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以,硬着头皮杰兰特下达命令,两万大军在数日内【创建和谐家园】完毕,军备后勤准备一应齐全后,整装出发,士气恹恹地踏向前往露亚城的讨逆之路。
对于目前希格军队的士气和状态,波尔斯同样一清二楚,所以与其等待对手来攻,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于是他借鉴上次被圣殿骑士团伏击的经验,直接率领骑兵杀到了曾经被伏的峡谷外,埋伏起来静待敌人一步步陷入圈套。
杰兰特虽然军事指挥经验丰富,但是做梦也没想到,波尔斯以弱势兵力不仅没有依靠露亚城以逸待劳,反而带兵又杀了回来,结果在峡谷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整个排成一字长龙的行军队伍在峡谷波尔斯的骑兵拦腰截断。然后大魔法师艾玛尔又在狭窄的山谷内放了一个大型的火墙术,高达数米的熊熊火焰将峡谷内后面的军队彻底拦住。
在峡谷另外一面则变成了一场击溃战,已经穿过峡谷约有七千多的士兵,在波尔斯带领的义愤填膺、士气高昂的骑兵的冲击下,本来就对叛军充满同情心,斗志低迷的将士很快士气崩溃、四散奔逃。反抗军则衔尾追杀,斩首千余人,俘虏四千多人,还有两千人逃得到处都是。
首战大捷的波尔斯并不恋战,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调转马头凯旋而回,剩下仍在峡谷附近收拢残兵、清点损失的杰兰特将军唉声叹气、欲哭无泪。
首战大败的信息传回凯旋城,听闻败讯的希格十三世大发雷霆,他不顾忌讳的临阵换将,被撤下的杰兰特将军如释重负地回京请罚去了,新来的将军在指挥经验上根本不如杰兰特,只是一个看过几部兵书、纸上谈兵的自以为是的贵族,又是一番整编,再等待其他城镇增援的人马,一共凑齐了两万五千人马,浩浩荡荡奔着露亚城杀去。
只是这一路上行军还算顺利,赶到露亚城下的时候,波尔斯却是一反常态,没有主动出击,城门紧闭,加紧城防。希格军队试着攻打了几次,但是露亚城虽然不及巴登城易守难攻,但也是墙高沟深,希格军队的攻势全部被打退,而且损兵折将,本来就不高的士气更是跌入谷底。m.。
第二百四十七章 希格内乱(下)
,。
露亚城防御战开始之前,在希格军队不知道的情况下,波尔斯已经悄悄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队伍放到了城外,并由最忠诚的部下率领着隐藏起来,直到露亚城防御战进行了半个月后,这支部队才从隐藏的地方起拔,并且直插敌后。开始在对希格军队的后勤补给线进行无休止的骚扰,导致希格军队的后勤补给十成有三成落入到反抗军手中,还有四成被叛军焚毁,只剩最后三成能够送达目的地。
所以,露亚城下的希格军队总共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因为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进攻难以为继,不得已选择暂时后退,准备重整后再行进攻,但是这次撤退就没有那么容易。
希格军队前脚刚走,露亚城门就大开,波尔斯的反抗军在苦苦憋了一个月后,终于迎来了主动出击的机会,而且这一次波尔斯使用的仍旧全部都是骑兵。
两万希格大军被波尔斯的五千骑兵死死咬住,几乎每退一步都要被咬掉一块肉,最后,营养不良士兵们士气接近崩溃,被波尔斯抓住机会,利用一个夜袭再次将希格军队全面击溃。
至此希格帝国两次对波尔斯叛军的征讨全部以失败告终,借大胜之威,叛军势力大盛,势如破竹地扫荡了露亚城周边的城池和势力,帝国东部一半的领土落在了叛军的掌握当中,叛军的军力也由最初的五千多人,迅速扩张到两万人,并且在东部形成了局部的战略优势地位,隐隐有反攻帝国的势头。
在第一次击败希格军队后,波尔斯的总督府就迎来了一位来自北方邻国的贵客,这位贵客可不是空手而来,他不仅带来了来自北方邻国皇帝的善意,而且愿意给予波尔斯实质上的支持。这位贵客的到来让波尔斯又惊又喜,此时正是他在为己方军队的后勤物资挠头的时候,没想到就有人雪中送炭,于是波尔斯狮子大开口提了一堆要求,贵客对于他的要求显然也是大吃一惊,因为这已经超出他的权限范围,必须回去请示皇帝陛下决定。贵客告辞离去,很久没有任何消息,直到波尔斯击败了第二波来犯的帝国军队。
就在波尔斯为日渐增长的军队势力和日渐萎缩的后勤物资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头痛,为当初开价太高把北方后援给吓跑而后悔的时候,北方的客人又不期而至,而且带来了让他欣喜若狂的消息,北方的皇帝已经全部答应了他的请求,除此之外甚至派了几个魔法师给予他实质性的支持。
