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首席新闻官_夜火火》-第5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意认真地看着两位局长,深深鞠了一躬。

      由她在前,调研队一起向两人鞠躬致谢。

      刘国盛和卓宇也是百感交织,这不是高新院第一批到军部调研的学生,却最让他们印象深刻,他们在这群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的缩影,未来交给这些年轻人应该会越来越好吧。

      刘国盛感受最为深切,他对秦意的感官有点复杂,最终所有种种都化作一句期待和嘱咐:“以后加油,别辜负祖国的培养。”

      卓宇笑呵呵说:“以后可千万别丢脸,你们可以进过军部的人。”

      “是!首长!”

      至此,高新院大四学生在军部的调研活动告一段落。

      而秦意他们也成为高新院第一个完成调研的队伍,创下校史以来最快完成部委调研的新记录,不可避免的在四年级里小小的出了把风头。

      当然,也有人酸秦意他们,明明还有半个月调研才结束,每年都有人提前完成调研,但人家都会在调研单位呆到最后一天,趁机多攒些资历,秦意他们恐怕是在军部待不下去才会提前结束调研。

      秦意他们压根没在意这些,这半个月忙得后脚打脑勺,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还剩下半个月可以自由安排,元悦然想去度假,邵景便提出了一起去旅行的计划。

      显然,度假很好培养感情。

      但秦意却拒绝了,并非不愿意跟同学休假,而是她迫切地想要让自己成长起来。

      明琪对自己心怀叵测,她不相信明琪这次被周牧泽警告后就会死心,她不能永远是被保护的那个人,她想不依靠任何人,也想……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考虑再三,她决定去找陈教授。

      陈教授接到秦意的电话,让她到学校教工宿舍找他。

      教工宿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现在已经非常老旧,但看起来却一点也不颓废,攀爬月季爬满墙壁,粉红的花朵缀满枝头,四季不谢,非常浪漫,这里也是学校里非常著名的景点之一。

      秦意按照陈教授给的地址来到教工宿舍三楼,走到最里面那套房子门口,按了按门铃。

      大概过了两分钟,防盗门被人拉开,陈教授戴着老花镜出现在门后,看到是秦意,笑呵呵道:“秦意来了啊。”

      随后拉开防盗门前的铁门。

      铁门发出沉闷的声音,看起来也有一些历史了,老旧得让人怀疑这东西随时可以退休,然而这栋楼里十户有【创建和谐家园】户跟陈教授家差不多,很难想象这里正住着或以前住过前几任外交部发言人以及各部委退下来的新闻体系领导。

      秦意跟着进去,换了拖鞋,随后陈教授看着她带来的水果,没好气道:“你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我这里又不缺你这口。”

      秦意笑了笑,“我这不是有事求您么?所谓礼多人不怪。”

      贵重的礼物肯定不合适,学校也不许学生送礼,第一次上门总不能空手来吧?

      陈教授好笑地摇摇头,拎过她手里的水果,“坐吧,喝茶吗?”

      “好啊。”

      陈教授泡了壶茶,给她倒了一杯,坐在沙发另一头,问道:“说吧,找我什么事?”

      秦意抿了一口茶,坦白自己的来意:“还剩下半个月调研才结束,我想趁这段时间找点事做,补补自己的不足。”

      陈教授闻言神色柔和了些,上进的学生谁都喜欢,便道:“你想做什么?”

      “当然是实践啦。”实践永远是积累的经验最直接的办法。

      陈教授无语地看着她,刚才还当她客气多礼,这会就直接要实践机会了,没好气道:“半个月时间不会有单位会要你,要你的肯定档次太差,去不如不去。”

      秦意点头如捣蒜,“我跟您想的一样。”

      陈教授道:“拍马屁没用,我这里也没有实践的机会。——你不是想补补自己的不足么?那你觉得自己的不足是什么?”

      秦意瞅着陈教授脸色还算好,便道:“您经验丰富,您觉得我哪里最需要提升?”

