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何须如此,如今张济兵拒长安,不会轻动,我与你引兵去弘农诛杀少帝,平分天下,你看如何?”
端的是好一条毒计,却又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郭汜这般说自是想效仿董卓,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试想若少帝一死,天下势将大乱,到时自己领西凉兵马,雄踞长安,坐享帝位,岂不快哉?
李催闻言大喜,守石门虽可保全性命,不至堕入轮回之中,但枯守千年,却哪有什么滋味,哪似这般快活?否则,自己也不会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放了妖星出来乱世。本来他与郭汜也无大仇,何况西凉人本就豪迈,快意恩仇全在酒下。审时夺势下,两人再次合兵一处,朝弘农进军,西凉军本就凶残好杀,更何况受到郭汜、李催授意,一路上烧杀抢掠,充当军响。
董承、杨奉二人正保汉献帝西归,忽听探马来报,闻听李催、郭汜率军前来,当下大惊忙带着少帝走陕北,避过关道,李催、郭汜得了信报,忙分兵追击。
第八章 献帝落难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董承、杨奉二人一面拆人与李催、郭汜谈合以拖延时间,一面寻找军队前来护驾。却说董承、杨奉二人安军之处离河东不远,此处有三部黄巾军余党,分别是韩暹、李乐、胡才在此成势。
这三人中以韩暹最是勇猛,由于习了太平要术上五卷中第二卷,最是骁勇,号称黄巾军中四道十三杰中第三杰。而李乐、胡才却只习了下五卷中一卷,自然落了下乘,不过李乐为人颇为精明,道法虽平平,却最善用计。
此三人均是当年习得太平道的,也曾与杨奉共事。后来,杨奉归附朝廷,却一直与黄巾余党联系甚密,于是杨奉保举此三人前来保驾。汉献帝虽不信任黄巾党,此时却也没有什么计策,只得发诏赦罪赐官召三人前来保驾。
此时四处虽然还是有黄巾余党,不过各地镇压异常强烈,如今却是衣食堪忧。这三人闻得朝廷赦罪赐官怎能不来,于是这三军共同领军前去,私下与董承约会一处。可见汉家气数将近,竟要贼寇保驾。
李催、郭汜衔尾赶来,一路上尽将老弱者诛杀,强壮者充军,抢掠财物无数,可谓贼势浩荡。二人赶到河东闻得密报三处贼军前来保驾,郭汜、李催当下定计欲逐个击破。
李乐军先至,行至郭汜防区。郭汜设计,将所抢财物布于道前。李乐军皆是黄巾余党,大部分都是锄头镰刀闹革命,大多只为了能吃饱穿暖,如今见漫道财物,哪还记得队形?哄抢下乱作一团,纷纷捡拾。李乐知是中计,连连喝止,却哪阻止得住,一时间阵势大乱。李催、郭汜趁机引大军两下合击,李乐军大败,幸得杨奉率军救援,又在李乐护卫死保下,方得保全。却不料李催郭、汜趁胜追击,直杀得董承、杨奉等人大败,朝北而退。途中幸得韩暹、胡才率军前来保驾,说来也是凑巧,正迎上李催、郭汜当下又是一番激战,胡才却死于乱军之中。
也该是献帝有难,这一路被李催、郭汜率军直追杀到黄河边上,正是后有追兵,前有阻拦。李乐寻来一只小船,请汉献帝弃车驾渡河。时值深秋,天气又冷,河岸又高,汉献帝几经周折身子细弱,与伏皇后相互搀扶,却不得下船,幸好董承寻来几匹白绢缠在献帝与伏后腰上,这才缓缓放入船中。
李乐仗剑立于船头,眼见追兵将至,众军士争抢上船,却皆被李乐斩杀于船头。更有人手握绳缆,亦被李乐将手齐齐砍下,甚是血腥,死伤甚重。至黄河岸边,献帝身旁仅有十数个随从。杨奉抢了头牛车,载着汉献帝至大阳。
时值深夜,饥寒交迫,人困牛乏,一路奔波,突见前边闪出一间村舍,村中人烟稀少,只寥寥几家,想是连年争战,逃亡者众多。
众人闯入一农舍,农舍之中只一老者居住,且家中无米,只有些稻皮子,老者见这一众人各个不凡,知非常人,忙做了一锅稻皮子汤与众人解饥。
汉献帝端着热碗,只是看着,却哪里咽得下去?他身为皇帝,哪曾吃过这些东西,就连在李催营中也不曾吃过这等食物。想起自己帝王之后,竟落至此等境地,不觉泪下。奈何腹中饥饿,只得含着泪勉强下咽,一时间百感交集。
如果要评历代最惨的皇帝,献帝说第二可能无人敢说第一。这献帝只挂着个皇帝的名号,却几乎从未执政过,吕布与王允害死董卓后的那段短暂的平静几乎是献帝唯一幸福的时光。当然,后来曹操迎献帝至许都也有一段好时光。但那时,许都并非京都,只是一个都市而已,而且那时的献帝属于寄人篱下,何谈幸福?
