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食王传》-第1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么两厢里一对应,这个建州水军游击将军八成没假,蓝田人原来对这一狼二霸那是敢怒不敢言的,有持金吾镇着,又有县令衙役狼狈为奸,谁敢上告?恐怕还没走出蓝田境内,就要死得不明不白了,刚刚他们想动,那是因为怀疑黄将军是鞑鞑细作,但现在,形势可是倒过来了。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声:“游击将军威武!”围观的人群先是一阵沉寂,然后就爆发出了如山的喊声“游击将军威武!”

      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看好你哟

        这叫得声音那是一波比一波大,人们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先动的脚,你一脚,我一脚的就往那黄小七狼和蓝田二霸身上招呼了过去,这个时候,不痛打落水狗还等到什么时候?更有两个汉子瞄上了那被黄大丢弃在地上的钢刀,趁着乱,摸了进去,闭着眼睛就是一通猛扎,可怜的黄小七狼,硬是给扎得又痛醒了过来,然后又晕过去,然后又痛醒过来,至于二霸也落不到那里去,等到那些衙役醒悟过来后挥舞着手中的横刀将人们驱散,三人已经不成人形,二霸几乎被踩成了两滩肉泥,黄小七狼呢,身中数刀,也是奄奄一息。

        如果不是王况因为心中还有疑问,让黄大护住了不让人太过暴力,这个黄小七狼怕是要被人踩得连泥都不剩一点渣。

        认出了黄大,自然王况的身份也就拨乱暴露了,年纪和传说中的建安侯相仿,而且都说黄将军可是形影不离的跟在建安侯身边的,黄将军在,那么建安侯自然是这个年轻的郎君不假,再又想想,着啊,孙神仙不是见过建安侯的么?见过建安侯当然也是见过黄将军的,当初黄将军亮出银信的时候,孙神仙可没反驳的,这下心中更是大定。

        蓝田二霸那是持金吾里的归德执戟长上,正经的从九品上的将官,踩死了他们,那就是杀官啊!本来因为冷静下来而想通这一层的机灵的人已经是冒出了冷汗,杀官那就是等同于谋逆呢。可再等到想通了建安侯就在场,心一下就放了下来,怕甚,有建安侯呢,都说建安侯爱民如子,今日大家伙等于也是帮建安侯出了气,当然了,也是间接的为蓝田除去二害,可建安侯没拦着啊,只拦着不让人把那黄小七狼给搞死了而已,这说明什么,说明建安侯是默许了的!

        孙老头也是绝,刚刚那边大家伙一通的猛踢猛扎,他也不拦着,反而是蹲在边上,手持金针,见到哪里出血了,就是一通的金针扎过去帮那黄小七狼止血,至于那些偶尔失去了准头落到他身上的腿脚,对他而言,就像是挠痒痒一样,偶尔还要出声指点:“重点,再重点,偏了,偏了,要往左边一点,你这一脚下去要死人滴。”那被数落的人就抱歉的笑笑,问道:“老神仙,要不再来一下?”看得王况是后背发毛,老头子不好惹啊,真要把他惹毛了,这老家伙,黑着呢。

        人群停是停下了手脚,那两个拿刀偷偷扎人的汉子,刚刚一通扎得可解气,还想再扎,结果一支楞耳朵,哟,怎么没声了?然后转头四处看看,嗯?都停下了?再看大家都用眼盯着他们手上的钢刀,顿时满脸通红,尴尬的笑笑,其中的一个汉子将刀向那些已经呆了的衙役们递了过去,问道:“很爽呢,你们要不要也来两下?”

        表情木然的伸手准备接刀的衙役一个激灵,吓得一哆嗦,两手往身后一藏,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不敢。”

        “试试吧,真的很爽的,真的,某张三从来不骗人。”那汉子尤自很是执着的将刀递了过去,脸上挂着的笑像是吃多了【创建和谐家园】膏(就是【创建和谐家园】,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已有,不过用途不广,多还是用做止咳镇痛用,华陀就曾用【创建和谐家园】和【创建和谐家园】做麻醉剂)的模样,满脸红光的。

        那衙役犹犹豫豫的,迟疑着接过刀:“真的很爽?”

