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黄金时代》-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江淮延一下站起来了!

      他脸上混合着一种震惊与亢奋的奇怪表情,拍案击节:“胆大包天,精彩至极!”

      《庐山恋》嘛!

      当然不能局限于个人的谈恋爱,要恋就恋大一些。

      常理上,似乎应该是:大爱爱国,小爱爱人。

      但好像又不应该分大小,爱就是爱,它是人类最本能,最真挚的一种情感。一个人可以爱另一个人,可以爱自己的亲人,也可以爱一个国家,爱一个民族,爱一片伟大的土地!

      陈奇把主旋律包装了一下,变成当下能接受的样子,但足以让众人大呼小叫,颇具石破天惊之感。

      “老江,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开个会?”

      “不开了,我去找副……不不,我直接去找汪厂长!”

      他一刻都等不及,拿着剧本直奔厂长办公室。

      汪洋正滋溜滋溜喝茶呢,被突然闯入的江淮延吓了一跳,道:“干什么风风火火的,要打小日本了?”

      “现在中日友好,您可别说这话!”

      江淮延把剧本一拍,道:“您老不是惜才么?眼前就有一个,这个剧本一定要拍!”

      “哦?得你这么看重不容易,你给我讲讲。”

      “好!”

      于是乎,江淮延把新改版《庐山恋》讲了一遍,着重强调了那段对话。

      “……”

      汪洋默默起身,背手踱步。

      这个故事的元素太多了,有爱情,有国党,有美国,还写了一场吻戏,开什么资本主义玩笑,吻戏!

      步步雷区!

      现在人最担心什么呢?

      别看嚷嚷改革开放了,但说不定哪天就回去了。所以人们最怕的就是风向改变,又回到那个漫山遍野飘红的年代,到时候,搞这些玩意的都得被清算。

      汪洋没有陈奇的先知外挂,他不懂《庐山恋》一定会成功,但他有魄力,在屋里踱了好几圈,忽地顿足,大手一挥:“拍!”

      “不仅要拍,还要作为厂里的重点影片,出了事我负责!”

      “有您这句话就妥了!”

      江淮延心潮澎湃,忽然也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触动,自觉是个烈士,他回到文学部,把剧本一扬:“过了!”

      “太好了!”

      “绝对能成为一部经典!”

      “我们也与有荣焉啊!”

      “晓声,你赶紧去通知一下!”

      “好好!”

      梁晓声连忙起身,跑了出去,一路到了招待所,到302房间推门就进,喊道:“小陈,过了!”

      “什么过了?”

      “剧本过了啊!汪厂长亲自发话,拍!”

      “呼!”

      正准备补觉的陈奇松了口气,竟然也有点小激动,因为特娘的这个版本不是白嫖,自己可是亲手写了,有付出,就渴望有回报。

      “对了,你出来!”

      “干什么?”

      “你先出来!”

      梁晓声把他叫出去,然后敲了敲隔壁的门,陈怀楷开了门,笑道:“怎么着,我听你喊呢。”

      “是啊,小陈的剧本过了!”

      “那好啊!你吆喝一嗓子?”

      “成!”

      梁晓声深呼吸,一改往日内敛,操着最大的音量,喊道:“《庐山恋》,今天过堂了!”

      “《庐山恋》,今天过堂了!”

      过堂,本是在公堂受审的意思。

      因为北影厂的剧本审查太严格,通过极其不易,跟过堂一样。而每个成功过堂的编剧,都情不自禁的喊上一嗓子,自己不喊,别人也帮他喊,这是共同的喜悦,久而久之成了习惯。

      梁晓声一喊,三楼的人全出来了。

      紧跟着,上下楼的人也听到了。

      “恭喜!恭喜!”

      “这么年轻啊!”

      “听说是部爱情电影?不容易啊!”

      不光是编剧,别的岗位人员也过来套近乎,仿佛一时间,这部电影就变成大家的事情。

      这年头拍电影是计划经济,每家电影厂每年有指标,比如北影厂一年拍七八部,偶尔有多的,但大多时候是达不到指标的。

      有时候一年才拍两部、一部。

      这涉及到资金、剧本、人员、政策等等。

      所以每一部电影立项都来之不易,这也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人要开工了,谁能参与,谁不能参与,都是暗潮汹涌的事。

      《庐山恋》过了,说明要筹拍了。

      导演,演员,幕后……多少人盯着呢!

      (冇了……)

      ------------

      第23章 高薪阶层

      剧本过了,陈奇仍然可以住招待所。

      他的工作从写剧本,变成了配合拍摄,每天还是两块钱补贴。

      北影厂会选定一位导演,导演再选演员,再前期准备,时间长着呢。因为不用赶进度,没有资方压力,也没有狗屁倒灶的流量,一切以拍出好作品为核心。

      最简单的,比如演个农民,演员必须去农村体验生活;演个工人,演员必须下工厂;演个渔民,演员必须去海上漂着,体验打鱼是什么滋味……

      没人会把这些当成荣耀来说,是无比正常的事情。

      后世的一些好演员还坚持着这种传统,偶像派就不行了,人家演的都是霸总、娇妻,这玩意还用体验?

      除非演個穷人,给我们体验体验,然后我们就看到了“在上海月入三千,租黄浦江边的房子,天天吃汤达人”的穷人。

      说回来,这年头演员是没有片酬的。

      演员隶属各个文艺单位,每月拿工资,拍戏是分内工作,往大了说叫国家任务,怎么可能有片酬?但每天也有补贴,大概是5毛-1块。

      刘晓庆、潘虹、唐国强……甭管多大的腕,就这个价。

      不过80年代就有酬劳了。

      与之相比,甚至在整个电影行业,编剧是绝对的高薪阶层,有多高?三四层楼那么高!

      比如50年代的时候,国家规定:歌曲的词曲作者按首算,每首拿10一20元,像传唱大江南北的《十五的月亮》,作者就拿了15块钱,后来还打官司来着。

      诗歌,每20行算1000字,每千字10一20元。

      所以

      你知道

      为什么诗人写的诗

      都是

      一行行的了。

      类似白嫖的还有古龙,他稿费也是按行算的,所以就有了这种文风:

      夜

      寒夜

      一盏孤灯如豆。

      小说、曲艺类的稿酬也差不多,唯独电影剧本例外,当时标准是每部3000一8000元,天价!

      到了60年代,有所降低,但也是常人无法想象。

      长故事片的剧本,每部2000-6000元,短故事片1000-3000元。导演的酬劳,长故事片500-1500元,短故事片300-700元。

      最有意思的是音乐,你单独写一首歌,就给你十几块钱。

      但你如果给电影配乐,或者写歌,作曲能拿300-800元,作词能拿50-100元。

      可以说,只要跟电影搭上边,那就是妥妥的高薪阶层。

      国家对电影也是一直重视,教员都亲自批判过《武训传》,究其原因,无外乎它还有另一项职能: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

      …………

      “咚咚咚!”

      江淮延敲开了厂长办公室的门,递过一份申请报告,道:“这是《庐山恋》剧本稿酬的意见,我们文学部一致同意。”

      “我看看!”

      汪洋拿起文件一瞧,笑道:“可以,不高不低,还能鼓励年轻人。”

      “那就准了?”

      “准了,你去找财务对接。”

      江淮延应了声,又道:“您打算让谁来拍《庐山恋》?”

      “哎呀,这个不好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