献帝一行,又几经辗转,来至安邑县。这安邑只是一个小县城,又无高楼,众人只得临时找了一处房舍供献帝居住。
而这房舍又极为简陋,简陋到什么地步呢?简陋到没有门,要用几个树枝当以屏蔽。献帝平时议事就在这简陋的屋子里,众将就在门外镇压,要说这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在献帝身上真是应验了。朝廷中人本就极讲究礼法,虽不在朝堂,但每日众臣依旧行君臣礼,县中民众只当作看戏一般,嘻笑连连,哪还有半点皇家威严。
本来以为身边都是忠臣,却没想到,李乐等人本来就是黄巾余党,不成教化。只要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献帝若有微词,就招致李乐等人的训斥。武百官若有触怒,李乐、韩暹甚至在献帝面前殴打百官,汉献帝亦是敢怒不敢言。
这二人趁机大肆掠夺,还为自己手下下到小卒都安排了职位,还让献帝封赏,献帝哪有什么封赏啊,就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就是了。没有印,甚至拿个锥子画一个,分过去,哪还有什么皇家威严?幸好附近有有识之士资助,吃食却有保证,倒还颇为安稳。
董承、杨奉明白李乐专权,欺压献帝,玩弄大臣,早就寻思离开此地。他俩虽忠,但兵力不足,只好暂时忍耐。现在安稳一些,便寻思出路。想来,长安是不能回了,思前想后,还是把洛阳修整一下,移驾洛阳吧,到时再处置李乐不迟。计是好计,献帝自然同意,却怎知,其中却又横生支节。
李乐心中自有打算,他本是黄巾党,白波帅。小民思想浓厚,且颇有些谋略,否则,以他这般道行,哪能成为一方首领?他自是知道众人受自己【创建和谐家园】所致,敢怒不敢言,若离开这里,自己将来必被献帝等人所害,如何敢去洛阳?却是死活不也不让献帝去,但是自是不好强来。他也说不过董承等百官,更不好薄杨奉的面子,只好作罢。于是杨奉等人整军待发,李乐深觉不妥,忙回营与谋士商议。当日与众谋士一众分析:若是让献帝回去了,自己哪还来的立椎之地?此正合李乐所想,只是苦无良策阻止不得,正是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与众谋士一加商量,李乐便想出一条毒计。
第九章 再归洛阳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来李乐眼见在此地除了自己手下,其余一众都是面同心不同。积威之下,必有不满,何况自己做的过分自己也知道。眼下,唯有结连李傕郭汜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密秘派人去往李催、郭汜营中暗结二人一同劫驾。
人算不如天算,却不知杨奉、董承眼见李乐心有不愿深恐事情有变,连李乐都未通知,商量之后当日就发兵往洛阳而去,一众人马出了何东一气跑了十里多地。正行间,忽见身后尘土飞扬,马啼之声嗒嗒传来,由远及近。众人暗叫不好,杨奉当即一面令徐晃部阵迎敌,一面拉着献帝撒腿就跑。正跑间,忽闻得后面大喝:
¡°³µ¼ÝÐÝÐУ¬Àîà¡¢¹ùãáÔÚ´Ë£¡¡±
献帝听了,当即傻了眼,连腿都挪不动,面如土色一般。众将闻声亦是心惊胆颤,不敢枉动,生怕成了二人刀下亡魂。
杨奉、董承道行浅薄,哪看得出真假,徐晃却不同。此人乃是神人下凡,比之将星临凡厉害得多了。但他亦不敢用【创建和谐家园】术乱杀结大因果。
徐晃一眼便看出敌兵不多,且装备不精,分明不是李催、郭汜本部,略加分析,更加确定,后方追兵定是李乐假扮,当下也不迟疑向杨奉等人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先走,自己领一队人马跨马持斧立于路中。
