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龙境秘踪》-第7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肌肉宋实在听不明白,站在哪里只翻困,我明白按照他的本意,早就放开大吃大喝,然后回去洗个热水澡睡觉了。可是大使馆离我们下榻的拉美西斯二世饭店有好几公里,他只好先忍住,但满脸的不耐烦,呵欠连天,非常的明显,陈世安瞪的眼珠子都要飞出来,也没有什么效果。

        扎瓦拉里看出大家都听的不明不白,有些烦了。便轻轻地咳了一声,候赛因顿了一下,便明白了怎么回事,他轻轻地喝了一口饮料。便直接进入了正题:“正因为这样,对记梦碑的研究近年也不断有新的发现,对残缺的铭文重新扫描,解读有了不同的结果,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的梅杰教授,他有一个新的大胆的观点,认为解梦碑是讲述伟大的帝王美尼斯的生平事迹,但他的解读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他认为解梦碑如果残缺的地方能补正,重新解读,那么狮身人面像和许多关于金字塔的秘密便可迎刃可解。于是他便竭尽全力走上探索之路。但只到今年年初才有新的发现。”

        一说到发现,屋中的人便精神一振,候赛因接着说道:“今年年初埃及海关拦截到一批走私的货物,其中有一块比较完整的石碑,被送交到埃及博物馆去鉴定,而我正是鉴定人之一,看到石碑后我大吃一惊,因为这些文字虽然古朴原始,但他解读后的内容竟然和梅杰解读的记梦碑内容差不我。我和哥哥商议后,便请梅杰来开罗共同解读。”

        他的脸庞开始兴奋起来,神采飞扬,仿佛年青了好十几岁:“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国王。他统一了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建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长期而辉煌影响的王国,约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下埃及,使整个埃及初步统一成一个国家,开创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美尼斯是希腊语,是希罗多德的称呼,而更多许多史家通过象形文字注音、生活年代和生平事迹的分析,认为美尼斯同已被文物所证实的上古帝王纳尔迈就是同一个人。一般认为他在位26年,在一次打猎时被河马杀死,他的陵墓就是阿拜多斯的乌姆?卡伯地区B17/B18号陵墓,早已经被盗,里面没有什么痕迹。”

        这里面牵涉着我们此去的目的,大家都聚精会神起来,就连肌肉宋也张开了朦胧的眼睛,但他的目光还是主要停留在前面丰盛的大餐。候赛因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而记梦碑和新的石碑我们判定是纳尔迈时代当时一位大祭司的碑文,解读后认为纳尔迈的陵墓还在埃及西南的沙漠里,大祭司在碑文中提到纳尔迈告诉他的亲信们,把他埋葬于沙漠中的清泉之下,埋到太阳落山之处,埋到太阳神的身旁。而他们解读纳尔迈所谓的埋葬之地就在哈里杰绿洲的西南部沙漠里,为抢在盗墓者之前找到这座陵墓,他们一边通知当地警方,一面组织最优秀的学者前去考察,由于这种考察需要大量的经费,他们便申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经费,不料想还是出现了全体失踪的悲剧。”

        “他在撒谎。”在回酒店的路上,机械宋大哥一语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心中也满腹的疑点,而肌肉宋已经打着满嘴的烤羊肉的香味沉沉入睡了,陈世安摇了摇手制止了我们接着往下说,虽然这是大使馆的车,但谁知道会不会隔墙有耳。

        寻找失踪人员不会劳动我们这些人的,尤其是在沙漠里,一头警犬都要比我们好用的多,如果是考察古埃及历史,随便一个读过几天古埃及史的人都要比我们强的多。如此紧急出动我们,甚至中断了对我的调查,一定因为这些事和某些奇异事件有一定的关系。

        夜晚本来大使馆还安排去开罗歌剧院观赏文艺节目,却被陈世安以明天就要出发,白天已经很疲劳为由婉言谢绝了。我被安排和机械宋大哥一个房间,而不是通常和白法海住在一起。宋大哥沉默寡言,和白法海废话连篇不同。拉美西斯二世酒店是五星级酒店,坐落在尼罗河畔,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十月六日桥,附近林立着【创建和谐家园】联盟总部和埃及外交部,对面河中间就是开罗塔,开罗歌剧院等知名建筑,是埃及最繁华的地段,此时夜幕降临,繁灯如星,灿如银河,蔚为壮观。机械宋告诉我,埃及一半以上的电力来自阿斯旺大坝。

        看作眼前的美境,我的心突然颤抖了一下,如果我身边站的是她,那该有多么美好,相偎相依,享受美好时光。朦胧中的她笑靥如花,可是她的倩影忽然化作了吴漱雪冰冷的脸,那脸上写满了伤心,又化作四姑娘涂满油彩的脸,在黑暗中发出诡谲的光芒,我控制不住自己,身子轻轻颤抖起来。

        有人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扭过头,是宋大哥,他的脸上有着淡淡的笑容,他的笑容中有一丝同情,我心一痛,不敢看他,把脸扭了过去。“走,我们弟兄俩喝杯酒去。”机械宋笑着对我说。

