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黄河捞尸人》-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种地形构造在风水学上是有名的“八仙葫芦”,是一处大大的吉穴。如果在此风水穴上建座陵墓的话,必能保后世子孙福泽。

        最近我经常翻阅《邪兵谱》,脑子里也装了不少关于风水的知识,现在看见这样的地形构造,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八仙葫芦。

        里面的那个溶洞巨大无比,抬起头来看不见洞顶,就像整座山体都被掏空了一样,空旷的让人感到害怕。洞顶上方黑漆漆的一片,就连探照灯打上去都无法穿透黑暗,只能映照出模糊的光景。

        这个溶洞更加阴冷,溶洞的四壁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寒霜,使得这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冷藏柜,而我们就像是冷藏柜里的冰冻猪肉。

        让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溶洞的最深处竟然有一座高大的平台,一座恢弘雄伟的鱼骨庙伫立在平台上面。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忍不住惊呼失声:“天呐!快看呀,那是鱼骨庙!这里怎么会修建一座鱼骨庙呀?”

        是呀!这也是我心中深深的疑问,在这个不见天日、极度隐蔽的水溶洞里面,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鱼骨庙?是谁修建了这座鱼骨庙?修建这座鱼骨庙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们怔怔地看着前方不远处的鱼骨庙,惊愕地说不出话来。

        鱼骨庙相传是用大鱼的骨头搭建,非常独特,它是渔民敬奉的特殊神庙,鱼骨庙和龙王庙一样里面也是供奉着龙王。鱼骨庙始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据原先庙中的石碑记载,“鱼骨庙”在隋朝就已存在,如此算来,鱼骨庙的历史至少有1400多年。

        中国最有名的鱼骨庙当属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沙岭子村的鱼骨庙。此庙位于涛雒镇东两公里的大海边上,庙后是大岭,大岭是由九条小岭组成。岭为沙地,拥地五千余亩,全为松林所覆盖。庙前是川子河、青墩河、巨峰河、卜落河、竹子河、高旺河、林子河等百水汇集、东奔入海的长流海江口。

        只不过这座鱼骨庙在几十年前已经倒塌,只剩鱼骨梁,昔日“鱼鳞做瓦、鱼骨做梁”的鱼骨庙残存鱼骨梁的一段,如今保存在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政府会议室里。

        时至今日,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鱼骨庙。这些鱼骨庙通常修建在河边或者海边,人们在庙里烧香拜祭,保佑风调雨顺、船行平安。由于用来修建庙宇的鱼骨非常罕见,所以不少鱼骨庙虽然打着这个称号,但并不是用真正的鱼骨所修建。

        但是我们此时此刻在溶洞里看见的鱼骨庙,却是一座货真价实的鱼骨庙。这座鱼骨庙伫立在一座高达三丈有余的平台上面。平台用巨大的方形岩石垒砌而成,外面用青色方砖镶嵌,每块方砖长宽都在两米左右,非常巨大,方砖表面凿刻着古怪的纹饰。

        平台的中央有一条石阶,石阶下面伫立着一排石刻的鱼头石雕,这些鱼头石雕是用来停船的桩子。当船只停靠在平台下面之后,为了避免船只漂离岸边,可以将船上的缆绳缠绕捆绑在这些石刻的鱼头石雕上面。

        铁皮船缓缓靠在岸边,我跳上甲板,正准备伸手去拉缆绳。忽然我斜眼瞥见水下掠过一张诡异的脸庞,那张脸庞苍白肿胀,流露出狰狞而恐怖的表情,看上去就像是一张魔鬼的脸。我蓦地就愣住了,赶紧揉了揉眼睛,再次往水下看去。这一次,水下再也看不见任何东西,那张诡异的脸庞仿佛消失了。

        “娃子,你在做什么呢?赶紧把缆绳捆好!”爷爷从驾驶舱探出头来。

        我应了一声,将甲板上面的缆绳捆绑在一尊鱼头石雕上面,我没有对其他人说起这件事,我甩了甩昏胀的脑袋,认为自己肯定是眼花了。

        我们停好船只以后,沿着石阶一路往上,来到了鱼骨庙正门。

        站在正门瞻望鱼骨庙,更是感觉气势恢宏,令人心生敬畏之意。

        这座鱼骨庙差不多有三层楼那么高,让人称奇惊叹的是,整座鱼骨庙都是用真正的鱼骨搭建起来的。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鱼骨,最小的鱼骨都有成年人的手臂粗细,而最大的那根用来当做庙宇脊梁的鱼骨更是巨大无比,长度竟然达到了十多二十米。我们不禁暗暗吃惊,这些鱼骨都是从哪里找来的?拥有如此粗壮骨骼的鱼类,那该是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呀?

