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侯大勇知其兄刘存孝为沧州刺史,听其意,似从自己每日练习射箭中,看出自己从军的意愿,可是,如果投到刘存孝军中,能否和柴荣见面是一个问题。明年,柴荣就要成为周世宗,再过几年,周世宗就要逝去,时间可耽误不起,是否投到刘存孝军中,倒颇值得思考。最后,侯大勇决定,还是直接到澶州投柴荣为好。因此,侯大勇恭敬地说道:“我在北地森林长大,北地猛兽甚多,练习箭法,是为打猎。”
刘三见侯大勇应答并不爽快,不知其心中何意,表面仍不动起色,笑道:“难怪侯郎招数如此凌厉,历害如赵武都不是一合之敌,原是从小和猛兽搏斗所习之术。”然后试探到:“侯郎,如此身手,在山中与猛兽为伴实是浪费人才,可愿到军中效力,某兄在沧州任刺史,求贤若渴。现在世道混乱,胡人欺我中原无人,百姓多受荼毒,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在军中立功,出将封候,光宗耀祖,亦非难事。”侯大勇作一揖,说:“蒙刘郎高看,我是山野之人,不敢作非份之想,到了汉地,还是找个山林与猛兽为伴。”刘三看了看侯大勇,见其一脸恭敬,却婉拒了自己的推荐。刘三从不轻易开口,许多武人想托人推荐而不得,不知此子到底作何打算。何福贵听人说起侯大勇拒绝了刘三的推荐,大叫可惜,这个机会可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
还有最后一天就到山海关,一路平安无事,秋高气爽,商队众人已开始欣赏沿途美景。不少伙计盘算起此趟北行自己能落下几个钱。还有些伙计已开始计划回家叫娘子打壶酒,到隔壁张郎处买点上好的肉,美滋滋喝上一口,然后和娘子好好亲热一番,也不枉了此番北行。
夜晚安营,何福贵没有平时警惕,派人简单到四周看看,没有发现任何危险,选了一处低地,四周没有任何屏障。侯大勇见何福贵选了一处不易防守的地方,就给何福贵提出此处被袭无法有效抵抗,何福贵却笑道:“侯郎倒是个有心人,不过太过小心,此地据山海关很近,辽人军队就在附近,辽人最恨马贼,悉独官不敢在此活动,今夜大可安睡。夜晚风大,选这低地可避北风,这天杀的北风,在晚上吹得似刀子一样,可把守夜的兄弟冻坏了。”
侯大勇不好再说,只是提醒守夜的兄弟要警醒,不能大意失荆州。当夜,侯大勇心中始终忐忑不安,前几夜,他都睡都很安生,今夜却感到有些异样,侯大勇心想:“可能是何福贵放松了警惕,让自己不安吧。但愿无事,顺利过关,早到沧州。”侯大勇习惯性地给听完妻子的录音,向妻女说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正欲躺下,就听到外面马蹄声、呼喊声大作,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悉独官率领马队,一路跟踪这支商队,悉独官马队人并不多,只有100多号人,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他们早认出这是刘三的商队,刘三每一趟生意都肥得流油,但此人相当小心,每次都带有护卫,防守得很是严密,几伙马队打他们的主意,数次都没讨到好,折损不少弟兄。他们一直顺着燕山进行跟踪,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到山海关,如果今天他们还是没有破绽,这趟生意就只有作罢,手下这100多名儿郎,都是族人,跟随自己多年,不能轻易折损。天遂人愿,终于在最后一天,商队防守出了问题,选了一个利于马队冲击的地方,而且侦察、守卫都很松懈。
天完全黑下来,虽有月光,并不明亮,只能隐约见到人影。悉独官悄悄展开马队,从两面向商队驻地逼近。当接近商队时,一声尖历的哨声响起,这是悉独官展开进攻的信号。