        我突然也有了喝一杯的冲动,一醉解千愁,最起码喝一点也有助于睡眠,终胜过慢慢长夜胡思乱想。可是私自喝酒是违反纪律的,尤其是在埃及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国家里,酒本身就是禁忌。

        见我有些犹豫,机械宋咧嘴笑了一下:“没事,我们去去就回。”在酒店就有酒吧,主要招待外国人,机械宋领着我并没有去哪里,而是出了酒店向东走,他仿佛对这里十分熟悉,拉着我走巷道,没多远,这里便是另一番景象,道路狭窄,地面高低不平,路灯昏暗。

        和拉美西斯酒店附近的繁华相比,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偶尔有两个人从路边匆匆走过,还有全副武装的士兵荷枪实弹巡逻。他拉着我一拐,进入一个巷道,这里面立刻热闹起来,整个巷子里充斥着牛羊肉的香味,还有烟草烧酒的味道。在我的印象中,【创建和谐家园】国家一般戒律森严,想不到在这还有一个如此放肆自由的地方。

      第十一章 熟悉的声音

        宋大哥告诉我,埃及是一个世俗国家,并不是政教合一,国内也有许多非【创建和谐家园】民族,如信奉【创建和谐家园】教的科普特人,也有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在此生活。在这里混合有世界各国的特色食品。他看我满脸疑惑,笑着告诉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做为机械工程人员他曾经来埃及做过援建,在开罗待了近三年。

        他领我去的是一家川菜馆,小小的门脸热气腾腾,油腻的桌面,这种以前的记忆我已经有好久没有体验过了,从加入到组织以来,我们每天就在奔命之中,天天和方便食品打交道,甚至没有食物可吃,就是在基地或训练中也是千篇一律的食品,偶有的几次也是在大酒店里。这种上学和刚参加工作时的美好记忆,我以为永远找不到了,却在异国他乡的巷道里相遇了。

        店主是个四川人,他在成都生活了几年,后来来埃及援建,喜欢上当地一个女青年,再后来就在这里落地生根,开了一间川菜馆,因为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川菜馆。我们找了个小房间,要了一个小火锅,这里还是哪种传统的炭火锅,在内地大城市已经很难见到。

        我们点了两个羊肉,点了两个蔬菜,要了一瓶泸州大曲,这种酒味道直辣,一杯下肚,从喉头直辣到胃部,又瞬间冲上了头顶,整个身体仿佛要爆炸一样,再吃口红的已经发亮的羊肉片,哪种滋味只有你吃过了才能形容,鼻子眼睛都往冒汗。

        我的酒量虽然一般,但也喝过许多烈性酒,但这远比二锅头都要有劲,而一向温尔文雅的宋大哥却杯杯见底,让我大开眼界。但他也一会就被汗湿透了衣服。宋大哥告诉我,他原来没有加入组织前,是在机械研究所工作,工作的性质决定他要天南海北到处漂泊,因此酒便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我们两个边喝边聊,主要是他讲生活中的轶事,在机械所工作的所见所闻,然后谈起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我曾经听说过,他老婆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感情很深,很早就有一个男孩,天资聪明。他在我们这个小组里算上是生活幸福,家庭和美,我能感觉到他对家庭,对妻子孩子深深的眷恋。

        “老板,再来一瓶十五年的汾酒。”隔壁有人喊了一声,这里的小房间都有压缩板分隔而成,基本没有什么隔音效果。这声音是哪样的熟悉,我仿佛在哪里听过,可一时却想不起来。但是下一面的声音却让我跳了起来。“三哥,别喝了,我们明天还要赶路,赶紧走了”

        这声音太熟悉了,在中美洲的崖壁边,我曾经听过这声三哥,那是他叫别开枪。这个人的声音和我梦中的声音是如此的熟悉。我全身燥热,猛地跳了起来,冲了出去。门外只有老板和两个伙计,并没有人。

        我一把抓着旁边的伙计:“刚才是哪个房间里的人说话。”这个伙计被我吓坏了,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机械宋已经追了出来:“老七,怎么了?”他的脚步踉跄,有些控制不着自己的脚步。我没有理他,大曲烧的我整个脑袋疼的要裂一样,我努力保持清醒,又大声问了一遍,他还是没听懂我在问什么?

        我一把推开伙计,冲向最近的一个房间,那房间里是几个青年人在吃火锅,看见我冲进来抬起头惊愕地看着我,老板和机械宋一把拉着我,向对方陪笑解释,我不管那么多,又挣脱扑向下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已经人去屋空,只是桌上的火锅还在嘟嘟地冒着泡,有几副筷子凌乱地扔在地上,显示屋里的人走的非常匆忙,这个房间通往后面的窗户还在开着,一股凉风吹来,火锅的热气扑在我的脸上,呛的我眼泪直流。

        我把头伸出窗户,远处隐约有几个人已经没在黑暗之中。我一搭手,跳了出去,机械宋也跟了出来,可是已经没有了人影。“老七,不管什么情况,你都要保持冷静,别忘了我们是在异国,代表着国家。”我已经找不到对方,还能说什么。

