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且,刘老太爷刚刚见识了我们的战斗力。”秦风补充道,“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刘老太爷必然也能看到,只要有一支精锐的军队,便足以将莫洛拒之于门外,其实刘兴文的那支军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啦,只不过他们找错了对手,而且太过于骄横,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就敢冒险进山,当然,这也得感谢丰县当时错误的情报,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等着他们的并不仅仅是邹明他们这些人,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啊。”
“如果仅仅是我们的话,只怕我们根本等不到刘兴文进军,便悉数覆灭了。”邹明叹道:“邹某人运气好,碰上了秦将军。”
“好了,这事儿就议到这里,我们的意见已经完全统一,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了,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以最快的速度扩军备战,便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小猫,你在丰县,野狗,你在太平城,两地同时展开扩军,但是牢记我们敢死营的宗旨,宁缺毋滥。我希望明年开春的时候,我能带出山的军队不低于两千人,而且战斗力要达到以前敢死营的八成以上,有六百余老兵作骨干,我想,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吧?”
“没问题!”野狗霍地站了起来,“两个月,我给老大练出一千精兵。”
“我也没有问题。”小猫也站了起来,“不过丰县不像太平城,我只能答应老大五百人,而且绝不会输给敢死营的老兵。”
“王先生,后勤的事情,就全靠你了,我们需要兵器,盔甲,等过了年,我会亲自去沙阳郡会一会刘老太爷,争取解决一部分,虽然如此,我们也必须要做好自给自足的准备,因为我们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这些东西,更是源源不绝的需要的。”秦风看向王厚。
“老朽一定完成秦将军的吩咐。”王厚站了起来。
“秦将军,这一次,请将邹某和邹某的这些兄弟也纳入进来,将军需要的是精兵,我们这些人,不管怎么说,也比这些青壮们要更得力一些。”邹明霍地站了起来。
“邹明,我们是军队,不是江湖斗殴,你愿意受军队的这些规矩?”秦风微微一笑,“本来我是另有任务给你的。”
“将军,我能受。邹明这余生的愿望,必是能统一支大军,将来杀进越京城去,抓住那吴氏老儿,亲口问他一句,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我们?”邹明斩钉截铁地道。
“那好,既然如此,你便跟着野狗去训练吧,不过邹明,这一去,你可先要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加入。野狗对你,绝不会另眼相看的。”秦风道。
“邹某愿意。”
野狗哈哈一笑,不怀好意地看了一眼邹明,“邹大侠,那咱们训练场上见了。”
第236章 清冷的公主府
霍光提着一个食盒,站在昭华公主府的大门前,大门外依然洁净如故,往来巡逻的内卫士兵们不时便会有一队从公主府门前经过,这里,依然是上京城中安全保卫等级最高的地方,但霍光知道,公主府现在,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了。
外面一切如故,内里却冷清异常。公主遣散了几乎所有的下人,赶走了公里派来的公公丫头,只留下了几个自己贴身的仆从和丫鬟,闵若兮现在过着的几乎是一种自我隔绝的生活,一般人等根本无法进入昭华公主府,连皇帝派来的人都连吃闭门羹,更遑论其它了。
不过霍光是其中的一个例外者,他本身身份特殊,以前便是昭华公主的嫡系手下,深受公主尊敬,现在又跟了文老,在文老那个小小的菜馆里帮厨,在上京城更是成了一小撮特殊的存在。
霍光知道,看似平静的公主府,其实波涛汹涌,昭华公主可不是深宫长大的乖乖女,他执掌集英殿多年,手上有着属于自己的一股嫡系力量,在昭华公主退出集英殿之后,这支嫡系力量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他们隐藏在哪里,恐怕只有瑛姑知晓了。
昭华公主探访大王子府后,心头的疑虑在一天天加重,隐居深宫的公主,并没有放弃对这件事情的调查,至少霍光知道,在内卫之中,便有一股隶属于郭九龄的人马,仍在寻找着杨毅的下落,不过他们,又不同于现任的内卫统领杨青的人手。两股人马都在找寻杨毅,却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也不会交叉【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
郭九龄敢这样做,自然是因为昭华公主。
微叹了一口气,霍光心里有些发苦。昭华公主这样一个绝代姿质的女子,却受困于情,不止是爱情,还有亲情,舍弃了她绝不愿舍弃的东西,心中的苦楚,只怕外人根本无法体会。
走到大门前,轻轻地叩响了门上的铜环。
门上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子,探出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看到霍光,那人也笑了起来:“霍爷,过来了啊?”