当商队守卫发现马队时,马队已近在咫尺。守卫拿起武器,大声呼喊:“马贼来了,马贼来了。”几支利箭,迅速穿透了他的身体。
当商队护卫和伙计听到声音,拿起武器的时候,形势已极为不利,马贼射出的利箭,破空而来,黑暗中,无法躲藏,商队很多人刚冲出帐篷就中箭到地,根本无法做出有效抵抗。
当那一声尖历的哨声响起,侯大勇就用最快的速度跳了起来,因为还未睡下,所以在三秒之内拿好武器,六秒种之内骑上了“风”,“风”听到“轰、轰”马蹄声,兴奋地打转。侯大勇看到马贼冲锋的势头,听到利箭破空之声和商队众人的惨叫,心知不妙,见商队已被突袭打乱,无人组织抵抗,立即大喊:“快到货物后面去,快到货物后面去。”反应快的护卫和伙计立刻明白了侯大勇的意思,在货物后面,即可防敌箭,又可用货物挡住战马的冲击。货物后面迅速集结了二十多人,包括刘三、何福贵、何五郎和赵武等人。刘三的伙计基本全部折损,何福贵和赵武的【创建和谐家园】毕竟是习武之人,反应敏捷,听到侯大勇的呼喊,连滚带爬逃到货物后面,不过已有数人带伤。商队众人除了侯大勇骑着马带着弓箭,其余护卫均是顺手拿起各式武器,有刀、有枪,还有木棍。侯大勇刚射出两箭,悉独官率领马队就冲到了货物前面。所幸货物挡住马队,否则在马队的冲击力下,商队根本无法作出任何抵抗。
悉独官手持一柄大斧,势大力沉,带着马队绕过货物。二十多名护卫和一百多名马贼斗在一起。转眼间,护卫伤亡殆尽,只有刘三、何福贵、赵武、何五郎等数名好手杀死敌手,抢到了战马,在马上拼命和马贼砍杀。刘三平时并不舞枪弄棍,却刀法狠辣,连杀数名近身马贼。
悉独官在马上,接连用大斧劈开两名护卫,看到护卫被砍成两半,鲜血迸裂,悉独官的凶性被激起,满脸狞笑。忽听到背后有破风之声,回身用大斧格开。
侯大勇见一名持斧大汉连杀两名护卫,就从背后冲来,举刀猛砍,谁知被大汉反手一格,长刀几乎脱手,侯大勇一惊,此敌好大的力气,但狭路相逢勇者胜,侯大勇又举刀呈斜线朝对手斩去。
悉独官见来人刀法甚是刁钻,侧身闪过,用大斧朝侯大勇当胸劈去。侯大勇见斧重力沉,不敢硬接,提马就跑,“风”速度极快,转眼就把对手拉开。
悉独官紧追不舍,却见对手侧过身来,一扬手,只听“砰”地一声响,悉独官只觉右胸一麻,一阵巨痛传来,随后掉下马去。
原来,侯大勇见不是悉独官对手,提马逃走的同时,拨出【创建和谐家园】,将悉独官击【创建和谐家园】下。
见悉独官【创建和谐家园】,数名马贼向侯大勇冲过来。马贼已占绝对上风,侯大勇不愿恋战,带着“风”夺路而逃。接连两名挡路的马贼都被侯大勇抬枪射杀。马贼见侯大勇一抬手同伴就【创建和谐家园】,还发出巨响和火光,不知侯大勇用的什么兵器,纷纷大叫:“暗器利害。”不敢迫近,侯大勇乘机闯出马贼队伍。
侯大勇脱离马贼,并没走远,他见前方坡地上有几株树木,便把【创建和谐家园】放回腰间,取下长弓,隐于林中。借着月光,查看营地的情况。很快,又有一骑冲了出来,后面有四五个马贼追击。等到马贼进入箭程,侯大勇连发数箭,马贼不断中箭。
侯大勇自从到粟末靺鞨部落以后,天天练习射箭,他知道,在古代,弓箭是极为历害的远程攻击武器,要在战场上立足,必须要掌握这一技能,所以,侯大勇基本上做到天天手不离弓,加上长期部队射击训练,形成了良好的基本素质,因此,箭法进步快速,不说百步穿杨,对大目标却有【创建和谐家园】分把握。
当马贼全部落地,冲出包围的骑手也来到侯大勇隐藏之处,却是刘三。刘三说:“侯郎真是勇猛,相救之恩没齿难忘。”侯大勇道:“看还有那位能冲出来。”刘三点点头,到马贼【创建和谐家园】处,拾来马贼的弓箭,顺手提刀砍杀了还受伤未死的马贼。侯大勇见商队死伤惨重,愤恨马贼凶残,对刘三此举未做阻挡,也拾起马贼的箭支,补充到箭囊里。
