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然他现在尚未成名,只是个菜鸟编辑。
“您说您是?”
“北影厂文学部!”
梁晓声突然拜访,让陈建军和于秀丽宕机了五秒钟,陈奇也挺意外,没想到来的是他,忙道:“梁老师好,我就是陈奇!”
“……”
梁晓声更诧异,打量了几眼,道:“冒昧问一下,你今年多大?”
“十九岁!”
“年少有为啊!”
他顿时一叹,自己30岁,就已经是北影厂最年轻的编辑了,没想到还有妖孽。电影这一行,无论什么岗位都是吃经验的,年纪大意味着经验足,19岁写剧本,跟开资本主义玩笑一样。
“你好你好,初次见面!”
他跟陈奇握了握手,坐在椅子上道:“你的剧本几日前我们就看到了,因为一直在讨论,才耽搁了一些时间。总体上我们是认可的,但还有一些不足,我今天过来就是请你去修改一下。”
“呃……”
于秀丽张了张嘴,忍住没吭声,默默听着他们对话。
哈!
招待所总算来了!
陈奇心里敲锣打鼓,表面却是一副惊喜与无措交织的德行,手都不知往哪儿放:“真的么?梁老师,您真的让我去改稿?我的剧本真通过了?”
“只能说一审过了!”
“一审我已经谢天谢地了,我完全没问题,现在就可以出发!”
“不用那么着急,我们改稿不是一天两天的,短则一月,长则一年,就算改好了,建组筹拍,编剧也要在场以便随时沟通。我们厂有招待所,专供食宿。”
梁晓声笑道。
“啊?这么说我儿子还不能回来了?”于秀丽终于问了一句。
“哦不,他是自由的,时间自己安排。”
“爸!妈!”
陈奇转向老爹老娘,眼睛湿漉漉的,纯真又期待~yue!
爹妈虽然一头雾水,但也猜到是儿子写了什么东西被北影厂看上了,这是天大的机会。做父母的不拖后腿,不扫兴,你就偷着乐去吧,那是伱的福分!
陈建军道:“梁老师,你们相中他的作品是他的荣幸,我们也肯定支持。”
“那就好!”
梁晓声点点头,道:“你应该需要时间收拾一下,这样吧,明天下午五点,我在北影厂门口接你。”
“好好,辛苦您跑一趟。”
送走了梁晓声,爹妈进屋把门一插,让陈奇往墙角一蹲,就差把他太奶遗像搬出来三堂会审了。
“说!到底怎么回事?”
“你怎么跟北影厂扯上关系了?”
“你小子还瞒了我们多少事?”
“妈你别急,听我给你编……不是,我给你们解释!”
陈奇拔根毛都能当哨儿吹,瞎话张口就来:“我大概半个月前开始写的,那会还没确定我去卖茶水,我虽然没有工作,但一直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儿。
正好我喜欢文学,偷偷摸摸的,绞尽脑汁的想出这么个剧本,投给北影厂。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就没告诉你们,怕丢脸嘛!没成想真选上了。”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才华,甚至可以叫一声天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别人家不清楚,反正于秀丽先是震惊,然后狂喜,立即接受了这个设定,连声道:“我就说吧!我就说吧!咱儿子绝对不是卖茶水的命,这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谁说的没错,小时候写作文就好,都是下乡耽误了!
对了,我记着还留着他的作文本呢!”
“行了,孩子明天就走了,你赶紧给他收拾收拾。”陈建军道。
“急什么,我先窜窜门去!”
“……”
陈建军一脸无奈,看着于秀丽像个得胜将军一样甩门而出,紧跟着,外面传来对话。
“秀丽,这么晚还不睡啊?溜达什么呢?”
“哟,你怎么知道我家孩子写剧本了……北影厂,明天就去了,哎,大晚上的你要是不问,我都不好意思告诉你们,这上哪儿说理去……”
…………
陈奇没大张旗鼓的宣扬,只告诉了王大妈和黄占英。
王大妈已经麻木了,她还没从塑料厂的筐里跳出来,又一杆子扯到北影厂去了。北影厂对一个基层的街道干部而言,有点太遥远了。
黄占英为他欢喜的同时,又不免伤感:“陈奇同志,我们的茶摊虽然开张没多久,但你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眼下生意越来越好,正是举杯痛饮庆功酒的时候,你却要奔赴文艺战线去了!
