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食王传》-第18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去的路上,四人都没再说话,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明那个自称为项爷的老管家是没来过建安的,甚至是他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就没离开过洛阳的,可以说,自打他被长孙家收留了之后,除了长安和洛阳两地,其他地方都是没去过的,当然了,分属长安和洛阳两地管的京畿县是不在此例的,这些京畿县在世人的眼中,也是长安和洛阳。

        要说被收留前是有可能来过建安,可是那时候他才几岁?才五六岁呢,五六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况且那时候还是前隋末,天下群雄逐鹿的时代,战乱频繁的时代,建安和洛阳,是分属于不同的势力割据的,就算再早到天下未乱的时候,建安也是属于那种听调不听宣的地方,朝廷对建州对岭南等地的控制甚至还不如现在的大唐对六诏这个藩属国的控制强。

        “我想刨坟!”王况突然冒出一句话,把四人吓了一跳,徐国绪是一听跳得老高,随即压低了声音道:“二郎你不要命了?”李业嗣也是一脸的戒备看了看四周,然后盯着王况,等着他的下文。只有王凌,先也是一惊,然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相比较于徐国绪和李业嗣他们来,王凌对这个并不怎么在意。

        刨坟,这是非常禁忌的话题,你要是这个坟中所埋之人的亲人,那你刨了,将坟中所埋的骸骨移到另一处地方,不会有人说你什么,反而大家多半会说你这是要给亲人寻个更好的阴宅,说你仁厚。可要你和坟中所埋之人无亲无故的,那么刨坟就是比杀人还大的罪过,这样的罪过,不要说是王况,就是长孙无忌恐怕都要落个一贬三千里,永世不得复用的结局,连皇帝要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刨了他人的坟,都要下个罪己诏,闭关自省的。

        理由简单得很,你既然今天敢刨别人的坟,明天就敢来刨我祖宗的坟!任何一个皇帝,都绝对不会容忍这个现象的发生。而任何一个家族的坟,都是基本集中在一块地方,夜里还有守夜人巡逻的,不像普通的人家,埋了后,也就只能时不时的去烧点纸钱,逢年过节的摆上点东西祭拜一下,大家族的人下葬,大多都有陪葬,所以为防有人觊觎,夜里行那盗墓事,安排有专职的值守人的。

        “找个人来认不就得了。”王凌最先想通了这一层,笑了。

        “嗯,找个人来认,然后将其骸骨从长安挪到洛阳,我们又不是贪图他墓里的东西,这话说出去,谁信哪?”徐国绪也想通了,嘿嘿笑了起来,确实是,刨坟是禁忌,可要是项爷的亲属或者说以前的邻里这会找上门去认,说想要让项爷魂归故里而来乞骸骨,长孙家没有任何的理由来拒绝。只不过他们会在移坟前派人核实了身份,然后再一路的监督着就是了。而王况,只是想要证实他自己心目中的一个想法,只要有人能看到已经死去两年的项爷的骸骨并回来报告给他就行了。

        看来,得让魏小五他们先帮着物色了,最好的情形就是能打听到项爷以前的出生地,然后再去寻了他以前的街坊来帮这个忙,只要能找到,就有光明正大的借口,而要是万一找不到,就只好找人来冒认。不管他项爷是哪里人氏,找到他的邻里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除非他们那个地方小,战火烧到了他们那里,然后和曾经的王村一样的,落了个屠村的下场,那就希望一下就渺茫了许多,但也不是没有希望,王村不也被屠了,结果呢,现在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王村当初的男丁是只剩了王况兄弟三个,可女儿也找到了二三十个。

        “如此,某去安排。”李业嗣是最后一个想通的,也是徐国绪的最后一句话点醒了他,是呀,我们刨人坟又不是要坏人坟或者是贪图他坟里的什么东西,这和他人的刨人坟从出发点上就不同,因此从性质上也就不同,本来他那从小就接受正统教育熏陶出来的死心眼,一下就通了,况且,这也和他李业嗣有关,他也充满了好奇心呢。

        “不能你去,你一安排,你阿公就知道了,你阿公自然是不会说与长孙臭老酸知晓,但没准会跟陛下说起这事,而圣人万一哪天酒后说了出来就不妙了。”当然不能让李靖这个死忠于朝廷的老头子知道这事,他会帮王况瞒着长孙家,但绝对不会帮王况瞒着皇帝,皇帝知道也没什么,反正他已经知道自己心中有秘密,也怀疑自己的来历,只不过是在自己的来历和大唐的兴盛这二者中做了个取舍,但要是他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可能可以调查出自己的来历的,那么他怎么会放弃?

