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若英,你在武道之上资质上佳,外人都道我闵氏一族之中,将来最有可能踏入宗师一道的,是你的妹妹兮儿,但朕却知晓,你不过是藏拙而已,你比兮儿要强,她必竟是一个女儿之身。不过就算你现在已经有了九级的身后,就以为能瞒得过朕,瞒得过如海吗?哪丝杀机掩藏得再深,在我们这里,他也是如烈日一般耀眼。”
“如海受资质所限,这一生只怕如果没有特别的际遇,恐怕难以踏入宗师之道,但他靠着自己的勤勉,如今却也稳稳站在九级巅峰,他这一生,都在为闵氏效力,忠心耿耿,世所难及,所以将来,你不要杀他。就算你不喜欢他,但他却仍然是我们闵氏可以倚靠的重臣。”
“儿臣知错了,回头儿臣便亲自上门去向安统领赔罪。”闵若英跪了下来。
皇帝叹了一口气:“他怕了你,你刚刚露出的杀机,也让他更清晰地认识了你,赔礼只是一个方面,以后你登位之后,内卫统领这个位子,却是不能让他做了。”
“父皇?”闵若英诧异的抬起了头,刚刚还说要倚重安如海,怎么转眼又说他不适合再做内卫统领这个位子?
“做内卫统领,要的不仅仅是能力,忠心,更要的是贴心,而所有的要求里,绝对没有惧怕这一项。”皇帝淡淡地道:“你能让他畏,却不能让他敬,他呆在你身边,你放心?即便你放心,他能安心?”
“请父皇明示。”
“用人一道,你还要多多学习。”皇帝冷冷地道:“如今西部糜乱,那里需要一个重臣去坐镇,我死之后,你便委任安如海去西部坐镇,左立行走了,那里需要像安如海这样的一个人,有他在,西秦便不敢太过份,你也有时间来慢慢地巩固你的位子。”
第80章 最后的考量
“孩儿记住了。”闵若英恭顺地应是。
“东部边军那边,你是不是准备将程务本拿下,换那个罗良上去做主帅?”皇帝看着闵若英,徐徐问道。
“孩儿正有此打算。父皇也知道,程务本一直不太喜欢儿子,东部边军是我大楚立身之根本,二十万大军更是我大楚之脊梁,如若不能换一个与儿臣一心的人上去撑控,儿子实在是不放心。”闵若英抬起头来,在这个问题之上,他不准备与父亲妥协。
“罗良这个人啊!”皇帝却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本领是有的,领军将兵的本事也不错,但是有一点,此人野心太大,一心想着名垂青史,做一番大事业出来,这样的人,如果放在东部边军之中,他必然会挑起与东齐的事端来,若英,你当真认为我们有能力与东齐较量了不成?”
“父亲,东齐对我大楚虎视眈眈,一心想着便要并吞我大楚之地,两家终归是有一战的。”闵若英眼中露出狂热的光芒,“既然铁定有一战,那又有什么好避忌的?罗良不仅自己是宗师,领兵之本领,也远比程务本要强,为何不能替换程务本?”
“你知道朕为什么将程务本放在东部边军当主帅?按理说,他的领兵能力,比左立行还要不如,个人修为更只不过是九级修为,但这十余年来,程务本却一直能在这个位子上傲然不动,朕为什么要这样做?”
