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曹操大惊,抬眼看向郭嘉。郭嘉那是西王母的天机镜,能看破万物,自是知道,但郭嘉却不知道,他灵力虽似无限但寿命却是有终,其实他这样泄露天机是极损灵气的,郭嘉靠的就是一身灵气傍身,才闻名三国,一旦灵气没了,他也就离死不远了。
曹操闻言道:
“此人,我可用否?”
郭嘉点头道:
“可用,但是千万不要让他的身子和头颅合在一起。”
曹操怪异的看着郭嘉:
“何出此言?”
郭嘉道:
“蚩尤勇力非凡,其身体强横,天下莫有敌者,如若做乱,必当是大祸,蚩尤虽然身死,但一丝精元却不生不灭,只能堕入轮回之中,千万年生生不息的打磨,使其魔性蜕化,所以千余年又肯定要转世,转世后修为虽大为减弱,但其未转世前单单身体的强横就已不在三清之下,更是见识非凡恐其为祸四方,所以我曾风闻九天玄女为了防止蚩尤做乱,曾留下揭语,若蚩尤转世,卷入乱局之中,如果身子和头颅合在一起,那此人必死于乱箭之下。”
郭嘉所言不差,典韦曾被黄帝斩杀伤了元气,一丝真元转入轮回本就功力大减,何况转世后功力更要减半,但此时其功力仍在太合中期,足见其能,也能怪天地震憾,若非当年有异事发生,哪能降得住这妖王?
曹操看着屹立风中的典韦,亦料到其间定发生过不少见不得光的事,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见典韦如此神勇,不由哈哈大笑:
“看来我得一勇将,此真乃吾古之恶来!这普天之下,哪那么容易寻到他的头颅呢?哈哈。”
郭嘉却摇了摇头:
“既然九天玄女留此揭语,只要典韦卷入这天下乱局,自会有人送来,所以,我看,此人必不长命。”
曹操闻言,沉呤良久,点了点头,机缘之事,又怎是他等凡俗所能参悟的了的?
总之,一时间,曹操声名雀起,多有贤人相助。
因此朝中有人举荐曹操去剿灭黄巾军,李催闻言大喜,连夜令献帝兴草诏令曹操前去破贼。有献帝诏书,曹操自不敢大意,立刻兴兵进攻寿春,但是此番,曹操所要面对的,将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战斗,因为,此次黄巾军乱党竟有百万之众,远多于白绕的黑山军。而其中更大有章在其中。
第七章 洒豆成兵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这兖州的黄巾军之乱大有说法,远非流民成寇那么简单,至于其真实情况,却要从袁绍处讲起。袁绍自战了冀州之后,又大胜公孙瓒,站稳了脚根,开始思虑除妖大计,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允,所以,那个时候,袁绍经常与王允有书信往来,共谋除董大计,当初袁绍知其有七星刀故而与其商量,但这次却是有高人指点,因为闻仲也不知道吕布是三龙神将,幸得闻太师的师父金灵圣母见托梦与闻太师,告诉他欲灭妖星,非吕布不可,所以袁绍对王允私信,欲除董卓需从吕布下手,因此才有了吕布杀董卓的种种。但那时候,王允尚未想到良策,反而得到了董卓的重用,所以袁绍只能自已想办法。而他想的办法就是另立新君,建立南北朝,因为这样,可以大削弱董卓朝廷的力量,从而削弱妖星的影响力。但显然,这是个叟主意,袁绍没想到,但自有高人能想得到,袁绍想到这个叟点子后,自然要征得诸侯的同意,而他第一个咨询的就是曹操,曹操显然判断出这是个叟主意,因为这样会使天下更乱,妖星的妖气不但不会降,反而因为乱世,反而要更加强盛,所以断然拒绝了袁绍的主意,得不到曹操的支持,袁绍仍不甘心,又去征询他弟弟袁术,可袁术是东来佛祖的【创建和谐家园】,怎么可能听闻太师的,也拒绝了袁绍。但曹操拒绝的比较委婉,而袁术却不然,袁术态度强硬,因此袁绍把袁术当敌人看,与刘表勾结,处处与袁术做对,而袁术亦有其更伟大的梦想,所以联合公孙瓒与袁绍抗衡。
