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食王传》-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大胆应声跑了,孙掌柜喘了口气,怨不得他不喘气,他当掌柜几十年,何时曾吃过这么香这么可口的吃食?尤其还是用平时根本没人吃的灰不啦叽的鳅子做成?转身连连对王况赞道:“大郎真是好手艺,真是好手艺啊。”想了想,叫来祝四娘子,另取了个大钵,倒了大半的泥鳅芋子进去,让她端到堂前,给那些刚刚一直抱怨的食客每人分一小碗,一来算是陪罪,二来么,也是乘机传传口碑。将来这道菜可算是镇堂招牌菜肴了。得知王师傅全程目睹了做法后,当机立断,给王师傅涨了工钱,让他守好嘴巴,不要外传。

        见孙掌柜这么处理,王况也是暗中佩服,毕竟是几十年的老掌柜,处理事情来还是果决的。

        闻讯赶来的孙铭前尝过泥鳅芋子后也是喜笑颜开,连连称赞。心下得意洋洋,佩服自己慧眼识珠,挖得王况这个宝来。在得到王况确认会将做法全教给王师傅后,就拍板王师傅从此就是掌勺师傅,等以后再来掌勺师傅,王师傅就专门负责做泥鳅芋子,又让孙掌柜明日起交代那些送鱼来的人,多多摸些鳅子来,与鱼同价。同时再次交代,以后王况在店里做什么,他人不得干涉。有了泥鳅芋子这道菜,富来客栈从此必定生意兴隆,说不得,以后还能开家酒楼起来。

        得知如果再有一味调料,泥鳅芋子味道会更好后,仔细询问了王况辣椒的样子,又听说岭南一带约摸会有此物,便吩咐平素机灵的李大胆:“打烊后去帐上支些钱,明日一早起程前往岭南寻访此物,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找到了就给你涨工钱。”

        李大胆也是高兴,若是自己找到这叫辣椒的东西,日后客栈生意兴隆起来,这其中也有自己的功劳,以东家平日待人不薄的脾气,自己今后的媳妇钱是有着落了。赶忙应了声。

        都吩咐完毕,孙铭前又把孙掌柜叫了过来,让他叫人把王况院里杂物间里的东西都搬出来,改成个小厨房,所有厨房里该有的家什都给一一备齐了。然后告诉王况:“大郎日后要做些什么吃食,就在那小厨房做就是,一来免得传得沸沸扬扬,二来以后自己想做些什么吃的也方便不是?日后说不得,伯父我还要常来叨扰一二。”

        见孙铭前这么安排,王况也有些感激,这么做是最好的了,既可以保密,也可以保护自己,虽然他自己是没有密技自珍的想法,但目前年纪小,没任何的根基,还是要低调为主,更何况有了单独的小厨房,以后自己要做什么也方便。于是趁着这机会让孙铭前帮着找块大平板石头来,以后吃饭就在院里吃,也是方便。

        这边里面在商量着,外面堂前却已经是翻了天了。吃过泥鳅芋子的直喊不过瘾,还在央着祝四娘子多分些,一人才一小碗哪够,起码一桌要来上一钵才行。祝四娘子招架不住,分完钵里的就赶快跑了,留了个孙掌柜和孙二李大胆在那应付。

        “掌柜的,别小器了,有多少端来就是,钱决不少你的。”一个食客大声嚷嚷到,引起一片附和。

        “对不住诸位,实在是没了,后日保证一定有。”收鳅子可是要明日才能交代给那些送鱼来的农户,最快也得明日晚间才能有,因此孙掌柜也不敢说明日就有。

      ¡¡¡¡Íõ¿ö¿É²»¹ÜÕâЩ£¬×Ô¼ºÂÕ²»¶¯¹ø²ù£¬¾ÍÔÚÅÔ±ßÓÖÖ¸µãÁËÏÂÍõʦ¸µ³´ÁËÅ̲¤²Ë£¬ÄÃÁ˸öÍÐÅÌ£¬ÓÖÊ¢ÁËÁ½Íë·¹£¬Á¬×ÅÒ»ÍëÄàöúÓó×Ӷ˵½×Ô¼ºÔºÀïºÍÍõÙþ³ÔÍí·¹È¥ÁË¡£

      第十一章 富来客栈的春天(上)

        第二天,好睡懒觉的王况睡到太阳都爬上老高一节了才起床,王冼已经不知道跑哪里去玩了。打了水梳洗完后,喝了几大口井水,被水一【创建和谐家园】,胃就开始咕咕的【创建和谐家园】要吃的了。来到厨房,王师傅没在,估计是去采买食材去了,只得祝四娘子在里面忙着。见到王况进来,祝四娘子热情的招呼:“大郎起了?锅里给您热着吃食呢。”昨天的经过祝四娘子是看着眼里的,知道这是东家看重的人物,因此也存了十二分的小心,加上王况也才十来岁,正与自家儿女年龄相当,又是孤儿,那心里的母性就不知不觉的起来了。因此早上未见王况起来,也不用孙掌柜吩咐,就在锅里给王况热着了吃的。