        “真的,若某真要骗人,就罚我张三从此没爹没娘。”话音很是坚决,后面的就有几个在偷笑,谁不知道你张三早就是没爹没娘了。

        衙役回头看了看几个兄弟,大家都眼神躲闪,于是,一咬牙,快步上前去,冲着黄小七狼的腿上扎了一刀下去,那黄小七狼“嗷”的一声长嚎,刚刚被孙思邈弄醒的他,马上又痛晕了过去,孙思邈则一声轻叱:“晚饭没吃饱是怎地?下手要快,准,狠!”,手上却是不停,又是几针下去帮那黄小七狼止了血。

        “果然很爽呢。”那衙役自言自语的,转身回去,将刀递给另一个衙役,因为老神仙已经发话了,要快,准,狠,这个下手就麻利多了,但再快,那也是扎进肉里啊,于是黄小七狼又是嗷的一声醒转过来,如是这般,所有的衙役都过去扎了一刀,然后才对着那张三道:“可以了罢?”

        “爽不?”张三尤自在笑。

        “爽!”众衙役齐齐的忙不迭点头。

        “既然爽,那就给你们自己也来一下?”

        “哦,也是,既然爽,那还得再来一下。”班头这下不含糊,知道不挨这一下,恐怕那二霸的现在就是自己的马上,接过刀,冲自己的左臂就是一下扎了个通透,然后其他的衙役也都有样学样的给自己的左臂来那么一下,那张三这才笑吟吟的退了下去,隐在人群中不见身影了。

        黄大眼中精光一闪,本想起身,但远远的瞥见那张三回身偷偷打了个守势,就按下了身子,由他去了。

        “建,建安侯,请恕小的们有眼无珠,这一狼二霸竟然想袭击建安侯,真真是该死,幸好游击将军勇猛,否则小的们这回是在劫难逃了。”那班头也是个狠人,强忍着手上,脸上,身上的痛,勉强的睁开那成一条缝的双眼,冷汗直冒的跑过来冲王况请罪,这可不能比啊,建安侯是什么人?没见太子都要因为他而被禁足么,自己等人根本不是人家的一盘菜。因此他很是明智的马上倒戈了。

        “没你们什么事了,你们也是身不由己,只是以后要注意了,若要是再被某发现欺凌乡里,可别怪某秋后算帐!”王况也知道,这帮衙役其实就是等于县令的临时工,功劳没有,出事了就是顶缸的料,而且因为京畿县的衙门油水不错,这些衙役对饭碗都是珍惜得很,自然是对县令的命令是不敢稍有违抗的。

        班头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自是捡起钢刀率了众衙役们退了不提,也就这时候,他才明白过来那个叫张三的汉子为何要让自己等人也挨一刀了,至少,自己不至于落个办事不出力的过错,一狼二霸袭击建安侯,自己率领了众衙役英勇抵抗,护卫建安侯,幸亏游击将军勇武过人,才使得自己一众只是受了点皮肉之伤,将养些时日,依旧是精神抖擞的。

        至于说县令么,现在已经不是威胁了,建安侯既然已经知道,这个县令现在怕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啦,哪还顾得上自己这些个小鱼小虾?只是,以后这行事就要小心谨慎了,万一真要被建安侯知道自己等人积恶不改,恐怕就不是今天这么好说话啦。

        很诡异,事情发生了这么老半天,就再也没见到镇军前来,本来按王况的估计,这会不说镇军,就是执金吾也该出现了,京畿各县,都有驻扎着执金吾和羽林军的,他们负责的是拱卫京师的重任,不像建安,只有个镇军在守着。

        算了,不去管他,反正有这黄小七狼这么个活口在手,也不急,王况隐隐的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但一时却有没个头绪。

        不过今天的收获也是不小,发现俩人才,一个是那张三,一个是那玉石店的伙计,张三是魏小五的人,这个在张三刚出现的时候王况就知道了,不是说张三有什么特殊的标记,是因为魏小五曾经提到过张三这个人的行事风格,今天一见,两厢一对照,名字也对上,那就是他了。

