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黄金时代》-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都是南边过来的,你懂,我挣个辛苦钱。”

      对方很热情,介绍道:“你看看这个,这是邓丽君,现在最火的,南边都听她。”

      陈奇翻了翻,《何日君再来》《又见炊烟》《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皆是耳熟能详,封皮简陋,包装粗糙,但好歹是盘磁带。

      “有刘文正的么?”

      “许冠杰呢?”

      “罗文也没有啊?啥都没有,你也敢来卖货?”

      “您是行家啊!”

      对方惊了。

      陈奇呵呵,我跟你一个路人甲,我还至于装纯情小羔羊么?

      对方则一拍大腿,道:“得嘞,冲您这份专业,8块钱一盒,您拿走!”

      艹,走私真挣钱啊!

      8块钱,一个人能活一个月了。

      陈奇若非开挂,估计也惨兮兮的在地里刨食呢。他买了三盒邓丽君的,揣怀里走了。

      稿费800,补贴拿了50块,临去北影厂于秀丽还给了他30,总资产880块,是个吉利数。现在录音机花200,磁带24,还剩656。

      说归说,但他自己挣的钱是不准备上交爹妈的,问就是攒钱娶媳妇。

      晚上。

      夜深人静。

      陈奇把门窗锁好,点上蜡烛——因为又停电了,把那块砖头摆在桌上,调小声。父母坐在床上,忽然显得很肃穆,在烛光里,一个从未听过的柔美到极致的声音传出来: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人生能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哎,再喝一杯干了吧……”

      (感谢二两六钱的盟主!

      冇了……)

      ------------

      第26章 导演

      邓丽君在70年代末传入大陆。

      少部分是因公出差带回来的磁带,大部分是从南方走私进来的。

      这时候还是原版带,因为单卡录音机翻录很麻烦,到了80年代初,都是拿空白带翻录了,没封皮,没歌词,人们听一句,拿笔记一句,来回传抄。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邓丽君的歌都是地下音乐,偷偷摸摸的听。

      还有一些【创建和谐家园】,把门一锁,窗帘一拉,放上《甜蜜蜜》,男男女女开始跳“色情舞蹈”。所谓色情舞蹈,也不过就是搂得紧一点的交际舞。

      当然也有玩得开的,那是真色情,严打时候全毙了。

      邓丽君这种靡靡之音,对大陆人民来说是惊天动地的,一个邓丽君,一个杨钰莹,无数中老年男性的梦中情人。这是指父辈、爷辈,等80、90后怀旧了,那得是周杰伦、孙燕姿、qq音乐三巨头……

      总之,陈奇买了三盘带子,成功把自己的老爹培养成了死忠粉。

      老爹迅速沦陷在了靡靡之音里,每天晚上都要锁起门听一会,还跟着哼哼,让于秀丽大为不满。

      陈奇回来几天了,期间请小伙伴吃了顿饭。

      大家一起凑的票,票不多,十三个人加王大妈一共才吃了十几块钱,平均每人一块钱。但也挺饱,这年头虽然殴打顾客,但分量实足。

      这日中午。

      街道办的一個杂物间里,陈奇翻弄着几个破箱子,里面花花绿绿的全是塑料凉鞋。做工简单,光脚穿很磨脚,但胜在颜色鲜艳,结实,不怕脏,下雨天还能蹚水。

      “成人男鞋一百双、女鞋一百双,童鞋三百双,他们说童鞋最好卖。”

      “售价呢?”

      “男鞋3.6元,女鞋3.2元,童鞋2.1元,这是市场价。我们进价就很便宜了,塑料二厂半卖半送,一共才花了200块钱。”

      “你给钱了?”

      “给了呀!”

      “以后记着,压他几个月再付款,能白嫖就白嫖。”

      陈奇污染着一位社会主义战士的伟大红心,又道:“我们卖的话,每双鞋加两毛。”

      “啊?怎么还涨价?”

      “我们不要票,当然贵点了,才涨两毛钱已经很良心了。”

      黄占英听了,刷的从包里摸出一个小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会,叫道:“如果都卖出去,我们净赚1000多块呀!”

      “占英同志,告诉你多少次了,格局大一点,眼界开阔一点,这种凉鞋京城一个夏天能卖上百万双。我们要多吃进,能吃多少吃多少。”

      正说着,外面有人喊:“小陈?小陈?”

      “老梁?”

      陈奇一瞧,竟然是梁晓声。

      “问了好些人,总算找着你了,快跟我回厂里。”

      “怎么了?”

      “《庐山恋》导演定了!”