        我们两个悄悄地返回到酒店,并没有人发觉我们两个这次的冒险。宋大哥洗澡出来,我还在回想今天晚上的所见所闻,我虽然喝的有点多了,但我绝对没有听错,那个人的声音我曾经多次听到,和她的声音十分相似,绝不会错,我本来今天有机会揭穿她的直面目的,可惜又被她走了。

        我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把宋大哥吓了一跳。这些人来埃及做什么?他们在中美洲曾经疯狂地狙杀我们,现在他们又来到埃及,莫非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目的,那样我们下面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可是如果警告陈世安,以他的精明,我和宋大哥悄悄溜出去喝酒的事就会败露。

        我把事情告诉了宋大哥,他的脸色也凝重起来,披着浴巾在屋里来回转了几圈。最后我们决定还是如实地向陈头汇报,我们两个来到陈世安的房间,他和师兄朱天伦住在一个房间,我们两个简单地把事情经过进行了汇报,我也如实地向他们讲述了在中美洲我的所见所闻和在山洞里四姑娘对我说的话。

        这些事本来象座大山一样压在我的心里,我本来想让他们永远埋在心里,但今天我滔滔不绝地倾诉,没有一丝保留,不知道是酒精【创建和谐家园】的作用,还是这些事我已经背不动,需要别人来帮我分享。

        陈世安脸上没有一丝震惊,他只是专注地倾听,而师兄则不住地喝水,机械宋大哥坐在椅子上,头也没有抬。只到我说完,陈世安走到我面前,轻轻抚摸了我的头:“老七,你和燕语的事我们都知道。但今天你还是让我失望了。”

        我相信他知道我和燕语全部的事,让我参加组织之前他们肯定已经完成了对我的调查,我和燕语的事,师兄更是知道我和燕语的一点一滴,是他和师嫂把我从医院接回来的。我知道我的犹豫不决,还有痴念不忘让原本对我寄于厚望他有些失望,我低下了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人,有时要学会忘记,重新面对新的生活,沉缅于过去,只会让我们永远迈不出新的一步。”陈世安的声音低沉,师兄还是没有说话,做为顾问,我们中间学术最为渊博的人,从进入到埃及就很少发言,从不多说什么话,这和他的地位和性格大为不同。

      第十二章 传奇的向导

        我们第二天一早乘坐飞机前往哈里杰绿洲,哈里杰绿洲归属阿斯旺省,离著名的阿斯旺高坝不远。除了候赛因、拉瓦扎里、唐代明和张卫外,还有一名年青的上校军官,叫哈里,他身体高大健壮,胡子修的很漂亮。他是军方派出的调查人员和指挥官,埃及军队在埃及国家政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任的领导人都需要获得军方的支持,哈里虽然年轻,却在美、俄的军校都受过训练,更在中东地区参加过多次实战,派他前来,显示了埃及政府对这件事的重视。

        飞机是老式的俄制飞机,比运八的噪音还要大,飞的非常低。从窗子往下望,尼罗河有如一条带子贯穿整个埃及,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显得异常漂亮。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也是动脉文明的哺育者。他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全长约6700公里,尼罗河贯穿埃及全境长达1350公里,灌溉着240万公顷的土地。在沙漠占国土面积达96%的埃及,尼罗河就意味着生命:仅占国土面积3%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里,聚集着96%的埃及人!

        我们并没有能目睹阿斯旺高坝的雄伟,飞机折向了西南,降落在哈里杰绿洲的巴里斯,由于沙漠中地形复杂,公路的修建维护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小型飞机运输便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从巴里斯下了飞机,到前线基地所在地北迈尔斯还有100多公里的路程。

        在巴里斯的飞机场上,停有十几架小型飞机,机场上人来车往,十分繁忙。哈里告诉我们,近几年来,沙漠探险游兴起,在北非的主要国家里,埃及政局相对稳定,治安也要好一些,加上宗教管制相对较松,加上其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因此沙漠探险游发展很快。每年都有数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来到这里,主要是欧美国家的游客。他们为埃及带来滚滚的财富和外汇。同时里面也混杂着探险者、盗墓者和文物贩子。

        埃及除了尼罗河沿岸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沙漠,半沙漠地区,尼罗河以东的东部沙漠,亦称【创建和谐家园】沙漠。它直逼红海之滨,地势由东向西倾斜,红海沿岸多山,海拔1500米左右。

        尼罗河以西的西部沙漠又叫利比亚沙漠。它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约占埃及面积的2/3。它的南部海拔350~500米,大吉勒夫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中部和北部多洼地,以盖塔拉洼地面积最大。有地下水的洼地形成绿洲。我们去的哈里杰绿洲是其中较大的绿洲。

