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黄沙百战穿金甲小桥老树》-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就在黑雕军大军出征之时,符英正自心烦。前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寿州节度使何徽派人到符家提亲,符家有一女嫁与柴荣,符彦卿是正宗的国丈,何家提亲实是为了实现两大旺族的联姻,进一步提高何家的地位。

      何家本是德州大族,早年何徽祖父来到大名府,在大名府任过防御使,何家这一支就留在了大名府,但其家族大部分在德州。万寿寺里的住持,就是何徽堂弟,因早年在大名府浪荡,与人争斗,出了人命,而对方家族也有人在军中任要职,不得已投到了万寿寺,作了一名花和尚,最后被黑雕军所杀。侯大勇当日所到庄园,正是何家父亲的庄园。

      两家门当户对,符彦卿就答应了这门婚事。符英听说过何徽之子何松的大名,此子和那住持一样,也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屡有劣迹。无奈父亲已同意,符英一时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每日,符英带着两个使女,到城中寺庙虔诚求佛,祈祷佛主能发慈悲,让这一桩婚事不成。

      符家长女是柴荣妻子,但是柴荣并不是符氏的第一任丈夫,柴荣与符氏之间有一段传奇故事。符氏第一任丈夫是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李守贞为人自负,并不甘愿一辈子做后汉之臣。于是扯旗造反。起兵之初,连败后汉军队。后汉派出郭威为主将,在后汉皇帝刘承祐之乾祐二年七月,郭威攻破李守贞,李守贞纵火自焚。李崇训见败局已定,先是提着剑,满屋子追杀家人,然后又想杀掉符氏。符氏不愿白白地死掉,就躲了起来,李崇训仓促中找不到符氏,【创建和谐家园】了。

      汉军冲入李家府宅时,符氏衣着整齐地坐在正堂上,冷静地对杀红了眼的军士们说:“我是卫王之女,郭公与我父亲八拜之交,你们休得无礼,某要见郭公。”汉军被符氏的神情态度所震慑,听说是卫王之女,便把符氏送到郭威处。郭威极为喜爱符氏,将之收为义女。谁知符氏的母亲认死理,认为女儿夫家尽灭而自己逃脱,既应守贞更应感谢上天庇佑,要她出家当尼姑。符氏坚决不肯,反驳说:“死生有命,天也。何必妄毁形发为!”符氏在娘家寡居一年之后,后汉王朝发生巨变,郭威代汉建周成为皇帝,柴荣则被义父封为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柴荣的妻儿都尽丧于变乱,郭威打算重新为他娶妻,而柴荣钟意于符氏,当初她逃脱兵灾并成为郭威义女时,柴荣也在现场。柴荣对这义妹情有独钟,知道她拒绝为尼之事,更是视之为奇女子。广顺元年(公元951),符氏成为柴荣的第二任妻子。这年符氏二十一岁,柴荣三十岁。

      符英深知大姐这一段经历,嫁给有点疯癫的李崇训,实非大姐所愿,但这是女子的宿命,不管你是何等冰肌玉骨、冰雪聪明,都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婚姻,不过是政治的延续而已。符英在佛祖面前,回想自已所见过的年轻男子,赵文、侯大勇均在脑中闪现。符英出了寺庙,上了马车,心神不定靠在马车车厢上。

      正在符英暗自神伤之时,突然,赶车的家人叫了一声:“干什么?”随后没有了声音,符英正待撩起帘子,一些白粉从帘外洒入,符英吸入一些粉末,头一昏,倒在了车里。

      (第八章完)

      wwW、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九章 解救符英

      符英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床上,两个中年女子坐在桌旁窃窃私语。两名女子全身素色,头上梳着大盘髻,并未注意到符英醒来。符英睁眼,见房屋陈设简单,似是平常百姓家。符英想起身,略微一撑,头痛欲裂。

      那两名女子见符英醒来,一女子过来问道:“小娘子醒了。”

      符英道:“能否倒一杯水,我口渴了。”

      喝了水,感觉稍好。符英这才回想起,吸了一些白色粉未,自己就昏倒了。

      问道“这是何处?为何带我到这里?”

