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过了最初的慌乱,陈丽姝渐渐镇定下来。
其实情况也并没她想象的那么糟糕。
顾兴东是当兵的,肯定常年不在家。不管他好与不好,对自己影响都不大。她依旧可以做生意,学习,考大学。自己有了能力,如果日子真的过不下去,那会儿再离开她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农村流言蜚语多,她就把娘家人全都接到城里去。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万一他已经结婚了呢?那她前头那些不是都白想了。
想至此,陈丽姝在椅子上坐下,摊开被她一直攥在手心捏的皱巴巴的信纸慢慢展开。
直到把所有的内容都看过一遍,一颗提着的心才渐渐放下来。
顾兴东先是在信里解释了一下为什么一直没有消息的原因。原来是被派去执行任务了。接着又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并说过段时间集训结束会请假回来探亲。
没提结婚的事,那应该就是没有。这让陈丽姝稍稍松一口气。等看到过段时间要回来探亲,秀气的眉头轻轻皱起。
“叩叩——”
房门突然被敲响,陈丽姝起身把门打开。
顾兴萍看见她先咧嘴笑起来:“恭喜三嫂。”说着还俏皮的眨了眨眼睛。
三哥有消息她开心,但她更替三嫂开心。
陈丽姝也不知道该回她一个什么表情,最后抿嘴扯出一抹笑容:“小妹找我有事?”
“爸妈说让你给三哥写封回信明天我上学顺道邮过去。今天家里出了这么大个好消息,妈说下午请假不去上工了。她去买菜。晚上一家人庆祝一下。”
让她给顾兴东写信?
陈丽姝下意识拒绝。根本不认识的两个人有什么好说的?
“小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小学都没毕业,哪里会写什么信,还是你来写吧。”
顾兴萍不知道她是不愿意,还以为是害羞,笑道:“三嫂你这段时间不是拿我以前的书在看么?这会儿正是练笔的好时候。你不知道我三哥脾气特别好。他肯定不会笑话你的。”
陈丽姝依然拒绝:“还是算了吧,小妹你写就行。”
顾兴萍见她坚持,只好点头作罢。
半下午的时候,顾兴东还活着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青山村。
“听说了吗?顾家老三根本没死外头,人家当兵当的好好的呢,听说还是什么军官。”
“你们说这上哪说理去,真是啥人啥命。当初老陈家闺女,咱们都以为铁定守寡了,现在咋样?”
陈满囤听见众人的话,心里也是激动的不行。自家闺女可算熬出头了。心里想着一会儿下工可得去顾家瞧瞧。
陆成鸣耳边听着那帮知青的议论,心里恨个半死。
“成鸣,想什么呢?”赵红开玩笑的从身后拍了下陆成鸣肩膀。谁知对方竟然冷冰冰的看了她一眼。
“怎,怎么了?”赵红有些发怔,以前自己这样做他总是要笑嘻嘻回一句:“想你啊。”
这会儿为什么这么看着她?
“没想什么。”
陆成鸣盯着她那张圆圆的脸,突然就想到了陈丽姝那张俏丽白净的瓜子脸。顿时提不起任何兴致。挥着镐头继续刨地。
顾家,李秀兰脚下生风,很快去供销社买了点干豆腐和花生米,回家就开始做饭。自从儿子来信之后,她觉得整个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吃晚饭的时候,顾守福还特意让孙子去打了二两酒,爷几个坐在一起,高兴的喝上两口。
陈家,吴春梅听见顾兴东来信的消息又狠狠哭了一场。全是替女儿高兴。
吃过饭,两口子叮嘱完几个孩子,就迫不及待的去了顾家。
亲家见面,免不得又激动的哭上一通,陈满囤两口子一直坐到天大黑才回家去。
顾兴东的来信就像是一颗投进两家人心湖的石子,虽然泛起涟漪,但经过一宿的沉淀,第二日还是如往日一般照常吃饭,上工。
顾兴萍一大早去上学,顺道将写好的信送去公社的邮局寄出去。
没过多久,顾兴东就收到了来自家里的回信。打开之后看到信上的内容眉头不自觉皱起。
第十八章 大学生
“怎么?信上说什么了?不会是消失这么久家里特意写信骂你的吧?”
吴铮好奇的凑过来,勾着他的肩膀想一起看,顾兴东却飞快的折了一下信纸扣在桌上。
吴铮:“咱俩这关系不用这么小气吧?”
顾兴东挑了下眉,他的长眉几乎要斜斜没入鬓角,看上去有种冷峻的俊美。哂笑道:“那我大方点?”
吴铮心里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不用不用,是我嘴贱我先走了。”吴铮说着就快步往门口去。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下午二十公里负重越野你跟着一起去。”
幽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吴铮瞬间哀嚎一声。
直到听见关门的声音,顾兴东的手指轻轻刮了两下眉心。
家里竟然给他说亲了。
眸子半垂,目光再次落在那封扣在桌上的信纸上。
信是小妹顾兴萍写的。走的时候才上小学,这会儿已经上初中了。
信纸一共有三张,除了开头报平安家里一切如常,剩下的两页半都是在夸她的‘三嫂’。
什么不顾世俗毅然决然嫁给众人口中‘早已经死了’的他。是她见过最最漂亮,最最聪明做饭最最好吃的人。
她一个半大孩子能见过几个人?
