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黄金时代》-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前门箭楼,西。

      这就是新开的茶摊,有20个人。

      他们也是知青,合作社搞得晚了一点,不知道干啥,见大碗茶火了就学着弄了一个。

      开好几天了,生意还行,这一条大街的路人不是从东边来,就是从西边来,大碗茶又没啥特殊的,先看到哪家就喝哪家呗。

      但今天有点不一样。

      “同志,喝茶么?2分钱一碗!”

      一位路人从西边来,经过茶摊看了几眼,略作顿足,知青连忙招呼:“我们也是茉莉花茶,都是干净的,您往那边还得走几步呢!”

      “……”

      路人没回应,走过去了,知青跟着一瞧,果然去东边那家了。

      “同志喝茶么?”

      “同志,喝口茶吧!”

      陆陆续续的人经过,没一个留下的,有个人被纠缠急了,道:“人家有戏看,你们有嘛?人家有老外来喝,你们有嘛?”

      当然没有了。

      一帮人愁云惨淡,桌上摆着几十个大碗,竟然一碗也没卖出去。

      “今天还没开张呢,怎么办啊?”

      “一分钱都没赚到!”

      “人家真热闹,那个黄占英真有本事,想出那么多招!”

      众人嫉妒又羡慕,听着那边高亢的唱戏声与雷鸣般的喝彩,自己都心痒痒想去瞅瞅。

      ……

      “好!”

      “好!”

      今儿还是刘蓓他们六个,愈发的卖力气。

      大家免费看戏,当然要买碗茶喝了,喊得嗓子干,更得喝了……后面的摊子上,茶水一壶一壶的烧,已经接不上了。

      这哪是大碗茶?

      这是1979年的蜜雪冰城!

      “不行了,累死了!”

      黄占英如此壮硕之人,都有点受不住,道:“我看啊,还得买几个大茶壶,再弄五十个大碗,弄几口大缸,不然根本供不起。”

      “再买几张桌子吧,在旁边新开个摊位,凉鞋也该摆上了。西边的生意怎么样?”

      “门可罗雀啊!”

      黄占英竟然用了句成语,道:“让他们学,活该!这下吃到苦头了。”

      “哎,心胸要宽大一点,现在四九城茶摊这么多,其实也没办法,大家都不容易。”

      强者从不抱怨大环境,因为大环境就是他们搞烂的!

      陈奇从不商战,只会心胸宽大,道:“我说你听,不入外人耳。

      他们的生意会越来越不好,等他们做不下去了,可能会主动来找你,让你接收。如果不来,你就去找他们,表示缺人手,愿意吸纳新人。

      然后你提条件,让政府解决经营场所,一定要弄个门市,越大越好。同时扩大经营范围,让我们卖更多的商品。”

      “啊?”

      “啊什么,你还想一辈子摆摊?到时候,我们就不是茶摊了,而是综合性的小百货商店。”

      ------------

      第31章 领导2

      陈奇如果想商战,肮脏的手段可太多了。

      但他不愿意这么对付人家,而且环境不同,这年头枪毙很容易的。

      后世的京城,有一个著名的民俗文化景点,叫老舍茶馆。80年代搞的,里面有2分钱的大碗茶,也有高级茶点,有戏曲可看。

      那会年轻人都追逐港台流行,不爱看戏,老年人又嫌贵,舍不得来。

      老舍茶馆亏了一阵子,后来找到了发展路线:把自己包装成BJ民俗文化的代表,给那些老外表演,并且得到了政府认可。

      外国首脑来京城,都要去老舍茶馆转转。再后来旅游业繁荣,外地人、普通外国游客也都去看看,排队打卡,喝那2分钱的大碗茶。

      后世喝大碗茶是网红打卡,但追根溯源,就是当年这帮知青顶着歧视和嘲笑,埋头摆茶摊摆出来的……

      陈奇的想法,一是往老舍茶馆这个方向打造,二是扩大经营,先弄个百货公司。

      总之,茶摊再度爆火,打的对方溃不成军。

      而老外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领导终于要来视察了!

