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飞越三十年》-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ªÁËËĸöСʱÅÌɽ·£¬×ÜËãÊǽøÁËéųǡ£

      上周的台风榕城受灾比较严重,现在还能看到街道上被吹折的树枝还有地面黄色的泥水。

      不少人正在努力修补着房屋,每年的台风季会从六月持续到十月,如果现在没有修好屋子,很多房子会在下一次台风里彻底垮掉。

      李建国一路跟着程爱国聊天抽烟,其实心里就有些打算,所以他直接让程爱国先去那个村子那边,为的就是先把儿子说的大黄鱼找到。

      他是从申城出来的,怎么会不知道大黄鱼有多么值钱,可以说乱世只要有一根大黄鱼,立刻就可以让生活好起来。

      “爱国,一会你开到那里先等我一下,我跟一鸣进村里送个东西就出来。”

      李建国在儿子面前不说假话可不代表他不会说,采购员几年当下来,人不成精也难了。

      他准备让程爱国等他一下,然后自己带着儿子骑车去找,然后把东西拿回来,希望真有那个东西。

      因为那不仅是一种证明,也是未来儿子事业的“第一桶金”。

      “亲戚?”

      “不是,别人托送个信。”李建国随口回答。

      程爱国点点头,这年头这事太正常了,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加上打战,还有现在的交通和通信条件,有时候就是靠着嗓门喊,靠着熟人带。

      李建国想着一根大黄鱼好像就是一根手指,那还真不大,用着一鸣的书包也可以装得下。

      他那个人造革提包,除了李一鸣要寄的稿子,还装着介绍信户口本工作证,嗯,还有粮票和钱,毛巾和换洗的衣服。

      看着差不多到了地方,李建国目光看着外面,注意儿子说的那条河。

      庙在河边,庙在河边,是破庙,破就对了,这年头不可能有庙是新的。

      他有点担心那个佛像早被人给毁了,但如果是乡下,也可能不会,村民们对于这种神神道道的东西如果不是政府要求,绝对不会主动去砸的。

      儿子说是佛像底部,敲开有洞,里面是用布包着的

      李建国心想,能藏这么些东西,肯定是大地主了,不是死了就是跑了。

      “爸!”李一鸣叫了一声,他看到一个破烂的庙,在两里多外,好像边上有大树,赶紧叫了父亲一声。

      李建国也注意到了,不过车还在开着,他也不能让程爱国现在停,那样太怪了。

      再开了一阵,李建国看看路已经不行了,就让程爱国把车停下:“爱国,我带着孩子过去找找人,你在这等我。对了,你得小心这车上的东西。”

      程爱国点点头,这年头可乱了,车后面放的东西虽然不值什么大钱,但有的人可不管这么多,直接给你弄家里,啥都要的。

      车子停下,李建国把自行车拿下来,带着李一鸣往前。

      这乡间的土路被这段时间雨水一泡,再太阳一晒,几乎就没法骑,不过李建国身量高大,力气也大,带着儿子生生从泥地里骑出一条路来。

      “很像那个庙。”李一鸣坐在后座上说。

      “不远。就不知道边上有没有人。”

      “先过去!”

      “附近没有人,都在晒谷子呢!”李一鸣远远看去,田里泥地里夹杂着一些金色,那是被晒干的稻梗。

      阳光下,农民们正在把前段时间抢收的稻子拉到村部的水泥地上铺开来晒,还有人在打谷子。

      “唉...”李建国远远看过去,有些感慨,“这米不知道有没有长实啊!”

      李一鸣看过人打谷子,也被学校组织过去下田干活,春季插秧,秋季收稻,每到八月就要准备的秋收,实际应该是叫夏收才对。

      由于是丘陵地区,也由于是这个年代,种熟的稻子是必须在几天之内靠人收割完。

      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天气不理想,很有可能影响稻谷的饱满度,或是引起霉变,一年的收成就会严重打折扣,靠天吃饭就是这个意思。

