曾一起熬过了那样艰难的岁月,玄烨和她虽是帝后,可年纪到底还小,全靠太皇太后在那里撑着,可还没等她报答太皇太后待她的恩情,她就离世了,这是她心中永久的遗憾。

        她心中也还有一层遗憾,她离世太早,她是康熙十三年去的,太皇太后在十三年之后也就是康熙二十六年也离世了,她却未能替太皇太后送终,这又如何对得起太皇太后对她的一片知遇之恩呢?

        所以重生后,珠锦就发誓,她要好好的侍奉孝庄,以报她待自己上上辈子的恩情。

        “老祖宗吉祥,老臣将孙女儿带来了,老祖宗瞧瞧。”

        “锦儿给太皇太后请安,祝太皇太后福体安康,万事如意。”

        索尼见到孝庄,给她行了礼,便递了个眼风给珠锦,想让她快些给孝庄行礼,哪知眼珠子刚一动,就听到珠锦紧随着他的请安声,还看到了那极其规矩熟练的请安礼。

        索尼跪在地上啧啧一叹,长孙女这几年的规矩没白学,不仅声音圆润好听吐词清晰,这行礼也是行的规规矩矩很是好看,以他的眼光来看,长孙女这礼节规矩绝不逊于宫里的格格们。

        当然索尼是不知道的,珠锦上上辈子好歹也是做了将近十年皇后的人,礼节规矩上又怎会不娴熟呢?

        “都起来吧,”

        孝庄笑起来,目光转瞬就落在珠锦身上,待看清她的容貌后眸光一亮,冲着珠锦招招手笑道,“丫头,来,过来!走近些让我瞧瞧你。”

        

      ¡¡¡¡¡î¡¢µÚ008Õ ¼ûТׯ2

        

        珠锦依言走近,好让孝庄看个清楚,但她也不敢走得太近,毕竟身份有别,若是太近只怕会乱了规矩,因此她离着孝庄尚有一箭之地。

        哪知孝庄看她不仅模样好,就连人都这么懂规矩,心里喜欢得很,何况这是在宫外,她出宫来见赫舍里氏就是为了拉近距离的,因此哪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直接递了个眼色给一旁侍立的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会意,上前去轻柔拉起珠锦的手把她往孝庄跟前带,还对着珠锦笑道:“锦姑娘别紧张,老祖宗啊,是喜欢姑娘呢。”

        到了孝庄跟前,苏麻喇姑也没有立刻就退下去,她怕珠锦一个人在孝庄面前会拘束,就依然执着她的手笑盈盈的拥着她与她并立在孝庄面前。

        珠锦也对着苏麻喇姑一笑,她对苏麻喇姑自然是不陌生的,既都是上上辈子的亲近之人她又怎会紧张呢?

        只是这话是说不出口的,因此她就对着苏麻喇姑温柔一笑,又因苏麻喇姑拉着她的手她不便行礼,遂微微福了福身子:“苏麻姑姑好,锦儿给苏麻大姑姑请安了。”

        苏麻喇姑跟着孝庄数十年了,两人之间的情意早已超越了主仆,孝庄从来都不把苏麻喇姑当做下人对待,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珠锦一直都是很敬重苏麻喇姑的,她又还未入宫,如今的身份不过是索尼家的长孙女而已,年纪又小,敬苏麻喇姑一声大姑姑完全是可以的。

        但苏麻喇姑哪里敢让未来皇后真的福下去给她行礼呢?

        忙用胳膊揽住珠锦的腰身,一把将她福礼的动作给止住了,口中笑道:“锦姑娘可千万别给我行礼,不然可真是折煞我了!锦姑娘可是个贵重人儿,可不能随意给我请安行礼的!”

        苏麻喇姑不让珠锦行礼,珠锦也不勉强,听了这话却笑道:“大姑姑是太皇太后身边儿的人,也是我的长辈,晚辈孝敬长辈又有何不可呢?若要说折煞二字,是大姑姑自己过谦了!”