事实还真如徐晃所想。原来,李乐得知杨奉、董承已起兵至长安,当下大惊。信使往来怎也需两日,等李郭二人杀到哪还来得急?到时攻城掠地,颇为麻烦,若是有其它诸侯相助,节外生枝更不好办。
遂把心一横,既然等不及李催郭汜,先将献帝劫住再说。于是领兵追赶,当下穷追了十余里,抬头一望,眼见杨奉等人正在前方,堪堪赶上。
这一声确是李乐虚张声势。
见对方仍是急行,李乐也是发了狠再不犹豫,当下咬破指头,吸了一口精血,扑的朝半空吹去。只见山上阴云密布,却是李乐发了天威,用起太平妖术,哪还辩得清南北,众人不知所往,真是危急万分。
徐晃旁边一见,大笑道:“雕虫小计也来献丑。”
李乐修得是下五卷,只属小道,又非体修,只能惑敌而已,哪能瞒得过徐晃。当下徐晃引着一队人马,直冲向李乐军中,徐晃执大斧掠杀一番徐晃若使用肉博自不结因果,只是使那【创建和谐家园】术对敌则是逆了天道,方结因果,徐晃当年封神后便是一身修为,眼下虽是徐晃的肉身,不如本体强横,但李乐军哪能抵挡,片刻便将李乐兵马杀得大败。
李乐眼见不敌,当下大怒,扬刀跨马直冲上来,徐晃眼见李乐迎来,哈哈大笑道:
“来得正好!正要拿你祭斧!”
说罢拍马执斧迎上,李乐只觉得一股强横的劲气迎面而来,霸气十足。二将对阵最忌怯阵,李乐知道对方体修强横,便知不敌,当下心生怯意。忽见对方大斧从天而降向自己拍来,李乐横刀架去,却架了个虚空,不由心惊。
忽见一大斧迎面扑来,啊的一声惨叫,只一合,便将李乐砍翻马下,黑云阴风登时散去,董承众人眼见脱得对方法术,急领兵而行,直奔洛阳而去。
此时的洛阳早已是破败不堪,甚是荒凉,无半点地灵之气。当年董卓迁都长安之时,将洛阳一场大火烧的残垣断壁,城郭不艰,房屋倒塌,一片萧瑟,欲修而无能。更毁了洛阳的地灵之气,坏了汉家根基,后来历经几代人皇,才又将气运聚在洛阳,建成都城,甚是艰辛。但此刻,汉献帝哪有此能,当年洛阳城何等风光,灯火辉煌,今番,见此情境,不由心酸,百感交集,当下泪流满面,众臣亦纷纷落泪。
ºöÎÅÈ˱¨£º¡°±ÝÏ£¬Àî´ß¡¢¹ùãáÓÖÐ˱øÂåÑô£¬°ëÔ½«ÖÁ¡£¡±
众人闻言均苦无良策,汉献帝不由叹道:
“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太尉杨彪沉思片刻道:
“山东曹操兵多将广,陛下不若此时发诏请曹操前来保驾。”
事前因兵乱,未及召曹操入京,此时确是时机。
献帝沉吟片刻突又道:
“可有吕布将军消息?”
杨彪闻言默然不语,良久,献帝方道:
“朕前已降召,爱卿何必再奏,即刻差人前去便是了。”
杨彪于是差人前去山东宣召曹操至洛阳保驾。
曹操早闻天子已还洛阳,聚众谋士商议,还未及别人言语,荀彧先道:
“当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方天下归心,如今圣上蒙难,将军承应迎圣驾,奉天子以从众望,此为不世之略,若不早做打算,必为别人所图。”
荀彧是张良转世为了保汉下界的,眼见汉献帝乃是当世人皇,虽根基被毁,但汉家气运如此,不可阻止。但既是人皇,自有回天之力,若运用得当,再聚气运,也非是不可。此时自然要迎圣驾,而以张良之才,所言对曹操又是极为有利。以利趋之,自然深得曹操心思。曹操大喜,急令整军发兵洛阳保驾。正在此时,献帝所派的天使正到,宣读召书,令曹操前去保驾,曹操欣然领旨,即日兴兵洛阳保驾。
却说洛阳,李催、郭汜军马以至城外百里处,即日可到城下。众人闻言大惊,怎么如此之快?当时,献帝身边只董承、杨奉、韩暹在侧,献帝问向杨奉:
“爱卿,去山东之使未回,乱贼兵马又至,如何是好?”