      “圣使见小娘子虔心向佛,颇有灵性,特来点化小娘子,小娘子可真有福气。”

      “圣使?你们是什么人?”

      那女子拿出一个牌子,上有两个字:礼弥。

      符英出自名门,见多识广,看到“礼弥”两字,心知不好,原来落入了活跃于北汉与大周边境的邪教——礼弥教之手。

      大周时,国内有佛、道、儒和摩尼教等教,佛教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有某些相通之处,逐渐成为中土佛教的主流;道教中有天师道、金丹道等派;摩尼教也有传播,隋代开皇四年,建立在怀远坊东南隅的大云经寺,亦名光明寺,就是较早有记载的摩尼寺。

      中原地区连年征战,百姓屡受荼毒,盼望过上太平生活。礼弥教混和了多种教义,提出了“休兵罢战,天下太平”的口号,迷惑了许多老百姓。教派高层以此为幌子,暗中骗取钱财、淫【创建和谐家园】女,对不服从的教众,则以护教名义进行惩罚。

      礼弥教行动诡异,组织严密,虽屡遭打击,却逐渐做大成势,隐隐成为可与地方政府抗衡的势力。礼弥教在各地设有圣使,管理各地礼弥教事务。磁州圣使管理着邢州、贝州、大名府等地。

      磁州圣使近日有一重要任务,就是为礼弥教选护教圣女,实质上是为教首选美女。磁州圣使在邢州、贝州、磁州等地所获不大,没有找到满意的圣女。在大名府,无意中见到正在虔诚地求佛保佑的符英,眼前一亮,等到符英出了寺庙,便在路上,用迷魂粉迷倒符英一行四人,把符英带到了磁州。

      等到四人醒来,磁州圣使从两个使女身上,很容易知道了符英身份,又喜又怕,喜的是天赐良缘,如收服此女,礼弥教势力必将大增,怕是的符英身份尊贵,担心官府追查得紧,反惹祸事。几位总坛长老商议,符英不降服,则杀之,以免坏事。

      符英心中惧怕,却没有表现出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磁州圣使向符英宣传教义,符英假装听得很有劲,还反复询问教义。磁州圣使见符英对佛虔诚,又无多少社会经验,想来是个从未出过门的大家闺秀,兴致一下被提起。自己宣讲了教义后,还安排两人轮番讲经。

      想到符英身份高贵,貌美如花,极有可能成为护教圣女,所以,磁州圣使及手下人对其优待有加,符英在礼弥教倒也没有吃什么苦头。

      符英一面假装对礼弥教乱七八糟的教义极为相信,骗取圣使的信任,好让其放松警惕,另一方面寻找机会把自已在磁州的消息传出去,无奈礼弥教看守得严密,不给符英外出或传递消息的机会。

      符英多次要求到寺庙上香,说这是她向佛祖许过愿,每天为佛祖烧一柱香。磁州圣使见到符英时,她就是在寺庙里,因此,磁州圣使对符英的说法并不怀疑,多次要求后,圣使为安抚她的情绪,便同意让符英到寺庙去上香。

      符英咬破手指,撕下身上隐蔽部位的一块布,上面写道:“卫王符彦卿之女符英被歹人拘于有两棵古树的院子,报信者奖银千两。”

      符英上了马车,出了院子,虽说符英看不到马车外面情况,但是符英发现院子并不在城内,因为马车进城时,城门守卫进行了例行询问。想改掉布条上的内容,却没有机会。

      一路上,除两位中年女子外,磁州圣使还派出四个暗藏尖刀的大汉,跟着符英,并有意把尖刀拿给符英看,讲明不准逃跑或有其它行为,否则,尖刀无情。

      符英上香时,见两位中年女子盯得紧,悄悄把布条塞到佛像前的垫子下,希望僧人打扫禅房时,发现此布条。

      ……………

      出征前一声炮响,提醒了侯大勇,既然在北宋能造出大炮,现在当也可以造出相应的火器,凭自己对火器的认识,应当能造出简单适用的火器,只是现在大战将至,没有时间去制造火器来装备部队。