      李一鸣还记得那天,所有人都是戴着草帽穿着长衣长裤,天气炎热,还没等真正开始干活,大家已经全身是汗了。

      老师带着整个年级同学来到一片要收割的稻田前。

      田里的水已经放干了,只留下一片金灿灿长满谷子的稻子立在田间。

      在田边,放着打谷子的斗和打谷机,还有装谷子的大竹篓、扁担。

      准备下田的工具有割稻子的月亮链刀,越锋利的越好用,不但割得快,割下的稻子也整齐,打谷子的时候也会加快速度。

      大家先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声朗诵了一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口号之后,是乡亲们热烈的掌声还有叫好声,李一鸣还依稀记得那些人被晒得腊色的皮肤和纯朴的笑脸。

      几个农民伯伯先做示范,给孩子们上课他们有些紧张,但农活却是做熟了的。

      缺少机械的中国,大多数的活都是用人力去堆的。简单的动作,换来的是酸痛的腰背。

      割谷子的时候,人必须先要深深地弯下腰,用左手紧握住一大把谷子的最下面的根部以上的位置,右手用镰刀用力的一割,然后有规则地放整齐。

      毒辣的阳光直射在人身上,豆大的汗珠从每一处毛孔直往外冒,汗如雨下。

      一把又一把,一堆又一堆,反复地向着前不断前进,密实干涸的稻田空出一片。

      身边那些被晒得生硬的稻叶在不经意之间挥扬着,它们有着细小的锯齿边,就算再怎么小心,也防不住这数不清的张扬稻叶,长衣长裤也挡不住被割伤的结果。

      天气实在太热了,在下田之前衣服就已经全都湿透,汗水好似温泉,带着热气不断地往外涌出,汗水流在被稻叶割伤的伤口上,发出钻心的疼痛,皮肤被晒得通红,身上火热得像是被裹在蒸笼里。

      但沉甸甸的稻穗摆在面前,收获的喜悦也就冲淡了这点疼痛和难受性,偶尔有风吹过,偷偷直起身子,让风把身上的汗吹开,也是别有一番痛快滋味。

      Ê±²»Ê±Í¬Ñ§»á¾ªºô×Å£¬·¢ÏÖÒ»Ö»¶ãÔÚÄàÀïµÄÇàÍÜ£¬»òÊÇÒ»Ö»Ìø·ÉµÄòÆòì¡£

      欢笑和汗水之后是一片只余下浅浅稻茬的田。

      等稻子割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拿着一把把割下来的稻穗往斗里脱粒,一大把一大把的稻穗往打谷机里送,老师们叫着大家手要快,脚要跑得快,

      号子喊着,打谷机轰轰地转动,一把把稻穗上的谷子被打了下来。

      此时汗水早已湿透了全身,衣服绝对可以拧出好多的汗水,可望着斗中满满的谷子,似乎汗水流得也很是痛快。

      谷子在斗中装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出斗了,就是用大谷箩装得满满的一大挑,起码都有200斤左右,挑到晒谷场上晒干。

      ÆäʵÕâ²ÅÊÇ´ò¹È×Ó¹ý³ÌÖÐ×îÖØµÄÅ©»î£¬ÀÏÅ©ÃÇÌô×ÅÕâô³ÁÖØµÄµ£×ÓõçõǵØÇ°½ø£¬Ñ§Å©µÄͬѧ¾ÍÁ½ÈËÌôÒ»¸ö¨£¬»¹ÊÇѹµÃ¼ç°òÉúÍ´¡£

      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怎么田头离着晒谷场那么远。

      听到他们的抱怨时,老农们会善意地笑着,说因为他们的肩膀太嫩了不顶事。

      而听到这话的同学往往会不服气地重新喊起口号,鼓足劲,甚至小跑起来,但往往跑了几米就累得更厉害。

      李一鸣想到这,不由得叹了口气。

      第54章 不一样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回想着那些场面,李一鸣心中泛起莫名伤感的滋味。

      不是因为被人小看,而是他现在知道了在像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规模种植。

      种子好,土地也是开阔平整肥沃,不像这里要在山上围出梯田。

      在大型的农场里,几个人开着大拖拉机,换上不同的功能配件就可以完成深耕播种收割脱粒装袋...所有的事。

      就连洒农药,都是用驼峰飞机!

