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高术通神》-第4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眼么前周师父出来,他跟我说:“三体式这个东西,差不多囊括了形意拳的全部内容。这么一个桩,几乎得让人练一辈子。也就是说,它不是死的,它的不同站法儿,会让你体会不同的东西,会帮你调整身上不同的东西。”

        “三体式,站法有单重,双重,三七,四六,二八,一九等等不同!这么些个站法儿,每一种站法儿,练的都是对应不同的东西。”

        “有的师门,提倡单重,有的人适合双重来入门,有的人适合三七来入门。”

        “这个,还是老话,老规矩,因人而宜。得是看过了身子骨,知道了大概,这才能按照不同人的身体禀性,来教这个拳。”

        “话说这么多,意思就是,这个桩,看着好像简单。实际上,一站,却是要人琢磨一辈子!”

        “它是个没头,永无止境的桩,人练武,就得一直站下去。不是说,我到了什么层次,我不站了。再大岁数,你想精进,你就得站这个桩!”

      第三十六章 艰苦的磨炼

        我一一领会。

        然后,周师父让我面前他,开始指点这个桩了。(PS:三体式,这东西没法儿在网上教,跟中医没法儿在网上看病一样。说能在网上教的人,除了骗子,就是啥都不懂的人。这个,一定得是师父面对面,亲手帮你调理架子。一定得这样,没第二个招儿。)

        三体式有一个起手式,然后,微蹲,斜过身体,钻拳,劈,迈腿,定步。

        两脚间的间距,以一个小腿为准,就是后腿蹲下来,膝盖碰到,前脚的脚后跟,就这个距离。

        再然后呢,站的时候,保持一个沉腰,坐胯,两腿撑开,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放在丹田位置。

        姿势架子,周师父讲的要领并不多。

        只是,反复让我起手式,挪步,劈掌。

        做的过程中,周师父拿了个小竹棍,打我身上不对的地方。比如,这个【创建和谐家园】不能撅,腰要像马步那样,塌下去,足不过膝,脚趾抓地,提肛,要有提肛的意,而不要有提肛的力。

        舌头抵上颚,要抵出一口的津液,然后,不松舌尖,慢慢的给它咽下去。要等津液满口了,分三次,徐徐下咽。

        呼吸,平稳,自然,不要腹式,也不要刻意做别的,就是自然。

        脑瓜子要有钻天劲,百会要有炸扎的感觉身体要正目光要正。

        总之,一边念叨,一边拿竹棍在我身上,这叭打一下,肘,肘沉下去。

        叭,又一下,腕,手腕要放松,然后,还要撑住。

        肩,肩松,两腿,裆要圆,扣膝……

        这真是,不站不知道啊。

        这么一站,让师父拿眼一打量,我这三体式站的浑身是病!

        周师父一边敲打我,一边说:“为啥要有个师父教,就是自个儿很难看清楚自个儿身上的毛病。这个,得让另一个明白人,来看,来指点。那个明白人是谁,他就是师父。”

        “每个人都一样,不是说你不行。没悟性。而是你看不见自个儿。所以,得有一人,在身边,时时的盯着,看着,比如这儿,这腰,又弯起来了!还有胸……要含胸,含胸拔背。你以前马步站的挺好,三体跟马步不一样,你这……站三体了,你有些习惯,得改。”

        我之前感觉挺厉害。

        马步,能站半个多小时,将近一个小时呢。

        但改了这三体式,只站了不到两分钟,就吃不住劲了。

        周师父看出来了,让我先歇一歇,活动下腿脚,接着再站。

        然后再来。

        “背不要仰!让你直,不是挺直的直,而是自然的那种直。也不是向后仰,向后仰,这也差了……”

        一样样的调,一样样的改。

        身体,胯,膝,肩,肘,腕,包括手指头的位置,怎么来撑,这个鹰捉的两只手指,虎口怎么撑圆了,都一一拿棍子打到,然后,告诉我,讲给我。

        接下来,还有什么,掰脚的角度,不能大于六十度,最小要多少度,身体得中正,但又不能扳的太正,要有微斜……

        还有肩膀,一定要注意,不能一高一低,等等。

        太多了,规矩,讲究,简直是太多了,宛如一本厚厚的教科书!

        真的,真的像一本厚厚的教科书!

        这还仅仅是调架子。

        然后……

        我能说,调了半个月嘛。

        到了十二月中旬,我反复练起手式,劈拳,定步。

        就这么三下,我练了一个月。

        然后,周师父给我调了一个月的架子。

        到后来,他认定,我这架子,没问准了,没病了!一点儿毛病找不出来后。

        他才告诉我,怎么来找劲。

        周师父告诉我,三体是一个球面的劲,是四面八方的,一个大球撑住那样儿。

        要把这个大球练出来,先得练这个大球,六个面的劲。而要想把这六面劲找出来,先得证出来,求出来八面劲!