至此,袁氏兄弟两条战线正式拉开,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两条战线正是神佛之战,公孙瓒此时得到了佛派的支持,所以支持了袁术。而刘表是属于仙神一系的,神佛之战一开,刘表显然要支持神派。当然,这两兄弟所结连的诸侯不只公孙瓒和刘表,还有许多诸侯也参与到了二袁之争中,至此,神佛的首次正面交手展开了。也正是因为二袁是分属于神佛两派的,所以虽名为兄弟,但处处争锋。
不表二袁之战,却说西方如来,如来在雷音寺中捏指一算淡然道:
“既然东来佛祖有此大志,我便助他一助,听说刘岱结盟袁绍,那刘岱不过碌碌之辈,降龙,伏虎,你二人领我的钵去,此钵里有豆子八百,护那百万黄巾军,拿下兖州,以助那东来佛祖,胜上一阵。”
降龙伏虎二罗汉心中奇怪为何要助百万黄巾军?不过佛祖有言,二罗汉如何揣测,二人领命而去,飞过青州,抛出一面黄旗,上绘一奇怪的符印,众黄巾军见了均奉若神明,口中喃喃而语,慌忙伏地来拜,二人见状,洒下八百豆子,这八百豆子立刻洒豆成兵,二人对视一笑,回西天而去。
时青州黄巾军百万军马犯乱兖州,贼势浩荡,连攻下任城、东平,并阵亡了东平相郑遂等多名国军将领。时任兖州牧的刘岱,决定主动出击东平,力保衮州不落入黄巾贼之手,前说了这刘岱本是一凡人,其实他有今生的福分,均来自于其弟刘繇,这刘繇是个无角麒麟,所谓一人升天,仙及鸡犬,刘岱因这刘繇也沾了莫大的福报。本来这麒麟就是祥瑞,所以福及家人。这刘岱因此成了兖州牧,但这福报归福报,这刘岱却怎会这样想,他却一直觉得这是自己的本事,自我越发膨胀起来,尤其近日曹操又连破黑山军,本来这和刘贷没什么关系,但这刘岱一向觉得自己比曹操强,尤其是昔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曹操差点被董卓灭掉,而自己却是好好的,几乎未损一将他没有出战当然未损一将,所以这刘岱有这么点自信,这次刘岱主动出击还真想于百万军中取那青州黄巾首领的脑袋!风头焉能让你曹操一人出尽?那还要我这兖州牧做什么?别说此时刘岱自我膨胀,就算他不自我膨胀,他也必须要出一下风头,否则,自己这兖州牧还怎么做得下去?这样我想起读水浒时最晃盖晃天王的一句最凄凉的话“我不上前,谁肯向前!”此语是晃天王讨伐祝家庄之时所说,当时宋江党羽遍布梁山,而晃天王手下却仍是智取生辰纲的原班人马,这主要是因为每次出征均是宋江出兵,得到的降将自然也归属宋江一派,而晃盖却久未出征,故而实力越来越弱。所以那次我们看水浒之时,晃盖非要出兵,而我们看到了更加凄凉的一幕,那就是每每宋江出去的时候,众将都纷纷说小弟越随大哥前往,而晃盖,梁山的总瓢罢子要出征,却只有智取生辰纲的这些人以及少华山早期头目愿意随行,其实这都是因为晃盖失势的表现。而现在的刘岱所面临的也是这种情况,曹操那边难征北战,平定东郡,而自己却只能引外援,久而久之,谁愿追随刘岱?所以,此次刘岱也如晃盖般立排众议,非要出兵攻打黄巾军。
但刘岱虽傻,不过他手下却不乏明白人,你道是谁,此人正是济北相鲍信相,相当于现在的县,其实官职也很大,像刘备的平原相,其实下面有九个镇之多,此人也曾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说过,此人是一只花斑豹子,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鲍信也自引一路,而且折了一同修行的兄弟鲍忠,此时却投奔了刘岱,是刘岱的手下,他却看出了不对头。