        在去往迈尔斯的路上,偶尔可见急匆匆的车队,驼队,候赛因的脸变的凝重起来。在北迈尔斯镇的警察局,我们先抵达了搜寻指挥部。这么多知名学者失踪对埃及政府构成了极大的压力,由于当地宗教冲突不断,担心他们被【创建和谐家园】绑架,除了当地的警察和治安部队,还抽调了埃及精锐的突击部队进行搜索。在另一方面,封锁了报纸和媒体,上面看不到任何相关的消息,但是在现代的信息社会里,这种封锁根本不可能,满天透露只是早晚的事。我们一路上最少看到了六七家海外的媒体,看不到的可能更多,他们应该是得到什么消息而来。

        这么多的外国媒体也让当地警察感受到了压力,警察局里当地警察局长抱怨不休,由于北迈尔斯远不如开罗、亚历山大、卢克索等著名旅游城市,警察力量远远不够,现在面临这样的状况,更是疲于应付。而这么多人的涌入也带动了当地的物价,原来租一头成年骆驼一天大约30埃镑,也涨到了100埃镑,一名熟悉当地沙漠的老导游更是天价难求。

        当天下午,美英的后续人员也赶到了,两国一共配备了十五名人员,其中美国人九人,英国人六名,英国人带队的叫富兰克林,美国人叫杰克逊,但从人员配备来看,手下显得个个精明干练,训练有素,恐怕除了个别专业人员,大部分人都是身怀使命的特工人员。在我的印象中,两个国家一脉相承,应该无法区别,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好区别,美国人大都休闲打扮,非常随便,说话语速非常快,而且有大量的俚语,也不遵守语法,说话时伴有大量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而英国人衣装整齐,说话语速较慢,声音也较低,显得非常有修养。由于某些原因,美国的埃及历史研究远不如英国,因此失踪的人员也远不如英国的级别重量,但他们派出的力量却远大于英国。

        埃及政府与中美两国关系都很好,但和英国由于历史上的关系,既亲密又有隔阂。我们会合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方向,编组人员,经过商议,确定以哈里为总指挥,候赛因为总顾问,朱天伦、富兰克林、杰克逊、扎瓦拉里为成员的指挥部。当地的军政长官为后勤总指挥,并找了当地最有经验的沙漠导游,他们中有贝都因人,也有科普特人,年纪最长的是一名叫扎耶德的向导,是名贝都因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但身体健壮,就连我们年青人也自愧不如。他有四个老婆,十几个儿子,据当地警察局长介绍他从十几岁开始,就跟随当时的驼队穿遇沙漠,随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无数次带领商队,探险家,游客穿越沙漠,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被称为活地图,几年前他已经洗手不干了,但上次失踪的探险队的向导中有一位是他的孙子,他才带着二儿子,三儿子一同前来。

        美国人来的同时也携带来了大量的设备,沙漠越野车就有十几辆,还有先进的卫星通信设备,后勤保障车,水源净化车,甚至包括洗浴设备。但是扎耶德仍坚持要带上几十头骆驼,他更相信这些有灵性的生物。除了四国的研究人员,导游,还有一只当地的治安部队和那只特种部队随同保护,加起来近百人,三十四台车,六十多头骆驼,可以算是一个庞大的队伍。

      第十三章 前途艰难

        高大的椰枣林渐渐消失不见了,我们走入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根据我们知道的信息,和考察队在警察局的备案,结合他们GPSP定位系统提供的坐标,他们是向北迈尔斯的西南的进发的,大沙漠中零星散布着一些水源点,这些水源点构筑了一些小的绿洲,也为探险者提供了生命的保障线。上一次的科考队选择了最为安全的行走路线,没着一些水源走了之字形,这样虽然绕的有点远,却安全的多。而杰克逊希望直奔最后失踪点,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线索。

        对于有人怀疑自己的权威性,老扎耶德显然是很不高兴,候赛因告诉大家,沙漠中不比其它地方,昼夜温差极大,而且此时正是季风时节,随时有可能起风暴,而风暴一起,遮蔽天日,根本没有生物可以生存下来。因此按扎耶德的线路才是最安全的,好在我们行程快,可以两天的路程一日走,中间也不停留研究考察,大概一周左右就有可能到达。哈里也坚持按老扎耶德的路线走,杰克逊才没有话说。

        我看过许多关于撒哈拉沙漠的图片,哪里的沙漠如黄金铺地,沙山如海中波浪,甚至是美丽的震撼人心;在读研究生和博物院工作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去过西北的沙漠戈壁,那里多盐碱流沙,而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地面是坚硬的灰色砂石,【创建和谐家园】在周围的也是灰色砂石,仿佛是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只是偶尔有两丛灌木展现生命的顽强。

        前面是悍马越野车,紧追其后的是大型越野吉普,中间是后勤保障车,包括油料车,再后面是驼队,再后面还是悍马。这是一个壮观的车队,这个阵式有点大的超过我们的想象了。

        我被安排在第六辆车上,这是一座美式的七座吉普,坐了六个人,我和机械宋,两名埃及士兵,司机和唐代明。我们几个人并不善谈,相对无言,在路上我们遇见了两只探险队,这都是旅游性质的小型探险队。只有三四辆车,我注意到这两个探险队都有持枪的警察保护。