如此一来,波尔斯彻底踏实下来,并且开始变得野心勃勃,反抗军到处招兵买马,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凭借两战两胜的锐气,军队也开始以露亚城为中心四处出击,攻城略地,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帝国东南部大部分区域变成了自己的领地。
经过了春天到夏天,接近四个月的战争,希格朝廷忽然发现反抗军不仅拥有着近五万的军队,而且拥有了东南上千哩的土地,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在给予反抗军军事物资的支持,似乎已经具备了正面向自己挑战的实力。
面对如此窘迫的局面,布斯曼罗兰不由心生悔意,后悔当初有些操之过急,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没有听从大臣们的规劝,从大局出发采取怀柔政策处理波尔斯以下犯上事件。只是此时已经悔之晚矣,完全处于下风的波尔斯尚且桀骜不驯,何况是已经逐渐掌握了局部优势的他又怎么可能再向帝国低头。
而且就算布斯曼罗兰想息事宁人,包括军部大佬们在内朝野大臣也不可能同意,此时如果继续纵容波尔斯,希格朝野不仅对外威名扫地,对内也将丧失威信,届时别说波尔斯叛军可能尾大不掉,其他势力也可能纷纷效仿,希格帝国从此将走向四分五裂的不归路。
无奈之下希格十三世一边下令从帝国西部和北部调动更多的军队来征缴波尔斯叛军,目前帝国南部局势也已经恢复平静,也可以抽调一部分军队北上。
一边调兵遣将忙得鸡飞狗跳,一边布斯曼罗兰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正在忙着筹建教堂、广收信徒的教廷身上。
为此,布斯曼罗兰不得不以视察希格大教堂的建设速度为名,屈尊亲临埃德加.拉斐尔红衣主教的临时驻地,并就请教廷出手协助剿灭叛军一事和拉斐尔红衣主教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布斯曼罗兰请求教廷出兵的理由很充分,波尔斯叛军背叛帝国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廷发起的紫荆花战争,而且现在波尔斯叛军仍旧扛着驱逐教廷势力的大旗在逼着帝国和教廷翻脸,如此两点都是要教廷有着间接和直接的关系,是教廷出兵干预的充足理由。
不过拉斐尔红衣主教在表达了对希格十三世的全力支持的态度后,却道出了自己的难处,做为一个红衣主教他的权力只局限在希格教区,而希格教区并不配备独立的军队,而在此之外的教廷军事力量,他无权过问,虽然他手下的确有一批剑士,但那是用来保护教堂和牧师的,不可能排上战场,而且数量也有限。不过拉斐尔红衣主教还是承诺马上代布斯曼罗兰陛下写一封求援信给教皇陛下,请求圣殿骑士**兵支援。当然在此期间,如果需要协助,希格教区可以有限支援一些牧师。
无奈之下,布斯曼罗兰只能怏怏不乐地返回皇宫,等待梵斯顿方面的回信,这时候他真的有些后悔当初不应该急着向教廷屈膝投诚,或许那样局势还会好一些。不过现在想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当务之急还要召集群臣商量一个消灭叛军的办法。
不过就在希格十三世一边积极筹备新的平叛计划,一边等待教廷方面的积极回信时,却传来了教廷宣布圣殿骑士要前往库伦雪山历练的消息,这一下倒是好了,圣殿骑士都走了,教廷自己的防御都嫌薄弱,又怎么可能出兵援助自己,所以不等梵斯顿答复,布斯曼罗兰自己就已经死心了。
果然,隔天拉斐尔红衣主教就来到皇宫冠冕堂皇把教廷此时的难处说了一遍,最后杯水车薪的承诺派五十个牧师参与接下来的平叛战役。m.。
第二百四十八章 绝代名将(上)
,。
对于希格目前的局势,教廷方面其实是洞若观火,也不是完全没有能力援助,毕竟圣殿骑士走了,大量的牧师还在,这些人也是可以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力量。但是对于此时的教廷而言,一个没有完全掌握在手中的强大的希格帝国并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这种内战对于希格的削弱,根本就是他们乐于见到的。当然教廷也不会眼看着希格十三世这个亲教派的倒下,四分五裂的希格同样不符合教廷的利益,所以等到希格这匹骆驼被内战消耗得瘦到比马也大不了多少的时候,教廷再出手收拾残局,顺便收拢人心也不迟。到了那时候教廷还担心希格帝国以后不乖乖地听话?