        早餐很简单,一大碗粥,一碟腌茄子。王况虽爱美食,却不是挑剔的人,有条件就吃好的,没条件,简简单单的也能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热粥下肚,胃也舒服了,不【创建和谐家园】了。

        才吃完,却见得孙掌柜领了昨日卖鳅子的胡六进来,原来这胡六是城外刘庄的庄户,农闲时不光去摸鱼,还经常帮人做些泥瓦活。今日进城来是想寻着找些活干,找不到活再去摸鱼,正在城门口蹲着呢,却被孙掌柜看见,孙掌柜也是知道胡六会泥瓦的,就领来帮王况改厨房了。

        经过昨日的泥鳅芋子一事,孙掌柜早将对王况的一点点不满丢到爪哇国去了,现在的他看来,王况可是客栈的财神爷,一大宝贝,也就开始对王况的事情上了心。当了几十年的掌柜,也知道凡是【创建和谐家园】傅,对厨房的布置有自己的喜好,就领了胡六来找王况,看看那厨房该怎么改。

        王况抡不动大锅铲,因此既然那厨房是做了自己专用,就带着胡六去那间房里指点着该怎么怎么该,首先是灶,交代胡六垒个双锅灶,一大一小,大锅用来热水,小点的用来煮菜,至于要蒸东西,就到客栈的大厨房去就好了。灶旁又垒个泥炉,方便炖东西。灶还是高台灶,但灶旁砌了个高台,方便王况操作,等以后身量高了,再改台子就是。交代完后,在一旁侯着的孙水根也明白了锅的大致大小,一般垒灶都是要先有锅然后按锅的尺寸垒出锅台的,这就要去买锅,却被王况叫住。

        王况是知道现在的锅都是没把的大锅,自己现下设计出的小灶要买的锅恐怕还要预定,既然要预定做,不如就做个合适的,带个把,以后自己有力气了也能重新体会炒菜时颠锅带来的【创建和谐家园】。比划半天,没见过后世炒锅的孙水根还是不大明白王况要的是什么。干脆,王况跟着孙水根去铁匠铺子自己和铁匠说,顺便把一些现在没有的家什也定了,比如说刨丝的刨子,挤蒜汁的工具等等。

        铁匠铺也不远,南门边上就有一个。起身前,孙掌柜又神秘兮兮的把王况拉到一旁,递给他一个钱袋,里面沉甸甸的,估计有好几十文钱。原来昨晚东家特地交代了孙掌柜,不再按掌勺师傅的定例给王况月钱了,而是小钱随用随给,到年底再给王况利钱,现在的孙铭前已经是彻底的把王况看成了平等的合作关系。也正是他的心态摆得对,为他日后的大富贵埋下了种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到铁匠铺后,那铁匠毕竟经年打铁,王况一说一比划,就知道王况要的是东西该如何做,大锅是现成的铸锅,小锅是没办法铸了,要现打,不过也快,下午就得。交代了铁匠锅先打好后送客栈里去,王况就让孙水根就抱着大锅回去了。自己手上有了钱,现在又没什么事情,王况准备逛逛,看看有什么好买的,就是王冼不知道跑哪去野了,不然兄弟俩一起逛街,买点吃食,也是件快乐的事。

        城里一圈逛下来,也没见着什么好买的,逛到一家药店前,想起早上吃的腌茄,王况才想起在客栈里就没见过卤制食,只见到过酱肉。决定买些药材来卤东西。卤料的配方是王况自己琢磨出来的,琢磨出来后才发现成分和市场上卖的十三香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用量比例不一样而已。后世他的冰箱里还有一大罐卤了多年的半陈年卤汤呢。

        到药店买了些八角,草果,肉蔻,陈皮,丁香,黄芪,甘草,当归,熟地,小茴香,白芷,良姜和砂仁(小豆蔻),其他香料客栈厨房里有,倒也不用买,没酱油也很简单,就把厨房那酱舀些将汁水过滤出来用就是。药店倒也细心,因王况没拿药方去的,所以就帮王况每种药材都单独包一小包,免得搞混了。开玩笑,要是搞混了,煎药时一个不小心煎错了,出了问题不还得说我药店不良啊?伙计心里埋怨着不知哪家的,让这么个小孩子来买药,也不说清楚。他哪知道王况买去跟本不是煎药喝的。

        路过遏跃跟的羊摊前,却见得他摊前的两张小胡桌上已经是人满为患,看样子生意很是不错,遏跃跟正忙着呢,抬头看见王况,连忙招呼:“大郎来了啊,来喝碗羊汤。”他眼力倒也尖,眼见得王况身着一身新衣,脚上的木屐还是那种有钱人家用皮子做系(系:用于将木屐绑在脚上方便行走的绳子,有点类似现代人字拖的上面“人”部分,不过不是像人字拖那样,而更接近于草鞋上面的草绳)的那种,远比普通人家用麻绳做系的高贵许多,也就明了王况应是有了际遇。