“儿子明白,程务本稳,此人一心想做的,便是稳稳的守住大楚的东部边疆,既无向前野心,自然便将东部前线经营得铁桶一般,让东齐无隙可乘,这些年东齐也曾试探着进攻,虽然看起来我们在前线是连战连败,但东齐却也根本无法西进,无法撼动东线根本。”闵若英解释道。
“看来你也不糊涂。”皇帝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眼神又变得有些昏浊起来,这个儿子,一向便是野心勃勃,梦想着在他手中一统天下,做到当年李清大帝曾做下过的伟业,现在他羽翼已丰,自己说得话,他到底有几份听得进去,当真得画上一个问号。可是自己还管得了这么多么?两眼一闭,神魂飘渺,那个时候,他想做什么还不是由得他去,自己也只能再三叮嘱,希望他能谨慎小心罢了。
“既然父皇如此看重程务本,那儿臣便以罗良为主,程务本为副,两人一攻一守,东线便得平衡。”闵若英低眉顺眼地道。
“放屁!”皇帝突然之间爆得一句粗口,让闵若英眉头微微一跳,“你这是糊弄朕呢,还是你自己当真是糊涂呢?程务本在东部边军十余年,他若不走,罗良如何掌权,以罗良的性子,必然会杀之立威,杀程务本,东部边军必乱。如果罗良能忍住不杀程务本,则他在东部边军就无法掌权,两人相争,当真是败亡无日了。这两人一攻一守,本就是针尖对麦芒,只能存一人而已。”
闵若英默然,他本来就是想糊弄老皇帝,哄他高兴而言,不过老皇帝虽然病重,人却清醒得很。
“罗良要慎用。”老皇帝叹了一口气:“此人是把双刃剑,能杀敌,亦能伤己。而程务本却是面铁盾,虽然为你所不喜,却能为大楚屏障。你自己斟酌吧。”
“儿子一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怠慢。”
“文官系统一向对你不感冒,但你上台之后,一定要记得,这些文人是要着意拉拢的,打天下靠军队,但治天下却要靠他们,杨一和已经去职,你准备让谁接任左相一职?”
“原右相马向东,才德兼备,儿臣认为,足能担任此职。”
“虽远不如杨一和,但现在有能力,又能得你信任的,也只有马向东了。”老皇帝点点头。“善待老臣。”
“是!这些老臣都是跟随父皇多年的老人,为大楚立下过汗马功劳,儿子绝不会亏待他们。”闵若英连连点头。
“最后一件事,你准备如何处理你大哥?”老皇帝侧过身子,炯炯有神地看着闵若英。
闵若英迟疑了片刻,一咬牙道:“父亲,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总得对天下有个交待,这事儿,也只有大哥能担起了。”
“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你大哥身上,他还有活路吗?”老皇帝冷冷地道:“你们就只有两兄弟,你不杀他,就不甘心吗?”
闵若英低下头去,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如果这件事情最后公告天下,大楚皇室竟然做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讳的事情,大楚天下,将如何看待皇室?你想过没有,这样一来,皇室之威望必然跌到最低谷,你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皇室的声威再重新扶植起来?”
“父皇?”闵若英抬头,想再争辩。皇帝却是摆了摆手,“这是对你的最后一个考题,你下去好好思量思量,要如何妥善的处理此事?给你三天时间,再来回报我,如果能让我满意,三天之后,便会有圣旨公告天下,你将被立为监国太子,主理朝政。”
上京城外十里,十数辆马车停于路边,杨一和一身白衣,憾然回头看着上京城那巍峨的城墙,在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的却是内卫统领安如海。
“如海,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此去前路两茫茫,只怕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杨一和叹息道。
“左相这是说哪里话来,不过稍有挫折罢了,左相只管回乡小住几日,总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安如海安慰道。
杨一和笑了笑,“我啊,终归还是心软了,如果当时不理会太子的哀求,铁了心不管此事,说不定还能落一个善终,可是终究还是伸手了,手一伸,便再也无法缩回来,这一次我回乡后,倒是先要将后事处理好。皇帝殡天之后,我只怕便也要追随他去了。”
安如海有些惭愧的低下头,那一日,如果他踏进了左相府,结果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呢?
“如海,不必为此事而愧疚。”杨一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即便你那日进去了左相府,于事情也没有多大改变,只不过多搭上一个你罢了,我们都低估了二殿下啊。现在还剩下一个你,也算是万幸了。”
“二殿下对我动了杀机!”安如海小声道。
杨一和一怔,然后笑了起来,“如海将心放到肚子里吧,如果二殿下当真想有一番作为的话,便绝不会杀你,不过内卫统领这个位子你是当不了啦,回去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去西部边境干活儿吧?”
