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飞越三十年》-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没东西你拿什么做菜,这才是最根本的。

      嗯,种植业,养殖业,还有物流...连锁就是低成本【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是生命最基本的行为,最基本的,就是最合理的。

      好有道理的相互关系。

      衣食住行,这就是人的生活需求,带动的产业链很长很长。

      有本书里还写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做事的方法有很多种,要合理分配时间,还要抓重点,重点就是钱,有钱就可以组团做更大的事。

      所以,眼下还得先赚钱!

      李一鸣想到这里,赶紧把面吃完:“我来洗碗。”

      李建国把碗放在一边:“我去拿点纸回来,墨水,信封要几个?”

      “几十个总要的。”李一鸣点了点,还真要这么多,不撒广一点万一哪个编辑瞎眼了怎么办,中国的官僚可不是当指上层,那是全民的心态。

      至于拿公家的纸和信封,这个做法当然不对,但是!得看拿了做什么,与其用来写什么狗屁件,那不如给李一鸣用。

      至少这每一张纸以后都可以拍卖出无数票票,故事里都说了!想到这里,李一鸣赶紧叫住他爸:“这些要钱么?”

      “要什么钱,都是分下来用的,不够自己去取。”

      “好吧!我就是担心以后成为我的黑历史。”

      嗯?李建国摸不着头脑:“什么黑历史?”

      “爸,我这些手稿以后都会很值钱的,这上面印这么大你单位的名字你说要是被人知道是拿公家的还没给钱,那多不好?”李一鸣说得一本正经。

      “行,知道了,我会给钱,还真没给过,麻烦!”李建国挠挠头,走了出去。

      李一鸣也知道这没几个钱,而且也不是他这么表个态大家就都拿他当榜样的,他就图以后真有人想用这玩意黑自己时,自己这边还可以自辩说:这些就是买的,我打小就高风亮节不拿公家一针一线!

      第22章 树下和小喇叭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一鸣”

      “一鸣!”

      楼下传来清脆的叫喊声。

      李一鸣一听就知道是自己的小伙伴们,他们来找自己上学了。往日里自己现在已经拎着书包站在路边上等他们,现在却是他们跑到楼下来叫自己。

      不想撒谎,但又不能解释,李一鸣有些头痛地从窗口伸出去,努力装出自然的表情:“今天去不了,你们先去吧!”

      Ôº×ÓÀïµÄÀÏÕÁÊ÷Ï£¬Èý¸öº¢×Ó̧×ÅÍ·¡£

      “你怎么了?”江南大声问道。

      站在边上的叶开叶冰也是仰着头,一脸担忧。

      没有刘大平,他家离学校更近,小伙伴们上学时总是越走人越多,最后到学校门前时,就已经是满路上都是上学的孩子了。

      “没事,你们去吧,别迟到了!”

      李一鸣冲着窗下用力挥手,然后看着小伙伴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有种难言的酸涩,自己以后可能再也没办法和这些朋友一起上学了。

      这挥手,似乎也像是对着自己的童年。

      按着正常的人生轨迹,这些小伙伴们两年之后会参加中考,或许有的读高中,有的读中专,父辈们希望他们都能上大学,回到城里。

      现在是八五年,还有五年九零年高考,还没有实行双轨制,读完大学出来是九五年,那时的大学生还值点钱。

      这些小伙伴们或许是天各一方,也可能若干年后各自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慢慢变老。

      叶开叶冰,江南,刘大平,自己所知道的故事里没有提到这些人的名字,或许他们就是三十年后十七亿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

      扶着窗沿,李一鸣愣了好一会,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汗珠折射出晶莹的光芒。

      他们的命运,也会改变的,应该会更好。

      ...

      如果那些故事里说得没错,双轨制之后为了减轻就业压力通过让更多人上大学的办法,结果最后弄出本科满地走博士多如狗的局面。

      上大学成为了很多人一辈子的痛,花了钱浪费了时间,学了过期的知识,最后投入的时间与金钱永远也赚不回来,真是悲哀。

      主要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步落后就步步被动。

      想产业化可以,那应该引入信用考评体系,就像那什么淘宝一样,学生给老师学校打分,学费打进支付宝,找到工作才支付,哼!

      李一鸣被自己脱线乱飘的想法给逗笑了。

      不过如果真这样,资本家们又不乐意了,他们可是杀头生意可以做,不赚钱是打死也不做的。

      资本,还真是个复杂的东西。

      想到资本,李一鸣就想到第一桶金,想到了自己一脑子的长篇br >

      这眼下就是自己唯一的资本了。

      ...

      满脑子的故事,李一鸣却一个都没法抄出来,这样的书字量太多,而且内容写出来也太奇怪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回到八十年代的很多都写得似是而非,或许三十年之后这资料也不会很全。

      如果只会写东西,那就成为一个知名作家,最多就是鲁迅,但我更想当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

      李一鸣撑着下巴看着窗外,琢磨了一会,还是摘选吧!

