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高官》-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见他如此,郝建年笑了,“彭科长是不是看我们的办公楼有些奇怪?不瞒你说,这原先是我们镇上的初中教学楼,这个院子,就是云水镇中学。去年,我们为学校修建了新学校,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就在东侧,一会带彭科长过去看看,我敢说,我们镇上中学的条件,在咱们市里的乡镇中学中是第一流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经济发展了,首先要重视教育。我们镇上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我们还建了中心幼儿园,也非常漂亮!”郝建年有些自豪地大笑,“学校的房子腾空了,镇委镇政府就搬了进来,也没大动,简单改造了一下,没花什么钱。”

        彭远征点头。

        他不知道郝建年说的是真是假,倘若是真,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说,郝建年是一个称职的值得尊敬的乡镇干部。

        在郝建年的办公室呆了半个多小时,谈了会话,郝建年就因为要去区里开会,先走了。接下来,就是由李雪燕陪同,带彭远征和马自在镇里转转。

        在彭远征的坚持下,一行人没有乘车,而是步行缓步,围着云水镇上转了一圈。果然,云水镇中学两栋大楼,窗明几净,操场、体育设施和各种教学设施配备齐全,在当时这个年月来说,算是难能可贵了。学校旁边还有一所幼儿园,幼儿园的东侧还有镇中心卫生院,都是全新的建筑,给彭远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一路行来,彭远征发现,这云水镇发展固然很快,但整个镇上的布局凌乱,显得很没有秩序。

        最后,李雪燕陪着彭远征进入了已经完成基本建设的云水乡镇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占地极广,看样子应该是征了当地农民不少地。而且这个工业园区选址不错,靠近国道,而距离最近的铁路货运站也不远,交通便捷。

        “怎么样?彭科长,这一趟走下来,有什么感受?”李雪燕吩咐下属搬过两把椅子来,“两位请坐。”

        彭远征摇了摇头,“不累,不用坐了。”

        “李书记,你们镇的发展很是令人欣喜,这个园区的建设也很不错,地理位置很优越,可以预见,将来肯定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彭远征凝望着远处还在施工的工地,朗声笑道。

        马自掏出烟来递给了彭远征一根,彭远征望了李雪燕一眼,李雪燕摊摊手,“两位请便,我整天守着一群大烟鬼,早就习惯了。”

        彭远征笑了,点上吸了一口然后又道,“这一趟我的感受很深。作为宣传来说,首先要突出你们的特色和主要发展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亮点了。”

        “彭科长请说,我洗耳恭听。”李雪燕认真地侧首听着。

        “你们镇上的口号是打造新安第一工业强镇,这应该也算是你们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这也没有什么,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目标太普通太常见,没有什么特色,如果宣传起来,很难起到最佳的效果。”

        “我谈一点个人感受,直言不讳,李书记不要见怪啊。”

        李雪燕点头,“哪里的话,请领导来就是提意见和建议的。”

        “我有三个小建议。第一,你们的口号和发展定位不妨稍微改一改,比如改成‘富民兴镇,打造宜居繁荣现代化城镇’。现在,国内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将来你们这种靠近城区的乡镇,肯定会被扩大的城区覆盖进来,这是必然的。而工业强镇,远不如现代化城镇更吸引人。”

        彭远征说到这里,不再往下说,回头望着李雪燕。

        李雪燕沉吟着,不住地点头。

        彭远征的话就好像是给她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她豁然开朗。“工业强镇”的口号或者说是目标,真的是太俗气没有特点,而“富民”和“现代化城镇”的定位,视野开阔,能让人眼前一亮。

        “彭科长的格局很大,这么说起来,让我们感觉有些惭愧。你的建议很好,我一会马上就向郝书记汇报。”李雪燕深深望着彭远征,心里起了一丝波澜。

        “第二,你们这个园区的名字不好。我建议不要称什么乡镇工业园,而直接更名为‘云水产业园’——这样的园区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综合功能,为什么非得工业企业才能入住?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不行吗?第三产业不行吗?”

        “第三,宣传的重点应该放在你们改善农村环境和兴办教育、提高乡镇软实力等方面,而不是简单罗列你们有多少家乡镇企业,多少家村办企业,产值多少,解决了多少就业岗位,农民人均收入多少。这些数据罗列出来,看上去漂亮,其实让人一眼扫过,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如果你们把重点放在民生和教育上,把你们已经做的体现出来,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彭远征笑着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其实他还有句话没有说出口来,这样的宣传固然是为了推进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但也有为乡镇党委政府唱赞歌的意图。而什么地方最能体现政绩、最能得到群众好评?还是民生和教育。

        至于乡镇企业的产值、效益,说实话,不要说放眼全国,就是在江北省里,像云水镇这样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工业镇都比比皆是,其实没有什么好宣扬和吹嘘的。再说这也是长期好几届镇党委政府班子累积努力的结果,没有这些底子,这一届班子干个屁啊。

        李雪燕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良久,她抬头来望着彭远征笑了起来,“彭科长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到了关键点上,天生就是做宣传工作的高手!”