        自然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所以就只能拿长孙家做幌子,谁不知道皇帝和皇后的恩爱呀?皇后可是姓长孙。

        只是,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李世民知道自己是来自于一千多年后,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表情?王况忍不住的去想。

        回到家里,却见小王晟正斜靠在门口,眼巴巴的等着,见到王况,就高兴的扑了上来,嘴里不住的喊:“阿叔抱,阿叔抱。”

        王凌瞪了他一眼,喝道:“都五岁了,还好意思要阿叔抱?”小王晟却也不大怕他的,冲他做了个鬼脸,继续的往王况身上拱。

        三白乖巧,且它天性就喜欢和孩子玩,这会见小王晟扑过来,知道小王晟这是要和他抢位置,且已经回到了家里,就从王况的胸前一跃,几个纵跳就蹿到了听到小王晟的声音而赶出来的丑丑头上去蹲着,手里还是紧紧的抱着那个装了夜光石的盒子。

        盒子在三白的手中,还是安全的,这个小家伙,天生就对珠宝类尤其是能闪闪发光的东西稀罕得紧,除了王况兄弟和丑丑这些王家的小孩子,谁也别想从它的手上拿走他喜欢的东西,而只要王况吩咐过不让别人动的东西,就连王冼它也是不会给的。

        王况一弯腰,就将小王晟举了起来,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跨步就往屋里迈,不料才迈一步,就觉得脖子上凉嗖嗖的,连忙一把将小王晟拽了下来,佯怒道:“晟儿你竟然在阿叔脖上尿尿!”

      ¡¡¡¡²»ÁÏСÍõêÉÈ´ÊÇÀíÖ±Æø×³µÄÒ»Ñö²±×Ó£º¡°êɶù²ÅûÓУ¬êɶùÈýËê¾Í²»Äò´²ÁË¡£¡±ÄÇÉñÉ«ºÜÊÇίÇüµÄÄ£Ñù£¬¾õµÃ×Ô¼ºµÄ°¢ÊåÔ©Í÷ÁËËû¡£

        “那这是什么呀?”王况伸手往脖子上一抹,摊开送到小王晟的眼前,手上,有一抹的水迹。

        “是这个。”小王晟一看王况手掌中的水迹,乐了,将手往王况眼前一递,王况这才注意到小王晟的手上握了块蓝田玉,只是这玉雕琢的形状很是怪异,并不是任何饰品该有的形状,而是很像是后世的钻石模样,只不过这个样子是放大了几百倍的版本,也没有那么多的面。

        小王晟将那钻石模样的蓝田玉的尖端部往王况的手心里一划,顿时一道水迹就出现在了王况的手心里。

      ¡¡¡¡Íõ¿ö´óϲ£¬Ò»°Ñ§סÁËСÍõêÉ£¬ÔÚËûÁ³ÉÏÇ×ÁËһϣº¡°¹þ£¬êɶùÕæÌÔÆø£¬ÕâÊÇÄãÎå´ó´ó¸øÄãµÄ°É£¿¡±

        “咦?阿叔怎么知道,晟儿刚从五大大的手里接过这个,谁都不知道呢,难道他们说的阿叔是神仙是真的么?”小王晟已经五岁,什么神仙啊鬼怪呀的故事听了不少,也知道建安人都说自己阿叔是神仙下凡,这下自以为得到了验证,顿时是满眼小星星。也撅起小嘴,在王况的脸上啄了一口,留下一个满是口水的印迹在王况的脸上。

        “走,看看你五大大去。”王况一把将小王晟横着一夹,夹到了腋下,大步向王五所在的院子里去,小王晟被王况这么夹着走,也不害怕,反而很是高兴,一路手舞足蹈咯咯的笑着。

      第六百一十八章 试试

        王况没想到王五的速度倒是如此之快,自己才让黄大传回消息要王五试着做微孔,这才几天工夫?他就搞了一个出来,而且效果似乎不错,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搞出来的,从刚刚小王晟试的效果看,那孔的直径也就比头发丝粗一点,一个毫米都远还没到,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已经远远的超出了王况的期待,因为这不是内燃机,所以对雾化的效果要求不那么高,就算是做不了小孔,王况也完全可以在喷嘴的前面加一到两重由细的金属丝变质成的网,油液喷到网上,自然就会被打散成雾状。

        小王晟手中拿的玉雕的就应是王五自己想象中的喷嘴模样,已经很是有点像样了,之所以会一划一道水痕,那是因为里面装了水,由于毛细作用,会渗出来,但也不会滴落,只有碰到物体的表面了,依靠着水本身的张力这才能带出来,而王况想要的喷嘴,有一个毫米的直径,再来个锥形口就可以做到,如果还想效果更好一点的话,就可以在喷口的油道前再加一根针,对准了喷口的中心,对液体形成扰动,同样能优化雾化的效果。

