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高官》-第6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彭远征哇了一声,“牛啊!周副区长!太厉害了!来,为了周哥的副区长,干!”

        彭远征确实没想到周大勇竟然会干上副区长。这党政机关序列的副县级干部与市直部门或者事业单位的副县级干部可不是一码事,名义上级别相当,但实际上差别大了。

        副局长或者副主任什么的怎么能跟副区长或者副县长相提并论?就算是一些实权局的副职,在绝对权力上也比不上副区长。

        周大勇兴奋地跟彭远征连干三杯啤酒。他能干上新安区的副区长,除了宋炳南的提携之外,也有运气好的因素。

        新安区退了一个副区长,按照惯例市里要研究干部增补进去。而干部提拔,尤其是县处级干部提拔,基本上就是市里高层领导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市委书记东方岩没有明确人选的前提下,竞争就更激烈。

        宋炳南提名周大勇,其他几个常委也各自提名。实事求是地讲,在这个大名单上,周大勇最不具竞争力,关系背景最弱。宋炳南虽然给他说话,但说话说到什么份上,是有限度和节制的,因为他和宋炳南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密切。

      第138章 任命下达、冯老急召

        但除了周大勇之外,其他三个人之间展开了近乎白热化的角逐。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明里暗里的手段,针锋相对互相拆台,无所不用其极。有些甚至矛盾激化到明面上,这就引起了市委书记东方岩的强烈不满。

        在最近一次研究确定干部的常委会上,东方岩对这种尔虞我诈互相攻击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当场拍板让周大勇上。

        完了之后,东方岩又私下里找周大勇谈了一次话,让周大勇感恩戴德。由此,周大勇才知道,自己之所以侥幸上马,应该说还是高层领导政治博弈的幸运儿——东方岩虽然没有自己属意的人选,因为他来市里工作时间尚短,但作为一把手,他会适当打压副职们培植自己一系的势力。因此,周大勇才有了机会。

        东方岩要在市里培养自己的班底,周大勇勉强可以算是一个准嫡系,毕竟是东方岩亲【创建和谐家园】板提拔的干部。

        但是这些,周大勇不可能跟彭远征细说。可彭远征是何许人,从周大勇的话里的某种暗示中,也猜了个【创建和谐家园】不离十。

        周大勇哈哈笑着,“远征老弟,你也别说我,这一回,你也是高升了。”

        彭远征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耐心,没有着急问周大勇自己的岗位变动是什么,等着周大勇主动说。其实这两天他也有所察觉,做好了相应的调离宣传部机关下放基层的思想准备。

        “老弟,估计这两天钱副部长和新安区委组织部就要找你进行组织谈话了。”周大勇压低声音道,“云水镇镇长!据说是东方书记亲自提名点将!这不是高升是什么?”

        “一个区里的科级岗位,本来是不该市委组织部插手的。但是,你的情况不同,你是市委组织部管理追踪的后备干部,所以前期的组织考察由市委组织部来做,今天下午我已经跟区委组织部交接清楚了,程序基本走完,就等组织谈话和红头文件任命了。”

        彭远征一怔,“云水镇?怎么会让我去云水镇?”

        彭远征真的是很意外。但他马上就意识到,这似乎与前不久骆天年大闹市委的风波有关。市委书记东方岩做了一定程度的让步,但却又以不提拔李雪燕和“下放彭远征”的形式,来宣告自己作为市委书记、新安市一把手的绝对权威。

        “说起来,咱们两个的境遇还真有些相似。”周大勇嘿嘿笑着,把其中的弯弯绕解释了一遍,与彭远征的判断和猜测基本相符。

        彭远征定了定神,笑了起来,“周哥,我这算啥高升啊,都是科级岗位,不过是从市委机关到了乡镇,顶多算是平级调动嘛。”

        “我日,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一个新闻科科长能跟云水镇镇长相比?云水镇现在是什么状况?省市知名的明星乡镇,全市数一数二的经济强镇,全市过半数的乡镇企业都在云水镇!况且,还有消息说,未来三年之内,市里要以云水镇为基础组建新区,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你只要不犯错误,平平安安熬上三年,就极有可能顺理成章地自动升格。啧啧,这还不是高升?”

        “云水镇有钱啊……油水是大大滴。”周大勇啧啧连声,“等咱们都到了区里任职,我可是要经常去你们那里打秋风,你可不能不招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官职不高,但你能说了算。相比起来,我这个非常委的副区长,估计也没有什么权力,远不如你实惠啊!”

        彭远征扬手指着周大勇摇头道,“周哥,又矫情了不是?要不然,咱们换换?我去干副区长,你去干镇长?”