此外,教廷也根本没有将波尔斯所率领的反抗军放在眼里,根本不担心它会发展到完全失控的地步。
就在希格帝国新一轮平叛军队筹备的风风火火的时候,自认为翅膀硬了的反抗军首领波尔斯却提前发动了进攻,而且这次进攻路线是沿着多哥丘陵的南麓,直扑首都凯旋城。相比途径巴登城的路线,这条路线相对绕远,而且道路更加崎岖,不过却可以绕过帝国重兵防守的巴登城,直插到帝都凯旋城的北部。
收到军报的帝国朝廷顿时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之前拱卫凯旋城的近卫军团,已经调拨了大部支援巴登城,如今帝都的近卫军团防御力根本不足以正面抵抗波尔斯反抗军。
所以刚刚组建完成,还没有整编好的军队,不得匆匆踏上北上阻击敌人的战场。
波尔斯一直是一个富于冒险精神的军事指挥官,他不希望给希格朝廷更多的时间来筹备一场大型的战役,所以选择了先下手为强,而且战争初期的发展也印证了他的预期,进展一帆风顺,两次战役下来也证明了被教廷大败又失去龙骑士格雷西斯的希格之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好内战的准备。
所以,波尔斯兵行险招,准备毕其功于一役,说不定就此成就千古大业。
很快反抗军的前锋就悄悄兵抵大名鼎鼎马林关外,而马林关的守将似乎还对此一无所知。
马林关位于凯旋城的东北方向,是守卫帝都东北方向的门户,但由于不同于其他方向,东北方守卫的是多哥丘陵,所以在战略地位上马林关远不及巴登城重要,甚至在规模上只比伊布城略大。
但是马林关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威名赫赫,还是因为三百多年前的驱逐兽人的战争。
当年,马林关曾是人类和兽人最终决战时的人类联军指挥部,所以虽然大陆正史上普遍称呼那场决战为多哥丘陵会战,但是在希格帝国内部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呼他为马林关战役或者是马林关大捷。
如今数百年过去了,因为希格和尤斯两国的交好,马林关的军事地位早已不复当初,如果不是这次希格内乱,估计很多人都已经逐渐将它遗忘。
除了马林关的历史地位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马林关的城主,他就是世代居住于此地拥有悠久历史传承的特罗伦斯家族,特罗伦斯家族的老祖宗在三百多年前的人类反抗战争中就曾在希格大帝帅帐下听命,是当年奠定希格之鹰威名的少数几个有勇有谋、能征善战的大将。可以说是希格帝国的开国元勋。
希格帝国成立至今三百多年过去,特罗伦斯家族一直保持着对老祖宗的武功的良好传承,几乎每隔一两代人都会出现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所以该家族在希格帝国的军方一直拥有强大的背景和实力。在特罗伦斯家族的年青一代中有一个杰出的青年才俊,他的名字叫波顿.特罗伦斯,年仅三十岁的波顿就已经荣升希格帝国的少将军衔,并曾独立率领一个步兵军团驻扎在帝国东南防御可能来自刚果斯关方向的教廷势力入侵。但不幸的是,在去年年底发生的紫荆花战争中,少年得志的波顿将军率领的步兵军团首当其冲遭遇了圣殿骑士团辖下的战神之剑重骑兵团的攻击,是役由于敌我实力差距悬殊,波顿所率领的军团几乎遭到全歼,同时波顿本人也被圣殿骑士团骑士长古特思安于万军从中斩首身亡。
身为特罗伦斯家族年青一代最杰出的才俊,希格帝国一个冉冉升起的将帅新星,波顿.特罗伦斯还没有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就已经陨落。
波顿.特罗伦斯有一个一奶同胞的弟弟叫摩西.特罗伦斯,摩西今年只有二十四岁,与他的哥哥命运不同,摩西从生下来那一刻就表现的体弱多病,根本不具备修炼斗气的能力,所以注定不能率领军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是这并不影响弟弟摩西对军事的热爱,他从六岁认字后,就在父亲和兄长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各种军事书籍,包括兵法战术,行军布阵等等,到他十八岁岁那年,几乎他看过的所有兵书都能倒背如流,而且对于练兵、带兵、后勤布阵、指挥作战都有极为高明的见解,即使是当时已经身为帝国军队联队长的哥哥波顿在和他进行沙盘模拟对抗时,都是屡战屡败,这个结果虽然家里人非常吃惊,不过并没有特别关注。当时大家都认为摩西这一辈子注定与军队无缘,所以谁也没有特别在意他在这方面超出寻常的天赋。