        至于玉石店的伙计,该想个办法挖过来才是,这个家伙有点眼光,而且还有原则,绝对适合当坐镇一方的掌柜,王况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正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王况正想着呢,那伙计颠颠的就跑出了店外:“哎哟喂,原来是建安侯光临敝店,这让小店是蓬荜生辉啊。建安侯原谅则个,恕某眼拙,刚就没看出来。既然是建安侯要小的店里的玉石,那是小店的福气,刚刚的价格不作数,就按三千贯得了,多了小的可没那权力抹去,这八百贯的主,某还是能做的。”

        “哦?看不出来,你家掌柜可是对你挺信任的么。”王况心中一叹,没了,一个人才就没了,能有随随便便就抹去八百贯的权力,这起码是店主家的嫡系子弟才能有的权力,自己想要挖过来,难呢。不过想想也就不再叹息,总不能自己将天下人才都网罗过来为自己所用罢?如果真的可以将全天下的人才网罗过来,别人会怎么想?朝廷会怎么想?矛盾呢。

        “嘿嘿,不瞒建安侯说,这店呢,正是某自家的,阿爹说让某从伙计干起,一步一步的学,所以么,某目前也只能有比伙计稍微强一点点的权力。”伙计不好意思的扶了扶刚才颠颠跑着而歪了的幞头。

        “你,很不错。好好干,你阿爹没看错人,某很看好你。”这一刻,王况怎么就觉得自己很像是后世某个大腹偏偏的【创建和谐家园】,正叼了根牙签,对着下属夸赞的味道,“也不用你降价了,买卖么,讲的是公平,你若真要想给某让利,不若这样罢,将你店里那些没人要的,从好的玉石上砸下来的碎料送给某如何?”

      第四百四十五章 神仙也落跑

        对于用来泡水的玉石来说,玉石的大小没什么区别,真要说有区别的话,那也应该是小块碎块泡水的效果更好,因为接触面积变大了,里面的矿物质溶解到水中的速度就更快了。所以,对王况来说,保证玉石质量的前提下,当然是越小越好,如果是粉末可能效果更好也说不定。

        而且越是小块的成本越低,粉末么,几乎都不用什么成本,没有一个玉石匠会对那些粉末重视的,都是当作垃圾倒了。只是,如果这贸然的就去找人要原本没人要的玉石碎末,一次两次还好说,多次了,别人就会怀疑你有什么大用而不肯再给了呢。

        所以,要那些碎末才是王况的真实目的,而买大块的原玉其实是顺带,因为王五最近老是抱怨说没事情做,闲得慌。所以才会买这原玉回去给王五练练手,还有那么多田黄等着呢,王况也没打算把田黄全藏起来,话说整个田黄矿已经被李老二收去了,也给了王况一成的分子,可东西再好,你捂在手中那也是废品,只有推出去了,才会逐渐的得到世人的认可,从田黄发现到价比金贵,可是过去了几百年,翡翠的速度快一些,但从慈嬉对它情有独钟到全民热炒也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田黄不能和其他玉石一样轻易采用深雕和透调的办法,每一刀下去,深浅之间可能就是好几两的银子的区别,所以多是采用浅雕,甚至是直接在原石上刻几行字,细线勾勒一下。作为本身就有着丰富图案的蓝田玉,正好能给王五培养这种因材下刀的习惯,等到王五的惜刀如金已经成了本能,到时候再来雕田黄就好多了。

        王况的打算就是每年,估摸着自己那一成田黄矿的产量,适当的推出一点田黄的印章来,这样让田黄不至于有价无市,只要市场上保有一定的流通量,田黄的价值才会一步步的为世人所认同,否则,都没见过,都只是传闻,传到最后,人们反而会怀疑起田黄是不是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这个自然是没问题,建安侯要的话,只消吩咐一声,某就差人给您送过去,只是不知道您要多少?”伙计一听,哟,这个好,即卖了个人情给建安侯,又没少赚钱,这个生意做得。

        “你那能有多少?”王况听这话里的意思,似乎这样的碎末他们多的是?

        “某家的矿也开了百来年了,前些年因战乱倒是停了十来年,但这百来年来那些边角碎料没人要的,都是统一倒在一处的,所以,不说万石,几千石也是有的。”一说起这个,那伙计就一脸的自豪,也是,一个玉矿,能在经历了战乱后还保留在自己家族手中,本身就是一种家族能力的体现。

        “好料的碎末能有多少?”