      秦意倒不是真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而是比起陈教授这样资历深厚的老师来说,她对华国新闻官体系的了解远不如陈教授,要知道陈教授曾经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助手团成员,卸职后受高新院邀请才回校任教。

      所以,陈教授也必然比她更了解自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官欠缺什么。

      陈教授沉吟了片刻,说道:“半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去实践不如多磨练基本功。你是从国外转回来的,国外的教育跟国内的教育差别很大,咱们学校培养的是华国新闻官,没有哪所学校比高新院培养的新闻官更合适华国国情,所以我建议你这半个月多了解一些学校的课程,多做一些基本功。”

      “基本功?”

      “嗯。”陈教授站起来,示意秦意跟上。

      他领着秦意走进书房,书桌上正摊开着一份外文文件。

      四年级学生调研期间,陈教授只有一门三年级的选修课在上,但平时也没闲着,偶尔去给政府发言人讲讲课,或者帮助某些机构翻译一些外文资料,这会儿便是在帮一个部委下属单位翻译外文资料。

      陈教授从书橱里找出一个文件夹,翻了翻,随后递给秦意:“你把这份文件翻译成英文。”

      “您的意思是让我练习翻译?”

      陈教授点头。

      秦意接过文件夹打开快速看了看,这是一份几年前政府对外发布的官方文件,这对于她这个从小生活在英语母语国家的人来说不要太容易。

      112 区别

      秦意明白陈教授让自己巩固英语的用意。

      在涉外场合,不论是官方或者民间,一般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虽然各部委都有自己的翻译人员,但作为政府发言人,尤其是外交部军部这样经常涉外的部委,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外国记者采访,碰上华语说不顺或者不会说华语的记者,如果政府发言人不会英语,这采访还要不要继续了?

      她以为自己马上就能完成这项作业,但是很快,她就被打脸了。

      第二天,她依旧去教工宿舍找陈教授,把翻译好的文件交给陈教授。

      陈教授从头到尾把她的译文看了一遍,把文件拍回去:“不合格,重新翻译。”

      秦意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能保证译文绝对通顺且完全按照原文翻译,为此从头到尾检查了四五次,原文都快背下来了,但是陈教授说不合格?

      秦意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文件了,拿起那份译文逐字逐句再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问道:“陈教授,哪里不合格您能指给我看么?”

      陈教授反问:“你翻译这份文件的时候是以什么为标准翻译的?”

      “以什么为标准?”秦意仍然不大明白陈教授的意思,眉心皱起来,“当然是以原文的意思为标准。”

      陈教授点头:“没错,翻译必须以原文意思为标准。”

      这不是废话么?不过秦意也就是在心里吐吐槽,不敢真说出来,陈教授说不合格肯定有不合格的地方,她竟然完全无法觉察是哪里不对!这问题就严重了。她连忙问道:“那为什么翻译不合格呢?”

      陈教授道:“大概意思对了,有三个重要的地方不准确。”

      “哪里?”

      陈教授也不绕弯子,翻开译文一处处指给她看,“这三个地方对文件的原意翻译不够准确。”

      秦意瞅着那三处,她很确定英语里是这么用词的,但陈教授这么一说,她不是很确定还有其他准确的译文了,干脆直接问陈教授:“陈教授,这三处我不知道其他译法,您能不能给我讲讲?”

      陈教授却不打算直接告诉她,反而另外下了一个任务:“你回去了解一下各部委的翻译人员是什么情况,了解清楚再来跟我谈。”

      秦意领着自己翻译出错的译文回了宿舍,立即去找了外交部翻译司的资料,还看了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同声传译的视频,折腾了整整一天,随后又去问元悦然怎么翻译。

      “你打算毕业后去外交部翻译司吗?”元悦然看她一整天都在看外交部翻译司的东西,好奇问道。

      秦意摆了摆手,有气无力道:“没有,是陈教授让我翻译一份资料,我翻译出来后,他说有重要错误,让我看看各部委翻译人员是怎么翻译的。”

      “给我看看。”

      秦意把文件递给元悦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华夏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1元悦然先把原文读了一遍,接着读了遍译文,她的发音和连读都非常流利。

      读完,元悦然说:“没什么问题啊,那老头子不会是故意捉弄你吧?”