      到了磁州后,侯大勇令部队休整一天。按照老规距,差狮营军士分四个方向侦查地形,然后按侯大勇的要求,制作军用地图,通过多次制作军用地图,狮营侦骑已对地图制作的要点有相当了解,制作出的地图已经象模象样,基本具备了军用地图的几大要素。

      侯大勇进城拜会磁州剌史。到了城门,惊奇地发现,磁州城门正在关闭,守门军士不准行人外出。侯大勇身穿军服,又亮出副指挥使身份,顺利地进了城。

      来到磁州官衙,通报了姓名。磁州刺史张训急忙跑出来,道:“侯指挥使来得正好,某正在着急。”说完拉着侯大勇进书房。

      张训把一块布条递给侯大勇,侯大勇接过布条,见过内容,大吃一惊。

      “张使君,布条从何而来?”

      “刚刚一僧人送来,说在寺庙跪堑下面发现这布条。近期磁州发生了多起几个小娘子失踪的事,僧人不敢怠慢,看到此布条后,立刻送到了这里。如真是卫王之女,则布条内容非同小可。某已派衙内所有人到城内各处去查找,并令关闭城门,只准进不准出。侯指挥使从大名府来,可曾见过符英小娘子?”

      “符英小娘子我见过,事不宜迟,磁州城内是否有种有两棵大树的院子,如有,应迅速调集军士围住院子,不要放一人走了。”

      说话间,派出查探的人陆续回来,共查明,全城共有五处符合条件的院子。

      张训马上派军士围住五处院子,结果令人失望,五家都是老实本分的本地人。

      正在焦急时,有军士报称在城外,他家附近还有一个院子有两棵古树。

      张训、侯大勇急忙带人来到城外院子。发现此家人刚走不久,厨房里的水还是温的,而且走得匆忙,衣服、被子散落在床上。

      侯大勇、张训带人逐屋搜查。

      在地下室内,发现了被杀的卫王府三个家人。

      在一间普通的房间内,张训发现了一块布块,被扔到桌下,与僧人送来的布块完全一样,张训急忙叫来侯大勇。

      张训对比两块布,道:“符英应在此屋住过,这块布,应是她用来留下信号的。此女机智,临危不乱,令人佩服,不管是不是符英,都要把此等女子救出。”

      侯大勇道:“此女甚为聪明,此屋可能还留有其它线索。”

      众军士在屋内仔细搜查,突然一名军士道:“快看,有字。”

      原来靠床头的墙上,潦草地写有四个字:“礼弥总部。”

      张训见字,立刻道:“原来是礼弥教妖人。”

      侯大勇不知礼弥教是何物,张训简单介绍了礼弥教情况,道:“我多次围剿礼弥教,但礼弥教行动隐密,磁州总坛设在炉烽山内,炉烽山峰险林密,磁州军多次围攻都被他们逃脱,见符英所留字,应是指炉烽山磁州总坛,只怕是符英没有写完,就有人进来。”

      侯大勇道:“礼弥教妖人已逃跑,张使君,知不知道礼弥教总部的具【创建和谐家园】置。”

      张训道:“我让人追查礼弥教很久了,其总部位置已查清,只是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我一直没有得手。现在符英在他们手里,硬攻上去,只怕符英小娘子已没命了。”

      “厨房内水还温,衣服、被子散落一片,说明礼弥教才走不久,而且走得匆忙,礼弥教能够迅速知道使君的一举一动,定是有内应。现在,使君宜按兵不动,迷惑妖人,我派遣黑雕军精锐,马不停蹄,立刻奔袭炉烽山老巢,打妖人一个出其不意。”

      “此计甚好,如黑雕军能剿灭礼弥教,则磁州幸矣。”

      侯大勇带着磁州军向导,连忙回营,调集兵马,直奔炉烽山。

      礼弥教磁州圣使本是后晋官员,后晋灭后,流落江湖,成为礼弥教磁州圣使。他为人狡猾多疑,千方百计安插亲信在磁州府上。为防磁州军进剿,把磁州总部设在炉烽山,分设二处,他并不固定在那一处。他还在磁州买了三处院子,两个院子在城内,分别在磁州官衙和军营旁边,用来观察官府动向,另一个,则在城外偏僻处。