        “这可就难说了,好料坏料,对我们来说,也是针对那些能用的料而言,那些个碎末,都是混一块倒掉的,没人去分好坏。”

        想了想,终究还是有比没有强,不管好坏,总都是玉料的碎末,而且粉碎了,就是掺杂有石头都不要紧,王况决定还是要了:“这样罢,你让人送一车到建林酒楼,就说是某要的就行了,这些原玉也一并送去,差的钱就让柜上给结了。”

        “嘿,嘿,二郎你可不厚道,你这一车里,先让某挑上几斤如何?”随着话音,孙思邈手中拖着那黄小七郎就踱了过来,那么大条的汉子,在他的手上就像是一条死狗一样,似乎轻飘飘的样子。

        本来还在心中打着疑问,这建安侯要那么些废料做什么用的伙计,一听孙思邈这话,心里就活络开了,嘿,敢情这废料还真有用?不然怎么连老神仙也开口要?嘴上却是连连道:“老神仙您要多少,也不用从建安侯那一车中挑了,就这店里的,除了建安侯买下的那十一块,其余的,只要小过半斤的,您尽管挑去就是。”

        半斤的玉石,也就半个拳头大小,这样的玉石,大抵也只能雕出环佩玉锁等这些小物件来,不外就是几十贯钱的事,连八百多贯他都有权抹去了,这几十贯可不在话下,再说了,这是老神仙要,老神仙要去能做什么?当然是做药的可能居多,这可是救人呢,天下人都知道,哪怕你再困苦,只要碰到老神仙,只要你的病还有救,老神仙那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如此的善举,要是用上自己家出的玉石,不也等于间接的给自家积下阴德了?

        而且,这碎料必定是有用处的,建安侯是什么人,那是点石成金的人,可能从建安侯的口中还未必肯说拿那碎料做什么用,但老神仙可不同,他可是方外高人,向来视钱财如粪土的,自己卖个好,老神仙说不准就会把这玄机告诉自己了。

        王况笑笑,也不点破这伙计的那点小心思,对他来说,泡水用的,好料碎料都一样,而孙老头冲自己开口要碎料,必定也是想通了这一层的。

        猛然,王况回头,冲孙思邈古怪的笑道:“老神仙,您还瞒着某么?”这一刻,王况终于知道自己先前觉得遗漏的地方在哪了,孙思邈分明是认得那黄小七狼的,但却对自己挤眉弄眼的不和自己相认,而等到这一刻,自己的身份亮出来了,黄小七狼也就擒了,老头子就没了顾忌,要说这里头没什么猫腻,王况才不信。

        “咳,咳!”孙老头被王况突然来的一下噎了一下,转身对着那伙计顾左右而言他起来,“你说的可是真的哦,等下莫要怪老头子将你店里的好料都挑了去就行。”然后就背着手向店里行去,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哎,老咯,耳朵也背咯。”

        王况摇摇头,对这老头无可奈何。黄大指着地上昏迷了的黄小七狼问到:“这厮如何处治?”

        “送到羽林军营去罢。”衙门是不可能再派人来了,镇军本该是最早出现的,但现在也没人来,而且从先前黄小七狼威胁说调镇军过来的话,镇军和这黄小七狼必定脱不了干系,也就是说,衙门,镇军和持金吾是一丘之貉的可能性非常的高。现在能信的,自然就是李靖所掌管的羽林军了。

        王况可不想带上这么个大活人回长安去,不说自己还要负责这黄小七狼的伤势,就是从这蓝田到长安的五十里路程,对方绝对可以随便在一处设伏,当然袭击王况是不敢,但制造混乱将黄大拖住,然后乘机要了黄小七狼的命那是不难。换位思考,如果换了王况是蓝田镇军将领和县令,肯定会这么做的。只要黄掉七狼一死,那就任何证据也没有,只需要将所有的过错全推到黄小七狼和蓝田二霸的个人行动上就万事大吉。

        而且,王况隐隐的感觉到这中间应该不那么简单,孙老头都避而不谈,而且那个黄希忠黄胖子的行事也不能说不小心,从他虽然是强买但却又不去触碰玉石店的赢利底线上看,他图的不是一时的利益,而是长期的利益,这其中又有县令,又有镇军,说不定还有持金吾的参与,这个情况不简单。

        金吾卫是天子亲军,而持金吾则是太子亲军!