第八章 掌中佛国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鲍信也是一位好战份子,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当初与自己的兄弟鲍忠,也是雄霸一方的妖怪,可是自从他的兄弟鲍忠被华雄斩了之后,这鲍信自责之心一直难,更意识到什么是天外天,什么是人外人。要知这鲍氏兄弟还是对孪生豹子,一起来这人间享福,谁知因自己想立功名却折了兄弟,鲍信怎能不自责,只是此事已成事实,再不能改,亦回天无术,所以现在的鲍忠凡事都不再那么头脑发热,而是谋定而后动,此时他怎能不知这的双方的军事实力和刘岱的本事,这刘岱搞搞政治还可以,要搞军事这不是把脑袋往鬼头刀上伸么?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他却不知刘岱此时的心境,于是对这位极为自信的上司苦口相劝:
“将军,贼兵势众,实不能力敌,我军应先紧守城池,贼兵日耗巨大,粮草供应不上,不出半年,定然退兵,到时,再出兵击之,黄巾军一战可破。”
谁知刘岱此时已经感觉自己具有纵横天下的勇气和智慧,而且目前形势也不由他不这么做,兖州民心有失,刘岱若再拿不出点成绩,其治下的兖州居民就得都跑东郡去,何况鲍忠出的计亦不是好计,城周围还有庄稼黄巾军人虽众,但坚持个一年也并非不可能,所以此时的刘岱哪里听得进去这种建议?鲍忠苦劝无果,只能随行,跟着意气风发的刘岱率羊群进入了群虎口中,不久,在一次分兵击黄巾军中,刘岱陷入重围之中,鲍忠本欲相救,但他远望重围,不由大惊,他毕竟修行过妖术,知道此阵绝非寻常,自己硬闯进去,只能是白白送死,所以只能眼看着刘岱被青州黄巾军轻松地砍掉了脑,而自己率兵退回了兖州固守。
兖州一时无主,主官殉职,残兵势危,兖州境内更无一人有破黄巾军之能,难道只有坐以待毙不成?鲍信于是想起曹操,遂向朝廷请援,举荐曹操来灭黄巾军。这曹操自黑山军一战,名震天下,鲍信当年就欣赏这曹操,如今却是曹操正合适,于是圣旨一下,鲍信又亲当说客,来请曹操。
此时曹操经过南征北战,纳降扩军,正在为地盘小部队多而发愁,鲍信的到来正是雪里送炭,何况圣旨已下,更无拒绝之理,于是欣然同意来衮州讨贼。这曹操来了兖州陈说厉害,更言破敌良策,却也忽悠了很多人,当然,其实也不用自己怎么忽悠,这兖州的张邈本就是曹操的好友,自然也是支持曹操的,加之鲍信相助,当真是不费力气,便统领了兖州,此地便成了他日后的奠基。
鲍信无疑于他的再生父母,曹操对鲍信当真是心存感激,心里盘算着以后如何照顾鲍信,以报答此大德,谁知这鲍信也当真不是享福的命,孰不知其大限将至。
曹操统领了兖州,首要之事,自然是要清理黄巾贼寇,这曹操有一习惯,凡是打阵仗,都要先观地形,再做决策,汉朝大将军霍去病也是这样,少时不习兵法,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武兵法,他却回答道:
“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
而霍去病每次行军打仗都会先看地形,再做决断,无往不胜,终成一代名将,可见有些人的军事造诣当真是天生的。而这一点,我们的曹操很显然也是具备的。
这次敌军的主力都集结在寿张一带,于是曹操将兵马屯于寿张不远处,这一日,曹操引兵去探地形,曹操与鲍信马头并行,相谈甚欢,曹操一边看地形一边问:
“允节,敌我兵力相差悬疏,你与贼军打过交道,可有何退敌良策?”