      当磁州官衙内出动大批差人紧急查找“两棵古树的院子”时,立即有人报信给磁州圣使。因为符英身份特殊,磁州圣使非常警惕,见官府查找“两棵古树的院子”,知事败露,急忙把符英再次迷倒,并杀死其仆人,坐上马车,连忙回炉烽山总坛。

      正如张训所分析,墙上四个字正是符英所留。当时符英正在睡觉,一个中年女子在屋内陪伴。另一个女子进来时,只道符英睡着未醒,压低声音着急地说:“快回总坛。”符英听到此语,连忙在墙上写下四字,只盼有人见到。

      侯大勇一共带了三营兵马,虎营、狼营和狮营。三营全是精骑,一刻不停,磁州圣使回到总坛不久,侯大勇就带着人马到了炉烽山。

      (第九章完)

      wwW、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十章 攻破总坛

      侯大勇率精骑马不停蹄,直奔炉烽山。

      磁州圣使没有想到官军来得如此之快,本想把总坛的钱财、名册等重要事物取出后,就离开总坛。

      磁州圣使还在整理总坛事物,接到报信,官军已至,并把炉烽山总坛的两条出口围住。磁州圣使令总坛五十多个信徒,占据险要之地,把官军挡在山下。

      炉烽山主峰实是两座相距很近的山峰,总坛分设在两座山峰上。磁州圣使此次回的是左炉烽山,左炉烽山有两条路下山,一条直接通往出山口,另一条是上右炉烽山之路。左右炉烽山的后山虽不甚高,均是陡峭悬崖,从未有人翻越。磁州圣使准备了很多结实的绳索,放在炉峰顶,以备不侧之时,放绳索从后山逃生。

      侯大勇亲率虎营和狼营从正面进攻,虎营围住了左炉烽山,狼营围住右炉烽山。狮营校尉王青水率军来到后山。

      虎营遇到顽强抵抗,左炉烽上山之路极为险要,有一段路特别陡峭,坡度近七十度,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可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礼弥信徒在此据守。侯大勇见黑雕军虎营伤了十几个军士,死了二人,对方未伤毫发。匡操红了眼,令集中弩箭猛射,礼弥信徒被射杀几人后,后退到弩箭死角,虎营军士想硬闯上来,被一阵乱石砸下,又伤了几人。

      侯大勇见强攻不能得手,另一方面担心攻得太急,礼弥信徒对符英不利,便下令停止进攻,把左炉烽山紧紧围住。

      狼营在右炉烽山的行动十分顺利,右炉烽山相对于左炉烽山来说,较为平坦,而且右炉烽山只有七个礼弥信徒把守,狼营轻易攻上山去。解决战斗后,狼营来到左炉烽山,帮助虎营团团把左炉烽山围住。

      侯大勇收到了从山上射下的一封信:“符英乃千金之躯,将军若想保得符英安全,请让出一条道,我等出山后,自会送符英回府。”

      侯大勇接到礼弥教信件之后,并不理睬,只是久攻不下,心里也自焦急。侯大勇令匡操围而不攻,自己带十余骑先到右炉烽山上,查看右炉烽山地形,然后来到后山,看能否从后山而上,进行奇袭。

      到了后山,狮营校尉王青水已组织军士试着攀岸而上,无奈悬崖太过险峻,接连三次都失败了。侯大勇仔细观察悬崖,见悬崖并不高,只是过于险峻,借助现代的镐、安全带、绳、铁锁、钢锥、铁锤等登山设备,应能翻上此山,但狮营配备的是大周陆军标准装备,没有一点登山设备,根本不可能翻上去。

      郭炯一直跟着侯大勇,他觉得礼弥教的信件是声东击西之计,虽不能肯定,犹豫良久,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礼弥教左右炉烽山上都设置了窝点,礼弥教头目应是一个狡诈且小心谨慎之人,这种人不会选择玉石俱焚,应为自已留一条生路,后山断崖看似一条死路,实为生路。我在右炉烽山上,见到一些绳索,如礼弥教从峰顶放下绳索,断崖就成了生路。”

      侯大勇想了想,道:“郭郎说得有理,他要声东击西,我就来一个欲擒故纵。”