        第二天,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钱刚羌果然找彭远征进行组织谈话。而随后,新安区委组织部领导也找彭远征进行组织谈话。两级组织谈话之后,事情就基本确定了,而消息也就在市委机关上下传开,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震动。

        六月十八日,新安市委组织部的任命和新安区委组织部的任命同步下达。

        新安市委任命:新安区云水镇党委书记郝建年为新安区委常委、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周大勇被提名为新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人选;而新安区委组织部则任命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兼市委新闻办副主任彭远征为云水镇党委副书记,同时提名为云水镇镇长人选。

        郝建年既然被任命为区委常委,却又没有免除云水镇党委书记的职务,这意味着暂时郝建年还要兼任云水镇党委的工作,至于他是哪一头更侧重,还要看组织上的安排。这样一来,郝建年还是镇委书记,彭远征成了镇长,李雪燕无奈地原地踏步走。

        只是彭远征下来,李雪燕心里是欢喜的,能跟彭远征在一起工作,镇长位子虽然失去了,但她心里的怨气也渐渐消散一空。

        因为岗位变动即将调离宣传部,这一段时间彭远征基本上脱手了宣传部新闻科的工作,等待宣传部任命的新科长下来交接工作。出人意料的是,诸葛逅竟然从外宣办被调了回来,任命为新闻科科长,接了彭远征的班。这让马自和王娜非常郁闷,不过也没有办法。

        由此可见,郑善山对诸葛逅还是有几分看顾之情的。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初诸葛逅做的“工作”也没有白费。时隔大半年之后,郑善山还是给他解决了正科级的位置。

        彭远征跟诸葛逅交接完工作,就准备离开宣传部机关,休息两天可以去云水镇走马上任了。按照区委组织部的通知,6月23日到任,先由镇人大进行选举,然后会成功当选为镇长。

        “恭喜彭镇长,以后彭镇长鹏程万里青云直上,指日可待了。”诸葛逅心情也还不错,虽然以前长期在彭远征手下吃瘪,但如今彭远征这个瘟神终于调离市委机关,他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科长,他心里的各种怨愤也就淡了许多。

        彭远征淡淡一笑,“诸葛科长客气了,以后我在基层工作,肯定少不了要麻烦科里的同志。这样吧,改天我请大家吃个饭,大家同事一场也是缘分。但这两天,我事情比较多,先往后放一放。大家等我的电话!”

        彭远征走过去跟王娜和马自、李辉一一握手寒暄道别。王娜和马自微微有些伤感,毕竟相处了这么久,大家都有些感情了。

        彭远征拍拍王娜的肩膀,笑道,“王娜,我可是等着喝你儿子的满月酒!好好保重身体!”

        “谢谢。”王娜眼圈一红,别过头去。

        “马自。”彭远征紧紧握住马自的手,感慨道,“以后我们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希望你常去镇里,咱们下了班还可以在一起喝喝酒。对了,什么时候结婚,别忘了给我下请帖。”

        当天下午离开市委机关后,彭远征就在市里销声匿迹了。包括宋果和黄大龙在内,很多人要设宴为他庆祝,但都联系不上他。李雪燕代表镇里来找他,也没有找上他。

        距离新官上任还有几天的休息时间,彭远征悄然离开新安去了京城。一来是回去探视母亲,二来是伯母宋予珍打过电话来说,冯老要见他。

        彭远征不敢怠慢,乘6月19日早晨的火车赶往京城,下午四点多抵达京城,也没有去冯伯涛家,而是被一辆黑色轿车直接接去了大红门之内。一路上,他虽然神色平静,但心里却并不平静。

        冯老选择在这个时候,郑重其事地召他进京,肯定是要对他要耳提面命,再次提出严格要求。在冯老心里,彭远征之前在机关上干科长,只是吏而不是官,从成为镇长的第一天开始,他的身份就变了。级别再低,也可以称之为父母官了。

        由此可见冯家的家风之严谨,也可见冯老对这个孙子的高度重视。

        进了大红门之内冯老夫妻的居所,彭远征慢慢走进冯老的书房,正在伏案挥毫泼墨的冯老抬头望见了他,就不动声色地放下手里的毛笔,向他点了点头。

        “爷爷!”

