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飞越三十年》-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世界是一个黑暗森林。

      李一鸣莫名其妙地想起故事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那是一本书,或许应该说是三本书,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作者叫刘慈欣,书会在二十年后发表。

      所谓的神作对于李一鸣来说,只有短短几句描述。

      人类是如此弱小,在宇宙中举着火把要寻找明,找到的却是毁灭,那故事的开头却是以十年动乱作为背景对于李一鸣来说,他仍有记忆。

      半梦半醒之间的思维是混乱的,也是毫无逻辑的,这么多的故事在脑子里打乱着,整合成一个三十年碎化的时代剪影。

      我们的明,弱小,是相对的。

      丑陋是因为不同,就像是书中一个角色希望外星人能来改变人类,但带来的却是毁灭。

      对于人类这种生命体来说,死亡才是最公平的,因为无论你富还是穷,都无论逃躲。

      黑暗中,李一鸣看到父亲起身又点了一盘蚊香,动作很轻。

      他一动不动,默默地看着,并没有开口说现在的蚊香是有毒的。

      有毒的东西多了,它算老几!

      莫名地脑子里又冒出一句常用句式,李一鸣噗嗤笑了一声。

      “还没睡?”李建国轻声问了一句,没等李一鸣回答,又说,“快点睡吧!毯子盖好。”

      李一鸣轻轻嗯了一声,还是头疼,但不想说。

      ......

      头疼,是因为脑子里多了这么多故事?

      那是谁给了我这些东西?

      这个问题突然在李一鸣的脑子里冒了出来,他在黑暗中有些惊恐地思索着却没有答案,就像好多书都带着各种阴谋的套路,自己是不是也已经陷入了某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还是说,真的有什么时空的惯性,对任何要改变它的人都会施加恶意?

      李一鸣觉得自己身上有些发冷,拉过毯子盖在肚子上。

      如果所有的故事中相似的背景代表着三十年后的历史,那么李一鸣知道未来仍然会发生几次战争。

      人类内斗的本质就是求同除异,所谓的你不信我又不去死让我很为难,又是一句看着莫名好笑却让李一鸣细思恐极的句式。

      李一鸣脑子里并没有这本书,他只知道在那本书在描述一个明撞击的故事:

      人类与三体明的战争,就像是蝉和螳螂的战斗,背后还有一只黄雀在,最后两个明都被毁灭了。

      不是所有的美好都得去追求,首先得有资格。

      交朋友是好事么?

      宇宙是如此黑暗而残酷,在不够强大之前,你最好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尽情颤抖,保持敬畏之心。

      竞争你足够强大了么?

      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知易行难,这是李一鸣的感悟。

      这个故事放在宇宙背景可以让人感觉高大上,但如果把人类换成本地混混,三体换成过,那就成了黑道小说,站在背后的那双眼睛是什么?大佬还是权贵?

      宇宙只是换了背景,剧情仍然只是套路。

      满怀恶意的人当然只有恶意,两条恶狗总得撕咬到力竭才知道什么叫和平共处,但明如果只是在这种阶段,黑暗永远也只会是黑暗。

      在这些三十年之后的书里,李一鸣感受到了太多的共同的生存逻辑。

      在更高级的明眼中,低级明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

      ......

      李一鸣觉得真正高级的明是现在人类所不可想象的,就好像故事里经常会提到的段子,老农民觉得皇帝每天都可以吃一百个包子,还是肉芯的,皇帝拿着金锄头挖地。

      这种笑话现在说绝对不合时宜,相信写这个笑话的人也未必是真的是听了哪个农民说,也可能是转述而来再加工了。

      但其实道理上并没有错,皇帝每天当然可以吃一百个包子,只不过每个包子的馅都不一样,而且他只吃一口,然后就撤了,......

      如果他有兴趣,去种个田,还真有可能拿金锄头,不过传统上春天开田时,皇帝倒是要下场作个秀表示对农业的重视,就好像在故事里被吐槽一万遍的领导植树。

      取笑农民为的是显示知识分子的地位高,这是一条以知识储备为基干的经典鄙视链,但实际上,反动知识分子就是应该拉去肥田,因为他们没有生产出任何有益的东西,

      所以化推广是很重要,基于云计算的识库也很重要!

      知识一旦成了人人掌握的常识,一但成了想要知道就可以知道的基础服务,人们就会活得轻松许多。

      不,现在还有很多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字也不会写。

      现在离着那个什么云时代几乎是遥不可及。

      我要怎么做?

      好乱!

      平静下来的李一鸣感受到了比白天更加沉重的压力,父亲的支持,让他又心头又带上了一份亲人的期望。

      我要做什么与我应该做什么,这是萦绕在他脑子里的问题,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到,还是知易行难,靠着这些书,我能做到什么程度?