      秦意突然想到了什么,“你再读一遍译文。”

      元悦然从善如流,“the manufag sector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national ey……”

      听着元悦然的发音,秦意突然有了想法。

      第二天,等陈教授下课后,秦意拿着重新翻译的译文去找陈教授,“陈教授,您说的那三处我重新翻译过了,您看看对不对。”

      陈教授翻开文件看了看,点点头:“嗯,对了。”

      秦意松了口气,继续说:“您让我了解各部委翻译人员怎么做翻译的,我了解到咱们政府的翻译人员似乎大多带有一些华国口音,尤其是外交部的翻译,虽然连读很流畅,发音也很清晰,但依旧有些不明显的华国口音。——这是政府的刻意要求吗?”

      陈教授笑道:“刻意倒没有,不过带华国口音确实有些原因,一个是政府翻译人员基本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没有在英语母语国家生活多年的经历,即使学习英语多年,带华国口音是不可避免的,至于第二个原因,作为政府而言,是不是native的发音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准不准确,再说如果要native发音,是要偏美式还是英式?”

      秦意:“……”感觉膝盖中了一枪。

      陈教授知道她是非常纯正的美式发音,不由笑了笑,“我让你练习翻译,不是要你改变发音,而是要你在翻译时注意华国特色。”

      “华国特色?”

      “嗯,我所指的华国特色,并非是用发音来彰显,而是——”陈教授指着译文里从正确语法上看非常别扭的用词,“官方文件的翻译必须要逐字逐句翻译,要保证每一个字都按照原来的意思翻译出来,不能出现任何偏差,哪怕这样看起来有点奇怪。”

      秦意终于明白为什么了,先前她按照英语国家习惯翻译出来的译文确实没有语法错误,但并不能完全符合政府精神,这可能会导致政府文件对外宣传时出现误差,甚至被误导。

      看她明白过来,陈教授一笑:“你再翻译一下:朝鲜。”

      &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韩国呢?”

      “republic of korea。”

      “那么国际上分别怎么翻译?”

      “h korea。”

      “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翻译跟国际翻译不一样吗?”

      秦意点点头,“因为我们同时承认这两个国家,并且同时与这两个国家建交,但英语不存在‘韩国’‘朝鲜’的差别,所以英语国家只用‘h korea’称呼南北两方,而且以‘south korea’“作为‘korea’的代表。”

      陈教授嗯了一声:“没错,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用词,一个词的不同就能体现国家的外交政策,作为政府发言人对这些要更为敏感,绝对不能犯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涉外问题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变成大事件,再多的谨慎都不嫌多,国土上我们的军队必须寸土不让,在外交上,我们要只字不让!”

      113 似是而非

      “在表示原则问题上,我们的言语要准确,立场要坚定,但在一些问题上却又不能太准确。”陈教授忽然话锋一转,笑着说:“比如记者恶意的逼问,或者敏感问题表态,在没有获得政府授权回答时,这时候你就要学会打太极,通过打太极回避对方恶意的逼问,甚至借此为国家争取到余地。”

      这种情况,秦意知道。

      网络上经常能看到有人抱怨政府发言人说话似是而非,还有人调侃外交部经常是仿佛说了很多话,但实际又什么都没说,总结起来就是说了一堆废话。

      实际上说话“似是而非”是政府发言人必备的技能,新闻发言人站在发言席上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政府向外界传达政府信息的代表,当有记者问到政府不方便透露的信息时,出于保密,发言人不能如实回答,但又不能拒绝提问,这便造成了不能说真话又不能说假话的情况。

      尤其是外交部,交涉的对象是国与国之间,言论必须委婉,留有余地,不能像人跟人一言不合就放狠话,一个国家放狠话动辄便是国际争端,严重者可能引发战争,但如果仅仅是一时意气,没有实际行动支持言论,久而久之国家权威都要打折扣,无论那种结果都得不偿失。

      可以说,用战战兢兢来形容新闻发言人这份工作并不为过。

      “这需要你自己慢慢摸索,任何人都不是一夕成长起来的。”陈教授殷切嘱咐。

      秦意黑白分明的眼眸莹莹生辉,“嗯,我会努力的。”

      “既然要磨练基本功,不能光说不练。”陈教授对这个学生的悟性和心性都非常满意,爽快地把自己在翻译的那沓厚厚的资料交给了秦意,“这份资料就拿去练习吧,一个星期后把译文交给我。”

      秦意:“……”您这真不是偷懒?

      心里暗暗吐槽,她还是默默的接过资料,开始早出晚归泡图书馆的日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4: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