        看着没有,跟几何,物理似的,一步步的,有求,有证,最后,才能得到结果。

        这八对劲,前手的大小鱼际前顶,同肩根的后抽,为一对矛盾力。这是一劲。

        前膝,胯,顶,抽为一对劲。前手手指上挑去前臂肘尖下坠为一对劲。

        后手的食指上挑,与后手肘尖下坠为一对劲。两肩外撑,与两手意内合为一对。两胯外撑,与两膝内扣为一对。但这个,一定要有意,不能在形上体会。要有意领着就行了。

      ¡¡¡¡»¹ÓУ¬°Ù»áÉ϶¥ÓëβãÌ£¬Î²°Í¸ùÏÂËú£¬ÕâÒ²ÊÇÒ»¶Ô¾¢¡£×îºóÒ»¸ö£¬¼ç¿èÏàºÏÍâ³ÅÓëÃüÃÅÏòºó͹³Å£¬ºÏΪһ¶Ô¾¢¡£È»ºó£¬Í¨¹ý¸ö¾¢£¬½«ËüÓë×ø¿èµÄ×ãºó¸ù¾¢£¬ºÏÉÏ¡£

        以上,就是三体式的八对劲,把这八对劲,一一找到。就证出六面劲了。六面劲出来,球面劲就浑厚了!

        然后问题来了。

        这么多的劲,怎么找?

        周师父给的答案只有一个。

        站!

        慢慢站!下功夫,一点一点的站!

        说站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

        这一站呐,足足站了三年多,一直站到了大三的下学期快结束。

        在讲这段时间,我的练拳体会前,先说一下,大学同学们的变化吧。

        老三处对象了,成双成对,大二下学期,出去租房同居了。

        大二下学期,一共有三个人,出去租房子住的,老三算是其中一个。

        至于我,学习还是很好。计算机等级证拿到了,并且还用ASP和JAVA写了一个网站的模板。后来,放到网上卖,竟还卖了三百块大洋。

        英语四级也过了,此外,由于受高中英语老师的熏陶,我口语能力,听读能力一直很好。对了,学校有个英语角,那有几个老外,经常搁那儿晃悠。

        我没事儿,就跟老外用英语对话。大二时候,还试着看了几本纯英文的小说。当然,开始看挺吃力的,很久才能读完一页,后来,随着这个掌握水平的提高,看的也越来越熟练了。

        对了,我大学专业是物理。

        标准的理科男!

        当然,在保证练拳和学习两不耽误的情况。我错过了许多大学同学之间交流的美好回忆。

        以至于,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关仁。但要是提,刚开学就经常鼻青脸肿的大个子男生。这样,他们才能想起我。

        再然后,同学们又异口同声说,他呀,挺怪一个人,没接触过。

        对,就是这样的印象。

        学习挺好,私生活极怪,不合群,也没什么太好的朋友。

        至于女朋友,我根本没有!

        这是,同学还有老师眼中的我。

        家长眼中的我呢。

        每年,过年我都回家,但在家呆的时间很短。

        此外,基本回家第二天,我都会去马彪子当初住过的鱼棚子看看,跟小卖店的人聊几句。打听一下,马彪子情况。

        结果,很失望。

        他一直渺无音讯!

        除了过年,暑假我就没回家。

        我去哪儿了?

        我一直都在周师父家住着。晚上站桩,早上站桩,中午站桩,下午挨揍……

        除了练拳,我还陪着周师父一起,帮他干点修鞋的活儿。

        周师父一开始死活不让我伸手,我说,你是师父,我是徒弟,你不能老教我拳,不教这个呀。

        于是,周师父教了我修鞋……

        修拉锁,修各种各样生活当中的小物件。

        所以,这三年多,我过的是非常,非常的充实和忙碌。

        简直是太忙了。

        另外,站桩也不得消停。

        只要我一站,铁蛋叔就在我面前,各种鬼脸,各种逗。

        开始,周师父会说铁蛋叔,后来,周师父好像感觉出什么了,不但不说了,反而让铁蛋变本加厉地调我。

        我明白,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训练。

        站完了桩,就是陪铁蛋叔打。

        周师父不让我还手,就让我挨,抗,接,化,躲。

        这个,我估计一般人,也根本没办法理解。我是来学拳来了,你怎么安排个人,天天的打我呢,我不干,我不干了!

        肯定会这么想。

        但我知道,这是多么宝贵的机会,人生,就这几年能遇到,再过了这几年,想要,也没得了。

        因为,铁蛋叔,不是普通人!

        三年多时间,我虽然对周师父了解的还是有限。但大体知道铁蛋叔情况了。

        他原来是一个知名散打队的队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