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马前卒》-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便一齐死了,也没什么打紧。我大楚朝廷也不是傻子,不会因为我一个人而挑起两国大战,让心怀叵测之辈占那渔翁之利。”身后传来了闵若兮的声音,秦风感觉到一只手抓住了自己的腰带,闵若兮站了起来,走到了秦风的身侧。

        秦风苦笑,即便不会立时暴发大战,但秦楚两国的关系必然会因此而急剧恶化,双方交流的渠道也会因此而堵塞,这,同样是给了齐国人上下齐手的机会。这些年,齐人在楚国朝堂之上培养代言人,收买官员,并不是什么特别秘密的事情。朝堂之上,联齐的声音虽然弱,但依然存在并顽固地坚持着。

        不过能与美丽,雍容,华贵的公主死在一起,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估计自己即便过了这一关,也活不了多久了,这一段时间连续的战斗,逃亡,内息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什么时候暴发,就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耳边响起弩机发射的声音,秦风暴喝一声,挥刀便向前冲去。

        卟卟数声,那是弩箭入肉的声音,此时的秦风,完全感觉不到疼痛,他的心神,全部集中在面前的敌人身上,迎着弩箭,挥刀。

        叮当之声响起,惨嚎之声亦同时响起,秦风一头撞入到了黑衣人群中,铁刀展开,将他们尽数笼在其间,即便是死,也要多找几个垫背的。

        束辉冷眼看着拼命的秦风,自己却一步一步走向无力靠在大树之上的闵若兮。“公主,我来送你上路吧。真是可惜,如此美丽的女子,竟然是被我亲手终结生命,可叹,可憾。”

        闵若兮看着一步步走近的束辉,慢慢地拔出腰间的一柄短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体内那刚刚恢复了一小点点的内息,刚刚泛起一点波澜,便又成了死水一潭。看了一眼前方的秦风,已经被几个黑衣人围住,那些人的功力,看起来亦不是一般水准,秦风身上不时会出现一道道伤口,外套早已被削得支离破碎。

        真是到了绝境了。闵若兮叹了一口气,垂下了握剑的手,闭上了眼睛,她不想看到对面那人脸上讨厌的笑容。

        微风飒然,身前突然多了一人,闵若兮睁开眼,看到的却是一个宽大的背影,以及那因为不断咳嗽而不时弯腰的背影。

        竟然是邓朴。这一刻,闵若兮完全是呆住了。

        束辉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邓朴没有看他,眼光却注视着正在拼杀的秦风,秦风每挨一刀,便会有一个黑衣人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些伤看似有些骇人,却没有一道伤口是要命的。

        “功力霸道,厮杀功夫却是典型的战场作派,难怪这些年我们边军那些优秀的儿郎一个个栽倒在他手里,不冤,不冤。”邓朴摇着头,叹息道。

        又一个黑衣人倒下,秦风的身子倒退而回,与束辉,邓朴三人呈一个三角形站定,身上尽是鲜血,铁刀昂起,刀尖之上,最后一道鲜血正化作袅袅青烟蒸腾而起。看着邓朴身后的闵若兮,秦风却是不敢轻举妄动了,以邓朴的功力,一伸手便能要了闵若兮的命。

        “邓朴,这你是找死么?我可是一直没有想杀你。”束辉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狰狞的神色,有些恼羞成怒。

        “你不是杀我,是因为你还想利用我,再者,我难道是你想杀就能杀得了的么?”邓朴咳嗽着,腰佝偻着,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现在我倒是觉得你应该替自己的生命考虑一下,先前我不杀你,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你的身份,现在我想明白了,你不替你自己担心么?”

        束辉看着邓朴,大笑起来,“嗯,你说得不错,哪怕你现在是一只病老虎,但发起威来,我的确还是有危险的,不过我这个人,向来不喜单打独斗,我有帮手,你有吗?”他突然撮唇长啸,啸声尖厉,直刺耳膜,片刻之后,密林深处,数声回应响起,啸声连绵不绝,正在迅速向着这里接近。

        邓朴脸色微变,来的这几人,可比眼前这些黑衣人要厉害多了。

        咳嗽声愈发的大了起来,邓朴脸上的肌肉似乎挤到了一起,如同吃了黄莲一般,转头看着秦风:“秦风,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带着殿下跑路?”