此人正是当落英县的内卫坐探彭武,一个很聪明的家伙。昭狱事发之后,他当机立断,求上了公主府,现在合家搬进了公主府,成了公主的侍从,如果不是如此,只怕现在的他,早已经从上京消失了。
“嗯!”霍光举了举手中的食盒,“给公主送点小吃过来,公主,还好吧?”
门打开了一条缝,霍光闪身而入。
“还是那样,整天呆在那位的灵堂之内,吃素念经,一天也难得说上一句话。”彭武有些难过地道。
“都半年了,还没有走出来么?”霍光摇摇头,“你们这些跟前的人,也不知道劝解劝解?”
“霍爷,这件事在公主府中谁敢提?大家都噤口不言,都想快点忘记了这件事,可,可看着公主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又怎么忘得掉?”彭武叹息道。
霍光顿时也闭上了嘴巴。
谁也没有想到,一天一夜的相聚,一天一夜的缠绵,公主竟然就真的怀上了秦风的孩子,这也太巧了,包括文老也不曾想到过,如今,大家除了叹息,竟是不知如何是好?
有了这个孩子,可就真得有了一条坚不可摧的纽带,将死去的秦风与公主永远地绑在一起了。
“或者,当时我们做错了,不该由着公主的性子来,这,这可是要苦一辈子的。”霍光道。
“谁说不是呢?”彭武低下了头,“不过,不过看到秦风兄弟有后,我,我还是挺高兴的。”
霍光看了他一眼,他与秦风没有交集,眼前这个家伙,却是与秦风在一起呆了极长的时间。
“跟我说说,这个秦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让公主如此痴心以对?”
“秦风与公主在落英山脉之中逃亡了极长时间,具体什么的,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个秦风愿意为了公主去死,倒是一定的。”彭武想了想道:“至于说到我对秦风的感觉,怎么说呢,我与他交往并不多,也不怎么说话,但与他在一起的时候,却有一种很放心的感觉,好像他就是我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可以完全信任的那种人,在他面前,我完全能放松下来。”
霍光点了点头,彭武的这个评价,可以说是极高的了,要知道彭武长期的谍探生涯,已经习惯性地养成了防备所有人的习惯,能在一个认识不久的人面前,让他完全放松下来,可见此人的魅力。
“到了,霍爷。”彭武站在一座小小的佛堂前,止步不前,“平素公主都住在哪里。”
霍光打眼看着院子四周,奇怪地道:“这里怎么多了这许多树?几时移栽的,现在这个季节,能活吗?”
“是胡扬。”彭武道:“是公主要求的,您也知道,现在上面那位,对于公主的要求可是有求必应,只是季节不对,也不知道能不能栽活,我们每天都小心照料着。”
“胡杨?”霍光心里一抖,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天他与瑛姑冲进那间牢房的时候,公主抱着秦风的尸体,含着泪唱的一首歌,那歌的曲调他从未听过,但依稀其间便有胡杨两个字。
“小心照料吧,一定要让他们活着,能长成参天大树更好。”霍光低低地说着,提着食盒迈步走上台阶。
刚刚走到门前,门已是打开了,一身黑衣的瑛姑站在门前,看着霍光:“我来了,半天不进来,在外头与彭武嘀咕什么?”
霍光的眼光看向那些胡杨,瑛姑眼神一滞,摇了摇头,见霍光已是进得门来,便轻轻地关上了门。
佛堂不大,几乎能一眼览尽内里情景,最刺眼的便是正中间菩萨供桌上的一块灵牌,清香袅袅,巨大的香炉之中,灰烬几乎已快要漫出来了。香炉之前,一人盘坐在莆团之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此刻正微笑着看着霍光。
“霍叔,我猜到你也快来了!”闵若兮轻声道。
“公主,今天是大年夜,您也不对自己好一点吗?属下说句不该说得话,您这个样子,秦风兄弟泉下有知,也不会高兴得啊!”霍光低声道:“您看看您,这都瘦成什么样子呢,就算不为别的,为了肚子里的孩子,那也得多吃一点啊!”