        “呵呵,李书记过奖了,我就是谈谈个人感受,提提建议。怎么操作,还是你们自己拿主意。”

        其实彭远征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今天跟李雪燕的这番谈话,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后续影响。

        而自此,他与这里结缘,脚下这片热土成为他人生当中重要的一个节点。

      第112章 李雪燕的身世

        11点多,李雪燕陪着彭远征和马自返回了镇政府。

        李雪燕让彭远征和马自在她的办公室稍坐片刻,然后她就匆匆出门而去,说是去安排饭,其实是去找镇委书记郝建年汇报。

        彭远征提的建议很好,引发了李雪燕的共鸣。不论是涉及镇里长远的发展目标定位,还是出于这一次的宣传基调以及宣传重点,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李雪燕只是副书记、副镇长,镇里的第三把手,这种事情她做不了主,必须要由主要领导拍板,甚至要开党委会研究通过。

        李雪燕走后,彭远征起身来打量着她的这间办公室。办公室不大,设施也很简陋,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话,两个小沙发,如此而已。办公室没有一点女性特色,唯有墙角的一盆郁郁葱葱的兰草和一个挂衣架上挂着的几件女性外套,告诉外人这是一个女干部的办公室。

        乡镇没有集体供暖,一律都是点炉子烧暖气包。暖气包上摆着一个精美的不锈钢保温杯,保温杯边上还有一把红色的小梳子。

        彭远征站在李雪燕的办公桌前,无意间发现她的桌上有一张合影照,压在玻璃板下,就下意识地看了看。

        照片上,李雪燕略显青涩和稚嫩,还梳着流行的麻花辫子;而她的旁边则是一个五六十多岁的中老年男子,姿态沉凝,一看就是政府领导。彭远征讶然,因为他认出了这个人。这人是市里的老领导——在新安市市委副书记任上退下来的骆天年,也就是谢小容的公公。

        李雪燕跟骆天年啥关系?看两人的神态和眉眼间的相似,应该是父女,但……一个姓骆,一个姓李,莫非是李雪燕随母姓?

        后来的事实证明,彭远征的猜测是极准的。李雪燕是骆天年的小女儿,随母姓。谢小容,正是她的嫂子。

        彭远征早就看出李雪燕不是一般家庭出身的女子,但也没有想到她竟然是市里老领导家的千金。以骆天年在市里的影响力而言,虽然是人走茶凉,但把自己女儿安排进市级机关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李雪燕却坚守在乡镇,想起来应该与李雪燕个人的志向有关。

        彭远征与李雪燕的接触虽然不多,但也能看出这是一个很有工作【创建和谐家园】和思想抱负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在基层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基层女干部其实都是不愿意下到乡镇去的,就算是没办法下去了,也是当成镀金的跳板,只要一有机会,马上就会调离。

        而这个时候,在镇委书记郝建年的办公室,却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李雪燕将彭远征的建议和思路,仔仔细细向郝建年做了汇报,很快也得到了郝建年的认同。郝建年在乡镇工作十多年,自然有他独到的眼光,他马上就意识到,彭远征抓住了他长期以来忽视的关键点,而宣传基调的思路也更是画龙点睛,对于宣扬云水镇党委政府的政绩有着莫大的裨益。

        也不能说乡镇干部追求政绩是错的。因为辛辛苦苦干几年下来,如果不宣传,上级就不知道。如果工作得不到上级的肯定,乡镇干部就会长期被压在乡镇,很难得到升迁。

        郝建年当即就拍板决定按照彭远征的思路来。但李雪燕却提醒他,要不要跟镇长严康打个电话通通气。

        严康跟郝建年不和,矛盾很深。其实严康不是出差在外,而是有意躲在了家里不上班。因为他对郝建年搞的这一套很不以为然,听说郝建年又要给自己歌功颂德,他心里很反感,就借故不来上班。

        虽然镇长书记不和,但因为郝建年是一把手,在一把手决策一切的体制背景下,严康也阻挡不住郝建年的行动。况且,在班子里,郝建年掌握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郝建年皱了皱眉,但在面子上,却还是抓起电话往严康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严康家在市里,不在镇上。

        严康接起电话,两人的话没说几句,就又开始顶了牛,气得郝建年砰地一声扣了电话。

        李雪燕站在一旁,无奈又尴尬,却又没法说什么。

        云水镇这一对党政领导针尖对麦芒,在区里都出了名。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区里也不考虑把两人调开。