鲍信闻言略思片刻道:
“我观青州的黄巾军携家带口,部队却没有辎重,看来只能以抢掠养兵,不如先把我们出击的部队撤回来分城固守,让敌军无处求战,攻又难克,敌军唯有哄散退兵,然后,我们再以精锐的生力军在地形险要之处设伏,必然可胜。”
曹操笑道:
“允节此言确是有理,敌人尾大难掉,却是其七寸,不过,我军马不足,同时固守这么多城池却是首尾难顾,若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则是捉襟见肘。”
鲍信闻言道:
“曹公却是高见,那依曹公之见,当如何呢?”
曹操笑道:
“我曹操向善骑战,平原做战是强项,守城固池却不行了....”
二人正聊间,忽然看到前面出现大兵集结,曹操二人大惊,原来曹操对寿张之役战略分析太过自信,正好一个愿意听一个愿意讲,于是曹操讲的是吐沫横飞,过分投入,不知觉间却超出了步兵很长一段距离,只有几百骑兵相随,这曹操这指指那指指,又陈说如何排兵布阵,却不知不知觉过了防线,进入敌军的营区,而更不巧的是被敌人的一组小分队发现了,一看曹操众人的打扮便知这俩货是个高级官员,于是便引众军把这曹操围了起来。
这也是曹操该有此劫,袁绍振臂一挥,这曹操便站到了这个队伍来,进而被列为以袁术为代表的佛门的第二大公敌,而这曹操站到袁绍一派也自有其原因,这曹操乃是道家出身,两门斗法,自然要站在袁绍一边。如今鲍信引得外援正是曹操,这八百佛兵自然要以曹操为目标,故此对曹操格外留心。而这曹操就算再兴奋也不会如此兴奋过度走进敌战区,其间自然是另有蹊跷,原来此乃八百佛兵将曹操引入了掌中佛国,欲置其于死地,此一战确是险之已极。
第九章 破阵妙法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操直至此时方从兴奋中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落入了黄巾军的圈套,但此番别无退路,只得仓促与敌军交锋,怎知几千人对几百人,黄巾军人海战术一经祭出,无不灵验,这鲍信护卫着曹操,左冲右突,怎奈无论如何也突不出重围,好在敌人还没形成合围,但这要拨转马头撤军,肯定会全军覆没,关键时,鲍信道:
“曹公,快走,我领骑兵殿后!“
曹操岂会不知,这就是吕布在这里,也是难逃,何况黄巾兵所授的太平道术,妖兽犹惧,更何况此间阵法,大为玄妙,曹操这种修为的根本看不破这阵法的弱点所在,鲍信这点修为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了?曹操确信,鲍信若殿后定是有来无回,故而死活不从,鲍信沉声道:
“兖州十万百姓都要仰仗曹公,岂能赴死于此,曹公勿因小失大。”
其实,此番是鲍信在赌,汉室江山已然不复存在,修真中人均知【创建和谐家园】将现,而辅佐【创建和谐家园】,福报颇深,鲍信是修真无望,才加入乱世的,自然为的是今生的荣华,为的也是来世的富贵,此时明知必死,但就算自己不阻止,以自己的道行也是一死,故而有此一言。
曹操登时有所顿悟,成大事者,怎能如此儿女情长,深深拍了拍鲍信的肩膀:
“保重!”
曹操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向后退去,而鲍信则引骑兵折回去杀入阵中。行不久时,只听后面鲍信的一声惨叫。转眼间,这敌兵就吃了鲍信的这支队伍,又追了上来。曹操驾绝影往后狂奔,因这鲍信本是修道中人,所以虽死,却也拦了一下这掌中佛国,佛兵一滞,掌中佛国的速度却也停滞了一下,这八百佛兵毕竟不是佛祖亲来,掌中佛国的威力自然大大减半,而曹操所乘绝影也非是凡马,此乃是昔年董卓所赠,是汗血宝马中的极品,此刻更是心系主公,加之曹操心知此乃生平险境,顾不了许多,身化青蟒现了原形,蟒借马势,马借蟒形,如闪电一般前行,却不料仍是无法脱出这掌中佛国的佛掌,身边的护卫不断被掌心吞食,终于只留曹操一人,眼看便要陷入阵中,突然间,曹操感到有一神力一卷,绝影朝前一跃,这速度却刚好超了掌中佛国的增长速度,脱阵而走。
曹操脱离了掌中才逃过了危难,这曹操是青蟒所化,怎会不知是有神灵相助,朝天大喊一声:
“哪位高人相助?请报上名来!”
