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建国摆摆手:“先不要说国家这么大,你说故事都是三十年后的人写的?那怎么到你脑子里的?”
“我也不知道怎么到脑子里的,”李一鸣犹豫了一下,“可能是黑科技?”
“黑...科技?”李建国又懵了。
“就是想像不出来的很神奇的科技,但这不是重点。”李一鸣摆摆手。
“这当然是重点,不然这些东西谁知道是真是假!”李建国说道。
李一鸣示意他看边上的一堆信纸。
“那你说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你得相信我!”李一鸣郑重说道,飞快又补了一句,“不许怀疑!”
李建国点点头:“好,你说吧,我全当真的。”
“嗯,很多人都在写,这些人因为活得不好,就想着要重新活一次于是他们因为各种死法重活了然后有的人会去寻宝,有的人会做生意,有的人搞高科技,其实每本书里的主角通常这些事都在做,哦,他们一开始通常都会做点小生意赚第一桶金!”
李建国又忍不住了,这太多听不懂的新词了:“第一桶什么金?”
“第一桶金,就是说有个理论,就是人第一个一百万是最难赚的,也有说第一千万不过现在这时候好像应该说是第一个一万块吧!”
李建国似懂非懂。
这才是我想要的交流方式啊!
倾听是理解的第一步!
李一鸣喝了口汤,想了想,接着说:“现在的很多老物件过几十年会变得非常值钱,比如说邮票,80年发的猴票就被好多故事说到,特别是整版的那种,到二十年后可以换成房子!
哦,那个时候有商品房了,房价很高,老百姓要向银行借钱才能买到,都得还几十年的钱
但这个对国家来说其实不好,房子把老百姓的钱都拿走了,人就没钱买东西消费了,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就要破产,工人失业就是经济低迷”
李一鸣顺着自己整理出来的观点慢慢地说着,虽然他只是个初中二年级还没有上的十三岁孩子,但被这些来自三十年后的故事在脑子里洗了一个月,他的眼光已经远远比这个时代的人高了。
李建国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李一鸣的话,他也对未来很感兴趣,祖国要富强是他这一代人的心愿,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也不止这一代人,为了强国富民,中国人这心病都一百多年了!
但他也知道有些事光会说没有用,未来怎么变化,谁知道呢!
要不是儿子真的写出这么多东西,他真会以为儿子疯了!
但现在,他相信了,相信真的有奇迹在儿子身上发生,心里突然升起一股怒气,对邮局的,对学校的,还有那个民警,但其实他也知道这种事放谁身上都很难相信。
“我们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所以一开放就只能弄轻工业,搞来料加工,前几年很多人发财了,就是因为弄到了商品,或者是批,因为这些东西大家都缺,完全的卖方市场,就是有东西的人最厉害,最牛!
过几十年,就变成了买方市场了,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大家都挑着买,有的还得送送还没有人要!”
牛?李建国觉得自己得慢慢习惯儿子嘴里的新词。
“这么多新词你说出来不别扭么?”李建国忍不住问了一句。
“有一点。但看得多了好像也习惯了。”
第15章 东西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像你们供销社,市场放开之后可能日子就不好过了,大家东西都可以随便买卖,你们价格定得死,别人就不愿意来。”李一鸣突然说到了李建国单位头上。
不过现在李建国也不生气了,因为儿子不是随意说的,他代表着三十年后那些人的看法。
从未来的人眼中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样?李建国觉得每一个人都会好奇。
当然这个时代,能有个干部身份还是很牛的,知道想当干部多不容易么?那是值得多少人付出青春热血和人品才能换到的身份。
“现在商品会慢慢丰富起来,特别是先开放的地区搞了很多工厂,咱们这里就不好说了,因为离台北太近,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大发展!”
“真的?”李建国很失望。
李一鸣点点头:“真的,就是美国人一直在搞事,虽然都是华人,但对我们都不友好,全都一样!虽然说中国人多,但喜欢内斗,一内斗,十个人还比不上一个人有用,而且以后来抢老百姓钱的很多都是现在跑出去的那些人,还有那些买办资本家!”