        除了这些鱼骨令人感到惊奇以外,鱼骨庙的造型设计也让人称奇不已。整座鱼骨庙修建成了一个巨大的鱼头造型,张开的鱼嘴就是庙门。走进鱼骨庙,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摆设,中央放置着一尊青铜大鼎,这是用来烧香拜祭的器皿,大概是年代太久远了,青铜大鼎里的蜡灰都凝固成了黑色。正对着青铜大鼎立着一个青石案,石案上面雕刻着具有立体感的浪花,足以可见当时工匠们精湛的技艺。石案上面塑着一尊龙王石雕,石雕外面包裹着彩绘鎏金,使得这尊龙王石雕看上去栩栩如生,尤其是那颗龙头,龙须飞扬,怒目圆睁,更添威风凛凛之感,仿佛只要一阵风吹过,龙王就能够御风而去。

        外面的暴风雨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停歇,在这溶洞深处,已然听不见滚滚雷声,这里寂静的就像一个亘古世界。在这般宁静的环境下,疲惫感很快就涌了上来,于是我们拣了庙里的一处角落休息。

        那只送鬼亲的船队人马差不多有二十人,他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脸上也写满了疲惫之色。有人擦拭着脸上的水汽,有人抱着臂膀打起了哆嗦,还有人摇头苦叹,暗骂着晦气。

        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冲我们招呼道:“萍水相逢都是朋友,不知几位怎么称呼?”

        叶教授还礼道:“我们是西北考古队的,准备沿着黄河古道进行一次考察工作,没想到走到这里碰上暴风雨了!我叫叶盛,这是我的两个【创建和谐家园】,拓跋孤和古枚笛,这位老者是我们的船长,他叫拓跋烈!”

        中年男子点点头,自我介绍道:“我叫于光炜,祖上三代都在这黄河边上打渔为生。说来也真是令人痛心,前些日子我的大女儿回家探亲,结果很不幸在这条河段坠河身亡。我的大女儿可是大学生呢,人长得也挺乖巧,马上就要毕业了,就准备回家看看,谁曾想到……哎……”

        于光炜脸上的神色非常悲戚,隐隐有泪光闪烁。不过他赶紧吸了吸鼻子,强颜欢笑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是不能哭的!”

        “什么大喜的日子?”我故意装作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于光炜说:“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只要是死在黄河里的女孩,那就是被黄河大王看上了,而我们就要把女孩献给黄河大王做妻子,让黄河大王保佑我们全家平安!这种习俗在我们这里叫做‘送鬼亲’,今天我们就是来送鬼亲的。本来准备把女儿的尸体沉入黄河,献给黄河大王,结果还没到沉尸地呢,就碰上暴风雨了。唉,这真是让我担忧不已呀,不知道黄河大王是不是发怒了?”

        于光炜只要提及“黄河大王”的时候,满脸都是虔诚之色。黄河大王作为黄河古道里的河神,这些常年在黄河上行走的渔民自然是非常信奉的。

        不远处,一个中年妇女突然间嚎啕大哭起来:“呜呜呜!呜呜呜!我的女儿呀,你死的好惨呀!”

        哭声打破了鱼骨庙的宁静,那个山羊胡老头快步来到中年妇女面前,急急忙忙地劝诫道:“大花她妈,哭不得,哭不得呀,你这一哭黄河大王会不高兴的!”

        中年妇女哭得更厉害了:“黄河大王,你怎么就偏偏看上我家大花了呢?我们好不容易把大花供养成了大学生,你……你怎么就把我们大花带走了呢?”

        山羊胡老头道:“大花她妈,你可小心些说话,能被黄河大王看上的闺女,那可是非常幸运的。只要你们好好把大花的尸体给沉了,以后你们家一定能风调雨顺、万事亨通!”

        中年妇女兀自呜呜咽咽的哭个不停,于光炜的脸色变了变,冲我抱拳说道:“那是我家媳妇向琴梅,不好意思,我先过去看看!”