闵若兮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削瘦的脸上瞬间布满了阴云,“霍叔,是我亲手杀了他。”
“公主!”霍光提高了声音,“当时的情景,您出手,那就是帮了他,我与秦风虽然交往不多,但从彭武的三言两语里,也知道他是一个多么豁达的人。这样的人,难道体会不到公主那他的一片心意吗?”
闵若兮沉默着垂下头,轻轻地抚着凸显的肚腹,“将来小宝宝出世了,我该怎么对他说呢,说他的父亲,被他的母亲亲手杀了?”
“公主,这件事情,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他只会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个大英雄。”霍光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食盒,从里面掏出一样样的菜肴来:“公主,这些东西,有些是我做的,有些是贺大哥做的,还有这饺子,可是文老亲自包的,文老说了,要让我盯着您把他们都吃光呢!”
闵若兮苦笑:“文老这是把我当饭桶吗?你们,现在还好吗?”
“好得很。谁敢把文老怎么样,只是现在菜馆里的生意差多了,文老露了真实身份,等闲人等,谁还敢去哪里吃饭?也只有皇帝陛下,马相,杨青他们几个偶尔去坐一坐。”
闵若兮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
一边的瑛姑见状,立刻走了过来,将手里后件针线活儿递到霍光手里,“霍光,看看我的绣活儿怎么样?”
瞧着手里这件小人的衣服,霍光笑道:“瑛姑,如果我出去告诉认识你的人,说你现在正在给小孩子做衣服,你说他们信不信?啧啧啧,看这绣工,只怕你这一段时间进展不小吧?”
“以前老是静不下心来,想得太多,反而欲速则不大,现在什么也不想了,只想陪着公主好好的平静的过日子,却不想居然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霍光,我已经看到了那扇大门了。”
“那可真是恭喜了。”霍光悚然动容,“我还在迷雾之中摸索呢。”
“那是你的心还没有静下来,便是公主,这半年来,也是进境喜人,公主殿下练的无相神功,现在也已经稳稳迈入九境了。”瑛姑微笑着道:“不到一年时间,公主殿下连跨两境,当年万剑宗主所说的话,当真非虚也。以公主的资质,假以时日,必然迈步宗师大门。”
两人说着话,却都斜着眼睛看着闵若兮,闵若兮却恍若未闻,只是拈着一块切得薄如蝉翼的牛肉,放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着,眼睛却仍是看着供桌上的那块灵牌,两人不由得又是暗叹一声。
痴情自古多遗恨。
第237章 勤政的大楚皇帝
走出公主府的霍光心中闷得有些发慌,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活泼开朗的公主殿下,活生生地变成了如今这般生无可恋的模样,却无计可施。转头看着不远处高耸的皇宫建筑群,不由得冷笑连连。
“皇帝陛下,你现在可当真是变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了。”
被霍光在心底里斥之为真正的孤家寡人的大楚当今皇帝闵若英却并没有这份自觉,上任半年的他,现在感觉非常良好。
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个秋收,便是以全国的大丰收而告一段落。除去极个别地方的天灾之外,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各地府库充盈,钱粮满仓,这让他踌躇满志。强大的经济能力,便代表着充分的战备能力,在他上任之后,兵部的权力开始急据扩展,全国的备战气氛逐渐浓厚起来。半年时间,兵部已经再次征兵十万,现在这支军队,在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已经开始逐一被派往东部边境。
齐国人在打服越国之后,不断向齐楚边境增兵,小摩擦不断,如果放在往年,老皇帝还在任上的时候,楚国的特使必然已经到了长安,向齐国释放善意,在闵若英看来,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投降,让他的自尊心曾多次受到重挫,现在,轮到他当家说话了,自然不肯秉承以前的老政策。