        别人不知道,但王况却知道太子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要积蓄力量,就要钱,这钱从何而来?必定需要有产业的支持,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建林酒楼这时候也已经闻讯差人赶了过来,估计应该是张三去通知的,张三本就是车马行的伙计,一个车马行伙计到酒楼里,随口说起一句建安侯到蓝田了,随手教训了一下一狼二霸这样的话,自然是容易得很,丝毫引不起别人的怀疑。建林酒楼这拨人的到来,更是让那些围观还没完全散去的人群确信无疑,刚才出手的真的是建州水军游击将军黄大和建安侯。于是都簇拥着建林酒楼的人将黄小七狼往城外的羽林大营行去。

        羽林大营就在城门外五里处,建林酒楼那么多人,再加上那些看热闹的一起簇拥着不下百人,黄小七狼这一路过去,应该无虞,衙门的衙役已经是吓破胆,不会再出手了,建军至今没来,说不定也是不敢犯了众怒,所以王况也就没让黄大跟着,有建林酒楼的人送去就行了,羽林军不会不认他们,西山羽林大营如今已经是羽林个营羡慕的对象呢,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等王况随着那伙计走回玉石店里,孙老头也已经挑了满满一衣兜的小玉料,眉开眼笑的,冲那伙计说了声:“谢谢了啊,至于这玉石的妙用,你问建安侯去,某告辞了。”这就是个自来熟的家伙,人家店里没人,他也敢进去挑东西,这也是他,有个老神仙的名头在,任是再奸商,也断断不敢污他偷盗的。

        “慢走,不送啊,有空去长安玩,某突然想起来,师父曾告诉过某一个法子,似乎是有关于虏疮(天花)的,可这一时间却想不起来了,唉!”王况不经意的挥了挥手,不再理会老头子。

        孙老头原本已经是迈出了好几步的,一听“虏疮”两个字,身下就是一滞,但也只是这么滞了一滞,然后依旧是头也不回的走了。

        虏疮就是天花,民间也叫痘,种痘王况不会,但原理是知道一点的,这是个后世喜欢看YY文的宅男宅女都知道的常识,种牛痘比种人痘安全,王况相信自己只要说出可以种牛痘来防虏疮,孙老头没有不动心的道理,但是,自己明明已经说出了虏疮,孙老头却还是不愿意停留,这就更加让王况觉得黄小七狼和黄胖子后面不简单。

        此黄家不会是黄良的黄家,也不会是长溪黄家,黄是个大姓,正如李世民的李家和李靖的李家不属于同一家族一样。

        送走孙老头,王况不再去管他了,孙老头比自己更不爱管朝廷上的事,当初李世民要封他官,他是连夜闻风而逃,由此可见,这个老头子平生是自在惯了的,现在他应也是察觉到这里面的不寻常,逃避那是肯定的了。

        见那伙计一脸的期待看着自己,王况也不想瞒他,本来这玉石泡水的功效自己就是守住也赚不了多少钱,蓝田那么多的矿,除非王况全将它们买了下来还差不多,这个王况可做不到,现在发现的玉矿其实并不多,一个能开采一千多年还有丰沛储量的矿,其量之大可不是王况能吃得下的,除非李世民愿意让王况割地封王,可这可能么?

        再者,这个法子也不是王况想出来的,而是孙老头告诉自己的,也就没有吃独食的理由。

        “教你个法子,以后每次都将那好的玉料中剥离出来的碎末单独放好,若是有谁家娘子来买玉,你就将这些个碎末包些给她,让她回去用来泡水洗脸,可养颜,一碗的玉石碎料,可用大半年。”

        “果真?哎,瞧某这嘴巴,既然是建安侯和老神仙说出来的,必定是有效果的。”那伙计听了先是一楞,迅即欣喜万分,要是用了这个法子,以后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打折扣的机会,如此一来,废料有了用途,自己家有又赚钱了,其他不论,就冲着能养颜的法子,那近万石的废料,就算是一斤只卖十文,那就是一千多万文钱,一万多贯啊,而且这一万多贯是纯赚的,因为大块的玉料售卖价格里早就包含了所有的成本在内了。