教廷闪击希格,哥哥波顿战死的消息传回来后,与哥哥感情深厚的弟弟摩西悲痛欲绝,主动向他的父亲老特罗伦斯请缨要率军上战场为兄长报仇,但当时巴登城攻防战还没有开始,帝国仍旧有龙骑士格雷西斯坐镇,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这个身娇体弱的无名小辈指挥希格之鹰的虎狼之师,老特罗伦斯也只将他这种行为当成是为兄报仇心切来理解,敷衍过去,并没有认真对待。
后来龙骑士格雷西斯战死,巴登城失守,希格十三世向教廷俯首,这时候摩西再想为哥哥报仇也没有机会了。
瓦罐难免井边碎、将军难免阵前亡,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在战场上将士死伤再正常不过,如今两国已经休战,如果再将此作为复仇的理由也未免牵强。m.。
第二百四十九章 绝代名将(中)
,。
不过尽管如此,在向教廷投诚这件事上,老特罗伦斯仍旧通过军部向希格十三世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过他可没有波尔斯以下犯上的勇气,措辞极其委婉,但尽管如此,还是激怒了布斯曼罗兰,他一道圣旨,将老特罗伦斯从军部踢出去,送回了马林城继续当自己的城主,军部的事以后少掺和。
直到后来波尔斯叛军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到了失控的状态,在军部大佬的力荐下,布斯曼罗兰才又想起这个曾经为帝国建功无数的家族,重新又将老特罗伦斯召回凯旋城共议平叛大事。
老特罗伦斯离开,作为他仅剩的儿子,年仅二十四岁的摩西.特罗伦斯开始代替他主持马林关的军政事务。摩西的身体虽然不适合率兵冲锋,但是从小就在父亲身边长大,对于马林城日常的军政事务都很熟悉,尤其在军事方面,老特罗伦斯不在的时候,家族私兵的训练基本都是交给摩西来完成,所以将马林城交给摩西老特罗伦斯还是放心的,何况大儿子波顿已经不在,做为一个世袭的家族,剩下这个小儿子将来肯定要继承祖业,所以现在开始介入家族事务管理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包括老特罗伦斯在内谁也没有料到,就在这个时候,波尔斯率领的数万反抗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了马林城下,一个考验擅长纸上谈兵的摩西.特罗伦斯的实战能力的机会就这样突然降临了。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摩西.特罗伦斯本人,他不仅料到了波尔斯反抗军的突袭行动,而且提前做好了迎敌准备。
摩西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研究打仗,几乎人类任何一场有记载的战役都是他研究的对象,他经常会把历史上发生的一些经典战役拿出来,重新进行推演,然后试图找出可以改变战役结果的任何一点机会。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将历史重演,最复杂的就是要复原当初战役发生时交战双方的天时地利人和,而其中的“天和地利”只能加以利用却无法改变。唯一能够改变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人和”,有关“人和”不仅涉及到军队配置、训练水平、心态士气、排兵布阵、后勤保障,甚至是主帅的指挥风格,将士之间的配合程度等等众多方面。
所以在波尔斯反抗军成立之初并发动了第一次战役后,摩西就已经在关注这支军队,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所有有关这只军队的信息。
不仅如此,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摩西已经在安排人对波尔斯的反抗军进行了监视和调查,因为他预感到有一天双方可能有一次正面的交锋,作为家族继承人的自己也是需要利用这样一次机会展现自己的军事天赋和才华。
虽然因为哥哥波顿死在了对抗教廷的战役中,摩西对波尔斯反抗军也是有一些同情的,但是数百年忠诚于希格帝国的家族传统,让他不得不收敛起这点同情心,而专注的研究其该如何消灭这股反抗力量。
