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香江大亨_校对版by:蒹葭苍苍》-第5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李明豹这话,金庸也是一愣,继而也笑了:“是我着相了,本来神话就是荒诞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和正史比较?那么李生你还是接着说菩提老祖的事情吧。”

      第177章 好奇宝宝的麻烦

        好在金庸不但是一个佛【创建和谐家园】,也是一个写小说的,所以对于李明豹这样写,站在小说作者的位子,多少也是能够理解李明豹的心思。要是换了一个虔诚的佛【创建和谐家园】,并且对小说没有什么概念,那么李明豹单单是议论佛教始祖这个话题,就不会有人给他好脸色看。

        而现在听到金庸让自己继续说菩提老祖,李明豹也松了一口气,赶忙把菩提老祖的设定给说了出来:“菩提老祖在西游记里面,是最为神秘的一个人,但他的本事,却绝对不算小。孙猴子在他那里学了点功夫,就可以和天上的天兵天将大打出手,甚至连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

        我们可以说玉皇大帝是做天帝的,功夫上不高也说得通。但是他能和二郎神打得不分胜负,这就是最奇怪的事情。金大侠你也应该知道二郎神的来历,二郎神的身份可不简单,他不但是玉帝的外甥,还是玉鼎真人的徒弟,就算是封神演义当中,他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虽然后面一样的是上了封神榜,但他的实力却没有多少缺失,因为他是以肉身上榜,比起那些以真灵上榜的神仙,实力上不会有太多的压制。

        从封神到西游,这里面有多少时间,二郎神的实力肯定还有提高,但就是这么一个牛人,对上孙悟空的时候,却打得旗鼓相当。孙悟空的实力,差不多就能算得上是阐教三代【创建和谐家园】当中的佼佼者。

        但是阐教的那些人物,三代当中就算是洪荒走过来的也不稀奇。虽然孙悟空的出生也很高,是补天石的遗留,但他出生的时间太晚,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师傅,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实力?

        所以,他的师傅菩提老祖的身份,就很有问题。这么一个大人物,没有来头,没有去路,本就是奇怪的事情。但如果菩提老祖是大人物的化身,这一切就能说清楚了。”

        “李生你的意思是,这个菩提老祖,其实就是准提道人的化身?要这样说,也能说得清楚,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是接引佛主,或者是燃灯过去佛呢?”金庸是写小说的,他编故事的能力自然很强,所以单论到安排身份,他的能力绝对不比李明豹差,所以立马就提出疑问。

        “接引是阿弥陀佛,作为佛教的面皮,亲自去教导孙悟空,那样意图太明显了,不利于接引的形象。而燃灯过去佛,虽然是佛主,但是他的实力却没有高到那个程度。燃灯的原型,是阐教【创建和谐家园】兄,但却不是阐教十二金仙。所以他的确有实力,可以压制其他十二金仙,但是他仅仅是元始天尊的【创建和谐家园】,也就可以证明他没有成圣,要是成圣,他就不可能在元始天尊下面当【创建和谐家园】。玉鼎真人也是阐教十二金仙,但他教导杨戬从封神之前就开始了,那么多年的教导,要仅仅是燃灯教导几百年的【创建和谐家园】就可以超越,玉鼎真人真就是白混了那么多年。他们之间的实力,不可能差距那么大。而佛教当中有这个能力的,除了接引佛主,也就剩下一个准提道人,也就只有圣人,才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菩提老祖,必定就是准提,而不是燃灯或者接引。最最重要的是,准提道人的身份,在外界流传并不多,世人只知道阿弥陀佛,又有几个人知道准提道人?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接引佛主是门面,准提道人是管家,两个圣人不分彼此,才能把佛教发展壮大。”

        “李生这样解释,的确就能说得通了,但是准提道人为什么会是圣人,他又有什么教化功德呢?”越是听李明豹说,金庸的神情越是兴奋,因为李明豹讲了那么多的东西,在金庸的脑子里面,依旧没有找到什么破绽,所以李明豹这洪荒,或许真就有那个可能,把华夏的神话故事给梳理一遍,里面的人物,也能够讲得清楚来龙去脉。

