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风是叶的涟漪》-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上了车,两个孩子依然被冻的瑟瑟发抖,娜娜再一次因为脚被冻的受不了而哭了起来。

      冬梅在座椅上往下坐了坐,挺了挺肚子,然后解开了棉袄的纽扣,拉开棉袄里面的衣服,露出了温暖的肚皮。

      她脱下了娜娜的鞋和涛涛的鞋,把两个孩子冰凉的脚丫子,埋在了自己温暖的肚皮上,给孩子取暖。

      此时的冬梅,只感觉孩子的脚如同铁块一样冰,她多么希望自己的温暖可以融化孩子的寒冷。

      慢慢的,两个孩子的脚恢复了温度,娜娜在自己的怀里睡着了,涛涛也靠在旁边的坐位上睡着了。

      路途的颠簸,整整走了一天时间才到省城。

      省城,天色已黑,母子三人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吃饭和住宿。

      省城的面馆都太贵,冬梅只能从包里掏出冰凉的馒头分给大家,一人一个,边走边吃。

      虽然干馒头没有任何味道,可是在饥肠辘辘的孩子口里,它却是别样的美味。

      住宿的地方倒是很多,可是在选择上,冬梅却犯了难。

      从车站出来的时候,一路上不停有人过来搭讪,问住宿否,并且免费提供脸盆和热水。

      可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治安并不是太好,再加上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小孩,安全成了冬梅首要考虑的问题,然后才是价钱。

      遇见面善的人了,招待所太贵,冬梅不肯住。

      遇见便宜的招待所了,冬梅又看人不像好人,犹豫来犹豫去很难抉择。

      这时,冬梅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卫国,他要是在身边就好了,不论是什么样的招待所,有一个男人在身边,至少不会为孩子的安全考虑。

      可是,卫国却坐单位的顺车走了。

      在那个没有手机,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冬梅想知道此时此刻卫国是在单位,还是在老家,还是跟自己一样在回家的中转站省城,她都无法知道。

      冬梅带着孩子,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省城街头徘徊者,走累了她就带着孩子坐在马路边上的水泥台阶上休息。

      坐在冬梅旁边的娜娜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有着玻璃门,装潢很考究的宾馆对冬梅说:“妈妈,你看,那里有个房子,我们过去睡在那里面。”

      冬梅顺着娜娜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个闪耀着彩色灯的宾馆,她摇摇头,对娜娜说:“那个不是咱们住的,咱们住不起。”

      听了妈妈的话,娜娜委屈的坐了下来,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转,她跟着妈妈在省城的街头徘徊了好久了,自己的两个小短腿都走累了,可是妈妈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

      倒是涛涛机灵,他看见了远处一个非常简陋,而且非常破烂的招待所,拉着冬梅说:“妈妈,你看,对面有个招待所,咱们去住吧。”

      冬梅放眼望去,果然在不远处有一个招待所,看似很破旧,冬梅拎着包,拉着孩子,一边往过走,一边想,这个招待所应该不贵吧,希望安全。

      m.。

      第44章 回到老家

      ,。

      招待所登记室里,坐着一位慈祥的老大妈,看到冬梅孤儿寡母的一行三个人过来,忙迎了出去问道:“住宿吗?”

      冬梅大体上看了看老大妈,觉得她不像个坏人,于是点点头道:“住宿呢,多少钱一晚上。”

      老大妈打量了下冬梅,然后说:“那看你是要住标间,还是要住普间了。”

      冬梅放下了拎着的大包,擦拭了下额头的汗水道:“反正是最便宜的一间就行了。”

      老大妈闻言,把冬梅和孩子领到了一个楼梯下,然后指了指楼梯下的房子道:“这间就是最便宜的了,看你住不住。”

      冬梅推开门走了进去,发现虽然这间房子的天花板是楼梯,楼梯上有人走动的话,便可听见咚咚的声音,但房子里还算比较干净,电壶,脸盆,床单被罩,尿盆一应俱全。

      最主要的是,这间房子是在这家招待里最亮堂的地方,周围还不停的有房客走来走去,算是比较安全的一间房子了。

      冬梅点点头道:“能行,我住呢,请问这里住一晚上多少钱?”