侯大勇和刘三刚刚做完补充,又见营地处冲出三骑,大队马贼穷追不舍。到了箭程,侯大勇和刘三引弓搭箭,对准马贼猛射,刘三恨恨地说:“让这些狗贼看看我的手段。”两人箭无虚发,马贼惨叫声此起彼伏。黑暗中,急驰的马贼无法辨清敌箭方向,只有挨射的份。见势不对,马贼响起一声哨,停止了追击。侯大勇等人也不敢去与马贼再斗。众马贼把营地洗劫一空后,迅速向燕山方向而去。
冲出马贼包围的正是何福贵、赵武和何五郎三人。见到侯大勇和刘三,一人摇晃着掉下马来,掉下马的是何五郎。何福贵抱着何五郎,泣不成声。侯大勇见何五郎受伤颇重,浑身都是伤口,肩头还插有一箭,昏迷不醒。突然,何福贵放声大哭,何五郎已没了气息,刘三、赵武等人均认为何五郎没救了。刘三道:“何五郎英勇抗贼,是一条好汉,此仇一定要报。”侯大勇探了探何五郎的鼻息,翻看了眼皮,推开何福贵,把何五郎放平,用手有节奏地往下压其胸口。一会儿,何五郎悠悠醒来。侯大勇取出腰间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包,取出阿济格送的野山参,切下一块,放到何五郎的口中,让其含着。
经过一番救治,何福贵见何五郎虽然虚弱,可性命已是无碍,翻身向侯大勇跪下:“救命之命,何某一家永不敢忘,恩公旦有驱使,何某愿肝脑涂地。”
(第六章完)
ww w.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七章 富贵生活
此次北行,商队临到山海关,被悉独官偷袭得手,损失惨重,货物被抢不说,商队和护卫死伤殆尽。当五人灰头灰脑回到沧州,何家父子、赵武各自回家,刘三却力邀侯大勇到其府第。
刘三道:“我虽为商人,可最重情义,今次全仗侯郎相救,才得脱大险,侯郎虽不居功,我却有自知之明。侯郎在沧州并无去处,就随我去吧。”侯大勇想想确实没有去处,于是跟随刘三来到其府第。
现代社会,人多地少,地价昂贵。侯大勇觉得刘三府第大得有点过份,特别是后花园,曲径幽深,别有洞天,楼、台、亭、阁、廊、轩、桥、榭、堂庑、舫居等20余处,堂前有5株高约5米、盘扎精细的罗汉松,世所罕见。园内有古柏、桢楠等老树,广植花草树木。侯大勇心道:“此园可与苏州名园相比,但面积大得多,于精致之中多了一分粗犷,显得气魄更大。”
侯大勇虽跟刘三一同进入府第,却明显感到刘三家人、仆人的敌意。刘三把侯大勇介绍给家人,并对夫人和总管吩咐:“侯郎是北地汉家儿郎,英雄了得,对我有救命之恩,家人要以上宾之礼待之。”家人听说侯大勇于刘三有救命之恩,又非胡人,先前冷漠、厌恶的态度马上改变。刘夫人对侯大勇说:“先生一路远来,定是十分疲惫,可否先行休息。”侯大勇回礼,道:“全依夫人安排。”刘三道:“带先生到西宛别院。”
于是管家带着侯大勇到了西宛别院。别院不大,院内地面用石板铺成,围墙内侧有几株老树,整个院落显得清静别致。进入房屋,木床、凳子、铜镜均一尘不染。一会儿,进来两个丫鬟,麻利地为侯大勇收拾房屋。
两个丫鬟自顾自地铺床,挂蚊帐,并不理踩侯大勇。侯大勇见有铜镜,顺手取过来一照,不禁吓了一跳。只见镜中之人头发蓬乱,胡子拉喳,满脸污垢,穿一身粟末靺鞨人的衣服,实足一个胡人。此时两个丫鬟已收拾完毕,站在窗口低着头不说话。两个丫鬟常年在大户人家生活,没有经受日晒风吹,皮肤细嫩,身材显得凹凸有致。
侯大勇来到古代后,不是住在荒郊野外,就是住在帐篷,还是第一次来到房里。暂时离开刀光剑影,回到了久违的住房,很有久别重逢见亲人的感觉。可能是封闭的环境阻挡了空气流动,侯大勇闻到从自己身上传来一阵又一阵酸臭。从粟末靺鞨部南行以来,侯大勇就没有洗过澡,灰尘、汗水、血水还有“风”的味道,混在一起确实难闻。
侯大勇于是对两个丫鬟说:“我想要洗澡,可有地方。”两个丫鬟互相看了一眼,脸色微红,其中一个似是松了一口气,说道:“可吓坏了奴家,奴家还以为郎君是胡人。”侯大勇笑道:“难怪对我不理来睬,原来把我当作胡儿,我祖祖辈辈可都是尧舜子孙,怎么会是胡儿。还没请教,两位叫什么名字?”