        听到金庸这么问,李明豹本来想立刻把人物故事结构给说出来,但嘴巴却干了,等到喝了一口水之后,李明豹才觉得这样讲解,对于洪荒这个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现在单独讲某一个人,在洪荒体系当中,就会牵扯出来很多人。洪荒体系当中,只要是出场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牵连了因果,没有因果,他们也就不可能出场。而要讲明白因果问题,需要讲的人物也就太多了,现在一个一个讲,那最后金庸或许会知道有哪些人物,但是对于这个体系的了解,却是支离破碎。

        所以李明豹认为,还是应该从源头上面讲解,这样金庸才能够对洪荒体系,有个大概的认知。于是李明豹开口说到:“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打算讲,因为这样讲着太累,我还是从源头上面讲解吧。这样查先生你才能够快速的了解洪荒体系。”

        于是李明豹也就开始讲解起洪荒这个体系,龙汉初劫的内容,李明豹在稿子里面也就说得很清楚了,所以李明豹开始从龙汉初劫之后开始讲,讲到了十二巫祖出世,东皇太一和妖皇帝俊建立天庭,而巫族统治大地。鸿钧出世讲道,三千紫霄宫中客,成就鸿钧大道。分鸿蒙紫气,埋下红云祸根,然后两族争霸,之后共工撞倒不周山,洪荒大陆崩坏,致使女娲补天,斩杀玄龟撑天。

        比起给赵雅姿讲故事的心态,对上金庸李明豹就显得头疼,因为赵雅姿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很安静的,就是觉得李明豹这个故事太新奇,并且各种人物都能找到出处,觉得李明豹很有才。

        但是金庸听李明豹的故事,却是带着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当面就提出来了。就比如为什么鸿钧就有能力讲道?大家都是洪荒出生,凭什么你鸿钧就能先别人那么多步?

        于是李明豹就讲鸿钧那么牛,也是有理由的,首先鸿钧的出生也不一般,本就是三千魔神转世,然后转世又成为开天第一道先天一气。只要是洪荒第一次出现的物种,就没有不牛逼的。

        而鸿钧更是先天一气,这本体自然就高高在上,再加上鸿钧又有造化玉碟,直接参悟的就是三千大道,再加上他本体的能力和造化玉碟的功能,找到除了隐藏起来的那道鸿蒙紫气之外的鸿蒙紫气,也不算稀奇。

        最重要的是,鸿钧在龙汉初劫三族大战的时候,就把魔主罗睺给干掉,顺应了天道,降下无边功德,这样他的先天条件上就满足了成圣的基础,当然因为他和罗睺是在西方打架,直接把西方打崩溃了,他也欠下了西方一个大因果,最后给了西方两个圣人的名额,也算是还下了这份因果,再加上开天之后第一次讲道,有了第一次教化功德,鸿钧功德圆满也就正常了。

        但李明豹这样解释,也没有能让金庸满意:“照你这样说,那三千魔神转世,岂不都是大人物?洪荒生灵当中,原住民岂不是在弱势地位?但为什么你这洪荒第一本书里面,根本就没有写这样的东西呢?”

        “三千魔神毕竟是过去式,他们在洪荒转世,身份上自然就是洪荒的人,所以说他们也是原住民其实也没有什么错误。就像鸿钧这样的,你能说他不是洪荒的人物?再说了,三千魔神也不可能都幸运的修炼成功,还有很多没有修成灵智就【创建和谐家园】掉的,甚至被别人炼成了后天灵宝,所以三千魔神根本就不好讲,最多是写一个外传,和洪荒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在洪荒的人物,他就是洪荒的人物,而不是魔神。就像鸿钧为了补全天道,以自身合道,最后鸿钧就是天道,但天道却不是鸿钧。一样的意思,三千魔神是洪荒的人物,但他们却代表不了洪荒。”

        一个一个问题下来,原本和赵雅姿仅仅讲了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在金庸这边,却是连一小半都没有讲到,但时间上却花费了一个下午。等到沈宝兴来敲门的时候,李明豹和金庸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六点多钟,可以吃晚饭了。

        看到沈宝兴出现,金庸苦笑的说到:“宝兴,这次李生可是把我害苦了,谈了一下午的小说,弄得我本职工作都还没有做好,看来晚上是要加班了。”

        “什么样的小说能让查先生你这么心动?李生你也是好久没有来我们明报了,我都还以为李生你准备封笔了,没想到又拿出一个新的稿子了。看来香港的读者们有福了。你是不知道,你那么久不在我们明报刊登小说,差点就有激进的读者在我们明报门口泼红漆了,现在有了这份稿子,总算是能够把一些人安抚下来了。”沈宝兴由于李明豹来的时候正在外面,所以等到开门以后才看到李明豹,又听到金庸说李明豹有了新的小说,立马就高兴的说到。