        当然这一万多贯可能需要好多年才能收进来,一碗也不过就是一斤的样子,一斤就可用大半年,所以这个销售速度肯定是慢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新销路,即便是哪天现有的矿枯竭了,在寻找新矿的时间里,也不至于让家里没有其他的收入。自然,他们是一直在找新矿的,但谁能保证可以在老矿枯竭之前就一定能找到新矿呢?

      第四百四十六章 王况背黑锅

        第二天一早,玉石店就差人送来了那十一块原玉和满满一牛车的碎了,估计就是那伙计连夜的回去通知了家里的。王况看了看,发现竟然全是好碎料,那些碎末在刚从北山上探出个头来的日头照耀下是闪烁着耀眼的蓝绿色光芒,晃得人眼都有点睁不开,而且,这是满满一牛车,不是用筐装的,而是全用方方正正的大木箱装,整整三十箱,将个牛车塞得那个叫满满当当,牛拉着都呼哧呼哧直喘。

        这伙计还是有心了,估计这满当当的一车,也耗费了人家一整晚来挑选,只有碎的,没有粉的,必定是经过筛箩先筛选过,然后再一个个的挑了好的出来的,其中甚至有一些都还能琢出些小孩子带的小饰品来。这一车,要是没有几十号人一起动手,一个晚上那是没办法完成的。

        一牛车的碎料,足足装了两马车,马车速度是快,但耐力不如牛,要是还用一马车装,估计稍微有点坡度的地方,就得用人推了,还是分两车安全些,而且建林蓝田分号的马车正好要回一趟长【创建和谐家园】点食材回来,这也算是一举两得。

        结果王况原来是轻车出行的,这会回长安又多了两辆马车,还好只有五十里路,就是满悠悠的走,下午也能赶回长安。不过这一出蓝田城门,那就不得了了,有不少的蓝田百姓都听说了建安侯到了蓝田,而且昨晚那个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黄将军还出手教训了蓝田一狼二霸,二霸被人踩成了肉泥,一狼则听说是被捅了十几刀的样子,如今正关在羽林大营里呢。所以当王况和黄大出城的时候,就只能是脸挂微笑的冲着来看热闹的人不停报拳致谢,至于这里面究竟是看热闹的多呢,还是送行的多呢,依王况猜,恐怕还是看热闹的更多些,毕竟自己在长安可还真没做过什么利民的事出来。

        水车,那是蒲熙亮的功劳,寻常百姓知道这是王况想出来的人并不太多;石碳炉,那是王冼的功劳,而且在蓝田,暂时还只有大户人家用得起,小门小户的人家,还更愿意花点时间自己上山去砍柴更实惠。

        出人意料的是,羽林大营的人就守在五里亭所在,他们这是要押解黄小七狼进京的,污蔑并袭击侯爵可不是个小罪名,羽林大营没权处置。按理么,这本来就是持金吾自己的事,羽林军一般不会去插手,两军分属不同体系,这些年来也都相安无事。但今次不同,首先是对方袭击的是建安侯,其次是持金吾的主将听闻此事后竟然推个干净利落,说此三人即刻从持金吾中除名了,从此和持金吾再无干系,让羽林军自己看着办就是了,而且还义正词严的严厉谴责了一番一狼二霸的行径,并且连夜将全营官兵集中起来教育了一番,然后说是要操练操练这帮无法无天的小子,天还没亮全营就拉练去了。

        羽林大营明着是押解黄小七狼进京,实际还是担心万一这路上真有什么歹人狗胆包天的来袭击建安侯,持金吾的主将不在意建安侯,可羽林军在意啊。因此,这就派了两火的精兵在路上等候着了。

        一路相安无事,其实也只是有个防备而已,但从持金吾主将那一番动作上早也就能猜测出个【创建和谐家园】不离十,真正的到太子动起来的贞观十七年,都还没准备好,是仓促起事的,现在才十四年,还有三年,就更是没准备好了,所以,即使是那持金吾主将是太子的人,那也只有落跑的份,更何况,是不是太子的人还两说呢。