        孝庄在上头看着珠锦与苏麻喇姑在自己面前说话,见这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言辞清晰伶俐,又这般敬重苏麻喇姑,眉眼弯弯的噙笑模样让她看了越发喜欢,便望着索尼笑道:“索尼啊,你给她取名儿叫珠锦,可我看她,可一点儿也不像个骄傲的孔雀呢!”

        旋即又拉住珠锦的手笑道,“我是瞒着皇上和宫里的人出宫来的,就只带了苏麻,再就是你玛法和你伯父陪着,想来接你来的路上索额图就与你说过了吧?我一则是为了来护国寺还愿,二则呢,也是想要在封后的懿旨下达之前见一见你。”

        珠锦在满语里的意思就是孔雀,孝庄当初在听到索尼说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会见到个高傲利落说一不二的满洲姑奶奶,哪知见了面之后,才发现这个有见识的小姑娘长得这么清新雅致,言谈举止得体又大方,一笑起来,就像是夏日里荷花开了一样,娇俏又好看。

        索尼也笑:“太皇太后不知道,当初伊尔根觉罗氏生她的时候正是夏天,刚生下没几日,连眼睛也还未睁开呢,就抓着她奶娘给她扇风的孔雀羽扇不放,正巧被老臣瞧见了,老臣当时灵光一闪,就给这孩子取名叫珠锦了。”

        还有一层想法索尼没有说出来,他给自己的嫡长孙女取名叫珠锦,自然是对她寄予厚望的,孔雀生来高贵,他是希望自己的嫡长孙女也如孔雀一样,不只是出身高贵,将来嫁的人家,也要是满洲贵族才行。

        所以如今这境况,倒是符合了他当初给珠锦取名时的心境,嫁入皇家为后,还有什么身份比皇后更加尊贵的呢?

        “这名字取得好,可见你是用了心思的,”

        索尼故意凑趣的话,孝庄又怎会听不出来?她也明白索尼的心思,本来就不欲在此事上深究,转头又对珠锦道,“丫头,你可知我在这护国寺里曾许下什么愿望么?”

        不等珠锦回答,孝庄又道,“你自然是不知道的,就连你玛法都不知道。那年还是康熙初年,皇上才刚刚登基,虽说辅政四大臣定了,可我这心里愁呀,当初世祖爷六岁登基,可皇上呢?他是八岁登基,也就比世祖爷当年大了两岁呀,我在宫里头待着,可我心里不安生,我就出宫到这护国寺来了,这皇家寺院里啊,清净得很,那年啊,我也是坐在这间禅房里的,我记得我坐了两个时辰,我的心里就静下来了,然后就去大殿拜佛祖。”

        “我就跟佛祖说呀,希望佛祖保佑我的玄烨好好的长大,将来平平安安的大婚生子,亲政理事,我还说希望四大辅臣都忠心为玄烨守好朝廷,对他忠心耿耿决不隐瞒,若此愿望达成,我会在玄烨大婚顺利亲政之后替佛祖重塑金身。”

        孝庄想起当年,眼中隐有怅惘之色闪过,这几年多少艰辛苦楚,她都带着玄烨熬过来了,如今索尼肯出面,玄烨又能得了这么个伶俐乖巧的皇后,她也就能放下一半的心了。

        珠锦听孝庄这样说,微微垂眸咬唇,上上辈子她从未听孝庄说过这样的话,当初她跟玄烨大婚之后,也是在日日都去慈宁宫请安请了大半个月之后,孝庄才留下她说话,也是那时孝庄才会跟她吐露一些心里话,那时的她还欣喜若狂,觉得孝庄看重了她才会跟她这样说话,她也知道是那大半个月坚持不懈的请安起了作用,孝庄观察她了大半个月,才认可了她的。

        可对比现今孝庄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现在孝庄说的这些话,才是真正掏心窝子的知心话,否则她不会在自己面前直接亲热的称呼出玄烨的名字,更不会这样亲切的拉着她的手说这样的私话。

        这样的孝庄让珠锦觉得更真实,也更喜欢,她更觉得自己那天的决定没有错,她对索尼直言是对的。

        “太皇太后也信佛祖么?”