稍胖的丫鬟说:“奴家叫秋菊,这位姐姐叫春兰。”侯大勇一听,暗乐:“怎么丫鬟都叫这个名字,还有没有叫秋香的。”秋菊说:“请稍等一会,奴家和春兰马上去烧水。”一会,秋菊过来叫侯大勇洗澡。
侯大勇进入澡房,只见一个大木桶里装满了水,正热气腾腾冒着气,随后端着一盆水走过来的春兰,却让侯大勇鼻血差点喷了出来。春兰只披着一块薄如蝉翼的纱布,私处隐约可见,由于刚烧了热水的原因,脸色红润。春兰放下水盆,就过来欲帮侯大勇解衣,秋菊也脱掉了面衣。
侯大勇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连忙说:“两位姑娘,算了,我自己来,可受不了这个,简直是让我犯错误。”侯大勇心急之下,随口用上了现代语言。春兰秋菊虽没有听懂侯大勇在说什么,见其意是不愿意自己服侍,就急了,春兰说:“莫非是看不上奴家,奴家是侯郎之人,娘子说过要侍候好郎君,郎君不满意,奴家要受罚的。”侯大勇见春兰秋菊面色惶恐,知所言非虚,就说:“春兰秋菊就在房间等我,等一会帮我梳头吧,洗澡就我自己来。”春兰秋菊见侯大勇并非不满意,且叫在屋里等他,才相信他是真的要自己洗。当春兰秋菊走出房门的时候,侯大勇听到春兰对秋菊说:“郎君真是怪人。”
当春兰秋菊走出房门,侯大勇长舒一口气,低头看时,已剑拔弩张。“原来这就是贵族生活,【创建和谐家园】的会享受,这两个小妞再不走,我可是受不了,恐怕真要犯错误。”边说边仔细取下腰间的宝贝,【创建和谐家园】、手机、匕首、手表、信用卡和野山参。
当侯大勇钻进热水桶,他马上决定,以后发达了,要做一个更大的木桶,洗澡,真舒服啊。到了这个时代,侯大勇有两件事情最不习惯,一是开【创建和谐家园】没有纸,在草原上,用野草擦【创建和谐家园】,老有没擦干净的感觉,刚开始的两天,总觉得【创建和谐家园】上沾得有屎,这种感觉真难受,更麻烦的是不知在这里用什么擦【创建和谐家园】,总不是用瓦块吧;二是没有牙刷、牙膏,天天用手去捅,还不能用盐,在粟末靺鞨盐非常珍贵。“若有人把这两件事解决好,可以得诺贝尔社会学奖。”
侯大勇洗完澡,只觉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换上春兰秋菊带来的汉服,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舒服。侯大勇见服装面料是丝织品,图案是几何填花的葵花、纹样造型写实,构图严密。“想不到古代服装这么精美,并不比巴黎服装差。”坐在椅子上,春兰秋菊一人为侯大勇梳头,另一人为他修理胡须,两女紧挨着侯大勇,特别是后面的春兰,丰满的胸脯靠在侯大勇后背上,软软的,令侯大勇忍不住心猿意马:“妈的,难怪古人有那么多的战争,就是为了锦衣美食还有女人。”修理工作完成后,两女眼前一亮,只见眼前这个男人相貌英俊,身材魁梧,眼神锋利,真是一表人才,和没有洗浴之前完全是两个人。更为可贵的是举止彬彬有礼,说话和气,毫无粗俗之言行。
晚宴是在一片歌舞声中开始。
侯大勇挨着刘三坐在在右侧一个席位。侯大勇见参加晚宴的有二十多人,居中是一位极有气派、神色沉稳的中年人,和刘三长得很象,但不似刘三那样大腹便便,很是精神,想来就是刺史刘存孝。
刘三拍拍手,歌舞停下来。刘存孝站起,举杯说道:“今天是家宴,就没有请外人了。刘三郎从北地而归,可恨马贼,伤吾子民,劫掠财物,此仇早晚要报,所幸三郎无事,这杯洗尘酒,就请三郎喝了吧。”刘三站起,团团作了一个辑,举杯一饮而尽。刘存孝又说:“今天给各位介绍一位英雄。侯郎击伤贼首悉独官,实是英雄了得,这杯酒,就为英雄干一杯。”众人听到侯大勇居然伤了悉独官,脸上都露出诧异的神色。侯大勇学着刘三的样子,也一饮而尽,心中不禁有些纳闷:“他为何说是打伤悉独官?”侯大勇举杯对刘存孝说:“我长在北地,粗不知理,这杯酒敬使君。”刘存孝也不推辞,举杯就喝,对侯大勇说道:“看君行为举止,很有军人气概,莫非在军中任过职。”侯大勇吃一惊:“果然不愧为一地之长,眼光独到,历害。”忙说:“我是一个猎人,未曾到军中。”刘存孝也没有再问。
随后,大家频频举酒,你来我往,均有些醉意。
酒过三旬,刘三拍拍手,音乐一变,节奏明显加快,两个穿着暴露的【创建和谐家园】随着音乐来到大家面前。侯大勇大吃一惊,居然是金发碧眼的洋人。刘三对众人说:“这是从西域买来的胡姬,美艳异常,和南唐佳人各有千秋。胡姬的舞姿,真可比公孙大娘。”
侯大勇心道:“从十八世纪以来,有色人种受尽白种人的侵略、掠夺和藐视,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而在这个时代,黄种人却是占了上风。”五胡乱华时期,有很多白色人种来到中原地区,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史书称白虏)、九大石胡的远迁部落等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现虽说是乱世,国力比盛唐时衰弱许多,可在经济、社会等绝大多数领域,都在世界领先,在对待少数民族的心态上,拥有极强的优越感,当时在西域有金发碧眼的白种人所建政权,实力并不强,在战争中其族人常被抓来为奴。
在一片歌舞声中,刘存孝放下使君的架子,和众人尽情欢饮,兴致颇高。在高兴处,离开坐位,抽出腰间佩剑,拥着胡姬,一边舞剑一边高声呤唱,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刘存孝呤到【创建和谐家园】处,扔掉佩剑,扯掉胡姬身上的衣服,胡姬雪白的身体完全暴露出来,胡姬不敢躲避,只是用手遮挡住私处,刘存孝把胡姬抱起,向内堂走去。另一名胡姬却并不敢停下,仍在音乐中起舞。对于刘存孝的行为,众人见惯不怪。