        “这份稿子,不能立马就发出去,有些东西,需要调整,再加上一些问题,这个稿子想要发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金庸无奈的说到。

        “怎么了?李生的新稿子,难道是关于时政的。我看李生你也该反击一下了,现在香港报界,可是把你当成了个靶子,李生你既然要发出声音,在我们明报发就再合适不过了。难道查先生认为李生的小说和我们明报的立场有冲突?”沈宝兴也知道李明豹最近的麻烦,然后又听到金庸说稿子不能立即发出去,立马就以为李明豹的这份稿子,或许是染上了时政问题。

      第178章 奇书《洪荒》

        “要仅仅是时政问题,对我们明报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明报刊登这样的文章小说,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麻烦。但李生这部小说,规模实在是太过宏大了一点,直接就是拿我们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神话下手,给神话人物排一个座位,这样的小说,贸贸然的刊登,对我们,对李生来说,都不是好事儿。”金庸没有太过忌讳这个话题。

        “神话?”听到金庸的话以后,沈宝兴也明白了金庸为什么那么踌躇,这个题材,即便是小说,能够影响的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比起这个题材来,时政这种东西,还真就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看到沈宝兴听到金庸的话都是一阵了然,李明豹就忍不住有些羡慕嫉妒恨了,在自己觉得是【创建和谐家园】烦的时政上面,无论是金庸还是沈宝兴,表现得都很淡然,偏偏自己弄出来的小说,他们却都觉得是个大问题。这站的位子不同,想法就不同,实在是至理名言。

        明报这样的报纸,压根就不在乎讨论时政,反而他们更加积极喜欢讨论这个问题,就算是偏向某一方,然后抨击另外一方,别人拿他们都没办法。但是像李明豹这样的人,却偏偏就怕讨论这样的问题,到现在李明豹都不得不拿出洪荒来救急。

        对比起金庸和沈宝兴的淡然,李明豹对自己却只剩下蛋疼了。也就是这一刻,李明豹觉得自己在拿下电影界之后,还要再拿下香港的报界,至不济也要掌控一定的话语权,要不然以后遇到这样的麻烦,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查先生,沈先生,既然到了饭点,那我们就出去吃点东西,顺带的谈一下关于洪荒的事情。这本书的意义,想必查先生很明白,可能争议会比较大,但是只要是做好了,那么对于华夏的神话体系来说,就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我们华夏的神话虽然丰富,但一直以来这些神话人物都是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但只要洪荒能够深入人心,以后我们华夏的神话体系,也就有个谱了,西方神话,奥林匹斯神话虽然人物内涵上很乱,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神话人物排序很正常,这对于他们的传播也有好处。而教会神话体系,也就是上帝那一个体系,虽然人物少,但传承有序,每一个能说得出来的人物,都能立即让人知道这个人物代表着什么,但我们华夏的神话却没有这样方便,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矛盾,还怎么能够传播?”李明豹继续说到。

        “这个道理我们也明白,洪荒很符合我的口味,李生你知道,我也是写小说的,只要写小说的人,就忍不住想要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历史。看着自己小说里面的人物综横披靡,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更何况李生你这本恢弘大气的小说,更是能让人热血沸腾。但毕竟这本书牵扯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要是没有一个稳妥的处理办法,我并不赞成这本书这么早就发出来。”金庸说到。

        “好吧,这个问题还是等一会儿再谈吧,我们先去找一家吃饭的地方。这里是明报的地盘,想必查先生很清楚这边饭店的口味,那就要麻烦你了。”李明豹微笑的说到。

        “好吧,我来带路,这里还真有一家才开业的饭店,味道想当不错,今天既然李生你来了,我们就去那一家,他们的鲍汁捞饭味道很好。”金庸很有兴致的点评到。

        金庸在食物上面的成就比起蔡岚这样的美食家来,自然是比不了。但多年优越的生活,多少也是能够改变一些金庸的饮食习惯,对于一般人来说奢侈的鲍汁捞饭,对于他和李明豹这样的人物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这年月,鲍鱼的资源虽然也算不上太过丰富,但是两头鲍和三头鲍这样的好食材,还并没有以后那么紧张。这样的大鲍鱼都尚且如此,就更别说鲍汁捞饭里面的小鲍鱼,价钱虽然贵,但还没有到昂贵的地步。