        玉石的硬度和铁的硬度差别不太大,相对来说,玉石还更硬一些,而且,玉石容易蹦碎,而铁就不会有这么个顾虑,因此从理论上,既然玉石能弄出这么细的孔洞,那么铁也能,这一刻,王况就充满了信心,喷嘴是他最为担心的一道关卡,其他的部件他并不担心,像人工泵油以及油道的密封,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密封的话,如果没有橡胶做密封圈,用软木一样可以做到,软木泡油就会膨胀,而油道里也没有多大的压力,一公斤就顶了天去了,所以,这些都好解决。

        这时候天已经差不多暗了下来,到了王五的院里,王五正就着几盏的烛火,眯着眼睛在忙着,王况一见,连忙上前,将烛火挪掉,一把夺下王五手中的工具,责怪道:“五哥,天色这么黑了,你也不爱惜自己的眼睛,这么干下去,眼睛可受不了,再过几年,要是成了迎风泪,这可怎么办?我还想五哥以后多帮我做些事呢,可不能让你辛苦几年就歇下来。”

        王五嘿嘿一笑:“不打紧的,某也只是试试,要试成功了,以后做起来也就轻车熟路,就不用再摸黑了。”此刻在他眼前的工作台上,正摆着一方一指来厚的铁块,他刚刚就是在这上面忙着。

        王况好气又好笑,但毕竟是自己的疏忽,也没想到王五接到信后就会开始试着钻孔,所以在当初交代黄大的时候,只说了要多粗的孔,并没说这孔要多深,也没说什么时候要。实际上,王况要做的喷嘴,细孔的长度顶多也就两三个毫米就够了,有这么长就足以形成雾化,要是喷嘴口比这还长,其他地方只要搞出个锥形就行。而且,喷嘴上还得连上喷管才行。而王五呢,既然说做微孔,自然是能钻多长就钻多长,而且能早一天钻出来,那么就不会耽误了王况的事,他并不知道,王况要真正的试验喷嘴,还得等油湖那边的火油取了过来,接着还要试验蒸馏,选择最佳的馏分,这才能开始试验喷嘴的效果。

        同样的,许老头他们要去琢磨人工泵油机构,也还要等到徐国绪出海之后才能开始着手试验,也是同样要等到王况这边将油提炼出来后才行,油和水的粘度不一样,这种试验,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用水来替代,但真正要过关,还要用油来试过,能成就行,不能成的话,还要推倒重来。因此,这个喷嘴,只要能在明年冬之前有进展就可以了,现在到明年冬,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呢。

        见忘五意犹未尽,搞个不好等自己一转身,他又会拿起工具试,王况只得将自己对喷嘴的要求画了个草图给王五,告诉他只要能在有半个筷子那么厚的铁板上,半个铜钱大小的地方钻出屋五十个小孔就行了,而且时间也充沛,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以王五现在的进度,就是等一年之后再做也来得及。

        王五见王况如此的说法,这才笑呵呵的收了工具,作为玉石匠师傅,眼睛的重要性他不是不知道,既然是时间充沛,而且按王况给出的图,他有十足的把握做出来,自然就不用急着赶工了。

        是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王凌去请来的工匠早早的上了门,这些工匠就是当初帮着王况改富来所在的那个院子的那几个领头,这些年里,富来和王家的活,基本都是包给了他们来做,他们也非常的乐意接和小东家有关的活,报酬丰厚自是不用说的了,寻常吃的饭菜都是由富来客栈送了过来,这可比自家做的好吃多少倍都不知道,因此这几年里,他们做活也卖力精细,在他们看来,既然小东家如此的看得起他们,他们也得对得起小东家才是,要不是小东家坚持,他们连工钱都不会要的,这不,头晚王凌才派人去跟他们说了,他们早早就赶了过来。

        王家不是没有密室,但以前建的密室那是用来存放财物的,而且里面还有不少的好田黄也都在那里,王况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跑到那里面去把曹操镶上去,这要万一出了什么状况,比如说突然出现个什么空间裂缝啊什么的,把自己的财物给吞了,那岂不是亏大发了?所以,还是得另建密室,不过现在的秘室已经不是昨晚王况想的那样简单了,他首先要建一大一小的两个密室,大的呆人,然后两个秘室之间,除了可以推拉的小石窗外,另由两个小孔相通着,孔不大,也就比茶瓯大一点,能容进一根小竹芝进去就行,要想让曹操归位,只要在那小石室上凿个坑,能让夜光石严丝合缝的嵌进去,然后曹操放在边上,用竹子一扒拉应该就能归位,担心会有阻力,所以另一个孔洞上将会悬一把小木锤,曹操不能自动归位就用小木锤锤下去。当然了,除了两个小孔一个小窗外,还有个孔是留做观察孔的,王况准备嵌一块厚厚的玻璃上去,要是没法烧出这么厚的玻璃也不打紧,直接用水晶来切割,藏宝室里,香瓜大小的水晶王况还有好几块呢。