        按照常理,严康作为二把手,不能也不该跟一把手这么对着干,甚至是拍着桌子骂娘公开唱对台戏。但严康的资格比郝建年老得多,他在云水镇从办事员、党政办副主任、主任、副镇长,一直干到镇长,在云水镇干了20多年,却一直没有被提拔起来。

        前任书记调离,严康以为自己应该能顺利接班了,但结果又上其他乡镇调来了一个郝建年,不仅是郝建年,云水镇党政班子也被大换血,现在的班子成员,包括李雪燕在内,都是“外来户”。

        严康仕途不得志,加上被架空,非常郁闷和烦躁。到了后来,他见自己年纪偏大,已无升迁希望,便破罐子破摔,跟郝建年闹腾了起来。这种闹腾,其实也有做给上面看的意图。反正以他的资历,区里要调他肯定要给他安排一个新岗位,他正好趁机离开云水镇。可不知道为什么,新安区一直没有动他。

        “不管他了……李书记,你去安排一下,别在镇政府餐厅了,去镇上的饭馆,云水大酒店!人家上面的领导来一趟也不容易,再说咱们还要求着人家办事,中午要好好招待一下人家。你先去忙,中午我亲自出席作陪,你再叫叫其他的镇领导。只要在家的领导,都作陪吧。”郝建年长出了一口气,心里犹自有些气不过,如果不是守着李雪燕一个女同志,他早就拍桌子骂娘了。

        “好的,郝书记,你先忙,我这就去安排。”李雪燕轻轻一叹,走了出去。

        【创建和谐家园】严康,什么玩意儿!【创建和谐家园】整天跟老子作对,迟早有一天,老子要整死你!望着李雪燕离开的清丽背影,郝建年在心里咒骂起来,手紧紧地攥住一枝铅笔,咔嚓一下就断了。

        回到办公室,李雪燕见彭远征正盯着她桌上看照片,就笑了起来,“彭科长,时间不早了,一会咱们去吃饭。郝书记做了安排,中午他要亲自出席,同时镇里的领导在家的也都过来跟彭科长见个面。”

        彭远征抬头来望着李雪燕,微微一笑,“李书记,你们真是太客气了。中午吃个工作餐即可,别破费了。我们下来是为了给基层政府解决实际困难的,而不是来给你们添麻烦的。”

        “李书记,不开玩笑,我说真的。”彭远征的神态严肃而郑重,“就吃个工作餐即可,坚决不坐席、不喝酒吃肉,更不需要镇上领导陪同,镇上的同志工作都很忙,不能因为我们耽误公务!”

        彭远征说得非常认真。

        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下基层,他给自己立下了这么一条规矩:凡是下基层,少说话多办事,不吃请不铺张不喝酒,只吃工作餐,按照标准来。

        李雪燕见他说得认真,不由讶然道,“彭科长啊,你们好不容易下来一趟,又是过来帮我们办事的,你总得让镇上领导表示一下心意吧?”

        “如果有需要,我们会经常下来。帮基层办事是我们机关同志的责任,至于镇上领导的热情和心意,我们心领了,谢谢。但是,这是我的原则,请李书记理解。”

        彭远征淡然笑着,没有松口。这在李雪燕看来,分明就有些固执和僵硬了。

        李雪燕跟彭远征“商量”了半天,彭远征依旧坚持吃工作餐。李雪燕没有办法,就回头去向郝建年汇报。郝建年一怔,这么有原则的机关干部他还真没有遇到过。不过,他旋即笑道,“算了,彭科长年轻有为目标远大,可能对自己要求挺高,人家这是不想在外边留下任何不利于他进步的小辫子——罢罢罢,工作餐就工作餐,标准高一些就是了。”

        “既然这样,李书记,我就不参加了,你陪着在镇餐厅吃个工作餐。等做完了宣传,咱们背后感谢感谢,表示一下心意,不比吃饭喝酒强?”

        郝建年意味深长地道。

        郝建年以为彭远征是故作姿态,但李雪燕却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一个能在新安大酒店随手签下几万块单子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人,能在乎一个乡镇背后表示的那点什么“意思”?

        但李雪燕也没有说什么,点头应下,然后就回到办公室,领彭远征和马自去镇政府的餐厅吃工作餐。

        标准的乡镇接待工作餐,三个人,三菜一汤,没有什么花样,就是普通的土菜。也没有酒,主食是香喷喷的大包子。

        李雪燕有些不好意思地替彭远征拉开椅子,“彭科长,真是有些惭愧啊,我们镇上食堂的师傅水平有限,做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来,只能是家常便饭。”

        彭远征哈哈一笑,“李书记别那么客气,这就很好了。我尝尝!”

        彭远征夹起一筷子红烧茄子来放进嘴里,咀嚼了一下然后笑道,“比市委机关食堂强多了,味道不错!”

      第113章 市委书记的关系户?