“你是说?”
“重建西部边军,这样吃力又不讨好,经常要背黑锅的事情,当然要由你这样的家伙去干啦!”杨一和大笑起来。“如海,拜托你一件事情。”
“请左相吩咐。”
“我只有一个儿子杨致,不过他少不更事,被我夫人和老母亲都宠坏啦。这一次去西部边境吃了一个大亏,希望对他有所裨益,以后如果我不在了,还请你多多照拂他。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安安稳稳。我已经给抱剑老人写了信去,等一切平定下来之后,再放他出师门。”
“好,如果真如您所言我会去西部边军,到时候我便将杨致带去,一定保得他平安。”安如海点头道:“不过左相,你想得太多了吧?您是文官之首,威望播于天下,二殿下不致于?”
“原因就在这里!”
第81章 办法
二皇子闵若英的王府,现在是上京城最热闹的地方,随着太子闵若诚被圈禁,两位王子的储位之争,便已经落下了帷幕,闵若英大获全胜,因为闵氏皇室就这么两位皇子,那闵若英的上位,便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以前烧错了香,拜错了庙门的人,不得不赶紧为自己以前的错误做出弥补,这也使得王府之外的街道,每天都是满满当当,挤满了想进府拜见的人。
虽然已经晚了,但来总比不来要好,至少表明了一种态度。
对于这种人,闵若英自然是不屑一顾的。这些个巴巴来求着见自己的人,即便自己不理会他们,不拿正眼看他们一下,他们也会像一条哈巴狗一相匍匐在自己的脚下,自己一个眼色,他们就会凶狠地扑过去撕咬自己想要他们去对付的人,用别人的鲜血来换取自己对他们的赏识。这样的人太多了,从来都不会缺。
反而是那些真正对自己有用的,有大本领的人,即便是现在尘埃落定,也不屑于来奉承自己,比如杨一和。
杨一和今天走了。
这让闵若英分外恼火。闵若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心胸狭碍的人,哪怕杨一和曾经在皇帝面前大力保过大哥,并因此而辞官,但只要杨一和还待在上京,自己就还会用他,毕竟杨一和是大楚文官之首,这些年来治理大楚的政绩更是有目共睹,哪怕是这两年皇帝身体每况愈下,两位皇子争位日趋激烈,但整个政局却还是相当稳定的,这不能不说是这位左相的功劳。所以闵若英觉得自己登位之后,短时间内还是离不开他的,只要杨一和肯低下高傲的头颅,助自己稳定政局,那自己是愿意让他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的。
但杨一和偏偏走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绝不与自己妥协的态度,这使闵若英很愤怒。
书房里一片凌乱,愤怒的闵若英几乎砸了书房之中所有的东西。
“殿下息怒,不必为了一个不识时务的老匹夫而动怒。”罗良坐在一侧,神定气闲。“陛下说得对,相比较而言,安如海更重要。”
“安如海真能放心的用?”闵若英看着罗良,问道。
“能!”罗良点点头,“安如海是大楚的重臣,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更是闵氏的一个家奴,他忠于皇帝,忠于闵氏,只要殿下坐上龙椅,他对殿下的忠心不会与对现在的陛下有什么不同。”
“哪怕他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原委?”闵若英坐了下来。
“是。他怕殿下,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可他并不敬我。说不定心中还在鄙夷我。”闵若英的气息渐粗。
“殿下,您是决心要做一个李清大帝那样的人物的。一统天下,需要的不仅是宏图大志,还有宽广的胸怀,当年李清大帝麾下,有多少曾经与他生死相搏,刀兵相见的敌人啊,他们最后还不是一一拜服在大帝的脚下。现在安如海对您是畏,但您将来有的是时间让他敬,当您让大楚的旗帜在天下飘扬的时候,他还能不敬?还能认为你过去做过的那些是错?这些都是成大事者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罗良微笑着劝道。
闵若英微微点头,“西部边线的确需要安如海这样一个人去坐镇。听你这样一说,我心里倒是舒服了不少,最可恨的就是杨一和了,只可惜父皇不许我动他,善待老臣,说得不就是他么?”