        说着,于光炜转过身,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向琴梅面前,举起蒲扇大小的巴掌,兜头呼在向琴梅的脸上,怒骂道:“哭哭哭,你这倒霉的死老婆子就知道哭!山羊先生不是告诉你了吗,送鬼亲的时候是不能哭的,要不然黄河大王是会发怒的。你没看见外面的暴风雨吗?都是你哭哭啼啼的把黄河大王惹怒了,所以才变了天!【创建和谐家园】娘的,你再哭我非抽烂你的嘴巴子不可!”

        向琴梅被于光炜这一巴掌给打懵了,一脸惧怕地看着自己的男人,想哭又不敢哭出声来,那一脸苦闷的模样甭提有多难看了。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们又是好笑又是好气,笑的是这帮人的愚昧无知,气的是一个大男人打骂自己的媳妇。我有些看不下去了,刚想说点什么,叶教授赶紧冲我摆了摆手,示意我闭嘴,然后压低声音说道:“不要多嘴,这是别人的家务事!还有,这是当地人的习俗,若是说出什么对黄河大王不敬的话来,恐怕会引起冲突!”

      第二十六章 水漂子

        我们在庙里坐了好几个时辰,期间于光炜送给我们一只烧鹅。

        见我有些疑虑,于光炜说:“放心吃吧,这不是祭祀用的烧鹅,这原本就是给船夫准备的晚餐!”

        我们也不好拒绝于光炜的好意,道谢过后,就地把烧鹅分着吃了。

        爷爷说:“这场暴风雨一时半会儿也停歇不了,就算停了恐怕也是深夜了,看来今晚我们得在这庙里睡一宿,等到明儿天亮再出去!”

        庙里的气温非常低,湿气也很重,大家都被冷得直打哆嗦。我们在船上找来一些木材丢入青铜大鼎里面,点了一把熊熊大火,二十几个人围在燃烧着篝火的大鼎四周,立刻觉着寒意消退了不少。

      ¡¡¡¡»ðÑæàèÀïžÀ²µØÈ¼ÉÕ×Å£¬ÓÚ¹âì¿Ò»±ßºÈ×ÅÉÕ¾ÆÒ»±ßÈÄÓÐÐËÖµظøÎÒÃǽ²ÆðÁËÓйØÓڻƺӴóÍõµÄÉñ»°¹ÊÊ¡£

        传说中的黄河大王是一个头顶苍穹,脚踩大地的巨神,他身披龙鳞做成的金鳞铠甲,手持一对开天斧,一斧挥下去,能把山川砍成两截。黄河大王是黄河的守护神,平时都住在黄河底部的宫殿里面,一旦黄河古道出现妖兽乱世,黄河大王就会从河底现出真身,施展神通,镇压妖兽,不让这些妖兽祸乱黄河。

        在诸多关于黄河大王的神话传说中,最有名的一场战役要数黄河大王对战九头妖蛇。九头妖蛇原本是被天神镇压在雪域神山的一只妖兽,后来九头妖蛇趁着天崩地裂、沧海变迁的时候逃了出来,藏匿在了黄河之中,在黄河古道上为非作歹,祸害人间。

        这条九头妖蛇非常可怕,它上天遁地,翻江倒海,无所不能。蛇身足有百丈之长,浑身乌黑发亮,包裹着坚硬的鳞甲。妖蛇最奇特的是有九颗脑袋,每颗蛇头都有着各自的魔力,能吞吐烈焰、洪水、闪电、风暴、毒烟等等。自从九头妖蛇现身黄河古道之后,黄河古道上可谓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昔日繁华忙碌的黄河古道如今却变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航道。

        九头妖蛇作乱的事情传入了黄河大王的耳朵里,黄河大王极为震怒,提着开天斧冲出水面,想要重新镇压那条狂傲的九头妖蛇。面对来势汹汹的黄河大王,九头妖蛇早就做好了迎战准备,压根就没把黄河大王放在眼里。

        这一场神妖大战足足进行了九天九夜,黄河大王依仗着开天斧这把神兵,终于打败了九头妖蛇,将九头妖蛇的九颗脑袋尽数斩落,分别封印在了黄河古道的九个弯道处。然后放了一把三昧真火,焚烧了九头妖蛇的尸骨。由于九头妖蛇的尸骨非常巨大,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才把尸骨烧成了飞灰,抛洒在了黄河中。