        秦风与闵若兮都是一呆,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眨眼之间,这家伙就成了自己的帮手。

        “我说过,我们大秦不希望昭华殿下死了,既然如此,现在我只好替你们当一回盾牌,逃了的公主,总比死了的公主强,昭华殿下,如果你能活着回到楚国,别忘了我今日的人情。”

        “我会的。”闵若兮点了点头。

        秦风大步走了过去,将闵若兮扛在了肩上,转头看着邓朴:“我欠你一个人情,我会还你的。”

        邓朴大笑起来,“好,你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如果你能活很长时间的话,我会向你讨还这个人情的。还有秦风,我先前说过的话依然有效,如果你在楚国混不下去了,可以来秦国找我,我能给你一个将军,让你独率一军。”

        “这个就不用了。秦风回国之后,自然会得到大用。”闵若兮截断了邓朴的话。

        “那可不见得。”邓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闵若兮。

        “你觉得他们还能活着走出这片森林么?”被忽视的束辉终于忍不住发言了。

        邓朴转过头,看着他,淡淡地道:“你的帮手也不多了,我想,你一定会要他们先来帮你对付我,否则,你就是一个死字,至于他们能不能跑脱,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了,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我们走。”秦风不再犹豫,深深地看了一眼邓朴,转身大步便跑,束辉,果然站在那里动也没有动,只是眼中的愤怒之色,却是又浓了几份。

      第53章 大楚左相

        上京,楚国都城。

        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若是往年此时,自然是携家带子,呼朋唤友,穿越熙熙攘攘的闹市,于竹林掩映之间缓行,聆悦耳鸟语,吸自然清香。辗转于烟雨湖畔,相思渡口,雾掩思竹,轻吟桃花,作两篇文章,吟几首好诗,才子佳人,眉目传情,金童玉女,追逐嬉戏,满满都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边关之上的铁马金戈,流血搏杀,离这里似乎太远,京城之地,天下脚下,自然享受着这太平盛世所带来的悠闲人生,他们无法想象那些发生在远方的残酷。

        但今年,一切都变了样,花依旧艳,柳依然绿,人的脸上却没有了笑容。西部边军全军覆灭,十数万秦军汹涌进入安阳郡,随着安阳郡的告急文书飞马进入京城,整座城市立时便安静了下来。

        又要打一场倾国之战了吗?老一辈的人,尚记得在那些年里全民皆兵为国运一搏的惨痛回忆,数十年过去了,本以为已经忘却的记忆却又被翻了出来,回忆让现实失色。一旦爆发大战,所有曾经拥有过的一切,便如同烟云一般飘渺无依,瞬间便会化为乌有。

        六万大军全军覆灭,统兵将帅无一生还,上百年来,楚人还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惨痛失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上京东城的那巍峨辉煌的皇宫,那里,有决定着大楚命运的人。

        杨一和走在皇城的御道之上,哪怕是国家刚刚吃了一个大败仗,朝中现在乱成一团,他依然昂首挺胸,背负着双手,气宇轩昂的走着,作为大楚的左相,皇帝之下的第一人,他必须保持着这份气度,给下面的人满满都是成竹在胸的感觉。

        不过是边疆一场败仗而已!在早上的诸臣会议之时,他轻描淡写地说着,塌不了天去。但表面上的轻松能欺骗别人,却无法让他释去自己心中的疑惑,这一场败仗来得太过于蹊跷了。

        西部边军的这一次出征计划的改变,整个决策都起源于兵部那个鼹鼠被挖出来,二皇子主导了这一次的所有行动,从抓住鼹鼠,到审出结果,制定计划,直到最后一刻,他这位负责国家运转的左相才被告知,也正是因为这个计划的秘密性和可靠性,以及极高的成功性,他才支持了这一行动。

        但现在的结果,却与希翼的完全相反。似乎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秦人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楚人义无反顾地跳进去了。

        可真是这样么?杨一和百思不得其解,以一位高居楚国兵部员外郎被查获的代价来换取歼灭西部边军,从短期来看,的确是秦国大赢,但从长期来看,却是难以定论了,特别是秦人在歼灭了西部边军,楚国西部门户大开的时候,他们却滞留在安阳郡,似乎仅仅满足于抢掠安阳郡而没有其它的什么要求,连安阳城都没有动,就更让人迷惑了。

        杨一和叹了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却又警觉地看了一眼四周,他不想让人看到他的颓态。现在看起来,秦人并无大打一场的打算,这倒是让他松了一口气,比起边疆的大败,朝中的纷乱,则更是让他不安。