        因孝庄从未跟珠锦说过这样的话,所以这一段护国寺的插曲珠锦是不知道的,而她后来入宫也才知道,世祖爷当年确实因为董鄂妃的死而生了遁入空门之心,他要剃了头发做和尚去,孝庄苦口婆心都劝不回世祖爷,但后来世祖爷到底也没有做成和尚,而是被天花夺去了性命。

        自己的亲生儿子曾为了个女人要遁入空门,甚至在很早的时候就跟和尚一块儿出入朝堂,与佛门【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厮混,太皇太后难道就不恨吗?

        怎还会如此信服佛祖?珠锦不明白。

        “为什么不能信?”

        孝庄笑起来,意味深长的看着珠锦道,“这中土的佛祖与我们草原的长生天有什么区别?我能信长生天,自然也能信佛祖,不过,我却知道他们不可能为我完成任何事情,更不可能替我完成愿望,所以与其说是我信他们给他们许愿,还不如说我是信我自己,而来这里,不过是在脆弱的时候寻求支撑自己的慰藉罢了。”

        珠锦慨然一叹,要不怎么说孝庄是个让人敬服的女子呢?她的眼界和心胸,早已超过了这个时代女子的狭隘了。

        “我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我们有困难,佛祖只能看着,我们对着他诉说,他也帮不了我们,正所谓人定胜天,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努力才能闯过这些困难,”

        珠锦道,“可是,现在的局面还不是太皇太后您所说的那样啊,皇上也没有大婚,鳌拜……鳌拜他也骄横,四大辅臣不同心,皇上也还没有亲政,您如何还愿呢?”

        她后头的话是大着胆子问的,原本按照规矩,这些话是打死都不能出口的,但是珠锦瞧着今日这架势,摆明了就是密谈,反正都对索尼直言过了,今儿她干脆做回自己,畅所欲言。

        

      ¡¡¡¡¡î¡¢µÚ009Õ ¼ûТׯ3

        

        珠锦这话说的孝庄没有生气,反而望着她笑起来:“谁说这些事没有完成?”

        孝庄慈爱的摸摸她的脸,又看了一眼索尼,才道,“玄烨同你大婚之后,就可以亲政了,四个辅政大臣虽然不同心,却有你玛法震慑,局面迟早都会好起来的,除了鳌拜,将来玄烨平安顺利的亲政之后,不就是我所希望的局面么?好孩子,这都是你带来的呀,若非是你,你玛法只怕现在还在犹豫着,若非你深明大义,玄烨只怕还娶不到你这样的皇后,虽然我的愿望还没有变成现实,但是已经看到希望了,不是吗?”

        她知道索尼应下这些事情就不会反悔,她相信索尼一定会替玄烨扫清亲政之前所有的障碍,他连他最心爱的长孙女都嫁到了皇家,即便他不为玄烨筹谋,他又怎么可能不为他的孙女筹谋呢?

        今次还只是还愿,将来等真正除了鳌拜,等玄烨亲政之后,她还会来兑现她的承诺,替这护国寺的佛祖重塑金身的。

        “是的,已经看到希望了,”

        珠锦被孝庄这番话说得动情,她反手握住孝庄的手,坚定道,“太皇太后一定会等到那一天的,皇上一定会凭着他的聪颖除掉鳌拜,他一定能顺利的亲政!将来,整个大清国都会被皇上治理得国泰民安的!皇上他会成为人人称颂的明君圣君!太皇太后也会为后人所感念!咱们大清,会越来越好的!”

        “太皇太后,玛法和我,还有我阿玛我额娘还有我三叔,我们赫舍里氏一族的人,不论生死都会一直追随太皇太后,追随皇上!誓死护佑皇上!”