        从此,黄河古道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来回船只逐渐增多,两岸人民安居乐业。而黄河大王勇斗九头妖蛇的英雄事迹也在黄河两岸广泛传颂开来。

        听完于光炜的讲述,困意涌了上来,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黄河大王,身披金鳞铠甲,手握开天巨斧,在黄河之中与那九头妖蛇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就在我即将斩下九头妖蛇最后一颗脑袋的时候,一声惊恐的尖叫将我从梦中惊醒。我蓦地睁开眼睛,发生什么事了?

        伴随着那声尖叫,人们纷纷往鱼骨庙外面跑去,紧接着便传来了更多的尖叫声。

        我还在疑惑外面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古枚笛已经将我从地上拽了起来:“走!出去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我打了个呵欠,迷迷糊糊地跟着古枚笛跑出了鱼骨庙,人们聚集在平台上面,对着前面的水潭指指点点。古枚笛拉着我挤到人群的最前面,然后我看见一幅恐怖的画面,我的困意立刻消失殚尽,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

        在寒冷的水潭上面,竟然漂浮着大大小小数百具死尸。那些死尸都被泡胀了,外面包裹着一层白色的冰霜,就像一只只巨大的白色虫蛹,在水面上载浮载沉,放眼望去,水面上白花花的一片,看上去既恶心又恐怖。

        空气中隐约弥漫着一股腐臭气息,不少人纷纷捂住了鼻子,脸上流露出厌恶的表情。

        于光炜脸色凝重地问山羊胡老头:“山羊先生,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漂子?”

        于光炜所说的“水漂子”,指的就是这些浮尸,这是当地人对浮尸的一种口语称呼。

        山羊先生捋了捋那一戳山羊胡子,伸手掐指算了算,然后晃悠着脑袋,口吻沉重地说道:“不妙!不妙哇!我跟过那么多支送鬼亲的船队,却从未遇见过像今天这样的古怪景象。这一定是黄河大王发怒了,责怪你们没按良辰吉时把新娘子交到他的手里!”

        于光炜紧张地满头大汗,急躁地走来走去:“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我们也不是有意违约的呀!”说到这里,于光炜狠狠瞪了一眼向琴梅,责骂她道:“都怪你这死老婆子,要不是你昨天送鬼亲的时候哭哭啼啼,也不会惹得黄河大王不高兴,结果变了天。要不是变了天,我们也不会躲到这里,结果错过了良辰吉时,惹得黄河大王更加不高兴,这一切都怪你!”

        向琴梅耷拉着脑袋,双手紧紧地拽着衣袂不敢作声,仿佛她的脸上写着“罪人”两个字。

        于光炜冲山羊先生作揖道:“山羊先生,请问你有没有什么破解之法?”

        山羊先生看了看水潭里的水漂子,又看了看于光炜,迟疑道:“法子倒是有,不过……”

      ¡¡¡¡¡°²»¹ýʲô£¿¡±ÓÚ¹â쿼±ÇеØÎÊ¡£

        “我们需要一个血引!”山羊先生说。

      ¡¡¡¡¡°ÑªÒýÊÇʲô¶«Î÷£¿¡±ÓÚ¹âì¿ÒÉ»óµØÎÊ¡£

        山羊先生靠在于光炜的耳朵边上,如此这般这般地低语了一阵。

      ¡¡¡¡ÓÚ¹â쿵ÄÁ³É«±äÁ˱䣺¡°Ã»ÓÐÆäËû°ì·¨ÁËÂ𣿡±

        山羊先生沉默着摇了摇头。

        于光炜长叹一声,像是下定决心似地点了点头:“好吧,就按照你说的办吧!伙计们,大家收拾收拾,准备离开这里!”

        送鬼亲的人们转身回庙里收拾东西去了,我问古枚笛道:“你知道山羊先生刚才所说的血引是什么东西吗?”

        古枚笛摇了摇头。

        我说:“你不是号称百科全书吗?”

        古枚笛瞪了我一眼:“虽然我不知道血引是什么东西,但我知道你是怎么死的!”说这话的时候,古枚笛把拳头捏得咔咔作响。

        我打了个哆嗦,赶紧赔着笑脸说道:“女侠息怒!女侠息怒!不过说真的,这里一夜之间怎么会冒出那么多浮尸?”