      老大妈简单的登记了下,然后说:“本来是五块钱,不过看你挺朴素的,应该是从乡下来的,带着孩子也不容易,就给三块钱算了。”

      冬梅忙付了钱,给老大妈道了谢之后,住了进去。

      她反锁了门,还不放心,又找了个凳子,顶了上去才彻底放下心来。

      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床上的冬梅,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安顿下来了。

      冬梅给两个孩子一人倒了一杯热水之后,就开始铺床。

      让冬梅喜出望外的是,这三块钱一晚上的招待所里竟然还提供电褥子,这真是她没有想到的。

      虽然屋子里寒冷,可是喝了热水,钻进有着电褥子的被窝,还是温暖了许多。

      熄了灯之后,两个孩子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可是冬梅却半睡半醒,时刻保持着保护孩子的那种母性的警觉。

      第二天天还没亮,冬梅就叫醒了两个熟睡的孩子。

      从省城发老家的车不多,冬梅必须早早过去,以免错过仅有的几辆车长途车。

      涛涛很听话,听到妈妈的话,立马从被窝里钻了出来,他一边穿棉裤,一边觉得自己的小心脏在微微的颤抖,不知道这种颤抖是来自寒冷,还是来自孩子出门在外的警觉。

      可娜娜却叫不起来,冬梅只能给沉睡中的娜娜穿着衣服,直到把她穿醒来为止。

      走出房门的时候,冬梅看着眼前的两个大包就开始头疼。

      这两个大包都是卫国准备的,本来卫准备自己提回老家的,可是由于临时的变动,只能换成冬梅来提。

      这两个大包里都装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什么帆布,棕绳,工鞋,这些冬梅尚且能理解,带回老家后还能派上些用场。

      让冬梅搞不懂的就是,这包里还装着许多的薄铁皮,冬梅是左思右想,怎么也理解不了这些东西的用途,他实在想不通卫国把这么死重死重的东西,千里迢迢的带回家干什么。

      走在省城的街头,天也渐渐亮了起来,街道上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是来来【创建和谐家园】。

      冬梅肚子拎着两个大包,生怕孩子走丢,便让娜娜抓着自己的右边衣服角,让涛涛抓着左边包的系带,再让涛涛抓着妹妹的另一只手,这样便是双保险。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公交站牌,可是冬梅却不会看公交站牌,分不清来和回。

      没法,她只能看到有公交车过来,就冲到门口问司机道:“师傅,这车去不去玉祥门。”

      那个时候的公交车还是那种特别长的电车,冬梅不知道问了多少个公交车,终于寻见了一趟去玉祥门的公交车。

      冬梅像一个男人一样,先把两个大包提到车门口,然后左手甩一个,右手甩一个,分别甩到车上,再抱起娜娜,拉着涛涛,跑上公交车。

      公交车上的乘客,看到冬梅彪悍的样子,都很是惊讶。

      从玉祥门坐长途汽车到县上,再从县上到“三线”这个三岔路口,终于距离老家的村子一步之遥了。

      可是,接下来的路途却只有土路,没有通车,只能靠步行才可以到达。

      地上的积雪很厚,冬梅提着两个大包,深一脚浅一脚的在路上行走,而两个孩子如跟屁虫一样跟在冬梅的后面,蹒跚着走路。

      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由于两个大包实在太重,冬梅提的双腿发软,可是放眼望去,周围又没有人,她只能找来一个长棍子,把稍轻的大包右手提着,稍重的大包和涛涛抬上。

      涛涛抬棍子的长处,自己抬棍子短处,这样不会太累着涛涛。

      走了一路,涛涛竟然没有叫一声苦和累。

      冬梅看着涛涛坚毅的表情,心说到底是男孩,关键时刻能替母亲分担一些,怪不得农村都要生个男孩,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是过了一会,冬梅又否定了自己的这个理论,在农村,相比男孩来说,女孩普遍都比对父母孝顺,而且贴心,男孩将来都是跟着丈母娘跑的,只有女孩才最可靠。