        这也已经是王况所能想到的最好防护办法了,事实上,他这也是防备万一,既然那东西是以华容道里的曹操出现,既然是以夜光石的形态出现,王况才不信会有人这么无聊,无聊到把他丢到一千多年前,然后再跟他开个大大的玩笑。只是呢,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么,在不知道对方是谁之前,还是小心谨慎点的好。

        由于建安城这几年几乎是年年都有人大建房屋,城墙也是按王况当初的设想,一步一步的加以完善,所以凿好的大青石多的是,几个工匠在王况领着到要建密室的地方规划好后,出去转了一圈,身后就跟了大车小车一大溜的人,全都运着凿好的大青石,这都是建安百姓听说小东家要用,直接就送了过来的,钱不钱的就不说了,谈钱多伤感情。

        挖坑,砌墙,这些都很快,甚至当王况突然想到要防辐射而提出六面都要灌一层铅,工匠们又很顺利的就从盐铁吏那里要来了一千多斤的铅,也不熔化,直接又砌了一道墙,将那铅砸扁了之后砸进了两层墙之间留出来的近一指宽的缝隙里去,他们以为小东家这是为了防水,自然不会说什么,而铅的延展性并不比金差,不要说一指宽,就是只有头发丝那么细的缝,用铅丝砸进去后都严丝合缝的,许多地方的堤坝上的石头裂了,渗水了或者说矿洞里有水从洞壁上的石缝里渗出来了,都是用这个法子来补。

        半天多一点的工夫,密室就建成了,这样的建造速度,堪称奇迹,要是其他地方的人想要建这么样一个石室,没有三五天的时间,想都别想,也只有王况,他在建安的人气旺,需要什么,工匠们出门去转一圈,放个话,小东家要建房子,缺什么啦,呼啦一下就能收集全了。要不是王况考虑到秘室还是不能太过张扬而不让人来帮忙的话,估计整个建安城里那些手头上没什么要紧事的人,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全都会涌过来帮忙。

        观测孔的玻璃也是早就烧好了送过来,王况没有要求要多高的平整度,他只要求能够看得清曹操是不是归位正确,只要有个影子有个轮廓能看得到就成,所以烧得也是很快。

        “试试?”徐国绪这时候也看到了王况手中拿出来的华容道,也看到王况将曹操从里面取了出来,自然一下就认了出来,这个曹操的大小薄厚是同那夜光石上的坑是一样的,加上王况要建这么个密室,因此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王况是要试着镶嵌了,但在徐国绪的眼中,曹操还是个曹操,还是块木头做的小方块,要说有希奇之处吧,也就只有那字体有点怪怪的,其他就没什么了,所以,对王况如此的小心的态度,心也忽的提了起来,真要是这东西是二者合一的,那么会发生什么呢?吃人?吞物?还是突然的喷出那些传奇里说的什么三昧真火或者是毒瘴之类的?

        “试试。”王况一笑,转身下了台阶,进了密室,一把将想跟进去的徐国绪推了开,然后将石室门给关上了,因为单独建了那么一个小室,所以石室的门就没必要再用石头做,那样的话,没个半个月也建不成,沉重的石门开关机构可是个技术活。

      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足

        王况肯定是不会让徐国绪参与进来的,就目前而言,徐国绪所知道所了解的和王况来历有关的东西已经超出王况的预期太多,王况并不担心徐国绪会把他卖了,他担心的是这事会给徐国绪带来影响。王况自己也想不到今年这半年的进展如此之快,这半年来,所迈出的步子,远远超过了前面十一年所有努力的成果的总和,可以说,几乎是从没有头绪一下就看到了一条路,并且很明确的得知,自己已经在这条路上走过了近三分之一的路程,所以现在摆在王况面前的就是如何加快在这条路上前进的速度。

        要是自己有生之年也完不成那进度条,回去的可能性肯定是为零,但就是真的完成了进度条,王况也不敢确认这就是他来这里的任务,完成任务就可以回去了,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倒计时的表,这个倒计时可以看做是你只要再忍受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自由,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定时炸弹爆炸所剩的最后时间。

        而要是真的是完成进度条就可以回去,并且王况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那么回去的时间就很近了,等自己回去,徐国绪还是活蹦乱跳的,王况不敢确认这个结果会对徐国绪造成如何的冲击。中举是好事,但放到范进身上,就成了坏事。

        所以,前途是未知的,王况不想让徐国绪牵扯进来太多。

        以前王况也曾想过,将和自己的来历有关的东西完全的隐瞒起来,任何人都不告诉,但这对王况来说,根本不可能,或许只有那非常坚忍,城府非常深的人才有这个可能,王况自认做不到。同样的,想要完成自己的心愿,靠王况一己之力也非常的困难,每一步,都有可能需要有人来帮王况,所以王况能控制的只是尽量少的人知道,知道的人也尽可能的让他们少接触到核心。