侯大勇心叹:“这就是贵族的生活,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难怪不同时代的人都想升官发财,人的贪欲就是战争不断的根源”
刘三和侯大勇碰了一杯酒,刘三笑容可掬地说:“今日送给侯郎的使女,可曾满意,这是为兄特地为郎所选,均是府中上品,以后就随君处置,吾娘子还舍不得,听说是送给侯郎,才同意。”
(第七章完)
wwW、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八章 沧州城内
晚宴过后,回到别院,春兰秋菊还在等侯大勇。秋菊拿出按侯大勇要求做好的腰带,侯大勇接过,只见针脚细密,正好可放置自己的那几样宝贝。春兰端来热水,为侯大勇洗脸洗脚。侯大勇说:“做得真好。春兰、秋菊,以后我回来晚了,就不要等我,你们自去休息,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会照顾自己。”春兰和秋菊面面相觑,秋菊见侯大勇并未生气,大着胆子说:“阿郎是否觉得自家们(注:1)做得不好?”侯大勇见春兰秋菊作为使女的身份意识已深入骨髓,硬和两位客气,她们还不能适应,就说道:“不是做得不好,只是让你们久等,过意不去。”
春兰说:“管家送来一些衣物和钱,放在阿郎房内。”侯大勇心想:“春兰秋菊是刘三送的,自己现在实际上身无分文,经济上受制约,人就不独立,看来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有经济来源,解决生活问题。另外,要想办法去找柴荣,不能在沧州住得太久。刘三曾提到枢密王峻意不欲柴荣将兵,不知刘存孝与柴荣有无矛盾,现在不能在任何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否则很有可能会遇到麻烦。我现在身无长物,信用卡上倒还有好几万元,可惜无法使用,只有野山参可能还值一点钱。”于是问春兰秋菊:“北地的山参,在此是否值钱。”春兰道:“当然值钱,北地为辽所占,到长白山去的商家越来越少,许多大富人家想买都买不到,可说是千金难求。”侯大勇想到刘三商队遇险之事,知所言非虚,又问道:“现在米价如何。”春兰道:“一斗米约十二钱。”侯大勇见天色已晚,说:“大家都休息吧,明天你们和某去城内走走,某还没有来过沧州。”春兰高兴地说:“我们好久没到集市里去了。”侯大勇道:“我从北地回来,对沧州的称呼不熟悉,出去可别乱称呼人,你们给我说说。”
通过短短的接触,侯大勇已发现春兰、秋菊性格的不同点,春兰外向活跃,秋菊稳重温柔。阿郎提出的问题,春兰秋菊可算内行,在这个年代,当使女的称呼错了人,可不是一件小事。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称呼。听了两人介绍,侯大勇总算对这个时代的称呼有所了解,不似以前老是鹦鹉学舌,怎样称呼实在心中无底,生怕用错了成为笑话。
在这时代,还没有“老爷”之称,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旁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少年女子也有呼为“小娘子”,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男子多自称为“某”,也有谦称“仆”的,称呼较多。而女子除了谦称为“奴”外,更多的是自称为“儿”,同时,也有女子自称为“某”。
谈完称呼,春兰秋菊已睡眼朦胧,侯大勇笑着说:“春兰秋菊,去休息吧。”春兰应道:“阿郎,有事就叫我们。”两人在侯大勇的外屋睡下,内屋、外屋并未分开,只是隔着一幅门帘,想着两个妙龄少女就睡在外面,侯大勇感觉怪怪的,真觉得自己就是红楼梦中的宝玉。
第二天,侯大勇带着春兰秋菊到沧州城内游玩。
城市面积比想象中要大,城内面积约5平方公里,形似卧牛又称卧牛城。城墙基宽约30-40米,当时沧州正处在后周与辽国的边界,沧州常为战场,这么宽的城墙显为应对战争。沧州地方不大,可名气很大,侯大勇知道,这里是《水浒》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发配之地,从这里,林教头被逼无奈走上梁山路、近代还出过霍元甲、佟忠义等一大批英雄豪杰。
侯大勇见整个城市以城楼为中心,两边是房屋,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行业,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并不多,想来皆因连年战乱之祸,却也可看出和平时期的繁华。
侯大勇来到一个医药门诊,进去,见过药房伙计,问道:“我有上好的长白山野山参,要不要。”野山参难求,伙计将信将疑地瞧了侯大勇一眼,他没见过侯大勇,却见过春兰秋菊,心想:“这两个丫鬟是刘府的,不知为何跟着此人,听说刘三被马贼所抢,那还有货物。”但见到侯大勇很是精明强干,也不敢小视,说道:“不知可否是正宗的野山参。”当侯大勇拿出野山参时,伙计立马认出,这可是地道野山参,马上叫店主人出来。店主人见到山参,也是两眼放光,说:“多年没有见到这么好的野山参。”侯大勇想:“看来沧州民风朴实,要是在现代,货在好,商家先都要把货贬得一钱不值,好压价。……唉,阿济格对我真好。”侯大勇问道:“这山参值多少钱?”店主人忙说:“山参怕热、怕旱、怕晒,在深山里生长很慢,六十到一百年的山参,其根都很小,郎的山参应已在地下生长了五百年以上,难得,这山参我可收不起,但东城郭家急要山参,我叫人去请郭家之人。”春兰知侯大勇不知郭家,就悄声说:“郭家有钱。”