        这样表忠心的话,孝庄一生听到过太多,也听到过太多的人跟她说这样的话,在她看来,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那些人对她的承诺,可是,有些人说了并且做到了,有些人说了却并没有做到,所以,她虽愿意听这样的话,却不代表她就愿意相信,说出来的话却做不到等于白说。

        但是眼前的小姑娘眼神坚定,握着她的手也极有力,那眼中的诚恳和认真让孝庄很是动容,让她不由自主的去愿意相信这个小姑娘的话,相信她说的都是真心话,相信她所说的这些都会成为真的。

        明明当初四大辅臣也在她跟前说过同样的话,她却这般坚信眼前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这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孝庄望着小姑娘微红的眼眶,伸手摸摸她的脸颊,眼底也有些润湿:“好!好!我知道你是个好的,我等着你说的那一天!”

        顿了顿,又道,“丫头你放心,钦天监算过了,七月初七是个好日子,那日我会让皇上给你们索家下聘行纳采礼,九月初八是大婚吉日,九月初七皇上就会祭告天地行大征礼,初八就把你接进宫里来,从那之后,你就是我大清入关后第二任皇帝的皇后了。”

        珠锦点头微笑,略略带了一点小女儿特有的娇态:“一切全凭太皇太后做主,锦儿听太皇太后的。”

        她这羞涩模样与方才慷慨激昂的样子又别是不同,看的孝庄抚掌大笑,笑够了,又意味深长的看了一旁的索尼一眼,道:“大婚之事,礼部会操持好的,但索尼你也要多费心,这几个月,还是不要让鳌拜生事,罢了,你心里比我清楚,你也知道该如何去做,我也就不嘱咐你了,我只盼着大婚顺利进行就好了,等我回宫,在合适的时候,会有懿旨下达的。”

        孝庄言罢,待索尼答了之后才道:“我出来的也够久了,该见的人都见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是时候该回宫去了,你们先自去吧,我随后就走,哦,还是让索额图留下,他得随我回宫去的。”

        苏麻喇姑得了孝庄的眼色示意,便拥着珠锦将她送到门口,待索尼出去,苏麻喇姑却顿住脚步不走了,等珠锦诧异看过来,苏麻喇姑正含笑望着她,还冲她眨了眨眼睛,小声轻笑道:“锦姑娘别忧心,皇上是再和气不过的了,等你进了宫,他肯定会喜欢你的,皇上身边没有可心的人儿照顾,老祖宗可是把皇上托付给锦姑娘了,锦姑娘可不要让老祖宗失望呀!”

        珠锦微微有些脸红,倒不是害羞的,而是被苏麻喇姑那促狭的眼神看得不大自在,遂笑道:“大姑姑放心好了,这些我都是知道的,等我进了宫,若是有不懂的不会的,还有大姑姑和老祖宗教我,大姑姑别担心,我肯定不会让老祖宗和皇上失望的。”

        苏麻喇姑倒是头一回听见有人这么回答她的话,她本来还以为小姑娘会害臊的只会应一声了事,没想到她还能这般落落大方的说话,心里就越发敬了她三分,也跟着笑道:“那姑娘快去吧,索中堂都走远了。”

        目送珠锦离去,待看不到小姑娘清新雅致的身影之后,苏麻喇姑才将房门关上,转头回了孝庄身边,孝庄正在闭目养神,听见脚步声便睁开了眼睛:“送走了?”

        “走了,”

        苏麻喇姑想起小姑娘方才说的话,唇角的笑就收不住,“按照老祖宗的吩咐,该说的话也跟她说了,原本是为了宽她的心,她反而叫我别担心。”

        她将珠锦方才所说的几句话学给孝庄听了一遍,又道:“还以为她脸红是因为害羞,没想到她倒是大方得体的很,不过说的话倒是很在理,让人很是放心啊。”

        孝庄听了这话倒是没有笑,只是眼神柔和了许多,心中一时掠过无数感慨,叹道:“苏麻啊,她是个聪明孩子,我就是不放心才要来看看的,前两次都是太相信自个儿的眼光了,唉……福临的事儿就不提了,到了玄烨这里,到底也是不愿意叫他再心里不痛快了。”