        建林酒楼头晚就已经派了人回长安报讯了,因此林家和建安侯府早早就派了人在城门口守着,一见到王况,林翰就绕着王况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这才放心点头,对于大舅子的小心,王况实在是无语。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建林酒楼的人走漏了风声,晚间的时候,程处默他们几个是一个不落的全赶了过来,最夸张的是尉迟保琳,这家伙将他老爹的竹节单鞭也拿了过来,威风凛凛的别在腰上,一进门就直嚷嚷要王况说是谁敢如此胆大包天,要带了人去捣了那人的家。

        尉迟敬德的竹节单鞭可有来头,据说就是当年和李元吉比武,夺李元吉的槊时使用的武器,这把单鞭和秦琼的单锏并称为大唐双虎,在军种向来享有盛誉,军中将领大有见鞭如见人的意思,尉迟保琳有这单鞭在手,那些军士及将领都要卖几分面子。

        秦怀玉见到了建安侯府了,尉迟保琳还在一路嚷嚷,就踢了他一脚:“行了,尉迟伯父可是只让你招摇过市一番,震慑一下那些小人的,要不要去【创建和谐家园】,还要由二郎来定夺,这都到了地头了,就别再嚷嚷了,小心吓哭了侄儿侄女,到时候某可保不了你。”

        “打什么人打?谁脖子痒了想去挨一刀,某可不拦着,还能省下几顿酒钱来。”王况没好气。

        一听王况这话,几个家伙面面相觑,相互瞧了一眼,就再也不提一句。

        第二天,就传出了黄小七狼在大理寺狱中“身中十三刀,疑似【创建和谐家园】。”的消息,说是黄小七狼在狱中莫名发疯,除了死命撞墙外,还趁乱夺了狱卒的刀往自己的腿上,肩上猛扎,有一刀竟然很诡异的出现在了后背上,直至断气。

        “真行,这也能【创建和谐家园】得成。”听了这话,高三直砸舌,一脸的仰慕,“额滴亲娘咧,这要多柔软的手臂才能绕到后面去给自己后背来这么一下啊?还有肩膀上,那手臂该有多长才能做到?”边说着,高三边拿了根和制式横刀一样的木棍在自己身上不停的比划。

        王况早就见惯不惯了,后世这种身中十数刀还被判为【创建和谐家园】的案例不少,王况知道的就至少有两起,一起是某法官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起是某女大学生死在教师宿舍的楼道里,十几刀,那得多大的毅力,啧啧,看来这种超出常人的丰富想象力自古皆有啊。

        蓝田风波就这么平息了下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不过王况却也得到了间接的补偿,朝廷宣布,说是建安侯差了人为朝廷四处探矿,竟然真的被他在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银坑山发现了特大的金银矿,其金矿的富集程度竟然达到了每石矿石可出金半两,银二两,实为大唐境内第一富矿。

        王况谔然,我什么时候派人去探矿了?我又什么时候说过遂昌有金银矿了?要不是你们说找到了,我还忘了那里曾经有一座从唐时一直开采到明万厉后因塌方而荒废了的大矿,一直到了和谐朝的八十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并加以开采的大金矿呢,没错,那矿是很大,而且从时间上来说,这时候发现也是很有可能,一个是那矿本来就是唐时就开采了的,二是自己说东瀛有银,吕宋有金,可能也【创建和谐家园】了李世民下定决心要来个全国大排查,就连那蛮荒之地都有金银,我泱泱中华怎么可能没有呢?可自己一直都没记起来过遂昌的矿啊,除了说回鹘有铁,吕宋有金,东瀛有银外,似乎就再没说过什么地方有什么矿罢?

