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一鸣甚至知道,三十年后,会突然有很多人追问“为什么黑猫警长只有五集”。
这个问题拨动了无数人的情怀,媒体也顺势跟进,来个查案式的报道。
拍摄这部动画片的导演戴铁郎没有接受采访,相关的知情人各持一词,有说是因为版权的,有说是因为人事的,有说是因为导演本人做得不开心就不想继续了
或许是因为当时没人给导演寄刀片?
李一鸣抓抓下巴,有些茫然。
后年是八七年,谁会寄刀片给导演,寄信还差不多,也必须是言辞恳切的那种,大概不会是破口大骂。
中国的工业技术能力现在离着国际先进水平中间还差着一万套机床。
刀片虽然是小东西,但好的也不便宜。
李一鸣不知道三十年后读者寄的是什么样的刀片,但听说刀片要做好并不简单,材料配方,冶金技术,生产线,小小刀片里头也是有大学问的,只不过少有作者会把书写得这么干硬,他们更喜欢写日常剧情。
少,但不是没有,李一鸣得慢慢找,总会有的。
实在没有,那就赚了钱之后去找人来研究。
那些故事里的现实人物并不算少,但主要都是些商业奇才和明星,也许技术人才太低调作者都查不到资料。
可李一鸣觉得这类对自己计划最有用的人,偏偏在书里写得太少了。
大多数的重生都市小说,主角都是到处去占便宜,靠着眼光赚钱,至于钱赚了之后或是自己享受,或是带着别人一起享受,享受方面的描写很多,李一鸣也不知道那些对不对,只知道自己想要的实现过程资料太模糊了。
到了九十年代,邓爷爷的猫论提出之后,大家都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李一鸣就已经提前感觉到“摸着石头”的滋味,这几百本百万字量级的可全是水。
这成分太复杂了!
李一鸣感觉自己的头上的血管在膨胀。
要是能有人帮着自己分析下就好了,假资料如果当成真的,那给国家造成损失怎么办,李一鸣想到这里,也是满心的担忧。
Ô¶´¦ÒþÔ¼´«À´²¥·Å¹ã²¥Ìå²ÙµÄÉùÒô£¬ËûÐÄÀï¿©àâһϡ£
昨天那不好的回忆又上来了,那浓浓的恐惧感现在还未褪去,脸上当然也还有些痛。
现在这么一想自己就肯定不是什么,不然现在作者一定已经安排让自己去装逼打脸羞辱“欺辱”自己的大人们,而不是自己坐在家里默默写东西。
...
托着下巴又开始发呆,没一会就被太阳晒得两眼发黑,他站起来去给自己倒了杯水,一口气灌了下去。
看看桌上几乎是空白的纸,李一鸣皱起眉头,怎么了,难道昨天的【创建和谐家园】褪去了?!
突然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我这是想得太多,卡了?!”
书塞得太多在脑子里,他的思路有点乱,而且特别容易跳着跳着就飞开老远,不时还得扯回来。
开卷有益,但一口气看太多却是浪费时间。
毕竟他只是才上了初二,所谓的见识也不过是脑子里塞满了与系统学过的知识,通过实践掌握的能力还不一样,开局一封信,变成自己上,这落差好大。
工作要抓重点,重点是什么?
钱!
也不光是钱,还得赚影响力,还得普及知识,对!
现在写这个就是为了赚钱赚影响力还要普及知识。
先把书里的干货知识都找出来。
......
但李一鸣不整理也不行,毕竟他不是重生的,只是一个脑洞里塞满无数重生故事,离着精神分裂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千头万绪乱麻的感觉,处处都要补强,整个国家才能强大,这也绝对不是一个人可以作的,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他们...是谁呢?
李一鸣拿着笔,悬在纸上,在脑子里翻着一本本书。
效率有点低,他轻轻在纸上写下“搜索”两字,这代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
人名,他的经历,他未来的成就。
知道未来的感觉是如此复杂,越是梳理出故事里那些人和事,李一鸣就越有种特别无力的感觉。
原本应该交给国家去做的事,现在要独自一人扛上肩,这种感觉又怎么是沉重一词可以描尽的?
他想起一句话:感受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时,往往是你的心已经开始软弱。
难怪那些重生的人宁可自己照顾自己,最多照顾边上的人,还有自己喜欢的那些明星,至于那些普通人,他们根本顾不过来。
自己刚才看到几个伙伴时,不也想着以后要照顾他们么?
除了友谊,他们又与那么多自己不认识的国人有什么不同?