      他一听立马起身,冲黄占英喊一句“我先走了啊”,紧随着梁晓声出了去。黄占英摇摇头,文艺战线果然腐蚀人,这才多久啊,他就动摇了。

      …………

      北影厂跟苏联学的模式,打造了四大创作集体。

      每个创作集体有一位核心导演,若干位其他导演,以及摄影、美术、道具等等,拎出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制作团队。

      第一集体核心是水华,代表作《白毛女》《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

      第二集体核心是崔嵬,代表作《小兵张嘎》《青春之歌》。陈怀楷也是这个团队的,属于“其他导演”。

      第三集体核心是凌子风,代表作《红旗谱》,以及后面的《骆驼祥子》。

      第四集体核心是成荫,代表作《南征北战》《红灯记》。

      这四位,便是前文提到的四大导演,也叫四大帅。

      后来又多了二谢:谢铁骊和谢添。

      以上是北影厂最顶级的创作力量,此外,还有一批颇具实力的中生代导演,都算作“其他导演”里了。别的电影厂求之不得,北影厂能批发,可见强盛。

      其实这种模式,形式上与好莱坞的制作人团队一样,但区别是,一个是导演中心制,一个是制作人中心制。

      北影厂给《庐山恋》选定的,是一位中生代。

      名字叫王好为,一位女导演,代表作《海霞》《瞧这一家子》。

      她今年才39岁,北电导演系毕业,前几天接到了这个任务,毫不犹豫的应下来,马上熟读剧本,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要求见陈奇。

      王好为个子不高,梳着齐耳短发,已经坐在小会议室里等待。

      话说这年代女导演的比例非常高,且成材率极其惊人,《西游记》导演杨洁都知道,《三国演义》也有一位女导演叫蔡晓晴,亦是位豪杰。

      比如火烧赤壁,2500人的大场面,全剧第一重头戏,蔡晓晴坐镇拍的……这要放在后世,不减肥减个300斤肉能下来??

      她等了一会,听外面脚步声响。

      梁晓声先进来了,随后是一个年轻得过分的小伙子。

      “这位就是王好为导演,这是陈奇!”

      “您好您好,不好意思,我回了趟家才赶过来。”

      “是我唐突,我才不好意思呢……”

      王好为笑着跟他握手,二人身高差距颇大,看起来有些滑稽。陈奇在这些老前辈面前,一向是谦逊有礼,见人家坐了,自己才坐下。

      “厂里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我这几天一直在看剧本,也写了点心得。”

      她拿过一个本子,笑道:“这是我的笔记,我们先聊一聊,然后你拿回去看一看。”

      “不用不用,主要是听您指导!”

      “不能这么说,先有剧本后有电影,我们必须要达成共识,思想统一,不然没法拍。我开诚布公,你有什么想法也尽管讲。”

      嗯?

      陈奇被弄得一愣,饱受粪坑熏染的灵魂忽遇纯净,还有点不适应。

      当即,二人聊了起来。

      首先对影片做了定位,风景抒情片,不刻意表现“被迫害”“人道洪流”等等,而是围绕“恋”的主题,恋爱人、恋山河、恋祖国。

      要表现积极向上,建设新时代的情感。

      这与当下流行的“伤痕文学”不同,伤痕文学核心是对人道洪流的批判与反思,基调悲凉……老实说,陈奇对伤痕文学一直不感冒。

      “看来我们颇有默契嘛!很多东西都想到一块去了。”

      王好为笑呵呵的愈发慈祥,道:“那好,主题和思想性就算统一了,接下来谈谈选演员的问题!”

      ------------

      第27章 选角标准

      原版《庐山恋》的主演是张瑜、郭凯敏,都是上影厂的。

      其实最早定的不是张瑜,是另外一位女演员,但这人在涉外酒店陪老外睡觉,被公安抓了。

      他们俩都是20岁出头,演技只能说合格,带有这个年代独特的程式化风格,但胜在青春靓丽,又摊上一部好片子,一炮而红。

      张瑜又演了《巴山夜雨》《小街》等等,红到发紫,一年包揽了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奖,年纪轻轻成就了大满贯。

      然后就出国了。

      当时有一个很滑稽的现象,金鸡奖影后颁给谁,谁特娘的就出国,搞得跟出国中介一样,谢晋气坏了,说:“不要颁奖给年轻女演员,这么早就得大奖,她们拿了奖就会往国外跑……”

      “我们选演员,一般先看厂里的,厂里没有再从外面找。”

      王好为说到这个话题,忽然叹了口气:“不瞒你,我这几天连睡觉都在脑子里扒拉那几個丫头,甭管刘晓庆还是李秀明,还是那个小蔡明,没一个合适的。

      难度不小哦!”

      “那您觉得女主角应该是什么样的?”陈奇问。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