      先挑着,一会父亲就会拿纸回来。

      果然没一会,李一鸣就看到了李建国的高大身影,小跑着。

      三两步上楼。

      “拿好,看还差什么?”李建国匆匆把信纸和信封拿给李一鸣,还随手拿了一些旧报纸。

      李一鸣看看:“不差了。”

      “有事就去单位叫我。”李建国匆匆而去。

      李一鸣独自一人,关上门,坐在桌前,铺开纸,拿起笔。

      刚才父亲还带着一些报纸,这让他心里突然想到一个故事,好像是美国的谁,老板安排他做一件事,他特别有前瞻性地连做了七八件,后来就走上人生巅峰了。

      李一鸣觉得这个故事很好,决定把它写下来投稿,不过要写哪个国家呢?

      对于这个他显得很谨慎,因为现在的一句话,就好像论一样,未来有可能会被引用到各处,区别是论参考献你得写出处,别人话的引用就很随意了,想用就用,想改就改。

      引用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说话者的本意,所以很多名人名言被节选了之后挂在墙上以教后人,但根本不是原话的重点,这很不好。

      而且小短篇比不上系列,这个时候系列章还是很能吸晴的。

      既然是系列,那就得用同一个设定,就像童话连载一样。。

      李一鸣决定还以是动物世界观为主,他并不介意以这种心灵小鸡汤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内容。

      ¶¯Îï¶à¿É°®°¡£¬¶ÔÁË£¬¸É´àÖ±½Ó¾ÍŪ¸öß÷ß÷Сµê£¬Ò»ÈºÃ¨ßäÀ´µ½ÕòÉÏ£¬È»ºó¿ªÁËÒ»¸öСµê£¬·þÎñÈËÀ࣡

      可惜那个歌剧猫是三年前已经上演了,但就算没有,自己这也没本事编歌剧,虽然好多歌词自己脑子里都有,但还是那个问题,没曲啊!

      以后一定要想办法弄出有声书来,必须带歌的!

      李一鸣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都喜欢听周一到周六晚上八点的小喇叭节目,但不是每一家都有收音机,有时候就会到楼里有收音机的人家里搬个小板凳坐着听。

      当然必须是做完作业之后,那真是快乐的半个小时。

      听完了之后,李一鸣晚上还经常会做梦梦到自己在听节目,随着“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的开始曲,一个温柔的女声开始说故事。

      自己坐在小板凳上托着下巴,听着西游记、高玉宝的故事、老革命家小时候的故事

      李一鸣突然微微一顿,那个大家都熟悉的开始曲,好像是歌唱家蔡国庆小时候给录的,现在这事可真没几个人知道。

      李建国好像说过要给家里买一台,但没说什么时候。

      如果我这些作品写好了,应该能上小喇叭里放给全国听众吧,想到这个,李一鸣心中一阵激动。

      一定要写好啊!

      不让能别的小朋友骂我。

      ...

      或许多年之后,我的那些同龄人看到我时会冲上来双手握紧,深情地对着我唱道: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我也唱: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情不自己...

      呃...可这歌应该怎么唱来着?

      李一鸣又傻了,讨厌,这些作者怎么不把歌谱写进书里,这么长的书,难道还差这点字?

      让读者看着字诗朗诵么?

      过分!

      第23章 断更的黑猫警长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ÀîÒ»ÃùÂä±ÊдÏÂß÷ß÷Сµê¼¸¸ö×ÖèßäÊÇÖ÷½Ç£¬·´ÅÉ¿ÉÒÔÊÇÀÏÊó£¬ÈËÀàÊǾÓÃñ£¬Ã¨ßäÃÇÂôÊ²Ã´ÄØ£¿

      卖萌?

      多钱一斤?

      拿老鼠换,

      好吧,猫不自己捉老鼠,反而让人去抓,这妥妥的资本家作风地主的派头,国人会不会接受不能啊?

      李一鸣皱着眉头琢磨着受众的接受度。

      现在大家会喜欢的是【创建和谐家园】剧,黑猫警长已经在去年上电视了,李一鸣也看过,很是喜欢。

      不过他家没电视,是去别人家里看的。

      每一集最后,黑猫警长总是利落地拨枪四射,于是屏幕上就会出现“请看下集”,小朋友们唉声遗憾中,李一鸣感觉到了那其中深深的讽刺,因为他知道这部片子过两年放完第五集之后,再过三十年都没人能等得到第六集。

      然后葫芦兄弟来了,孩子们开始跟着电视欢唱“一根藤上七个娃,风吹雨打都不怕”。

      相对于猫抓老鼠,一个老头种出七个男娃的故事莫名暗合了中国老百姓对多子多福开枝散叶幸福生活的向往。

      也不知道后来那个著名的猫论提出来之后,为什么没有促成黑猫警长继续拍下去。

      然后,更多更好看的国外动画片进来了,搞笑的迪斯尼动画,热血的曰本动画,甚至鼹鼠的故事、巴巴爸爸这样的温情动画,都盖过了国产动画的风头。

      这个年代的孩子长大后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回顾少年时的欢乐中的缺憾时总会想起那个永不更新的黑猫警长。

      李一鸣甚至知道,三十年后,会突然有很多人追问“为什么黑猫警长只有五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