        “不了,谢谢大叔,您忙着,改天得空我再来,说实话,一天没喝大叔的羊汤,还有些想念呢。”王况笑着推辞,见的对自己有恩的遏跃跟生意好起来,他也开心。

        “那可说好了啊,一定来哦。”遏跃跟见王况手里拎着几个小包,大概还有事情,也就不再坚持。

        回到客栈,孙掌柜见王况手里拎着几个草纸包,好像是药的样子,现在已经将王况当成宝贝的他不由的心里一抽:这小祖宗得病了?赶忙上前一把就搀住王况,也顾不得自己老胳膊老腿的了,扭头冲旁边正在抹案子的孙二喝到:“没个眼力见的,没见大郎手里拎着东西呢,也不来帮衬一把。”又转头问王况:“大郎这是……?”病这一字他可不好乱说,忌讳着呢,别没的病的被他一说还真病了。

        王况哪里知道就这一会工夫这老头心里已经绕了多少道弯了,笑说到:“孙爷爷也太爱护小子了,不就几包药么,轻飘飘的,自己能来,再说孙大哥这不忙着呢。”

        这话一出口,可惹祸了,那边孙二听的赶快丢下抹布,三步并一步就蹦了过来,只嚷嚷:“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大郎我来背你回房歇着。”那边孙掌柜已经扯着老嗓子在叫:“水根!水根!狗娃子的跑哪去了?快去,赶快去,去北门回春堂请他们老掌柜的过来瞧瞧!”

        你说他们能不紧张么,眼看昨天的那些不起眼的没人吃的鳅子经过王况的手一倒腾就变成了人间美味,引起食客争抢,还有几个食客已经预定了明日晚间还要来吃那泥鳅芋子汤呢,王况这时候可已经成了宝贝中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凉了,见他拎药回来,还真是担心这祖宗真有个三长两短的,别说东家会罚他们,就他们自己也不好受,这可是财神爷啊,有他在,客栈的发达指日可待,客栈好了,依着东家的性子,他们这些个人也能沾很大的光不是。再说了,这么个小孩子,却重礼节,一口一个的大哥爷爷的叫着,退一万步来说,就是王况没有那神奇的做食之才,他们也是紧张的,还是个孩子啊。

        王况这才知道他们误会了,却也实实在在的为他们的关心所感动。赶忙解释:“孙爷爷,孙大哥,我身体好着呢,这不是煎来吃的药,是用来做吃食的。”

        听得王况解释,孙掌柜这才缓过气来,直抚着胸:“吓死老头子了,吓死老头子了……”然后犹自不信的问:“大郎你这药真是拿来做吃食物的?可别瞒着孙爷爷,有病就请郎中来看,疹金你不用愁的。”

        “真是做吃食用的,我瞒孙爷爷做什么?小子心里知道,孙爷爷爱护我得紧呢,有事定不瞒您。”

        “那就好,那就好。”孙掌柜总算放下心来,一边又挥手让原来在王况院里帮忙改厨房听得掌柜叫唤而赶来的孙水根回去:“没事了,忙你的去。”

        总算安抚了一众人等,这时候已经有食客在堂前吃酒了,见老掌柜的和伙计这么紧张一个小孩子,个个好奇,就有人问孙二:“我说伙计,这小郎可是你们东家独子啊?瞧你们紧张的。”

        得过东家的吩咐,孙二自然不会说实话,只说到:“这是我们东家的远方侄儿,自幼就得家里喜爱,人又聪明,双亲故去后,东家就接了来放跟前疼着,可疼得紧了,我们自然也就紧张不是?”

        “那是那是,你们东家的心好那是远近闻名的,自家侄儿那不是更疼惜,小郎好福气哦。”

        尴尬的笑笑,王况也不答话,只拱了拱手。拎着几包药就往厨房去了。

      第十二章 富来客栈的春天(中)

        来到厨房,祝四娘子在烧火,王师傅正在做食。堂前闹出的大动静他们是知道的,只是一时间走不开,没法去瞧,见得王况拎了几包东西进来,也就都用探询的眼光看着王况。王况笑笑:“路过药店的时候想起一种很方便的吃食来,就买了些用得上的药材来。对了,得空还得请婶婶帮我缝几个拳头大小的布袋来洗净晒干,下午要用的,可好?”

