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高官》-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彭远征回到家,电话就响了。

        接起来一听,是一个陌生的男子。

        “请问你找哪位?”

        “呵呵,是小彭吧?我叫孙亚男,是你大伯的秘书,我来新安帮你带了些东西,你看你方便不方便,出来带回去?我就在马路对面的齐升宾馆。”

        “好的,我这就过去。”

        挂了电话,彭远征立即出门去了对面的齐升宾馆。

        三楼一间客房的门打开,一张笑吟吟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孔出现在他的面前,男子微微打量了他一眼,笑着伸出手来热情道,“小彭啊,我就是孙亚男,国家计委办公厅一处的。”

        “你好,孙处长。”彭远征也笑着跟孙亚男握手。他深知官场规则,冯伯涛身边的秘书起码应该是个副处级干部,所以这一声“孙处长”应该是实至名归的。

        可孙亚男却微微一怔,眼前明明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却给他一种体制内老油条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怪。

        两人笑着寒暄握手,完了,孙亚男神色郑重地从自己的旅行包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小皮包来,打开道,“小彭,这是你爷爷带给你的两万块钱。”

        “这是你爷爷给你的一封信。你奶奶还给你带了一双皮鞋,你大伯也带了一些小礼物……”

        孙亚男不断地从旅行包里掏出东西来,摆在了彭远征面前。

        “谢谢孙处长,麻烦你了。”彭远征没有打开这些礼物看,而是笑道,“您远道而来,我请您吃个饭吧。”

        孙亚男笑着摇头,“不了,我还得马上坐下午的火车赶回京城去。对了,这是我的名片,你有事给我打电话。你大伯再三嘱咐我跟你说,你要是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一定要给京城打电话!”

        孙亚男的话多少有些意味深长。

        彭远征明白这是伯父冯伯涛对他的一种关照,有些事情,甚至不需要他出面,有他的秘书帮着打打电话就足矣了。

        他矜持着笑了笑,“好的,我明白了,孙处长,让你费心了。”

        孙亚男亲昵地拍着彭远征的肩膀,“咱们哥俩一见投缘,以后就叫我孙哥吧。以后哥哥说不定还有事求到你门上,你就别跟我这么客气了。”

        孙亚男的态度颇有些自来熟的味道,当然其中掺杂着诸多心照不宣的东西在内。彭远征是冯家找回来的失散的第三代,虽然暂时没有公开身份,但孙亚男却丝毫不敢怠慢。他甚至把老板交给的这项与彭远征“单线联系”的业余工作当成了一次重大机遇。

        孙亚男无意中流露出的些许讨好和谄媚,并没有让彭远征得意忘形。他彬彬有礼和沉稳有度的表现,让孙亚男刮目相看。

        以至于临别之际,孙亚男真心实意地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感慨道,“老弟,听哥一句话,沉住气别着急。【创建和谐家园】,一遇风云便化龙……咱们来日方长,日后说不得还要亲近亲近!”

        彭远征微笑不语。

        送走了孙亚男,彭远征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了家,藏在了自己的床底下。至于冯老给的两万块钱,他心安理得地放在了书桌的抽屉里,决定要用了。

        没啥不好意思的,自己爷爷给的零花钱,该花的就花吧。

      ¡¡¡¡¡ù¡ù¡ù

        其实张凯也没有想到,他跟彭远征竟然还能扯上一丝亲戚关系。

        他回家说起这事儿,无意中从他妈妈嘴里得知,新安机械厂的这个彭远征是姑父孟强的外甥,不过已经断绝了关系,不来往了。

        张凯大喜,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在他的再三央求下,他的姑母张美琪终于答应出面替他跑一趟,跟孟霖母子见面谈一谈。

      第024章 第二个重大选择

        孙亚男这个京城来客走后,第二天上午,彭远征的机会终于还是来了,尽管有些姗姗来迟。

        其实市委组织部昨天上午就以要从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调后备青年干部的名义,将彭远征的档案和人事关系从人事局抽调了上去。而今天上午,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的电话就直接打到了彭远征家里,要求彭远征当天下午就去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报到,说是市委组织部要统一安置一批学生,但具体什么单位、部门还没定。

        彭远征给母亲孟霖留了一张字条说明自己去向,然后就步行去了市委大院。

        新安市委大院距离他家不远,过两条马路三个十字路口就到,直线距离很近。但市政府就远一些了,在靠近开发区的一侧。

        彭远征脚步轻快,十几分钟后就走到了新安市委大院门口。在对面的马路边上凝视着庄严肃穆的大院正门,门口那站岗的武警表情之严肃让人油然而生敬畏。

        这便是新安这个地级市的权力中枢了。虽然隐藏在高墙之内的那三幢建于七十年代后期的小楼在如今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的新安市里并不起眼,但关乎这座城市命脉的所有最高决策却都是从这里传出。

