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典韦挥着双刀步行从土山上带着曹操百名亲卫冲了下来,曹操这百名亲卫乃是典韦一手而成,其实力均不容小视,皆是以一挡百之辈,虽只有百名,实力却胜过千名精兵,紧紧跟在典韦身后,朝曹仁方向杀去要与之汇合。

      袁术知道厉害,仗剑而起,指挥着自己的千名亲卫结阵而上直杀向典韦,典韦虽勇,但面对佛门的佛兵阵法却也是寸步难行。

      就在同一时刻,曹操其余四路兵马似乎都极有默契,兵锋一变,目标似乎同时指向了袁术中军,袁术此时眼睛里只有土山的曹操,也不管其他,提剑下了车骑,亲自指挥。

      正在此时,忽然后方又两股生力军杀入了袁术军中,早有人报:

      ”报将军,夏侯渊与夏侯惇各引兵从后路杀了过来!“

      果是夏侯渊与夏侯惇弃了袁术的辎重,从袁术后方扑向袁军,两军剑锋所指,直指袁术中军。袁术若是以原有兵力,对付这几路兵马无妨,如今却是分出了不少兵力,围定了曹操,而自己中军因包围土山,也是分出不少,如今自己的防备反而最弱。那袁术显是动了真火,也不管其他,领着中军冲入了前沿,自有兵马抵住从后面奔来的夏侯渊、夏侯惇,袁术下死命令,只要阻住曹操,勿管其他,自己的中军全力参战,围定曹操。

      然而还没等传出命令,前方军情已变,只见曹操部队知道突围不出,反而退了回去,从袁军后方撕破了个口子,向后方退去,朝匡亭退去,袁术气得牙根直咬,在这种情况下,焉能让你跑了?急调大军追赶,衔尾追去。

      夏侯渊与夏侯惇两个万人兵马攻得正急,突然袁术驰援辎重的三万精兵从二人兵马背后杀来,加入了战团,与袁术军将二人夹在中间,二人不由大惊:

      ”我军休矣!“

      第十四章 大败袁公路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夏侯渊与夏侯惇兄弟均是天上的神兽,那夏侯渊是玉帝侄子二郎真君驾下的哮天犬,封神一战中便曾随二郎真君冲锋陷阵,后来随二郎真君屯军灌江口更是经常斩妖除魔与妖兵做战,名震三界;而那夏侯惇乃是杨任高徒,双眼更种勇武,那杨任在封神一战中也曾崭露头脚,此番【创建和谐家园】下界修行自是在排兵部阵上加以指点。这二人均是资质极佳,在人间修行数年,哪里看不清此时的情况。

      前方与袁术军打的正酣,后方乍一下涌出这么一支生力军,自己这两支部队立刻便陷于重围之中,军心自然溃散,饶是二人勇猛,但一张铁板上又能打几根钉?前方的兵势汹涌澎湃,坐在马上一眼望去,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边际,尘土飞扬,那刀枪剑戟纷纷杀来,眼前只是刀光剑影闪动,一片寒芒。此时后方受敌军一冲,背后的兵只能调转兵锋分兵击之,却哪抵得住人家的气势,被对方的兵势一冲,立刻死伤了大半,夏侯兄弟知道不妙,催马上前,刀光之上寒芒闪现,想要杀出一条血路,但对面袁军却有若铜墙铁壁一般,哪杀得通透?