        扎耶德坐在第一辆悍马车上,实际上由卫星定位系统,根本不需要他指路,但他仍威风凛凛地坐在上面,仿佛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在这里果真是德高望重,一路上的向导都向他弯腰致敬。

        我们第一个扎营的地方是一个叫哥尔后的地方,哥尔后是一个小绿洲,有一口较大的淡水源地,几十颗椰枣树,这里有一个小型警察站,只有两个警察。在这里非常适合宿营。美国人真的太有钱了,我们不仅能吃热饭,还能洗上热水澡,如果不是人太多,估计要开着风辆房车来。比起前几次执行任务,我们更算上是一趟沙漠旅游。

        和我们一起在哥尔后宿营的有两个沙漠旅游团,他们以为我们也是沙漠旅游的人,对我们庞大的队伍装备很羡慕,非常希望和我们一起先进,但都被哈里拒绝了。沙漠的夜冷的很快,我们建的是大型帐篷,夏天防热,冬天防冷,兼防蚊虫,加上周围遍布的红外线报警器,让我不得不感叹美国佬真的会享受。就连机械宋也是满脸的羡慕嫉妒恨。

        接下的两天里,我仍然透过玻璃窗感叹大自然的奇异壮观,窗外依然是石戈壁,但已经变成了黑色,我知道这是由于火山岩风化而形成的,只是这里的沙漠应该称为石漠更合适,看着外面一个个如坟茔的黑色石包,我还以为来到一处处古代墓地,一问唐代明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沙漠,在埃及最著名的沙漠有四个,就是黑沙漠、白沙漠,老白沙漠还有鲸王谷沙漠,黑白沙漠相邻相隔。

        可是我并没有接看到白沙漠的壮观景色,我们便由南折向了西,一路上还是能见小规模的探险队,旅游团。第三天我们宿营在一个叫苦水的地方,这是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最后一个水源地,面积也稍大一些,再往西走,一直到利比来至非洲西海岸,便是真正进入到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

        但是在这里我们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就在今天下午一个欧洲的探险队在前面不远处的沙漠遭受到了偷袭,车辆设备被抢,人员被杀,只有一个当过兵的游客把身子埋在死骆驼下面,后来遇到了另一个探险队,才侥幸逃生。据生还者描述,对方骑着骆驼,都蒙着面,训练有素。

        在撒哈拉腹地生活着数百个部族,以放牧为生,大都是贝都因人,信奉【创建和谐家园】教,但实际上语言、风俗、宗教信仰根本不相同,有的已经渐渐融入现代社会,有的则还在为着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战斗,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除了游牧部落,这里还有极端主义分子,分裂分子,也有强大的盗墓团伙和强盗,他们少的几十人,多的几百人,武器装备相差很大,有的还在用二战时英德遗留的军火,有的已经用上了先进的武器。埃及政府和周围国家虽然多次打击,但一是沙漠太大,周围几国之间又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他们可以迅速退入周围国家,二是民匪结合,确实难以分清,因而效果不大。

        但是这一次的事件确有很大的特殊性,因为以前发生类似的事件,多是绑架索要赎金,或者是抢了东西就跑,杀人事件并不多,即使杀人也不会杀向导,而这次这些人则是不问缘由,一个不留。就连一向心狠手辣的分极端分子也不会轻易杀向导的。

        哈里的眉毛扭成了个一字,他们几个主要负责人也争论不休,但是我们一有精锐军队保护,二有先进装备,人数也为数不少。因此最后达成继续西进的协议。但是第二天一早,扎耶德老人便大声囔囔起来,说今天不宜进入沙漠。此时,太阳刚刚升起,染红了周围的云彩,就连几株椰枣树也被染成金黄色,显得颇为壮观、神圣。

      第十四章 蝎子王

        空中连一丝风也没有,天气晴的和前两天没有一点区别,我开始还以为是什么节日,不能前行,但老爷子却说和节日无关,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老爷子说沙漠里将会有一场黑风暴,而问他有什么预兆,他说是【创建和谐家园】的提示。见鬼,如果他的【创建和谐家园】真有那么灵验,何故数亿之众的信徒,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石油还被一个弹丸小国打的抬不起头来,但这些话我并没敢说出,这可是伤害人家的宗教感情。

        救人急如水火,一句【创建和谐家园】的提示阻挡不了我们汹涌的【创建和谐家园】,何况我们还有如此先进的装备。哈里犹豫了几分钟,便下令继续前进,扎耶德老头见大家没有尊重自己的意见,立即暴跳如雷,嘴里快速地在说着什么,他的两个儿子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拉进车里,候赛因又陪了好多笑脸。

        但是那里有什么黑风暴,一路上除了高热,什么也没有发生,平静的依旧象是一趟旅游,看着悍马吉普上的重机枪,全副武装的士兵,什么见鬼的游牧部落,分裂分子我们都不害怕。石漠已经慢慢变成了沙漠。坐在越野车里犹如坐在波涛汹涌的船里,坐卫星坐标图上来看,还有几个小时就到达考察队最后一次通信联络的地点。

