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黄金时代》-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黄占英倒吸一口凉气,吓道:“那不是投机倒把嘛!”

      “诶,记住我刚才说的,在大局面前可以适当的妥协,当然你别搞得太夸张,小小的弄一下,上头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别认为卖茶水很丢人,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好家伙,这些东西你怎么知道的?”

      “闲书看的,我也是略懂。”

      “我虽然不能完全明白,但我觉得很牛逼。”

      黄占英很走运,她吃到了陈奇穿来后画的第一张大饼,自发的营造了一种创业者心态,激动道:“以后你多跟我讲讲,陈奇同志,我太想进步了!”

      …………

      陈建军和于秀丽为了儿子的工作,一直在找门路。

      怎奈就业形势严峻,好岗位早被预定了,中等的他们也不够格,差等的都得抢破头,最后剩下的那些还不如卖茶水呢。

      颇有一种985硕士月薪5000的卷生卷死既视感。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不管怎么说,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仅仅两天过后,王大妈承包的13个待业青年全部答应去卖茶水。

      崇文区的其他街道也陆续成立合作社,有打竹帘的、磨刀剪的、刻写的、手织毛衣的、油漆门窗的等等,应有尽有,一如之前的任何一场号召,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而街头巷尾也出现了少量的个体户,他们没有执照,不被公开承认,像阴沟里的老鼠窥视着这场改革大潮。

      (文章里插了个图片,收集一下意见,是否影响正常阅读?

      冇了……)

      ------------

      龙套征集以及感谢

      征集龙套名字了!!!

      ……

      感谢sfqk的白银萌!

      感谢大家的盟主:

      冰下史莱姆

      失落方舟

      燚燊平安

      不滚蛋*2号

      我家有个小萝莉

      葭月玲贰

      长乐未央梦

      匪号孟德

      其实都是很熟悉的名字,一路走过来的。

      新章节末尾忘加了,开个单章感谢一下,都会有加更的,不要着急……

      ------------

      第5章 出摊

      4月初。

      又是一天早晨。

      一家人吃了饭,陈奇穿着一套灰色衣裤,里头配了一件棉质衬衫,脚下还是那双黑面红底的布鞋。他兴高采烈的要去卖茶水,老爸老妈却苦着脸,就差来一出辕门斩子。

      “你说你,好端端的工作不要,非得糟践自个。”

      “你什么性子我还不知道?你有那个脸皮开口吆喝啊?人家给你钱你都不会数。”

      于秀丽鼻涕一把眼泪一把,陈奇无语:“妈,你别把我说得跟傻子似的,我比猴儿还精呢!”

      “反正自己小心,干不下去了就跟我们说。”

      陈建军也叮嘱一句。

      末了,于秀丽又拿了一顶棉帽子要给他戴上,陈奇死活不戴,这玩意会让自己的颜值很缥缈,上限陈冠希,下限赵本山。

      黄占英一直在旁边等着,与之相比,她父母根本不关心。

      陈奇摆了摆手,黄占英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形成了鲜明对比,知道的俩人去卖茶水,不知道的还以为龟男给了80万彩礼终于要娶媳妇了。

      【创建和谐家园】点在前门箭楼。

      距离才几百米,俩人走着去,十来分钟就到了。

      京城的这条中轴线,故宫、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堂,纪念堂往南就是前门,前门再往南,就是箭楼,从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杆子起算,也不过1.5公里。

      属于核心范围。

      这箭楼建于明朝,38米高,颇为壮观,下面有个大门洞,1949年【创建和谐家园】进城就是从这个门洞走的。

      “黄占英!”

      “陈奇!”

      此刻,在箭楼的东侧,那11个待业青年已经到了,在王大妈的指挥下忙得团团转,王大妈瞧见他们,招呼着:“快来帮帮忙,把碗摆上,把炉子烧上!”

      “好嘞!”