      二人正暗暗叫苦,突然转机出现了,夏侯兄弟正自拼杀,只感觉前方袁军渐少,压力骤减,抬头看去,人流涌动,前方的兵士竟自行退了去。夏侯兄弟顿时士气大震,衔尾杀去。

      袁术军这后军虽然是处于败退状态,但前方却全然不是,而这一切,全在于袁术的指挥上。袁术见曹操杀出重围,朝后方奔去,眼看便要逃之夭夭,他哪能容忍,也顾不得通知其他部队,举起槟铁棒一马当先率本部人马追了上去。本来这一命令也并没有错误,但问题却偏偏出现了,袁术这主力向后追击曹操,而分出去的大部分部队却并不知情,只见中军人马朝后一退,再结合当前的情况,立刻得到了一种错误信号。本来,中军便是军队的主心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部队见到主军一动,自然要有所反应。但目前的战斗情况,袁术身在当中却看不通透,但要站在那青天白云之上便可看的清楚,此时,曹操从土山上向后反杀出去,一举击破了敌军的包围圈,袁术率领中军追击,而曹仁、夏侯兄弟、乐进等部的压力骤减,立刻加紧了攻势,而袁术其他部队此时所看到的情况绝对不是追击曹操,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曹操的部队,只能看到后边敌人的几路兵马拼力杀来,自己哪抵挡得住?袁术兵马向后方迅速移动,初始的少数前沿部队知道是袁术在追曹操,可大部分部队却都不知道,只见中军后撤都以为是溃退了。面对这种情况,后方抵挡得袁军哪有战心,谁也不甘心当炮灰,心中早已发毛,此时也不知谁喊了句,快逃啊。其余人马便跟打了鸡血一般,撒腿就向后方退去。先前加入战团陷入重围的曹仁诸将立刻把握了战机,不退反进,直扑杀过去,围住曹仁的袁军,则追定曹仁等部,而夏侯兄弟则趁此机会直扑这几路袁军,再后面则是袁术军的三万生力军在后紧追着夏侯兄弟两路人马。目前的情况非常诡异,曹操带着袁术中军向后退,想要逃出袁术的魔爪,而袁术不肯放弃紧追不舍,再后面,如同一个生物链一般环环相扣。袁术一路追赶下来,终于感觉到了不太对劲。怎么有些兵都跑到前面去追上了曹操部队的尾巴也不打,只是一直闭着眼睛往前跑呢?再往后一看,曹军旗号赫然追在身后,当时大骇,一丝清明涌进脑海,这是大溃退。

      袁术脑袋嗡的一声:怎么回事?回身大喊命令手下军士抵住曹操追兵,但在这人潮之中却哪有作用,此时,先前觉得是在追击曹操的人都觉得这是在撤退了,袁术的命令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袁军只顾着逃跑,哪里还想着杀敌?不一会曹操人马的影子已然消失在尘土之中,漫山望去,全是袁兵,当真是大溃败啊。

      曹操四路兵马伙同夏侯兄弟在后面紧咬不放,狂追数十里,袁术收搂自己亲兵亲自断后,这才稳住阵角,与追来的三万兵马合力围攻,才算挽回败局,曹操诸将已然逃之夭。这边袁术点算兵马,竟损失大半人马,袁术无奈,灰头土脸的退到了太寿城,谁知那曹操见袁术退了,又率军围了上去,袁军早被曹军杀破了胆,哪里敢抵挡,那袁术眼见太寿城是守不住了,不敢恋战,弃了太寿城又领兵马逃到了九江,曹操兵力有限也不敢把战线拉得太长,这才松手弃了袁术。袁术退到九江,想起刘详不按计划出兵气得牙根直咬。

      不表袁术却说刘详,原来刘详料得袁术人马差不多应该到了,率的匡亭人马夹击曹操,刚出城便被郭嘉率三万兵马拦住去路,这刘详佛性深厚,向来稳扎稳打,不行险事,以为中了曹操诡计,不敢继续进兵,只得退回城去。原来这郭嘉善观人心,早知刘详性情,只是虚兵生势,用三万兵马部下疑兵,那刘详以为曹操主力在此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一直到袁术退到太寿城后,刘详才得到消息,再想逃跑已是不能,匡亭城下曹军旌旗飘飘,杀声震天,早被曹军围在了匡亭,自己已经落入了重围之中。虽然刘详身怀佛门法宝铜墙印,曹军攻不进来,但匡亭只是一个临时阵地,粮草却坚持不了多久,看那曹军围了数日不退,刘详难免不心慌,只得率兵突围,但尝试了几次都是难以突出重围,索性刘详不出去了,每日只是找人打探袁术那边的动静,谁知不打探则已,一打探,刘详不禁心中发寒,原来这袁术已退到了九江,刘详知道救兵是没了,自己彻底成了这黄眉童儿的炮灰,心中愤恨,但求人不得只能自己想办法,谁知曹操后继之兵已到,十万大军将匡亭围的水泄不通,只留兖州一条缺口。刘详虽有法宝在身,但眼见兵粮日少难以维系,刘详只得苦思突围之策。那刘详知道率领重兵难以突破重围,在一个月高风清的夜晚,自己只带了几个得力兵士弃了五万兵士,悄悄潜出城外。他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却都在人家眼里,那曹营有两只猛犬一个夏侯渊,一个夏侯惇,均是属一属二的追击高手,夏侯渊自不必说,连那太乙金仙齐天大圣都逃不出他的追踪之术,而那夏侯惇的师父杨任在封神中一对掌中目,好生厉害,连张奎的地遁术也无法逃脱。这二人早知刘详出了匡亭。本以布下天罗地不料被那曹仁巡山见到擒杀,而其宝贝铜墙印也落入了曹仁手中。