      …………

      领导视察,都要安排。

      级别越高,安排的时间越长,有的提前几個月就告诉了,下面鸡飞狗跳一顿忙,清理脏乱差,大干100天,就为了那20分钟。

      现在相对还好。

      陈奇以为顶多是个市里副职,接到通知吓了一跳,正职要来,这级别就高了。不过也很正常,这年头没有那么大的天堑,经常能见到级别高的领导。

      比如袁阔成,因为说《三国演义》,被大佬们挨个接见。袁阔成当天出了中南海,十分淡定的到对面喝了一碗豆浆。

      王将军还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我是你的忠实听众,我孙子也是,我告诉孩子,袁伯伯讲,你们听,就有了学国语的好老师。感谢你……”

      领导们本身也很随意,时常不打招呼就跑到一个地方去,这样的例子就多了,不再赘述。

      清晨。

      天光微亮,黄占英就跟鬼一样在外面拍门:“陈奇!陈奇!”

      “来了来了!”

      他急急慌慌的穿好鞋,还是那件的确良衬衫,冲老爸老妈知会了一声就跑了出去。陈建军和于秀丽有浓郁的挫败感,他们愈发觉得自己与儿子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你们弄好了么?”

      “好了,你瞧瞧!”

      黄占英拎着几块木板子,还有木头架子,陈奇弄了一下,挺结实的。

      “走吧!”

      俩人骑着车子出发,带着东西到了前门箭楼。

      小伙伴已经忙活上了,扫地擦桌子擦碗,戏曲学校的老师又主动上门,带着学生帮忙,他们现在可积极了,心甘情愿被白嫖。

      陈奇照例指挥:“把小黑板放上去!”

      “那个,京剧脸谱,横着一排一排的挂。”

      “手绢舒展着放,别弄皱了!”

      “英语书呢?”

      “这呢!这呢!”

      有人赶紧拿来一本《英语900句》,陈奇交给一位戴眼镜书卷气浓郁的伙伴,道:“你不要刻意装成看书,但要让人知道,伱时刻在看书。”

      “陈老师,我天资愚钝,您还是说白话吧。”

      “哎呀!”

      陈奇把他按下去,把书扔在他旁边,道:“比如你坐在这,忙着擦碗,但手边却放着一本英语书,这勤奋好学的形象不就立起来了嘛?”

      “可我不会英语啊!”

      “不会才学!对了,大家都过来,来来来!”

      陈奇招手让众人集中,道:“英语我也是自学的,会的不多,教你们一点简单用语。我编了几句词,非常好记,听好了!”

      “来是come去是go!”

      “点头yes摇头no!”

      “要打招呼说哈喽,哈喽哈喽哈哈喽……”

      “陈老师,您咋还带点唐山味儿呢?这美国听着离唐山不远哩?”

      “少废话,跟着学,以后再有老外来,你们也能应付应付,别让人家笑话!”

      都安排好了,他才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汗,吐出一口气:“我容易么?脑力劳动更累人呐。”

      …………

      上午时分,学生们开始唱,茶摊开张。

      依旧人山人海,并未因领导视察而搞什么特殊情况,但里面肯定有安保人员在就是了,说不定买茶水的就是便衣。

      约莫十点钟,人群忽然一阵骚动。

      紧跟着左右分开,几个人一边向群众问好,一边走上前来。穿的都很土气,棉质的长袖衬衫,灰色裤子,脚踩布鞋,为首一人60多岁,相貌平平,但一看就是老革命。

      此人姓林。

      是个实干派,两年内接连主政沪、津、京,独一份,他往往作为救火队长的角色出现。

      比如在天津,刚刚恢复高考,报考人数众多,很多过了分数线的学生也不能被录取。

      这帮人一旦闲下来,就是眼下的“待业青年”。林领导直接高校扩招,又筹建了多所分校,吸收了8000多考生。

      你以为高校扩招是90年代的事儿?现在就有了。

      到了京城也是快刀斩乱麻,让近2万青年走进了大学,又大力支持合作社,为解决就业问题做了很大贡献。

      “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

      戏校的学生临时充当了迎接队伍,林领导笑呵呵的,操着一口山东话,挥手道:“好了好了,不用搞这么大阵仗!

      我早就想来看看,一直有事情耽搁,最近更不得了啊,跟外国人都扯上关系了,厉害的很,我再不来就不行喽。”

      区、街道的人也在,陪着说了几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