通过搜集和侦察到的各种信息的汇总、推演,摩西发现了一个令他又惊又喜的结果,那就是反抗军很有可能兵行险招,突袭马林城,然后再以马林城为踏板,剑指凯旋城。
能推出这个结论其实也不难。兵出险招符合反抗军首领波尔斯一贯的冒险指挥风格,喜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且即使这个路线最后兵败,波尔斯仍旧可以率领败兵撤退到多哥丘陵内,并借助丘陵内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为掩护,从容撤退到尤斯境内。
由于从各方获取的信息显示反抗军的背后一直有尤斯帝国活动的影子,所以摩西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如果反抗军行动失败,完全可以将主力从多哥丘陵撤往尤斯帝国,然后再绕路从东面重新返回希格境内。
既然没有了后顾之忧,如果自己是波尔斯,也不会放弃这个可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否则等到希格帝国的兵力重新调整完毕,反抗军初期建立起来的局部战略优势就将完全丧失殆尽,很可能再无翻盘机会。
不过料到反抗军可能发起的进攻是一回事,想在这场防御战中取胜就是另外一回事。为此,必须早作准备,所以当老特罗伦斯刚刚离开马林关踏上前往凯旋城的道路,这边摩西已经率领马林关守军和家族私兵开始了行动。
从小在马林关长大的摩西对马林关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所以他计划利用自己掌握天时地利和对手骄兵轻敌的优势,将反抗军来犯军队全歼于马林城下。
反抗军的先锋联队行进到距离马林关五哩外的时候,探马回报说马林城城主老特罗伦斯已经于几日前奉旨进京,目前的马林城掌握在他二十多岁的儿子手中,而且这个儿子显然对于马林城的军务疏于管理,此时整个城池都处于不设防状态,城门大开,行人自由出入。
“真是天助我也!”
反抗军的先锋官立刻一拍马【创建和谐家园】,带领着三千多的骑兵旋风一般冲向马林关的城门。他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马林关,立下起兵反抗以来的最大功劳。
骑兵冲到城门外,果然如探马所说,守卫极其松懈,根本不知道敌人已经兵临城下。
大喜过望的先锋官,马不停蹄,率领着军队直接冲进了城门,没有预想中的防御和抵抗,有几个把门的兵丁一见到大群的骑兵杀来,吓得掉头鼠窜,转眼跑的连影都没有。前锋部队连一点警报都没有听到就已经大半的人都冲进了城内。
冲进城内的反抗军很快发现了形势有些不对,因为偌大的马林城,此时街道上居然一个人影都没有,而且街道两侧所有的民房全部门窗紧闭,不过自从成立以来未逢败绩的反抗军显然并没有把这种危险的提示放在眼里,他们纵马再往前冲,却惊讶地看到前方已经是死胡同,在街道的尽头居然耸立着一道石墙。
“中埋伏了!”
直到此时先锋官才反应过来,准备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m.。
第二百五十章 绝代名将(下)
,。
城内忽然传出激昂的号角,城门上的千斤闸轰然一声落了下来,藏身在隐蔽所的马林关守军,迅速地出现在城墙、屋顶,到处都是,而且多是手持长弓硬弩的远程兵种,杀气腾腾地对准着已经成为笼中之鸟的反抗军。
约有两千的反抗军骑兵被马林城守军包围在狭小的空间内,几乎连调转马头都困难,根本无法发挥任何冲锋的优势,他们在指挥官的命令下,纷纷跳下战马,几个人一群利用手中的骑兵圆木盾和马匹为掩护结成防御阵型,为接下来即将发生的阵地战做好准备。
但是反抗军等来的并不是守军的阵地攻击,而是从城中远处抛掷过来的大量的火油等易燃材料,这些材料事先用皮袋子装好,落地爆开后喷洒地到处都是,几乎覆盖住了反抗军所在的全部范围。然后守军开始向反抗军发射火箭。
在被投掷火油的时候,反抗军就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此时再好的防御也不可能挡住火焰的吞噬,于是反抗军纷纷放弃已经结好的阵型,准备躲进民居展开巷战。但是守军显然已经料到他们的行动,所有的临街房屋的门窗都已经被从里面从夯土石块堵死。
就在反抗军如同无头苍蝇,一片混乱、到处乱撞的时候,一场极度残酷的单方面屠杀开始了。
一方隐藏在屋脊和墙壁的后面,手持着远程攻击武器,向敌人发动攻击,旁边还有端着水龙,随时准备灭火的工兵;另一方则完全被火海湮灭,他们在大火中惨叫着,四处奔窜,不是被吃痛受惊的战马踩踏而死、就是被敌人的弩箭射死,当然最多的还是活活烧死。