      曹仁不敢私藏,将这宝物献给了曹操,曹操执起此物,见其恰似枚印章,金光灿灿,知道此物与那番天印相通,虽不及那封神神器可击杀上仙,在人间却也是极品了,何况就算是番天印这等封神神器也非是他们这等修为的所能施展出来的,得了也是无用。

      曹操捧在手中爱不释手,但还是笑道:

      “此物既是子孝所得,就由你收着吧。”

      曹仁忙谢了恩,至此此物归曹仁所有,也正是因为此物,才有了后来曹仁的威名,当然此是后话。匡亭一战,袁术以大败告终,而公孙瓒也被袁绍击败,袁术最后一个盟友陶谦虽未受什么损失,只是他不知道,其祸不远矣,至此,神佛的初次交手,以佛门的失败告终,但袁术在汝南经营数年,基业极大,虽有损失,却未伤其根本。

      第十五章 徐州祸事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修真中人,向来重视孝道,倒不是因为别的,正是一个因果二字,修真中人卷入凡俗之中,自然欠下了大因果,所以我们看到,大凡修真中人都极是重孝,这曹操自也是重孝。此时他有四大谋臣,武有典韦诸将,可谓兵强马壮,威震山东,此时威风八面,自是要尽孝道,于是,便差人前去接他父亲曹嵩,却不想,这一接便接出一桩祸事。

      曹嵩因为曹操得罪了董卓,便带着家小隐居瑯琊,他本有家资,在此过得倒也快活,这日收到曹操来信,要接回许都生活,这曹嵩本是宦官之后,曾经那也是京城阔少,瑯玡虽好,却哪及得许都的琳琅满目?其实早就呆得不耐烦了,若非是为了名则保身,何必屈居在琅玡这种地方,如今曹操风头正盛,尤其是近日更是名声大燥,兖州已纳入囊中,曹嵩每每想及能过上当年声色犬马的生活,就止不住心中的激动,于是敢紧命人收拾家中行当,车百余辆,带着全家老小四十余口加上随从百余人朝兖州赶来。这途中要经过徐州,这徐州的太守名唤陶谦。

      三国乱世中,能为一城之守,必是来历非凡,这陶谦自也是极有来历的。陶谦的来历,却要从佛家传道开始讲起,不错,此人是个西方客。自佛教兴起之后,便屡次想传道中原,可惜路途遥远,终是未得传成。这一恶况直至西汉末年,方有所改观,佛教终于有了一席之位,但好景不长,此状况受到中原道教的极力打压,到汉明帝时代,道教诸仙终于一举将佛【创建和谐家园】粉碎,也正是这年,发生了楚王英谋反一案,这楚王英正是个佛教信徒,结果因此案“坐死徙者以千数”。自此以后近百年中,史籍不再有关佛教在中土传播的记载,显然,也是这次株连的结果。佛教传道一事,自此前功尽弃,虽然也有寺庙在中原,却难有兴色。当然,如来佛祖是不会死心的,于是又派谴使者前去中原传道,当然,这些传道者都不敢明目张胆的传道,这也是我们看西游记时常听如来佛祖说的传道难啊。

      陶谦正是这一批传道中人,当时徐州正值太平道乱世,于是,陶谦顺理成章的开始宣扬佛教,这佛教宣扬的“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与太平道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自是大有不同,那太平道可是要立新天,此当真是大违天道,想要以人教一统天教,当真是口气不小,若不是南华老仙身世成迷,难以考拒,玉帝早派天兵天将擒了这老仙了。因此,陶谦此举,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陶谦可谓是如来佛祖培养的杰出【创建和谐家园】了,此番传道,他的职责就相当于西游记中的唐僧一般,此人法号须菩提,此人出生之时,以其家室皆空,故名"空生";此时家人十分慌恐,请相师前来卜卦,相师却认为此子出生时的奇瑞是为吉相,乃称善吉;此人本性慈善,不好争论。他出家修道,起慈悲心,入无诤三昧,能常行善业,故名"善业"。此时初入佛门,佛性极深,最不引人注意,所以成为佛祖传道的最佳人选,因此受师命来中原修行,更兼传道大业。

      据三藏记集录,五慧睿喻疑论中说:“汉末魏初,广陵、彭城二相出家,并能任持大照,寻昧之贤,始有讲次。”广陵、彭城均是徐州肥的流油的大郡,而下邳更是徐州郡治所在,可见当时在徐州佛教之兴盛,一时上至守相,下至黎民,个个口念佛号,可见当时徐州传道之盛,也足已说明此人能力之强。