        现在,将要面对可能是同一东西上的两个部件的第一次合体,王况当然不会让徐国绪也进到密室里,假设这镶嵌是正确的,王况有八成的把握对自己没什么伤害,但是对徐国绪可就未必了,高科技手段,能做到的标记实在太多,或者在自己穿过来之前,这具身体已经被选中并且早就做好了标记,这个标记可能是DNA,也可能是指纹,还有可能是自己的声纹等等,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自己右手的拇指可以开启曹操。

        万一幕后的手为了保证这一次任务的万无一失而设定了摧毁一定范围内没被标记过的生命体呢?如此就是害了徐国绪,也是害了王况自己,怎么解释徐国绪的消失?他徐国绪可是跟王况一起来的建安,李世民或许会为他遮掩一二,但其他人呢?魏老头和自己关系好,但却也是正直得令人发指,在这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老头心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通融的余地的。

        密室里,已经点燃了照明用的烛火,王况小心的将从三白手中拿回来的盒子,将夜光石拿了出来,放到小密室内的凹坑上,又将曹操也放了进去,为了保证安全,他第一次不准备开启曹操,准备就这么先镶嵌进去看看有没有反应,如果有反应,那么以后这两样东西就不能轻易的放到一块,否则谁要是看到了,手一时痒痒而将其镶嵌了进去,那王况的秘密可就完全的暴露了。

        竹枝条小心的拨动着曹操到到了凹槽上边上,调整了几次,这才让其落到了凹槽里,倒也不需要用到木锤,很轻松就下去了,等了一会,没反应,王况这才将其又取了出来,试另一个方向,如此的上下左右及正反面一共试了八次,都是没反应。

        看来得开启曹操,王况这会小心了不少,心跳也加快了不少,他将曹操开启,然后正面朝上,竹枝条一拨,奇迹发生了,曹操还没完全的摆正位置,就见那夜光石突的冒出一股蓝光,啵的一声,就将曹操转了个角度,并且牢牢的镶嵌在凹槽里面,王况这才注意到,夜光在冒出蓝光的同时,似乎有一个三角形的更蓝的光,出现在镶嵌后的曹操头部上方向的位置,看来是个标记方向的,这个方向的镶嵌,就是正确的镶嵌。

        也就是说,哪怕在黑暗中,只要开启了曹操,它都能自动找正位置?

        夜光将曹操吸进去之后,一波又一波如同在蓝色灯光下的水波纹就开始在夜光上荡漾开来,渐渐的越来越亮,越来越亮,随即,王况张大了嘴巴,让他更觉得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他分明看见曹操那原本半睁的双眼此刻已经是全睁开着,然后就在空中,离曹操大约十几厘米高的地方,一个字一个字如同电脑屏幕上打出来一样,出现了一行字,一行让王况觉得非常熟悉非常亲切的仿宋体的简体字:“条件不足,无法开启!完成度:31.5%。”

        31.5%?嗯?昨天不还是31%么?自己昨天看到31%后并没做过什么呀?要说做过的,也就只有找到夜光石,并且建了这个密室而已,显然,这不应该是完成条件,夜光石是王况穿来之前就到了大唐的,项爷也是王况穿来之前就存在的,如果把项爷比做一把钥匙,那么这个夜光石就是一辆散了架车,但显然的这个进度条应该是指的自己可以开动这辆车要满足的条件,那就是要把散了架的车组装起来。其零件就是王况要完成的任务。

        然后,夜光石和曹操的结合体就慢慢的暗淡了下来,最后,仿佛是将嘴里嚼得没味道一样的口香糖吐了出来一样,王况分明听到了“噗”的一声,曹操从夜光石中飞了出来,静静的躺在一旁。

        王况不死心,再次的开启曹操,然后正面朝下的往夜光石那边凑去,于是又重演了一遍之前的动作,除了证实了王况那个夜光石或者是曹操会自动调整方向,哪怕是正反面错了也一样调整回来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新迹象。

        密室外,徐国绪不安的来回走动着,而王凌,则是死死的盯着密室的门口,相对于在密室里的王况来说,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度秒如年,每一息对他们来说,仿佛都是有十年那么长。而十几步开外,孙铭前虽然状似悠闲的坐在躺椅上喝着茶,但从他那捧着茶瓯的手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紧张,还没到五十岁的他,此时仿佛就如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一瓯茶在他的手中不停的颤抖着。

        道观里的事,他已经听王凌跟他说过了,他心中的恐慌,要远胜过王凌和徐国绪他们,毕竟徐国绪也是有见识的,王凌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生死的准备,比孙铭前要强得多。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如果真个是神仙的法宝,那该含着多大的威能?这可不是凡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在孙铭前的心中,虽然也是认可王况是星君下凡的说法,但也别忘了,王况现在还是血肉之躯,即便是神仙,那也是上辈子的事,这辈子,还是凡人。