        太子殿下和二皇子之争,在边疆大败之后更是达到了顶点,谁都知道,西部边军那是二皇子的势力,左立行更是二皇子的铁杆支持者,而现在,西部边军没有了。听说消息传来的当天,二皇子便气得吐血,就在皇帝的寝宫里,劈面给了太子一巴掌,两位堂堂的皇室贵胄,居然在天子面前大打出手。

        杨一和当时不在现场,据他后来得到的消息称,是二皇子怀疑太子殿下出卖了西部边军。这让杨一和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直觉地感到这完全不可能。所有的计划制定都是二皇子一手掌控的,连自己这个左相都是在最后时刻才知晓,更不用说太子殿下了。想必二皇子一定会想千方设万计的死死瞒住太子殿下,从时间上来看,就算太子殿下知道了这件事,也绝无可能作出此等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要知道,秦国调动雷霆军抵达落英山脉,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事情。二皇子真是气得失心疯了,失去了左立行这位大宗师和西部六万边军,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啊。

        皇帝的身子骨愈来愈不好了,太子殿下小心翼翼,只要不犯错,皇帝便不可能找到他的把柄从而易储,他岂会如此自毁前程?易储,那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就杨一和而言,其实也不希望易储,二皇子锋芒毕露,太子殿下却是圆润温华,相比较而言,他更喜欢太子殿下,当然,作为当朝左相,皇帝之下第一人,他必须保持自己中立的态度,否则,皇帝陛下是不会开心的,那自己这个左相的位子,便也到头了。

        皇帝的寝宫近在眼前,杨一和挺直的腰身佝偻了许多,脸上一直带着的笑容也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沉痛的表情,一步一步向着寝宫走去。

        “公公!”寝宫门前,杨一和向着守候在门前的大太监秦一打了一个招呼。

        “左相来了!”秦一弯了弯腰,“请左相稍等,陛下正在与安大统领说话。”

        杨一和点了点头,“陛下身子骨大好了?”

        秦一的脸上露出了沉痛的表情:“陛下身子本就不大利索,又出了这档子事,怎么好得起来?这几天一直卧床不起,好在今天精神好了一些,这才召左相进宫来。”

        “陛下进食可还好?”

        “早上喝了一碗米粥,刚刚又进了一小碗米饭,吃了一点青菜。”秦一低声道,“安大统领刚刚进来,也不知说了些什么,陛下竟然大发脾气,连平时最钟爱的茶杯也砸了。”

        杨一和微微一惊,安如海是内卫大统领,是唯一一个可以不必禀报直接面见皇帝的大臣,在皇帝的信任排行榜上,稳稳的要居于自己之前,这个掌控着内卫,控制着京城安全的大统领,究竟说了一些什么竟然让皇帝如此生气?

        他微微倾了倾身子,靠向秦一,不动声色之间一张银票已是塞到了秦一手中:“公公可听得一二?”

        秦一极自然的将银票收起,手一缩,银票已经自手中消失,倒似乎这个动作,他练习了千百遍一般,当然,身为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大太监,这样的动作,几乎每天都要来几遍的,不过来自眼前这位左相的就少了。眼前这位,也根本不必巴结自己。

        收了银票,秦一脸上多了一些笑容,将声音压得极低:“好像是跟二位皇子有关。”

        杨一和心里咯噔了一下。跟二位皇子有关的事情,必然便是眼前的这场大败仗,作为他来讲,情愿这场败仗是左立行的指挥出了问题,也不愿意是其它原因。特别是这二位这里出了问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这是会要人命的。

        “多谢公公。”

        “不敢。杨相可要小心一些了。”秦一垂着头,退到了房门口。

        房门吱呀一声响,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杨一和的面前,正是内卫大统领安如海,看到杨一和,他点了点头,“杨相,陛下召你进去。”

      第54章 愤怒的大楚皇帝

        屋子里虽然熏着香,但却依然掩盖不了那一股浓郁的汤药味道,大楚皇帝半靠在床榻之上正大口地喘着气。平时在朝堂之上精心装扮,穿上威严的皇帝盛装,还不大看得出来皇帝的病态,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人,在朝堂之上,敢于直视这位皇帝的也没有几个人。但此时杨一和看到的却是一个头发掉了大半,脸色苍白,郏骨深陷,骨瘦如柴的病如膏肓的老人。