      话说这陶谦听闻曹嵩途经此地,知道曹操如今正值风头,本心想拉拢一下,做好关系,本来佛家讲究广结善缘嘛,于是陶谦便亲自出迎,又款待两日,曹嵩急于赶路,陶谦这才亲送出城,又怕曹嵩有什么闪失,又派了个叫张闿的都尉引本部兵五百余人去亲自护送曹嵩。

      西方如来此时正讲大道,忽停下来掐指一算,道:”须菩提已渡有缘人,你们哪位愿协同其去一试?“

      如来四大菩萨的观音菩萨道:”【创建和谐家园】愿去一试。“

      如来点头道:”善。“

      话说这一日,曹嵩一行人这日正值大雨,无处躲避,忽见山前有一古寺,便投宿寺中,这曹嵩安顿亲人,也没把这张闿当外人,让他们的兵去将马屯于两廊之中,这士兵被雨水打湿了,都颇有怨言。

      这张闿心中也有气,我只是护送你等,还要我们干活,便叫来手下一同商议,这张闿本是黄巾余党,本部兵就是自己的人也是黄巾兵,不得已才降了陶谦,而那陶谦推的佛教与其黄巾教义却有些稳和,加之陶谦待人和善,所以才未生二心,而今这曹嵩竟把自己当佣人使唤,心中有气,今日又见这曹嵩东西不少,估计挺有钱的,便与手下商议咱们给他劫了吧,然后落草继续做咱的三不管,岂不快活,这众人一听,唉,有道理,于是三更趁着风雨,便在这古寺之中,将曹嵩一族杀了个干净,可怜曹嵩老人也死于此寺中,其实这曹嵩本未必会死,本来可以翻墙而走,只因曹操之母肥胖,怎么也翻不过去,而曹嵩不想曹操丧母,所以连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至此曹操至亲皆亡于这佛庙古刹之中。

      ÕâÕÅê]ɱÈËÔ½»õºó±¼×Å»´ÄÏÈ¥ÁË¡£

      话说此事传到了曹操耳中,这曹操大怒哭倒于地,众人救起,那曹仁见曹操悲从中来,扶住曹操道:“主公,曹仁愿为主公血洗徐州,屠尽百姓。”曹操闻言望向曹仁,见曹仁眼中燃烧的火焰,不由陷入沉思,在那阴黑的地方,四面却是黑雾撩绕,曹操站立其中,一条长长的影子在他面前,那人披着黑风,曹操努力想看清那人的面目,却难以看清,那人只道:“四十万生魂,换一个清平世道,你不愿吗?”那人的声音有些嘶哑,很冷,曹操听到他的声音不禁有种心冷的感觉,不对那不是心冷,那是恐惧的感觉,对,那是一种恐惧的感觉,曹操默然无语,他不想承认自己怕了,只好不说话,不想让自己听到自己有些改变的声音,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人道:“你是有这实力的,只要你愿意,你是有这济世的能力的,只是你现在道法还是太弱,只要你能助我成此大事,我自有办法让你有更精进的突破,依你的才智,虽不至人皇,但可受人皇的礼遇也未可知。”曹操没有看清他的脸,但曹操记得清楚,他竟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而这曹仁便是那时候起便追随着自己的,今日曹仁如此让曹操又回忆起此事,心中不由警告自己,他是不可以战胜的,不禁切齿道:”陶谦纵兵杀我父,此仇不共戴天,我今起大军,血洗徐州。“

      第十六章 摸金校尉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是夜入梦,梦中曹操见有人呼唤,睁眼循声而去,见竟是一位仙女手托玉瓶,立于空中,道:”青蟒你可知错?“曹操慌忙跪起道:”不知观音大世有何见教?“这观音一愣,不知这物何时却见过自己,捏指暗算,却还是不知,于是道:”陶谦乃温厚纯笃,素有慈悲,你却为何兴兵讨仁?“

      曹操咬牙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纵是佛门,亦难容之。“这曹操对佛法一门,一窍不通,甚至不知佛门六根清静斩断情缘,观音不禁眉头一皱,道:”你父母虽是夭亡,却因你而结了善缘,转世也必大富大贵,陶谦为你斩了这人间至情,为你日后成大道却是大有益处,不知可否看在本菩萨的面子上化干戈而止?以结佛缘?“