        古枚笛道:“我也不知道,昨天我们进洞的时候都没有看见!”

        望着水面上的数百具白色浮尸,我的心不安地跳动着,脑子里充满了疑问。

        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浮尸?

        这些浮尸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些浮尸跟这座鱼骨庙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是谁在这个隐蔽的水溶洞里面修建了如此恢弘的一座鱼骨庙?

        这座鱼骨庙真的是人们用来祭拜水龙王的地方吗?

        按理说,用来祭祀的鱼骨庙应该是一处神圣的地方,但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么多的污秽之物呢?

        太多太多的疑问就像水面上的泡泡,不断在我脑中冒出,继而又啵地破裂了。

        不知什么时候,爷爷走到我们身后,凝视着水面上的那些浮尸说道:“昨晚我和当地的几名船夫攀谈了一阵子,他们告诉我,其实这条河段有个名字叫做‘回旋沱’。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这个洞窟的缘故,黄河水从上游奔腾到这里之后,会在附近的水域形成一条回旋河段,行船会非常困难,经常有船只在这里失事。

        我据此推测,上游有许多漂下来的尸体,在经过回旋沱的时候,都会被吸入这个洞窟里面。久而久之,这个洞窟吸入的死尸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藏尸洞。平日里,这些死尸也许都藏在水潭下面,或者被卡在岩石缝中,加上这里光线暗淡,所以我们昨天进来的时候没有发现。但是经过一夜暴风雨的肆虐,河水涨潮,这些浮尸就从水下冒了出来!”

        听完爷爷的讲述,我们都觉非常在理。我们探身看了看平台下面的水位,确实发现水位涨高了不少,平台下面的那一排鱼头石雕都被淹没在了水下,只剩下缆绳拉扯着船只漂浮在水面上。

        我忽然想起昨天进洞时候看见水下那张模糊的脸,想必我当时看见的就是一具藏在水下的水漂子。这事儿就像一根利刺般扎在我的心里,现在把这根利刺拔掉了,我的心里也不由得释然了。

        叶教授说:“走吧,我们也上船吧,外面的暴风雨应该停歇了,我可不想长时间呆在这个堆满浮尸的溶洞里面!”

      ¡¡¡¡ÓÚ¹â쿸úÎÒÃǼòµ¥µÀ±ðÖ®ºó£¬ÈýËÒË͹íÇ×µÄÓæ´¬»º»º¿ª¶¯¡£

        我们也登上铁皮船,跟在渔船后面,慢慢往溶洞外面驶去。

        这个洞窟太邪门了,谁也不想长时间在这里逗留,越早离开越好。

      第二十七章 食尸鼠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我们的船只穿行在尸堆中间的时候,那些浮尸竟然一具接一具地漂了过来,将我们的船只团团围住,使得船只无法继续前进。无奈之下,我只好跳上甲板,用竹篙将船舷边上的浮尸推开。但是那些浮尸越聚越多,到得后来几乎把整片水域都堵住了,我用竹篙也无法将其撑开。那一具具雪白肿胀的尸体漂浮在我们四周,虽然我们是学考古的,但是面对这重重叠叠、堆积如山的尸体,心中还是有些发怵。

        这个时候,就听见前面渔船上传来山羊先生的声音:“死尸拦路,生无去处!求黄河大王开恩,放我们一条生路吧!”说罢,山羊先生咚地在甲板上跪了下来。

        其他人见状,纷纷跟着山羊先生跪了下来,一个个双手抱拳,捣蒜般地磕头叫道:“求黄河大王开恩,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山羊先生往空中抛洒出一沓纸钱,那些纸钱在空中纷纷扬扬,就像是一只只盘旋飞舞的黄色蝴蝶,然后山羊先生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冲着第三艘渔船上面的于光炜喊道:“做血引!快!做血引!”

      ¡¡¡¡ÓÚ¹â쿺ݺݶåÁ˶å½Å£¬Ã͵ؽ«Ëûϱ¸¾ÍƵ¹ÔÚµØÉÏ¡£

        向琴梅尖叫道:“你又打我做什么?”

        于光炜二话不说,抓扯着向琴梅的头发,一直将她拖拽到了甲板边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7: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