        “好啊,这我这就帮你缝,正看着火的,一边缝一边顾灶火也是方便。”祝四娘子应了声就回房去取针线和碎布了,唐时布料还是比较珍贵的,一般人家做衣裳剩的边角料都是归拢在一起,舍不得丢的,等到凑够了,也能拼出件小衣来。

        “大郎这是又要做什么吃食了?”王师傅见王况又要出手,很是期待。

        “做卤食,就像酱肉啊什么的,不过有些不同。厨里可有些什么新鲜的肉或下水什么的?”王况眼里扫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可做卤味的材料,很是奇怪。

        “有啊有啊,昨日刘庄一头牛摔断了腿,眼见得不行了,就杀了,先那胡六来的时候顺嘴说出来,掌柜的就派人去买了一扇肉和下水来,都在井里吊着呢。”

        原来唐时并没有肉牛,都是耕牛,平常人家好好的牛舍不得杀,也根本不敢杀,耕牛都是在官府备案的,牛病了或伤了后还得让里正验过后才能宰杀。孙掌柜一早听得这事情,就安排人去买了肉和下水来,牛肉可是平常少见的吃食,这逮着机会好说好歹才从庄户门口中抢下一扇,买得多了,现时间天气转热,就吊在井里保险了。井里的温度通常都是冬暖夏凉,夏天用来存肉,三两天也是没问题。要是肉多了,就只得放冰窖去了。

        王况听得大喜,牛肉好啊,卤起来又香又有嚼劲,问明了下水里还有半个牛肚后,就央王师傅去切了几斤牛肉和一半的牛肚来。洗净了,牛肉切成约摸一斤左右大小和牛肚入锅汆煮。等牛肉熟了,捞起用凉水冲净,放一边备用。那边王况已经将买来的药材洗净晾着了。

        忙完这些,已经是中午,习惯一日三餐的王况就在厨房随便找了点吃的,填了下肚子。

        晾着的药材都已经干了,祝四娘子缝好的布袋也已经洗净晾干。用麻布做的袋子很是合王况的意,布料并不密实,还有些隐隐的小孔,比后世的纱布却密了许多,这样有小孔的袋子最是好用,在卤的时候袋里的药材不会跑出来,连碎末也不会掉,而汤汁却能很容易的渗透。

        考虑到卤味可能带来的影响,王况让孙掌柜遣人去把东家孙铭前叫来,看他要怎么安排卤味的配方保密。这配方对王况来说是小菜一碟,后世的他就把自己的配方放到了网上,再说对王况来说,只要自己有脑子,就能变着花样的搞出很多东西来。虽然不知道这配方在唐代的重要性和轰动性,但是也能猜到,卤味这么一个能带来革命性的吃食,对客栈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想想,每个来往的商队,看到这种容易储存又美味的吃食,能不动心?只要是常年在外面跑的人,总有露宿野外的机会吧,对于商队来说,让他们选择只有咸味的酱肉(唐时的酱肉多用牛羊肉,用豆酱,盐再配一两样香料煮熟就成了,没经过卤制,味道根本进不到肉里)和香味扑鼻的卤味,多半会选择后者。

        闻讯赶来的孙铭前听了王况介绍,想了下,又把祝四娘子单独叫到帐房嘀咕了半天,才出来告诉王况,以后他这个现在还没出现的卤味就由祝四娘子操作,配方自然捏在孙铭前自己手上,以后他每天在家里按王况提供的配方把药材加工好都碾碎了包在布包里再送到客栈来,这样即使操作流程流传出去,但配方却是能保密了。

        此时王况才知道,原来祝四娘子竟然是孙铭前夫人的姨表妹,因丈夫去世的早,自己拖着三个孩子,孤儿寡母的又不容易,而祝四娘子又不愿意改嫁,虽说夫家中叔伯平时对他们孤儿寡母也颇多照顾,但都是穷苦人家,再照顾也是有限。孙铭前夫人自然看不得自己表妹受苦,和孙铭前商量,反正客栈里也需要烧水洗碗的,就让祝四娘子把自家田地托付给叔伯后来客栈帮忙了,孩子也和叔伯住一起,祝四娘子也就旬日才回家一趟,给孩子带些东西。

        了解情况的王况不由的感慨古人的淳朴,可以说,从他穿越来到现在为止,他还没见过什么勾心斗角阴险狡诈的人物,基本上个个人都是很实诚的样子,不由为自己感到庆幸:人品大爆发啊,可比其他穿越人士幸福多了,都是碰到好人。

        事实上,王况目前接触的人都属于社会底层,尤其是商人,地位比农人还低,也仅比乞丐【创建和谐家园】和流民高一点点而已,比起匠工类的还不如。而越是社会底层的人越是淳朴,几乎都没什么尔虞我诈的心思,讨生活都顾不过来了,还有那心思去和人斗?就是后世,如果到了经济很不发达的山区,那里的人们也是以淳朴居多,而且是越困难的地方人们就越淳朴。几乎可以说,是金钱迷失了人的本性。

        听得以后都由祝四娘子来做卤味,现在厨房里也没了什么事,王师傅很是知趣的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厨房,他心下倒是没半点嫉妒心,一来他人本分,二来,人家祝四娘子可是东家亲戚,由她来做最合适不过,三来呢,他已经掌握了泥鳅芋子这道菜了,只要还呆在客栈里,今后的富贵肯定是会有的,他也满足了。