        前世身为新安市新安区政府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干部,彭远征自然对这座院落并不陌生。他就算是闭上眼睛都能摸清这三座小楼的路径,熟知这里的每一个部委办和科室。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大步向门口行去。

        因为来市委大院办事的人很多,所以武警战士只是扫了他一眼,目视他大概不像不法分子,也就没有理睬他。

        市委组织部在第一幢小楼的一楼,整个一层楼都是组织部的部门科室。当然,市委组织部还有两个科室和下设机构在市政府那边办公。

        彭远征轻车熟路地直奔干部一科,然后轻轻敲响了厚重的门。

        “进来。”门内传出一个沉稳的男声。

        彭远征轻轻走了进去,面带从容的微笑。

        科里有三个人,最里侧有一张深色的办公桌,里面坐着一个四十左右的秃顶男子,显然是科长。而外侧则摆着两张米黄色稍小一点的办公桌,顶多30出头的一男一女对面而坐。

        秃顶男子正在看报纸,看到彭远征进门就抬起头来,目光威严表情严肃微带傲慢。

        以彭远征经常跟组织部门干部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倒也不是其人故作姿态,而是组织部的人向来都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道理也很简单,组织部管干部。市委组织部的人下到基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科长,区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领导也都会给几分面子。

        “您好,我叫彭远征,科里上午打电话让我来报道的。”彭远征目视那秃顶男子,恭谨一笑道。

        秃顶男子眸子里闪过一丝异色,似乎是觉得眼前这小伙子的穿着打扮距离他的想象有些差距。但他却是立即笑着起身来招呼道,“原来你就是小彭啊,来,请坐。小李,给小彭同志倒杯水。”

        秃顶男子竟然亲自给彭远征搬了一把椅子过来,放在了他的办公桌对面。态度之殷勤,让他的科员小李和小王都有些诧异。纵然是下面区县的组织部副部长们过来办事,也没见这厮这般殷勤。

        男科员小李和女科员小王狐疑地对视了一眼,却各自从对方眼中读到了疑惑。他们在组织部干部科室工作,那政治嗅觉可是非常敏感,秃顶男子在新安市组织系统也算是一号人物,能让他如此客气的,肯定有些来头。

        非富即贵的关系户。

        “请坐请坐,我姓周,周大勇,干部一科科长。来,请喝水。”秃顶男子热情地自我介绍着,示意彭远征坐下。

        彭远征也没有客气,坐下后笑了笑,“谢谢周科。”

        “是这样,根据市委常委会的指示精神,市委组织部决定从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调一部分人作为后备青年干部,统一安置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县机关里工作。”

        周大勇公事公办地开始跟彭远征谈,这是组织程序,丝毫不能马虎。

        “小彭同志是京华大学毕业生,品学兼优,又是学生党员,根据部领导的安排,作为干部骨干进行安置。”

        “这一次的后备干部安置,有三个方向。第一是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委办公厅机关各科室;第二是市属各局委办;第三是区县委机关。今天呢,我受部领导委托,征求一下小彭同志的个人意见。”

        周大勇温和地笑着,慢慢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小彭同志啊,我个人推荐你留在咱们组织部机关,比如我们科室还有一个编制。组织部管干部,也容易出干部,在我们这里熬上几年,将来下放,干个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或者科级局的局长,日后再提副县,是很容易的哟。”

        周大勇的声音极低,却极具蛊惑力。他似乎不是代表组织部干部部门跟待分配的后备干部谈话,而是作为科长在为本科室延揽人才。

        如果彭远征不是重生者又有机关工作的经验,还真说不定被他蛊惑了。组织部确实出干部,但只是相对而言。如果真的这么容易,想必周大勇也不至于这个年纪还滞留在科级的位置上不得升迁了。

        彭远征微笑着,心念却在电闪。

        组织部虽然有权有派头有面子,但在他看来气氛太严肃太呆板,不适合他;而区县机关又不如市一级机关容易提拔,所以区县机关也放弃;至于市属局,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彭远征也是不愿意去的。

        也就是瞬间,彭远征就做出了自己重生后第二个重大的选择——去市委宣传部。

        他毕竟是学中文的,在管意识形态的部门更容易如鱼得水,干出成绩。虽然市委办公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他不愿意去伺候领导。

        “周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宣传部,不知道行不行……”彭远征轻轻道,他面上的谦卑恭谨起码有五分是伪装出来的。

        周大勇明显有些失望。

        但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点头微笑道,“可以,小彭同志是学中文的,去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也是人尽其才。嗯,市委宣传部有两个部门缺人,你愿意去新闻科还是宣传科?”