        “陛下。”站在床榻之前,深深的弯下腰去。

        “自己坐吧,一和。”大楚皇帝摆了摆手,指了指床榻跟前的锦凳。

        杨一和依言坐下,看着皇帝,轻声道:“陛下,边疆不过一场败仗而已,动摇不了我们大楚的根本,了不起最多回到十年前的状态,秦人也没有大打一场的意思,他们也很清楚,与我们大规模交战,最后吃亏的肯定不是我们,我们的国力比他们强出太多了。您还是保重龙体要紧,这些小事,臣下等就能处理好。”

        大楚皇帝半闭上了眼睛,却没有回答杨一和的话,杨一和说完这几句,也沉默不语,两人是几十年的君臣,对于双方的脾性都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秦国今年遭了大旱,国内民生凋蔽,所以不得不打这一仗,而他们进安阳郡只抢掠而不攻城,自然是向朕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这一点,朕明白得很。”半晌,大楚皇帝才缓缓地道:“一和,你当真以为我是为了这场败仗而大动肝火吗?”

        杨一和依旧沉默不语,有时候,不说话反而是最好的态度。

        “这一仗,输得蹊跷啊。”大楚皇帝眼中闪过丝丝愤怒的光芒,“左立行是什么人,朕清楚,你也清楚,就算他是一员庸将,就算他指挥失当,六万精锐的边军,怎么可能全军覆没?更何况,左立行是我大楚数一数二的名将,本身亦有着大宗师的修为,能将他打成这般模样,将他的性命都留下了,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对方早有准备,对我们的行动计划了如指掌,这才会算清楚了所有的环节,根本没有给左立行一点点可乘的机会啊。嘿嘿,为了杀左立行,李挚竟然亲自动手,不惜负出身受重伤的代价。一和,你说这奇不奇怪?”

        “此事,的确有奇怪之处。”杨一和不得不表态了。

        “有人等不及了啊!有人要提前动手了啊!”大楚皇帝用力的捶着床沿,愤怒让他的声音嘶哑起来,又急促的喘起气来。杨一和赶紧站起身来,走到皇帝身后,轻轻的替皇帝抚着脊背。

        “陛下,保重龙体要紧。相对于您的身体而言,这些都只是小事,只要您不倒,大楚就什么事儿也没有!”待皇帝慢慢地平静下来,杨一和这才轻声相劝。

        皇帝苦笑了一声,将身体重新靠到了身后的垫枕之上,看着杨一和:“一和,一晃眼间,便是三十年过去了,还记得当年你我君臣少年之时的事情吗?鲜衣怒马,年少轻狂,追逐嬉戏,为了我的少不更事,你当年可是背了不少的黑锅,被先皇打了不少的板子。”

        杨一和微笑道:“为主分忧,本来就是臣子的本份。”

        “转眼你我都已白发苍苍,看看现在的我,堂堂一代宗师,竟也挡不住病魔的侵袭,竟然只能躺在床榻之上等死。如果不是我现在这般模样,那些鬼魅之徒,怎敢如此肆意妄为。”皇帝的脸上浮起了不正常的潮红。

        “陛下,此事只是有疑点,不能妄下结论。眼下,还是先处理西疆之事,将善后做好,再说其它吧!”杨一和轻声道:“秦国的使者已经在往上京的途中了。”

        皇帝嘿了一声,斜眼看着杨一和,“我听说,这些天你只是在忙着善后,根本就没有去查一查这背后的事情?是你忽略了呢,还是你根本就不想查。”

        杨一和沉默片刻:“陛下,一动不如一静,眼下大楚朝,再也禁不起大的变故了。所以,臣不是忽略了,而是不愿意查。臣愿意相信,这是左立行指挥不当,中了敌人计谋才导致的一场大败。臣在朝堂之上也是这般说的。”

        “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啊!”皇帝轻叹了一口气,“凡事求稳,不肯冒险。”

        “陛下,眼下大楚新败,不能冒险。此事不查则已,一旦动手去查,说不定就会查出天大的漏子,那时候,陛下如何自处,朝廷如何平天下悠悠之口?”杨一和神色平静,看着皇帝,侃侃而谈。

        “我已经让安如海去查了,拿了我的金牌,任何人都可以查。”皇帝的神色亦很平静。

        杨一和脸色大变,卟嗵一声跪了下来,“陛下,臣斗胆请您收回成命。此事,只能缓缓图之,决不可冒进,时日一长,终是有解决的办法。”