      陈奇二话没说,撸起袖子就干。

      卖茶水的准备事宜不多,大家凑了40块钱,买了两个大茶壶、茶叶、50个粗瓷大碗,桌子是借的,炉子自己砌,没错,在前门砌炉子!

      这都不算啥,还有在天安门广场卖萝卜的呢……

      茶叶是最便宜的高末,2分钱一碗,没看错,2分钱。北冰洋汽水一瓶一毛五,这叫轻奢,那口感、气质差很多的大碗茶卖多少钱?当然走拼多多价格了。

      陈奇看着忙碌,其实啥也没干。

      薛定谔的忙。

      “哎呦,累死我了!”

      这货装模作样的擦擦汗,道:“王大妈,我能先喝一碗尝尝么?”

      “来尝尝,我们这茶虽然便宜,但解渴,过路的找水喝不求味道,只求解渴,来,你们也累了,先歇歇……”

      王大妈是个挺有本事的人,倒了几碗水让大家分着喝。

      陈奇端起大碗,手感就很粗糙,再尝了一口,味蕾忽然击中了一根记忆神经:那是上辈子还在打工的时候,他在淘宝花了十块钱买了半斤碧螺春的味道。

      口感主打一个“呸呸呸!”

      “全特娘茶叶末子和梗子!”

      小伙伴们倒没啥感觉,人家从小喝到大的。

      啥叫高末啊?

      旧京城的穷人买不起好茶,又喜欢喝茶,茶叶店就把这玩意取个名叫“高级茶叶末”,这么一卖,穷人既喝了茶,又有了面子。

      嘿!就叫一地道!

      大栅栏的老字号“张一元”,后世还坚持卖这种高末呢。

      他们忙活的时候,人群已经围过来了。

      前门从清朝起就是繁华之地,这里商铺云集,交通便利,有公交站、汽车站,地铁站(1971年通车),还有一家涉外的大酒店“前门饭店”,那门口停的都是小轿车……

      京城现今人口897万,加上外地来出差的、海外客人和港澳侨胞,每天从此经过的人流不计其数。

      男女老少们穿着灰的蓝的军绿色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惊奇的就像一个个NPC,头顶问号,只要上前一步就能触发“喝大碗茶的任务”。

      当黄占英等人回过神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然后,全怂了。

      “王大妈,这这这怎么办啊?”

      “吆喝啊!”

      “我们有牌子。”

      “有牌子也得吆喝,这叫做买卖,不吆喝哪来的人?”

      “吆喝,吆喝,吆吆……”

      包括黄占英在内的12个人,就像后世那些清澈又愚蠢的大学生,谁也没干过这个,而且放不开脸面——别说1979年,就是2024年让你摆个摊,让你吆喝,很多人都喊不出来。

      王大妈特有谱,道:“别指望我,我帮你们一次还能次次帮啊?得靠你们自己。”

      “嘿,你们是干嘛的?”

      “卖什么的?”

      “怎么连个声都不吱?”

      围观人群看出他们的尴尬,没什么善意,也没什么恶意,就是看热闹,已经开始起哄了。

      黄占英瞅了瞅陈奇,陈奇低头数蚂蚁玩呢,她只得一咬牙,脸蛋涨的通红,牙齿都在打颤:“大,大碗茶哩!2分钱一碗!”

      轰!

      哪怕那牌子上写着“大碗茶二分一碗”,哪怕人群有心理准备,仍然轰的一声被炸开来。

      这一声吆喝,与中国的第一瓶可乐,第一个电视广告,第一个泳装露大腿的海报,第一场迪斯科,第一首邓丽君的歌曲,第一条红裙子一样……都是无数朵融入群众的浪花,慢慢汇聚成了一场改革大潮。

      有人隔着几步问:“同志,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大栅栏生产服务合作社。”

      “要票么?”

      “不要票!”

      一问一答,验明正身。

      人群愈发骚动,问话的人似也踌躇,但终究迈出了一步,这是个中年干部模样的家伙,还拎着个包,一嘴山东味儿:“给我来三碗!”

      “好嘞!”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