        进了饭店,沈宝兴选了一个小型的包厢,然后金庸点菜,在上菜之前的一段空闲时间里面,金庸和李明豹他们,又开始讨论起关于洪荒的问题。

        对于洪荒这本书,金庸的评价就是奇书。这本书真要是出版了,那或许就是一部现代的封神演义。但如何发表,金庸却有不同的看法,这点在之前金庸的办公室里面就讨论了好久,而现在金庸依旧还在计较这个问题。

        听到金庸絮絮叨叨的说洪荒这本书有什么样的麻烦,李明豹干脆就把自己早就想好的东西给说了出来:“不瞒查先生,其实我在写完洪荒第一部,也就是龙汉初劫这一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写不下去了。

        虽然这本书的大致内容都装在了我的脑海里面,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物,我却觉得有点力不从心。这也是我到明报来的其中一个原因。我打算让一些经验丰富,或者说是对神话里面的人物很了解的专家教授们,来一起讨论关于神话人物的出处。

        毕竟单单靠我一个人就把这么庞大的体系给弄出来,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查先生也知道我的主业并不是在小说上面,虽然我有很好的创意,但是在这样一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小说上面,我却不认为我能够坚持得下去。万一什么时候我又开始忙了,那这本书后面的内容,就不知道还需要写多少时间。

        虽然对于我自己来说,时间早晚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对于这本书来说,我觉得越早让他出来面世,就越能够起到更多的效果。华夏的神话体系,也到了一个该整理的时候了,以前根本就没有人想过这方面的问题,而现在既然我想出来了,那就不能怠慢。

        不能让西方那些神话体系传播的时候,我们华夏的神话体系还是一团混乱,这对于后辈的教育上来,是一种极大的缺失。神话也是我们华夏的传承文化的一种,又怎么能不让他完美起来呢?其他的东西都有人能想到要整理,但偏偏神话的地位却非常尴尬,这本就很不正常。所以这个事情,我觉得靠我一个人不行,最好是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编撰工作当中。”

        听到李明豹这话,金庸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请那么多的专家,是需要花大价钱的,单单是为了这么一本书,就算是把利润都拿出来,也未必能够请到那么多的专家,李生你这样做,会亏本的。难道李生你为了你现在的麻烦,肯舍去这本书的利益?”

        金庸这话一出口,就弄得李明豹脑门上都是冷汗,他还以为金庸把这个事情给忘了。没想到金庸会在这个时候把这个问题给提了出来,看样子金庸在听到李明豹出书的时候,就已经明白李明豹为什么会突然弄出一个洪荒小说。李明豹那点小心思,在金庸这里压根就不顶用。

        当然对于金庸这样直白,李明豹也知道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掩饰。或许对香港的民众来说,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很难,但是对于金庸这样的人物来说,李明豹只要把东西给抛出来了,金庸多半都能猜出来李明豹的目的。

        好在李明豹知道金庸并不是想要刨根究底的研究李明豹到底偏向哪一边,说出这个事情来,也不过是为了成本做铺垫。在香港,绝大多数大佬对于成本这个问题,都很关心。

        而关心的后果就是很多香港行业的酬劳过低。这点在六叔身上,在金庸身上,都可以得到很多的解释。对于抠门的人来说,成本这个东西,就是要人老命的玩意。

        所以在流了冷汗之后,李明豹侃侃而谈的说到:“关于麻烦的问题,查先生你也知道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所以我有些动作,也是正常的。但是查先生你要是认为请那些专家需要花钱,这就说不通了。就算我们请再多的专家,那些专家在这个事情上,也不会收钱。

        相反,那些没有被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才会骂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讨论的东西,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找他们做讨论,是在给他们发挥的机会。这个东西要做好了,虽然不至于青史留名,但至少在某一方面上,他们就会成为这方面的精英,在学术上面,肯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所以我认为请专家,不但不会花钱,他们还会很努力的白干活。

        甚至我们不但要请专家,还要请宗教人士,专家对于某些人物的讨论,总归是没有宗教人士知道的东西多。很多隐秘的事情,外面的专家未必知道,但是宗教界的人,却可能在一些孤本里面,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事情。

        既然要把这本小说写成经典,那我们就必须全方位的考证这些人物的关系,把他们的来历和去路,彻底的查个清楚。也就只有这样,洪荒这本书出来以后,才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能够真正的影响到神话体系,单单几个人就盖棺定论,就算故事说得再好,那也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并不会深入人心。”