      侯大勇见后山树林茂密,野草有一人多高,就令郭炯带狮营五十精锐,隐藏在草丛中,等礼弥教信徒下来,出其不意抢出符英。

      侯大勇带着狮营其它人马,回到前山。侯大勇叫人用箭射回一封信到峰上:“我是黑雕军都指挥使侯大勇,放下武器,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否则死路一条。”

      一会,山上又射下一信:“侯指挥使,若不让一条道路出来,圣使愿意和符英一起同归于尽。”

      山上山下不断射出信件,虽互不让步,口气一直越来越强硬,可双方都没有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

      由此,侯大勇进一步认定郭炯的想法是正确的,山上礼弥教头目,定是在拖延时间,把黑雕军的注意力吸引在前山,趁夜色从后山逃跑。

      侯大勇为了让戏演得更加真实,让前山军士不时攻山,给礼弥教妖人施加压力。

      磁州圣使颇有大将风度,在峰顶喝茶下棋,让其亲信手下在前山指挥。他相信,凭天险,黑雕军很难攻上炉烽山,更何况,符英在手上,黑雕军投鼠岂器,不敢一味强攻。

      符英在山上,始终神色正常地和看守她的信徒讨论教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做的都已做了,余下的就看自己运气如何。她下定决心,只要受辱,就咬舌自尽。

      就在山上山下僵持中,天色暗了下来。

      磁州圣使派人从后山,顺着绳索滑下。此时天上虽有月光,但后山树高林密,光线较暗,视线不是很好。郭炯等人已适应山底光线,紧紧盯着断崖,正等待礼弥教妖人下来。

      山风吹得大树哗哗作响。那人在四周查看一番,没有什么异常,就使劲拉拉绳索。磁州圣使见后山安全,把又被迷倒的符英绑在箩筐里,自已用布缠着手,先滑下。滑下后,拉拉绳子,上面之人马上把绳子收上去,套住箩筐放下来。

      郭炯带领军士伏在草丛中,见先下山的两人都是男子,已下山的两人守在山崖下,并未离开,显是在等着什么,便没有发令。

      过了一会,郭炯见绳子上套住一物,慢慢下来,到了山底,隐约见是一女子在箩筐里。郭炯料定这是符英了,事不疑迟,一抬手,身边四位瞄准多时的弩箭手,分成两组,一组瞄准一人,发出弩箭。弩箭准备射中目标,两声惨叫在山谷中回荡。郭炯提刀冲出去,见绳索已开始向上拉,一刀下去,斩断绳索。跟上的狮营官兵,按住了中箭的两人。

      郭炯凑近仔细一看,正是符英。郭炯令四十人守在山下,下来一个捉一个,自己带着十人,把符英和捉住的礼弥教妖人带到前山。

      侯大勇不知后山情况如何,在营帐里不停转圈。忽听到营门传来军士的喊声:“救出小娘子了,救出小娘子了。”

      侯大勇跑出,迎面撞上前来报信的军士,军士和侯大勇身高接近,两人跑得急,侯大勇鼻子一痛,鼻血流了出来。

      郭炯到了前山大营后,把符英带到帐篷里,见符英仍不醒,令人找来韩淇。

      侯大勇见救出符英,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到关押礼弥教信徒的营帐,其中一个礼弥教信徒因伤势过重而死亡,。另一名礼弥教信徒伤势不重,经韩淇救治,脱离了危险,经过拷问,指认死去之人正是磁州圣使,并将符英被劫持的前前后后都全部招供。

      第二天清晨,匡操把磁州圣使的尸体绑到炉烽山前山。见圣使战死,礼弥教余众再无斗志,黑雕军为避免更大伤亡,承诺投降者免死。礼弥教余众知插翅难逃,听到黑雕军免众人死罪,就全部投降。礼弥教在磁州炉烽山的总坛被黑雕军攻破。

      侯大勇来到总坛,见总坛里钱物着实不少,叫军士清理好,全部运到磁州城外的黑雕军的营地,由孟殊清理造册,充作黑雕军军饷,并为两名战死的军士准备抚恤金。

      在总坛还发现一些烧毁的名册,侯大勇仔细查看残页,竟发现有万寿寺三个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