        周围的景象也有所改观,在沙漠中间不断有小的石山出现,偶尔在石山还有一丝绿色,唐代明告诉我们,由于阿斯旺高坝的建立,地下水位抬高,哈里杰绿洲的面积在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绿洲盐碱化的问题。唐代明告诉我们,在以前古代埃及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罗附近,既尼罗河三角洲的地方,这和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重心有关,这就和中国的古代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相类似。但在近些年,在埃及南部沙漠里出现了许多让人惊讶的发现,主要包括大量的史前岩画和一些远古墓葬,这些墓葬证实了那些远古君王真实的存在。就在这些只有几十米的岩山中可能存在许多还未能发掘的古代墓葬。

        我再次看那些岩山,他们在沙丘中间,只是偶尔露出自己的面容。远处的太阳越发的明亮,由于道路越来越难走,车内的空调的效果已经没有开始那么显著,车子里面也越来越热,我们都开始汗如雨下,而温度计显示,车外的温度已经高达到50多摄氏度。就在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到达了他们遭受袭击的位置,在此之前,当地的警察和治安部队已经来过这里,周围的痕迹已经被流沙破坏殆尽了。事实上我们来这里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但我们还是进行了例行的搜索,几名美国人拿着几个样子古怪的仪器,不断地在周围搜索着,他们搜索的很仔细,一寸也不放过。他们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中日本鬼子找地雷。机械宋告诉我们,这应该是一种红外线纪录仪,人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热源,这些热源会不断地衰退,但灵敏的机器仍然可以记录到。

        对这种解释,我半信半疑,我的物理并不好,但已经有十几天了,而且在如此高温的情况下,这种仪器难道真的有如此神奇吗?我们也都下了车,装模作样的观察着,照片上的灌木丛和椰枣树早已没有了踪影。这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个美国人突然停下了脚步,他手里的仪器突然响个不停。

        杰克逊看了看仪器,他的脸色凝重起来,一辆后勤车开了过来,大家开始了挖掘,我还在怀疑,既然这个现场已经被地方警察和士兵来检查过,怎么可能还会有什么重要的东西留下。而从这里的现场来看,这里并不适合做一个宿营地,这里地势开阔,只有一座低矮的岩石。

        扎耶德也已经下了车,他和两个儿子在地上铺上了毛毯,开始祈祷起来。对于美国人的我行我素,哈里也没有什么办法,谁让人家是世界老大的人,出来气就粗些,这看的我们的心里老大不舒服,那几名英国人也老大不服气,但毕竟人家在找失踪人员,我们的人也在其中。

        真的挖出来,是一具尸体,但是这具尸体却让我们大吃一惊,这是一具白种人的尸体,皮肤还有弹性,显示死亡时间超不过期作24小时,因为在这里,人死亡24小时就会成为一具干尸。这具尸体是被人割断喉咙而死的,而在他的胸部上却被人划了一个巨大的蝎子画像。一见到这具尸体上的画像同,候赛因竟然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两步。

        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好莱坞电影《木乃伊》,那里面的那个大祭司就是一只大蝎子,在另一部由强石主演的美国电影《蝎子王》里,蝎子也是邪恶的象征,他们代表着魔宫的力量。这个蝎子和他们有什么关联,是在警告我们这群闯入的人。而扎耶德老人也走了过来,他的脸色阴晴不定,但我能发现他的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襟,嘴里反复在念叨着什么?

        我发现脚下的沙子厚了起来,地面的细沙仿佛象水一样在流动,我抬起头,扎耶德已经大声叫了起来,没有人听明白他在叫着什么?天渐渐暗了下来,空气中竟然有了一丝凉意,骆驼仿佛也烦燥起来,有两只老骆驼不住地长鸣,在努力地咬着绳子。

        扎耶德的两个儿子突然大喊了起来,我注意到,唐代明在一瞬间脸色变得如同死灰,哈里大声呼喊着,我终于明白了,扎耶德老人此前说的灾难就要来临了。扎耶德大声呼喊着,哈里他们也指挥着我们,车子迅速发动起来,两头老骆驼已经咬断了绳子,向南边跑去,扎耶德不听的喊叫着,指着骆驼渐渐远去的背影。大家都已经明白他的意思,要跟着骆驼走。

        做为长年在沙漠中生活的动物,骆驼有着远比人类更为本能的生存之道,和我们国内的骆驼是双峰驼不同,这里的骆驼大多是单峰驼,据说这种骆驼更为耐旱。我们所有的车辆,象发疯一样跟在他们的后面。

      第十五章 黑风暴

        外面越来越暗,流沙也越来越多,好在美国人的沙漠越野车马力大,车嘶吼着,颤抖着,象受伤的猛兽一样艰难地向前行进,沙粒夹杂着碎石,象密集的雨点,打在越野车的四周,正如在盛夏,暴风雨将要来临的那一时刻的宁静,只是这里不会有雨水。

        黑暗漫过了车子,几吨重的越野车在狂风中象一片破旧的树叶,在颤抖飘摇,仿佛随时都要翻倒。司机紧握方向盘,嘴里发出野狗一般的吼叫,拼命向前冲去,车灯已经完全打开,但也只能照见眼前这一点路。