        另一边,王家的家人,包括孙家的家人,年轻力壮的,要么脚边上放了满满的一桶水,要么手里拿着黎耙,或者是肩膀上扛着大撬棍或者一捆捆的麻绳,足足有三四十人之多,他们都是严阵以待,只等着王凌一声令下,马上上前去刨开泥土,撬起大石条,把小东家给拉出来。

        也不知是过去了千年还是万年之久,其实也不过小半时辰的工夫,但对等候在外面的人来说,那就是千年万年,就听得吱哑一声,密室的门开了,随即王况的头从地下慢慢的升了上来,他手中拿着镶嵌了关闭着的曹操的夜光石,似有所思,低着头。突然的一抬头,看到了四周的人,不由心中一暖,咧开嘴笑了:“都怎么了?不就是块破石头而已,值得你们如此大的阵仗?”

        “散了,都散了!该干嘛干嘛去,哦,对了,那个谁,晚上多整几个菜,某家这走来走去的,肚中早就空空的了,现在没了力气了。”徐国绪呼的吐出一口气,一【创建和谐家园】就坐到了地上,也不管地上有多脏,也不管他身上的袍服是刚刚在王况进去前,他为了祈祷而换的崭新的袍服。王凌也挥了挥手,那些家人就一哄而散,为了守在这里,他们今天许多活都还没做完呢。

        “如何?”王凌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结果,他的心中很是矛盾,一方面,他希望王况真的是星君下凡,这个东西就是真的和王况的前世有关,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外人以讹传讹的说法,要是真的是假的,那么二郎就不会离开王家,王家有二郎这根顶梁柱在,就什么风雨也不怕了。

      第六百二十章 东平

        王况笑了笑,将镶嵌好的夜光石递给了王凌,道:“依某看哪,这两个东西是一体的应该没错,但不知道是谁将他们分开了,或许是那项爷的亲族,或许项爷其祖上就在这建安埋下了这么个东西,而这块小木头,就是确认这块夜光的凭证,可能是来建安寻访的时候,遗失了,结果被颖芝拾了,最后就落到了我的手上,要不然,那就只有一种解释,颖芝和那老管家是同族。”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同族,这么重要的东西,也应该是落在儿孙的手上,而不应该是落在小娘子的手上,那时候的王况,其影响力还没有到这么大的地步,如果林家真有这么个秘密,真有这么大的财富,他们肯定不大会看得上还只是个小客栈的小东家。

        王况如此随意的将东西递给王凌,其实就是在暗示王凌和徐国绪及孙铭前他们,没什么,这不过就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夜光石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希奇的地方。这才是王况的个性,对财富喜欢却又不在意,贪婪却又可以随意的放弃。

        这个解释是王况在密室里想了不少时间才想出来的,不然的话,王况早就出来了,试验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大概也就几分钟的时间,王况就完成了所有的试验。可以说,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解释最为合理,那就是这个夜光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落到了项爷的族人手中,可能担心路途中有什么危险,因此就将干脆在建安或者是捐钱或者是参与建了这么个道观,将夜光石藏在了塑像里,并按这个夜光石上凹槽的形状做了这么个小木块,要掩人耳目,就干脆做出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玩意出来。

        结果这一回去,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是战乱,或者是家中巨变,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取这个巨大的财富,然后就将将这个秘密流传了下来,或许项爷得到这个秘密的时候,年纪小,被旁人听了去,却没听到完整的,所以就只带了这个识别财富的东西来建安,却是失落了,多年以后,这把钥匙就落到了林颖芝的手中。而项爷呢,既然秘密被人听了去,又担心对方不管找得到还是找不到东西,都会回来找自己,干脆就躲到长孙家里,长孙家安全呀,谁敢到当朝国舅府上掳人?当然了,到死他肯定是不甘心的,心中有秘密,所以才会在墓碑上刻下兰花指。

        至于说密信,是项爷写的没错,但不一定是他自己要写呀,也可以是某个人要帮助王况,刚好逮住了项爷,就让他代笔了,一个是可以转移注意力,二是可以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毕竟这可是和太子对着干,和长孙相公对着干呢,谁敢不小心?