        药材前面的操作过程并没有避人,东家也不担心,这些药材也只有郎中和药店里的伙计这些人能认得齐,旁人能认得一两样就已经不错了。

        一切都已经就绪,第一次操作只能是王况亲自动手,祝四娘子在旁边看着帮忙。将锅洗净,让祝四娘子把火烧旺后,倒入麻油,等油上泛起一点青烟后,王况先将桂叶、姜、切好的葱白、拍碎的蒜头和肉蔻及甘草、花椒丢进去炒香,然后迅速的倒入米酒煮沸后,加水、盐、以及过滤好的酱汁。等到煮沸后,用箅子把汤里的那些香料挑出来,把葱白捡出来扔了。蒜头复又丢进汤里,再找个袋子,把捞出的剩余的香料装好,袋口扎紧,也丢到汤里;其他没入锅炒的陈皮什么的也一股脑的装另一个袋里,又添了些胡椒粒,也扎紧了丢进汤里。

        王况并没有很严格的来区分药材的比例关系,他只告诉祝四娘子一条原则,凡是药味比较重的比如丁香就少放,药味淡的比如草果就可以多放些,做到汤香味中有一点药香就可以了,具体的分量自己估摸就行,没必要搞那么严格。卤味这东西,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做法,多做几次也就能基本固定好分量,味道也就基本固定了下来。

        接着王况把前面煮好的牛肉和牛肚也放了进去,等再一次煮沸后,让祝四娘子找了个大点的黑釉陶钵,把锅里的卤汤和肉都盛到钵里,放一边腌泡,要至少泡一晚上,第二天再用大火煮沸后再就用这个陶钵在炉火上用小火焖半个时辰就得了,以后这汤就可以反复的卤制东西,每隔几次把药袋里的香料换掉就行。

        此时,还没卤成,就已经闻到阵阵香味出来,又听说这卤汤卤东西会越卤越香,越陈越香,孙铭前不由的两眼冒光,也是更加上心,这钵放在厨房他也不放心,就让祝四娘子捧到她自己房里藏好,等明天再来煮。

        王况现在担心的是食材的来源问题,唐时的肉类几乎都是羊和猎人们上山打得的野味,还有就是家养的鸡鸭鹅了,猪是没多少人吃的,养的人也少,牛就更不用说,只有病了伤了的牛才能宰来吃,平时的庄户吃肉本来就少,如果偶尔有牛病了伤了不得不杀了的时候,几乎都是自己村里就分了。这次也是孙掌柜听说有牛要杀,赶去得及时才好说好歹买得一扇牛肉,说是一扇,也不过是百来斤的样子。卤味刚推出的时候,销路肯定不大,倒也是不愁原料来源。但如果以后销路大了,这肉可就少了。

        听得王况把情况一说,孙铭前也愁眉苦脸起来,东西是好,可也得要有充足的货源啊,刚才的香味他是闻到了的,可以肯定,今后这卤味必定将给客栈带来滚滚财源。

        “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卤的,鸡子鸭子(鸡蛋和鸭蛋),鸡鸭,豆腐都可以。”王况也试着帮孙铭前打开思路:“鸡鸭可以整只卤,而且,卤的品种越多,这卤汤就越香。还有就是豚(唐时称猪为豚,王况后世就知道了的)肉卤起来也很香,尤其是耳朵和大肠。”

        “可豚肉卤来有人吃么?”孙铭前有些发愁。

        “富贵人家不吃,但走夫贩卒总是会吃的吧,时间长了,总是会有富贵人家尝试的,总能打开销路。”王况可是知道,后世的中国人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肉了。更何况,王况还见过就在南门不远处,还有家卖猪肉的小铺子呢,可见得猪肉还是有人吃的,只不过是上不得席面罢了,这就如同后世,一般操办酒席,鸡鸭下水是一般不上台面的,但平时喜欢吃的人却多了去了。

        孙铭前也知道这点,被王况一说也就心里豁然开朗,当下把孙掌柜拉来,吩咐去肉铺买些豚肉来,王况这边也交代孙掌柜顺便把平时几乎卖不动的大肠和猪头也卖下来(大肠由于有股子骚味,很难处理,一般人都不大爱吃,猪头也是很难处理,所以也就卖不动)。王况是知道怎么处理的,也不发愁。而且,猪身上最好的肉可都在头上,就是猪的两块咀嚼肌,俗称合头肉的,合头肉不管是炒来吃或是煮汤,都是又滑又脆。后世的菜市场上是几乎买不到合头肉的,都被肉贩留着自己吃或专门卖给酒店了,而合头肉量不大,一只二百斤重的猪也不过能得到半斤。

        (这里顺带说下合头肉的辨别,合头肉带了很多白色的横纹,很像是筋,但炒熟后决不硬,很好嚼,也决不塞牙。很多酒店里卖的猪头肉(酒店里具体叫什么一时间忘了)都是拿里脊肉用嫩肉粉腌过后冒充的,吃起来有股怪味,而合头肉根本不用嫩肉粉,随便怎么烹饪都很脆。一头猪才那么点合头肉,那么多人吃,家家酒店都有这道菜,哪里来的这么多原料?如果诸位在酒店里吃到这道菜,稍微一看就能看出来,没有横纹且肌纹理长的绝对是假的,真的合头肉肌肉纹理都很短,也就不到一厘米左右。)