一会,几匹快马在店铺门口停下,一名华服青年跳下马来,见到山参,对侯大勇一揖,道:“家母有救了,真是多谢。先生随我到陋室,我当重重酬劳。”
侯大勇同郭家青年来到东城。郭家也是大户,府第虽不如刘三大,也颇具规模,房中颇多字画,显是读书人家。随后主人郭行简出来相见,对侯大勇再三表示感谢,听说侯大勇从北地回来,禁不住叹息:“可恨石敬瑭割弃燕云十六州予契丹,使中原失去屏障,从此契丹占据高地,跃马就到中原腹地。”侯大勇见郭行简悲切,安慰道:“辽人占据燕云十六州,迟早会被中原英雄收回,历来胡人只能占据中原一时,只是时机未到吧了。”郭行简道:“听侯郎谈吐不凡,定是学识渊博,到沧州可有何打算?”侯大勇道:“我从北地来,路遇刘三郎,现在住在刘三家中,还没想好做什么。”郭行简听到侯大勇住在刘三府中,脸上顿时失去笑容,朝站在旁边的管家说:“给侯郎的东西准备好没有。”管家立刻叫人拿上一个大盘子,装的全是钱币。郭行简冷冷说道:“这是山参的酬金。”侯大勇觉察到郭行简态度的变化,见主人不喜,站起告辞,郭行简并不挽留。
侯大勇却对郭行简颇有好感,虽说只是简单聊了几句,直觉告诉他,郭行简是一位有气节的读书人。当时中原混乱,从石敬瑭引狼入室以来,契丹人就在中原各种势力中间左右逢源,其骑兵时常在中原纵横,老百姓受尽荼毒。
侯大勇带着春兰秋菊在城内闲逛,有了钱物,觉得腰板直了许多,给春兰秋菊买了些布料,让两位女孩喜不胜收。不知不觉,三人来到一座寺庙,只见人来人往,香火很旺。侯大勇抬头一看,寺名为“开元寺”。侯大勇在现代时,曾和妻子到过河北,还专门到沧州市南效看过铁狮子。他记得,在北方有句俗话“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沧州铁狮子又名镇海吼,重约40吨,素有“狮子王”的美誉,一千多年来,它饱经沧桑,曾被当成神物供奉,享尽了香火;在烽火连天、哀鸿遍野的战乱年代,又经受了刀戈的砍杀,在狮体内外斑痕累累。侯大勇和妻子还在铁狮子前照有相片。铁狮子位于一座寺庙前,好像就是叫开元寺。此地应为旧地重游,物是人非,侯大勇只觉此番遭遇太过离奇,禁不住有些伤感。而此时,开元寺前并没有铁狮子,想来还未铸造,侯大勇努力去想铁狮子是何时所造,却想不起来。侯大勇虽不信佛,但是还是进去看了看,春兰秋菊却极为心诚。
一行人出来后绕寺而行,却见到寺南侧有一座铁匠铺,侯大勇猜这可能是铸造铁狮子的营地。
一大汉正在营地发怒:“窦田、郭宝玉,使君叫你们快快到西门铁匠营去,你们在这啰嗦,是否要某家用鞭子抽你们。”一名匠人说:“能否宽限几天,狮子正在关键处,离不得。”“某家可管不得这么多,某只认得使君的吩咐。”这时,出来一位翩翩公子,对着大汉说:“陈郎息怒,刘使君已免窦田、郭宝玉的差使,李某才从使君处回来。”大汉对翩翩公子说:“李郎有令,当作别论。”又对匠人说:“窦田莫怪,我也是身不由已。”
这时,侯大勇认出翩翩公子是在晚宴中见过的人物,姓李名云。李云也认出侯大勇,相邀一坐。侯大勇问道:“李郎来此匠铺做甚底(注:2)。”李云道:“侯郎有所不知,大人(意为父亲)一生信佛,沧州濒临渤海,地势低凹,常水患成灾,大人铸铁狮以降渤海恶龙,保得一方平安。”原来铁狮子是李云所造,顿时,侯大勇对李云万分佩服,李云铸造的可是国宝啊。侯大勇道:“此真是大善事,见此营规模,铸造铁狮子甚难,耗资巨大。”李云点头道:“李某家有薄产,只要能保得一方风调雨顺,千金散尽还复来。听闻侯郎有一宝刀,可削铁如泥,不知能否一见。”李云抽出侯大勇的匕首,眼睛一下睁得很大,连喊:“窦田、郭宝玉,过来,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宝刀。”迅速过来两个匠人,两人见到匕首,霎时就似被点穴一样,呆若木鸡,良久,一人双手发抖地抓住侯大勇,说:“窦田真是夜郎自大,今日见到神兵利器,才知窦田所打造之兵器,不过是破铜烂铁。不知是何人找造,我愿给他磕头。”侯大勇心想:“这把匕首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一般厂家都不能生产,更别说这时。”只好推脱道:“此为家传宝刀,我也不知何人所造,听说是一云游天下的高人所赐。”
(第八章完)
注:1、自家意为我,自家们意为我们自家们。为行文通畅,方便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后在文中均用我,我们。2、“甚底”意“什么”。
w w w/xiao shu otx t.com。txt小./说天堂
第九章 疑云重重
李云、窦田、郭宝玉等人,都是治金铸造专家,见到如此锋利的匕首,自然爱不释手,听说此刀是云游天下的高人所赐,想来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怕今生无缘见到这等高人,皆嗟叹不已。侯大勇在军事院校的时候,对古代治金技术略知一二,却也没有深究,小时家乡二叔开了一家生产简单农具的小工厂,自己常去那里玩,见得多了,对其简单的工艺也了解一些皮毛。
不知现时的治金技术达到了什么程度?