        听到李明豹的野望,金庸也忍不住热血沸腾了。在他听到李明豹的解释以后,他自己都认为自己要是参与到讨论当中,都不可能会要李明豹的钱。

        所以在思考了半响之后,金庸才缓缓的说到:“这事情要真的做成了,李生你这部洪荒,就会成为奇书,其内涵价值上面,绝对不会差于历史正本。”

      第179章 交锋

        金庸这样的评价,绝对不是开玩笑,要真像李明豹这样搞,不但邀请专家教授,还要邀请宗教界的人士。那么即便洪荒这本书一开始仅仅是小说,等到最后写完了,也不会有多少人认为这本书真就仅仅是一本小说那么简单。

        就好像封神演义,这本书实际上算起来,也是一本小说,但是在华夏神话体系当中,这本书的意义不下于圣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本书里面那么多人物,全都是有名头的神仙。甚至很多研究这个类型的专家教授,查找资料,都会用到封神演义。

        这样的情况下,封神演义就不单单是一本小说了,而成为了重要的科研资料。但封神演义比起还没有成书的洪荒来,又是小巫见大巫。因为这本书里面,不但囊括了封神演义,之前几次量劫也囊括在其中,之后的情节也囊括在其中,甚至就算是封神演义,洪荒也囊括在其中。

        这样宏伟庞大的体系,真要是建成了,那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一本华夏神话百科全书,只要是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神仙,你都能在这本书里面找到他们的来龙去脉。以后谁要是想要了解华夏神话历史,直接看看洪荒,立马就能够得到答案。

        这样一本书出来,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神怪类型小说生存的余地,甚至就算是封神演义,地位上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李明豹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想当的聪明,不但从专家教授身上入手,这样可以让这个体系不至于有太多的错漏。

        还从宗教界人士身上下手,这才是真正的高明。别的行业,或许对于神话故事不会太过有兴趣。但是宗教界人士却不一样,他们对于神话的重视,绝对不是别的行业能够了理解的。毕竟他们玩的就是神话,没有神话,宗教该怎么玩?自家供奉的神仙,在神话体系当中是个什么样的位子,岂能不关心?

        用现代生活当中的话来说,就相当于比后台。在一个公司里面,一个有着董事长后台的人,他在公司里面就是横着走,像螃蟹一样没有人敢动。

        另外一个人的后台是公司副总,他的底气就要少上一些,至于那些部门经理后台的人,对一般人自然是顺风顺水,但对上后台强硬的人,他们也就只有看着。

        而洪荒这部小说,让宗教界人士参与,其实就是让他们找自己的后台。佛教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吸引力,信徒不乏大亨大佬,所以他们要是有机会对洪荒下手,那么肯定不会放弃那么好洗地的机会。

        接引准提这两个佛教大佬,都是圣人,无敌的存在,除了合天道的鸿钧之外,别的压根就没有什么对手。这样的后台绝对硬气。而道教的后台是三清,甚至鸿钧都是他们的后台,道教也能满意,虽然三清最后分裂了,没有佛教团结,但这三个圣人本就是一体,自然也就没有问题。而造人的女娲娘娘同样是圣人,这样也好给人来个好的交代。

        这样一来,洪荒这本小说,基本上就相当于大家在给自己的后台排位,我的后台牛逼,我自然也能牛逼,由不得那些宗教界的人士不响应。以后传道的时候,也可以吹嘘自己的信仰多牛逼。

        当然,最后肯定会有人不满意,就比如那些后台算来算去不够硬的,但这样的宗教本就不占据很大势力,圈地搞不好,也怪不得李明豹,因果都让那些大教派给接过去了,反正不会有李明豹什么事儿。

        既然李明豹都有了一个周密的安排,金庸也觉得这样一本书,应该早日问世。至于第一部龙汉初劫为什么不用探讨就可以发出来,那是因为龙汉初劫的时候,什么教派都还没有出来,和现实的牵连并不多,也就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还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自然,李明豹的问题也就可以在这本小说出来之后,得到解决。

        所以在刊登洪荒这个问题上,金庸和李明豹都达成了协议。但洪荒这本书的刊登,不可能像李明豹之前那些小说那样刊登了就完事儿了,这牵扯到的东西太多,所以在刊登这小说之前,李明豹和金庸都准备先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第一是要扩大这本书的影响力,第二就是要让那些专家教授,宗教人士主动参与,把这事儿尽可能的搞得轰轰烈烈,对于传播这本书也是有大好处的。