一边倒的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一个小时后,除了反抗军中个别高阶的剑士利用屋顶突围被擒外,其他所有进城的反抗军先锋联队的将士连同他们的战马全部化为焦炭。
守军消灭来犯敌军用了一个小时,但是灭火却足足花了半天,即使过了一周后,整个马林城的每一处街角巷尾都仍旧漂浮着一种让人作呕的烤肉的焦臭味道,导致马林城全体居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食欲不振,甚至是一闻到烤肉的味道就想吐。
除了那进入城内的两千骑兵外,城外还有一千骑兵没有来得及进入城内,他们一发现己方中计后,就发动了对城头的进攻,不过没等他们弃马爬墙,守军就已经抢先出现在了城头,反抗军只发射了一轮弓箭后就被守军密集的箭羽反击打退。撤到安全距离外,他们才停下来协商该如何解救困在城内的同伴,只是没等他们商量出个办法,城里的反抗军就已经被全部消灭,城中的冲天火势和空中弥漫而来的浓重烧焦味道让城外的反抗军惊骇欲绝,他们此时才明白城内的同伴已无幸存可能,于是不敢继续停留,恨恨离去向后方的主力大军报告败讯。
首战失利的消息,让波尔斯又惊又怒,他当然熟知特罗伦斯家族的威名,甚至对老特罗伦斯也颇为敬重,甚至他还知道特罗伦斯家族崭新一代的佼佼者波顿.特罗伦斯,不过老特罗伦斯此时应该在凯旋城和一群政客扯皮关于出兵讨伐自己的事,波顿.特罗伦斯也已经在紫荆花战争中不幸战死,那么马林关的特罗伦斯家中应该只有一个书呆子坐镇,然而就是这个自幼体弱的书呆子居然给自己的骄兵悍将迎头一棒,这一棒虽然没有让他伤筋动骨,但是也打得他头晕眼花。
对于这个书呆子,波尔斯本来是没放在心上的,不过现在看起来,自己是大错特错,不过大的局势未变,以马林关内的六千守军,无论如何也不能阻挡自己率领的三万精兵。
可惜,波尔斯并不知道,先锋军队的惨败只是摩西.特罗伦斯针对反抗军阴谋的开始一环,后面还有一个更可怕的计划正在等着他这位反抗军头子上钩。
波尔斯率领的反抗军主力行至马林城外八十哩的时候,开始遭到马林关守军派出的小队骑兵的骚扰,吃一堑长一智的波尔斯不敢大意,放慢行军速度,步步为营,小心地应付着不断袭扰的小队骑兵。
只是这样一来行军的速度就被拖慢,本来计划中午抵达马林城外扎营,并趁着天未黑前发动一轮进攻,试探一下守军的实力,但是这一耽搁,等到兵抵马林城外已近黄昏,只能趁着天黑前抓紧时间安营扎寨。
马林城守军并未进行坚壁清野的工作,城郊仍旧保留着大量的树林,这不仅让波尔斯大喜,至少制作攻城器械所需的原料不用舍近求远,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三万大军只能沿着树林选择一处平坦的沙地驻营。
当晚,为了防止马林城守军夜袭偷营,波尔斯不仅安排士兵加强了驻地旁边树林的戒备,而且派出两个小魔法师轮流在瞭望塔上释放照明魔法,使可能发动偷袭的敌人无机可乘。
当晚上半夜平安无事,直到下半夜,正在熟睡的波尔斯忽然感到地面传来一阵细微的震动,而且这种震动感觉越来越强,大剑士敏锐的感觉,让他顿时惊醒了过来。
最初波尔斯还以为是敌人的骑兵来袭营,他冲出大帐,发现瞭望塔上的哨兵工作正常,并没有发现任何敌袭的迹象。
不过地面的震动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越来越剧烈,很多士兵都被吵醒,大家惊慌失措、钻出营帐,茫然四顾,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时候军营的西北方向忽然传来一阵呼啸声,这声音起初听来有些像是刮大风,但是仔细听下来,呼啸的声音比风声更加沉闷,并和地面的震动相应,变得越来越强。
波尔斯终于意识到有一股强烈的危机正在降临,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种危机是什么,但还是马上吩咐传令兵发出警报。不过就在波尔斯准备【创建和谐家园】部队,应付突变的时候。瞭望塔的士兵忽然指着西北方向绝望地喊叫了起来。m.。
第二百五十一章 马林城大捷
,。
在照明魔法的照耀下,距离了望塔三百米的地方,浑浊的洪水席卷着泥沙杂物正沿着林边的沙地疾冲而来,近五步高的浪头将途径的一切事物全部吞没,一人粗细的大树瞬间被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