        索尼主动病愈归朝,并主动来找她,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

        原本她都已经不报希望了,也已经做好打算准备去索尼府上走一趟了,却没想到索尼竟来寻她了,还与她掏心掏肺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最重要的是,竟是他们家那个她预备娶给玄烨做皇后的小姑娘让索尼改的主意。

        孝庄当时听了那段话,心里是有些不相信是个小姑娘说出来的,还认为是索尼自己面薄不好意思找她便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好在她面前说话,又想着,若真是这个小姑娘说的话,那她就一定要见一见这个小姑娘了,看看索尼所言是真是假。

        她抱着似信非信的态度见了小姑娘,一番交谈下来,她发现那番话是这个小姑娘说的,更发现自己给挑的这个皇后确实不错,她嘴上不说,心里却不得不承认,珠锦要比她给福临选的两个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后都要好。

        若非为了除掉鳌拜才要笼络索尼,她也不会挑他的孙女为后,她肯定又会去科尔沁选博尔济吉特氏的姑娘做皇后了,尽管她心里明白得很,蒙古亲王养大的姑娘根本不适合到紫禁城里来生活,更不适合做一国之母,但是为了科尔沁,为了博尔济吉特氏,她必须这么做。

        满蒙联姻是旧俗,她若是不维护,难道还指望福临和玄烨去维护么?

        他们虽是她的儿子和孙子,却也是爱新觉罗家的人,是满人的主子,他们既然已经入关了,面对关内的【创建和谐家园】,他们一定也会用联姻来维护,还有汉军旗和满八旗的姑娘们,这些人家里都会有姑娘进宫,她这个蒙古来的太皇太后又怎能不为蒙古争取利益呢?

        所以,即便她知道福临不喜欢,她也要替他立后,这是利益大于情理的事情,没得商量。

        可是她这样做了,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可是她却会后悔,只是不可能再重头来过了。

        所以到了给玄烨选皇后,她除了考虑政治因素,还希望她选的皇后玄烨能喜欢,帝后相携和睦,朝野上下会少许多纷争的,帝后不和,就像福临和她的侄女那样,最后竟闹得反目成仇,还让她跟吴克善哥哥难以相见,她是不喜欢玄烨将来也过这样的日子。

        所以,她怎么样都要选一个好的给玄烨,她要亲自看一看,看了之后她就知道,这个珠锦满足了所有人的要求,对皇家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î¡¢µÚ010Õ ÎÚÀ¼ÆäÆä¸ñ

        

        “老祖宗替皇上费心操持,这些是为了皇上和咱们大清国好,皇上又怎会不痛快呢?奴婢觉得,皇上跟世祖爷到底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情形跟世祖爷那会儿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皇上是老祖宗教养长大的,怎会不理解老祖宗的苦心呢?”

        太皇太后的心事苏麻喇姑又岂会不知道?

        当年世祖爷登基时才六岁,孤儿寡母身份虽尊崇,却不得不被摄政王多尔衮控制,那样的年月里,多尔衮为了自己的权力,根本不许太皇太后与世祖爷在一处见面,娘儿俩个甚至大半年都见不到一面,就是想念的狠了,也只能在每年的大节庆下远远的看上一眼,多尔衮管得很严,娘俩个根本寻不到机会私下见面。

        因此,自世祖爷六岁登基之后,太皇太后见他的时间并不多,更别提亲自教养了,跟在世祖爷身边的都是摄政王安排的宫女太监和嬷嬷们,世祖爷跟着这些人,谁教他什么东西呢?无非都是顺着皇上的意思来,他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世祖爷越是不成器,越是沉迷于骑马射箭打猎,对摄政王就越是有利,多尔衮就越发有借口不让世祖爷亲政了,若非多尔衮后来突然就死了,只怕世祖爷就会被他这么给养废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