个人的命运,总是被国家和民族的大势牵动,太渺小了。
就好比眼下李一鸣知道的,黑猫警长现在就是经典,它本应该成为更伟大的作品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只是一代人的回忆。
但它却会在两年之后断更。
有技术的原因,制作太慢,也有人事的原因,导演退休了。
但相较于一个国家,相比与整个民族在一整个时代里面对的这么多事,它眼下也只是一部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
我需要做点什么吗?
第24章 二十年,咽不下去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事有轻重缓急...没有人可以同时做所有的事,李一鸣知道自己离着那种有作者眷顾的世界太远。
有些角在这个年代就可以拿BP机或是电话遥控指挥一群手下天南海边做事,自己躲在世界的角落里陪伴着妹子们孤独寂寞冷,这样的神奇表现.......
李一鸣...很羡慕。
他学不来这种潇洒,至少现在不行。
那是主角已经领悟到了时间管理的第四代理论,专注于个人产出与产能的效率,同时兼顾第一代和第二代理论,首先保障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
李一鸣觉得还是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适合自己,虽然有可能把自己逼成工作狂。
按着事情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把要做的所有事都划分开来,排序,投放精力和时间。
这是李一鸣在书里看到的方法,据说是西方管理【创建和谐家园】们总结出来的,名字叫作四象限法则,这是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
这些什么西方【创建和谐家园】动不动就造法则,我们中国都是用成语的,李一鸣觉得这个四象限法则不过是轻重缓急的另一种表达,不过包装更高大上一点。
不过确实是应该重点地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如果所有的事都变成又紧急而重要,这人就得变得身心憔悴焦头烂额了。如果生活中的所有事都是不重要也不紧急,那这人估计是陶源明那种隐士。
轻重缓重未雨绸缪也是两个大家学过的成语,虽然是一个意思,但西方【创建和谐家园】把它理论化,还精细到了画图弄表的程度。
想到这个,他赶紧记下包装这个词,好东西也要好的包装,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如果拆散了不过是三十六个成语,但整合在一起就非常厉害。
李一鸣拿着笔在纸上轻轻划出一个十字线。
一字一句,把所有要做的事列出来,填进这些格子里。
做计划,这事是紧急而重要的第一等级。
我们国家也是从五年计划开始的,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
两年之后才断更的动画片,现在就分心,我真是太幼稚了,李一鸣自嘲地笑了笑。
这不同于他知道未来祖国会发生什么样的大事,只是一部好动画片没有继续,黑猫警长只是断更又不是完结,孩子们至少有了期盼。
从断更到太监,总会写上几句借口,黑猫警长却从来没有给出理由,亏得这么多人还收藏在记忆里等着更新......以后自己有钱就让人把它拍完得了。
至于导演,只是一个人的命运没得到升华,不能用惨来形容的,最多只是“可惜”。
在这个时代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因为六十一岁退休不正常么?
有什么可惜的?
故事里有提到,退休是导演戴铁郎多年不消的一块心病,他觉得自己完全符合离休的条件,但厂里却只给他退休的待遇。
退休,离休!
一字之差,待遇差距有点大。
以后自己有钱就把他请出来再拍好了,都是小事。
在不重要也不紧急的那一栏里,李一鸣填上了:黑猫警长。
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两年之后,黑猫警长已经放到第五集时,这件事会改放到另一个格子里。
但现在,它只能处于自己要做的事队列的最后。
李一鸣提起笔。
所有人的命运,都被自己现在的笔轻轻牵动着,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
坐在桌前,李一鸣看着窗外的树梢,想着远在申城的那些人和未来会发生的那些事,再看看自己,也不过写的东西太过吓人然后被退了学而已,自己还年轻,才十三岁,不是到了六十岁要退休了才想做事已经精力不足了。
这样想想,李一鸣心里的郁气也消解了不少,这就是这个时代!
不用去埋怨了,该埋怨的,那几百本书里都埋怨过了,有说从六十年代中国就开始失去了二十年,有的说八十九十年代也是失去的二十年。
为什么总说是二十年?
因为二十年就是一代人的青春!
一个国家的建设,就算再大,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资源,二十年足够完成一项伟业!
十月革命之后二十年,苏俄就有能力和德国打战,而且越打越强。
RB战后二十年,已经把经济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甚至更进了一步。
欧洲,西欧,无不是只用二十年就可以重新发展起来。
甚至国外有人说也要等中国二十年,他们为什么要等二十年,他们等什么?
等我们发展强大?
并不是,他们在等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