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哎呀,这个不好说!”
汪洋正发愁,道:“你们给它定位是风景抒情片,这个类型以前没有,也没人有经验。找老导演,我怕拍的太严肃,它基调还是青春活泼的。”
“对对,我们也是这个意思,俊男靓女,秀丽风光,美好的爱情和浓烈的爱国主义交相辉映。”
“我们再研究研究吧,不着急。”
汪洋顿了顿,忽然颇感兴趣的问:“小江,伱觉得那个写剧本的小伙子怎么样?”
“有才华,形象佳,性格谦逊,成分也不错,没有黑背景。”
“那天放《醉拳》,我听他和人闲聊,好像对娱乐片一道有些见解。我一直想让厂里多拍不同类型的作品,不能总苦大仇深的,怎奈懂此道的人不多。”
“您又惜才了?”江淮延笑道。
“我当然惜才了,不过那个小伙子年轻的过分,让我心里也没底,再观察观察。”
聊了几句,江淮延回了文学部。
他让梁晓声去找陈奇,不一会,陈奇过来了,道:“江主任,剧本又有变故了?”
“没有,别紧张,找你谈谈稿酬的事儿。”
稿酬!
陈奇眼睛一亮,他鼓捣这个破剧本,不就是两个目的嘛!一为住招待所,二为挣钱。
江淮延见他的样子,打趣道:“我还以为你会说是为人民服务,稿酬就不要了呢!”
“我又不是圣人,我付出了劳动自然想得到回报。再说,我也想让我父母看一看,让他们高兴高兴。如果我真到了无欲无求那天,我可能就真不要了。”
“嗯,是老实话。”
江淮延点点头,道:“编剧酬劳这个事,怎么说呢,一直很受羡慕。后来中断了十余年,近年又恢复了,国家没给我们定新标准,我们一般自己商议。
之前一个剧本能拿6千块,现在不可能了,但我们尽量的从综合因素考虑,给你们最大的优待。
改编剧本,我们会看作者和原著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酬劳就高一些。原创剧本呢,也差不多,你是青年作者,通常不会太高。”
“我懂我懂!”
陈奇连连点头,在心里嘀咕,五百块?或者四百?最差最差三百块总有了吧……
“经我们多番考虑,决定给你八百元的稿酬!”
咝!
他顿时一抖,上辈子好歹是个老板,此刻听到八百块,竟有点喜出望外的德行。
稿酬这个事,要等到1984年,国家才出了一个新标准:长故事片,每部1500-4000元,短故事片750-2000元。
当时确实是高薪,可惜很快就到了90年代,商业大潮来临,作家赚的盆满钵满,结果电影编剧还苦逼兮兮的拿这个标准。
“江主任,我什么时候可以领呢?”
“财务对接完了,一会就可以去。”
“好好!”
江淮延瞧他乐滋滋的样子,十分理解,这是八百块啊!
1979年,京城城镇职工,平均月收入是61.8元,看好是城镇哦,不包括农民。农民一个月30块钱就不错了,穷的地方十几块钱。
“你先在招待所住着,厂里会陆续筹备,有事情就叫你。”
“自由活动呗!”
“呵呵,你现在暂时没有任务,不回家看看?”
“当然回去了,对了江主任,《庐山恋》能在下个月的《电影创作》上发表么?我想拿回家给我爸妈看看。”
“可以啊,没问题。”
“那就好!”
陈奇放了心,现在是五月份,下个月是六月,不会跟原作者撞车了。
他出了门,立马跑去财务领钱。
现在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最高面值只有10块钱,正面是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的图案,所以有个俗称,叫“大团结”。
说起大团结,那年陈奇才十几岁,无意中打开了一个文学性网站,里面的作品都很精彩,主人公个个记忆犹新:
有高中成绩不理想的懵懂少年,有可怜的被男人欺负的学校女老师,有混迹于黑道与商界的东兴太子,甚至还有西方的骑士,红楼的金钗,生完孩子的黄蓉,死了老公的骆冰……
800块钱,厚厚的一信封。
陈奇回到了招待所,没一会,梁晓声和葛尤来了,梁晓声还带了一把小榔头,给他整的一愣。
“你拿这玩意干啥?”