        王况将自己的“分析”一说,孙铭前,王凌也都深以为然,至于徐国绪和刚刚赶过来的李业嗣,虽然是还有怀疑,但王况的“分析”是如此的合情合理,而且王况也说了,这只是他的推测,准不准做不得数的,又没有一口咬定事实就是如此,因此想了半天,这两人也都接受了这个“分析”结果。不过按他们的话来说,也是暂时接受,如果有机会,他们还是会去求证的,不是还要去找人去给项爷迁坟么?到时候,或许会有新的线索也不一定。

        至于说夜光,这么大块的,没等王况说,他们都一致的表示,绝对不能弄碎了,也不能再雕琢成什么模样,就这样很好,而且,既然是王况先得到了钥匙,又推测出其埋藏之地,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这就是该王况得到的财富。

        王况正发愁这一点呢,显然这夜光石可以说就是个能量储存器,也可以说就是一块更大的电池,是用来供应给曹操驱动需要更多能量的程序,而曹操本身所携带的电量,只能支持那微弱的蓝光和进度条的运行或者说维持里面的内存的信息。从设计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的设计都会有一个安全系数,至少这个系数是1.5以上,换句话来说,就是标称可以承受一吨的重量,实际最大承重应该是一吨半,也只有倭奴的产品,为了节约成本,才会将安全系数设得比1.5还低。

        王况相信这块夜光石的设计肯定是留有余量的,但谁敢保证你这切下去会不会把结构给破坏了呢?从先前那一个更亮的三角来看,显然这块夜光石并不仅仅是随便的削成形挖个坑这么简单。再说了,这个大躺谁有那么大的本事,可以将这块夜光按所需要的切割出来?

        普通的钻石是属于等轴晶体,在光谱分析仪下,只能得出两条光谱线,而陨石钻石则可以得出六条,用物理学来说就是,普通钻石的原子排列方式是等轴的,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而陨石钻石则是属于六方晶体,也正是其这个特性,才能发出光来,当然这光不可能是其自身发出来,而是将外界的光线转化成能量储存起来,周围环境黑暗的时候,才会将能量又转化为光线释放出来。

        所以说,陨石钻石就是一个天然的能量储存器,也是一个天然的太阳能电池和转换器,而且是可逆的转换。认识到这是一个存储器并不难,但能开发出来利用,而且显然是储存了更多的能量,达到很高的利用率,这该是多么高级的科技,王况可以保证,就算是米国研究了那么多年,肯定也还不可能研究出什么结果出来,如果研究出来了,也不可能挑选自己这么一个华夏人来做这么个任务。

        那么,只有两个可能,要么那幕后的手是属于外星人的,要么是属于千百年后的华夏人的。王况更倾向于前者,只因为,王况即便是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已经摆在眼前,他还是不相信时空穿梭的可能的,他宁愿相信这是一个梦,自己只是在寻找从梦中醒过来的路。突然,王况脑中灵光一闪,莫非,正是因为自己对外星人的态度,所以才被选上的?但这也太狗血了吧?执这种态度的人,整个地球上没有一亿也有几千万,怎么可能偏偏就挑选上了自己?

        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就目前来说,好像没人逼着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于是夜光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也不能说是不了了之,而应该说是就此的搁置了起来,等到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调查,这不光对他们是如此,对王况也是如此,王况还需要看一看那个自称为项爷的老管家的坟里,埋了什么,不一定要他去看,有人看过后能如实的报告给他就行了,幕后之人没那么傻,会让人在项爷的棺椁里看出不寻常来。

        王况在建安又呆了一天,将肉燕皮的做法传了下去,第二天就启程往东平去了,徐国绪自然也是呆不住,也想见识见识一下王天富和王天剩兄弟俩究竟是怎么个整出那传说中的炒钢法来的。如果可能,他还想让王天富兄弟俩给他打一批好的刀兵,给明年跟他一起出海的那些兵士们用,一把好的刀兵,在战场上就几乎能等同于多了一个兵士,而且是能打的兵士,海上可不比得陆上,这一出去几年,那是没有后勤保障的呢。

        东平在建安东北两百多里处,与龙泉交界,全境多山,修路颇为不易,要不是因为建安先崛起带动了其他的县崛起之后,建州有了多余的钱粮,人口也日渐增多,而且黄良也知道王况对东平的重视,加之作为一州父母,东平的兴旺也有他的一份责任的话,恐怕从建安到东平的路至今也没修得起来,就因为其他地方修两里路的花费,在这条路上,连半里都修不起来。其所耗费之巨大,就连黄良都觉得有些吃力,要是换了以前,谁敢想象竟然能有一条可容两辆马车并驾齐驱的宽阔大路将东平和建安连接起来?