      曹操闻言,又知他曹家人都是死于寺庙之中,如何不知此事蹊跷,心中愤怒不已,观音虽是佛门地位超然,擅起此事,却大是有违,尤其于道家法门不合,何况这因果一事,岂能有人代还?这不是摆明了要将自己当作一枚棋子了,曹操如今已经不似初出之时的那个不识天地的那个怕事小蟒,闻言长身而起道:”请大士恕罪,曹操秉忠孝以治天下,不敢有为。“

      观音道:”善哉善哉,你还不知我佛法无边,便叫你见识一下。“

      说话间玉瓶一倒,曹操只觉头疼不止,观音道:”望你悔而能改,以结佛缘。“观音何等本事,本身兼佛道两家之长,尤善观人算事,观音见曹操深藏不露,虽道行不深,却有自己的想法,此人软硬难尽,料想陶谦不识此人,虽结了这因果,却难为己用,只有区区五五之数。

      曹操一觉醒来,不禁头还是痛而欲裂,起来后夏侯敦进见问:”是否发兵?“

      曹操沉吟片刻道:”荀或、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一众发兵徐州。“说话间不禁按了按头,此时尚有微痛,昨夜痛苦难捱,只是如此受人以柄,曹操岂能罢休。只是如今却是没有办法,只能徐图。

      话说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素交,甚结佛缘,闻徐州有难,自引兵五千来救,曹操闻言大怒,令夏侯敦截杀之。

      此时陈宫为东郡从事,这陈宫曾在仙岛中与佛有缘一见,时值如来奉命去降那大闹天宫的猴子,途经此仙岛,这龟便曾上前问过法,故此曾与佛有一大缘,故此听闻陶谦有难,便兴夜来见曹操,陈宫曰:“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欲尽杀百姓,某因此

      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陶谦之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

      曹操此时心意已决,且对陈宫当日之事依记恨于心,自己念旧情,他陈宫何时念过旧情,又因头痛之事心烦意乱,闻言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我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我恨!”

      陈宫善算,如何不知这曹操脾性,一看曹操,就知道其心中打算,无奈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公也!”

      却说这曹操兴大军前来,徐州所过之地,狼烟四起,见人就杀,寸草不留,当真是怨声载道,不仅如此,曹操还做了一件极惹民愤的事。

      昔年,曹操虽然富,但比起曹洪来那就差的太多了,曹洪他比不起,也没想比,但此时曹操初立,缺少军资,难以自立,饶是如此他也不能管曹洪要啊。正自苦恼,见曹仁入见,便向其诉苦,曹仁闻言,微微一笑,凑前一步神秘的说:

      “大哥,这有何难?我有一计,管保能搞到钱财,就是不知哥哥敢不敢?”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

      “有何不敢,但说无妨。”

      曹仁低声道:

      “盗幕!”

      曹操虎躯一阵,想来这盗墓的活可是极损阴德的,自是犹豫,但曹仁乃是冥府中人,自然有办法为曹操平了这些业力。曹操把心一横,便令曹仁组织人手一试。

      曹操屯兵之所,却正有一处富户的墓穴,曹仁便挑选了十几个兵士却盗墓,不想这一次却收获颇丰,曹操大喜。之后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从兖州到徐州一路盗来,受获颇丰。这日,曹操正坐于军帐之中读书,忽听门外响动,一阵阴风飘过拂开大帐门帘,曹操放下手中书卷,抬眼观看,眼前空地上登时多了一人,只见这人浑身黑衣,头戴遮帽,青纱遮脸跪在地上道:

      “属下参见将军。”

      曹操面上生寒道: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那人忙道:

      “将军怒罪,属下有要事禀报,但实寻不到曹仁将军,故来见将军。”

      原来这人却是个模金校尉,说罢,从怀中取出几物,双手递给曹操,曹操接过来一看,竟是些女人饰品,曹操不由仔细观看,其珍贵程度,让曹操为之匝舌,这些饰品均是世间难得之物,但这些摸金校尉均是没有什么知识化的人毕竟三国时代能读书的不是超级书呆子,就是仕大夫的,这些摸金校尉都堕落到盗墓了,哪还能读书?能认得几个字已算本事,也不知道这是谁的墓,故而前来见曹操。