“陪你存钱去啊!这么多钱你不存起来?我带个家伙,有事也能撑一撑。”
“……”
陈奇摸了摸鼻子,一把年纪搞的这么推心置腹干啥,真是的,都有点感动了。
葛尤却欲言又止,还是忍不住道:“那个,我能看看么?”
“看啥?钱啊?”
陈奇不在意的掏出信封,露出厚厚一沓纸币。
“哎呦哎呦!”
葛尤眼睛都绿了,就跟他自己挣得一样,激动的搓手转圈:“这么多钱啊,头回见着这么多钱呐!”
(今天我也有事,冇了……
大家五一快乐,都出去玩了嘛?)
------------
第24章 陈富贵
前门,箭楼东。
这个茶摊没什么变化,还是十二个人,客流量也仍然很多,但黄占英最近心事重重。
当初报纸一篇新闻,带火了茶摊,收益猛增,每天能卖出去3000多碗。
有热度,还能挣钱,搞得别人也来学,前不久就在箭楼西侧,另一个合作社也堂而皇之的摆上了茶摊,而且他们人多,有二十個人!
这一下吸走了不少顾客,黄占英心里有账,最近每天销售量都在降,只能卖2000多碗了。
“这天是越来越热了……哎,你们到了夏天还卖茶水么?”
“夏天我们晾凉了啊,喝着解渴。”
“哦,那样也行,不过我还是喜欢吃点冰棍什么的,那才凉快。”
“有有!真等天热了,我们也进冰棍,到时候您再来!”
黄占英打发走了顾客,埋头抹桌子,心里又不是那么担忧了,正所谓遗计定辽东,某个家伙早就交代好了,甚至连货源都找好了。
“温一碗酒,来一碟茴香豆!”
此时,一个清清淡淡的声音传入耳朵,黄占英头也没抬,道:“对不起同志,我们是茶摊,您想喝酒去小酒铺,那边就有一家。”
“没文化,个人修养也是革命斗争的一部分啊!”
嗯?
黄占英一抬头,就见那个家伙扶着熟悉的二八大杠,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呀!”
“陈奇同志!”
“占英同志!我们终于井冈山会师了!”
俩人紧紧握手。
“陈奇回来了!”
“大家快来,陈奇回来了!”
“你剧本写完啦?怎么样,能拍么?”
“那以后我们就能在电影院里看你的作品了?”
小伙伴们纷纷凑上来,陈奇一个个握手,说着“文艺战线水深火热”“拍好电影是为人民服务”之类难懂的话,大家都哄笑起来,前门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哄闹了一阵,大家继续工作。
黄占英把他拉到茶摊后面,现在不用席地而坐,有小板凳了。
“你走没几天,区领导就来了,突然来的,没事前通知,我就没告诉你。把我们夸了一番,说非常支持什么的,但也没看有什么实际动作。
完了还说市领导也要来,但时间还没定,我想着确定了再去找你呢。”
“可以,伱做的没问题。”
陈奇点点头,区领导本来就不用自己接见,怎么也得是市领导,家印兄见一省大员,无非也就是会见呐……
“最近生意怎么样?”
“有点不好,西边也开了一家茶摊,听说还有在天坛公园开的呢,现在茶摊可火了。”
“凉鞋到了么?”
“到了五百双,在街道存着呢。”
“五百双哪够啊?五万双都不多!”
“你还真敢想,塑料二厂哪来五万双凉鞋给我们?”
浅聊了一会,陈奇起身拍拍手,把大家叫过来,道:“同志们这段辛苦了,我很惭愧,但我不是一个逃兵,我只是奔赴了文艺战线的战场。
你们知道我去改剧本,现在剧本通过了。
我本来想找大家庆祝一下,但手里也没有票,所以说一声,你们能搞到多少票,都凑一凑,钱我出,请大家下馆子!”
众人哗哗鼓掌,哄笑道:“写剧本就是不一样,跟领导似的。”
“哈哈,以后叫你陈主任吧?”
“别说,陈主任蛮好听的哩!”
“我想吃肉!没走油的走油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