        前面突然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司机拼尽全力,把车开到岩石的后面,岩石后面闪耀着模糊的车灯,车子猛地一抖,仿佛撞到了什么东西,再也动不了,我能看到,流沙迅速漫了上来,我用力去推车门,却被旁边的士兵一把拉着,拼命地比划着,示意我不要出去。我能感觉到他手上湿漉漉,满是汗,我抬起头,我能看到他的眼中充满了恐惧。

        我能看到,一只沙漠蜥蜴贴在了车窗上,他努力晃动尾巴,想要钻进车里面,可是他的努力是徒劳的,仅仅一分钟过后,他便把漫天的砂石砸成一团肉酱。我瞪大眼睛,看着流沙一点点的漫过车身,漫了过来。我的心中开始恐惧起来,难道我生生的要被这些砂石活埋,在这里等死,最后成为干尸。

        好在黑风暴来的快,去的也快。十几钟后天空中就恢复了正常,车门早已经打不开,好在这种越野车都有类似于天窗的装置,我们陆续钻了上去。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我的眼前是黄沙的海洋,周围到处都是车辆,有的被黄沙埋着,只露出顶部,有的则被大风吹翻,也有的撞在了一起,更有一辆车被卷到了岩石上,已经成了铁饼,司机和车上的两名士兵也一同殉难。

        这一次我们损失惨重,有一辆装着当地治安部队士兵的车辆下落不明,车上一共有一名科普特人向导和六名士兵,有一半以上的后勤车辆报废,有几名司机,几名士兵,两名英国人和一名美国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大自然给了我们这些贸然闯入者一个血的教训。但那群骆驼却安然无恙。哈里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他让受伤的士兵和司机带领几辆受伤的车辆先行返回,而我们其它的人将几辆损坏车上的给养集中到几辆车上,在附近就近展开搜索,并等待救援。

        精简后我们还有七十人,十二辆车,食品、水,油料,仪器被最大限度的集中在一起,骆驼身上也有了负重,几名向导也不愿意坐车,坚持要骑在骆驼上。扎耶德老人观察了地形,并看了看指南针,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向南偏离了远来的路线,卫星定位仪也证实了他的推断,此时天又渐渐暗了起来,扎耶德坚持认为我们当前最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宿营地。而我们已经离原来计划的宿营地太远了,根本赶不过去,只有找一个临时宿营地。

        我们又向南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才到达老人说的宿营地,宿营地是一块平地,夹杂在几座高大的岩石之间,这里竟然依稀有几间房子,却早已经没有了人烟。老人说这里原来有一口水井,但因为这里的人不敬【创建和谐家园】,被【创建和谐家园】显了灵,水井里再也打不出水,就被人们废弃了。在沙漠中,有一些水井会时隐时现,这和各个地方的一些特殊的地质状况有关。

        我们把几辆越野车堵住几块岩石之间的缝隙,设置好岗哨,便在中间的平地上搭起了帐蓬,骆驼们则就围绕在帐蓬外面休息。由于后勤车损失严重,我们已经不能象以前那样洗澡了,好在水、食物、油料充足。大家早已经筋疲力尽,草草地吃点东西便进入到了梦乡。

        我是被枪声惊醒地,原来警卫人员发现了一个车队正向这里驶来,企图进入我们的宿营地,大家顿时紧张起来。对方只有五辆车,十四个人,两个当地警察,五名司机兼向导,七个外国人,哈里上间询问,对方出示了证件,原来是欧洲一家传媒集团的记者们来这里考察游牧部落。七人中一名似乎是首领,四十多岁,虽然满脸灰尘,但在车队下依旧显得非常有绅士风度,一名是集团旗下著名电视台的女主持人,身材好的没法说,只是全身包裹的非常严实,看不到他的面目,一名摄像,两名图片记者,还有两人是他们请的嘉宾,某大学的两名学者。

        验过身份后,哈里允许他们进入到我们的宿营地,共同休息,却原来是一声虚惊。但在第二天早上我们要出发时,他们却看出要加入到我们这个考察队,并要全程报道,一开始大家都强烈反对,因为他们相对我们来说是很沉重的负担,而且我们有着很大的风险,四国考察队失踪的事情还在【创建和谐家园】息,如果被他们发觉,将会成为一个灾难性的新闻。

        但这些人的神通很是广大,不久哈里便接到紧急命令,要求我们考察组全面配合这家媒体的工作,我知道,在西方,某些传媒集团往往是某政治势力的代言人,他们有的甚至能操纵政治人物。就连心高气傲的杰克逊和富兰克林也不敢表示反对,显然他们更了解这家媒体后面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红外线的频谱分析结果很快出来了,在这里失踪的是一只小型旅行团,他们显然并不是我们要找的四国联合考察队,看来,当地的警方很可能搞错了明白,但是有许多让人困惑不解的东西,一是四国考察队最后与基地联系的确是在那个地方,有着清晰的卫星定位;二是这个失踪的小型旅行团并没有报备,根本没有纪录,还有那个死亡的白种人,他的死亡时间并不久。这中间有着许多让人自相矛盾的地方,根本形不成一个完整的逻辑。