        其实还有一座大金矿,那就是汀州的胡雷下堡(堡是比关更低一级的军事行政单位,类似乡,但管辖范围只有大概一村之地),也就是后世的龙岩上杭,有个紫金山金矿,后世号称是全国最大金矿,然则大则大矣,却是贫矿,单位矿石内产金量是少得可怜,每吨才一克左右,比起遂昌来是没有丝毫的开采价值,也就只有到了后世的机械化开采才可行,放在这个时候,恐怕上万人忙死累活干一年能不能出一斤的金都成问题。

        既然现在没有开采价值,如果说了出来,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王况仅知的国内两处金矿,一处遂昌是没想起来,一处紫金山是开了不合算而没打算提。

        不过遂昌发现金银矿的消息也是让王况一喜,有金银矿,那就是有石英矿,银矿必定是伴生在石英矿中的(古人勘探银矿大多都是先找石英矿,找到了石英矿后,再看石英矿脉里有没有黑线,有黑线,那就是银矿脉),这种原本是朝廷的机密技术,因为王况连续提供了两个大矿所在的位置,从而使李世民下了决心派人来专门给王况上了一课,不然他学机械的,哪里知道怎么个寻银法?

        有了石英,烧的璃瓶质量就能上一个档次,毕竟采用河砂烧的璃杂质还是太多,透明度不够,以前旧的烧璃法是采用石英,后来在王况的推动下改用河砂烧造,产量是大幅的往上升,但想要烧出极品璃瓶,还是要用石英,而那时候的石英都要从遥远的东海运来,运费成本高得吓人。

        现在遂昌有石英,那和遂昌只隔了个东平的建安要烧出好璃瓶不是轻而易举了?只是还必须得过了李老二这一关,他允许自己烧了,那才能烧极品璃瓶。

        只是现在朝廷已经给自己强加了一份功劳,并且还将自己的建安县侯升为了建安郡侯,离公只差一步之遥,再腆着脸去求许可,多半要被李老二给轰了出来,王况只能先将这个暂时放一边,不过,收集石英矿砂的事情却是可以先做的,管他,收了直接找个荒地一堆就成,都不用人看,石英目前除了用来烧璃,别无他用。

        王况明白,这个从天而降的功劳那是为了给他的爵位往上提一提找个借口,而提他的爵位肯定是类似封口费的作用,那个黄小七狼必定是在大理寺内捱不了大刑而招出了不少东西的。所以,当几个朝中大佬联袂前来道贺,连声称赞王郡侯果真是生就一双点石成金的手,就连隔了几百里路的金银矿都能被他找到时,王况只能嗯嗯啊啊的又把这个黑锅往画眉和尚身上甩,说是师父游历了天下大川名山,曾经跟自己说过似乎离建安不远处有金矿,只是时间长了,记不清了,于是自己这才派人四处去寻的。

        除了这个让人觉得有点堵得慌的“功劳”外,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徐国绪偷偷的跑来告诉王况说是建南军才成立,军营还没盖好呢,派出去以勘探地貌为名的匠人就在某处河谷中寻到了少量的金砂,现在要做的就是顺这个河谷,将这条河的所有源头都探查一遍,就能确立金矿的位置了,如此说来,李世民提前给王况安排了这么个功劳,也是有道理的,这是要给大家先打打预防针。

        这么做好处其实不止打预防针这么简单,有了东瀛的石见银矿为一,遂昌的金银矿为二,再来个吕宋金矿为三,那么今后肯定会有许多人往建东,往伏罗、唐林,往还在筹备中的建西跑,这些地方可都还没发现金银矿呢。去的人一多,当地的交通物流贸易也就会渐渐的发展起来。

        发现了金银矿,虽然这矿产是属于朝廷的,但发现者的奖励也是颇为丰厚,钱财上的收益自是不必说,至少可以保证一个大家族三代之内什么事情不用做也能衣食无忧;重要的是,发现者还能根据其发现的矿脉大小,丰沛与否而得到一官半职,虽然这一官半职多半都不是实权职位,而是多一散官,或是勋位,或是爵位为多,但家族中有没有出过当官的,可是一个家族在当地地位的最直接判定条件,有的家族,哪怕再是贫困,因其祖上曾经出现过当官的,而要比那些虽然富裕,但祖上没有任何为过官的地位尊崇得多。

        如是一来,建东,建西,伏罗和唐林这几处地方的人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再加上建东和伏罗唐林的主官都算是王况亲手带出来的,没吃过豚肉,总也是见过豚跑路的吧,只要学会个一成两成的,也会比周边地方要好过了许多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9 1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