侯大勇有些好奇,对李云说:“我对锻铸之法略有所知,不知能否带我看看。”参观完锻铸作坊,侯大勇发现,古人的生产工艺,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已较完善,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除了铸造铁狮子外,作坊还为当地人造一些生活用具,工匠们把白口铁经高温退火得到的一种高强度铸铁,具有较强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和现代农具相比并不逊色多少。侯大勇心想:“以现在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稍加改进,就可以造出更为锋利的武器,若能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定可大幅度提高军队战斗力。”
侯大勇却不太明白在此时条件下,怎么能铸造出重达40吨重的铁狮子。窦田见侯大勇看得仔细,每到关键处就不经意露出特别注意的表情,显得颇为内行,不敢大意,就详细给侯大勇作了铸造铁狮子的设计说明:“我等欲用泥范明浇法铸造铁狮子,就是先塑出雏形,然后贴出外范,再把雏形刮去一层留下实心,将外范拼接垒起,群炉烧铸,最后清除外范掏净实心,就可以铸造成功。”侯大勇知道铁狮子铸造极为成功,在一千后的现代社会里,铁狮子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国宝级文物,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此等铸造工艺可称为规模宏大,技术精湛。此时,侯大勇对古人持有的心理优越感荡然无存,只有深深的敬佩,忍不住在心中叹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可惜,到了十八世纪,却日渐退步。深层的问题到底在那里?”
李云说对侯大勇说:“近日,刘使君征召匠人到西城铁匠营,要打造一批兵器,对付辽人,沧州和北地辽人很近,辽人多次打到沧州城,不得不加强武备。我这里的工匠被抽去不少,我去给刘使君多次说情,才把窦田、郭宝玉少量匠人留下,否则,我这铁狮子就只有停工了。”
侯大勇说:“沧州城墙高大,各项防守措施完备,辽人善野战不善攻城,辽人来攻城,却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我要是辽人,决不攻此坚城,只需围住,打掉援军,一座孤城能守多久。”
李云笑道:“侯郎幸不是辽人,否则沧州危矣。”
……………
在城内游逛了一天,回到西宛别院,侯大勇想到每天早上长衣长裤锻炼极不方便,便按照现代运动短衣裤的样式,画了个草图,让春兰秋菊照着做。侯大勇则提了一桶水,来到马廊,为“风”洗刷。此事侯大勇不让别人代劳,因为根据现代科学理论,常帮马洗刷,能增强人与马的感情,使双方更为和谐,而在战斗中,人与马能否协调非常重要。“风”在马廊里关了一天,极不耐烦,见到侯大勇,就用头在侯大勇身上使劲地蹭。侯大勇见马廊其余的马,从身形、精神和毛色等多方面,都不如辽国和粟末靺鞨部落的马匹。
“难怪中原军队打不过草地民族的军队。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具有步兵所没有的强大冲击力和高度机动性,蒙古人对骑兵战术的巧妙运用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把骑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铁骑所至,东西方军队溃不成军,望风而逃。中原地区马匹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军队对骑兵运用不够,所以长期以来对游牧民族无可奈何。”侯大勇轻轻抚着“风”,不由自主想到战马在军事上的运用。
晚上,刘三又邀请侯大勇参加了晚宴。
回到别院,春兰秋菊还在灯下对着图案忙活,侯大勇说:“今天累了,就别做了,我又不急,明天做吧。”春兰秋菊应了一声,却未停下。
第二天,侯大勇醒来,一套像样的运动短衣裤已放在床头,试穿一下,还挺合身,就没换下,穿着新做好的运动短衣裤来到外间,见两女还未醒,想是昨晚做得很晚。侯大勇见春兰的胳膊露在外面,就轻轻地拉了拉被子把她的胳膊遮住。当侯大勇转身出门时,一滴泪珠顺着春兰的脸颊流了下来。