楚国闷头不语,你增兵,我便也增兵,今天你的巡逻队打了我的一个小村庄,明天我的突袭队便会去你的境内扫荡一番,总之,你有来,我就有往。双方在边境线上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但规模却都控制在百人以下。
闵若英认为自己的战略是成功的,一味示弱,只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可欺,只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齐人磨刀霍霍,自己又何尝不是枕戈待旦,双方都清楚,齐楚两国一旦大规模地开战,那就不是三两年能打完的,这必然是一场用时日久,耗费无数的灭国之战,赢者全有,输家将倾家荡产,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前,双方都不会轻易地启动大规模地战争。
可即便如此,现在的双方,也已经都能清楚地看到战争的魔兽那雄伟的轮廓了。
让闵若英感到欣慰的是,清理内政比他想象的要顺利得多,那些杨一和的爪牙也并不是那么坚定不移,在自己展露出铁血一面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很快便倒向了自己,而另一批中坚分子,现在已经走在了黄泉的路上。这些人,也就是国内的主和派,他们坚定的反对对齐开战。
秋冬时节,上京城的菜市口刑场,基本上血腥就没有干过,在一轮又一轮的清洗之后,现在楚国上下,基本上只有一种声音了,哪就是对齐开战,启动一统天下的战幕。
安如海去了西境,老皇帝的忠心奴才没有让闵若英失望,他很快便稳定了西境的局势,半年的时间里,便组建起了一支万余人的西军,虽然与以前左立行的西军还无法比较,但却已经让西境再一次有了一支朝廷的正规军,入冬后与邓朴的秦军较量过数次,哪怕每次都是失败,但从安如海的奏报之上,闵若英却看到了安如海越来强的信心,闵若英自己也知兵,当然能明白,这样一支新军,在与秦国边军虎狼之师的多次较量之中,能败而不乱,败而不溃,尽量减少损失,已是多么难得。
安如海对那个叫段暄的前敢死营军官赞赏有加,这个人,本来是应当在事后剪除的,但既然安如海很看重他,他也能用心替朝廷做事,那便饶他一命,闵若英甚至亲自下旨,擢升了这个家伙的官品。虽然心里还是不舒服,每当看到这个人的名字,他都会想到敢死营,想到秦风,进而想到自己唯一的妹妹。
敢死营没有被全部歼灭,这始终是一块心病,一个小小的副尉,就能将安如海赞不绝口,那逃脱的另外几个想必也都是一时英才,如果流落他国,为敌所用,将来必为楚之心腹大患,他们最后的消息,便是在落英山脉之中歼灭了秦国边军的一支偏师,阵斩了秦国一员大将。然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闵若英内心很复杂。可也不过是极短的一段时间,他便彻底忘掉了这件事情。西境有了安如海,现在已经稳如泰山,是自己好好经营东线的时候了。
越国被齐人打垮,现在已经彻底成了齐人的走狗,可大楚与越人并不接壤,反倒是秦国,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越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将军队调往越秦边境,使得越秦之间的关系愈来愈紧张,这对于闵若英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秦国对他暂时是没有威胁了。他可以放心大胆地在东线与齐人决一雌雄,只要此战获胜,那么将奠定大楚一统天下的基础。
作为皇帝,闵若英是非常称职的,自从登基之后,他几乎将他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处理政务的勤政殿中,连后宫皇后都疏远了,半年时间,皇后见到他的时间,屈指可数。与闵氏所有皇帝一般无二,对女色,闵若英并没有任何的贪念,与大齐皇帝三宫六院,女人无数比起来,闵若英身为皇帝,除了皇后一个女人之外,竟然连一个嫔妃也没有晋升一个,在闵若英看来,在女人身上浪费时间太可耻了。