不过,从字里行间确实能看出来自己这个小妹和全家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女人。
这不禁让他有些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家里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成功挑起顾兴东兴趣的陈丽姝对这件事情全然不知。甚至连顾兴萍信里写了什么都不知道。
她这会儿正对着书里的一道题犯难。书是借的小姑顾兴萍的五年级的书。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更为了照顾几个妹妹,勉强读到五年级就辍学回家了。再加上前世扔了那么久,之前学的知识基本上都忘光了。
正想拿着书去顾兴萍屋里问问,隔壁顾兴民屋里的钟声响起,仔细听了一下,竟然已经夜里十一点了。明天还要上工。陈丽姝想了想先夹了个便签记下来,等明天抽空再问。然后起身回炕上睡觉。
第二日,鸡叫过头遍陈丽姝就睁开了眼睛。她已经习惯早晨起来先背一段课文。然后再跟大家一起去队上。
因为没人教,她只能用这种最笨的方式来学习。早晨脑子清明,记下来一段,上工的时候也可以反复想一想。
终于背好几段话和一首古诗,耳边听到外间有动静,赶忙收好书本推门出去。
大嫂张芹和婆婆李秀兰正准备做饭,陈丽姝也过去帮忙。
今天队上要开始下种子。吃过早饭一家去队上等着大队长分配工作。
陈丽姝被分去了二队,负责跟另一个人搭档给地里运种子。当看清楚自己的搭档是谁时,陈丽姝怔了一下。
眼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世他们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下乡到他们村的知青徐宁。
徐宁因为家里情况特殊的原因,导致性格比较孤僻,很多知青根本都不跟她说话。
后来她跟陆成鸣结婚才知道,徐宁家虽然是省城的,但家里有个精神病的妈妈,哥哥好像因为小时候生病智商只有六七岁。她是家里的老二,下面还有弟弟妹妹。
当初下乡的时候,因为他家条件特殊厂里照顾多给了一个职工名额。她让给了她大哥。
大家都说她傻。有的更难听的说她家有傻根。会传染。
陈丽姝看着面前瘦弱单薄的女子,善意的朝她笑笑:“我叫陈丽姝。”
徐宁没想到她会跟自己说话,嘴巴微张,眼里满是惊诧。
陈丽姝再次抿嘴笑笑。
徐宁的脸就红了:“我叫徐宁”
声音不大,但陈丽姝还是听见了。
“咱俩搬一袋子走那么远的路肯定费劲,要不然先倒篮子一些,多跑两趟也就找补回来了。”
陈丽姝拍了拍足足有她两个腰粗的袋子提议道。
袋子里装的是用肥料拌好的种子。由队上马车卸到地头。再由人一袋子一袋子送去地里,另一波人再倒出来装篮子里一点一点洒种子。
前头刨坑,后头点种,最后培土。分工明确,队与队之间都是有对比的,哪个队落后了可是要被人嘲笑的。
徐宁听见她的提议眸子闪了一下。知道她这是特意照顾自己。抿了下唇角点头。
两人先把种子倒一部分进篮子里,然后扎上口袋,一前一后朝着地中间走去。
地里因为起垄,走在垄沟里面本来就很费劲,再加上手里又提着大半袋子种子,两人好几次差点没摔倒。
一天就这样磕磕绊绊的过去,两人也互相熟悉起来。
接下来的两天,徐宁偶尔听见她嘴里背的内容,很惊讶忍不住问:“你在背课文?”
陈丽姝点头,对方毕竟是后来的大学生,她很有几分不好意思:“以前条件不好,现在想要学习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只好背课文。”
徐宁想了想开口:“你光背课文效果不大。语文的话还是要多看书做笔记。数学也要多做题。”
陈丽姝苦笑一声:“我连课本上的题都不会,哪里还有精力做别的题。”
小姑顾兴萍平日上学,回来也要写作业。能留给她问问题的时间不多。
“你要是信的过的话,可以把不会的题抄下来,抽空我给你讲解一下。”对于像陈丽姝这样结婚了还如此上进的人,徐宁是很乐意帮助她的。
“真的可以么?”
陈丽姝见她点头,一双澄澈的杏眸里更是闪着晶亮的光。
“谢谢,谢谢你徐宁同志愿意帮助我。”陈丽姝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个机会对她来说实在太珍贵了。像她这样基础如此差的人,自己学和有人教,那就是天差地别。
徐宁本没有觉得怎么样。被她这一弄倒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心里却也有些好笑,甚至觉得对面的女孩还有一点可爱。
……
随着“轰隆”一声春雷炸响,青山村迎来了春天的第一场雨。
因为下雨,大伙只能闷在家里躲雨。陈丽姝看着已经积赞不少的头花,决定去一趟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