罗良笑了起来,“殿下,陛下已经时日不多,这几天您难道还等不得么?杨一和是文臣之首,而大部分文臣都是反对您的,所以您在登位之后,还是需要立威的,需要让这些人认识到您与陛下是不同的,那杨一和自然是最佳的对象。”
“话是如此说,可是不好下手啊!岂不是让人说我打击报复?”闵若英有些苦恼地道。
“杨一和独掌朝局多年,难道殿下当真认为他一清如水,没有一点问题吗?”罗良冷笑道:“在他那个位置之上,不管他是有意无意,知道还是不知道,想要找他的毛病,那是一揪一大把,殿下只要示意内卫一下,他们自然能找到无数的铁证来证明杨一和是一个贪官污吏,是一个朝廷大蛀虫。”
“今天安如海还去送杨一和了,两人关系不浅,安如海岂肯如此做?”
“殿下忘了,到那时候,安如海不是已经去西部边境上任了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内卫到时候,自然是殿下的人当家。”罗良道。
闵若英缓缓点头。“杨一和,到时候我要你为今日的离开付出惨重的代价。”
“殿下,其实现在真正不好处理的是太子殿下。”罗良道:“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了,那就是要为西部边军覆灭一案结案,但案子却不能涉及到太子殿下,这与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而这件事是拖不了的。必须现在就要办,如何要给朝臣一个交待,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怎样解释西部边军全军覆灭这都是问题啊,这远不是一句左立行指挥使当便能解释的。”
“这件事,我已经有了想法了。”闵若英从袖筒里抽出一张纸来,递给了罗良,“罗将军看看这个。”
“昭华公主平安归来?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罗良一目十行的浏览了一遍纸上的内容,鼓掌欢笑道:“当初李挚亲自出手,要拿住昭华公主,当时罗某自知实力不济,无法护得公主平安,憾然而退,实在是愧对殿下。”
昭华公主闵若兮,与二殿下闵若英一母同胞,感情自然是深厚的。
“罗将军不必自责,你这也是为了我好,不过好人自有好报,哈哈哈,李挚亲自出手,竟也让兮儿平安走脱,这可真是福大命大,如果真让李挚将兮儿捉去了雍都,我可是要自责的。”闵若英开心地道。
“这么看来,这个护送公主一路逃亡回来的秦风,倒真是一个大功臣,殿下可得好好奖赏他才是!这可是一员猛将呢。”罗良微笑着道。
闵若英看着罗良,神情却是变得有些微妙起来,盯着罗良,没有做声。
罗良微微一怔,略一思忖,却是猛然醒悟了过来,“殿下,原来你想到的办法就是敢死营?”
“不错,就是敢死营!”闵若英一张英俊的脸上,露出来的却是狰狞的神色。
第82章 回家
“西部边军全军覆灭,敢死营毫发无伤,连一个伤亡的也没有!”闵若英看着罗良,微微笑着:“这本身就不正常是不是?”