虽说如此,但这个冬天,他纳妃之事,也已正式成了朝堂之上的一件大事,来自秦国的提议,让他不得不开始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
其实闵若英清楚,最初秦国的构想是想为他们的太子殿下提亲自己唯一的妹妹闵若兮加强双方之间联系的纽带,建立起稳固的同盟,但在昭狱事件之后,对方闭口不再提及此事,自然是通过某些渠道得知了其间的详情,这曾让闵若英甚为恼火,一种家丑外扬的感觉让他恨不得将秦风那个混账再从坟里挖出来撕个粉碎才好。
越国被齐国打垮,臣服,迫使秦楚之间不得不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议亲之事这才被再度纳入议事日程,不过这一次,和亲的对象变成了闵若英自己,对方愿意将他们的长公主嫁过来,成为闵若英的贵妃。
在当前的局势之下,或者以和亲的手段来加强双方的联系是一个更不错的选择,不过在闵若英看来,这必然又要浪费他更多的时间,皇后不会怪责他的冷落,多年夫妻,她很了解自己在想些什么,但来自秦国的长公主,必然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受不得气的金枝玉叶,如果自己让她觉得受到了冷落,传回秦国,反而不美了。
但来自朝廷上下的一致意见,闵若英不得不屈服,或者,自己可以将习武的时间压缩一点点。
“来来来,各位爱卿,简单吃一点我们再接着议事。”闵若英精神抖擞,看着太监们将一碗碗煮好的水饺端到一众大臣们的面前,笑道。在他自己面前,也放上了一碗,没有什么精良有菜肴,一碗水饺,再配上一小碟咸菜而已。
或者一般的普罗大众认为皇帝陛下吃饭,那一定是长得看不到边的条桌之上,摆放着无数的山珍海味,皇帝陛下每样只是略尝一尝便又会端回去扔掉,其实在大楚皇宫之中,历代皇帝都极其简朴,闵若英也不例外。
“多谢陛下。”一众大臣站起身来,向闵若英施礼,对他们而言,这也是常见的事情,在先皇陛下之时便是如此,能在皇宫里吃上一顿饭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朝中重臣。一些新晋者,甚至对此是激动莫名,这代表着他们已经跨入了大楚的最顶尖阶层。
“大年三十,却不能让大家回去与家人团聚,一起守岁,寡人之过也,不过诸位都是国之重臣,当能体谅国之重事,实在是不容耽搁。”闵若英微笑着道。
“陛下如此辛苦,我们做臣子的又怎么偷懒,能与陛下一起守岁,那是我们做臣子的荣耀。”左相马向东笑道,“大家说是不是?”
“对对!”一众人等连连附和。
“好好,大楚有你等,何愁不兴?何愁不能一统天下,来,开动起来,吃完我们再接着议事!”闵若英大笑着,举起筷子,运著如飞。
其它人也不再说话,埋头苦干,要是陛下吃完了他们还没有吃完,那这等饭也不用再吃了,可从下行到现在,粒米未进,也的确是饿了,今天是大年夜,这顿饺子,与平时可也意义不同啊。
大楚重臣们吃饭倒都是极快,看来倒是训练有素,顷刻之间,众人已是将眼前的一大碗水饺一扫而空,太监们收拾干净,众人也喝完了漱口茶,议题便又重新开始了。
“越国内乱,莫洛造反,席卷长阳郡,看其势头,只怕会造成更大的动乱,这件事情,于我们大楚有何影响?我们该如何加以利用,大家一起来说说看?”闵若英从桌上拿起一份案卷,在手中扬了扬。
第238章 祸水要东引
众人的目光都第一个看向了上首第一个的马向东,他是左相,百官之首,自然该有他来先发言。
马向东在座位之上向闵若英躬了躬身子:“陛下,昨天,程务本到臣下的府上去了,臣也问了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哦,他怎么说?”闵若英身体向前倾了倾,程务本是大楚东部边军的统帅,却因为与前太子关系非浅,在闵若英获胜之后,被调回朝,在兵部挂了一个闲职,平素基本上是看不见人影的,对朝政也基本不发表任何看法,老老实实的在上京当一个富贵闲人。
程务本的这种态度,闵若英还是挺满意的,他不是不想动程务本,但程务本在东部边军二十年,劳苦功高不说,在东部边军的威信实在太高,轻易动了他,东部边军不免军心不稳,二十万东部边军,可是大楚的精华,罗良上任半年了,也只能缓缓图之而不敢大动干戈。
“他说,莫洛难于成事,此人在武道之上是一个奇才,跨进宗师门槛,或者只是时间问题,但在国政大略之上,却见识肤浅,假以时日,必然大败亏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