      第十三章 富来客栈的春天(下)

        不大工夫,孙掌柜就把东西买来了,那肉铺的老板见孙掌柜把整柜副的大肠都买了,很是高兴,顺便就帮孙掌柜把猪头给解了,倒也省了王况很多麻烦。

        买来后,王况看看那大肠,还是处理的很干净的,肉铺掌柜的本来就怕大肠卖不动,因此很是费心的将大肠处理得干干净净的,这样一来也好卖些,要是没处理干净,谁会买啊?唐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去除大肠臊味的方法,本来就少人吃,再处理不干净就更没人买了。

        让一直在院里溜跶逗鹅玩的王师傅帮忙找来一斤松香后,王况找了个小锅,把松香放锅里,放在灶前的火上融化,又告诉祝四娘子,先用盐搓大肠,搓个约摸一刻钟后再用几次清水洗净,然后用淘米水搓洗,本来用山粉洗是最好的,但唐时没山粉,只能用淘米水代替了。

        等了一会,松香已经化开,这时候王况已经把合头肉从猪头皮上切下来了,他把猪头皮肉朝下,皮朝上放在一块木板上。把融化了的松香均匀的淋到猪头皮上毛多的地方,尤其是两个耳洞更是填满了。不用等多久,松香就已经开始凝固了,趁着松香还没完全凝固,王况开始从猪头皮上往下剥松香,更把两个耳朵切开来剥,等剥完再看猪头皮,光光的一根毛都没了,全被松香沾了下来,就连最难处理的耳洞里也是干干净净的。这下把在一旁看着的孙铭前和王师傅他们看得是啧啧称奇。均是大呼,没想到松香竟然还有这等妙用(松香本来就可以入药,用融化的松香拔毛是很安全的,即使有些许残留对人也是无害,但后世很多不良商贩为节约成本改用沥青,这就是太黑心了)。

        这时候祝四娘子已经把大肠洗净,正拎着洗好的大发楞,以前家里困苦的时候,她不是没吃过猪下水,那大肠怎么洗都是有股臊味,哪像现在,先用盐再用淘米水,这么简简单单的两样,就把臊味去了。孙铭前不愧是有眼力,见祝四娘子发呆,也上去看了看,好么,那大肠是干干净净的没点臊味,嗯,这洗的方法也得保密,以后就富来客栈独家能做得出没臊味的大肠来,还有那个松香去毛的法子,一并要保密。

        都处理完后,王况让祝四娘子烧了小半锅水,放点酒并拍了几粒胡椒进去,把大肠和猪头皮丢进去煮熟捞起,又用凉水冲了几遍,让祝四娘子他它们一并丢到那钵卤汤里浸泡等明天一起卤。

        至于猪头骨,交代了下骨头可以熬汤,猪脑可以和鸡蛋一起蒸了给孩子吃后,王况就不管了。倒是那两块合头肉,王况特地嘱咐王师傅,晚上可以炒了来吃,随便怎么炒都行。见王况在说炒合头肉吃的时候口水都快要流下来的模样,王师傅知道能让王大郎这么记挂的一定是好东西,心里也很是期待晚饭时间的到来,他也想尝尝。孙铭前本来见没什么事情想回去的,这脚才一抬起来呢,就听见王况在嘱咐王师傅晚上炒合头肉吃,再见王况那模样,得,我也不走了,晚饭就在客栈吃吧。

        这时候王冼也从外面蹦蹦跶跶的跑到厨房来了,昨天刚换的新衣服这会已经满是泥巴,脸上也都是泥,后面还跟着个和他个头差不多的小丫头捧着个碗,来到厨房,他献宝似的捧了一大把野菜给王况:“哥,我想喝羊汤翡翠。”那小丫头见了王况有些怯,捧着个碗直往祝四娘子身后躲,却又不躲严实了,探出个头好奇的看着王况,头上的羊角辫还一晃一晃的。

        王况是哭笑不得,大半天没见着王冼,原来是去挖野菜去了。却又奇怪这小丫头是哪家的孩子,被王冼给拐了来了,看来王冼实在是有天赋。却听得祝四娘子在训那丫头:“三丫头,叫你跟你二子哥玩,又跑哪疯去了?这又是哪里来的羊汤?”