      终于抵达了家门口,面对熟悉的头门,熟悉的院子,熟悉的平房,冬梅感慨万千,到底是生自己养自己的家乡,连空气都觉得清新无比,安全感和踏实感也环绕四周。

      卫国爸妈听到开门声,从前院房子走出来,当看到两个孙子的时候,卫国妈激动的哭了起来。

      卫国妈想孙子想的心切,天天站在村口盼,期盼着有一天两个孙子可以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冬梅真是恨透了这两个大包,差点没把人累死,秋后一定要和卫国算账。

      可是从卫国妈口中得知,卫国还竟然还没有到家。

      冬梅纳闷了,卫国比自己走的早,为什么还没有回来。

      可是凑巧的是,冬梅下午到的家,卫国当天晚上就到家了。

      两人不聊不知道,一聊才知道,就在冬梅抵达省城的同时,卫国也抵达了省城,而且先后在玉祥门坐的车。

      可是由于当时没有手机,无法联系到对方,更无法知道对方的信息,就这样在同一个城市,却彼此错过。

      冬梅叹了口气,心理假想道:“要是你抱个电话,我也抱个电话就好了,那样咱们就知道彼此在哪里了。”

      卫国嘲笑冬梅在天方夜谭:“电话又不是对讲机,电话都要有电话线呢,你抱个电话到处走,我抱个电话到处走,你想可能吗?”

      冬梅点点头,觉得自己的想法简直就是天马行空,就算未来也实现不了。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很难想象十几年后手机的普及,通讯的便利。

      知道冬梅一家子回来了,村子的熟人都过来卫国家看望。

      雪莺领着伟伟,惠霞领着少君,一时间卫国家热闹非凡。

      而涛涛穿梭在人群中玩的不亦乐乎,可是他和大家交流起来却不说老家的方言,而是说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

      大家齐口夸赞涛涛现在是城里人了,说话口音好听的很。

      而娜娜也跟着哥哥的样子学,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当大家都以为兄妹两忘记或者不会说方言的时候,却发现兄妹两和冬梅卫国交流的时候,说着一口流利的方言。

      面对孩子一会说普通话,一会说方言,冬梅也是醉了。

      等大家散了之后,她好好的教训了涛涛和娜娜一顿。

      冬梅把涛涛和娜娜叫到了跟前,问他:“你会说方言不?”

      涛涛说:“会啊。”

      冬梅问:“那你为什么要和大家说话用普通话?”

      涛涛说:“因为普通话好表达,方言有些词表达不出来。”

      冬梅点点头道:“那好,那你以后和我跟你爸爸说话,也用普通话,不许用方言。”

      涛涛难为情的挠挠后脑勺说:“我和你跟爸爸说惯了咱老家的方言,改说普通话的话,说不出口啊。”

      听到哥哥的话,站在一旁的娜娜笑的合不拢嘴。

      冬梅指了娜娜一下说:“不要嘲笑别人,还有你,为什么也和大家说普通话?”

      娜娜委屈的说:“哥哥说普通话,我就说普通话,哥哥说方言,我就说方言。”

      听到娜娜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推,涛涛瞟了娜娜一眼说道:“别跟我学,跟屁虫。”

      冬梅转过头来对涛涛说:“你要说普通话,就和所有人都说普通话,包括你的爷爷奶奶,你要说方言,就和所有人说方言,不要一会方言,一会普通话的,听见了没有。”

      涛涛无奈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卫国神秘的打开了冬梅提回来的那个大包,从里面一件一件的往出拿着东西。

      卫国拿出了帆布,冬梅问他拿帆布做什么,卫国说老家过事的时候,搭棚,帆布很能派上用场。

      卫国又拿出了棕绳,冬梅问他拿这个做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8:38:01