听说文艺战线容易向资产阶级摇摆,作风不好,你千万别被迷花了眼。”
“放心吧占英同志,我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永不动摇!”
“你俩别搁这对语录了,说点实际的……”
王大妈听不下去,直接问:“小陈,你这一去还回来么?工作关系怎么办?”
“我只是改剧本,不是调岗,工作关系我想留在合作社,工资我就不要了,毕竟我也没干活。”
“这也行,塑料凉鞋的事呢?”
“塑料厂不是答应了么?天热了就卖呗,总不能什么事都找我吧?我又不是领导。而且我相信占英同志的能力。”
“你放心,我绝对为大家守好这个岗位!”
黄占英斩钉截铁。
老实说,陈奇还真不想放弃这个茶摊,慢慢发展呗,万一将来成事了呢。他该嘱咐的都嘱咐完,拱了拱手:“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相会!”
“说人话!”王大妈道。
“领导视察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得回来!”
(还有……)
------------
第14章 北影厂
“吱呀!”
太阳刚刚西斜,陈奇推开了院门,咣啷咣啷的又把自行车抬出去。
于秀丽可能怕他饿死,不仅带了一大包衣服,还有一大包乱七八糟吃的,为此爹妈求人换了不少票,另外还塞给他三十块钱。
没到下班时间,门框胡同难得清静,只有一个老人在不远处望着。
陈奇回头看了看,他在这住了半个月,没多深的感情,但毕竟也有一点,生理上本能的涌起一丝惆怅,暗叹:“我也算打完新手村了,该换地图了!”
“走喽!”
他不再留恋,骑上车子闪人,出了大栅栏情绪已然好转,还哼起了一首益智歌曲:“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
说起来,他小时候总以为大头儿子的妈妈叫“委屈妈妈”,后来才知道那是“围裙妈妈”,都是没字幕的锅。
他们家邻居叫老王。
十公里不算近,得骑一会,这年头京城出二环就是乡下,但海淀这一块不同,高校云集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建筑也像模像样。
“梁老师!”
到了北影厂门口,梁晓声正等着,忙道:“小心点小心点,带这么多东西?”
“我妈操心呗。”
“其实我们这里什么都有,你先下来,我简单带你逛逛。”
陈奇下了车,推着往里走,乜了传达室大爷一眼,大爷没认出来这是给他半包大前门的家伙,傻呵呵的看着。
北影厂面积不小,先瞧见的是三栋楼。
正中央是红白配色苏联风格的主楼,共三层半,文学部和《电影创作》编辑部就在第三层。另有两栋副楼,分别是录剪楼、洗印楼。
“主楼后面是摄影棚,后勤设施都在那边,我先带你去招待所。”
梁晓声领着他转。
陈奇上辈子来过北影厂,很多建筑现在还没有呢,比如明清风情街,81年拍《骆驼祥子》搭的,后来扩建成了一条街。
还有荣宁二府,86年拍《红楼梦》电影时建的,那会电视剧版也拍着呢,陈晓旭和张莉你侬我侬……
再有靠铁栏杆的一排平房,现在也没建,1997年冯小刚曾暂居此处,拍出了《甲方乙方》。
“那边是筒子楼宿舍,那是澡堂和大食堂,摄影棚往北就是招待所。”
梁晓声带他来到一栋七层高的楼前,笑道:“一部电影从前期筹备开始,所有的摄影、美术、服装、道具等等,都会住在这里。
他们八个人一间,你猜猜谁能住单间?”
“导演?”
“导演算一個,还有呢?”
“主演?”
“普通演员也是八人间,知名演员双人间,只有导演和编剧能住单间,全国电影厂都是这份传统!”
梁晓声忽然生出一种荣耀感,哪怕他不是编剧,道:“我们文艺界有一句俗语,导演是一部电影的上帝,编剧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噢~~~
陈奇表现得受宠若惊。
后世影视圈,天大地大金主最大,金主的男朋友、女朋友、干儿子、干女儿、不男不女的朋友第二大。早已被锤炼习惯的他没什么波动。
俩人刚进招待所,忽地一个小姑娘从楼上蹬蹬蹬的跑下来,主动打招呼:
“梁老师!”
陈奇一瞧,对方瘦瘦小小的,眼角天生往下耷拉,面相有点丧,鼻头挺大,不算漂亮,但也算有鼻子有眼,而且有点面熟。
“你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