只是哪里还有人回应,远处黄巾兵马追了过来,正迎上典韦的步兵赶上,有这见识广博的上古恶神,佛兵亦不敢造次,这才救得曹操。
曹操在步兵的护持下回到了营地,心里不由大恨,自己还没来得及报答鲍信,鲍信就慷慨赴黄泉了,能不恨吗?眼见这鲍信的尸体是找不回来了,如何找的回来?早就落入了掌中佛国之中了,于是曹操请能工巧匠,按鲍信模样刻香木为其遗体,自己亲自扶灵发丧,曹操于鲍信灵前刺指滴血立誓,要以敌血祭烈士,歼贼寇慰英灵,以报其大恩大德。
曹操虽起誓明志,但黄巾军这阵法太过蹊跷,曹操心里确是疑惧万分,要知道当日与自己护卫的骑兵无一人生还,以自己之能,若非有高人相助亦要命丧于此,如何不惧?于是与众谋事说及此事,问众谋士可有人识得此阵,只见郭嘉缕须道:
“此乃佛门的掌中佛国,不过此阵是由八百佛兵所成,乃是佛国的下乘,幸好主公有大福报,若是遇上那佛门高人,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曹操若有所思般道:
“八百佛兵。”
郭嘉点头道:
¡°ÕýÊÇ£¬´ËÄËÎ÷·½°Ë°Ù·ð±ø£¬ÌØÀ´Öú»Æ½í±ø¹¥ÆÆÙðÖݵġ£¡±
原来这郭嘉乃是天机镜,却是看出这八百佛兵的出处。
郭嘉知道曹操对这八百佛兵却是无计,但他虽知其出处,可心中亦无破阵之法,正在这时只见荀攸笑道:
“无妨,无妨,我自有计退这八百佛兵。”
曹操闻言喜道:
“公达,你果有计退敌?”
荀攸见状忙收了笑容,郑重道:
“荀攸确有计策。”
曹操哈哈大笑道:
“好,如此大好,如此大好啊。我军兵马,由你调配。只要斩了这八百佛兵你就算立了大功。”
荀攸闻言眉头一皱,道:
“退,却是有计,斩,却是无计了。”
曹操奇道:
“何故只能退,却不能斩?”
荀攸神秘一笑道:
“主公,请恕荀攸不能坦承以告。”
曹操哦了一声知道天机不可泄露道:
“好,既如此,你需要多少人马?”
荀攸摇头道:
“不需一兵一卒。”
曹操眉头皱了皱道:
“如此一说,曹某倒真是有些好奇了,当真不能泄露?”
荀攸叹了口气道:
“主公,请恕荀攸之罪。”
曹操点了点头道:
“好好,既如此,此事就由公达处理,一应所需,无需通过我,可直接下达命令,满营众将皆听你令。”
荀攸闻言,心中感动,沉声道:
“谢主公。”
原来这荀攸近日收到太上老君符召,故才敢如此一说。
第二日两军对垒,八百佛兵杂在数万黄巾军中与曹军对阵,荀攸见佛兵冲上,抛出符诏,众佛兵啊的一惊,纷纷化成一道道黄光向西方极乐世界飞去,黄巾众兵眼见如此,均是大骇,不知其中缘由,以为天助曹操,不由心生怯意。而曹操却看的清郴,知道佛兵果然被退,振臂一挥,领兵冲上,大胜了一场。
雷音寺中,如来正坐于莲台之上,忽见数百金光从远处飞来,直落入自己面前的钵中,直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旁边罗汉忙问:
“佛祖,此是为何?”
如来没有言语,心中只是沉思不语,过了半晌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