      李一鸣自己也不知道。

      第19章 时代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十年后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谁能不好奇呢!

      在书里就可以看得出来,那是现在无法想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却也是另一种残酷。

      但这样的残酷在这些写手的笔下,被重新演绎了,残酷仍在,却不会再次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重生,就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嗯,主角们的小目标,先赚一个亿!

      哦,不对,是先死一次。

      李一鸣最常看到在书里,主角们开篇受到了万般伤害,天打雷劈电击车撞照镜子手机爆炸女友分手......

      然后他们会在一股神奇的力量影响下回到了小时候,无论多小,记忆都在,智商也在,情商还提高了。

      这么多本书,一样的公式,他们说,这叫作套路,或者说是写作模板,这样写最不费脑子,因为更新得快,不然很多读者会往你家里寄刀片。

      甚至有人因此开了个接卖刀片,读者们寄来的太多了。

      甚至有门为读者代寄刀片,业务还不错。

      那个时代,人的需求已经丰富到了这样的程度。

      ...

      好好笑,如果不去对比自己这个时代,李一鸣甚至能看得忘记自己的头疼。

      可惜,他就在这个时代。

      因为他知道不仅是现在,就算再过三十年,也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吃饱,就算吃饱,也并没有足够的营养,他们还缺少很多,很多足以改变穷困命运的东西。

      而这些人,是他的同胞。

      缺少的东西太多了,什么都缺,现在以后,永远都少了一些很重要的,足以让所有人能自豪地说一句:我们的祖国是真正富强的!

      重生的主角们立下的小目标,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李一鸣,他想改变的,也不是自己的命运,那太简单了,简单得毫无意义。

      一个人能花几个钱?

      就算从现在开始买上所有二十年后三十年后能涨上千倍的那些东西,首富又怎么样?

      太多相似的重生小说在脑子里打着转,李一鸣把它们当成资料飞快地翻阅着。

      同样题材的各种故事按着时间线排在一起,剧情不值一提,李一鸣大多只看到了发财发财女人女人装逼装逼打脸打脸...

      发财没问题,装逼打脸问题也不大,就是主角非得弄这么多女人让李一鸣接受不了,重婚不是罪了么?

      男女关系这么混乱居委会就不管了?

      偶尔有一本两本回到过去还能找回原来老婆的都成了所谓的清流,这让他深感厌恶,一个标签打上:全是流氓。

      但他不能否认,这就是三十年之后的意义,有人需要这些字来逃避现实的压力,这就是它们的价值,至于流氓什么的,那个时代,很多观念已经完全变了。

      那时的读者看这些书时所想的,绝对和自己不一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是经常出现在书里的套词,主角们总会嘴角带着一抹花式弧度,脸上泛起各种奇怪的笑说起这句话。

      或许读者们会感动得呜呜哭:作者大大,请一定要打败坏人!

      而李一鸣却总是想到那首我的祖国,那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这些年,李一鸣看过很多遍。

      城里的红卫场中有两棵数百年的大榕树,巨大的白布挂在两树之间,一台放映机在那里投出光柱,夏天的晚上放电影,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娱乐活动。

      当那悠扬的歌声在黑白画面影片中响起时,所有坐在广场上的人都在跟着大声唱,李一鸣没有去看谁脸上没有泪水,因为他自己也早就热泪盈眶。

      一条大河波浪宽,流逝的是一整个时代,风吹稻花香两岸,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主角们回到过去,凭着一脑子的前世记忆抄书抄歌拍电影,反正啥都不是自己的。

      但,歌是好歌,书是爽。

      好歌人人爱听,不但赚钱,还可以用来泡妞。

      爽,这是用字驱动多巴胺分泌,也有意义。

      一份二十元的炸鸡可以让人愉快二十分钟,也许只有三分钟,但二十元看的爽可以让人高兴半天,也许是半个月。

      那个时候,人们工资是每个月几千块。

      相比之下,精神食粮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有着更大的需求,而就算是在现在物资匮乏的时候,大家仍然也愿意拿学,拿音乐来填补自己的内心。

      这时候的那些大城市,应该有人已经过上了比较不错的日子了吧!

      李一鸣突然想起件事,幽幽开口:“爸,我听说知青可以返城,你想过回去么?”

      李建国是从申城出来的知青,但几年前在这里转了干,听到儿子的话,沉默了一会,说道:“我回去了,谁给你妈扫墓等两年吧,把【创建和谐家园】墓迁回去”

      “我能转成干部,也是因为你妈妈,要要不是还有你我都想过和她一起去了”

      李建国轻轻哼了一声,没再说话了。

      李一鸣六岁的时候,好像是因为台风的原因,县里发了洪水,组织知青去救灾,李一鸣的母亲就是在救灾中牺牲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3: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