听着李一鸣这么说,李建国感同身受。
“所以咱们得自己发展起来,爸,我们自己富强了,他们就会来舔跪我们!”
“田贵?”
“就是像狗一样跪着舔那些人都是洋人的狗!心里半点没有祖国和民族,只认识钱!而且再多的钱对这些人来说都不够!他们太贪了!”李一鸣愤怒地说道。
李建国沉沉点头。
“这些人还带坏了国人风气,”李一鸣本来想说又顿住了,“反正爸你知道这种情况,再让我天天上学意义不大了,我有我的使命!”
李建国看着儿子意气风发的样子,笑了:“知道,你带着鸡毛信呢!我总不能让你在家里不出去。”
李一鸣高兴起来:“那你支持我了?”
“支持!”
“那就好!”李一鸣捏紧拳头,“爸,你知道我要做很大的事,不过我还是小孩子,很多事不方便出头,比如明年,我就得去香江,嗯,那里对我的计划很重要,钱你不用担心,我知道怎么来,这稿件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咱们可能得收一些东西。”
“东西?”
看着父亲越听越认真,李一鸣也是成就满满。
“是的!这几年很多好东西会被糟蹋,嗯,你知道元青花么?不知道也正常,咱们中国英叫枪呢就是瓷器之国,各朝各代都有瓷器精品,元代的青花瓷就是几十年后非常非常值钱的一种,因为实在太少了,最多只有九件,八件都在国外。”
“国外?”对于李建国来说,国外跟另一个世界差不多遥远。
李一鸣:“但有一件,现在在国内,现在正被人当垃圾呢!”
“当垃圾?怎么可能?”李建国目瞪口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李一鸣轻轻叹了口气,开始说起这件事。
李一鸣说的就是国内唯一一个元青花发现的传奇故事,故事来源于几本重生都市小说的交集。
所谓交集,就是都有提到,交集越多的这类故事在李一鸣记忆里的印象通常就比较深刻。
青花罐故事就是特别典型的一个。
故事中说得很详尽,1980年的时候,粤西省h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在四官岭上修建培训大楼,当堆土机推平某个小山坡时发现了一个青花图罐。
这个罐子直口丰肩束胫,高三十厘米,口径二十二,底径二十厘米,罐身自口至底图案依次为缠枝花卉、缠枝牡丹、主题纹饰、变体莲瓣纹。
主题纹饰场面宏大,小小的面积上一共绘有七位不同身份的人物。
在祥云和彩凤引导下,山石后有一人挥鞭骑马而来,头戴双翅朝天幞头,身着长袍系双玉带,帝玉装束。
ËûÉíºóΪһ´÷¹Ú³¤ÐëÎ佫£¬×óÊÖ½ÁàΣ¬ÓÒÊÖÖ´¸Ö±Þ£¬×ÝÂí¼²³Û¡£
再后为山石,旗织,有三个执矛披甲士兵。
画面另一侧为两人对战,一人头戴束发小冠,手执钢叉,回身招架;另一人手执长矛,在后紧紧追赶。
经过考证,这图案描绘的是唐史上有名的尉迟恭单骑救主的故事,因此这个罐就被命名为尉迟恭单骑救主元青花罐。
这个故事被载入隋唐演义中被吹得神乎其神,民间也多用这类故事来制作工艺品,这个元青花罐便是如此。
尉迟恭曾经是刘武周手下,后来投入李世民旗下颇得重用,一个降将如此受宠装逼,顿时引起李世民手下强烈不满。
当时李世民正好又怼上王世充,结果开局不利,看着唐军药丸,原来刘武周的几个降将纷纷落跑,于是有人劝李世民杀了尉迟恭以防万一。
但李世民当众表示自己对尉迟恭极其信任,一番话说完传到尉迟恭耳里,瞬间把尉迟恭忠诚度加满,至于怎么传的应该也是很值得考究的技术问题,显然这不是一个需要保密的对话。
于是当天尉迟恭陪同李世民到榆窠打,碰上王世充带领几万步兵骑兵前来挑战。
王世充的骁勇将领单雄信带领骑兵直奔李世民冲来,尉迟恭驱马冲上前去,大吼一声,斜刺里一枪把单雄信挑下马来。
尉迟恭保护李世民杀出包围后,又带领骑兵跟王世充作战,几个回合,郑军狼狈逃散,抓住了郑将陈智略,俘虏手持长矛的骑兵六千人。
尉迟恭展示了自己的武力值和忠诚度,李世民验证了自己的知人识人之明,双方皆大欢喜,自此之后,李世民对尉迟恭更是信任有加。
说到隋唐演义,其实李一鸣还真没看过这种书,反而是李建国听到一半就连连点头,表示这故事就是酱紫,以一敌万,所以尉迟恭成为了门神就是因为他太厉害。
他小时候听老人说过这故事,现在一过三十多年,倒是从儿子嘴里听起这故事,好...错乱的感觉...