        在云水镇政府食堂吃了工作餐,又跟李雪燕谈了谈,跟她敲定了宣传的主基调和“路线图”,彭远征同意先由镇里出稿子,完了他亲自进行修改核定。

        之后,彭远征就和马自返回了市里,回到办公室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回来之后,市委新闻办那边有个会,打电话来请彭远征也参加。彭远征同时还兼着新闻办的副主任,那边的工作虽不是主要工作,但该参与的还是要参与的。

        新闻办主任是市委副秘书长康栋兼任,而副主任则有两人,一个是常务副主任谢小容,一个是兼任副主任彭远征。也就是说,康副秘书长是领导、是挂名,彭远征这个副主任是【创建和谐家园】,真正主管新闻办工作的是谢小容。

        彭远征推开会议室的门,见康栋端坐正中,谢小容和新闻办的几个科员都在。此外,还有一个让彭远征非常惊讶的“老熟人”在——李雪燕的大学同学高懿宣。

        彭远征虽然面不改色,但心里却着实惊讶:高懿宣怎么出现在了新闻办的内部会议上?难道……

        高懿宣抬头望向了彭远征,淡然一笑,微微点头,算是跟彭远征打过了招呼。

        其实高懿宣早就要调到新安市来,为了李雪燕。他在省城,李雪燕在新安,分居两地,好事成双的可能性太低。在几次三番劝说李雪燕到省城工作不成,高懿宣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调到下面来工作,以便于接近李雪燕。

        他的工作安排好了有了一段时间了,但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来新安的还是因为彭远征。那次聚餐出了一个大丑,李雪燕对彭远征的态度让他感觉到了强烈的威胁,因而在第二天他就马不停蹄地来新安走马上上任,他的岗位和职位是市委办公厅督察室副主任。

        “康秘书长,谢主任。不好意思啊,我下去云水镇帮镇里策划一个项目的宣传活动,来晚了,让领导久等了。”彭远征笑着招呼了一声,然后也不客气,直接坐下。

        康栋点了点头,“不要紧,远征同志来了。好,我们人都到齐了,现在开会。开会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高懿宣同志。高懿宣是刚调入市委办公厅的同志,任职督察室副主任。高懿宣同志曾经在省交通厅、省委办公厅、省经贸委等多个省直机关工作,经验相当丰富——”

        稀稀落落的掌声响了起来,高懿宣笑吟吟地微微欠身。谢小容瞥了他一眼,嘴角浮起一抹不屑一顾的笑容。

        康栋简单介绍了高懿宣,就直接切入了正题。

        “最近市里工作头绪比较多。一方面,思想教育活动正在推进,学习贯彻南巡讲话精神的【创建和谐家园】正在全市上下掀起,宣讲的任务很重;另一方面,新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也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年初,国家确定要修建一条横跨我省中部到东部沿海城市的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2.1亿美金,预计下半年正式动工,现在正处在规划调研和技术论证阶段。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条高速公路要经过省内五个地级市,可以说修在哪个市,哪个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因此而被带动起来。”

        “目前,与我们市形成强烈竞争的是泽林市。泽林有泽林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强项,但最后究竟落在谁的地面上,还要看谁的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市委常委会昨天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竭尽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努力争取让这条高速公路落户新安市。市委给我们的任务是,由新闻办牵头,多部门配合,集中优势在省里和京城对本市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推介。好酒也怕巷子深,能不能争取来项目,宣传推介也很关键。”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要求陈秘书长亲自靠上抓,我来负责协调。我考虑了一下,这项工作由谢小容同志具体抓,高懿宣同志对省直机关很熟悉,也参与进来,然后从市委办公厅、宣传部、市府办、交通局和经贸委各抽调一名同志组成工作组。工作组组长由我来担任,副组长由谢小容同志、高懿宣同志、彭远征同志三人担任。”

        “谢小容同志熟悉新闻宣传和市里的情况,高懿宣同志熟悉上面,你们两个同志要紧密配合,争取把工作立即开展起来,先拿出一个详细的运作方案来,我审阅之后报陈秘书长和市委主要领导。至于远征同志,你们宣传部新闻科协助工作组开展工作,同时协调各大媒体的参与,有什么问题没有?”

        康栋说完,就把沉稳的目光投向了彭远征。

        彭远征笑了笑,“请康秘书长放心,我们一定配合好谢主任和高主任的工作。”

        “嗯。”康栋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定了,散会!”

        说完,康栋起身离去。

        高懿宣站起身来,笑眯眯地向彭远征走了过来,主动伸手跟彭远征握手,“彭科长,我们又见面了!”

        “呵呵,真是没有想到,高主任从省里大机关调到我们下面工作。”彭远征跟高懿宣握着手,神色很平静。

        高懿宣朗声一笑,“今后我在市里工作,还需要彭科长多多帮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7: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