罗良怔怔地道:“可是他们当时是奉左立行的命令作为诱饵出击的,这都是有记录的。”
“记录?哼哼,记录不可以更改吗?”闵若英笑出声来,“这些东西现在都在内卫之内,想将其做成一份铁证,还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弯下腰来,在凌乱的地上翻捡了一番,又拿出一份简报出来,“瞧瞧这份来自安阳城的报告,他们从落英山脉撤出来之后,不是在险要的井径关扼守要塞,而是一把火烧了井径关,放任西秦兵长驱直入。抵达安阳城,驻扎帽儿山,十数万西秦军在山下来来去去,却没有一支向他们发起进攻,罗将军,你觉得二千敢死营能挡得住十万西秦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他们淹死罗。”
将简报啪的一声拍在桌上,“西秦人为什么不进攻他们?自然是先勾结在一起了。”
“可是二殿下,他们并没有入安阳城,如果说他们是西秦人的奸细,那如果他们进了安阳城,安阳城岂不是成了西秦人的囊中之物?”罗良指出了一个破绽。
“这还不简单,自然是安阳郡守和郡兵统领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因而将他们拒之城外,这才没有让他们的阴谋得逞,这事儿,得记程平之和杨义一个大功啊!”闵若英盯着罗良,笑道。
“如此一来,就差不多了。不过这敢死营一向在与西秦人之间的战争之中出生入死,立下战功无数,声名赫赫,朝廷上下,可都是知晓的。”罗良又道。
闵若英一拍手,“着啊,敢死营是些什么人,都是大楚各地搜罗的一些待死囚犯,这些年来,这些人伤亡惨重,虽然立下功勋,但也因此心生怨愤,这一次左立行再次命令他们充当诱饵,所以这些贼胚便心生歹意了。”
“可是这时间之上?”
“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上面的差异?”闵若英不以为意地道:“我们要欺骗的是普罗大众,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懂得军事?懂得西秦的雷霆军调动需要多少时间?而至于哪些懂的人,只怕也不敢多说什么吧?”
“这倒也是。二殿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秦风,就是这个千里护送公主脱险的秦风,他可是敢死营的校尉,如果定下敢死营为叛逆,此人怎么办?”罗良摊了摊手。
“秦风,不过一个小年轻嘛,这还不好说,许之以【创建和谐家园】,诱之以重利,就说在战前,此人已经被左立行调去充当公主的护卫了,左立行已经死了,死无对证,随我们怎么说都行,那个秦风小小年纪便能得居高位,想来定然也会站出来义正辞严的指证他的部下趁他不在,出卖西部大军的严重罪行吧!”闵若英道。
罗良轻轻鼓掌,“如此,便万无一失了,二殿下,我这便前往内卫那边,搜集这些证据,务必将其作为铁证,殿下这边,却要物色一个心思缜密之人前往安阳郡做这件事情,敢死营上上下下两千人,是西部边军的核心战斗力之一,可不是安阳城那些废物郡兵能够对付的,我们现在又不可能往那里调兵,怎么将这两千人收拾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事倒的确不容易。”闵若英点点头,“你先去做好前期工作,我来好好想想,让谁去办这件事,这可出不得任何差错。”
齐楚边境,一支骑兵护送着几辆马车缓缓而行,透过车窗,昭华公主闵若兮看见了楚国边境雄关昆凌关那雄伟的轮廓,不由得喜笑颜开。
“秦风,我们回家啦!”她用力地拍着仍在熟睡的秦风的脸庞,“快起来啊,别睡啦!快看,那就是昆凌关。”
秦风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向远处那巍峨的城墙,那里,便是大楚扼制东齐入侵的第一关卡,昆凌关,驻兵五万,楚国东部边军的统帅辕门也驻扎在此处,看到昆凌关,秦风终于确认,自己和昭华公主是真正安全了。
这一种上行来,秦人展示了他们花样百出的行刺艺术,而护送将军束辉也充分在秦风面前表现了他的能力,一波波的秦人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展开刺杀,然后一波波的倒在了束辉和他的部下的利刃之下。最惊险的一次,也不过是让秦人偷偷地潜入到了闵若兮的大帐之前,但因为触发了秦风设制的一个精巧的机关而功败垂成。
“公主殿下,秦风校尉,前面就是昆凌关,迎接你们的人已经过来了,末将也就送到这里了,这一路之上,咱们相杀相亲,倒也是颇有缘份,希望以后还能够见面。”外面响起束辉的轻笑之声。
“我倒是希望我们永远也不要再见面了。”昭华公主冷笑着看着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