        “看来你也想到了,如果出问题,就只能是出在朕的儿子身上。所以你不愿意去查。”皇帝仰望着帐顶,“如果我身体不像现在这般,自然便如你所说的那样,一动不如一静,缓缓图之,但我等不了啦。我要在死之前,剜了这颗毒瘤。这等脓疮长在大楚的身上,不平之,朕不甘心。”

        “陛下,臣不相信这是太子所为。”杨一和仰起头来,大声道:“如果仓促查之,说不定便会坠入别人算计之中。”

        “你也想到这一点了?”皇帝冷笑起来,“你不是不相信,你是不愿意相信,我也不敢相信,所以我要去查一查,查个水落石出。一和,朕虽然老了,成了一头病老虎,但病了的老虎也是老虎,谁做出的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情来,朕不将他千刀万剐,如何能让大楚万千百姓服膺?”

        “陛下!”杨一和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此必在上京引起人心动荡,一个不好,就会引发内乱,太子监国已久,已是自成体系,二皇子英才过人,麾下聚集了无数跟随者,两方势力,几乎棋鼓相当,只能徐徐图之,不能快刀斩乱麻啊!”

        “如果在我死之前,没有办好这件事,那才会给大楚留下无穷的遗害。”大楚皇帝冷冷地道:“所以,我要在死之前,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查不出来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一和,你对此事既然如此抵触,那就不用管了,只需去管理好朝政就好了,善后之事,亦是重中之重,与秦人谈判,也只有你这样的老将出马,才会在我们大败之后,不致于再失了体面。”

        “臣明白了。”杨一和知道皇帝决心已定,只能无奈的点头。

        皇帝长叹了一声,又是久久的沉默了下来,“听说你的儿子这一次重伤而归,你还雷霆大怒,准备去找那个伤了他的军官算账,现在想起来,这次意外,倒是救了你儿子一命,不然,你儿子只怕也回不来了。可怜朕那女儿,如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究竟如何,实是让朕牵挂啊!”

        “内卫还没有查出公主的下落吗?”杨一和惊问道。

        “没有,内卫找了秦人,秦人不承认公主落在了他们手中,如果她还活着,秦人一定会兴高采烈的拿着她来当筹码,现在他们不承认,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她逃走了,暂时还没有回来,第二个就是她已经死了。秦人不敢承认。”

        “公主聪慧过人,又武功高强,左立行就算大败,必然也会作出妥善的安排,陛下不用担心,也许过不了几天,公主就安然无恙地回来了。”杨一和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皇帝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一和,朕累了,你下去吧。按朕所说的办,安如海会通报你他的调查情况,但你不许过问此事。”

        “臣知道了。”

      第55章 两个耳光

        心事重重的杨一和走出了皇宫,神思有些恍惚。阳光将他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每走一步,脚步都会踏在自己的影子之上,这让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上京要不太平了!他在心里哀叹一声。

        作为国家的首相,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这个国家的稳定,只有稳定,才有发展,多年的辅相生涯,让他对这一点有着极深的认识。而稳定,首先便要来自于最高层面。这几十年来,虽然朝堂之上不时会爆发亲齐还是抗齐之争,但在皇帝的领导之下,绝大多数人都还是清醒的认识到,要想楚国长治久安,联秦越抗齐是必然的选择。越国与楚国没有交界,他们对于齐国的侵吞野心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所以一直交好大楚,秦楚虽然年年都有交锋,但都局限在边境之上的小规模战争,双方的统治者也极力的将战争限制在局部,打而不破,时打时和。

        而这些年自己担任大楚的左相,也没有辜负皇帝这位少时的玩伴对自己的期望,大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力蒸蒸日上,国力早已凌驾与秦越之上,成为齐国之后第二大国。

        但眼下的一切,却极有可能被这一场意外的战争打断了。如果仅仅是一场战争的失败并算不了什么,一位大宗师的死亡也算不了什么,大宗师是国家的终极武力但并不是决定性力量,但隐藏在这场战争之后的,两位王子对于储位的争夺才是最让人忧心的。

        内乱,向来比外患更恐怖,更何况,这一次的内患是掌握着极大势力的两位皇子之间不死不休的一场决斗,杨一和不知道,当尘埃落定之时,楚国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管是那一位获胜,可以想见,最终受损的都会是国家本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