      曹操一见这东西,心思一动,这墓绝非平凡,想来当是什么帝王级人物的墓地,便连夜跟着摸金校尉又回到了墓里。

      墓前,数名摸金校尉围在墓门前,不敢入内,此时见到曹操忙行礼拜见,曹操也不说话,径直来到墓前,到这墓穴前就感觉这墓极不一般,墓穴虽然被摸金校尉找到门了,但这门里门外布置的极有层次,隐含五行八卦,凡夫妖邪均是靠不得近前,显是高人所布。要知这些摸金校尉也不是泛泛之辈,都是曹仁选拔,相貌极丑,见不得光,出门之时均是用青纱遮面,极为神秘,但这些人皆通晓一些鬼道之术,正是看出这墓的高深不敢往墓中走,所以只得了这么些玩意,便令人留守,摸金统领则回去禀报曹仁,但未找到曹仁,知道此墓极为不凡,故而跃级上报给曹操。

      曹操点了点头,暗叹好墓,起步便朝墓中走去。

      第十七章 神秘墓穴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操是修真中人,久居仙岛,后来来到中原,一直研习中原闻名的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术,又有荀氏叔侄、曹仁等无数大家指点,故颇有心得,他自是看的破这墓中的玄机。当下便叫众人在墓外等着自己,不得入内,让这些摸金校尉同自己一同入这密室,与让他们送死没什么区别。这些摸金校尉也乐得听命,毕竟一个不好可能就出不来了,其实已经有几名摸金校尉因公殉职了。

      曹操走进墓内,行至不远,只见两具尸体赫然在目,浑身被扎的如刺猬一般,全是雕翎箭,不禁暗叹此墓竟如此费心,不仅暗含五行八卦,还带着无数巧舌机关,不觉深吸一口气,凝神聚气小心提防。朝前按五行方位而行,如走迷宫般,需知一不小心便会触动墓阵,风雨雷电齐发,到时纵使你是天仙之躯,也需留得命在。曹操走至不远,不禁暗叹,若是曹仁在就好了,其实以往这些摸金校尉摆不平时,都会通知曹仁,由曹仁亲自破阵,而此次,曹仁作为先锋领兵,早已先行一步,但此墓实在不俗,摸金校尉这才跃级回报曹操。

      曹操缓缓步入墓内,幕穴之中四下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也是曹操身为修行中人,在此种情境,却也不在意,虽无丝丝光亮,却也看的真切。墓穴墙壁均是整面的花岗石整齐堆叠而成,与地面整齐排列成一体,而且这墓穴甬道极其开阔,就算行一辆马车也是轻松非常,想来这墓穴建造的真是异常大器,曹操不禁疑心更起。只是,这幕穴虽然大器,但路口却也自是不少,如迷宫一般,百步之内便自有一个岔路,布下无数玄机,好似隐藏着什么秘密一般。

      这墓虽然奇怪,但走了一段,曹操却有一种玄妙的感觉,似乎曾经有一个人已经破去了其中的诸多禁制,并在无意间留下了痕迹,虽然那人似乎也曾故意毁去其中的痕迹,并且手法高超,但对于曹操这种心思缜密之人,自是能察觉到其中的支离,便顺着这人的留下的痕迹向洞深处走去。

      一路上曲曲折折,无处盘旋,修墓者似乎将整个地下都打通了一般,但曹操跟着那人的痕迹却缓缓走向墓穴核心。不知自己行了多远,曹操便看到冥光闪闪,幽幽似真似幻,似有无数乐女起舞,更似有幻音不断响起冲击着耳膜,扫视四面,似有无数剑痕洒在墙壁之上,想来这无数幻像也曾杀伤力无边,但显然,已被那人破了去,只留下了一些混乱思绪的幻像,一些念力不足的人自要被乱了心智,纵使曹操艺高人胆大,也不敢放肆,凝神禀息,那无数幻像自然凭空消失。

      直至步行至墓穴深处,曹操似有所悟,这墓穴周遭,有八十一处岔路,每一处都将人引向杀穴之中,但先前闯入墓中那人显然极为高明,竟走至了墓穴之中,想来其中经历也自不凡,就单单方才那杀阵,若其完好,曹操便完全没有生还机会,不禁暗叫好险,果然苍天保佑。

      此时,终于走进了这墓穴,却是一片开阔,此处墓地高有数丈,墓上有无数水纹波动,显是上面的湖泊,竟有光线透过,映得墓穴一片幽蓝,煞是梦幻。看着那淡淡的阳光,曹操始知,竟已在墓中待了四个时辰,天都亮了,只是方才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中,竟丝毫没有察觉到其中时间流逝。此处异常宽阔,有亩许大,无数繁花垂柳,更有溪水流淌,甚是宁静安详,被那湖光映得一片淡蓝,甚是幻美。