      第十六章 盖尔井绿洲

        可是如果他们并没有被黑风暴之类的自然灾害所吞噬,他们又没有被游牧部落所俘获,那他们前进的方向只有两个,向南再有100多公里,就进入了苏丹的境内,而再往西200多公里就进入了利比亚境内,非洲各国独立时,殖民者为了省事,往往沿着某个经纬度划个直线了事,而不是象其它大陆那样,沿着河流山脉自然分界。

        他们是省事了,却给非洲人民留下永久的战乱灾祸,独立后的非洲各国因为这随意的直线战乱不休,大打出手。而埃及的这两个邻国,都对英美抱着很强的敌视情绪。因此,我们接到的指示之一就是坚决不能进入这两国的边境,造成外交【创建和谐家园】。可这我们只有往这两个方向,才有可能接近我们所要寻找的地方。

        在沙漠里行走的速度远不如在陆地,那几个媒体的人非要拆开,和我们混在一起行动,这一次哈里是坚决不同意,我们行走的异常艰难,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谋划的,但是我知道老扎耶德的意见起了很大作用,而我们这些普通工作人员只是随着他们。经历了昨天的意外,我们对前面的路怎样走都有点担心,但大家都不说。

        但行走了没多久,车队突然停了下来,有人大声吆喝着?我们下了车队,再前方的一处沙山上,有两辆越野车,这两辆越野车上满是弹孔,附近有几具尸体,这些人都是【创建和谐家园】人的装束,身体都不高,附近散落着弹壳。脸在山坡最高处有一具尸体,四肢都被人砍掉,衣服也被人【创建和谐家园】,他的身上满是黑黝黝的鳞片,但是有一部分鳞片已经被人用硬物挫掉,显示出一个张牙舞爪的蝎子,显然是他们突然受到袭击,全军覆没。

        候赛因满脸惊愕地看着地上的尸体,尤其是那具满是鳞片尸体,我听见他正在低声地和老扎耶德、扎瓦拉里他们几个低声说着什么?怎么回事?我悄声问唐代明,唐代明仔细听了一阵,告诉我们这个人是埃及的一个著名的盗墓贼,它天生异象,长了全身的鳞片,善于挖洞,这么多年来不知盗挖了多少古墓,发了大财,手下也个个凶悍据传他的四肢上都镶满了上好的饰品,身上的衣服也饰满了金线。想不到他今天却葬身于此,那些人不但杀了他,还把他四肢砍了下来,剥掉了身上的衣服。

        我们搜索了一会,没有什么发现,但从弹壳来看,对方的武器很杂乱,有英国六七十年代的柯尔特步枪,也有比较新的以色列子弹,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人。哈里的眉头皱的象扭曲了的烤饼。我们在这里耽搁了半天的时间,天空越来越亮,远处的云仿佛着了火一样。

        老扎耶德大声地和哈里他们说着什么,唐代明说,老人说这两天应该有一场更大的风暴会来临,我们要赶紧寻找合适的宿营地,有了上次的教训,这一次我们更是不敢大意,而好象老人说这次的风暴要比上次强大的多。

        扎耶德说,在这附近有一个绿洲,叫盖尔井绿洲,绿洲中有一座古城,城墙等设施还基本完整,是个避风的好地方,也是方圆数百公里的沙漠中唯一的安全港。我们立既往那里赶了过去,在当天停晚,我们抵达了盖尔井绿洲,这座绿洲小的可怜,这有几丛椰枣林还在顽强证明生命的顽强。而椰枣林中有一洼泥水,水是从水洼旁边的岩石峰中渗出形成的。

        古城就在绿洲旁边,这座古城并不大,长宽都不足有一里,依据几座岩石而建,城墙是由泥沙掺杂着一些植物垛成的,虽然历经千百年的风霜却基本保存完好,我们把车队开进了古城内,寻找避风的掩体。

        按照正常的时间天就快要黑了,风暴并没有来,天空依旧明亮的让人感到诡异。士兵迅速占领了缺高点,城市里面破坏的比较严重,只有在城市的正中央,有一座硕大的院子保存的还算完好,院子中央耸立着一座太阳神阿蒙的神庙,保存的还算完整。

        我们就驻扎在这所院子里,哈里在哪里也不忘记自己的职责,派遣士兵对这个城市进行了搜索,并设置了安全哨。神庙里空空荡荡的,早已经有人来过,墙壁上残存的色彩告诉我们这里曾绘有鲜艳夺目的壁画,但早已经被人洗劫一空。

        在我们到达的前后,有两支旅游团和一个小商队先后到达,哈里让士兵对他们例行检查,各种手续都完备,没有问题。我站在小楼的最高处,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沙漠依旧荒凉,远处有一道光,亮的让人眼晕,这是太阳快要落山了。天空中的云彩折射阳光而成,但除了这亮光,四周已经暗了下来,能见度并不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0: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