        “远征,来,看爷爷这几个字怎么样。”冯老淡然笑着招了招手。

        彭远征走了过去,打眼一看见是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脚踏实地,不由眉梢一挑,知道这幅字是爷爷写给自己的。

        “脚踏实地。”冯老轻轻道,“这几个字写起来容易,说起来更容易,但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你在新安市的一些事情,我都有所耳闻。表面上看来,你头脑灵活,做事牢靠,擅长笔杆子和宣传炒作,尽职尽责,也有几分责任心和使命感。这很不错。但是,务虚的色彩还是太重,不够扎实。”冯老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却一字字重若千钧,直入彭远征的内心深处。

        彭远征额头上情不自禁地渗出一丝细密的汗珠。老爷子的目光真是太毒了,要求似乎也有些苛刻——但回想起来,他在新安的所作所为固然轰轰烈烈,却难免有浮躁的嫌疑。

        冯老目光凝重地望着彭远征又道,“你做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务虚是你的工作职责,没有问题。但到了基层,做了父母官,就必须要彻底改变工作思路和作风,扎扎实实,脚踏实地,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能扔了就扔了!”

        “我让你回来,就是给你提个醒,送你这四个字。”

      第139章 彭远征的婚姻问题

        彭远征在冯老的书房里,跟冯老谈了很久。当然,多数时间都是冯老在耳提面命,教导他一些做官做人的道理,而彭远征则是有问必答,偶尔表表态。

        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老爷子对冯家的门风看得很重,他唯恐彭远征在新安,因为一个人远在下面缺乏长辈时时刻刻的“提点”而失控,做出有辱冯家威信的事情来。同时,老爷子也对他这个长孙的仕途非常看重,希望他能走得更高更远,将来好接替冯伯涛,撑起冯家第三代的天空。

        到了冯老这种层面和身份、年纪,他除了忧国忧民的大谋划之外,就是一点传承子嗣的小私心,他不愿意看到冯家的没落。

        别看现在的冯家荣耀一时,站在了京城豪门的顶尖位置。但如果老爷子退下来或者百年之后,冯家能不能保持住今天的盛况,就只能指望冯家子孙后代的努力。

        若是冯家后代中没有挑大梁的中流砥柱,那么冯家迟早也是过眼云烟。

        所以,当冯老经过考察和观察发现,自己这个寻找回来的孙子可堪造就,就下定决心对彭远征进行磨练和全方位培养,希望他能尽快成长起来。

        这是冯老在彭远征即将下基层任职前,专门把他召回京来亲自“教训”一番的关键所在。

        他不希望看到彭远征走一点弯路,犯一丁点错误。这种要求之严,近乎苛刻了。

        就算是彭远征的婚姻问题,他也会大包大揽,做好了有序“规划”。事实上,不管彭远征接受还是不接受,以冯老的价值观看来,像冯家这种家庭,娶一个孙媳妇进门必须要由他严格把关,自由恋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彭远征还是他着力培养的第三代接班人,彭远征的婚姻,必须由他来做安排。

        一开始,冯老考虑的是政治联姻,但后来又放弃了。

        政治联姻有政治联姻的好处,但也有其劣势和弊端。尤其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的变革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这一点上,站在这个国家最高处的冯老,看得更远更通透。

        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冯倩茹作为彭远征的婚姻对象。一来是因为自家养的孩子知根知底,也不舍得嫁出去;二来是冯倩茹端庄大方才貌双全,完全符合冯老心目中冯家第三代“女当家”的各种标准。

        因此,在他的“引导”和“指示”下,冯家长辈不断创造冯倩茹和彭远征接触的机会,以至于后来操之过急,导致冯倩茹的“激烈”反应。但在冯老看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当然,作为一个开明的大家长,他在履行祖父威权的时候,也不希望把冯倩茹和彭远征强行“扭”在一起,还是愿意让他们逐步培养感情,从而走在一起,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在非常严肃地谈了一番彭远征日后的工作之后,冯老很自然地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彭远征的个人婚姻上。他的声音虽然温和,但神态非常郑重,彭远征越听越是汗颜,也暗道一声侥幸。

        冯老竟然不由分说地就给他安排好了结婚的对象,甚至连订婚的时间和结婚的日期都做了安排,这种家长制作风实在是让他无语——都这个年月了,还要家庭包办婚姻,简直是……好在冯老“安排”的冯倩茹,他并不排斥,甚至在那层窗户纸捅破之后,原本那种淡淡的好感就渐渐转化为一种男女间的情感。

        这应该算是侥幸了。如果冯老安排的“对象”他不喜欢,以他的个性而言,肯定要大力争取自己的爱情幸福,那么,必然会跟冯老有激烈的“冲突”。

        “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这一点,我很放心。倩茹是我们从小看大的孩子,才貌双全,品行端淑,堪为良配。能娶倩茹,也是你的福气。家里的长辈包括我和你奶奶在内,都是欢喜的。”