        那被叫做三丫头的小姑娘倒是不怕祝四娘子训,小【创建和谐家园】还一扭一扭的撒娇:“娘,娘!二子哥哥说他哥会做很好喝的羊汤,我们去挖野菜了,这汤是二子哥哥要来的。”

        听说汤是要来的,孙铭前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以为二子在客栈没吃饱,登时脸就黑了下来看了孙掌柜一眼。王况自然是看出了那羊汤就是遏跃跟那来的,见孙铭前脸变了,赶忙解释了下,孙铭前这才缓过来。

        原来这丫头是祝四娘子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儿,今日一大早,小丫头的伯伯进城买东西,知道祝四娘子最是疼惜这个女儿就带了来,让她跟着母亲住上几天。小丫头来的时候,王况还正在和周公瞎扯着呢,而王冼早早就起来了,祝四娘子自己有事要干,就让小丫头和王冼一块玩去了。谁知王冼带着小丫头逛到道观的时候,又想起了王况做的汤来,就跟小丫头吹起牛来说他哥做的汤有多好吃,把个小丫头馋得不行,就一起挖起野菜来,道观里剩的野菜没几棵,就跑到城外去挖了。回来时又拐到遏跃跟的摊前要了碗羊汤,这才有刚才那一幕。

        小丫头圆呼呼的脸蛋红扑扑的,大概是见了生人害羞的,穿着湖蓝短衣,粉绿裤子,脚上的小木屐上还用红绳绑了朵花的模样,看得出来很是得大人宠爱,否则普通人家的孩子,平时间别说系着花的木屐了,能不光脚就不错了。小丫头除了木屐上沾点泥外,身上还是干净的,看样子王冼这么小就知道怜香惜玉了,没让人家动手挖野菜,自己一个人包圆了。

        既然王冼想喝“羊汤翡翠”,那就做吧,反正又不麻烦,尤其现在厨房里的调料也多了起来,于是王况就用行动向孙铭前他们诠释了下什么叫“羊汤翡翠”。这下又为客栈多了道保留菜式,以后遏跃跟的羊汤要更好卖了,只不过野菜自然要换成其他菜蔬,最好的当然是菠菜了。

        这边喝完,那边铁匠铺也把王况要的铁锅送了过来,样式和王况所订的基本一样,送铁锅来的伙计转达了掌柜的意思,王况预定的其他几样东西得到明日才能交货,王况不急用,也就无所谓。本来还想跟着伙计再去打铁铺再预定几样东西,但想想一下整出太多东西太过惊世骇俗,到时候自己想不引起注意都不行,也就放弃了。

        下午没什么事,祝四娘子也比较闲,于是王况便央祝四娘子帮自己缝两个袋子,里面填上谷壳后再封口当枕头用,听说是做枕头,祝四娘子有些不解:“大郎要枕头,让孙掌柜帮你去买个木枕就得了,这布袋充谷壳,没个定型,软叭叭的怕是不好枕。”拗不过王况的要求,又见自己下午没什么事,再说缝两个袋子而已,又费不了多少工夫,也就去了。

        晚餐的炒合头肉吃得是孙铭前两眼放光,就连孙掌柜在听说了晚上有道没吃过的菜后,也放弃了回家教育孙子的机会,早早的就坐在那等了,等菜上桌尝过一口后,也不顾着东家在场了,和王况孙铭前王师傅他们几个是抢得天昏地暗,不得不说王师傅毕竟也在厨房干了多年,炒肉还是能上得台面的。得知这合头肉少,一头猪身上仅得几两,孙铭前不得不放弃把这道菜添到客栈菜牌上的打算。不过旋即又高兴起来,王况才来这么一两天,就给客栈带来这么多惊喜,可以说,富来客栈的春天来了,看来得赶快把自己的俩小子给送到客栈来,早点和王况打成一片。还需得打听打听下邻里的房舍肯不肯卖,早点把客栈扩建了,不然等到以后客人日渐多起来再来扩建那就晚了,那得少赚多少钱啊。

        小丫头还是有点怕王况,偎在母亲身边不敢动,本来祝四娘子是女的,按礼节是不能上桌的,但王况也才十二岁,未成年也是不能上桌,为了让王况能上桌,干脆就不管身份,全坐一起了,孙铭前他们却是不知道,王况才不会管那些个礼数,也不习惯。小丫头的怯生生搞得王况很是郁闷,心想,我象是吃人的样子么?却不想想,他三十多岁的灵魂附身在个小小孩子身上,不经意间总会流落出成年人的成熟来,孙铭前他们也只认为王况是经过大变才显得成熟稳重,而小孩子的童心却是最敏感,所以小丫能感觉出来王况有点“威严”。只有王冼才不管不顾,这会他心里大概只有小丫头了,时不时的偷偷夹几块肉到小丫头碗里,还以为大家都没发现,看得几个大人是偷偷直乐。

      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

        连着几天,王况都没什么事情,兄弟俩除了每天出去转转,到遏跃跟的羊摊前坐坐外,他就几乎是呆在自己的院里琢磨今后要做什么。王冼呢,由于三丫头只呆了一天,第二天就被她叔叔领回家了,也是显得有点失落,王况是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按自己对别人的说法,现在才十二岁,离成年的十六岁还有四年的时间,得想办法打发这四年的时间,读书是不大可能,自己没有任何穿越一族通常具有的文学优势,从头学起吧,和那些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接触文字孩童比起来又落后在了起跑线上,从这几天和孙掌柜的交谈得知,就连他那才十岁的孙子读过的书就已经不少,现在已经能像模像样的吟诗和做文章了,虽说至今还没有什么好诗文出来,但比起自己这个“半文言文盲”来说,那可高得有十万八千里了。好在平常人说话还都是白话,要是大家都文绉绉的,王况恐怕连上吊的心都有。