        路是弯弯曲曲,且上坡下坡的没个停,还是长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一带的山,几乎都是石山,能修这么一条可以跑马车的路,已经算是奇迹了。

        王况他们花了足足两天的时间才到了东平,而且他们还都是骑了马来的,要是坐马车来,所花费的时间起码还得再翻一番上去,等于是说,就算是马,一天也只能跑个百来里路,没办法,东平的地势比建安要高得多,从建安去东平,是上坡远多过于下坡,马也吃力,跑不快。

        不过路不好走也有不好走的好处,至少在朝廷的眼里,将兵器工坊设在东平,那是绝对的安全,易守难攻啊,东平在它周围的县里,就是地势最高的一处地方,不管从哪个方向往东平攻,都吃力,而东平因为地势高,其往下冲就容易得多,想像一下,一边是吃力的爬着坡的进攻方,一边是有如猛虎下山的轻松冲下来的守兵,首先地利上就拔得了头筹。

        潘县令是早早就得知了建安侯要来东平的消息,王况回到建安的第二天,就让人到东平通知他了,因此算好了时间,这两天里是天天派人到三十里外去等着,一见到王况,就赶紧的派人回来报信。所以,当王况一行慢悠悠的走到离县城十里处的时候,潘县令早就领着一众官吏在那凉亭里等着了。

        对建安侯,潘县令有着莫名的感激,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的东平百姓,谁有这么大的魄力,肯花这么多钱粮来投到东平来?而且是一投就是好多年,没有任何的收益,直到现在,这才稍微的有了点希望,要不是整个建州的政策对东平倾斜太多的话,恐怕东平的百姓早就搬了个精光,只剩他这个光杆县令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放下

        王况一路上都在思考着那凭空多出来的0.5%完成度,加之是也没什么要紧事情,因此一路走得不快,也亏有三白,又一次的跟了来,王况不用再控缰绳,可以专心思考问题。

        0.5%的完成度说小不小,相对于王况这十多年所做的事情,不管是哪一件,都是进行过不短时间的,却也只有区区的31%,所以这0.5%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可见其在任务进度上所占的比例不低,如果能够早一步的完成,早一点知道进度条满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一番寒喧过后,潘县令也情知王况不喜欢表面的排场,就直接带着王况到王天剩和王天富兄弟所在的工坊里,工坊就在县城南边的湛卢山下,占地竟然有百亩之多,远远的,还没走近,就听得一阵阵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间或还伴随着几句号子。

        进得工坊,里面是热气蒸腾,把个徐国绪蒸得一窒,汗登时就冒了出来,瞬间将他的袍服给浸湿了。三白原本已经是不怕火了的,结果是刚进了工坊门口,就吱的一叫,一蹿老高蹿到了工坊外的幡斗里藏了起来,只露出半个脑袋,戒备的看着底下。

        “哈,也有你怕的,某还真以为你成精了呢。”徐国绪见了,也没顾上自己热,指着三白哈哈大笑。

        王天剩兄弟迎了上来,一见王况,两眼登时一红:“小东家。”

        “都半大小伙了,有点出息行不?哭哭啼啼的,像个娘子。”王况调侃了一句,兄弟俩难为情的脸一红,赶紧把眼眶里的泪擦了,他们这个年纪,如果放到后世,还是上学的年纪,但如今,却已经俨然成了一行大匠,从周围的匠人对他们兄弟俩的尊敬态度就可以看得出他们在这个工坊的地位。

        转了一圈下来,王况无语了,事实上,他对冶炼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就是懂一点点的东西,也都是停留在纸面上书本里的只言片语,实际是根本没有操作过的,看着工坊里几近成型的流水线,王况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这兄弟俩提建议的了,这兄弟俩不光是搞出炒钢法,甚至他们还将原来埋在地上的炉改成了小高炉,而且练得的钢水从炉底流出后直接浇铸成一块块的钢锭,钢锭还没冷却完全就又被送去锻打,然后是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延续下去,最后出来的就是一把把闪这寒光的钢刀钢剑。

        “帮某打一块两指宽,一分半左右厚的钢板,要弹性强,折弯后可以恢复原状的。”一分半差不多就是四毫米左右,这个弹力,应该够用了。

        “小东家,怕是一时没有,得重新开一炉,要明日方能好。”王天剩一听要弹力高的,就犯了难,不是搞不出来,是因为手头上没有这样的钢,造刀兵所用的钢弹性的要求没那么高,更高的是其硬和韧二者之间的调和,最好的刀兵应该是外面硬,内里包着的芯部韧,如此就经常需要用两种钢锻打完成后,以硬包软,如此打出来的刀兵就不容易蹦裂了,但这两种钢都不符合王况的要求。

        “不急,明天就明天,以后你们怕是有得忙了,现在你们只有一炉,以后要开十几炉,几十炉,匠人的问题你不用愁,自有朝廷会从别处调拨。哦,对了,也帮我找个好鞘把匠人来。正好你炼钢的时间,让他帮某做样东西。”还是要尽快的把组合钢弩搞出来,至于连弩,不用王况去考虑,现在就有现成的连弩,只要王况将组合钢弩做出来,不消半年,兵器监绝对可以搞出组合连弩,只是王况的钢弩会多了个上弦板手,弩箭一射出后,将扳手往下轻松一扳,就能上好弦,比用手勾弦快多了,而且用手上弦次数多了,也会影响到射击的准度。如果说以前五息时间可射一箭,那么王况保证这个做好之后,不用三息时间就可以出一箭,而且还省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0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