        总算是搞定了这个事情,李明豹在回去以后,也睡了一个好觉,等到第二天,明报就刊登出了李明豹出新书了,然后在后天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于最近香港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明豹,绝大多数香港人都是有兴趣看看关于他的新闻的。而现在明报突然刊登出了不一样的李明豹新闻,自然能够引起香港人的轰动,明报的报纸才发出来没有多久,很多人就知道李明豹又出新的小说了。

        对于那些等李明豹小说等到花儿都谢了的人来说,这样一个消息就好像及时雨一样。而对于【创建和谐家园】来说,这个消息就像一个苍蝇那样,恶心得他们难受。好不容易把李明豹这家伙逼到了墙角,只要出现,就必定会得罪某一方面,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李明豹现在却说要发表什么小说,这不是在扯蛋么?

        李明豹的小说在香港有多流行,他们又不是不知道。真要让李明豹的小说发布成功了,别人哪里还会议论李明豹政治立场问题,原本好好的局面,居然因为一本小说就可能要翻盘,这可不是【创建和谐家园】想要得到的消息。

        于是晚上【创建和谐家园】就报道出李明豹写小说仅仅是一个幌子,他想要逃避一个严肃的,关系到香港命运的问题,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值得大家期待呢?

        【创建和谐家园】这样的消息,自然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但是其影响力,却远远没有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毕竟李明豹可以逃避问题,随便弄一本小说出来应付,但是明报这样的报纸,却不可能拿着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能让明报和李明豹两家联手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小说,又岂会是儿戏?再加上李明豹出手贿赂一些报纸,然后晚上香港的报纸,很多都在报道李明豹新出小说,并且还要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

        虽然不可能一下就扭转讨论李明豹政治倾向的话题,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转移话题讨论李明豹新的小说到底精彩不精彩的问题。

        等到新闻发布会开始,李明豹和金庸都是一身正装的出现在发布会的现场,然后立马就有很多照相机对着李明豹他们猛拍。等到李明豹他们坐好以后,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发出问题。

        “请问李先生,最近一段时间香港各大报纸都在讨论关于你的政治倾向问题,在这样的场合,请问李先生你能发表一下关于自己的看法么?”一个记者压根不守规矩的站了起来,并用大声的话语来提问,摆明了就是在踢场子的。

        早就知道这个发布会不会那么轻松的就开下去,所以李明豹对于这样的事情,有了自己的打算,现在这个记者站起来大声发言,李明豹也不害怕,直接冷冷的问道:“你是哪个报社的?难道连一点规矩都不知道?今天是关于洪荒的发布会,而不是其他问题的讨论会,你这样问,岂不是喧宾夺主?”

        看到李明豹这幅模样,那个记者一脸淡然的说到:“我是【创建和谐家园】的记者,至于我没有守规矩的问题,我向查先生和李先生道歉,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全香港的人都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李先生你出面,我自然要代香港人问个明白。只要李先生你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我们后面的问题自然会讨论到洪荒这部小说。其实我也很期待李先生你的新小说,因为我也是李先生你的书迷,但是小说的问题,毕竟是小事儿,而关系到香港未来前途的问题,才是大事儿。我们不能忘记大事啊。”

        听到这家伙是【创建和谐家园】的记者,李明豹就知道这家伙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的就跳了出来,经过这次的事情以后,李明豹和【创建和谐家园】那边算是彻底的成了仇家。【创建和谐家园】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那么容易就脱困,所以用手段也成了必然的事情。

        “既然这样,那我就说两句,香港的前途问题,我也很关心。但我知道我人微言轻,在香港这地方,我也就是一个小人物。大人物们都还没有发言,我这样的小人物又怎么可能敢说出自己的看法呢?既然你们【创建和谐家园】那么关心香港的前途问题,那么为什么到现在我都还不知道你们【创建和谐家园】老板胡闲的态度?你们自己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却偏偏要我这样的小人物来回答问题,岂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甚至即便是胡闲女士发言了,也轮不到我。论年龄,我才刚刚满二十岁,算是一个愣头青。论资历,香港有无数的前辈楷模,你们【创建和谐家园】却偏偏要让我发言,岂不是完全不把那些前辈楷模们放在眼里?你们【创建和谐家园】没有教养,也不能让我李明豹没有教养啊?”