        周大勇再次征求彭远征的意见。

        旁边的男科员小李和女科员小王旁观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干部一科安置干部,什么时候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征求被安置者意见了,这好像不是分配安置,而成了求人办事还生怕人家不满意。

        “新闻科吧?”彭远征回了一句。

        周大勇马上点头拍板,“好,就这么定了。小王,就马上给小彭同志开介绍信,我给新闻科的老龚打个电话打声招呼。”

      第025章 背景

        周大勇真的当着彭远征的面就给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科长龚翰林打了电话,意思是关照,让彭远征知他的情。彭远征心领神会地再三道谢,还说等正式上了班要请周大勇和科里的两位前辈吃饭,以示感谢。

        周大勇哈哈大笑,拍着彭远征的肩膀将他送出了干部一科,待彭远征的身影消失在楼道口,他才转身回屋。

        见科员小李和小王抬头用一种古怪的眼神望着自己,周大勇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干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大步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继续看报纸。

        小李和小王对视了一眼,却也没问。机关尤其是组织部机关就是如此,普通干部平日里谨小慎微,不该管的事情绝对不能管,不该问的事情也绝对不能问。知道事情多了,其实对个人也不好。

        组织部不同于其他单位,风气严肃严谨。在其他单位机关常见的“探听消息”和“私下议论”,在组织部很难见到踪迹。

        叮铃铃!

        电话骤然响起。

        因为是内线响,所以小李和小王都没有接,而是等周大勇接。

        “喂,你好。”周大勇慢条斯理地接了电话刚问了一声,立即腰板挺得笔直,声音瞬间变得无比恭谨,笑道,“您好,宋部长。”

        组织部姓宋的且被称之为部长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宋炳南。作为新安市委核心领导之一,宋部长其实很少直接插手具体工作,一般都是由几个副部长每人分管几个口。

        一般而言,宋部长有事会安排相关的副部长,像这样直接打到业务科室来,很罕见。

        小李和小王都有些吃惊,他们却不知,这已经是宋部长亲自打来的第三次电话了。

        “老周,这几个后备干部都安排下去了没有?”宋部长低沉而带有磁性的声音传来,周大勇毕恭毕敬地回道,“宋部长,按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已经都安排妥当了。就在刚才,刚为京华大学毕业的彭远征同志办好了有关手续,他主动要求去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说自己专业对口……”

        周大勇知道这位平日里威严无比的宋部长之所以亲自电话过来,关注的其实就是这个“小彭同志”。而且,过问了还不止一遍。由此证明,这“小彭同志”的来头非常非常大,远不是宋部长的关系户那么简单。如果是宋部长的关系,他绝对不会亲自出面,安排秘书或者副部长处理就是了。

        而从宋部长关注的程度来看,“小彭同志”的背景肯定超过了宋部长的这个层次。周大勇想到在组织部呆了近二十年,这点弯弯绕绕焉能看不明白。

        “哦。”电话那头,宋部长轻轻一笑,“很好。这一次的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市委薛书记非常重视……你们干部科不仅要安排好这批后备干部,还要进行跟踪考察,为这批干部尤其是其中的几个骨干建立考察评议档案,适当的时候,市委会进行抽查。”

        “是,请宋部长放心,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地完成市委和部领导交代的工作。”周大勇立即在电话里信誓旦旦地表决心,宋部长那头传来一个代表满意的轻唔声,然后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周大勇明显有些兴奋。参加工作这么多年,在组织部这么多年,他还是头一次跟市委核心领导搭上话并接受工作任务。虽然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提拔副县的希望较为渺茫了,但这一次他似乎是时来运转,鸿运当头了。

        一念及此,彭远征那张阳光从容的英挺面孔在他的眼前无限被放大,他兴奋地嘴角抽动着,两手紧攥,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但周大勇并不准备把彭远征的“背景”说出去。不要说宋部长有过暗示,这种事情需要严守口风,就算是领导没有交代,也是知道的人越少对他越有利。

      ¡¡¡¡¡ù¡ù¡ù

        工作的问题解决了,一切尘埃落定,彭远征非常满意。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这个起点相当不错。宣传口的干部升迁的机会多,只要能干出成绩,很快就会进入领导视线。

        办理好了手续,今天是周四,下周一直接去宣传部新闻科报道就可以了。在上班之前,彭远征还有几天的休息调整时间。

        他脚步轻快地回到家,在楼下就遇到了翘首以待的母亲孟霖。孟霖从儿子嘴里得到证实,听闻儿子作为后备干部被市委组织部选调并安排在宣传部新闻科工作,孟霖欢喜得当场落泪。

        这十几年来,孟霖头一次感到精神愉悦全身心的放松。

        对于彭远征工作的变动,孟霖以为是儿子在京城的同学发挥了作用,倒也没有多问和多想,只是叮嘱他日后要去京城好好感谢一下人家。

        彭远征笑而不语。

        母子两个欢天喜地的上楼回到家里,孟霖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去为儿子添置几件像样的衣服,毕竟儿子今后就是市委干部了,应该穿得体面一些。

        门铃突然响了。

        孟霖去打开门,见门口站着的居然是自己的侄女孟晓娟,不由一怔。孟家人登彭家的门,这也算是稀罕事儿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8: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