Ñî·î¡¢º«åßÏàÊÓÒ»ÑÛ£¬ÆëÉùµÀ£º
“臣等愿与贼决一死战,以保陛下。”
董承叹息一声道:
“二位将军勇气可嘉,奈何城郭不坚,兵甲不多,如何抵得此虎狼之师?若兵败又当如何?唉!”
杨韩二人闻言知道董承所言不虚,这话不过是骗骗自己,真要挡谁能挡得住?只是沉吟不语。献帝见几个人都是低着头不说话,只有董承昂着头似有所想,当下只得道:
“不知国舅有何良策?”
此情此景端的是山穷水尽。
第十章 东迎圣驾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眼见天下虽大,却无路可去,董承见献帝发问,略思片刻沉吟道:
“不若咱们先往山东行军,以避其锋。山东是曹操地界,李催、郭汜应该不敢轻易踏足。”
献帝闻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点头称是。只是对曹操不甚了解,心有不安,但眼下,却也别无他法。
于是众将安排车驾即刻朝山东进发。几经周折,器具都已不全,勉强弄来了献帝的车驾。而百官无马,也只得步行前进,行走甚慢。残军出城不远,只见前面尘土飞扬,旌旗展展,漫眼望去,人马无数,直朝洛阳涌来,铺天盖地一般。献帝此时已如惊弓之鸟,见此情境,登时吓得不敢言语,身旁姜太后亦吓得面色煞白,紧紧握住献帝。
忽见前方一骑飞来,正是派往山东下诏的天使,至献帝车前翻身下马跪地道:
“圣上勿惊,曹将军已尽起山东之兵,应诏前来保驾。闻李傕、郭汜兵犯洛阳,先差夏侯惇将军为先锋,引上将十员,精兵五万,先行保驾。”
献帝及众武无不雀跃,有些老头子甚至相拥而泣,众人见前面旌旗阵阵,兵容肃整顿时都安下心来。
片刻,曹操先锋夏侯惇已至驾前,身旁两个壮汉如天神一般煞是威武,正是许褚、典韦。三人翻身下马来至驾前均以军礼参拜献帝,献帝眼见三人都是壮若天神,不禁甚为安心,笑面相迎,点头示好。正此时,正东方向又飞来一彪人马,夏侯惇令人前去探察,片刻回报乃是曹操的步军已至。献帝闻言心中更宽,抬眼间,曹洪、乐进、李典三人前来见驾,通名毕,曹洪道:
“臣兄深恐贼兵浩荡,夏侯将军独力难支,故又差臣前来协助。”
献帝闻言更喜,连连点头道:
“曹将军真乃社稷之臣。”
众人遂护驾献帝回军洛阳。
不表夏侯惇诸将迎献帝入东都洛阳,却说李郭二人率兵攻打洛阳,只见得洛阳城上旗正飘飘,不由心惊。但兵已至城下,正欲骂阵,洛阳城门大开,夏侯惇、曹仁双双杀出,连阵都未列,直接冲入李催、郭汜阵营之中。李催、郭汜兵马行军日久,早已疲惫不堪,又不曾防备,被夏侯惇、曹仁一阵痛打,死伤无数,大败了一场。
次日,曹操引兵来至洛阳,前去面圣。曹操行入洛阳,看周遭残垣断壁,气数全无,不由心生凄凉。遥想昔日离开东都洛阳之时,洛阳城内何等繁华?那时亦有龙气冲天,想不到,短短数年间,竟落得如此凄凉,不由心生悲凉。
来至皇宫之中,眼看要见人皇,曹操心中却生忐忑。他早知人皇的命格已然被破了去,龙气亦已不在,除了献帝仍是真龙之身,恐与寻常人并无差别。曹操知道多想无意,大步流星朝圣殿之中走去。只见献帝高高在上,端坐其间,果然是龙气全无,威严尽丧,不由心生寒意。想当年初至中原,现形蟒身惊了龙驾,那时圣上何等威严,他亦不敢多留,受其龙气所迫,只得腾身而走,却见今日献帝,唉,哪还像条真龙?曹操向献帝行君臣之礼,对献帝非常恭敬。献帝乃是真龙,自是知其非是做作,不禁心中一暖,几乎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皇宫的感觉。见曹操谦恭,忙叫平身,他虽然现在待自己还不错,但谁知道这曹操是什么想法,汉献帝毕竟久经灾厄,非是养尊处优之辈,当下也不敢端帝王架子。
这时听曹操奏道:
“臣蒙国恩,刻思图报,不想李催、郭汜二人劫天子,恶贯满盈,臣有精兵二十万,以顺讨逆,必会全胜,以宽帝心,望帝善保龙体。”