        听着冯老一本正经语速和缓地说着“他和冯倩茹的婚姻问题”,彭远征忍不住暗暗抹了一把汗珠儿,坐在那里有些啼笑皆非。但老爷子当成一个正事来谈,他又不敢表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来。

        “倩茹这孩子性格温和包容大度,很好相处。你们好好处着,等到明年开春,我考虑给你们先订婚。倩茹今年就会毕业,我跟你大伯商量过了,让她到江北省去工作,也好就近照顾你的生活。”

        “你妈这里,让她留在京里陪你奶奶吧。”

        “远征啊,爷爷也是问问你的意见。”冯老说到这里,就微微停顿了一下,笑容再次变得和蔼起来。

        彭远征一阵瀑布汗,心道您老都安排妥当了,连订婚的时间都订好了,还征求我啥子意见哟。

        “爷爷,我……”彭远征尴尬地搓了搓手,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老爷子的话茬儿。

        冯老夫人从门口露出头来,不满地瞪着冯老道,“远征这孩子大老远赶过来,刚进门你就没完没了地教训——走,孩子,跟奶奶去吃饭,一会倩茹也该来了。”

        冯老朗声一笑,“好,走,吃饭去!”

        半个小时后,冯倩茹果然来了。她刚放学,冯老夫人派去接她的车就等候在了京华大学门口,从校门口直接就进了大红门内。冯倩茹不知道彭远征来了,进门刚欢欢喜喜地叫了一声“爷爷、奶奶”,一眼就看看到了站在一侧的彭远征,脸上的笑容一凝,然后不由自主地就浮起一抹嫣红。

        “倩茹,你来了。”彭远征轻轻打了一个招呼。

        冯倩茹红着脸嗯了一声,“远征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进门不久。”

        冯老夫人从餐厅那边笑吟吟地望着两人,越看越是高兴,这一对璧人儿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太般配了。都是自家的孩子,亲上加亲,多惬意的事儿啊!

        “远征,倩茹,你们过来,咱们开饭了。”

        吃完饭,彭远征就和冯倩茹一起坐车出了大红门,去了冯伯涛家。虽然冯家也给孟霖安排了一套房子,里面家具陈设什么的,都一应俱全,但宋予珍担心孟霖一个人在京里寂寞,还是拉着她住在自己家。反正家里宽敞,对门两套房子打通着。

        孟霖不能太过拂逆宋予珍的热情,暂时决定还是住在冯伯涛家,至于以后,慢慢再说吧。其实孟霖一直想回新安,只是冯老太太怜惜她这么多年拉扯儿子长大吃了不少苦,一直不放她回去,她只能尊重老太太的意思。

      ¡¡¡¡Á½¸öæ¨æ²ÐÔ¸ñÏà½ü£¬Ïà´¦µÃºÜÊDz»´í¡£¶ø·ëÀÏ·òÈËÒ²³£³£³öÁË´óºìÃÅ£¬À´¸úÁ½¸öϱ¸¾¶ùÏà¾Û¡£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冯伯涛的家成了彭远征在京城的家。既是亲侄子,又是准女婿,宋予珍夫妻对他那是视若己出。

        一路上,车里的气氛微微有些沉闷。两个人虽然坐在后座上,但没有一个人主动开口说话。最后还是彭远征主动挑起了话头,问了问她的学业。

        冯倩茹今年夏天就要毕业了,按照冯老的安排,她会到江北省工作。想起冯老的话,彭远征还是忍不住试探了几句。

        “倩茹,你学的是历史,准备进什么单位啊?有没有打算?”

        “哎……还能有什么打算呐,我这种专业,不是当老师就是当研究员,干别的也干不了。”冯倩茹幽幽一叹,“远征哥,其实我当初不想学文科,想学理科,但是——”

        冯倩茹欲言又止。

        彭远征马上就意识到,这似乎、可能、恐怕又是冯老爷子的“指示”。而事实上,虽然冯倩茹喜欢理科,但冯家从小到大却都是按照大家闺秀和传统淑女的标准来培养她,她无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历史。

        老爷子的观念还是太传统了。彭远征心里暗叹,却不能说在口头上。

        “倩茹,其实学什么不重要,大学毕业后专业不对口的人多了去了。以后慢慢调整吧,工作嘛,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不能强求。”彭远征只能这样劝她。

        “嗯。”冯倩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

        彭远征瞥了她一眼,微微笑了起来。

        冯倩茹俏脸一红,回避着他注视的目光,轻轻嗔道,“你笑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8: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