      那种拖拉机,没有一本书里说过怎么造!

      “抓好!”李建国骑着车子用力踩上一段陡坡。

      不远处就是一片晒谷场,上面有人正在摊着谷子。

      ÀîÒ»Ãù¿´µ½ÁË×¥µ¾²ÝµÄÖñ°ÒºÍÌú°Ò£¬É¸µ¾²ÝµÄÖñɸ£¬´µµ¾²ÝµÄ·ç³µ¡£

      晒谷子时先要用大扫把把晒坝上的垃圾扫开,再是把谷子上的散落的稻草扫开,这叫打隐草。

      谷子堆在晒坝上,此时最盼望的就是有大太阳带来的高温,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谷子晒干,但最少也要晒两天。

      在同学们面前,老农们总会看看天边上的云朵,指着那些羽毛似的云说这就好了,这两天不会下雨。

      红艳艳【创建和谐家园】辣的太阳把晒坝晒得像个大锅炉,谷子在大锅炉里不断地煎炒冒着若有若无的水汽,晒谷的人也在这个大锅炉里不断地煎炒。

      他们全身的皮肤被晒得红红通、【创建和谐家园】辣,脚板在这口大锅里不断地翻动着,双手不断地紧握着竹耙、铁耙、扫把等等不断地挥舞着。

      谷子在晒坝上晒干了,再过一下风车就可以进仓了,这剩下的稻谷就是农民们整年用身体、用汗水辛勤耕耘劳作的最大收获了。

      等到需要吃的时候,他们会装满一袋送到村里的碾米站,把稻谷碾出来,糠可以用来当家畜的饲料,米是人吃的。

      晒场田里欢声笑语一片,并不是因为人们不辛苦。

      下过田的李建国和李一鸣都知道,农活是非常辛苦的,但更可怕的是没有收获。

      他们也只能用欢笑来缓解心灵与身体的伤痛,因为除此之外他们确实是一无所有。

      车子在泥路上发出咯吱咯噔的声,永久二八大杠在李建国的操控下还算稳健前行。

      “爸,很多机器...我们得从...国外才买得到,...先赚很多钱,买回来一边用一边学着造,才是最好的办法。”

      李一鸣在颠簸中断断续续地说道。

      “什么样的机器?”李建国已经一身是汗了,但听着李一鸣的话,他的回答很迅速。

      “很多种,种田的,铺路的,很多,都很贵,还要用外汇买。”

      “嗯!”

      “还要抓紧时间,再过几年,也许想买也买不到了,那时候就得自己造更好的!”

      “嗯!”

      “不过,我们条件不一样,我们地少,很多山区,...光种稻子不行,...还得种不同的东西,花、草药、蘑菇、果树,跟鸡鸭鱼什么的一起,田里面也可以养鱼,叫稻花鱼...鱼塘要有...塘泥可以肥田,...

      有些树很值钱,但要成材得很多年,现在种下去,......十几年之后就能收获了...田边还有路边...房子前后...地要利用...起来...要建沼气池...”

      李建国一边听一边骑一边还有空问:“听起来很不错,是你说的立体养殖?”

      “嗯...就是得有合适的苗种...得有专门的育苗...场...得有专业技术人员...”

      “嗯...”

      “这样同样的土地就...就可以有更多产出...老百姓也不...不用全都挤到城..里了...交通不发达...都回不了家过年...然后他们孩子老人...也没人照顾.....”

      “嗯...听起来比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意思!”李建国呵呵地笑着,“抓好,前面下坡!”

      ÀîÒ»ÃùÔÚàâàâµÄÁ´ÌõÉùÖÐ˵ÁËÒ»¾ä£º¡°Æäʵ¾ÍÊÇÐÂÅ©´å½¨Éè......Ö»ÒªÓеØÔÚ£¬ÄÜÖÖ³ö¶«Î÷£¬...¾Í²»»Å...¡±

      “过桥了!”李建国突然说了句。

      所谓的桥,其实只是一个两米长水沟,上面架着一座用两个半片大树搭的小桥,宽只有三米。

      但这树显然是长了数百年才能有这么大。

      车子飞快地过了桥,越来越近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2: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