      直至此时,曹操方才放得心来,想来此处已是墓穴中央,不应再有禁制。但曹操仍不敢大意,一手护前,一手负于背后,踏罡步而行,眼见这别样洞天中心,却有一处芦蓬,甚是平时的立在当中,光华闪现,将附近的蓝光冲散,使其周边带有无数光华,煞是好看,曹操负手朝那芦蓬走去,待走近时,才看清,这芦蓬之上原是挂着四颗夜明珠,这四颗夜明珠亦是价值连城,真不知是何人墓穴,竟有如此多的宝物。

      但曹操显然未被这几颗夜明珠所吸引,忽觉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煞是迷人,是而曹操反被墓中的清香所迷,这显然是女人的体香,也不知这女子在此度过多少年华,香味却并未扩散出去。

      是谁家的女子香味如此迷人?曹操整理了下思绪,看这墙壁上的壁图,显然此墓应该是在汉代之前了。曹操心下疑惑,抬眼见,一道石阶顺沿至芦蓬之内,曹操踏着石阶走向芦蓬,却见芦蓬前却立着一把宝剑,宝剑倒插入地,只留两尺剑身,但见那剑把古普非常,剑身也不透丝毫光芒,似死寂一般,失了灵气一般,看似平凡,但曹操却不由的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此剑绝对是一把好剑,这感觉甚是奇异,说不出个所以然。曹操不敢轻举枉动,打量了一下剑的四周,此剑放在这里与这洞天之中的种种格格不入,甚不协调,但剑的锋芒不露丝毫,极不惹人注意,所以,初时曹操也没有感觉,此时想来,当是闯入墓穴那人留下的。

      曹操思考良久,终于将手搭于剑柄之上,缓缓拔起,只觉得剑身缓缓而起,道道光芒从剑锋处倾泻而出,无数白芒从地底透出,剑气抖升,扑扑之声乱响,周边无数花草被剑气催伤,曹操也觉得剑气袭人,不得不运真气护住周身。随着那剑缓缓拔出地面,整个剑身通体雪白,光华万现,曹操暗赞好剑。再仔细视之,却见剑身之上,上书二字倚天!

      呀,曹操看到这两字不由暗惊,此剑名为倚天那这芦蓬之中?曹操不由升起一股奇妙感觉,忙上前一步入了芦蓬,但见芦蓬之中,竟是一座棺墓,曹操心念一动,不由有些紧张,想来千百年前的传奇人物,就要展现在自己面前,怎能不心潮澎湃?

      曹操朝前踏了两步,只见棺上扣着棺盖,虽然这棺墓在芦蓬之中,却似与这处光景融合到一处一般。曹操左手执剑,颤抖着右手刚要抚开棺盖,眼光动处,却突然感觉棺旁有一道寒光闪过,不由为之一动,这一丝寒芒在曹操眼光动处,迅速逝去,但曹操却注意到了那光华,他的目光下移,果然,那里似藏着什么东西,曹操忙侧身视之,竟又是一把剑,其剑尚于剑鞘之中,曹操不由的将剑鞘执于手中,一股寒气直迫体内,曹操心头一震,将手中倚天放在棺墓之上,右手握住剑把,略一用力,剑鞘与剑的触碰处形成一股刺耳的声音,这股声音在这空旷的墓穴之中显得格外刺耳,一股寒气直接迫了出来,惊起万道光华,曹操略一迟疑,只觉脚下大地开始颤动,不由心头一紧,不好,想不到墓穴之中还有禁制,禁制一开,其力不小,身形一抖卷起两剑,化一作一道青光直朝墓外闪去。

      第十八章 神墓之谜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饶是曹操反应极快,仍是慢了些许,一道闪电直劈下来,不由滞了一下,击到曹操身上,一下子痛的曹操现了原形,竟是一条青蟒。若非那闪电停滞了一下,自己非被劈死不可,眼见风火雷电朝自己身前涌来,曹操便要命丧黄泉,曹操突然心念一动,刷的一声用嘴拔出宝剑,只见剑出鞘时,青光阵阵,风火雷电均如中了定身法般停在半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曹操一道青光直迫向洞外,一时间也不管什么机关,不管什么玄机了,无数箭戟刺向曹操,但曹操身上蛇磷覆出,如金钢护体一般竟不能刺破,而那风火雷电似受剑气所阻竟迟缓了许久,方才落下。