来到院子里,冷风一吹,侯大勇打个寒战,连忙作起准备活动。按照部队的习惯,侯大勇先在院子里慢跑,等到身体发热,才开始活动关节。做完准备活动,就依次做了100个俯卧撑、50个跬跳、10次倒立、50个深蹲。做完这些项目,汗水已出来。想到上次商队遇袭时,打不过马贼悉独官,如不是有【创建和谐家园】,还不知结果如何,便拿出辽人送的长刀,一阵劈、砍、刺,虽势大力沉,却没有象样的招式,“看来,有必要拜师学一套刀法,要不然,遇到高手还是打不过。”
晨练结束不久,就传来敲门声。秋菊开门,何福贵走了进来,见侯大勇穿得奇怪,大汗淋漓,叹道:“难怪恩公一招击倒赵武,如此勤勉,某等不如,恩公的衣服甚为奇怪,不过行动倒也方便。”
“侯某和人打斗,胜在体壮力大,并未学艺,想拜师而不得,空有好刀,而无绝技。”
“侯郎是何家的大恩人,若看得起何某刀法,愿与君讨教一二。”本来何家刀法要经过正式拜师,成为【创建和谐家园】才能相授,但何福贵见侯大勇对付赵武时招术狠辣,击马贼时勇悍异常,自付并无取胜把握,更主要的原因是其为五郎的救命恩人,因此,听侯大勇开口,何福贵就以讨教的名义将何家刀法传与侯大勇。
何福贵在别院中接过侯大勇的长刀,连称好刀,然后将何家刀法十二式舞将开来,只见刀法雄健凌厉,步法急速,灵活多变,特别是连击突出。侯大勇见何家刀法并不复杂,但刀势凌厉,且多劈砍,很适合马上使用,便说:“此刀法如若在马上使用,威力更大。”何福贵夸道:“侯郎真是好眼光,我祖上为唐军大将,当年唐军持陌刀用以冲锋,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器,何家刀法就是源于马上刀法。”侯大勇道:“马上决战,一招制胜,刀法繁复反而无益,若军中习练,不过三五招足矣。”
何福贵将十二路刀法一一演示给侯大勇,侯大勇练习多遍终于将刀法记住,虽说刀法简练,要练精却非一日之功。何福贵见练习得差不多时,就邀侯大勇到其家中一聚。
来到东城何家,只见何家和刘家、郭家相比,在规模、气派上大大不如,不过也算殷实之家,专门有一块练武场,旁边放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兵器,场中两三名青年人在练功,竟有华服青年郭炯。另一间房屋,则为在商队中战死的【创建和谐家园】上着香。
中午就在何家用餐,何家和刘家不同,刘家家宴,菜式繁多,常有奇珍异菜,而何家则粗盆大碗,中间一粗瓷盆装着一大盆猪肉,另外就是一些大盘的素菜。侯大勇、何福贵及众【创建和谐家园】围坐在桌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侯大勇仿佛又回到了部队里,和战友们在一起争抢饭菜。
桌上,何福贵说到侯大勇一招打败赵武、击伤悉独官、勇救众人等英雄事迹,众【创建和谐家园】都露出不相信的表情。当郭炯听何福贵谈到侯大勇在北地偶遇商队时,问道:“侯郎与刘三以前并不相识?”听到此问,侯大勇敏感地意识到郭家和刘家不和,“难怪郭行简听到我住在刘家,立马就变了脸色。”
在酒意中,一干【创建和谐家园】纷纷要和侯大勇比试比试。侯大勇自付,在部队所学,都是一招致敌的招术,自是不能在比试中用,束手束脚,自己则在拳脚、兵器上均无取胜把握,还不如和他们摔跤,还有点取胜把握。侯大勇向何福贵说到:“拳脚无眼,恐伤人,不若来角骶,行否?”当时角骶在中原也十分盛行,【创建和谐家园】们平日常作角骶之戏,所以何福贵就点头同意。众【创建和谐家园】推荐郭炯与侯大勇比试,结果郭炯被侯大勇连摔三跤,另外上来一名【创建和谐家园】也被迅速摔倒。于是,众【创建和谐家园】皆服侯大勇。
比试完后,众人坐在练功场边闲聊,一【创建和谐家园】说:“侯郎真是英雄了得,现刘使君正在招募兵士以抗辽人,何不去投军,必可取得战功,出人头地。”侯大勇听罢,只是含笑不语。
酒足饭饱,侯大勇骑着“风”告别何福贵,当走到一拐角处,闪出一人,正是郭炯,郭炯道:“我佩服侯郎英雄,若不是侯郎所带山参,家母也不得救,因此,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郭炯向四周望了望,低声道:“侯郎要从军,尽可到别处,我愿作推荐,刘使君未必是抗辽人,最好别去,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