        从目前来看,自己不是没有优势,首先第一,自己毕竟也做过几年的中层管理,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拿到古代来用,那个是穿越族百试不爽的法宝;第二,自己有烹饪技巧上的优势。如果能把这两点好好的利用起来,起码,今后富翁的日子是跑不掉的。想起后世的落魄和父母亲因为帮不了他买房而时时愧疚的眼神,王况琢磨着是不是得想个法子,有可能的话,传些宝贝给后世的自己和父母亲。

        倒是王冼,现在才五岁,如果从现在开始去读书的话也不晚,就看他有没这兴趣和悟性了。

        考虑了几天,心里有了初步的规划,王冼也不排斥去读书。问过孙铭前后,得知孙铭前为他两个儿子请了个教席,在家读书,虽然不是读书的料,但至少总不能就那么放任小孩子在外玩耍不是?

        知道王况想让王冼读书后,正好这两天出了大价钱把邻着客栈的几家房舍用大价钱盘了下来,孙铭前就决定把其中一间改做家学,把两个儿子送来和王冼做伴,边读书边向王况学艺。

        有钱人办事就是快,几天工夫,富来客栈扩大了规模,家学也改好了。王况王冼兄弟俩的户籍也很轻松的就办了下来,衙门的书吏听说是孙铭前的远房侄儿要落户,也不问来历,大笔一挥就成了,甚至还好心的为王况把家世都编好了。

        现在的富来客栈,按王况提供的意见,已经把吃和住分开了两个院子,以原来那个胡同为分界,又在靠近街道的一侧另引了个胡同把两个院子连起来,这样住店的客人也静心,要如以往,楼下吃饭,楼上住人,木楼板那是根本无法隔音的,碰到有连夜赶路来想好好睡上一个回笼觉的客人,孙掌柜和几个小二往往都要被抱怨死。现在好了,原来那个客栈院子住客人,新起的院子专门招待食客,两边互不干涉,想要吃饭的住客从客栈那穿过一个封闭的胡同就到了吃饭的地方,也是方便。而王况所在的那三个院子,外面的院子拆了,一半做胡同,另一半改做了杂物间,又单独为这剩下的两个院子砌了个门,这样一来,不知道的住店客人和食客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院子的存在。

        这几天,来富来客栈吃食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几乎都是冲着泥鳅芋子和卤味来的,小小的建安城,消息传递得很快。只是要想生意大好,还得要等到商队把富来客栈有绝佳美味的消息传播开来,这样临近的郡县来建安办事的人才会上门,其他地方来的商人也才会选择富来客栈。

        这天,王况刚从遏跃跟的羊摊那闲聊回来,却见一个约摸有些眼熟的伙计领了个背着包袱的人进门,仔细回想才想起,这是店里另外一个帮厨,叫牛娃子,王况做完那三道菜后,他就被孙掌柜给支到延平(今南平)去了,据说是那里有个师傅做吃食不错,因为和东家不和就辞工了。看样子牛娃子是把人家给请来了。

        本来人家也不来的,是听牛娃子说,他们东家远房侄儿做吃食的方法很是新奇,正好他从泉州来的商人那得到了一样事物,只是不知道怎么个做法,也想看看这小二口中的东家远房侄儿做吃食的方法是如何的不一样,就来了。

        牛娃子正准备将人往孙掌柜引呢,转头就看见王况正晃晃悠悠的,脚下的木屐“嗒嗒”响的走了回来,赶忙招呼,又对那人说道:“这就是我跟您老提及的王大郎。”

        那人年纪并不大,大约三十来岁,兴许是常年做吃食的缘故,长得倒是挺胖,圆圆的脸上,一个红红的酒糟鼻很是显眼,个头也不高,大约是一米六多些的样子,脚上的木屐已经有些残破,但衣服却是新的。估计是要出门临时买了穿的,却是以为脚上没人注意。但可瞒不过王况后世的眼光,后世有个说法,看男人穿着打扮,只要看一眼鞋子,就能知道他境遇好不好,原因是绝大部分人有钱都是先置办衣服,然后才是鞋子和腰带领带这些小东西,如果鞋是好鞋,那么说明钱是比较宽裕的。

        见王况盯着他的木屐看,那人脸上略略红了下,有些窘迫,但也很快就缓过来。听得牛娃子介绍,就卸下背着的包袱,在地上解了开来,拿出个用布包着的东西递给王况:“听说小东家见识广,我就把这东西带来给您过过眼,不知道小东家可识得这样事物?”

        又是个痴迷于烹饪的人,王况心想,后世他也见过很多痴迷烹饪的达人,在这些人的眼中,所有的东西都不如烹饪重要。所以,这个人才会一见面,连水都不喝,也不进屋,当场就要和王况交流交流。

        接过布包,还没打开,从手上感觉出的形状和重量上,王况就隐约猜到了是什么东西,心里不禁大喜,有这样东西,那很多菜以后都能做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23: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