      洞外几个摸金校尉虽离墓穴核心极远,却也听得里面雷声轰鸣,不由得一怔,正在怔处,只见洞内钻出一道凶物,一触间,只看到两道电光如矩射向几人,寒气逼人,一时间均嗅到了死亡的味道,蹦的一声暴响,十数个摸金校尉被撞的粉碎,当场气绝。那凶物方才落在空处,原来竟是曹操,曹操看也没看那倒下的摸金校尉,而是将剑横在日光下细看,剑上用鸟篆铭刻了两个字,“青钢”。曹操又拿出倚天剑,却见剑身另一面却刻着八个大字“越王勾践,自制配剑”,曹操心中一震,此剑莫非就是十大名剑之一的越王勾践剑?但仔细一想,不对,此处不应是越王勾践的墓穴,当年越王勾践理应死于自己的疆土,而此处显然不是。那么此剑又是从何而来呢?墓的主人,显然是个女子,不由更坚信自己的想法

      一个名字在曹操的脑海中如抽茧拨丝般浮现西施。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胜了吴王夫差,勾践爱上了自己手下头号谋士范蠡的女人西施,要纳为已妾。后来范蠡带着西施逃走,隐居于陶,改名陶朱公。

      当年,勾践曾将自己所配之剑送到范蠡府上,意思是让范蠡【创建和谐家园】,但范蠡却逃走了,不仅自己逃走,还带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西施,可是后来的勾践却并没有追杀他,这不是很奇怪吗?凡夫均不知道,只有修真中人才知道,越王勾践剑是勾践用自己的鲜血练成的,而勾践与范蠡均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天仙级人物,勾践之所以最后能击败夫差,正是因为他炼就了此剑,他本以为范蠡会因此而害怕自己【创建和谐家园】而死,但想不到范蠡竟将越王勾践剑的剑魂涉走,此种【创建和谐家园】力,勾践自愧不如,因此并没有再为难范蠡。而范蠡得到越王勾践剑的剑魂后,便藏于一把凡剑之中,但显然此种剑魂戾气非常远非凡剑所能承受,凡剑皆寸寸断裂,范蠡后来经商后拿上好材料打造而成,并在打造之时将自己鲜血融入剑中,取名青钢。他一生深爱西施,但也一生愧对西施,因此,西施死后,范蠡便将自己的青钢剑放在了西施身边。

      倚天剑,空有其表,却无剑魂,但此剑有镇威之能,更对修真大有益处,而另一把青钢,因附有剑魂,戾气过重,只宜行杀戮之事,且反噬极为厉害,想来此剑乃是天仙一级的人物,曹操连个地仙之体都未修成,哪能用得此剑?所以,将此剑交于一人随身保管,却不知此剑戾气过重,终害得此人,当然这是后话,青钢剑厉害非凡,非是寻常人能背的,所以曹操一直未用此剑,而是常配倚天剑在手。

      曹操只听说过这个传说,却不曾想到自己竟然真的看到了这把剑,可见,所传非虚。只可惜,没有先一睹千古佳人西施的绝世容颜,不觉有些可惜。

      这一路上从兖州到徐州,曹操只要听闻附近大户人家的墓,必会去盗。

      种种劣迹传至陶谦耳中,陶谦本是佛心深厚之人,身居徐州府内,闻百姓遭此大难,不禁仰天恸哭:“因我陶谦,何至百姓于此啊!”

      但他身肩重任,又不可能一死了事,只得召集众将商议,时下,有一小将名曰曹豹,此人原是徐州之地的一头豹子,修行日久,深感陶谦佛法深厚,于是投于其门下,此人虽然道行不高,却也颇有本事,闻言道:“兵临城下,将至壕边,我等怎能坐以待毙?某愿助使君破敌于城下!”

      曹豹的话立刻引起诸将共鸣,尤其是陶谦在徐州深得人心,见陶谦如此受人冤枉,众人纷纷表示愿与徐州共存亡,一时间,满营众将都跟打了鸡血是的慷慨激昂纷纷请战,陶谦见此情状,虽知兵力谋略不足与曹操应战,却也只得引兵出城迎战。

      此时曹操已兵临城下,只见城外,襟旗飘飘,马正啸啸,迎风处,盔银甲亮,中军竖起白旗两面大书报仇血恨四字,两军在城前列阵,均身披长孝,,满营白色,曹操从列阵中走出,只见他身穿稿服,脸有怒色,只是更多了些憔悴,陶谦只道是曹操因家中丧父,岂知却是曹操头痛难忍所致,曹操手持长鞭,走到两军阵前破口大骂:

      “陶谦,你这老匹夫,吾不杀你,誓不为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1: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