“我肯定没跟你说过救唐王这故事!”
李建国很肯定地说道。
“重点不是救唐王,而是我为什么可以描述那个罐子的花色!那上面可没写着救唐王的字。”李一鸣提醒自己的父亲。
倒也是,李建国无所谓地摆手:“继续讲吧,难道我还能傻到现在都不相信你脑子里有故事么!”
第16章 赶紧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罐子是国宝吧?”李建国低声问道。
“特别值钱!”李一鸣点点头:“有一个类似这样的元青花小罐,图案是鬼谷子下山图的,在二十年之后在香江拍卖会上被拍出了一个多亿元的价格!”
一个多亿?
李建国倒抽一口凉气。
李一鸣:“二十年后。”
“我不管几年后这都是国家财产,现在东西在哪呢?赶紧说啊!”李建国实在忍不住了。
“应该在楼后面丢着吧!”李一鸣也很无奈,这些事他都得从那些里整理出来,有时候就只能跟着念,真不是故意啰嗦。
“啥?”李建国眼睛瞪得老大,听起来这是个稀世奇珍国之重宝啊,怎么丢在楼后?
80年挖出来,现在五年多了,丢楼后五年多?
根据故事中的说法:此罐在此地一放就是七年,风吹日晒雨淋,无人问津。
直到1987年的某一天,一位名叫苏振发的老人吃过晚饭后散步时发现了这个罐,便信手带回家,用石灰将此罐的罐口补好后种上几株万年青,再后来用它装玉米种子,甚至在h县盛传此罐曾被当尿罐使用。
“谁这么败家这...这简直是对人民的犯罪!”李建国急得快上火了,开什么玩笑一个多亿的国宝被这么糟贱,还当尿罐,这比刘彩用金马桶还过份。
破家值万贯,这一个罐就值一万个家的家产...现在普通工人工资多少来着?三四十块这样。
“人家还没捡走了,现在...还丢在楼后面。”李一鸣赶紧按住他。
“...这也是犯罪!”李建国重重哼了一声,找烟找火柴,点上一支,“一点责任感都没有。”
“爸,人家不认识这是好东西,再说了,这些年毁掉的好东西可不少,这件算是抢救回来的,又没砸碎。”李一鸣忍不住提醒他。
咳,李建国呛了一口,眼都红了,挥走眼前烟沉默片刻:“你接着说。”
“故事里说是这样的。”李一鸣叹了口气,“因为人家不知道这是国宝也不知道它会值钱,所以它出土后被人随手扔在工地上,大楼建好后,又被放在培训楼后面的一个墙角里。然后才被人拣走,又过几年,国家征集物,它被专家认出来,评为一级物,再到了二十年之后,另一个罐子拍出了天价,这个罐子的故事才被报道出来...呃,被人写到书里,至于现在...”
李一鸣看看父亲:“它还被丢在楼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