曹操与皇帝讲话,为表尊敬自要与普通百姓做区分,自不敢说白话,只能以官向献帝奏上。献帝闻言,见其恭敬,又知曹操势大,可保自己万全,心中激动不已,但献帝几经周折,身上连玉玺都没了,哪还来得赏赐物品?但献帝却有一个权力,就是封官,献帝极善此道,毕竟被逼迫的太多,以前往往是凭空想来便说出一个官职封了下去,反正中国字那么多,随便起个便是个官名,毕竟只有个虚衔,于是封了曹操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假节钺,这东西权力甚大,汉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假节钺或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由此足以看出曹操的权力有多大。
李催、郭汜知道曹操领大军前来,想趁其劳师远征未歇之时,速战速决,便欲出兵迎战。营中毕竟有高人在场,便是贾诩,贾诩本来也不想顾及他们死活,但是念及此二人曾是董卓昔日将领,又为董卓报了大仇,眼见这几个人大限将近,心升兔死狐悲之情,心道还是要略尽绵力,虽天命难违,却也有三分靠人意。此便如当年封神一战之时,虽然三教相商并立封神榜,已成定数,绝无改变。但明知不可逆转,圣人还是要警告再三,其实只是略尽绵力,希望奇迹可以出现吧。圣人亦是如此,贾诩自然也不能例外,何况他曾演算过,曹操却有霸业之势,不可力敌,于是趋步上前道:
“二位将军,万万不可,曹操手下精兵猛将无数,切不可与之一战,不若降之,求免罪过。”此计其实是唯一之计,曹操是欣赏爱将之才,或可逃得一命,我们不要以为李郭二人是两个草包,这两位本事其实也算得上是上将,遍望三国,虚境前期的修为,却也不多,随便拿出一个,也是威震四方的主。
要活命也还有七分把握,谁知这两人一听,怒发冲冠,郭汜毕竟久居中原,其心甚滑,当下不语,那李傕却颇有西凉雄武之风,先行怒道:
“贾和,你敢挫老子锐气,人来,给我脱出去斩了!”
李催端的是丝毫不讲昔日恩情,众将苦劝之下贾诩方才免了一死。贾诩自知不会死于此,
只是心中道:武夫也,难成大事!当下也不再劝慰,趁着夜色单骑奔回乡里了。
贾诩一走,营中再无高人做阵,二人也便大限将至。
第十一章 勇破叛军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李催、郭汜果未听贾诩的话,两军列阵于长安城下,径取曹操。其实李傕现在还是心性骄燥,自赶跑了天下第一飞将军吕布,李傕便自视天下间再无敌手,西凉骑兵本就是无敌于天下,而仅此次于西凉骑兵的便是并州骑兵,并州骑兵已于长安城下被李催所败,李催确有狂傲根本。
纵观关中诸侯,哪有可与西凉铁骑相媲美的,自是都不在话下,曹操当年更是西凉兵的手下败将,当年一战轻率追袭险些命丧,又怎会入得他的法眼?也只能怪西凉民风剽悍只是一味斗狠,却怎知胜败之道,兵法韬略,怎会如此简单。曹操虽是劳师远征,但其大小战役历经数次,更深知西凉骑兵,风驰电疾,极善奇袭,早已准备充足。其麾下更是连连得胜,又新定兖州,士气正盛,新得大将许储更是虎视耽耽,一心想立个功名,刑天天生就是个战士,如今上得战场,更是激发了其心中的凶性,曹操满营众将志高意满,正是锐气大盛之时。
曹操远远望去,遍观城下西凉铁骑确是异常彪悍,再看李催、郭汜已属勇将,顿升降服之心,暗暗思虑,便计上心头,于是令许储、典韦、曹仁三人各领铁骑一百,从正面杀入敌营,显示曹军气概,令其折服。
许褚、典韦、曹仁三将,哪一个不是当世猛将,西凉铁骑虽猛,只觉劲气横升,凶光万丈,如在大浪高高卷来时那般无奈,劲气的寒意迫得脸皮如刀刮一般,已然心惊,在这等气势下心中难免胆怯,哪还敢战?心中负面情绪一生,哪能抵敌得住,许褚三人往来冲突了三次,直杀穿敌营,方重新圆了阵角,稳住阵营。眼见三将入了敌营竟如入羊群一般,李傕、郭汜不禁大惊,气焰全消,心中通明,已然心生退意,只是碍于面皮,不肯退去,否则如何统领这群西凉的铁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