      第180章 都不要痛快

        看到场下的记者们都开始做起了笔录,李明豹更是来劲:“我李明豹读的书少,但也知道什么叫做长幼有序,也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前辈。像你们【创建和谐家园】这样做新闻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不要脸了,还要让别人也跟着你们不要脸,这样的逻辑,我李明豹还真就接受不了。

        再说了,政治这种东西,本就不是我这样的年轻人能够接触的,干系那么大的问题,你们【创建和谐家园】居然需要找一个年轻人来解答,这才是真正对香港未来不负责任的做法。

        我本来就对这样的事情不了解,我最近两年虽然成功,但成功的行业却是在电影行业和小说行业。和政治毫无关系,你们却偏偏要拿这么一个问题来问我,叫我怎么回答?张冠李戴?还是胡言乱语?

        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你们【创建和谐家园】倒比我自己都还有信心,难道我胡言乱语的话,你们也能当成真理来解释?真要那样,香港的未来说是毁在你们【创建和谐家园】的手上也不算过分。好在你们【创建和谐家园】还不是港督府,要不然香港的前景堪忧啊。”

        李明豹一番像是机枪扫射的话句句打在那个记者的胸口,弄得那个家伙的脸色煞白。虽然他现在代表的是【创建和谐家园】,但他实际上的身份和李明豹却差了十万八千里,面对着李明豹这样大佬的询问,即便他是【创建和谐家园】的金牌记者,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毕竟关于李明豹的情况,他作为【创建和谐家园】的记者比别人更加了解。

        李明豹解决不了【创建和谐家园】,难道还解决不了他一个小记者?当初海上越南仔的浮尸,他也有过报道,自然知道李家的手段,万一他也像那些越南仔一样种了荷花,可没有地方去哭啊。

        所以李明豹一阵嘴炮,直接就把那个记者给说楞在那里了。而就在那个记者愣着的时候,另外一个记者也站了起来:“李先生,你说写小说的不懂政治,但我看倪先生却懂得很啊。对于倪先生最近的说法,李先生你觉得怎么样?”

        “倪先生?哪个倪先生?我记得我打交道的人里面,好像没有一个姓倪的?就不知道这位先生说的到底是哪一位?”李明豹装作好奇的问道。

        实际上这个记者说的倪先生,李明豹还真就知道。无缘无故被倪框那个家伙黑了一把,他要真不知道就成了傻子。但现在这个记者说起的时候,李明豹还真就敢说不认识什么倪先生。

        你倪框既然不给我面子,我凭什么给你面子?论实力,倪框虽然是靠着写小说成了富豪,但是和李明豹这样层次的富豪比起来,还要差得远。论小说,李明豹写的小说类型也和倪框不沾边,人更是见都没有见过,李明豹说不认识倪框,还真就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李明豹的话,立即就引起了新闻发布会的轰动。这年月,香港人不知道倪框的,还真就没有几个人,就更加别说像李明豹这样的大人物,并且行业也是差不多,怎么可能有不认识的道理?李明豹这话里面的新闻,实在是太劲爆了。

        还没有开始说到正事儿,今天李明豹这边就爆出了好多的新闻,点明车马炮轰【创建和谐家园】,这对于在场的记者来说,并不算太过难以想象的问题。毕竟【创建和谐家园】这段时间来干的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有气,就更别说李明豹这样的人物了。

        要不是李明豹怕犯了众怒,【创建和谐家园】现在会不会那么逍遥,都还是一个大问题,毕竟李明豹可不仅仅代表他,还代表李家。而李家手里面,却有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对【创建和谐家园】下一下黑手,真算不上什么稀奇。

        但现在李明豹却把倪框给绕进去了,这就是个大新闻了。有些记者都忍不住开始写什么同行相忌,文人互轻的标题了。又或者写新生代小说行家,看不惯老作者,要打对台戏了。对于这样的新闻,大家绝对喜闻乐见。

        正好最近报道李明豹政治倾向的文章已经变得不那么好卖了,任谁看到一个连续出现差不多一个月的标题在眼前晃荡,再八卦的人也八卦不起来,正好现在有了新的标题,换一换又能卖上好价钱。再加上等会儿李明豹他们要发布的真正消息,在场所有记者们都有预感,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新闻,有着落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8: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